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9 11:57:56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篇1

本课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使其成为历代相传的典型人物。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协作,深入研究探讨《鸿门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结合文本分析探讨《鸿门宴》的艺术特色,并拓展至《史记》的文学价值。

(3)拓展文本,通过资料查找,知文论人,探究司马迁的精神风貌。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从各个方面由表及里地探索讨论《鸿门宴》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做到互动,以探究、交流的方式来达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3.学法指导

(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相关内容,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文本。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网络论坛,探究教学重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平日思维较活跃,课堂表现较积极,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不错。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但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和一群刚进入高中课堂的学生,这种上课方式对双方都是陌生的,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适应。

三、教学构思和过程

1.教学构思

将教学的方式定于探究和拓展两点。基于每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的不同,以及对文本阅读的次数、理解程度的不同,设置了3个鉴赏切入点,分别是“人物形象”、“艺术品位”和“知文论人”。以设疑、讨论、探究、发表为学习主线,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激发动机为先导,遵从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投票表决、论坛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品读和探究,并倡导相互间的探讨和协作,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深入探究文本。最后,以班级口头交流的方式,评论精彩的回帖,交流个性化的观点。

2.教学过程

(1)导入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项羽因而成为为后人所景仰的人物。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5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走入这悲剧英雄的世界。

(3)阅读指导

为了能让学生更有目的地去学习,根据每个部分内容的多少,将学生分为3个大组,分别负责人物形象、艺术品味、知文论人,要求学生在前20分钟的时候先解决自己这一大组的相关问题,收集资料积极讨论,在下半节课可以到其他版面逛逛,看看别组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力求使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够充分利用,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信息整合环节一:[人物形象]

引言: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占领南京》

对于项羽的评价向来有着太多的争议,是性格悲剧,还是历史悲剧,孰是孰非,唯留后人评说。

资料链接:

千古一宴,尽显英雄本色

性格的祭奠(节选)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刘邦、项羽形象比较

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

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性格

人性异化与审美错位――读《鸿门宴》有感

探讨研究:

①刘邦在灭项羽后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据此,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

②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还有人说“项羽因为是英雄所以才失败,刘邦因为成功所以是英雄”。

究竟项羽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还是历史的悲剧,请进入论坛对这些说法发表你的意见。

四、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我和我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以网络为平台这样的上课方式。带着种种问题,我开始了这堂课。下课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学生带给了我惊喜。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努力地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索,发言出现了不少的小高潮。整个课堂气氛可以说是热闹而不喧哗,既有针锋相又也有惺惺相惜,下课后学生的一句“希望下回还要有这样的课”给我这一段时间的辛苦以莫大的安慰。可以说,通过这一堂课,我是收获良多。

1.以网络为平台的课堂不同于平时的上课,这是一个打破传统师授生听的模式,而是提供了一个以学生唱主角的舞台,但学生对这个舞台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师的积极引导便成了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给学生以自主的权力并不是让他们自由散漫、天马行空,而是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基于网络上课的特殊性,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分心,如果控制不当,这种形式将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小差”。为了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我首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几个讨论题目,力求能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通过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拉在课堂,这一环节是最为重要的。其次,在上课之前,我就先给学生打了预防针:不允许在课堂上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在课堂进行过程中,不时下场巡视,给个别学生以适当的提醒。于是在我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下,整个课堂是活跃而有序的。

2.适时的点拨将出现意外的惊喜。

对于这样的发言方式,学生是惊喜的,是感兴趣的,可是他们毕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上课方式,从我的页面链接上我们可以看到,个别学生漫不经心,甚至出现与课堂无关的“散讲”现象,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就会起到作用了。对学生的帖子我们可以采取表扬、质疑、升华等种种方式起到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乐趣。如在“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一栏里,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项羽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太虚荣!”紧接着跟贴的学生也提出:“项羽不会用人啊! 只是自有一套,不采纳他人意见,可悲啊!”于是,我便引用了同学的原话,并接下去点评:“可也有人说,项羽是真英雄,他不屑于采取卑鄙的方法去对付对手,他不是虚荣而是太过磊落,这点又该如何去看?”从而达到将学生的意见由对项羽一面倒的批判转向辩证地去看待项羽的悲剧性格方面,果然,后面的学生便出现了“拥项羽派”和“拥刘邦派”各执一词,针锋相对的现象。所以,并不是学生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

鸿门宴教案篇2

如何客观合理解释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双方人物的行为思想呢?我觉得要把事件放回那个时代来考量,不带任何政治偏见,也不人为拔高任何一方。其中的传主项羽,无疑是司马迁着重刻画的英雄人物,而项羽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基于他是一个贵族,他身上折射着那个时代经典的贵族精神。他的贵族精神在“鸿门宴”中处处显露出来,左右了事件的结局。这个视角有利于挖掘鸿门宴上项羽行为思想的合理性。

了解项羽的贵族精神,要先说说《鸿门宴》所处的背景。“鸿门宴”发生的时代,虽然秦代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自周代以来的贵族政治,但贵族政治中的贵族精神还是为人景仰和信赖的一种价值观。贵族政治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通过“封诸侯,建藩卫”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治理的政治体制。贵族长期受礼乐文明的熏陶,崇尚诗、书、礼、乐四术,有自己独立精神的追求,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他们对国家、社会有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天然责任感。贵族精神代表着诚实守信,克尽职守,血性、骨气和阳刚。项羽是典型的贵族身份,“封于项,世世为楚将”,贵族精神在他身上显得更经典、张扬。

项羽的贵族精神,成为他做事的指导原则。用他的贵族精神解释《鸿门宴》教材中的诸多疑团,可以化解对他的误会和过度的指责,能较为客观地理解项羽的行为。

其一,项伯与项羽的对比。项伯作为项羽军事集团的重要一员,又是项羽的亲叔叔,他却因为私人感情,把军事机密告诉张良,并且“欲呼张良与俱去”,在张良的劝说下,还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更不可思议的是,在鸿门宴关键时刻,项庄按照范增的要求拔剑起舞并“意在沛公”,在这当口项伯竟然“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结合项伯后来封侯的情节可以看出,司马迁把项伯作为反衬项羽出现的人物。项伯是个由贵族倒向官僚集团(如刘邦集团)的代表,他见利忘义、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身上已没有贵族的品质。与项伯相反,项羽是典型的贵族,他始终维护贵族集团的利益,看重家族血缘关系,迷恋高贵的血统,敬重长辈,把项伯的建议放在首位,对项伯没有丝毫的指责。用项伯对比项羽,更能突出他人格的伟大和本色英雄特点。

其二,项羽对曹无伤的态度。项羽作为贵族代表,光明磊落、胸无成府,鄙视心术和诡计,左司马曹无伤告密,在项羽看来,是背叛主人的不忠不义,他直接和刘邦说出曹无伤告密的事情,看出项羽不想让这类人进入他的集团,侧面烘托他对刘邦没有防备以及他襟怀坦白的贵族气质。

其三,从鸿门宴不杀刘邦看项羽的贵族特点。明代诗人屈大均说:“一让兮不杀沛公,鸿门不追至军中,始驱除兮终拱手,禅让之德真至瞳。”项羽不杀刘邦,成为历史悬案,史家为项羽叹息,认为他没有军事谋略、头脑简单等,然而项羽之所以成为项羽,我们还要从他的贵族代表角度看他的胸怀。“鸿门宴”一开始,项羽视刘邦为敌人,说:“为击破沛公军!”然随着项伯的介入和相劝,加上刘邦主动套近乎,并道歉,项羽已经把刘邦视为自己的盟军成员,正如上文所说贵族“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这正是项羽有领袖胸怀的所在,最能体现贵族特点的地方。后来刘邦耍计策逃席,让张良献白璧道歉,项羽也没有计较。另外,项羽叔叔项伯相劝也是重要原因,毕竟血缘关系也是贵族集团的基础纽带。作为胸怀天下的贵族代表,他有国家责任感和过人的包容和忍耐力,除非敌人,他对所有人都有一种贵族的悲悯情怀。

其四,范增的计策项羽为何不接受?范增谋略过人,连项良都会言听计从,为何项羽面对他的多次暗示却不答应呢?我们知道,项羽受的是贵族熏陶,还未受到世俗的污染,要知道,他凭着勇武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贵族气质更是占据上风。项羽反对范增杀刘邦,其实是反对暗杀这种方式,他鄙视偷偷摸摸,喜欢光明磊落,自然不喜欢范增这种人的算计。再说,项羽思考问题多从贵族集团考虑,项伯的话自然是摆在首位,当项伯与范增观点冲突时,他自然赞同项伯,这是他贵族本位主义决定的。

鸿门宴教案篇3

情商,又叫情绪智慧,主要包括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五个领域。研究证实:智商最重要的传统观念是不准确的,情商才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生的成就至多20%可归于智商,80%则受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情商的影响。据一份22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学生有各种心理问题者达15%―20%,表现为亲子矛盾、伙伴关系紧张、厌学和学习困难、网络成瘾、考试焦虑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科学挖掘情商教育因素,提高学生情商水平,就显得迫切而必要。

对于《鸿门宴》一文,我们可以从情商的视角,对刘项加以比较分析,从而达到情商教育的目的。

(一)高情商的人,善于调控管理自己的情绪,尊重他人的人权和人格

刘邦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以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有了极大的克制。在得知项羽大怒要攻打自己后,临变不惊,仍步步为营,成功逃席。而项羽易怒无常,听无伤之言,大怒,决意击破沛公军;听项伯之言后,而答应“善遇之”,宴会上,刘邦一番糖衣炮弹,消了他的怒气,散了他的脾气,消散了他“急击勿失”的主意。军令如山,岂能出尔反尔?

(二)高情商的人,有明确而坚定的自我意识,自信而不自满

刘邦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懂得如何把握自己:当别人不在乎你时,要自信;当别人太在乎你时,要自敛。刘邦在鸿门宴上主动与项羽缓解矛盾,放低姿态,给足项羽面子。到汉中使过“韬光养晦”这一招,彭城大战惨败后又迅速整合队伍,重振旗鼓。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刘邦不是凡俗之辈,如范增预见:其志不在小。因为他的自信,所以从未放弃过成王的信念;因为他的不自满,反而因小成大,以低就高。相形之下,项羽似乎没摆正位置,高傲自大,自矜功伐。项羽在战场上的确是个英雄,在政治上却是个失败者。

(三)高情商的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

刘邦是人际关系高手,人脉极好。他的很多谋臣策士都是从项羽这边跑过去的,如韩信、陈平、英布等。鸿门宴中他看到形势不妙,就趁机拉拢项伯、约为婚姻,为己所用。他知人善任,手下部将都能独当一面。宴会中,见樊哙一番慷慨陈词稳住了项羽,立即以入厕为由带能保证自己安全的武将樊哙抄小道回军,让机智善应变的谋士张良留谢,并嘱咐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部署周密,用得其人。刘邦还从善如流,得知项羽要攻打自己,大惊曰:“为之奈何”,然后张良作答;被张良问及“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然后张良献策;逃席以后,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然后樊哙解围。真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再看看项羽,嫉贤妒能,小肚鸡肠,有功之人加以杀害,贤能之人加以猜忌,志将战胜而不酬功,得地而不给应得之利。项羽不善沟通协调人际关系,鸿门宴上为杀刘邦,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示意多次,项王均默然不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项伯以身翼蔽沛公,项羽对此视若无睹。气得七十多岁的老范增直骂“竖子不足与谋”。项羽集团,各行其是,君臣之间毫无默契,所以也就无合力。

(四)高情商的人,善于自我激励,克难攻艰,朝目标迈进

刘邦有自我激励的能力,刘邦经历过平民、亭长、沛公、汉王、皇帝的全过程。其间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几多辛酸,吃过败仗,遭人追杀,曾被围困,虽然有些做法并不伟岸,但他都挺了过来。鸿门宴会上,项羽高高在上,刘邦被安排在最卑的座次仍镇定自若,鸿门宴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地方狭小,且士兵大多是南方人,远离家乡,刘邦不仅没有泄气,反而发奋图强,最终反败为胜。海伦说:“当你感到激励自己的力量推动你去翱翔时,你是不应该爬行的。”成功其实就是激励自己不断向前,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项羽耐挫力低,缺乏自我激励的心灵动力。自号西楚霸王,自我感觉良好。四面楚歌时,作为一军之统帅,没有及时探明真相,振奋士气,反而先气馁了,被悲观情绪所控制,流泪悲歌“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被围,项羽带领26骑退至乌江西岸,乌江亭长把船靠好,等待项羽上船,项羽完全可以脱离险境,正如杜牧所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项羽心灰意冷,拔剑自刎,血溅江河,断送了突围的可能。试想,如果垓下被围的是刘邦,他会毫不迟疑地登船逃命。鸿门宴中,脱口而出把曹无伤送上了祭坛;洋洋自大,放走与自己争夺帝位的刘邦。所以易中天评价项羽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最完整地给“缺心眼”下定义的人。

鸿门宴教案篇4

在邙山莽莽黄土之上,到处布满了高高低低的墓群。这些墓群依次排列开去,似在诉说着那些尘埋的历史。在黄河岸边,邙山之巅,横向里现出一条沟壑,像谁猛舞利刃,在历史的深处划出一道裂痕,这就是鸿沟,曾经搅乱历史风云的鸿沟,让人发无数联想的鸿沟。

这道沟,原口宽有800米,深达200米,原名叫广武涧,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引黄济田的水利工程。当时的场景今人难以想象:鸿沟的北面是滔滔的黄河,西南面则群山万壑。沟中滚滚的黄河水深不可测,沟的四周万木丛生,百兽哀鸣。其地势险峻,是东西向的咽喉要塞。有人说:“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古往今来,中原多少战事如过眼烟云,唯鸿沟引出的故事成千古绝唱。

鸿门宴与鸿沟都是鸿字起头,本没有自然的联系,但总让人感到有某种天然的巧合。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项羽若依范增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再有后面的鸿沟之争。偏偏项羽自恃高强而犹豫不定,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与项羽抗衡的军事阵营。鸿门宴是项羽的一个败笔,鸿沟亦然。项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其时是公元前202年,鸿沟西侧是刘邦的汉王城,东侧筑起项羽的霸王城。项羽势强,两军对垒,可还是让刘邦滑了过去。

两个“鸿”字,让项羽有了终生的遗憾,最终自刎乌江。项羽毕竟是项羽,其如果过江而去,汲取教训,重整旗鼓,历史还不定如何写就。但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以这样的结局塑造自己的形象。多少年后,一个忧惋的女子在一个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想起项将军,依然感叹不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氏之类女子心目中的英雄,于刘项之间,非项莫属。成者英雄败者贼,这贼的骂名,怎么也安不到项羽身上。

在两军对垒,楚军久攻汉军无果的时候,项羽支起了一口大锅,欲把刘邦的老父煮了。而刘邦却耍起了无赖,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不知太史公如何得知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这等糅和着残忍与机诡的情节。项羽太要了名声和体面,人家的老爹没有杀掉,还和刘邦在鸿沟平分了天下。这在项羽来说可能是无奈之举,两年半的争斗中,刘邦已渐渐缓过劲来;而对于刘邦,则是一种缓兵之策。其一旦羽翼丰满,便想遮蔽整个中国了。野心乘势,要比项羽来得十二分的凶猛。最终导演了一场历史上最有感染力的话剧,这场“霸王别姬”,让天地为之动容。当虞姬拔剑起舞,血别项羽,正是四面楚歌唱响之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与美人,刀剑与热血,在那个凄婉之夜形成鲜明的对立。

鸿沟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布景道具,然而,它又是煌煌史册中的神来之笔。这一笔是最有说服力的警言妙语。有人要将长江变成第二个鸿沟时,没听那一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警觉与历史紧密相连。刘氏建立汉朝之后,恐怕没有故地重游。这里说不上是他的光荣呢,还是耻辱。倒是多少年以后,一个叫做阮籍的人信马由缰来到这里,看着早已是断壁残垣的古战场,不禁仰天长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声叹息由着狂舞的涧风,飞扬了数千年,对其的认识却莫衷一是。那是个产生故事的时代,由鸿沟所派生出的诸多故事,足以让后人品味。

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不管是秦始皇精心修造的长城,还是刘邦与项羽利用的这条鸿沟,都不能阻挡住历史的风雨。这风雨可以使长城颓毁,也可以将鸿沟填平。现在,它们早已不再是深不可测,无法逾越了。鸿沟看上去是那么普通,就像一条干涸的河道,完全没有当年的险要。甚至让人想不出,这样的一条沟是如何能够将两支兵马分而拒之。

黄土漫漫,芳草萋萋,顺黄河而来的风,腾挪漫卷,似搅起阵阵马蹄和喊杀的烟尘。

(选自《艺术散文选萃》,有删改)

【命题坊】

1.请结合原文,说说画线句“鸿沟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布景道具,然而,它又是煌煌史册中的神来之笔”的

含意。

2.文章开篇与结尾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说说这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

鸿门宴教案篇5

一、先看对刘邦的描述

当刘邦得知项羽将要对自己进行大举进攻而自己兵力不足以抵挡其威力时,神色“大惊”地急忙向谋士张良请教:“为之奈何?”此处“大惊”二字,文字虽然极为简要,却把刘邦此时的心理状态和神态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一句“为之奈何”写出了刘邦遇事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性格特征。当谋士张良问他“欲王关中”是何人之计时,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刘邦明明是自己“欲王关中”,却在危急关头把责任推给别人,短短的一句话,“取神不取貌”,就将刘邦老奸巨猾的政治流氓形象昭然若揭。当他从项羽口中得知差点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告密者就是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时,作品中并没有对其表情或言语或动作等细节作任何的铺垫,可是,当他从鸿门宴逃脱后,作品直接写道:“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仅此几字,刘邦城府极深且心狠手毒之性格特征毕现。

此外,鸿门宴上,杀机重重,危机四伏。先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反复催促项羽下令击杀刘邦,见项羽“不忍”,又招“项庄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等,虽有项伯的庇护与勇士樊哙的闯帐救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刘邦被杀的危机。按照常理,面对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生死场面,刘邦定然心惊胆战、如履薄冰、搜肠刮肚地寻求解脱危机的良策。但是,作品中并没有一字一句提及刘邦当时的心理活动、神情状貌或者只言片语等,而是在极度渲染鸿门宴中弥漫的杀刘气氛后,直接写“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继而借机逃脱的狼狈之状,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有机会对文本进行丰富多彩的二度创作。

二、再看对范增和项羽的描述

作品不仅对刘邦的描述采用的是白描技法,对谋士范增和“西楚霸王”项羽的形象描绘,作者仍然采用白描的技法。这样不仅突出了主题,而且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空白点,让读者自己来思索和填补。

先看对谋士范增的描述。

当项羽得知刘邦“欲王关中”而欲击之时,范增趁机力谏项羽道:“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虽然寥寥数语,却笔精而“追魂摄影”——谋士范增有政治远见、老谋深算、心狠手辣、击杀刘邦信念之坚定等性格特征跃然纸上。在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上,作者仅用“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仅十几个字就将范增把握时机、反复催促项羽下决心解除心头之患——击杀刘邦的焦急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项羽“默然不应”之后,作者仅用“范增起,出,召项庄”“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等二十几个字就干净利落地既写出了范增无奈之下使出险招、狠招的决策,又点染了当时万分紧急的故事高潮。其言简意丰和给读者留下的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可见一斑。

然后看对项羽的描述

听到曹无伤告密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时,项羽既不派人核实情报真实与否,也不与谋士范增等商讨行动方案,而是“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寥寥几字,就勾勒出了项羽脾气暴躁和武断专行的性格特征,暗示项羽虽然号称“西楚霸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缺乏一个军事首领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养。

更让读者感到不解的是,按照常规,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既然号令已出,就该雷厉风行地将刘邦一网打尽。可是,我们的“西楚霸王”在听了叛徒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一番狡辩之后,不仅自作主张立马取消了对刘邦的制裁,还向刘邦随口出卖了给自己通风报信的间谍曹无伤——“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短短的十几个字就把项羽轻信他言、心无城府、麻痹大意、不懂得保护自己人、认敌为友等悲剧性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在“鸿门宴”上,项羽不顾谋士范增“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的反复催促、多次暗示以及“起”“出”“召”“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等的无奈之举,居然屡屡“默然不应”,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击杀刘邦的最佳时机,最后放虎归山,导致局面戏剧性地逆转——刘邦集团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集团由主动转为被动,继而引发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最终导致曾经雄极一时的“西楚霸王”终于“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对于项羽悲剧性的性格特征,如同对刘邦、范增等的性格特征一样,作者没有做任何的分析与评价,而是全凭运用白描手法对项羽的神态和语言等简单勾勒,将其悲剧性格和英雄传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将其悲剧意蕴蕴涵其中。如此,则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又暗含作者对项羽为人坦诚的良好品格的敬重,对项羽盖世之英雄气概的敬佩,对项羽“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司马迁语)之悲剧性性格和最终走向灭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痛惜。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语)之至。

鸿门宴教案篇6

关键词:文言文 语文 自主学习 鸿门宴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处于教学模式僵、教学进度慢、教学耗时多、教学效果差的状态。许多老师仍采取传统的逐字逐句的串讲方式,让学生认真记笔记,然后出题训练,把字、词、句的理解、翻译都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或者一味侧重背诵,让学生背课文、背注解、背练习题答案。这些现象,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疲于应对,反应迟钝,甚至厌恶、畏惧,更谈不上对文言文的自主学习了。因此,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必须适宜合理地、大手笔地改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展现课堂新活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

二、方法探究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需要培养的是探究知识本质的主动性、自主性。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和顾问,而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它能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本文拟从高一课文《鸿门宴》的教学中尝试如何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手段尝试

《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文史名著《史记》,是《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它记载了秦王朝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完整,生动地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等四组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现了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堪称史传文学的经典名篇。

按照《教学大纲》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一确定为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又依据《教学大纲》中有关“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二确定为积累掌握重点实词“幸”“如”“举”“谢”等。

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大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

为了配合之后的课本剧表演,学生必须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有较全面的把握,而把握故事情节又必须以读懂文章为前提,就是不能忽略文言字词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识,所以我采用问题串联的方式,将情节的理解贯穿在问题的设置当中,其中穿插文言知识,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式的同时很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譬如在分析到项伯说情这一段情节时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项伯得到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为人家说话。项羽接纳了项伯的建议吗?

生:接纳了。

师:真奇怪,项羽正在火头上,一心要灭了刘邦。项伯的话如何就能使项羽改变了主意呢?

生:因为项伯讲的有道理。

师:有道理就一定能使一个正在怒头上的人改变主意吗?同学们再来看项伯的话,“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生:在这句话前面,项伯还有话。

师:在哪里?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师:“秋毫”和“近”是什么意思?

生:“秋毫”就是秋天里鸟兽刚刚长出的细毛,这里比喻细小的东西。“近”是接触、沾染的意思。

师:刘邦既然不敢占有任何财物,在等待项羽的到来,为什么还要派兵将把守关口呢?

生:为了防止强盗的出没。

师:这里的“非常”和今天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里的非常是指意外的

变故。

师:“所以”是什么意思?

生:……的原因。

师:“倍德”是什么意思?

生:忘恩负义。“倍”同“背”,背叛。

师:刘邦说的是真心话吗?

生:不是,是因为打不过项羽,不得已说的软话。

师:刘邦这番话是说给谁听的?

生:说给项羽听的。

师:有根据吗?

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刘邦请项伯把这番话详详细细地带给项羽听。

师:我们再来思考刚才的问题,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呢?

生:刘邦的这番软话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的虚荣心,再者,项羽这次兴兵伐罪,本来就出师无名,现在正好找一个台阶下。

这样,在“情节先行”的同时做到“知识疏通”,为情景剧的演出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第二阶段:情景剧表演

主要通过学生对故事的演绎来激发自身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剧本。课前我布置任务给学生,在网上寻找合适的《鸿门宴》剧本,并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改编,根据人物性格特点设计动作和神态,并且加进了一些诙谐幽默的成分,我们一边排练,一边修改,直到大家都满意。

2.选定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都踊跃报名,剧组根据报名的同学的性格与文中的人物性格的特点吻合程度,最终我们确定了两个主要人物(项王和沛公),和几个次要人物(张良、范增、项伯、樊哙、项庄),以及为了配合表演的需要还“招募”了一些龙套演员(卫兵、侍女)等等,然后叫他们翻译自己所任角色的对话做台词,翻译之后,交给“文学剧本编辑”审核修改。

3.准备道具。我专门成立了一个剧务组,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演的需要准备相应的道具,自己制作为主,有象征意义即可。譬如指导演樊哙和演卫士的同学用纸箱盖子制成了盾牌,用废报纸做成生猪腿。

4.组织演出。讲台下的那块空地就是项羽会客的朝堂;讲台就充作宴桌。

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学生通过相互交谈来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对于他们的认识提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譬如讲鸿门宴的高潮阶段,闯进教室的樊哙先是怒视项羽,接着就是大骂项羽不义。一个小小的参乘竟敢这样,项羽不得不佩服地说:“真是壮士啊,赐给他一杯酒。”樊哙站立着,一仰脖子就喝完了。从而同学们一下子就弄明白了“立而饮之”,“立”是动词作状语,“而”表示修饰。项羽又说赏给他一条生猪腿,同学们就解决了“赐之生彘肩”这个生僻的句子。樊哙把盾牌放到地上做出有力切开报纸卷成的猪腿然后抓起来大吃的样子。项羽又叫人再次给他赐酒,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还害怕一杯酒吗!”言语之间就表现了他的勇猛和刚烈。樊哙跟借口上厕所的刘邦说:“做大事不要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理就不要讲究琐屑的礼让。现在人家正好像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正好像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就让同学们轻而易举地把那个最难懂、最难翻译的比喻句“人方为刀俎”弄明白了。

5.问题探究。老师叫同学们根据刚才各个角色的对话翻译和动作表演分析人物性格,同学们轻而易举地就写出了项羽、刘邦和樊哙等人的性格特征和表现的依据。这样,一节课下来学习任务就轻松地完成了。课后,同学们的兴致未尽,有的指出某某角色的翻译应该怎样更加准确,某某的动作应该怎样表演会更好。

四、课程评价

课后,总体评价是《鸿门宴》的学习给枯燥的文言文课堂注入了活力,也给学生带去了快乐,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评价如下:

1.教学形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

2.基础知识梳理细致,能够使同学们共享教学资源,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在教学中,能够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情景剧的演出,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表演生动、自然,使课堂气氛融洽,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效果。

4.同学们在对人物进行点评时,热情很高,特别是参与表演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另外学生点评的参与率高,探讨问题有深度和角度,课堂讨论出现交锋,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5.学生对角色的认识完全开放地展现出来,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主体性,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同时表演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为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起了激励作用。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辅助作用,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五、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自主学习不是完全成熟,他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的积累相对较少,是不具备、也不可能完全具备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的能力,不管教师如何强调自主学习,都不能理解为完全自主的学习。

2.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不到位。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过程。要经历长期的、反复的、多次的自主学习情感的调动、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参与面相对较窄,没能做到全员参与,导致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不到位,游离于课堂,置身于课堂热点问题之外,或者对待问题不求甚解,浮于问题表面,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3.在自主学习中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应用不充分。现代网络资源信息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合理利用好网络资源,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没有更多的基础作为铺垫,另外多媒体手段的单一也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及表现方面缺少更多的参照。

六、尝试感言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不管怎样,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只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教、学双赢。

参考文献:

[1]李胜.敢问路在何方?我的文言文教学观.语文教学通讯.2006.27.

[2]代爱珍.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与出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25.

[3]郭新国.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突围.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25.

鸿门宴教案篇7

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思维上的。而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学是否是学生所需的。知道学生所需是教师设计教学的起点。让学生提问题是教师了解教学起点的方法之一。

1.学生提出问题的现有水平

在讲司马迁的《鸿门宴》时,学生提的有关刘邦的问题:刘邦亲自赴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刘邦怎么取得项羽的信任?刘邦在鸿门逃脱后项羽为什么不追击?刘邦在整个事件中怎样化险为夷?刘邦为什么把曹无伤处死?

提的有关项羽的问题:项羽为什么无视亚父的示意,是做人不够狠吗?刺杀失败后,项羽为什么很开心地收入玉璧?项羽为什么没下令杀刘邦?

其余问题如下:曹无伤为什么要陷害刘邦?为什么项伯要向张良通风报信?樊哙在鸿门宴中起了什么作用?范增为什么说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对宴会座次的描述有什么特殊含义?

就主要人物提的这些问题而言,学生在思维上呈现的是一步思考。在情感上,已经把自己对人物的价值判定融在问题里,尽管学生认为的情感并不符合作者对人物的叙述,如"项羽为什么很开心地收入玉璧"。

就其余问题而言,这些问题并不是《鸿门宴》的主要内容,但学生关注,这说明学生的兴趣点在这,这些问题质量不高。

再如《荆轲刺秦王》学生提的问题:太子丹为什么要杀秦王?秦为什么要杀樊於期?荆轲等的宾客是谁?近身秦王的人禁止带武器,为什么不对荆轲搜身?秦武阳为什么害怕了?秦武阳在荆轲刺杀秦王时为什么不帮忙?

这些问题是文本的细枝末节,不用讨论,只要有相关知识就可以解决,也就是这些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但学生的关注点就在这,由此诊断出学生的思维宽度太窄,因为学生只能由文中的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因之,这些问题质量不高。

而在课堂上需要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多角度的、复杂的。

2.提出问题依赖思维能力,思维发展促进提问质量

对文章提出问题首先需要阅读文章,然后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思考哪有问题。

对于文章的阅读来讲,阅读的基本顺序是先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会有难懂的句子。读完文章后要对文章有整体的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再读就要对重要语句、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的深意做赏析了。

相对阅读顺序,第一层级的问题一般都是以理解性的问题为主,而且呈碎片化。碰到了,感觉不顺,就停下来,就此提出问题,这个思维是一步思维,因之思维长度短,问题的提出依赖于短时记忆。所以这一层级的问题大多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等。

同时问题的提出还与提问题的人思维定势有很大关系。比如,原来学习课文,老师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因为思维定势,学生往往愿意提有关写作背景的问题。

能提第二层级问题的前提一定是多读了几遍文章。多读几遍,记住的文章内容多些,思维点必然多,多点思维后,思维呈网络状,提出的问题会深些,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的思考步骤会多些。

能提出第三层级的问题,需要对文章整体观照。只有把握住文章整体后,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提出的问题才会是文章的核心问题,它要求思维有广度、有深度、有长度,即思维有一定容量。

所以能提出好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思维问题。教师能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也是经过一系列地思维步骤的。

3.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师看来,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关乎文本核心的问题。反观教师为解读课文设计的问题,是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深入细致地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也就是教师得一遍遍阅读文章,把文章吃透后,才设计出的教师认为的最佳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学养的外化。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提问题。

3.1教师讲清楚学生提出问题不够好的原因

3.2教师示范提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师作为高水平的阅读者,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展示自己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什么问题是学生要关注的问题,方法是让学生关注老师提出的问题。

如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 》,巴金先生写在两难情境中,人的选择见出人性的问题。以自己在时期对待狗的表现剖析自己的人性。

由这个思考提出问题:在和平时期和动乱时期,为什么人对小狗包弟的态度是不同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提出问题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质量高的问题答案要开放,回答角度可以多角度,回答的内容是复杂的,需要多步思维。

3.3限定提问题的角度。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控,可以对每篇课文提出问题的角度做限定。可从主旨限定学生提问题的角度。

3.4把提问题作为语文学习的常态。

4.小结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互联网加的时代,用信息技术学习已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决定学生知识内化的程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依赖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发展了会促进提出问题的质量。这是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之一。

鸿门宴教案篇8

一、善借多种导入,直入情境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里所说的“第一锤”指的就是课堂的导入。如果能通过巧妙地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如我在教读《杨修之死》,用疑问“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亡杀杨修呢”来设置悬念导入课堂;在教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安排一学生扮演别里科夫的角色进入角色导入,引起学生对他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惯的思考;在教读《药》时,我尝试标题导入,即要求学生在文题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然后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有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去理解。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中的第二部分时,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恐怕他们难以理解课文里的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爱、母爱的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我的母亲疼爱我的

一个个故事,特别侧重加入自己对母亲的某些细节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中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通过老师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母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了解父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于是我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再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理解《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对儿子爱的表现,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相应内容来并谈了自己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学文如同学做人,有的时候,跳出课文为学生再现一种生活情境或情感情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还能促进学生情商的进一步提高。

三、模拟人物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三种做法:(1)进入角色直接表演。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文中有很好的表演方面的素材。教学时让学生模拟范进中举时的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等动作,学生们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诙谐,课文中惟妙惟肖的刻画更使学生印象深刻。(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鸿门宴》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能把握一些主要人物如刘邦和项羽的性格。(3)改编和表演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在教学《雷雨》中,我请两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其中周朴园和侍萍相见的部分,学生们为了表演,对课文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教学效果自然比纯粹的阅读好。

四、巧设教学问题,再现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大多是表面的、零碎的、重复出现的,答案是唯一的,缺少思考和训练价值。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问题”则是极具情境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辨析会文悟道,并形成智慧。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们不妨这样设置问题:“别里科夫的哪些言行特别有趣?他的‘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一问,能引起学生探源的强烈兴趣,通过研读文本,思考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刘邦和项羽的性格,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刘邦和项羽都曾亲眼见过秦始皇出游的盛况,请判断下面两句话:A.“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B.“彼可取而代也。”各是谁说的,并说明根据。

问题的创设,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的具体环境,旨在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有滋有味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五、凭借视听手段,渲染情境

鸿门宴教案篇9

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评价“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落实,又要兼顾学生的起点”,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固化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的目标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实现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由简单化向具体化转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情况是简单化评价。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大多呈现出一种简单地判断式评价。在回答问题后,学生普遍接受到的是“嗯”“对”“不错”“答得还可以”等简单化评价,往往失去了课堂教学互动的激情,也就失去了在课堂上证明自我、表现自我的期待与欲望,这对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不利的。这也是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问或者请学生主动上黑板板演时应者寥寥的主要原因,学生没有从这种互动中得到足够的肯定与鼓励。有的教师以为对学生的答案只要是肯定、少加批评或不批评,学生就会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只是其一,短暂来看有一定效果,但是当简单的肯定和廉价的赞美多了以后,学生自然也就难以对这种没有“营养”的互动感兴趣了。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中职学生的特点,特别要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他们渴望表现自我、证明自我的内心有清醒认识,在课堂教学评价上做好文章,既不只是进行简单的肯定和赞美,也不能对学生采取一味讨好的评价方式,而应该对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具体化评价,以认真倾听、具体评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升其互动的兴趣与热情。

比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对于项羽为什么不听从亚父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刺杀刘邦这一问题,笔者先后请了三名学生回答,以下为课堂教学片断:

生1:从文中看,主要是项伯的前期工作做得好,事先已经在项羽那里为刘邦求了情,已经消除了项羽的怒火。

师:嗯,你能够注意到项伯这个“卧底”在其中起的作用,说明看得很仔细,那么还有没有更直接的原因?

生2:我觉得,主要是项羽这个人本身目空一切、骄傲自大,总认为自己武力非凡,不需要靠刺杀这种不光彩的行为,太过于自信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掌控一切。

师:确实,在鸿门宴中话语权最大的其实还是项羽,项羽自己的个性决定了其行为,你从项羽的内心情感分析,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哲学学得不错;那么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3:其实这也许和范增的个性有关,范增比较强势,但与项羽缺少沟通,导致项羽可能存在逆反心理,于是没有按照范增的安排去做。

师:你很能举一反三,一下子就抓住了项羽的对立面。其实在鸿门宴中不仅仅是刘邦、张良这一方,还有自己信任的亚父范增,范增的个性也导致了两者的嫌隙,最终导致其出走。鸿门宴中最大的输家其实是项羽。

在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对三位学生的回答,笔者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但都很具体,就其回答的角度作出了点评。这其实就是最大的褒奖,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指导和激励,让其他学生感觉“他行我也行”。

二、由平面性向针对性转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少教师习惯于平面性地进行评价,就像是简单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回应,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一些中职教师比较认真,对于学生的回答内容,往往不再是“对”“错”这样简单判断式评价,也能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做出评价,但是往往评价都存在求全责备、平面“苛责”的情况,不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回答中的可取之处,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对回答问题感觉有压力感、疲惫感,从而慢慢安于沉默。当学生回答问题后,特别渴望听到教师对自己答案进行点评时,大部分听到的却是“答对了一部分,还不够全”“有些地方答得不够妥帖”“还有几点没答到”“深层次的内涵揭示还不够”,回答互动的积极性也就很容易受到挫伤。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怀着欣赏与发现的情怀,尽可能多从正面去挖掘学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有针对性地予以鼓励和点评。即使学生回答内容有误差和欠缺成分,也要换个角度进行合理评价,或者有针对性地指出其中不足之处,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至于云里雾里,更不至于因为回答不理想,因为课堂中的无视甚至嘲笑而影响到回答和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笔者在执教鲁迅杂文《拿来主义》时,对于“在现今时代,是‘拿来主义’还是‘送去主义’更有市场”这一问题的探讨,有两名学生的回答有点不那么“靠谱”。

生1:当然是“送去主义”更有市场了,我们可以学欧美那些发达国家,将一些垃圾送到不发达的国家,处理了垃圾还赚了钱。

师:你肯定比较喜欢看新闻,新闻中那些所谓发达国家的行为有失风度,因此也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所以这样的“送去”其实付出了名声的代价,长远看也不划算!

生2:我认为“拿来主义”在现今时代更应该发扬光大,我们也可以派遣间谍到发达国家购买、盗取先进科技,这样要省很多成本,早点赶上西方。

师:这想法很现实,短期看还不错,但是这样的“拿来”缺乏我们自己艰苦奋斗的基础,并不扎实,成功率也不一定高,拿得太多到最后自己就不会“自力更生”了,对不对?

可以看到,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就学生所谓“不靠谱”的答案进行苛责,更没有“一棍子打死”,也没有听之任之,而是有针对性地做出点评。一方面找出其中合理成分或者可取之处,另一方面帮助分析其中问题,从而保护了学生继续回答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避免走进这种片面思考的死胡同。

三、由总结式向引导式转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式评价,这种评价往往不分对错,不分深浅,是一种程式化的总结,是一种缺乏个性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要义在于让学生在评价中领悟到学习方向,在评价中明确自己思考的角度与思路对在何处、欠缺在何处、下一步应该如何思考等,而不是仅仅淹没在这种程式化的总结中。当学生在回答之后,信心满满地等待教师进行评价时,教师却虚晃一枪,对刚才学生的回答直接就是“几位同学刚才回答都不错,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几位同学的回答都有欠缺的地方,结合起来看,这个问题是这样……”,类似这种回避评价、以问题总结的方式进行评价,无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考。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注重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充分引导,让学生慢慢学会深层次思考。在教学中,并不是要撒网式地让学生互动,有时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实更重要。比如笔者在讲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时,在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考程度比较浅的情况下,并没有急于换其他学生来作答,而是通过引导式评价,激励学生慢慢走向文本深处。

师:文中,作者及其一家帮了老王不少,也并没有看不起老王和对不起老王,那么为何会感觉“愧怍”呢?

生: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老王”最后一次到作者家,作者没让他进来坐一下,也没有倒杯水喝,特别是还要给钱给老王,现在觉得不好意思。

师:嗯,对文章看得很仔细,细节看得很具体,那么作者为何“没让他进来坐一下”“也没有倒杯水喝”“给钱给老王”,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生:作者好像有点怕老王,对老王不够亲切。

师:“怕”应该不至于,毕竟是熟人,“不够亲切”是什么意思呢?从心理层面你觉得是怎样的?

生:就是作者并没有将老王当作自己的家人、亲人,如果是家人或者亲人的话,肯定会想到将老王请进来坐一会,聊聊天,倒杯水,也不好客气到因为老王的鸡蛋非要用钱来偿还,这样显得好像陌生人那种“有账算账”的感觉,挺冷漠的。

师:确实如此,那么老王是怎样对待作者一家的呢?作者的愧怍有没有道理呢?

生:老王在临终前拖着病体将对于自己异常珍贵的鸡蛋送给作者,是将作者当作亲人的,但是作者的行为却给了他一盆冷水,作者的愧怍就是感觉自己的付出与老王的付出不成正比。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笔者并没有因为学生一开始回答得简单、肤浅,就随意“放弃”学生,而是选择相信学生,继续通过引导式评价,通过鼓励和诱导的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文本,最终实现了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深刻思考。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因为学生回答不到位而开始选择其他学生作答,一方面这位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其他学生未必就能答得更好,不如以这种代表性回答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慢慢走向深入,同时也为其他学生作答给出了良好示范。

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因此更加要“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固化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的目标等,改变单一、平面、总结式的课堂教学评价,开展多样的、有效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鸿门宴教案篇10

一、文本解读接地气

在课堂文本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花了很多功夫,解读很详细,但是学生却往往难以听下去,或者说不怎么感兴趣。归根究底在于教师过于注重文本解 读深度,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度。根据学习规律,人们获得知识总是习惯于从已知到未知,总是容易接受身边那些喜闻乐见的东西。文本解读也是如此,在具体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够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出发,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接上学生学习的“地气”,那么课堂文本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如笔者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解读楚汉之争中最终项羽一方失败原因,就讲到文本中鸿门宴刘邦、项羽、范增、项伯、张良的座位情况。我从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宴请情况切入进去,引导学生去理解座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纷纷发表见解,主位、客位怎么坐,宴请亲戚时怎么坐,领导一般怎么坐等等。学生因为对这种具有现实生活意义的事情感兴趣,进而才会产生对文本的兴趣。学生也能够充分理解位次不同所表现的主客双方的不同地位和心理。

二、课堂评价聚和气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文本解读的有机整体。但是,在具体互动中,不少教师缺乏对学生解读文本的耐心与信心,往往在互动中存在过“急”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对学生互动课堂评价上,比较急躁、比较简单,缺乏足够的引导、鼓励,因此造成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习惯于听教师讲读,而不愿意动脑筋去独立思考,不喜欢或者不敢抒发己见。其实,作为教师,无论学生给出怎样的答案,都不能消极地置之不理,更不能简单地加以斥责。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正确评价学生的解读,不断营造课堂教学的“和气”,鼓励学生敢于说出真实的想法,引导其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如笔者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讲到张生要赴京赶考,莺莺是眼里成灰、心内流血,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为何这样一个很常见的离别会有着如此的反应。一位学生回答说,是因为莺莺刚恋爱就失恋。这个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此时,我没有批评,而是采取了正面评价、合理引导的方式。我肯定道,说得有道理,张生和莺莺刚刚在艰苦的斗争中将关系由暗处转到明处,但是美好的时光却是如此短暂,因为要兑现考中状元才能迎娶莺莺的承诺,张生不得不马上赴京赶考。对于莺莺来说,确实很残忍。刚热恋就要失恋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很普遍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所以大家再想想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他们不得不“失恋”,所以莺莺才会反应如此激烈呢?在这样的评价和引导下,学生敢于继续回答问题,同时引导他们从离别可能导致的结果角度再去思考。在课堂正面评价和合理引导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趋于活跃与深刻了。

三、思维发散强人气

对于学生而言,文本是死的,而思维是活的。在教材辅导用书泛滥、网络材料随便搜索的背景下,教师的文本解读其实很难说能够有什么独特之处,也难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现有内容进行解读和教学时,积攒不起学生的“人气”,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一定非要对文本本身有独创性的解读,但是一定要在文本思维发散上下功夫,让学生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这样的文本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自然不缺人气。

如笔者在教学《品质》一文时,如果单纯从正面角度去肯定格斯拉手工作坊靴子的品质,肯定格斯拉做人的品质,那么学生并不一定信服,也不一定感兴趣。因为从结果来看,格斯拉靴子品质虽好,却缺乏时尚元素,又没有超前的经营理念,自然失败了。在今天的学生看来这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在教学中,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果说靴子作为一件消耗品,由于并不常用,或者说即使品质不高、损坏了,也对我们影响不大的话,那么请大家把格斯拉的靴子换成食物、衣服、车辆等物品,看看如果每个经营者都只注重利益,不注重品质,我们会怎样。学生自然会想起带农药残留的蔬菜,使用催熟剂、鲜红素的西瓜,非法组装的车辆等等,原来在一些更加重要、常用、一旦损坏危害度更大的物品上,大家发现“品质”是如何重要,这种品质与流行、时尚无关,是必须坚持的。在这样的思维发散中,每位学生都很容易从身边例子找到根据,发现通过这样的理解,格斯拉的坚守是这样可贵与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