肥胖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3 01:14:29

肥胖调查报告

肥胖调查报告篇1

2010年7月9日~2010年8月10日《家庭药师》与39健康网联合推出了“中国人肥胖与减肥调查”,统计数据样本量达91,493份。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在运动、节食、中医、手术、偏方等等减肥方式中,16%的人投靠中医,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然而,自行减肥失败或者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决定求助于减肥机构时,正规医院中医科室或知名品牌中医减肥机构变成了首选。

结合抽样调查,造成两个数据差异的原因是:人们既信任老祖宗传下来的减肥的法子,又对它充满了不了解和畏惧——针灸适合什么人?会不会很痛?效果如何?有没有副作用?……针对众多网友对中医针灸减肥的疑问,家庭药师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赵仓焕教授。

part1 解惑篇

针灸减肥5大误区盘点

家庭药师记者:赵仓焕教授您好!减肥这个话题是长盛不衰的,甚至很多朋友称“生命不息,减肥不止”。对于中医针灸减肥这个源远流长的经典方法,被调查网友既信任,又存在诸多不了解。根据您的临床经验,目前大家对针灸减肥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赵仓焕教授:的确,现在人们对于针灸减肥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的现象,针灸减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疗程结束后体围和体重均有双重改善。

误区二:针灸不卫生,易感染

提到针灸,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古代神医随身携带的一把银针,其实,现代针灸所用的针都是一次性合金所制,用完即扔,不存在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针灸对皮肤的创伤极小,洗澡、游泳也不成问题。

误区三:针扎得越多越好

有人认为针扎的越多,减重就越多,于是要求医生给自己多扎几针。这也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针灸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取最适宜的一些穴位,这点我们稍后还会谈到。因此,选穴的技巧和扎针的手法才是减重效果的决定因素。

误区四:方法越多越好,盲目跟风

不同的人减肥起效的时间不同,针灸减肥初始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体重降低,减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平台期,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信心,换其他减肥方法。其实频繁地变换减肥方法,或多种方法同时应用,是不科学的。采取多种途径,如针灸减肥时过度节食,或同时服用药物,可能体重会很快减轻,但减轻的主要是水分,不是脂肪,而且容易反弹。

误区五:期望快速减肥

实际上,科学的减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要2~3 个月。只有经过一个较长的减肥过程,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才能调整到正常水平,并得以维持,也是针灸减肥不易反弹的原由所在。

part2原理篇

针灸减肥≈抑制食欲?

家庭药师记者:针灸减肥是通过抑制食欲实现的吗?

赵仓焕教授:是的。

据研究,针灸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减少摄食。另外,针灸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减肥目的:

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②针灸使血中胰岛素回降,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

③针灸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加快能量代谢。

④针灸可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交感-肾上腺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脂肪动员,消耗多余脂肪而实现减肥效应。

三部曲,打造你的专属减肥方案

家庭药师记者: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那么针灸减肥是否也要求辨证施治,给患者打造专属减肥方案呢?

赵仓焕教授:没错,种以上肥胖的情况有很多种,因此在临床上我们一般是通过肥胖检查、体质检查、针灸治疗这样三部曲打造因人而异的减肥方案。

首先,我们为减肥者测量身高、体重、体围等,判断其脂肪含量是怎样状况。

肥胖调查报告篇2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69例儿童,对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中儿童肥胖者有35例,肥胖发生率为13.0%。其中男童22例,占7.4%,女童13例,占5.6%。儿童出生体重以及年龄,父母的BMI,以及上学时候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进食量,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都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关。

结论:本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通过鼓励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饮食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可降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50-02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检出率亦呈逐年增高趋势。肥胖及超重给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以及生理负担,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多儿童因为肥胖而感到内心自卑,造成心理发育不全面。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有超过60%的学龄期肥胖儿童最终将发展为成人期肥胖,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各类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亦将明显增高[2]。学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质量、体质优劣关乎未来生活质量,加强对儿童肥胖的关注刻不容缓。

1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

根据目前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儿童超重率达到了10%,肥胖率达到了2—3%。虽然每个国家运用的衡量指标不同,且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整体上已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发达国家自从1971年儿童的肥胖人数就一直在增加。美国是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约有11%—25%的儿童处在超重或肥胖的边缘,约70%的儿童可归于肥胖范畴。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现象亦相对突出,如在我国,1986年第一次全国性质的有关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因为营养过剩所致的0~7岁儿童肥胖不到1%,但在十年间,从1986年的0.91%直线上升到1996年的1.76%,且此数字在不断在增长。至2011年,肥胖发生率数字已经涨到了16.8%[3]。因此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应该对儿童肥胖引起一定的重视。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主要采取的是分层抽样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明细统计的,对本地区269名儿童进行了调查,主要年龄为3至8岁之间,其中男性有119名,女性共有150名。

2.2方法。

(1)问卷调查。主要参考了上海市卫生局儿童肥胖研究工作组2005年10月所提供的调查表制作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调查对象的身高以及体重等一些基本信息和基本的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双亲的肥胖状况以及饮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2)评价标准。主要采用的是我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004年制定的有关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筛查体制指数值来进行分类标准,对每一个年龄段的男生、女生进行超重以及肥胖的判断。

2.3统计分析。通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个年龄组的超重以及肥胖的患病率。同时还要计算出资料的显著性检验并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肥胖的因素。

3结果

3.1肥胖的发生率。本次调查中儿童肥胖者有35例,肥胖发生率为13.0%。其中男童22例,占7.4%,女童13例,占5.6%。男童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X2=5.65,P=0.01)其中4到5岁肥胖者7例,6到7岁肥胖者8例,8~9岁肥胖者12例,10岁以后肥胖者3例。可见肥胖趋势存在一定的年龄段差异,8~9岁之间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占总肥胖者的34.3%。

3.2肥胖程度。检出的35例肥胖儿童中,依照标准体重法,将超过标准体重20%、30%及50%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其中所占有比例分别为48.6%(17),40%(14)和11.4%(4)。可见肥胖程度以轻度肥胖为主,重度肥胖所占比例最小。

3.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以及年龄,父母的BMI,以及上学时候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进食量,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都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关。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来说有着统计学的意义的因素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的BMI以及家庭居住附近有没有建设设施以及场地等,都和儿童肥胖发生率有关,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少荤多素的情况较常见,此类因素均可保证儿童远离肥胖发生。

4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本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为13.0%,且男性儿童的肥胖率(7.4%)明显高于女性的肥胖率(5.6%)。年龄以及平时喜欢多食素食少吃荤食都是导致儿童超重以及肥胖的因素。一般来说,进行合理进行以及加大运动量能够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发生超重以及肥胖的比率明显低于不善于运动,并且只喜欢吃荤食的儿童来说,吃素食的儿童肥胖的指数明显较低。国内研究表明,父母的肥胖指数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肥胖指数[3],这与本文调查结果相吻合。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家庭附近有没有健身场所也和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家庭有建设设施或者是场地的儿童,由于其平时的运动量比较多,故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较小。由此可见,注意合理用食,多吃素菜,加强锻炼是有效降低发生肥胖的最有效办法,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肥胖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1)饮食。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且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锻炼似乎越来越不热衷,虽然可能有一小部分人进行体育锻炼,但体育活动的增加很明显已不能够弥补因为高能量食物所带来的弊病。一般来说,一个儿童快餐需要经过1到2个小时的剧烈运动才能够完全消耗,但是,对于目前大部分的儿童来说,吃完饭后进行运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故饮食在儿童肥胖发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儿童的肥胖发生指数来说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一出生开始,儿童所处的环境基本上是父母一手营造,一旦父母有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是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将很有可能导致儿童饮食习惯不正常。故大多数的家庭中,应由父母亲对儿童以最直接照看,由此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其健康指数肥胖指数才合格,可实现儿童体重不超标,更不易发生肥胖。

(3)运动。在当今社会不断发生变革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营养转型直接导致了儿童摄入了过多的高糖及高脂肪的食物,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儿童已经没有了可供活动的空间,故活动次数以及活动量一直在降低。这将造成能量摄入以及消耗之间严重失衡,致使多余的能量也只能够以脂肪的形式存储在儿童体内,直接导致肥胖的发生。久坐、缺乏运动、摄入高脂肪食物是直接造成儿童肥胖的最大杀手[4]。体育疗法可以加强患儿的能量消耗,促进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改善脂肪的氧化,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的相互配合可发挥明显效果,而单用运动疗法减少体重非常困难,特别是小儿更为困难[5]。总之,只要合理行使运动疗法,能收到较好疗效。

5预防方法的效果

加强儿童日常体育锻炼,平时减少摄入高糖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肥胖的可能。研究显示,为了防止儿童发胖,应多鼓励儿童要减少久坐,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或是少吃高脂肪的食物。最近有一种新的肥胖的预防办法,即需要主动出示儿童的健康报告给儿童家长,使其督促并监督儿童进行减肥计划,注意饮食以及体育锻炼,此种健康报告有助于儿童进行肥胖预防。有调查表明,在使用过此办法的很多地区中,如果将儿童的健康报告发给家长,相比那些没有收到儿童健康报告的家长能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肥胖问题,且可做到及时的体重控制。

6小结

对于目前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严格的控制肥胖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比如说可以鼓励其多参加体育锻炼,在食物上尽量少进食一些含有高脂肪的食物,要降低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对于胃口比较好的儿童来说则应该严格控制其进食量,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降低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才能够减少儿童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肥胖而引起慢性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敏,徐佩茹.儿童肥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2):1203-5

[2]程红,闫银坤,段佳丽,etal.儿童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率影响的随访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8):696-701

[3]杨万龄,罗盈怡,王晓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58

肥胖调查报告篇3

这项调查发现,那些肥胖的受调查者死于癌症的可能性,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出21%,而超重者面对的风险,也比体重正常的人高6%。

调查还发现,肥胖者罹患的癌症以结肠、直肠、乳腺、卵巢、子宫颈、前列腺癌和白血病为多。

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每当体重指数(BMI)增加五点,癌症死亡的风险就增加9%。而此前的调查已经发现,对白种人来说,一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增加5%,癌症风险就会增加10%至60%。

目前,亚洲的癌症病患有620万,与之相比北美为160万,而欧洲为340万。

研究人员说:“在亚太地区的人口中,超重和肥胖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已经有了明显增加。”他们的调查报告周三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

帕尔领导的小组认为,“为了防止进一步加重这一地区癌症的负担,急需在亚洲实施应对肥胖流行病的新战略。”

解读/鲁湾

欧洲人在研究亚洲人的肥胖问题,亚洲人都干什么去了?是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亚洲人还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而欧洲人已经经历过这个阶段,回头看看亚洲人后来居上,切身体会地发出警示。其实世界肥胖冠军依然是欧洲人,他就是48岁英国人保罗・梅森,今年体重445公斤。中国第一胖重庆人梁用才仅仅225公斤,只是保罗・梅森的一半。

但是,专家说了,中国人虽然还没有人家胖,但胖的不是地方。外国人人高马大,浑身上下都是肉,胖得匀称。许多中国人站到体重秤上,指数可能没有老外大,但腹部凸出。这叫苹果形身材,很可能脂肪都堆积在内脏器官,危害更大。在相同体重指数下,中国人体内脂肪含量比欧洲人高,即使看起来没那么胖,很可能已经超标了。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体重指数,对中国人来说一般要降一个数量级。欧洲人体重指数可以达到25,中国人体重指数不能超过24。

肥胖调查报告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 2008 年 10-12 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和劲松2 个社区中参加卫生部“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项目”的超重、肥胖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427名愿意接受健康管理的研究对象作为管理组,按照年龄、性别等相近的原则,选择 427 名不接受健康管理的居民作为对照组。对管理组实施为期1 年的健康管理。2009 年 12 月进行终末调查。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超重、肥胖[4]:以体质指数(BMI)为依据,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2)身体活动分级:以千步当量(相当于中速步行 1 000 步的活动量)为依据,将身体活动分为 3 个等级:平均每日累计各种活动(持续10 min以上)未达到6 000步者为身体活动不足,6 000~10 000 步者为身体活动中等,达到 10 000 步者为身体活动充分;(3)摄入达标率: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版)为依据,达到推荐摄入量标准的为摄入达标,过多或过少均为未达标,摄入达标率为摄入达标者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

1.2.2 调查内容 (1)问卷调查:采用卫生部“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项目统一设计的问卷《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管理信息用表》[4]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超重和肥胖情况、个人慢性病史、行为危险因素、膳食和身体活动情况等,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的问卷一致;(2)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计算 BMI。采用 HEM-7071 型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3)实验室检查: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 4 ml,采用奥林巴斯 AU2700 全自动生化仪及血糖、血脂试剂(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1.3 健康管理措施

1.3.1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社区医生利用“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录入《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管理信息用表》、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建立一套个人健康档案。

1.3.2生成健康评估报告 “慢病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分析与计算,生成健康评估报告,包括个人膳食评估与指导报告、个人身体活动水平评估与指导报告,由社区医生打印并反馈给研究对象,通过这些报告,研究对象可了解自己当前的的膳食、身体活动水平和体重状况。

1.3.2.1个人身体活动水平评估与指导报告 系统分析研究对象平均每天用于工作、休闲和运动等活动的时间。报告主要包括 3 部分内容:(1)以“千步当量”为单位,将研究对象 1 d 中工作、出行、家务、锻炼等活动(只统计对健康有益的活动)换算成步数,以每天 10 000步为目标;(2) 分析研究对象每天各种活动的形式,归纳为身体活动、静态活动、睡眠和其他四大类,统计各类的活动时间;(3)根据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对个体的身体活动水平作出评估。

1.3.2.2个人膳食评估与指导报告 系统利用收集到的个人膳食信息,计算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主要食物摄入量,并与平衡膳食相比较,提示研究对象如何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使之达到平衡。报告包括4 部分内容:(1)模拟个体的膳食结构图,与我国居民膳食宝塔相比较,评价膳食结构是否合理;(2)将个体摄入能量的营养素来源进行分析,评价膳食结构是否合理;(3)将个体每天各类食物实际的摄入量和个体化的平衡膳食所需的同类食物摄入量进行比较;(4)给出个体的膳食指导原则,对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者给出相应的膳食指导。

1.3.3 个体化的身体活动和膳食指导 体重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采用身体活动和膳食指导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强调以“周”为单位的总量控制原则,指导管理对象逐步实现保持膳食和身体活动平衡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能力,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只要研究对象在1 周内的膳食能量摄入和身体活动总体水平与目标吻合,就表明其基本成功执行了指导方案。

1.3.3.1 一对一身体活动指导 通过社区医生和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充分沟通,按照研究对象当前的生活习惯、运动条件和健康状况,以“周”为单位,由研究对象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由“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计算出此运动组合累计消耗的总能量,确定下周的运动方案。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执行情况进行“1周增加的身体活动”记录,定期反馈给社区医生。

1.3.3.2 一对一膳食指导 根据超重、肥胖居民当前的膳食摄入情况,结合身体活动指导方案中设定的增加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目标,从“慢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供的9个(1 700~2 500 kcal)平衡膳食配方中,按照循序递减的原则,由社区医生和研究对象共同选择 1个膳食指导方案。研究对象填写《1 周膳食记录表》,记录每周膳食能量摄入情况,定期反馈给社区医生,以便社区医生进行随访和督导。

1.3.3.3 定期随访 由社区医生定期将研究对象反馈的“1周增加的身体活动”记录和《1 周膳食记录表》的内容录入“慢病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自动统计出实际的能量消耗和摄入的情况,并与推荐的身体活动和膳食方案对比,生成《体重监测记录表》。此外,社区医生测量研究对象的体重、WC,并录入《体重监测记录表》。通过《体重监测记录表》,社区医生可了解研究对象在指导方案下的执行情况和体重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方案。调查初期每周随访 1 次,1 个月后,改为每月随访 1 次。

1.3.4 开展群体干预 建立社区支持环境,如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食物模具展柜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设置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超重、肥胖防治相关信息并制作宣传展板、横幅等;开通手机短信,每周定时发送超重、肥胖相关防治知识;每月聘请超重、肥胖方面相关专家进行知识讲座;组织合理膳食竞赛,超重、肥胖防治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制作和发放宣传折页、油壶、计步器等宣传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前后两组间差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对象中男性 234 人,女性620 人,性别比为 1∶2.65;调查对象年龄为 25~70 岁,平均(57.2±8.2)岁。管理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目前是否工作等构成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干预前后 BMI、WC 和体重的变化 与各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管理组和对照组 BMI、WC、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 BMI、WC、体重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干预前后体力活动的变化 干预前后收集到 414名管理组和 416 名对照组成员的完整体力活动情况资料。与干预前各组比较,干预后管理组和对照组体力活动构成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干预前后膳食摄入的达标率 干预前后收集到412名管理组和 416 名对照组成员的完整膳食摄入资料。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管理组谷类、豆类、食盐和烹调油的摄入达标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种类食物摄入达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对照组谷类的摄入达标率上升,奶类的摄入达标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类食物摄入达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干预前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管理组 SBP、DBP、TC 和 LDL-C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FPG、TG 和 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SBP、DBP、TC、TG、LDL-C 干预前后差值与管理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3讨论

肥胖调查报告篇5

这已不是麦当劳第一次遭到。2002年,美国四名肥胖少女声称因受广告误导,每天吃麦当劳而患上各种与肥胖有关的疾病,从而向麦当劳索赔数十亿美元。

肥胖会导致各种疾病,这已广为人知。然而,受快餐文化盛行等因素影响,美国人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难以改变,十几年来美国的肥胖率持续上升。最近一次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显示,19岁以下的美国年轻人约有17%过于肥胖。年轻人因过胖而被拒绝入伍的现象时有发生。美国军方甚至开始担心,肥胖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也成为肥胖症高发群体。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调查,近年来肥胖症增长最快的是18~29岁的年轻人,肥胖儿童也越来越多。而另一研究显示,肥胖儿童人数的增长,同时导致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患者大量增加。这些中年人易得的疾病,如今在儿童中高发,显得尤为触目惊心。

多年来的调查研究,皆将美国人肥胖归因于热爱快餐的饮食习惯。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店,已深入许多美国人的生活。在美国开车,往往隔几个街区便能看到麦当劳巨大的M型金色拱门。该公司2009年年报显示,这家快餐店在美分店已近14000家,仍呈上升趋势。此类快餐店尽管提供的多是汉堡、炸鸡、薯条等高热量或油炸的不健康食品,但以其方便、廉价等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美国市场。

快餐店之所以得以持续扩张,与其宣传和营销技巧密不可分。它们一方面努力打造自己的“健康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长期利用广发优惠券、加大广告力度等方式培育“顾客群”,近年来尤为重视开发儿童市场,从而打造了“超重的下一代”。

肥胖调查报告篇6

不必再计算卡路里,也不用再禁食碳水化合物,只需每天早餐吃两个鸡蛋就能轻松减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针对一组超重和肥胖妇女进行了一项试验。她们可以选择两只鸡蛋或百吉饼作为早餐,这两份早餐含有相同的热量,重量也大致相等。八星期后,研究者比较发现,食用鸡蛋的人多减去65%的重量,同时,腰围缩小的尺寸也是食用百吉饼的人的2倍。早餐吃鸡蛋之所以有助减肥,因为它比其他食物能使人维持更长久“饱”感。所以早餐吃过鸡蛋后,人们接下来吃的就会减少。肥胖专家尼基尔·德安德哈尔说:“一顿鸡蛋早餐至少能减轻24小时内的能量需求”。

至于吃鸡蛋为什么容易使人饱,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据猜测这和它含有大量蛋白质有关。

德安德哈尔认为,这些发现具有指示意义。在很多文化传统中,鸡蛋都是早餐的一部分,这可能正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减少能量摄取,达到减肥目的。

英国食品标准局说,尽管鸡蛋中含有胆固醇,但是相比之下,蛋糕、饼干和馅饼里的饱和脂肪对人体更为不利。他们同时提醒,鸡蛋只是均衡的一部分,应尽量保持食物的多样性。

屋子杂乱不堪也会导致肥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健康专家彼得·沃尔什提出:屋子凌乱也会导致肥胖。沃尔什指出,住处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心态及身材。厨房凌乱会导致糟糕的饮食;运动鞋找不到,就很难坚持健身。

沃尔什对数千名家庭或办公室凌乱者的调查发现,凌乱的确会导致发胖,而一旦你开始告别这种生活方式,体重会自然下降。其原因很简单,生活方式一团糟会导致极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房间各种物件凌乱不堪并非一天造成,同理,身体发胖也非“一日之功”。屋子乱与发胖的一大共同点是“失控”。大家对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危害性心知肚明,但是经常放松警惕,最终才会造成身体肥胖。

因此,减肥的第一步是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将一切重新合理安排,让屋子变得井井有条,让自己告别不良习惯。

办公室小零食是最大致胖祸首

薯片、饼干、巧克力、果味软糖……和很多白领一样,在伦敦某事务所担任文员的安娜·普林斯,办公桌上总有一个角落摆满了各种零食。“在办公室里特别容易感到饥饿。在伸手够得着的地方放些零食,才会感到安心。”每隔两三日,她还会去超市做个补给。另一方面,安娜也担心——体育锻炼时间有限,该如何有效控制体重?

发起此次调查的英文网站“我的优惠码”(My Coupon Codes),利用在线问卷方式,调查了1947名像安娜这样,每天在办公室里“蹲点”至少8小时的白领在办公室吃零食的情况,结果相当惊人。

1947名白领中,有87%的人表示,他们每天会在上班时间吃零食。其中,超过半数的人从办公室的零食中摄取热量高达650~750卡路里, 还有2%的调查对象从中摄取900卡路里的热量。在专家看来,常年保持这种摄入量,很可能发胖。“成年健康女性每天需摄取1800~1900卡路里,男性需1980~2340卡路里。现代人一日三餐基本满足了这种摄入量,很多人甚至还超出不少。如果吃一堆零食,对减肥来说则是雪上加霜。”英国最大健康慈善团体纳菲尔德健康机构的生理学部负责人、基础健康专家马克·皮尔森表示,“办公室里的零食一般以方便、美味为主,这样的零食一般也有高热量零食具备的特征。”

但是,从调查对象享受美味的动机来看,办公室零食自有其难以抵制的“魅力”。像安娜这样,吃零食补充大脑消耗,消除工作的紧张感和压抑感的人不在少数。将近半数的调查者表示,吃零食可以减轻工作带来的无聊感和疲倦感。首选薯片、巧克力这样高热量零食的白领,分别占到调查者的30%~40%。还有11%的人表示,办公室的小零食是他们与同事沟通的“剂”,“以彼此品尝对方零食开始对话,总是能让人心情愉快。”

办公室中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却是很多人减肥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办公室抵制零食,非容易事。但可以从很多细节上暗示自己,有策略地抵制高热量美食的诱惑。”马克说。首先,要确保三餐定时定量,尤其是早餐。“吃一顿丰富的早餐,会让血糖稳定,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吃零食的需要。”另外,在工作感到疲乏时,人们可以在办公室里外多走动,和同事多交流,让愉快的人际沟通关系取代零食的作用。即使要吃零食,可以选择水果、牛奶、坚果这些健康食物,而不是饼干、薯片这些所谓的“垃圾食品”。另外,白领们也应该把“零食角”清理干净,不要让那些色彩鲜艳、引人食欲的包装袋时刻在眼前晃悠。美味当前,当然会情不自禁的。

肥胖也有“传染”风险

肥胖调查报告篇7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1995~2005年不同群体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1995、2000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中北京市的数据,对7~18岁学生利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质指数(BMI)筛查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 结果 北京市7~18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1995~2005年的10年内增长迅速。2005年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1.8 %、10.8 %、11.3 %和8.6 %,高于1995年的11.3 %、5.1 %、8.2 %和5.8 %,也高于2000年的17.0 %、8.8 %、10.7 %和6.4 %;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7 %、8.4 %、7.1 %和4.8 %,高于1995年的6.5 %、1.9 %、3.7 %和1.3 %,也高于2000年的10.0 %、3.5 %、5.2 %和2.4 %。2005年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10~12岁年龄组肥胖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城乡、性别、年龄的影响后,不同年度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chang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Han students in Beijing from 1995 to 2005,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obesity. Methods Beijing students aged 7 to 18 participated in the 1995, 2000 and 2005 National Survey on Students' Constitution and Health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newly established BMI screening criteria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among various population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reased quickly from 1995 to 2005. The overweight prevalence rates in 2005 among urban boys, rural boys, urban girls and rural girls were 21.8 %, 10.8 %, 11.3 % and 8.6 %, respectivcly, an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1995 and 2000. Meanwhil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obesity for the urban boys, rural boys, urban girls and rural girls were 13.7 %, 8.4 %, 7.1 % and 4.8 % in 2005, 6.5 %, 1.9 %, 3.7 % and 1.3 % in 1995, and 10.0 %, 3.5 %, 5.2 % and 2.4 %, in 2000,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higher among children aged 10-12 than those among other age groups in 2005. The ordinal regression showed that different years (1995, 2000 or 2005) was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e factors o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Beijing students after controlling for living areas(in urban area or not), age and gender.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reased rapidly and spread from urban to rural areas among students in Beijing, therefore, there is no time to delay to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besity of youth in Beijing.

【Key words】 Students; Overweight; Obesity; Influence factor

儿童肥胖作为一种疾病,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超重肥胖与许多成年期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4],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超重和肥胖的预防,对预防成年期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5,6]。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orking group on obesity in China,WGOC),以目前国际上基本认可的年龄-性别-BMI,制定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BMI筛查界点,统一了筛查标准,使不同年度的资料具有可比性[7,8]。本研究将该标准用于分析北京市1995~2005年7~18岁汉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探讨北京市不同学生人群1995~2005年期间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适宜的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1995、2000和2005年由教育部、卫生部等国家5部委统一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北京市7~18岁学生的资料,分为城市和乡村男生、城市和乡村女生4群体,均等抽样自上、中、下不同社会经济片,按年龄分为12个组,各年龄组至少100人,样本分布均匀,绝大部分年龄组为150人。经体检剔除慢性疾患和发育障碍者,合计1995年7 473人(男3 740人,女3 733人),2000年7 302人(男3 654人,女3 648人),2005年7 588人(男3 773人,女3 815人)。

二、方法

1.指标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量经由教育部统一协调、部署,由各省监测站组织测试队伍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手册》规范完成测试,现场质量控制符合要求[9~11]。

2.质量控制:各监测站数据上传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统一处理。再次逻辑校验后,使用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8],分别对1995、2000和2005年资料的群体进行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

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用Ordinal回归分析比较超重、肥胖在不同年度的差异[12]。以“正常体重”为1,超重为“2”,肥胖为“3”作为因变量,将城乡、性别、年度作为自变量,年龄作为协变量,选择负log-log连接函数进行Ordinal回归分析。

结 果

一、不同群体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

1.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北京市7~18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1995~2005年的10年内增长迅速。7~18岁整体男生超重率从1995年的8.2 %增加到2000年的13.0 %, 2005年上升到16.4 %;肥胖率从1995年的4.2 %增加到2000年的6.8 %,2005年上升到11.1 %。7~18岁整体女生超重率从1995年的7.0 %增加到2000年的8.6 %, 2005年上升到10.0 %;肥胖率从1995年的2.5 %增加到2000年的3.8 %,2005年上升到6.0 %,见表1。

2.城乡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肥胖率在1995~2005年10年间从6.5 %增加到13.7 %,乡村男生肥胖率的增加速度更快,10年间从1.9 %增加到8.4 %,见表2。

3.城乡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城市女生肥胖率10年间从3.7%增加到7.1%,乡村女生肥胖率10年间从1.3 %增加到4.8 %。在2005年,城、乡、男、女10~12岁年龄组肥胖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见表3。

二、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多元分析

年龄、城乡、性别和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即男性、城市地区、年龄越大的学生,在2005年发生超重、肥胖的概率越高。说明在控制了年龄、城乡、性别的影响后,2005年7~18岁学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1995年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1985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进行的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逐年增长,近年有加速上升的趋势[8]。大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迅猛上升趋势。1985年大城市男女超重检出率均略高于1 %,肥胖率0.1 %~0.2 %;其后,超重、肥胖率都成倍上升,7~18岁男女超重率分别从1991年的0.6 %和0.9 %增至2000年的11.7 %和6.8 %;1995~2000年期间各年龄段增幅均在50 %左右[7~11]。既往研究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历经了3个时期:(1)低流行期。在1985年,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即使在大城市中也很低,即儿童肥胖在此时期尚未形成公共卫生问题;(2)发展期。在1985~1995年期间,城市地区超重、肥胖开始流行,而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超重的开始流行;(3)增长期。1995~2005年期间,城市地区(尤其男生)出现超重、肥胖的全面快速流行,其中7~12岁年龄段学生已成为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高流行群体;农村地区尽管尚未形成真正的肥胖流行,但无论超重或肥胖均在原先很低的基础上,都表现出成倍的增长[10,12]。

本研究显示,北京市城乡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均已进入增长期,在2000年,北京市城、乡、男、女四群体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同期生长发育高水平地区(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和山东5省市),而2005年数据显示,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2000年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学生的肥胖率更是成倍增加,农村地区超重、肥胖的流行不再是低水平的,它已经接近了2000年生长发育高水平地区(5省市)城市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7]。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去除城乡、性别、年龄的因素外,从1995年到2005年,北京市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程度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北京市儿童超重、肥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流行阶段,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市学生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本研究发现,2000年和2005年与1995年相比,男女生的超重均出现较明显的高峰期,并一直在较高水平维持,直到18岁;与1995年和2000年相比,2005年男女生出现了较明显的肥胖高峰,高峰期有提前的趋势,提示超重出现的高峰期不仅有往低年龄段儿童下移的趋势,而且这种高水平持续的年龄段还在延长,这将导致成人超重和肥胖率的增加和发生时间的提前,并最终造成沉重的医疗卫生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男女学生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高峰在10岁以后,但7~9岁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并不低,并且10年来一直在增加,因此,小学,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应当是预防学生肥胖的关键时期,预防的重点包括: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营养健康教育和科学生活制度安排等,都应该放在这一阶段[10]。学校卫生政策和规划也应支持健康的饮食和身体活动,因为学校是儿童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之一,它能够影响大多数儿童的生活。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政策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健康饮食,以及限制提供高盐、高糖和高脂产品[13]。总之,北京市儿童肥胖的预防工作已刻不容缓,对象应涵盖城乡所有地区,而以学校为核心,进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营养干预可能是最好的肥胖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Burke V .Obesity in childhoo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 Physiology, 2006,33 (9) :831-837.

2Li Y,Yang X, Zhai F, et al. Childhood obesity and its health consequence in China[J]. Obesity Reviews, 2008, 9 (1): 82-86.

3Jolliffe C J, Janssen I. Vascular risks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2006,2 (2):171-187.

4Rosenbloom A L, Joe J R, Young R S, et al. Emerging epidemic of type 2 diabetes in youth[J]. Diabetes Care, 1999,22 (2): 345-354.

5Lob-Corzilius 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hood——a special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2007,210 (5):585-589.

6陈春明.对儿童肥胖问题的防治不可坐失良机[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5-96.

7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 [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2):194-197.

8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9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6-27.

10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149.

1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 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95.

肥胖调查报告篇8

悠池

美国人为何如此肥胖?我在美国做了一个调查报告,终于查清了美国人发胖的原因何在。

美国人很喜好吃,各种山珍海味是百吃不厌。而他们又十分懒惰,路程不过10分钟的时间,他们还是要大费周章地去乘坐公共汽车或是开自己的私家车。天长日久,美国人发胖的基因便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了下去。

美国兰德公司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1986年,每二百名美国人中只有一名严重肥胖者,到2000年这个比率已上升到五十分之一。美国现有5900万肥胖者,每年因肥胖症导致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约有30万。

美国患有“肥胖症”的人大部分都是穷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金钱,他们只能吃价格低廉的食物,比如说:汉堡包、热狗、炸鸡块等垃圾食品。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不过如此。这些脂肪高的垃圾食品,成为了美国穷人肥胖的罪魁祸首。而那些富人则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懂得怎样吃是营养的,甚至还特地花高薪聘请营养师为他们调配可口营养的食物,肥胖的几率并不多,只是有少数部分的富人患有“肥胖症”。

特别为VAMPIRE13推荐一日三餐的营养食物

早餐:(牛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有水果茶的就泡水果茶,会更营养)、一个苹果、一块面包(当然可以涂抹少量奶油)、燕麦(看吃得下就可以继续吃燕麦)

午餐:三明治、蔬菜、意大利脆饼(你们那可能没有)、少量饮料

晚餐:面条、蔬菜、鱼、蛋(饭后半小时可以吃一些水果、或家常小馅饼、,冰淇淋)

(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文章继续!

美国人还喜欢吃一些羊排、牛排,这也是他们发胖的原因之一。牛排不仅油脂多,其毒素大概相当于600跟烟中所含有的毒素,所以说美国人寿命短的原因和他们的肥胖是密切相连的。

肥胖调查报告篇9

[关键词] 肥胖症;流行因素;干预措施;儿童

[中图分类号] R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049-03

Study on epidemic factor and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of children with obesity

WANG Guo-wei

Long Whistle Camp Manchu Township Health Center of Huairou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Beijing1014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pidemic factor and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of children with obesity. Methods 1000 cases of children in our city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under 6 years of age were seleced.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and follow-up study was taken by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tools,obesity,standard,the intervention plan.General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was compared,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Gender,age,family history of obesity,family history of asthma,hypertension,high blood fat,high sugar,high calorie eating fast progress,outdoor activities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hildren obesity. Conclusion The cause of children′s simple obesity is a function of many factors.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give targeted intervention,help them to overcom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so that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in psychology also can get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 Obesity;Epidemic factor;Intervention measure;Children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症在世界范围内日趋流行,儿童肥胖率和超重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1]。肥胖的危害不仅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其并发的成人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等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肥胖症的治疗已从饮食、行为等矫治发展到了基因治疗,但由于对导致肥胖的流行因素缺乏综合的研究,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治疗措施,所以对儿童肥胖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从调查问卷出发,对儿童肥胖症的因素进行调查统计,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探讨儿童肥胖症的流行因素及有效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市2010年1月~2013年12月≤6岁儿童100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未在本市居住>3年;②>6岁儿童;③病理性肥胖患儿。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自愿及知情同意原则。

1.2 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加随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工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肥胖标准、干预方案组成,收集资料,其中问卷由本研究组成员自行设计,具体内容:年龄、性别、父母肥胖史等。对参加调查的儿保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实际调查人数要达到应调查人数的95%,调查卡片经复审合格后进行统计。

1.3 肥胖标准的建立

本方法以身高为基础,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以下为超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及以上为肥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儿童超重及肥胖症发生率的比较

男性的超重、肥胖症发生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性别儿童超重及肥胖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不同年龄儿童超重及肥胖症发生率的比较

不同年龄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年龄儿童超重及肥胖症发生率的比较[n(%)]

2.3 影响儿童肥胖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家族肥胖史、家族哮喘史、高血压、高血脂、高糖高热量、进食进度快、户外活动多均是影响儿童肥胖症的因素(表3)。

2.4 影响儿童肥胖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家族肥胖史、家族哮喘史、高血压、高血脂、高糖高热量、进食进度快、户外活动多均是影响儿童肥胖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表4)。

3 讨论

根据WHO报告截至2000年,全球5~17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0%,肥胖率为2%~3%。儿童单纯性肥胖是不合理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占儿童肥胖的99%[2]。典型的肥胖儿童每年体重会增加5~10 kg,食欲好、易饥饿、食量大、活动减少、易困倦,与遗传及神经内分泌有关[3]。肥胖者胃体蠕动和胃窦收缩频率增加导致了胃排空加速和食欲亢进、过量摄食。患儿食量大,肠吸收率增加,快速吸收入血的营养以脂肪形式存于体内,同时肥胖儿童基础代谢率偏低,分解代谢小于合成代谢,形成高脂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肥胖加重及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可引起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儿童期成人病[4-5]。目前研究认为,儿童肥胖症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6-9]。①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肥胖,子女的肥胖率为33.6%,父母一方肥胖,子女的肥胖率为19.9%,父母均不肥胖,子女的肥胖率为11.1%;研究发现父母一方肥胖的3岁以下儿童在7岁时发胖风险是父母体重正常组的2.54倍(父亲肥胖)和4.25倍(母亲肥胖),当父母双方均肥胖时,发胖风险为10.44倍。②生活环境:调查发现,母亲常有害怕婴儿未吃饱,过早过多的喂米、谷类和其他固体食物,用食物满足孩子的需求却不关注孩子的体重,是造成儿童肥胖因素之一,同时在肥胖儿童中,有63%的家长认为其仅为超重,还有26%超重儿童的父母及15%肥胖儿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体重问题,在这种认知下,必定会造成过度喂养,导致儿童肥胖;当今,我国多数家庭中仅有一个孩子,享受着父母及祖父母的精心照料,直接影响儿童的饮食行为。③饮食因素: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家长倾向于给孩子提供做工精细的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希望给孩子加强营养;西餐的引入对儿童肥胖有很大影响,多数儿童喜欢吃炸薯条、汉堡、炸鸡腿、冰淇淋、碳酸饮料等高脂肪和高热量食品,而父母又不加以限制,很容易引起儿童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习惯也不容忽视,据调查多数肥胖儿童存在进食速度过快、睡前吃零食、喜欢吃肥肉、甜点、油炸食品、经常喝碳酸饮料等饮食习惯,而这些恰恰是导致肥胖的高危因素。④缺乏运动:与缺乏运动者相比,运动量达到10 000步/d的有氧运动者肥胖比例下降约52%,肥胖儿童多数存在摄入过多、运动过少的状况,肥胖儿在户外活动时不喜欢有难度的体育锻炼,如单脚跳、双脚蹦、跑步等。⑤心理因素:目前,关于心理因素导致儿童肥胖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均不多,主要是精神紧张、压抑(如胆小、孤僻、社交不良、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低下)、情感创伤(如家庭变故、父母离婚、死亡)等造成儿童的焦虑、压抑,从而使其通过暴饮暴食消除内心焦虑情绪来求得安慰;儿童缺乏自控能力,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不停进食,看到别人进食自己也想吃,以致发展成肥胖。⑥其他因素:感染因素、宣传因素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家族肥胖史、家族哮喘史、高血压、高血脂、高糖高热量、进食进度快、户外活动多均是影响儿童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原因,国内外研究结果都倾向于多因素作用,本文结果支持这一观点;肥胖发生有明显家族倾向,所以遗传和家庭生活习惯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有家族史的肥胖和超重儿童,更应强调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初期病变趋向低龄化;儿童期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近年来受到重视。

对于儿童肥胖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目前有报道证实有氧运动、饮食干预等措施能较为有效地抑制儿童肥胖症的发展。本研究从调查问卷出发,对儿童肥胖症的因素进行调查统计,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具体干预方案如下[10-15]。①饮食指导:通过控制肥胖患儿摄入的总能量和调整饮食结构来干预,在膳食干预中首先是控制摄入总能量,减少肥胖儿童主食的摄入量,增加膳食中蔬菜、水果的比例,但应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三餐热能最适宜的分配比为5∶8∶7 ;②运动结合: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针对儿童,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易于实施,以便于长期坚持,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橡皮筋、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一般为儿童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45%~60%,运动时间≥30 min/次,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 min,以肥胖儿不感到过度疲劳,坚持每天运动;③行为教育:儿童单纯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根据肥胖儿童行为模式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确定行为矫正的靶行为,并利用订约、自我监督、奖励或惩罚等约束,由肥胖儿童记录每日行为改变情况,如饮食入量、进食速度、看电视时间、参加体力活动的方式和时间及在行为矫正过程中的困难和感想及经验,同时深入了解肥胖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个人特点,并进行相应指导,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④心理干预:结合上述3种方法给予心理干预,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儿童单纯性肥胖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年龄、性别、家族肥胖史、家族哮喘史、高血压、高血脂、高糖高热量、进食进度快、户外活动均是影响儿童肥胖症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习俗和审美观的影响,肥胖儿童在自信心、个性形成及自我评价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处于不利位置,如不及早给予指导和干预,肥胖儿童的健康、社会心理等问题会延续至成年期,因此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意义重大,家长、老师和儿童保健医师,应教育、帮助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在治疗肥胖时心理上能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春枝,卫海燕,古建平,等.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及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6-17,21.

[2]蒋竞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3):249-250.

[3]刘军祥,黄宗能,苏红卫,等.某市区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738-1739.

[4]王守桂.儿童肥胖症的流行因素及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12-213,238.

[5]曾援,钟日英,郑欣,等.儿童肥胖的预防及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56.

[6]马立明,张君.儿童肥胖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6,24(2):315-317.

[7]刘君.集居儿童肥胖症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2):201-202.

[8]王燕,王念蓉,王文媛,等.针对饮食行为的肥胖早期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2):942-944.

[9]孙国利.56例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7):182-183.

[10]欧阳秋星.25例儿童肥胖症伴黑棘皮症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20):24-26.

[11]于宏伟.儿童肥胖症诊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149-150.

[12]练文梅.肥胖儿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68-169.

[13]万力生.剖析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致肥因素及对策[J].天津中医药,2003,20(6):15-18.

[14]金红鹰.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和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5):258.

肥胖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 集居儿童;肥胖情况;综合干预;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c)-004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besity intervention for gathered children aged 3-5 years in Heihe City and its effect. Methods 106 obese children in Heihe city kindergartens was regard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qually.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obese children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28.30%, the control group was3.78%.Conclusion It's favorabl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that we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children obesity.

[Key words] Children; Obes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当前,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治疗儿童肥胖症成了重点研究的课题。该次研究的大致方向是调查黑河市城区3岁以上5岁以下集居儿童肥胖情况及干预效果,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5―6月期间黑河市城区托幼机构的106名肥胖儿童,现在把详细报告展示出来,以供参考和阅读。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5―6月期间黑河市城区托幼机构的106名肥胖儿童,研究组53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4例,男性患者为29例,最小的患者年龄是3.0岁,最大的患者年龄是5.0岁,患者平均年龄达到了(4.01±0.05)岁。对照组53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5例,男性患者为28例,最小的患者年龄是3.0岁,最大的患者年龄是5.0岁,患者平均年龄达到了(4.06±0.03)岁。两组肥胖儿童的男女比例、病程时间、病情轻重、年龄大小等资料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干预方法:对2014年5―6月份期间黑河市城区托幼机构的106名肥胖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并且对肥胖儿童的进行调查走访,掌握基本情况。

研究组的干预方法:在7―12月份期间分别实施的干预措施,监测干预效果。首先是构建肥胖儿童的档案,其次是针对性的饮食管理,接着是合理的体育运动,最后是健康宣教,具体方法详见讨论。

1.3 诊断肥胖者的标准

肥胖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实测体重一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其中肥胖度在10%以上20%以下,则可以认为患者属于超重,肥胖度20%以上,则可以认为患者属于肥胖。其中轻度肥胖的患者的肥胖度在21%以上30%以下,中度肥胖的患者的肥胖度在30%以上50%以下,重度肥胖的患者的肥胖度在50%以上[1]。

1.4 疗效判断标准

当患儿的肥胖度在30%以下,则可以表明干预效果为显效。当患儿的肥胖度在30%以上50%以下,则可以表明干预效果为有效,当肥胖度在50%以上,则可以表明干预效果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把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 17.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经软件计算,如果对比数据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肥胖儿童的肥胖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轻度肥胖的比率是39.62%,中度肥胖的比率是39.62%,重度肥胖的比率是20.75%。研究组的轻度肥胖的比率是41.51%,中度肥胖的比率是37.74%,重度肥胖的比率是20.75%。两组肥胖儿童的肥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

经过干预之后,研究组由肥胖转为正常的总共有15例患儿,有效率达到28.30%,对照组由肥胖转为正常的总共有2例患儿,有效率为3.78%。研究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4,P=0.021)。

3 讨论

3.1 导致肥胖儿童的相关因素及危害

肥胖儿童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生活习惯、运动、饮食。相关研究显示,看电视时间、进餐顺序、进食速度也会导致肥胖。如果吃饭速度太快,那么咀嚼时间就会越短,并且导致迷走神经陷入兴奋过度的状态,继而引发食欲亢进,因而摄入更多的热量。相关研究显示,饭前喝汤、吃水果有利于抑制食欲,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体重。另外,每天看电视超过5 h的儿童比只看2 h电视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更高。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时间看电视、暴饮暴食等因素,导致肥胖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2]。

3.2 儿童肥胖症的干预对策

儿童肥胖症的干预对策主要体现为:①构建肥胖儿童的档案。将肥胖症儿童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分析肥胖患儿的干预情况,同时便于日后查阅[3]。②针对性的饮食管理。减肥不宜操之过急,否则将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不足5岁的儿童的热量控制在2.51 MJ/d以上3.35 MJ/d以下,并且每天三餐要合理分配,早餐占了当天食物总量的33%,中餐占了当天食物总量的45%,晚餐占了当天食物总量的20%。相关人员可以在了解肥胖症患儿的饮食爱好的基础上,制定每天的饮食计划,确保患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又能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4-6]。③合理的体育运动。中等强度运动表现为氧消耗在50%以上60%以下,或者最大心率在50%以上60%以下。通常情况下,人的运动脉搏每分钟150次较为合适,这样的运动强度既不会使儿童过于疲劳,又能消耗机体脂肪,同时能够控制食欲[7-8]。另外,儿童每天的运动时间最好是1 h/d左右。

3.3 健康宣教对策

相关人员必须要儿童进行健康宣教,通过演讲、讲座、黑板报等形式,向儿童讲述肥胖的危害,指导儿童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对于肥胖症患儿,相关人员需要重点讲述坚持合理的体育运动、合理饮食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之后,研究组肥胖儿童的康复有效率为28.30%,对照组为3.78%,研究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肥胖儿童的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隽,陶晔璇.上海市7~9岁儿童肥胖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672-675,696.

[2] 刘,席波.1993-2009年7~18岁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变化趋势[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117-119,123.

[3] 谭晓艳,刘冬梅,徐凌忠.基于5-2-1-0模式的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127-129.

[4] 徐丽丹,王传湄.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运动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1):66-68.

[5] 薛洁.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8-23.

[6] 贾悦,贾丽红.国外儿童肥胖研究热点的共词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1):8-11.

[7] 朱敏,钱萤.甲级幼儿园儿童肥胖干预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9):950-952.

[8] 朱玉英.60例小儿肥胖症的病因探究与治疗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143-3144.

[9] 叶巍,李海玲,高俊茹,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城市学龄儿童肥胖关系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4(5):1067-1070.

[10] 李云,张越,张莺,等.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3):330-332.

[11] 张勤.糖尿病/肥胖综合评估及康复处方系统在肥胖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保健,2013(6):125-126.

[12] Claudia Chaufan,Jarmin Yeh,Leslie Ross,et al.You can’t walk or bike yourself out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poverty: active schooltransport, child obesity, and blind spots in the public health literature[J].Critical Public Health, 2015 (1):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