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7 06:58:53

浮力教案

浮力教案篇1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大量存在这样的现象,学习它是为了了解它,然后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只有有用的知识有趣的知识,丰富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二)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说明】:浮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力,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建立浮力的概念、研究浮力的规律。这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1、本课在引入新课时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这样去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由生活回到物理构建浮力的概念。

2、用下沉的铁块与漂浮的苹果对比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冲击,从而去进一步思考浮上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会回到生活中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现象。小组交流再到小组上台汇报,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3、用称重法测量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既可加强学生对新方法的掌握,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增强活动技能的机会,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2、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从测量中进一步去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总结、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增强思维缜密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水槽(方形、圆形各一个)、乒乓球、烧杯、番茄、苹果、小铁块、氢气球、皮球、水桶、演示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学生实验器材:烧杯、水、浓盐水、酒精、重物(侧壁作好标记,将其高度分为三等份)、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什么是浮力

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总结浮力概念

①把苹果、番茄放入水中,放飞氢气球,观察它们所处的状态

②将大皮球按入水中,产生按压皮球费力的感觉

2、通过观察和体验思考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苹果、番茄可以浮在水面上?氢气球可以在空气中升起?为什么皮球很难按入水中?

②学生总结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

3、演示实验:观察水槽倾斜时水中系住乒乓球的细线方向,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教师总结学生列举例子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铁块,使其与他们的固有思维形成冲击,进而激发他们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活动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1、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2、学生讨论设计检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的方法并上台汇报

3、达成共识后,学生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4、从实验中学生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已经建立起的知识结构上得到新结论

将下沉的物体浸没液体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F浮=G-F(称重法)

5、学生练习使用称重法测不同条件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物体重力G= N

①、学生观察数据,是否有新发现

②、学生总结新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③学生再次体验将皮球按入水中的感受,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物理再回到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上述过程分析,从而将思路转向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通过实验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活动三: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1、教师结合探究目的明确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F浮 、G排液

2、学生明确测浮力的方法。

3、学生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设计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测量方案。

4、学生整理分析数据,展示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力――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浮=G排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中的共同特征的归纳总结,得到结论。此活动是本节的难点,利用“分解法”将难点分散,降低台阶,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浮力教案篇2

1案例展示

案例1

(1)复习问答

师:回答浮力的定义、方向和施力物体是什么?

学生1: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学生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学生3:浮力的施力物体为液体(气体).

师: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学生答:ρ液和V排.

师:浮力测量有哪些方法?

学生1:①称重法: F浮=G物-F拉;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

学生2:③状态法: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

学生3:④压力差法:F浮=F上-F下.

(2)巩固训练

师:刚才同学的回答非常好,说明大家对前期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解决几个问题,请解答学案中前面4个题目.

接下来,学生都在解答题目,教师在教室中来回巡视个别学生解答情况,当大多数同学解答完成后,教师对这4个题目作了简单的分析讲评.

(3)教师评价

师:通过刚才的训练,大家对浮力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么请问物体沉浮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5: ①F浮>G物,物体上浮;②F浮=G物,物体悬浮;③F浮

师:回答的很好,那么你们知道潜水艇的原理是什么吗?

学生: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悬浮和下沉的…….

最后,教师让学生完成学案上后面的几题,并作了讲解和点评.

案例2

首先教师展示一只带有塞子的空玻璃瓶.

问:放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漂浮.

师:为什么会漂浮,要知道这个原因,我们就要了解玻璃瓶受力情况.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展示玻璃瓶的受力分析,并提出浮力概念.

师:浮力的三要素?

生: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物体;大小:与V排和ρ液有关.

为了让大家对浮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这节课安排了五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对每一个活动进行逐一设计、测量.下面,我们分八人一小组,每个小组任选其中一个问题,列出测量工具、写出实验方案设计(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实验完成后,一个同学上台汇报本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同时另一个同学进行实验演示.然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其他组同学对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进行点评和提问,本组同学派代表再进行答疑,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实验器材:带盖的广口瓶,细线,弹簧测力计,装有水的圆筒,酒精和盐水,空的小桶.

活动1:利用桌上器材证明F浮与V排有关.

第一小组:方法①:空瓶盖上盖,放入水中,用力向下按,随着V排增加所需的力越大,说明浮力越大.方法②:瓶装一半水放入水中和瓶装满水放入水中比较两次V排大小和测力计读数.方法③:瓶装满水逐渐进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观察到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逐渐变大.师归纳:F浮与V排成正比.

活动2:利用桌上器材测浮力的几种方法.

第二小组:方法①:空瓶装满水用测力计测出重力G物,再把瓶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读数F拉,然后根据F浮=G物-F拉,求出浮力;方法②:先测空桶重力,再把装满水的瓶放入装满水的玻璃筒中,水溢出,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两次读数差求出G排液,最后根据F浮=G排液,求出浮力.

师归纳:浮力的计算方法:

称重法:F浮=G物-F拉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

活动3:怎样才能使玻璃瓶下沉,漂浮和悬浮.

第三小组:玻璃瓶加入不同量的水(加水的目的是改变重力,得出下沉,漂浮和悬浮的条件).不装水,瓶漂浮,F浮=G;装适量水,瓶悬浮F浮=G;装满水,瓶下沉F浮

师归纳:浮力的计算方法:③状态法: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延伸到与潜水艇的原理类似.

活动4:利用桌上器材证明F浮与ρ液有关.

第四小组:方法①:把装满水的瓶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比较测力计读数,在盐水中读数小,说明浮力大;方法②:装适量水的瓶子在水中下沉,放入盐水中会悬浮;方法③:空瓶在盐水中比在水中露出更高些.

师归纳:F浮与ρ液成正比.

浮力教案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设情境;探究教学;实践

1.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大力推行探究教学,正是让学生以基于物理事件或物理问题的探究活动,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提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证实假设,得到规律。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连接探究活动各个要素的主线。有了问题,才会为试图回答问题建立假说,进而才会去制定方案,收集有关证据去检验假说。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

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由教师创设一个物理真实情景,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的、循序渐进的探究性问题,或诱发个别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引起大家关注,并加以利用,引发学生进行探究。这些问题情景,可以引发出实验方案的改进设计或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探究。

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精选基本教材。创设探究情景,要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区别;动脑与动手的人为分离。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是经由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常常会受一些前概念的干扰,如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物体的体积等因素有关,从而影响了后续学习。为此,笔者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之前,插入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教学片段。

2.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呈现情景: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在大海中航行(投影)。设疑点拨:海水对这艘满载的货轮的浮力有多大?显然用前面所学的弹簧秤称重法是无法解决的。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这就需要研究和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即把解决轮船所受浮力大小的题材转化为研究和浮力大小有关因素的题材。

2.2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或假设。学生针对问题在四人小组中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这时教师可适当引导,排除一些偏差较大的猜测(如气压、温度会影响浮力大小),最后汇总为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2.3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教师再次提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可提示学生采用以前用过的变量控制法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本小组的猜测讨论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报告上填写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完成方案的设计。由小组代表上台交流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全体师生参与可行性认定后,产生四个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2.3.1 比较等体积的不同物块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物体密度、重力是否有关;

2.3.2 比较同一物块浸没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2.3.3 比较同一物块浸没在不同液体(如酒精、浓盐水等密度差异较大的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2.3.4 比较同一物块浸没与部分浸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

2.4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等体积的各种物块、弹簧秤、水、浓盐水、酒精、细线、深水杯、大烧杯、刻度尺等)中选择所需的器材,利用弹簧秤法(F浮=G物-F拉)测不同情况下的浮力,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2.5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分别得出结论:

2.5.1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无关;

2.5.2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无关;

2.5.3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5.4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6 交流与评价。每个小组轮流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经过认定后,汇总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由此可以分析木球从水底浮至水面的过程中浮力大小的变化。

转贴于教师接着提出问题:浮力大小和排开的水的多少是否有必然联系?从而引导学生用实验去进一步探究物体排开液重和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亲手用弹簧秤测得被物体排开的水重后,惊奇地发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竟和排开的水重正好相等,从而探究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去计算石块及船所受到的浮力。

在上述的过程中,以教师的演示为引子,创设出一个个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设计,而在探究过程中,也以问题的形式逼迫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能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浮力教案篇4

关键词:学习;共识;反思;提升

我们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本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参考》,经过一年的使用,谈谈我们的一点感受或感悟,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学习篇

1.通过学习,我们首先明确编写的目的,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本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参考》,我们认为编写的目的有以下两点:

(1)为了进一步整合全县初中物理教学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2)全面搭建本学科教学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的整体备课质量。

2.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使用它的意义,转变了教学理念。我们在使用它时,理解它的意义有以下六点:

(1)有利于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将集体备课和个人的二次备课完美结合。

(2)有利于教师在借鉴和反思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更为有效的施教方案、导学案、综合性学案。

(3)为教研组、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提供材料借鉴,有效地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4)有利于优化备课,具体地优化教学过程。

(5)有利于推到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切实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6)有利于大面积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3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使用要求,落实使用的步骤。在使用时,我们明确以下几个步骤:

(1)落实好“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学科备课组长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活动情况的记录。

(2)制定好计划:每个备课组都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次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集体议课:每周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议课1―2次,结合《参考》相关设计的内容,中心发言人先将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结构的设计与展开、以及导学与训练的方案等。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样学)作专题发言。然后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达成借鉴、完善、提升、使用《参考》中相关方法、思路的共识。议题要作详细记录。

(4)个人复备:备课组每位成员都要结合班情和学情以及自身教学实际对集体议课的意见进行添加、删减,甚至创造,努力形成符合本班教与学实际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及富有实效的综合性学案。

二、反思篇

经过一年的使用,我们有几点反思或感悟:

1.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超越自我

我们知道:“海到极处天为涯,山到绝处人为峰”,即山高人为峰。人可以超越最高的山峰,但最困难的是超越自我。所以我们应当永不满足,虚心学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与学方法

为了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应当优化我们的教与学方法,最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益。

3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教学的受阻的困惑

4.教学中避免了让学生做机械的重复的作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学案和巩固案的使用,学生的练习,是螺旋式的递进,由浅入深,不再出现低效率的重复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

三、提升篇

我们认为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集体备课的质量、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质量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编写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影响,在教学中,都甘于无私奉献

正是编写者的无私奉献,将个人在教学中的成功教学案例,呈现给我们,我们才能从往常重复抄写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研究教与学的内容、环节及方法,去精心设计学案和巩固案。所以我们应当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发扬光大。

2.提升了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的质量

使用《参考》,集体备课有了充分的借鉴材料,讨论更有针对性,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避免了盲目性和无效劳动。而个人的二次备课,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复备,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教学特色。例如我们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下转第106页)(上接第90页)关时,我们先明确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猜想从物体和液体两方面展开。容易猜想浮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形状等有关;浮力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等有关。

(1)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橡皮泥来做实验,改变不同的形状时,比较浮力的大小。发现浮力相同,说明浮力与物体形状无关。

(2)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密度、物重是否有关?

我们用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块来做实验,分别浸没水中时,比较浮力的大小。发现浮力相同,说明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密度、物重无关。

(3)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

我们用一个体积是另一个体积2倍的两个铝块来做实验,当它们相同体积浸没水中时,浮力相同,说明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4)浮力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

(5)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6)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学生能够根据预习来完成。

3.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浮力教案篇5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用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浮力概念的建构以及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力现象,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力学知识结构,综合应用密度、重力、平衡力、合力和受力分析等知识来展开,因此本堂课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又由于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又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3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观察、交流,了解浮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与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建构浮力的概念;(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6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综合应用了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设计了两个相关的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多,实验方法较多,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讨论,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的优势,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分组实验的成功完成.

7教学仪器

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小圆柱体、小石块、水、盐水、酒精、小桶、乒乓球(2个)、烧杯(大小各1个)、矿泉水瓶(大小各2个)、跳棋子、溢水杯、口服液瓶、水槽等.

8教学过程

8.1新课引入

活动一:观察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与放置在水面的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浮力.

8.2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浮力

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挖掘学生生活记忆――直接引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么,石块、铁钉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原因,强调猜想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中浮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找到间接测量浮力的方法.

交流与评估:(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2)点明这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活动三:讨论浮力的方向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概念.

第二部分:阿基米德原理

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有些物体受到的浮力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那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猜想与假设:设计一个小船载重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点: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浮? 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收集数据: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F浮=G排;点明这是阿基米德原理.

8.3课堂练习(略)

9设计特色

特色1: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堂架构

特色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本堂课共设计了16个问题,提问学生达35人次,组织学生讨论6次,交流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2次,交流学习经验1次,课堂演示实验3个,学生分组实验2个,学生设计及实施的实验方案6个,课后小制作2个,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回忆、观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与交流的思维操作,非常巧妙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这深刻地展示了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和辨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的现代物理教学观.

浮力教案篇6

一、课堂教学设计

1.做好知识的准备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

2.课前学生自主设计好实验方案

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就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3.课堂实验过程设计

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课堂上进行限定器材的实验。共进行三组实验: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4.课后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案,供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鼓励和表扬

二、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1.课题的引入

从“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实验引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而有弹簧秤和量筒,如何测石块的密度?学生讨论之后,进一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也没有弹簧秤,我们如何利用浮力的知识来测量石块的密度?

2.课堂教学

每组实验均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讨论;

2.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测出物质的密度;

三、本课的思考

通过本节创新课的学习,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

有的教师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愿多做实验,认为耽误时间。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学生没有做过,教师也没有演示过,所以有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也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设计出一两个实验方案,培养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浮力教案篇7

关键词: 鱼鳔;控制;沉浮;困惑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76-01

一、 提出问题

因为有几年的教学经验,对“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这部分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甚至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说耳熟能详,因此,上起课来也格外轻松,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辅以实验,提出问题;全面分析,确定假说;提供多种实验器材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总结出物体沉浮的条件:(前提条件是物体是实心的,且浸没于液体中)

当液>物 ,(或F浮>G物)木块上浮,最后漂浮。

当液=物 ,(或F浮= G物)鸡蛋在盐水中悬浮。

当液<物 ,(或F浮<G物 ) 铁块下沉。

一节课已过三分之二,我在黑板上写下“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讨论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师:尤其要注意潜水艇,它通过改变什么实现上浮及下沉?

生: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及下沉。

师:其实生活中我们极为常见的生物――鱼也有类似的结构。鱼如何实现上浮及下沉?

生:靠改变鱼鳔大小实现上浮及下沉。

师:很好,鱼正是通过鱼鳔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实现上浮及下沉。

到此为止,我已完全基本按原先教案的预设顺利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准备进入最后环节――课堂小结。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我注意到有一个同学似乎仍在思考难题,正欲举手)

生:老师,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是否意味着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部位?(学生发言有点犹豫)

师:没错。

生:那么鱼在水中静止时,是处于悬浮状态,也就是说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鱼悬浮在水中的任何地方受到的浮力都是一定的。(得到肯定回答的学生似乎更有自信心了。)

师:嗯。

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浮力是一个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物理量。鱼悬浮在水中任何地方,受到的浮力都是定值,也就是说鱼不必改变自身体积,就能悬浮在水中的任何地方。(不考虑水的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我认为鱼不是靠鱼鳔控制鱼体沉浮,而是靠鱼鳍控制鱼体沉浮的。

刚好下课铃声响起,于是我给全班同留下了思考题,答案留到下一节课揭晓。

二、 寻找依据

1、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第一册,在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中,讲到“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时,提到“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我第一步所做的是翻阅该本教材:书中(P4)果然提到“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只是,鱼在水中深浅不同的地方,其鱼鳔的体积不一样,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位置越高,需要受到的浮力就越大。这一点显然是与物体的沉浮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相违背。这一点值得商榷。

网上资料:鲨鱼与其它鱼类相比,少了鱼鳔。鱼鳔对于鱼来讲是很重要的,当鱼想上浮时,它就将鱼鳔充满气体,当鱼想下潜时,它就放出鱼鳔中的气体使其变小,这样,鱼就靠鱼鳔来进行上浮和下潜,极为灵活。而鲨鱼却恰恰没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只能靠不停地游动才能保证身体不至于沉入水底。其实鲨鱼没有鱼鳔,依然能在水中自由运动,也正说明鱼鳔在鱼的悬浮和沉浮中的作用并不大。

2、生活中的现象:我自幼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常常看到经常有人用带电仪器抓鱼。鱼是被电死或电昏的,鱼形保持完好(解剖后发现鳔也是完好的)。

如果说鱼是靠鳔来完成沉浮的话,鱼死或昏后应悬浮在原来的位置,即悬浮在水中。但事实上,鱼要么浮在水上,要么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的几乎没有。

三、建立假设

1、会游泳的人都有这种感受:人能潜入水中,并能悬浮在水中的任何地方。人没有鱼鳔,在水中也没有故意吸气和呼气来改变肚子的大小。那么人是靠什么来完成在水中的沉浮和悬浮的呢?靠的是手和脚不停的摆动。

依据这个现象,我提出假设:鱼在水中的沉浮和悬浮是靠鱼鳍的摆动来完成的。

四、实验验证假设

1、 实验验证

实验1:观察鱼的沉浮和悬浮地点,超市活鱼购买区。观察记录:各种鱼上浮和下沉时都要较大幅度的摆动尾鳍,悬浮在水中不动的鱼,都在不停的在摆动鱼鳍,其中胸鳍和尾鳍摆动的幅度和频率最大。鱼鳍不动的鱼,都停在水底,用腹鳍和臀鳍着地。

实验2:验证鱼的沉浮与鱼鳍的关系。

实验准备:塑料水槽一个、150g鲫鱼若干、剪刀一把。实验步骤:1.选取三条活鲫鱼, 小心的剪去第一条鱼的胸鳍,第二条鱼的腹鳍、臀鳍、背鳍只留下尾鳍,第三条鱼的所有鱼鳍,将三条鱼放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和悬浮。观察记录:第一条鱼能自由沉浮但不能悬浮,第二条鱼能沉浮,但无法停下来休息也不能悬浮,第三条鱼通过摆动身体偶尔能沉浮。

2、网上证据:上网查证鱼鳔的作用及鱼体的解剖,发现有同仁也对此知识点提出疑问,并有相关实验两个:

鲫鱼的解剖:用小刀剖开鲫鱼腹部,可看到鳔在鱼体内的鱼脊和鱼骨交接处,在鱼体的上部,此处是鱼体最坚固的地方,鳔的大小变化对鱼体体积的大小应该影响不大。

鱼的沉浮与鳔的关系:选取2条活鲫鱼,在其腹部小心的剖开一个小口,用镊子夹出鳔,用针线将小口缝上,仔细观察它们的沉浮和悬浮。经过一段时间(大约45分钟)后,这两条鱼的沉浮和悬浮与正常的鱼一样,和其他鱼不同之处在于,每隔一段时间,这两条鱼都要浮出水面换气而正常的鱼没有换气现象。

五、得出结论

浮力教案篇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 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

1.1 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同学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4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在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了。

1.2利用实验引发新的问题

例如,在浮力的授课中,为了引发浮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形成的,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用1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1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问:乒乓球是否受到了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受到了浮力,有的认为没有受到浮力。这时让一位学生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观察到乒乓球浮起,学生感到好奇,也坚信此时乒乓球受到了浮力,那第一次实验为什么没受到浮力呢?学生感到疑惑。再慢慢引导他们,学生很快理解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实验情景,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使他们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或者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他电学实验。诸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初中物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往往给出实验方案且方法单一,无探索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基点,并进行引伸,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测定盐水的密度。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②用量筒量出50ml盐水;③把盐水倒人烧杯中称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④求出密度ρ。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②倒入量筒中50ml盐水;③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④求出密度ρ。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量筒中的盐水倒人烧杯如果质量减少了,方案二最佳。玻璃对盐水来说是浸润的,一部分盐水附着在量筒的筒壁上,没有倒人烧杯中,所以选择方案二。

这样,让学生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创新意识

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没有!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出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成了其中的重点。笔者认为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做法。

浮力教案篇9

【关键词】物理教学 疏忽点 关键点 浮力

笔者近期学习研读了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会议材料,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学研究室罗天老师在专题论坛上所作《“四课”一模式――“十点、二法、三火花”在中学物理教学教研中的应用》的专题发言,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共鸣,笔者在教学教研中尝试应用“十点、二法、三火花”模式,获益匪浅。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谈谈 “十点、二法、三火花”模式中“十点”当中的疏忽点与关键点。

一、疏忽点与关键点

疏忽点: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学习中容易疏忽的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疏忽可以粗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方面的疏忽;二是教学内容方面造成的疏忽;三是教学设问方面造成的疏忽;四是教学过程中的疏忽(语言表达、板书、示意图、实验演示等);五是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方面的疏忽;六是课件制作方面的疏忽;七是点评学生答问方面的疏忽;八是命题、解题方面的疏忽。

关键点: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我们可以把它形象地比喻为“解开一个活结的拉绳”。(在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了关键点,就找到了开锁的钥匙,就找到了“解开一个活结的拉绳”,教学才能事半功倍。)一个活结,如果没有拉对这根解开活结的拉绳,那活结顿时就成了死结,活结一旦成了死结,那后果可想而知。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了关键点,就找到了开锁的钥匙,就找到了“解开一个活结的拉绳”,教学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在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抓住解题的关键,要想成功解题,要让不懂的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解题”“为什么应该这样解题”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只要抓住了关键,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问题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二、案例分析

【案例呈现】在一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有个参赛老师在执教《认识浮力》一节时,以 “将一根木桩下端的一部分打入河底,木桩不受水的浮力”为例,来强调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浮力的本质。

课堂教学片断1: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分析讨论一下,将一根木桩下端的一部分打入河底,这根木桩受到水的浮力吗?”

课堂教学片断2:学生热烈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一种说受到了水的浮力;另一种说不受浮力;第三种说无法判断。持以上三种观点的同学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是老师进行了阐述得出了结论。老师在教学中阐述了“打入河底中的木桩不受浮力”的原因是:木桩下端的一部分打入河底时,木桩上端的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木桩未打入河底部分四周侧表面受到的水的侧压力相平衡,木桩下端打入河底的那部分不受水的压力。因此,整个木桩受到水的压力差虽然不为零,但方向不是竖直向上而是竖直向下,所以不是浮力。

课堂教学片断3:对于老师给出的分析,大部分学生表示认同,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显然这部分学生心中存有疑问,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未引起老师的注意。

【案例分析】本节课中老师在设计“将一根木桩下端的一部分打入河底,这根木桩受到水的浮力吗”?( “将一根木桩下端的一部分打入河底、这根木桩是受到水的浮力吗”?)这个问题时,由于疏忽,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在点评学生答问时由于疏忽,没有仔细考虑学生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分析阐述,所以最终对自己设计的问题做出了片面的解释,得出了不科学、不正确的结论。

“将一根木桩下端的一部分打入河底,这根木桩受到水的浮力吗”?由于木桩的形状与长短没有界定,结论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不受水的浮力;第二种是受到水的浮力;第三种是无法判断。对于上述问题,许多同学包括许多老师由于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未打入地面的桩段的形状与长短”来阐述问题,结果肯定是吃力不讨好,不但没能阐明问题,反而给听众留下了疑点,甚至一不小心出现失误得出错误结论。

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呢?

首先,把木桩想象成这样一根特殊的木桩:木桩由一段圆柱体与一段圆锥体两部分组成。并且圆锥体部分的长度对于我们讨论的问题足够长。

其次是设想恰好竖直的把这根特殊的木桩下端的圆锥体部分打入河床中,即把木桩打入至柱面与锥面的交界面处(在此把它记为临界面A),此时可以肯定木桩不受浮力,也可轻易地让学生领会。

再设想把木桩慢慢向上提起,随着柱面与锥面交界面处A的上提,柱面侧压力始终是相互抵消(可不再考虑),而锥面受到水的侧压力不会相互抵消,锥面侧压力的合力是竖直向上并且是随着木桩的上提是不断增大的,这时木桩所受水的压力合力竖直向下但在不断减小,当锥体足够长时,可以提到一个木桩受水的压力合力为零的位置(在此把它记为临界点B),此时木桩仍不受浮力,这一点学生也容易领会与理解。

三是设想继续把木桩向上提,那锥体部分的侧压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并且大于柱体上表面竖直向下的压力了,此时木桩所受水的压力的合力不为零并且竖直向上,这就是浮力。再继续上提木桩,浮力不断增大,一直增大到木桩下端完全拔出河床底后就不再增大了。

综上所述可见,在阐述“打入河床的木桩是否受浮力”这一问题时,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把木桩界定成特殊的木桩,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由特殊性来理解一般性;第二个关键点是抓住柱面与锥面的交界面即临界面A来讨论问题;第三个关键点是抓住渐变与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规律,由第一个临界面A过渡到临界点B进行讨论,让学生领会理解上下表面水的压力差大小与方向的变化情况。

浮力教案篇10

一、值得学习的六个优点

虽然三个选手各有特色,但每个选手在教学设计时都能从学生出发,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选手在教学容量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体验的获得、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数据的运用等方面都是以学而定的,很能体现人文关怀,值得同行们学习.

1.确定了合理的教学容量

三位参赛选手不谋而合地确定了几乎相同的教学容量: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猜测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或再进行初步的探究.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容量是比较合理的,在教学中能突出过程与方法,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课教师从容沉着地引导,学生能充分地动手动脑,比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创设了激情的教学情境

参赛选手在教学中创设了激情的“情”和“境”.三位参赛选手在教学中都用真实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的情感.三位参赛选手在新课引入环节也都创设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境:①展示一则新闻,并提问:一头1000多斤的水牛掉进了6米多深的水井中,你能帮主人将水牛拉上来吗?②展示“死海”图片,并提问:人怎能躺在“死海”上?③展示“中国第一艘航母”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如此庞大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3.让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感性体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到听官的跟前……”有的学生在课前对浮力有一定的感性体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浮力的存在确信无疑.因此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的、深刻的认识.三位参赛选手都让学生动手活动:通过将矿泉水瓶或乒乓球压入水中来感受浮力.有一位选手还增加了两个感受浮力的环节.①举出亲身体会到浮力存在的例子;②学生动手实验.将钩码放入水中,再掂量掂量.(此处最好不要用钩码,一般情况下钩码不能放入水中,会生锈.)

4.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开展“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教学时,三位教师都开展了学生活动.将重物浸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平时教学中都会尽力做的.若不能让学生动手,教师也一定会演示.平时的教学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能不会特别重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三位选手在得出实验结果前或后,都增加了一个实验:用手向上托重物的方法使弹簧秤示数减小或使弹簧秤示数变化.通过这个补充实验,让学生明白:重物浸入水中后,因为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才使弹簧秤示数变小.而后,三位教师也都采用了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从“运动和力”的角度给予了科学的解释.这样通过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让学生信服的结论.

5.充分开展实验教学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验可让学生获得更为生动、直观的知识.

对于“空气也能产生浮力”这一知识,有两位选手都做了演示实验,其中一位教师按书本上的做的,再加上教师循循善诱的分析,学生确信空气也能产生浮力;另一位教师还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效果不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事先要往矿泉水瓶内充气)

对于“浮力的方向”这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推导得出.在比赛中,有两位选手用了实验的方法:用细线将乒乓球与重物相连,并将它们浸没入水中,再用重垂线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很直观地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

6.注重实验数据的再运用

学生在猜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容易随便乱猜,原因之一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足.比赛中,教师都将学生活动获得的数据以副板书的形式记录在黑板上.在学生进行猜测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记录下的数据进行猜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再运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1.实验数据不尽合理

三位选手都很重视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下面两个表格分别来自两位选手的课堂.

通过分析表1的数据不难看出水、盐水和酒精都能对物体产生浮力,从而归纳得出液体都能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作用.学生根据该表格也可进行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再分析物体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情况,它们的大小分别为0.75 N、1.0 N和0.8 N.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而且物体在盐水中和在水受到的浮力之比也不等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也就说,虽然三次实验是用同一个物体做的,但在实验时并没有控制V排相同.这样的数据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误解.

通过分析表2不难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根据表格也可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V排大小有关.但也不难发现,同一物体全浸时和半浸时的浮力大小并不是两倍的关系.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实验中很难控制刚好将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既然不能做到半浸,教师实验时可将半浸改为部分浸,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2.知识序不尽合理

有两位教师将“气体也能产生浮力”放在课的最后,也就是先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测再考虑“气体浮力”.笔者认为这样的顺序不太合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虑:

(1)不符合从定性到定量的顺序

这节课的思路很清晰,先定性了解气体和液体都能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作用;然后再作定量研究――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将“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测插在液体能产生浮力和气体能产生浮力之间,就打破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顺序,而是从定性到定量,定量还没开始探究,又回到定性的了解了.

(2)不能体现知识间的关系

不仅液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也与气体密度、排开气体的体积有关.所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猜测放在“气体能产生浮力”之后更妥当些.

(3)不能起到“启下”的作用

因这节课不能完成“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所以学生猜测完后,教师都会这样“启下”:“同学们所猜的这些因素是否真的会影响浮力的大小呢?这个内容下节课再学.”本来这个时候结束新课就顺理成章,也就很好地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3.教师的追问不够及时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生成,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或追问,“追问能力如何”充分反映了教师的能力.比赛中,教师也注意到了评价和追问的重要性,但课堂中出现了教师未预设到的情况.现举在比赛课堂中出现的两个例子:

案例一学生未理解教师的意图

师: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

生: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在盐水中会上浮.

上课教师当时没能及时作出回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回答,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没能理解教师的意图.这时教师应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在盐水中会上浮的鸡蛋的确受到浮力作用,那么在清水中下沉的鸡蛋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学生若能回答这样的追问,教师再及时作评价.若不能回答,教师可让学生再想一想.

案例二五花八门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