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31 14:22:4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1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寡()夫()域()戚()粟()

2、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pàn叛,背叛

二、解词

人和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限制。

固国固:使……巩固。

失道道:天道,失道就是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快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大概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畎亩()傅说()胶鬲()空乏()

2、通假字

法家拂士拂:bì弼,辅弼。

衡于虑衡:héng横,梗塞,指不顺。

二、解词

所以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而后作作:奋起,有所作为。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孟子》二章测试

1.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B.必先/苦其/心志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而”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何苦而不平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山不加增

D.环而攻之而不胜面山而居

3.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多助之至到了极点

B.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C.所以动心忍性坚韧

D.人则无法家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4.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C.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D

解析: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但是)委而去之(然后,表示承接关系)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但是,转折关系)何苦而不平(并列关系)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承接关系),而山不加增(但是,转折关系)

D.环而攻之而不胜面山而居(表示修饰关系)

3、C

解析:C.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

4、C

解析:C.曾益其所不能——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A

解析: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是在说城池之小,包围起来攻打但却不能取胜,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自测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______;红色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________,“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答案为:bì犯过失同“横”,梗塞、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以翻译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或名言警句与文中第二段内容含义相符即可。

24.(2001年,安徽)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____________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______________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红色“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理解。答案为:①兵器②限制③通“叛”,背叛。

(2)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用法的掌握,A、B、D三项中“之”的用法都是助词,可以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代词,代上文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译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要选取恰当的原句来回答问题。答案为:得道;天下顺之。

作者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2

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运动治疗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冠心病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阶段,恢复(门诊)阶段和社区(家庭)康复阶段。急性(住院)阶段康复治疗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代谢当量(mets)[1mets=3.5mlo2/(kg;min)],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忧虑的心理护理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2.4 否认的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2.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 冠心病康复护理

3.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3.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根据who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停止吸烟15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4 讨论

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却影响着康复效果。设法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执行自我护理性康复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3

美国科研人员在经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后发现,儿童忧郁症的产生通常并非生理上的原因,其根源在于由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孩子的不安全感。比如,父母酗酒、吸毒或经常对孩子乱吼乱叫、非打即骂,孩子就会觉得他们不值得信任而产生忧郁;有的时候,看似是好的事情,但令幼儿感到受威胁和不安全,也会引发忧郁,如搬家;家庭的经济困难、娱乐时间减少等因素也可能引发儿童忧郁症;此外,甚至和邻居小孩的一次打架,输掉了一次游戏或宠物的死亡,这些在成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都可能会占满孩童的内心,如果家长不善引导,忧郁就会随之不期而至了。

儿童患上忧郁症后往往会出现下面一些症候:

明显的性格变化

原本快乐的孩子变得好斗而愁苦;惯于独处的突然变得很缠人;行为畏缩或神经过敏;好几小时单独呆在自己的屋里;过去在幼儿园不成问题的孩子突然打起架来等。

各种极端的行为

诸如饮食过量或厌食、嗜睡或失眠等。尤其是有饮食不规律、酗酒或吸毒家庭史的儿童更应引起注意。如果孩子的某些不正常的行为持续6周或更长时间,就该去看儿科医生,而不要简单地以为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加以忽略。

当孩子患上忧郁症的时候,医生的帮助只是一个外因,重要的还在于父母的引导。考虑到刚才提到的忧郁的根源,治疗儿童忧郁症的根本方法就在于给予孩子强有力的安全保护和充分的信任。

以下是一些帮助你的孩子战胜忧郁的方法:

教孩子学会表达

孩子常常找不到足够的词汇表达愤怒和困扰。教给他们所需要的词句,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困扰,有助于疏导他们过激的情绪。

为孩子们找一个谈伴

他应该是一个可靠的成年人,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老师、辅导员,抑或家庭的朋友。

让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

体育锻炼是宣泄抑郁忧伤的好出口。

把艺术当作排解之道

音乐、绘画、舞蹈和其他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都是宣泄情绪、排解困扰的良好方法。

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4

【考情分析】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一百多份语文试卷中,有近四分之一涉及“感悟启示类”考查内容。考查类型主要有:①认识启示类:谈对阅读材料中某一问题的认识或从中获得的启迪;②拓展感悟类: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拓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探究并得出发现。这些试题从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在出题用语上,除了直接用“认识”“启示”“启发”等,还运用了其他表述方式,例如:“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却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2015・贵州安顺)“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2015・河北)

【典题例析】

一、人生启示

例1.(2015・浙江金华)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伯珍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问题】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析】获得人生启示,着眼点是“人生”,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思考与分析,从中得到感悟与启示。解答此题要在读懂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徐伯珍的一系列事迹,然后得出启示。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但学习勤奋,最终学有所成;出名后他多次辞退征召,不肯做官;他一生贫困但坚持读书和教授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他安贫乐道,不求名利,勤于读书与教书,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答案】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二、治学启示

例2.(2015・浙江杭州)

[一]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二]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问题】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解析】选文分别叙述了王念孙、刘羽冲在学问研究上的态度。王念孙对古文中词义不明确的、抄写有错误的都一一订正,而且要参考大量的书籍;他的著述非常严谨,“一丝不乱”。而刘羽冲则非常迂腐,读兵书后练兵失败差点被土寇捉拿,读水利书后去治水却导致水灾,自己读书不得要领反而说是古人欺骗了他。由此看来,此题谈启示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学习王念孙的长处,另一方面要摒弃刘羽冲的短处。解答此题与例1不同,例1是从文章所叙述的每件事情中分别得出启示,此题则重在对比,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得出启示。

【答案】示例:治学要严谨,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善于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同时,不能拘泥于书本,盲从典籍,泥古不化,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写作启示

例3.(2015・四川资阳)

推 敲

《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问题】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解析】此文讲述的是贾岛路遇韩愈共同探讨诗句的一段佳话。是“推”还是“敲”?贾岛不断琢磨并用动作演示,最后与韩愈一起讨论敲定。就写作而言,从贾岛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来看,他专心致志,反复推敲,到了痴迷的程度;从他对诗作的不断修改来看,正如古人所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成就佳作;从他听取韩愈意见的角度来看,他善于向他人学习与借鉴。此题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出不同的发现,获得不同的感悟与启迪。

【答案】示例一: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 示例二:文章不厌百回改。 示例三: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和借鉴。

四、成才启示

例4.(2015・湖北孝感)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本原文省略)

[乙]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问题】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解析】甲段选自课内,讲的是人要经受磨砺才能担当大任的道理。乙段选自课外,讲的是五代后唐的盛衰过程――庄宗完成父亲的遗愿,国力也达到鼎盛,然而“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由此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相同的道理。而解答此题还要注意题干中的三个要素:一是“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二是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三是围绕“走向成才之路”。首先根据两篇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来确定获得感悟的起点,可以从忧患意识、磨砺意志、逸豫亡身这些角度去思考;再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一是物质条件丰富,缺少磨砺意志的环境,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由此来感悟得到启发。此题的思维与例2、例3都不同,它突出的是一种聚合思维,即寻求两种以上材料的相同点,再进行思考感悟。

【答案】示例: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人要有忧患意识,经历磨砺才能更加坚韧。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我们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成长环境,也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接受各种磨砺,让自己变得坚强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孝亲启发

例5.(2015・四川眉山)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

【问题】从“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和“门人辞归养亲”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解析】此题要求从“(皋鱼)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和“(孔子)门人辞归养亲”这两件事情中谈自己受到的启发。皋鱼在临死前反思自己一生的三大过失,排在首位的是自己“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致后来“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了终身遗憾。孔子以此告诫弟子,于是门人中有十三人辞归养亲。由此可见,答题要点是要及时行孝,多陪伴父母家人,不留人生遗憾。此题与例2的不同之处是,例2是两则独立的材料形成对比,而此题是一则材料中的两个事例形成对比,并聚焦于“孝亲”这个核心上。

【答案】示例:我们要好好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及时行孝,不留人生遗憾。

六、感悟认识

例6.(2015・重庆B卷)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回答问题。

【问题】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此题变换了考查角度,打破了仅关注邹忌进谏的艺术特色这一思维定式,转向揭示齐威王的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要求“结合现实生活”谈认识。齐威王作为国王能够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最终使齐国变得强大。联系现实生活,可以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等方面去思考。接受规劝、广开言路,是解答此题时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的关键词,也是发表认识的重点。

【答案】示例:为政者只有广纳谏言,才能使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在学习、生活中接受老师、同学的建议,可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七、感悟拓展

例7.(2015・四川达州)

[甲]环滁皆山也。……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课本原文省略)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问题】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

: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干活;奥巴马:因多种族背景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斯坦:因找不到工作而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师院录取;莫言:棉花加工厂临时工。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综合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选文作者的生活态度,二是结合链接材料中的事例,三是联系自身实际。欧阳修在滁州虽是被贬谪,却仍积极向上,治滁有功,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自己也乐在其中。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链接材料中,这些名人虽然都历经磨砺,但仍能积极向上,坚守自己的理想抱负,最终成就梦想。而结合自身实际,则是从学习和生活出发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学习怎样的品质和精神。三方综合,采用聚合思维的方式,聚焦到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这一品质上来。

【答案】示例: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不懈追求的职业操守难能可贵。、奥巴马等名人,也曾经历过迷茫、困顿与坎坷,但都凭借一往无前的热忱与勇气,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惧挫折,不畏困难,积极进取。

【命题展望】

201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感悟启示类”试题在延续既有风格特色的基础上,还将凸显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道德有着传承关系,如舍生取义、先忧后乐、廉洁奉公等,都可以作为感悟与启示的考查点。

2.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契合。在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寻找契合点,如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故土情结与现代乡愁等,都可以成为话题。

3.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传统习俗中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需要传承下来的,但又得与时俱进,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4.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的碰撞。传统观点中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5.传统学习态度、方法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关系。要学习传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正确认识“苦学”与“乐学”的关系。

6.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辩证分析与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附译文】

例1.徐伯珍,字文楚,是浙江东阳太末人。他年少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困,学习写字时没有纸张,常常用竹箭、箬叶、甘蔗叶或在地上学习写字。有一次,山洪突然暴发,房屋都漂浮起来,村中的人都奔走逃命,而徐伯珍则把床叠加起来坐在上面,继续读书而不停止。前后十多年时间,对经史文章很有研究,许多游走求学的人都依从于他。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都要征召他为官,但徐伯珍后便辞官还乡,像这样一共有十二次之多。吴郡的顾欢选摘出《尚书》中艰深难懂的地方,徐伯珍解说得非常有条理,读书人都很敬仰他。

他的住宅向南九里有高山,汉代的班固称之为九岩山,也是后汉龙丘苌隐居的地方。二年,徐伯珍迁移到此居住。门前长出梓树,一年就长成一人合抱那么粗。他家里非常贫穷,兄弟四人都白首相对,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四皓”。建武四年,徐伯珍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接受他教诲的共有一千多人。

例2.[一]王念孙,字怀祖,是江苏高邮人。他罢官之后,每天以研究学问、撰写著作来自寻乐趣,著有《读书杂志》。在古义艰深隐晦的地方,在前人抄写有误的地方,都一一作了校正。他为了佐证一个字,博览万卷书籍,其精于校正到了如此地步。又凭借邵晋涵著述的《尔雅正义》,他就撰写《广雅疏证》一书,每天研究三个字,前后花费十年才完成,一共有三十二卷。这本书用古音来求证古义,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扩充了《尔雅》《说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语音文字部分之严谨,堪称一丝不乱。他借助张揖的书并采纳各家学说,研究了许多张揖所不知道的内容,做到了同时代的学问家惠栋、戴震所不能做到的。

[二]刘羽冲,河北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讲古制,实际上却不切实情,根本行不通。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若干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土寇作乱,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战斗,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声称可以把千里瘠造成良田。他画出图来劝说州官。州官也多事,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他闷闷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院里漫步,摇头自语说:“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几千几百遍,只说这六个字。没过多久,发病而死。

例3. 《刘公嘉话》中说:贾岛初次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地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当时韩愈临时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已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却还在不停地做着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的侍从带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说了他正在酝酿的诗句。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例4.[乙]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我有三个遗憾,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收下箭,(把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缎做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归来,又把箭放回宗庙。当他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功绩的时候,他的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待到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他却专宠那些伶官,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把朝政大事都荒废了。最终有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便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不知去哪儿才好,这是多么衰败啊!忧患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贪图安逸享乐必定祸害终身,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例5.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得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又没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啊!年少时为了学习,周游各国,(回来后)双亲已死,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清高,不去侍奉庸君,而到头来事业无成,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止,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 于是,站着不动,枯槁至死。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门徒中有十三人辞行回家赡养双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5

支持安乐死的人固然不少,但反对者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安乐死和医生协助自杀的合法化,将引起巨大风险,并且无论如何将无法充分满足临终病人的需要,特别是在并不是人人都享有医疗保险的社会更是如此。

持续的激烈争论也反映在安乐死的立法上。安乐死的成文法运动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36年,英国上议院曾审议过英国安乐死协会递交的立法建议,建议对限于有行为能力的人可以实行自愿安乐死。当然,可以想像,此立法建议未获通过。直到2001年4月10日,荷兰议会一院(上议院)以46票赞成、28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安乐死法案,并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行,安乐死的合法性才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荷兰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为什么是荷兰

荷兰成为第一个使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绝不是偶然的。从整个民族来看,荷兰是一个热爱研究、热爱学术调查、热爱学术会议和个人间争论的民族。在荷兰人的性格中,有着某种深厚的底蕴,正是这种深厚的底蕴促使荷兰人民努力想办法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然后付诸行动。作为进步而又谨慎的民族,荷兰人以一种公开和民主的方式对待安乐死问题。荷兰人认为,法律条款的存在是为他们的目的服务的,法律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荷兰用了20年时间来研究安乐死问题,构造出了这个问题的细节,首先是改变法律的实践,然后改变实际的法律。

荷兰也是一个高标准医疗福利的国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标准的国家之一。绝大多数(超过95%)的人享有私人医疗保险,这部分医疗保险保证了大范围的基本医疗保健,包括长期的照顾。荷兰的姑息医疗也十分先进,所有的医院都有疼痛和姑息治疗中心(这种中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临终关怀中心”)。相形之下,其他国家只有极少这样的中心,而且患者要支付大量费用。

荷兰民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且信任度很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被德国占领了近5年。当时,德国纳粹命令荷兰医生帮助他们实施残忍的种族灭绝政策,内容包括对犹太人进行驱逐、强制劳动及灭绝,对残障人士实施安乐死。然而,荷兰医生坚决不执行纳粹的命令,宁可进集中营也不暴露他们的患者。在所有被占领的国家中,只有荷兰的医务界全体成员拒绝与纳粹合作。纳粹没收了荷兰医生的行医执照,但这只能使医生们停止签署出生和死亡证书,并不能阻止他们继续为患者治疗。接着,纳粹逮捕了100个医生送往德国的集中营。但荷兰人的态度仍然坚决:不执行任何非法的、野蛮的政策。最后,纳粹不得不放弃迫使荷兰医务界与其合作的企图。这是使荷兰医患之间信任关系度增加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在荷兰,医患关系要比大多数国家的医患关系密切得多,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相互都非常了解,彼此非常信任,患者与他们的医生通常保持着长久的亲友式的关系。就是这样宁折不弯的荷兰医务界,在1973年,与荷兰人民一道,在世界上首次踏上了通往临终患者自愿安乐死合法化之路。

皇家医学会的努力

在这一年,荷兰一位名叫赫特雷达・波斯特马的全科医生为她的患者注射吗啡以实施安乐死,患者正是这位全科医生的母亲。因此,这位医生被控告谋杀了她的母亲。其患者是一位由于脑出血偏瘫住在护理院的年迈妇女。她不仅失聪、说话困难,而且当时正患有肺炎。在一次自杀未遂之后,母亲告诉她的医生女儿:“我想要离开这样的生活,请帮助我吧。”

在审判过程中,波斯特马医生说,她主要是后悔没有早点这么做。法庭认定她有罪,判其徒刑一周,但缓期一年执行,这实际上几乎是判她无罪。就此判决,法官作了特别的情况说明:“必须在与可证明合理的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实施安乐死。”荷兰法院对波斯特马医生的判决被认为是为荷兰安乐死开绿灯的第一个案例。

这个案例唤醒了荷兰民族。其他医生宣布他们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信件像潮水般涌进司法部部长的办公室。作为这个案例以及其他类似案例的结果,荷兰皇家医学会在1973年发表了一项声明:安乐死仍应看作是犯罪,不过,医生应该得到允许,在保存生命的义务与解除痛苦的义务发生冲突时对垂死的和痛苦的患者实施安乐死。荷兰的自愿安乐死协会也由此而诞生,目前,这个协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愿安乐死协会。

在此后的近10年中,更多的安乐死案例走上法庭,公众支持安乐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他们认为,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这样的安乐死就应该得到允许而不是被视为犯罪。1982年,荷兰政府成立了一个由15个名成员组成的国家安乐死委员会,专门调查研究安乐死合法化方面的问题。

1984年,荷兰皇家医学会认可了下面这样三个允许安乐死的条件:第一,该患者必须是主动地并且是反复地、认真地和自由地请求安乐死;第二,该患者必须正在经历着除非死亡之外的任何方法都无法解除的痛苦;第三,患者的医生必须与另外一名医生商量,而后者同意在这个特殊的病例中安乐死是可接受的。

虽然荷兰皇家医学会认可了允许安乐死的条件,但荷兰皇家医学会同时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合法情况的存在并不能确保遵循这个过程的医生不受。因此,在此之后的一系列针对医生的法庭诉讼案件中,人们更多地是想要找到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而不是想要惩罚医生。在这些案件中,一个最至关重要的案件涉及到在一位年迈而且病重的妇女的请求下帮助她死亡的医生。这个案件一直到荷兰最高法院。在1984年,这个案件又被送回鹿特丹法院再审,荷兰高等法院最后了对给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的有罪判决。由此,该法院阐述了一个后来成为著名的“鹿特丹标准”,用以指导医生弄清关于何时适合于帮助结束临终患者的生命。同年,荷兰皇家医学会宣布批准合理的医生助死。针对荷兰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判决,国家安乐死委员会于1985年8月了一个报告,建议把由医生遵从了这三个条件而实施的安乐死当作是刑法里“谋杀”的一种非法性的例外。

鹿特丹案例和医务界的赞同在此案之后的9年中创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医生遵循既定标准和条件在患者请求下帮助结束患者的生命不会受到。

但这一实践的缺陷在于,人们假定医生可以填写出有关死亡情况的范围广泛的详细的报告,但如果官员们

有任何怀疑的话,医生要准备好接受司法部门调查者长时间的询问和调查。因为临终患者已经成为死亡者,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某些医生便采取简单的手续去签署死亡证书以说明死亡的原因(如癌症),而不说是由于使用了药物而加速了死亡。

议会的选择

为了采纳国家安乐死委员会的安乐死合法化建议,荷兰国会提出了安乐死的立法问题。由于保守的基督教的反对,法案未能颁布。1987年,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更严格的法案,这个法案使实施安乐死的医生没有例外均为犯罪,除非在一种极端的案例中。不过,就在即将对这个法案进行辩论前夕,荷兰当时的政基督民主人士同意成立一个新的委员会,汇集有关安乐死实际实施的经验性资料,汇报有关安乐死立法的审议事项。

随着人们对各种程序熟悉程度的增加,上报的案例也越来越多:1991年接报590例,1992年超过了1 300例。正如随后的调查所显示的,每年约有2 000~3 000名患者得到助死。但是,按照荷兰刑法的规定,帮助自杀或安乐死仍是犯罪行为。因此,有许多人对此迷惑不解:国家公诉人事实上一直在允许医生违反国家的法律。这个问题从1980年末至1990年初争论得一直非常激烈:“是否应该修改法律”、“抑或这一步走得太远了”、“议会所通过的准则是完善的吗”等等。荷兰皇家医学会更希望有一个清楚的立法,以确保其会员免于随时可能面临的法律上的。荷兰的天主教会由于抛弃了许多罗马的教义,对安乐死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尽管有些教徒表示他们感到发生的事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

1993年荷兰议会下院以91对45票同意赦免那些遵循了官方制定的准则,但又的确违犯了刑法中关于协助自杀为犯罪行为的法律的医生。此后不久,上院和皇室就批准了这个法律,该法律于1994年初生效。新的法律将这种对“例外”的承认纳入了法律体系,这就再次保证如果医生坚持了这三个条件,并且通知了有关当局,那么医生就不会被。1997年,荷兰政府在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后发现,在荷兰多达60%的安乐死案例由于医生害怕受到追究而不敢主动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最终决定对有关政策进行改革,并于1999年正式向议会提交了承认安乐死合法的法案。2000年11月,荷兰国会议员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对安乐死法案的最后一次的辩论和投票。人们都知道,按照荷兰的宪法规定,国会二院将在2000年11月28日通过这一引人注目的法案。这项法案受到了荷兰许多政党和组织的欢迎。起草这项法案的领袖狄特里奇说:“经过20年的争论,国会议员现在总算承担起他们的责任。”志愿安乐死协会的一名负责人基埃说:“这一法案将大大减轻临终病人的痛苦和其家人不必要的损失。”他认为,目前虽然一些国家容忍秘密地实施安乐死,但严格看来那都是违法的做法,而“我们将是世界上第一个让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2000年11月28日,荷兰议会二院以104对40票通过了安乐死法――《根据请求终止生命和帮助自杀(审查程序)法》。至此,有关安乐死法案的司法程序已经基本完成。2001年4月10日,荷兰议会一院(上议院)以46票赞成、28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安乐死法案。这标志着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母亲含笑而死

就在荷兰议会顺利通过安乐死法案的第二天,阿姆斯特丹的托莱尔的母亲与所有的亲朋好友诀别。这一天是托莱尔和她的姐妹们悲伤的日子,而她们姐妹多少感到宽慰的是,母亲在临终前终于得以实现她自己的愿望――安乐而死,从而减轻了母亲的许多痛苦。

托莱尔母亲安乐死的地点就在自己的家里,阿姆斯特丹西里克斯街D区一处普通的公寓。托莱尔和她的二个姐妹和姐妹们的孩子以及其他朋友都聚在托莱尔母亲的身旁。上午10时刚过,给托莱尔的母亲进行最后祈祷的牧师走进了家门,两名医生随后也进来。出现在牧师和医生眼前的是布满鲜花的房间和温馨感人的家庭氛围。托莱尔的老母亲躺在家中的病床上,虽然病痛折磨着她,使其无力点头致意,但她仍然吃力地试图做出某种表情,对来人一一含笑致意。

托莱尔的母亲迪莉亚老太太已经71岁了,她是一位非常开明的退休教师。几年前她患了不治之症,眼下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于世。几个月前,她就提请医生为她实施安乐死,以减轻自己的痛苦,并且已经获得了两位主治医生的同意。开始,托莱尔坚决不同意,但是迪莉亚老太太说,如果不尊重她的意愿,就是对她最大的伤害和不孝,因为她每天都经受着难以忍受的折磨。姐妹们商量之后决定尊重母亲最后的愿望。面对众多的亲朋好友,老太太吃力地点了点头,托莱尔明白了,她淌着眼泪,点起蜡烛,播放着妈妈爱听的音乐,她想让妈妈在这种轻松的氛围而不是病痛的记忆中离去。

伦理学难题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安乐死的合法化进程会如此谨慎呢?这是因为,对于安乐死是非的判断归根结底是一个伦理学难题,它涉及对人性的理解,也涉及对道德性质的理解。

最近几十年来,人们目睹了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机会。医学在延长人类生命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不已的成就:心脏衰竭的患者常常能够通过先进的药物、电除颤、气管插管,甚至体内或体外的心脏按摩等生命支持措施得以生还;肺脏衰竭的患者则可以通过一个机械装置_人工呼吸机来完成肺脏的换气功能;肾脏衰竭的患者可以用’肾透析来取代肾脏功能;至于那些不能饮食的患者还可以通过鼻饲,甚至是通过静脉来得到所需要的营养。而这些只不过是众所周知的医学战胜致死疾病所导致死亡时众多设备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使得人们对医学预防死亡、延长生命的显著成就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人们相信:科学是万能的,死亡是可以战胜的,万能的医学科学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将死亡逆转,将人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于是,技术造就了一种义务:凡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就要做到。

而伦理学却问:凡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都应该做吗?

毋庸置疑,人的生命具有某种内在的、基于对其人格尊重这个基础之上的价值。人人都有生的权利,这应该是最受到重视的个人权利,这也应当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但却并不能因此而得出生的权利是一个人其他权利的必要条件这样一个结论。如果生的权利在权利中逻辑上不占首位,那么,无需任何其他论据,我们没有理由去认为维持患者生命的义务总是对患者的最紧要的义务。而事实是,生的权利对人类无疑是重要的,但它对于其他一切权利而言,并不总是处于一种无与伦比的地位。因此,有这样的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生的权利可

以被他自己的其他更加重要的权利所压倒。

反对终止生命的道义力量,还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所有可实现的人的利益都是有生命的人的利益。不过我们还必须承认,既然维持患者生命的义务取决于患者在其中所能获得的利益的性质和程度,那么就存在着根本不必维持患者生命义务的时候。那些反对这一观点人认为,生命本身是最美好的,只要是活着,不管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怎样,总比死了要好。虽然这种生命价值概念似乎很崇高、很吸引人,但仔细考虑一下它的具体意义,就会发现它是不可接受的:不承认有不可忍受的疼痛、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极度的虚弱、永久性植物状态、作为人的最大特征的那些躯体和精神功能的不可逆丧失,甚至死比活好的那些疾病等等情况,那不仅是违反直觉的,而且是无情的。

在西方国家,人们常常称肺炎为“老人的朋友”。这并不是说肺炎总喜欢光顾老人,而是说肺炎是一位能把患者从痛苦的长期拖延的死亡过程中拯救出来的“朋友”。如果延长一个人的痛苦或空虚的生命比他的死亡更糟的话,那么他的死亡对他自身就未必总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生命有没有延长的价值,首先就要求清楚地评价生命价值所在,是个人生命对他自己的价值,还是对别人的价值?如果是两者,那么怎么比较它们?

在实际案例中,人们常常会考虑那些为了维持临终患者现状在感情和经济上付出巨大代价的其他人,以及那些因被垂危患者占用而得不到稀少医药资源的患者来判断一个垂危的患者是否应当继续活下去。固然这些考虑是重要的,但为了他人利益而考虑是否有责任来终止患者的生命,而不考虑这样做是否违背患者本身利益,这就牵涉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为了其他人的缘故而牺牲一个人的生命在伦理学上是否可得到辩护的问题。我们所应当关心的是,当考虑到所有人时,我们对患者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在道义上应该做什么。因为引起一个人的死亡而不取得他本人的同意是一个最严重不过的问题。我们应该只考虑那些允许其死亡的患者,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只能是为了患者自身的利益。如果一个人为他人而安乐死,那么就算不违背“无痛苦死亡”的意思,也肯定是违背其精神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6

关键字:灾难危机意识;灾难片;悲剧;中美;灾难

去年,电影《2012》在全球上映,票房甚是火爆。片中不断出现的全球性的灾难场景,让我们想起了美国一部部风靡全球的灾难片,从《龙卷风》到《后天》,从《先知》到《2012》,灾难大片在最近几十年里长盛不衰,并日益成为现代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灾难片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中挖掘更深层次的人性之光-----忧患意识,人们对未来的危机感。而中国电影史中灾难题材影片屈指可数,大多是对历史的重演,“大团圆”式的结局总是在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笔者认为,中美灾难片如此的差异不是主要资金抑或技术类的客观因素的差异,而是两国灾难危机意识的差异性。

一、灾难危机意识

谈到差异,媒体和大众第一想到的就是资金和技术的悬殊。我们说这已经不能算是有说服力的理由了,我们已经看到张艺谋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导演的能力和中国的科技制作技术;诸如《集结号》、《超强台风》等电影在大场面的掌控上做出了中国人的探索。可以说,虽相对美国来说是逊色些,但还是可以展示出水平的。因此,资金和技术,不足为借口。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美国灾难电影都是以灾难性后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充分展示了人类生命活动在当代面临空前威胁这一种文化假设。导演用科幻警示和平社会中的人们要居安思危!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危机意识几乎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总感叹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科幻手段,但美国人却在这些外人看起来是娱乐的东西中,长期潜移默化地受到危机意识的熏陶。而中国的灾难片大多和国家的主旋律相关,民族与民族间的,正义与非正义间的,很少能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便反映自然灾害,最后也是人定胜天的大结局,导演的潜在薄弱的危机意识也是国民意识的体现,同时影片的文化渲染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

在电影《2012》中有一段情景是反映发生在中国的地震,这让我们联想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很多同胞在地震来临时措手不及,不幸葬身废墟中,另外在房屋承建者薄弱的危机意识、强烈的功利心下产生一栋又一栋的“豆腐渣”。大地震造成四川省共有近六万九百名同胞遇难,一万八百名同胞失踪,所造成的损失难以想象,他们的危机意识不是很深刻,换来的是痛心疾首的悲剧。而作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难,卡特里娜飓风,虽然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但是人员伤亡相比之下很少,不足两千,因为人们做好了灾难预警机制,提防灾难的降临。

而我们的现实是,早在2005年8月,由北京专业调查公司的《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中有4成不知道哪里里有避难场所,更有近7成根本没有想到过避难。2008年南方雪灾、冰灾、寒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给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对此,我们充满同情。中国媒体已经对此作出了深层次的反思,天灾人祸,问题不少。但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原因却极少提起,那就是:中国人普遍缺乏危机意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安逸,对政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北京的《新京报》曾经载文指出:市民危机意识的缺乏,就堪称最大的危机。扩而言之,中国人危机意识的缺乏,就堪称最大的危机。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必然的,危机意识的差异得追溯到文化的根源的不同。

二、内在的文化根源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电影也在传承着民族精神和文化,而灾难片可以说是悲剧展现的一种生动形式,通过悲剧式的震撼剧情来唤起人们强烈而长远的危机意识。在西方文学中,悲剧是其美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且是个永恒的话题,西方的悲剧学说发展至今,可以说没有中断,而且逐步经历了从英雄的崇高到人生的否定、生命的意义。

西方悲剧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希腊时期,勇敢善战的古希腊人有一种“探险猎奇的趣味”,“需要强烈生动的”,这种普遍趣味了古希腊人追求悲剧强烈震荡心灵的艺术效果;沿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悲剧学说的足迹,诞生了莎士比亚经典的四大悲剧,从悔恨焦急自尽的奥赛罗到彷徨在犹豫和犹豫中的哈姆雷特,悲剧文学色彩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传承着启蒙运动的精神;吸收了黑格尔“悲剧冲突”的概念,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的悲剧学说;直到尼采《悲剧的诞生》问世,才标志着西方开始系统讨论美学和文艺问题。尼采认为,希腊人所具有的刚强意志和生存方式造就了希腊文化(其实质就是悲剧文化),悲剧文化成为希腊人战胜人生悲苦、肯定生命的特定文化存在样态,并且亦成为当下和未来人类寄托人生的载体。西方的悲剧一脉相承,对于西方人来说,悲剧是引发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思想的集中表现,西方悲剧意识的作用是暴露人的生存困境超越人的生存困境。命运悲剧集中表现了人类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探索和自身价值在实现中所显现的坚强性格和意志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悲剧的结局, 一方面向人们预显了命运之神的强大, 似乎是说命运不可抗拒,另一方面, 又显示了人类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因此观众不会因为主人翁的牺牲而绝望, 而是被他们不朽的斗争精神所感染。物质世界对人类的异化, 使现代人在多元的现实中, 只能自己设定自己。现代主义悲剧把古典悲剧意识中的暴露生存悲剧性, 演变为暴露人生存的荒诞性。人的自然本真和被异化的现实出现了最撼人的冲突。

在《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邹红教授认为西方悲剧感很强,强调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正如雅斯贝尔斯在《悲剧的超越》中提到的:“真正的悲剧意识远不只是痛苦和死亡、流逝和绝灭的沉思默想。倘若这些事情要成为悲剧,人就必须行动。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人才会进入必定要毁灭他的悲剧困境。”这就是所说的西方的危机意识,促使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相比西方惊心动魄的悲剧美,中国的悲剧倾向于大团圆、因果报应的结局。中国从古代戏剧最初是为适应广大市民的审美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剧作家和演员对于观众的生存依赖感决定他们在创作和表演时不得不考虑到欣赏者的意志,在大悲大痛以后安排一个抚慰性的小喜,依赖外在力量实现结尾的大团圆。正如邹教授提到的,中国文化缺乏怀疑和否定的力量,更是具有保守性,对不合理的东西往往采取容忍的态度,反对矛盾冲突。正是缺少一往直前的意志力量,作者通过生命的转化或是外在力量处理悲剧,即“善有善报”,使得作品少了原有的浓烈的悲感,反倒增添了点喜剧色彩。正是这种现象,著名教授邱紫华在其著作《东方美学史》中提出: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学其实是不存在悲剧的。

中国悲剧中体现的危机意识甚是很少,除了过于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如春秋时期的“杞人忧天”原本是杞人对未来社会潜在的担忧,却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见人们其实对这种长远的忧患危机意识是讽刺和嘲笑的,中国绵延千年的文化里反复宣讲的就是寄托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心,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如孟子的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人们认为自然的“天道”总是充满了乐观向上的力量,而“人道”的关键就在于在自我的体认上实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于是在与“天地参”的过程中,中国人成就了其文化的核心内涵:乐感。乐感文化使得悲剧的结局略显快乐,乐观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成了中国人自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观念脊梁,从表面上看这是受苦人的希望,实际上却是受害者的精神鸦片,大大削减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欲望,保持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庸心态。

三、对中美危机意识的再认识

美国人的危机意识突出的是对未来和对人与自然的忧患,突出的是个体,注重个人幸福;而中国古人受道德观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不太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中国那些悲剧式文学作品中,一个善良的人遇到无情的打击最好终会因因果报应得以慰藉,但是现实中似乎难以找到出路,危机意识是血的代价换来的。所以,这就要我们打破相沿已久的乐感文化情结,增强危机意识,确认促人奋进的悲剧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关注整个人类,关注世界生态,关注地球,关注现在,关注未来;具有强烈文化渲染作用的影视艺术更是要扮演好载体的角色。

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由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等灾害将会越来越多,忧患意识就越来越重要。其次是博爱意识的培养。民间的互助互济是一种博爱精神的体现,要将对亲人、朋友的爱推及对陌生人、对全社会的爱。我们要把危机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行动。危机教育不但要体现在政府的宣传中、舆论的导向中和学校的教育中,而且要渗透到企业、单位、社区和家庭等各个角落。增强公众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提高公众对于危机和灾难的辨识能力,掌握有关的自救和互救知识。只有当公众掌握了应对危机的技能,能够在危机中自救和互救才是务实的危机意识教育。社区应制定一套社区危机处置预案,社区内居民各自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一套联动机制,并定期进行模拟演习,以保证预案在灾害中顺利运行。我们还要靠制度的规范。唯有将危机意识教育上升到制度层面,才能切实保障这种教育的执行,也才能使公民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将之内化为价值观,进而使公众形成牢固的危机意识,更使人们自觉地接受。我们还要提醒的是,加强民众的灾难危机意识,媒体的作用尤为重要。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危机处理的“3T”原则,强调了危机时期信息的重要性,即(1)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2)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3)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也就是说,没有准确及时地灾害信息,就不可能及时地、全面地激发民众的危机意识,更不可能引导民众采取防范危机的措施。

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一味地否定中国的文化或国人的危机意识。相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春秋时期就提出“居安思危”的中华民族,是肯定不缺少危机意识的,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自古以来都是很强烈的。今天,太平时日的中国人没有资格放弃忧患意识,在自然灾害频仍的中国大地上,放弃了灾害危机意识,就是放弃了生存和发展的意识。但现实是今天强调灾难危机意识的人少了,对灾难危机的探讨少了,这种意识还未能在我们潜在的思想里举足轻重,或者说我们的危机意识还没有到达一定的深刻度,我们需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看到正是对未来的希望暗示人们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德】尼采.杨恒达译.悲剧的诞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7

[关键词]东北抗联;爱国主义;国防教育

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迎来了首个“烈士纪念日”。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杨靖宇、赵尚志等为国捐躯的抗联烈士。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抗争中,凝结和培育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东北抗联精神,它是抗联将士们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是共产主义信念与意志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当时东北地区革命特点相结合而产生的宝贵结晶。

一、投身革命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是抗联精神的核心是国防教育的精髓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陷入危如朝露的局面。这一危急情形“像电火一样燃烧了千百万工农群众的以至小资产阶级的反帝热情,使他们为了中国民族的自由与独立而斗争[1]405”。1931年冬至1937年,东北抗联在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之下,面对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不利条件,坚持抗战长达14年之久,充分表现出了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忠贞报国的爱国气节,为东北解放,为全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温东北抗联精神是为不忘历史,忠贞爱国。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免遭亡灭种的命运,要想真正走向繁荣,自立于走向繁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而公民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则是建设强大国防的社会根基,仗可以百年不打,国不可一日无防。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因此,高校必须把国防教育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通过国防教育,使每个大学生都能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增强其忧患意识,激发其爱国热情,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旗帜下,构建起中化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二、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是抗联精神的动力源泉是国防教育的基础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残酷的抗日斗争环境中,坚持14年的游击战争,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其艰苦性和巨大的牺牲在全国抗战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兵力方面,东北抗日联军最多时不过3万余人;武器方面,抗联军队使用长矛、大刀,还有部分陈旧枪支、弹药多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十分简陋;物资供给方面,抗联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和群众救济,长期得不到外界援助,抗联将士还经常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给养断绝而失去生命。而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受住极限考验,前赴后继,奋战不息,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坚持抗战,其动力正是来源于抗联大无畏和顽强不息的战斗精神。

不忘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高校国防教育涵盖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大部分非智力因素,是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的一次全面的锻炼过程。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学生军训和理论课教学正是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方式。军训的实践性,弥补了当前大学德育教学在实践环节的缺陷,使大学生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实际体验作为军人的甘苦与奉献精神,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

三、大义舍生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是抗联精神的灵魂是国防教育的目的

东北抗日联军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和完整而英勇斗争,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调集大量军队,在东北建立起严酷的统治体系,在军事上,对抗联不断进行搜剿和围攻;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断绝抗联的外界联系和衣食来源;而恶劣的自然环境,更加剧了抗日的艰苦性。抗联人数少、训练少、装备差、给养困难,加之生存条件极端低劣,无数将士以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精神,坚持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苦战14年,为抵御日寇付出了最惨烈的代价及至最悲壮的牺牲,涌现出如小孤山十二烈士、“八女投江”等英雄事迹,许多著名爱国将领如杨靖宇、陈翰章、赵尚志等更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22。几百位抗联烈士的英魂昭示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每当战争硝烟散尽,最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往往是安逸和享乐;最容易被淡化的往往是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得国防和军队建设。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居安思危的古训,始终不能忘记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2014年适逢甲午海战爆发120周年,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崇尚英雄则是一个民族崛起必须拥有的价值取向与自强情怀。我们牢记勇于献身牺牲的抗联精神,不忘烈士遗愿,对于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1931年9月20日中央决议案[G]//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1931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刘莉.张蔚华与东北抗联精神[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8

    文学的忧患意识,是作家对实现人生理想的深邃思考,是历代进步作家对国家兴亡、人民苦难深切关怀的艺术表现。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于《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一书中认为:“忧患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之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独特基调。”而这种忧患意识,在中国近代文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它始终贯穿于近代文学的方方面面。

    近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龚自珍,早在嘉道年间就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封建社会“日之将夕,悲风骤至”、“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的衰世到来。他以饱含忧患的诗文抨击时政,起到了“伐鼓撞钟”般振聋发聩的作用,成为具有历史路标式意义的诗人。继龚自珍之后,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相继觉醒,涌现出魏源、林则徐、张维屏、张际亮、林昌彝、梁廷楠、周济、汤鹏、鲁一同、朱琦、姚莹包世臣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作家和文人学士,他们把审视的目光转向动荡与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倡言“经世致用”之学,为扞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以犀利的笔触,写下很多满怀悲愤、饱含忧患的诗文。林则徐禁烟未果,虽遣戍伊犁,但仍忧患国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充分表达了一位“封疆大臣”在民族危亡之际,以国事为重的赤诚爱国之心。中英鸦片战争在广东燃起,英国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广东人民抗英斗争的英雄事迹,激起年已60的诗人张维屏的义愤和爱国热情,写出《书愤》、《海门》等忧时愤懑之作,生动地展示了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的壮丽场面,盛赞三将军英勇捐躯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道光二十一年,英国侵略者魔爪继续伸向我国东南沿海,厦门被占,定海、宁波沦陷,镇江失守,台湾危急,侵略军的残暴,人民群众惨遭蹂躏,引起闽籍诗人张际亮、临桂作家朱琦、浙江镇海诗人姚燮等的忧虑和愤慨。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阅历,心之所喜怒哀乐,口之所戏笑诃骂,一皆托之于诗”⑶。朱琦抒写的《老兵叹》、《感事》、《关将军挽歌》,姚燮的《闻定海城陷》、《北村妇》、《兵巡街》、《捉夫谣》,魏源的《江南吟》、《寰海十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金和的《围城纪事六咏》,贝青乔的《咄咄吟》,林昌彝的《杞忧》等等诗篇,或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庸臣的卑怯投降,或暴露英国侵略军淫掠中国人民的罪行,或描写人民群众奋起反侵略的斗争,或悲愤国土沦丧,或歌颂爱国将领的凛然正气。他们从血与火的现实斗争生活中选取题材,多采用组诗或乐府诗体形式,透过白描和典型化手法,把自己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融化于具象描写之中。

    二

    中国文学中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并非稀见。从屈原到李、杜,从陆游、范仲淹、辛弃疾到吴伟业和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诗文,无不渗透着安社稷、济苍生、建功立业、匡时济世的忧国忧民、反侵略反压迫的忧患意识,但是,只要我们拿古代文学与近代文学所表达的忧患意识加以比较,就不难发现,近代文学的忧患意识有以下鲜明特点:

    1.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意识的觉醒。

    在近代以前,作家们是站在“忠君”的立场,从维护封建统治阶段利益出发而寄寓自己的忧患济世之才的。如岳飞的《满江红》,“悲切”的是“靖康耻,犹未雪”,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为的是“朝天阙”。杜甫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但谁又能否认杜甫基于“忠君”的爱国思想的?屈原诗歌在表现其无限的忧患之时,不又在时刻盼望能得到楚怀王的重用呢?诸如此类的“爱国”、“忧患”都有一前提——忠君。

    中国近代文学作品则发生了新的变化,作者目睹民族灾难深重,忧患意识已冲破“忠君”和儒学伦理观的束缚,而是站在全民族利益的高度,去洞察时局,关心民族,倾诉自身的忧愤和关切之情,近代作家均以自己的创作寄寓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作家开始抨击清王朝统治者投降卖国的可耻行径,表达了他们无比的愤慨和忧患意识。“血洗舟山浪作堆,羽书又报海南来。英雄效死偏无地,上相筹边别有才。竟尔和戎曾地割,是谁揖盗把门开。从今敢笑陈涛败,房官犹曾战一回。”⑷陈天华在他的小说《狮子吼》里满怀爱国热情,尖锐地揭露了满清王朝的残暴统治和那拉氏的专横侈糜,他向全国人民大声疾呼,只有起来推翻这“洋人的朝廷’,才能驱逐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在第八回中作者借民主革命烈士审血诚怒斥最高统治者的话,表达自己对满清统治的愤怒。

    现在国家到了这样,你们这一班狗奴才,只晓得卖国求荣,全不替国民出半点力,所以我打定主意,把你这一班狗奴才杀尽斩尽,为国民流血……。”

    再看震旦女士的《自由结婚》,作者在揭露了“国家政权,都被盗贼霸持”之后,又以锐利的笔锋,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清王朝玩弄的“预备立案”的诡计:

    他不立宪,我们还可以报仇,他立了宪,恩赐了几十条狗彘不食的饮定宪法,再拿些小恩小惠,埋伏了人心,却暗中箝制你,压服你,使你不知不觉地服服贴贴地做他的奴隶。就是你要有什么举动,也被他这条软麻绳绑住,一点儿都不能做,于是他依归盗窃神器,依旧江山安然无恙,盗子贼孙,万世帝王,盗亲盗戚,万世官吏……”

    这种鲜明的反封建、反君主的积极主题和先进思想,是古代作家作品所望尘莫及的,正是这一点形成了近代文学有别于古代文学的特征之一。

    2.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古代作家表现强烈的民族意识、反对异族侵略的爱国主义作品并不鲜见。但严格意义上讲,爱的更多的是本民族,作家常常是代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某一民族成员(主要是汉族)的利益而呐喊,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中心而逐步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唐代王昌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5)这里的所谓“胡”指是匈奴(蒙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6)这里的“楼兰,’(西域国名)指的是新疆少数民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9

关键词:安乐死;生命权;日韩;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7)06-0075-05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2月起,韩国将试行保证临终病人可以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安乐死(Well-dying)法》,《安乐死法》中规定,在为临终患者执行安乐死时,必需材料有《事前维持生命医疗意向书》和《维持生命医疗计划书》等①。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在现代刑法意义上,安乐死则“是指基于受到无法医治的疾病所引起的激烈的痛苦,且处于濒临死亡状态的患者的意思,为了除去其肉体的痛苦而使其死亡的情况。”[1]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长久的历史。而这次的《安乐死法》是韩国在安乐死领域的立法迈出的第一步。

安乐死有几种类型,首先是通过提前患者的死期缩短其痛苦的时间(积极的直接的安乐死);其次是不采取延续生命的措施使其死亡而缩短其痛苦的过程的情形(消极的安乐死);以及采取伴有缩短患者一定生命期限危险的副作用的解除痛苦措施的情形(积极的间接地安乐死)。另外,将不伴有缩短生命期限危险而纯粹地缓解痛苦的措施成为纯粹安乐死,这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在安乐死领域的立法则要早得多,早在1962年名古屋高等法院的一起判例中就指出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允许安乐死的要件:其一,患者患有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来看,不可治愈的病症,而且死亡迫在眉睫;其二,病人的疼痛剧烈,达到让人不忍卒睹的程度;其三,完全是出于缓和病人死亡痛苦的目的而实施;其四,在患者意识还清晰,能够表明意思的场合,具有本人真诚的嘱托或承诺;其五,原则上由医生实施,在不可能由医生实施的场合,必须具有足以认定不能由医生实施的特别情况;其六,该方法在伦理上妥当,能够被认可[2]。由此,日本成为亚洲各国中第一个有条件承认安乐死的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日韩两国的安乐死推行进程,也绝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充满阻力的。如前所述,尽管日本早已以判例的方式承认了安乐死在特殊条件下的合法性,但这个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苛刻的(不妨对比美国的特丽法案①),且至今日本都没有安乐死方面的成文法,在实践中来看,日本至今为止真正实施的安乐死病例也屈指可数。而韩国尽管已经计划实施安乐死法,但根据媒体报道,竟有绝大多数的民众,甚至是医护人员也不了解这个法案。一项法令,特别是涉及安乐死这类社会争议较大的问题,是需要以大部分民众的了解和认同为基础来顺利施行的。而韩国此番出师不利,《安乐死法》的前景可能堪忧。

安乐死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时至今日,中日韩三国的安乐死实施可谓举步维艰,横向来说,这可能是亚洲文化圈的文化传统影响所致。纵向来看,安乐死本身又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无解命题。本文拟在这样的背景下,剖析安乐死的一系列法理、伦理、道德冲突,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二、安乐死的哲理困境

安乐死的合法化在世界各国的艰难程度,都表明它并不是一个通过简单地说理就可以论证清晰的问题。其实从法学家、社会学家与医生、患者的不同视角来看,才可以了解到安乐死的复杂性。

(一)设身处地的艰难

日本刑法学家平野龙一教授在研究安乐死时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日本,大多数法学家都赞成安乐死,而大多生医生对安乐死则持反对意见[2]136。究其原因,大抵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医生的专业素质的要求,如果说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家属,遵照不仅同样没有医学知识,而且在濒死状态下失去了正确判断的危重病人的希望,帮助其自杀的时候,应当受到法律的处理。但是以同样的尺度衡量醫生的时候,就是对医生的极大侮辱。“医生应当是在照顾病人的人中,最后成为虚无主义者的人。”另一方面医生不同于法学家或者普通人之处在于,医生是亲手实施安乐死的人。尽管在一般人以及大多数法学家看来,一定限度内的安乐死理应是人道的,但是当具体到那个亲手注射致死药物的医生手中时,安乐死可能就不会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这种场合,成为规范的,不仅有法律,还有伦理、宗教、习俗等众多条条框框,当然最重要的是医生的良心。“一旦置身于这种立场,即便是法学家,也会对安乐死到底好还是不好的问题感到非常迷茫。”这就是设身处地时的艰难。

(二)医学与伦理的两难

安乐死无论对于临终患者还是实施的医师来说,无疑都并不容易,对于患者来说,即使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医治,但要以自己的意志作出安乐死选择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对于医生来说亲手结束患者的生命还是忍受病人的痛苦与绝望,也就是救死扶伤原则与减轻痛苦原则之间的矛盾。救死扶伤原则自古以来都是医家的根本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②。成立于1947年的世界医学协会在充分肯定该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法规,强调医生必须以保护生命为己任。因此恪守救死扶伤原则的人们认为安乐死违背救死扶伤原则,是变相剥夺他人生命,有悖于医生的职业道德的行为。减轻痛苦原则也是医学伦理实践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医生的职责除了治愈疾病还包括为病人减轻痛苦。安乐死的支持者认为为患者治疗疾病是减轻痛苦,当患者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并遭受极其痛苦折磨时,使其结束痛苦无痛死亡亦是减轻痛苦,是人道的行为。因而任由那些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而又面临死亡的患者饱受病痛与医疗手段的折磨,医生却无动于衷,这才是不人道的,才是有悖于医生职业道德的。因而现代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挽救生命”,还在于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减轻或免除病人的痛苦,以表现对病人的深层伦理关怀。

(三)生命的绝对价值

在法律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极其崇高和无限珍贵的,这让每个生命具有平等的价值。没有哪一个生命可以超过其他生命。任何人都无权通过任何方式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命。当这种观点上升为宗教的层面时,这里的任何理由当然包括了即使被害人承诺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危重病人正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等,盡管这看起来似乎不近人情,但这种生命神圣的观点其实有很久远的宗教和历史渊源,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生命,即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基于个体的生命权,而是宏观地强调生命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神圣性,强调生命尊重之理念是人类从事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生命绝对主义的观点否认安乐死具有伦理价值,认为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违背神的意愿而随意结束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任何他人的生命,即“人活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义务”。由于西方的宗教传统(其实在佛家和道教中都有类似的论述),这种观点颇为流行①。此外,如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则会伤害生命的这一绝对价值,且容易引发非任意的安乐死、或者披着合法外衣的杀人手段等后果。

关于反对安乐死的观点,无论是“杀人就是杀人”的唯法律观还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生命神圣价值”说,都可以看到康德和他的绝对道德主义哲学的影子。根据康德的思想,自由的行动就是自律地行动,自律地行动就是根据自我给自己所订立的法则而行动,而不是听从本性或社会传统的指令。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是由随之而来的结果所构成,而是由完成这一行为的意图所构成。重要的是动机,而这种动机必须是特定种类的,即应是善的好的,而非隐晦的,难以启齿的,我们应当为了“正当的理由而做正当之事”。从道德绝对主义来看,即使在面临多么绝望的困境,人都无权放弃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即使是自杀也被看成是谋杀的一种,更不用说替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了。事实上,康德本人就曾明确表示:人并不因为痛苦而获得处置自己生命的权利。

笔者认为提倡生命绝对主义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至少存在两个困惑:(1)宏观生命的生命神圣价值与个体的生命选择权究竟哪一方更加优先。(2)这种生命的绝对价值是否可以当然地推论出须由刑罚处罚的结论。这些问题将会在下文刑罚目的的功利主义中予以论述。

三、安乐死的法理依据

尽管安乐死有着各个层面上的哲理困境,但是这样的道德、伦理、医学争议与刑事司法处罚又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亦即,这些哲理困境是否应上升到刑罚处罚,这又要从刑罚的目的、法律的正义以及契约精神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现代法治国家的刑罚目的

只要安乐死没有被列入我国刑法的违法阻却事由,那么依据刑法理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均应无一例外地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因为被害人承诺理论被严格地限定在轻伤范围内。但是,显然在大多数人看来处罚这样的行为不合理。这涉及到了法律规定本身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实质目的。“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规定而不违反法律本身,这是最古老的法律智慧谚语之一。任何实体法的规定,不论是包含在法令里还是在司法先例中,应该根据它显而易见的目的来合理解释。”[3]我们非常清楚,安乐死的实施者违反了法律的字面含义,即蓄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应被定为谋杀罪,然而,法律文字与法律精神这两者孰轻孰重的道理,是如此的基本以至于不必对它加以说明。这一原则适用的例子不计其数并在法律的每一个分支里都可以找到。

其实,我们遵照的刑法条文从来没有完全地按照字面意思被加以适用,例如几个世纪以前就确立的正当防卫原则(自我防卫杀人免责)。法律没有任何措辞表明这种例外,人们不断尝试着调和自我防卫的法律处理和法律措辞之间的矛盾。正当防卫与故意杀人罪的调和是建立在以下推理上的:刑事立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阻止人们犯罪。很显然,如果宣布在正当防卫中杀人构成谋杀罪,这种规定将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因此,事实上支持正当防卫作为一种违法阻却事由是不能与法律条文的字义调和的,能与之调和的只有法律条文的目的。

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指的是防止具体的犯罪人重新犯罪,而它的内核也就是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从这个层面来说,很难说实施安乐死的医生有多大的,或者是否存在人身危险性,处罚安乐死的行为从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可能不同;刑罚的一般预防目的指的是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处罚安乐死的行为也很难说体现了刑罚的一般预防目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医生进行安乐死的实施途径,而如果说是要预防医生群体范围内的行为的话,一般预防则显得小题大做。

综上,当我们说现代国家的刑罚目的在于预防和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它绝不意味着机械地把某个行为由于符合某个罪名的构成要件而将其归罪。笔者认为将安乐死这样的行为归于故意或过失杀人而判处刑罚,是有悖于刑罚目的的。

(二)公私法融合下的契约精神

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充满直观感染力的契约精神[4],今天我们认为契约精神本体上存在四个重要内容: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信守精神、契约救济精神。契约自由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人权理念中就一直存在经济自由中的契约自由精神。契约自由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缔约者的自由、决定缔约的内容与方式的自由。契约自由主要表现在私法领域。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市民社会的契约精神已从单纯的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发展为公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市民社会不仅需要私法的契约精神,同时需要公法的契约精神。

现代社会中,公法、私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家管制不断扩张而无所不在,另一方面市场规模又不断扩大,国家常常“遁入私法”。是许多行政领域转而依赖市场的自治机制。管制中有自治,自治中有管制。公法管制或程序常系于私法行为的定性或以私法行为的生效为前提。私法行为也常以公法管制的结果或阶段为生效条件或调整契约的原因。民法中的“市民”角色经常会和公法中的“公民”角色重叠。两者形成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

实施安乐死在我国显然会以刑法来定罪量刑,但是以安乐死这种行为本身的特性来看,它又像处在了公法私法交汇的模糊区。病人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请求医生无痛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医生接受病人的委托为其实施安乐死。尽管以自己的生命为标的听起来十分怪异,但以私法角度来看它确实就是一份委托合同。我们相信遵守法律的义务并非建立在某种神秘的道德义务上,也绝不是建立于主权者的某种神圣权利之上,而是建立在我们遵守它的承诺上面,不管这种承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

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存在于私人主体之间,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交易。公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存在于私主体与公权力之间,目的是为了公权力不随意干涉。笔者认为我国安乐死的处理方式可以吸收契约精神,特别是契约自由精神的合理成分,把安乐死看成一项特殊的契约,而公权力在私人契约面前是一种中立的角色,无权力肆意干涉契约自由精神。

四、安乐死制度构建的思路设计

在十几二十多年前的中国,由于对现代刑法的基本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且司法实践较为单调,当时没有安乐死的相关刑事立法,将安乐死一律视为故意杀人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化,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当实践中有关安乐死的案例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国刑法对于安乐死问题仍然选择视而不见是不可取的。

由于我国目前仍是严格的成文法国家,所谓的指导案例的法律效力亦十分有限,因此无法通过判例的形式间接地承认有条件的安乐死(尽管这可能是最妥当的方法)。那么我们不妨同韩国一样,先以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或者专项立法的形式确立起安乐死制度,再通过司法实践不断地调整和限制其实施。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与国外立法经验①,我们认为在立法操作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1)尽管安乐死可以被认为是病人对自己生命的承諾放弃,但是其运作需要公权力的介入。应当由政府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统一审查并实施,以防止安乐死的滥用,确保司法的稳定性;

(2)安乐死应该作为一种“走投无路的最后选择”,即须通过严密的医疗检查确认病人的死亡已不可逆转,且根据现有的医学水平短时间内无法研究出治愈的方法,才能有选择安乐死的可能;

(3)安乐死的实施首先应当出于病人自己真诚的意愿,这里的“真诚”指的是病人确实无法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愿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它不应包括迫于巨额的医疗费用所引起的经济负担的压力;

(4)对于神志不清无法清楚表达自己意愿的病人,可以规定在其他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由近亲属代为同意安乐死的实施,并应通过立法细化近亲属的优先顺序。

(5)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发展水平以及其他诸多的不确定性,安乐死的实施条件仅因局限于“肉体的痛苦”,因“精神的痛苦”实施安乐死于我国目前看来过于超前,不宜明确地合法化。

五、结语

“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救活了许多本来要死亡的病人,同时也延长了许多临终病人的生命。这种延长到底是延长生命还是延长死亡?如果是延长死亡,这种延长是否应该?如果不应该,那又应该怎么办?”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安乐死是一个永远无法得出统一结论的问题。但是伦理道德的冲突却不能永远阻碍制度的构建与立法的尝试。安乐死的后果是个体的非自然死亡。特别是积极的安乐死,它的客观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但显然,我国当前怠于确立安乐死制度,将任何形式,针对任何对象实施的安乐死均以故意杀人罪来论处,是不尽合理的。但若是因一句简单的“早日结束病人的痛苦”而大幅去除安乐死的犯罪化,过于宽纵安乐死的实施,必然会造成社会混乱,损害刑法权威。因此,对于安乐死,应当要基于科学合理的法理原则,通过精细而独到的刑事立法,准确把握其合法界限,最大程度上地保障公民的生命质量与尊严。

[参考文献] 

[1]野村稔.日本刑法总论[M].全理其,何 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67. 

[2]平野龙一.刑法的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126. 

[3]萨 伯.洞穴奇案[M].陈福勇,张世泰译.新知三联书店,2009:21. 

[4]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2003:2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篇10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以经典的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和喜爱三国里的人物。在讲《隆中对》时,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评析历史事件。一开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为诸葛亮的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有为曹操评反的,有为二乔命运担忧的。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昨天。

2.以文中成语名句引出课文。《桃花源记》的导入,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总结道:“这就是你们的世外桃源。”然后我由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引入新课效果颇佳。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波澜不惊,静影沉璧,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借助多媒体,用图像或声音资料引出课文。《愚公移山》一文,我用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愚公移山》导入,此歌已概括了此文的大概内容。《出师表》一文,我截取三国演义的片段导入,学生们看得如此如醉,引入课文,也就水到渠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讨论导入,名言警句导入等,只要能让学生平静的水面产生涟漪,不拒绝文言文的方法,都是可取的。

二、分类阅读,合作探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

第一、粗读课文。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读音障碍。朗读时,声音要洪亮,笔要拿在手上,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进行圈点,读完全文后查字词典,弄清正确读音,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字词的读音,字形进行交流。自己动手,学生们会更牢固的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例如,《满井游记》一文,有这样几个生字较难:“麦田浅鬣寸许”中的“鬣”字,“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中的“茗,?,蹇”字,都是一些比较生僻的字,学生自己去查阅字词典,找方法记住字形,小组又交流自己的方法,这样,比老师在黑板上强调了又强调的效果好很多。通过交流,大家又会多掌握几种识字的方法,这真可谓两全其美。

其次,听读课文,更正读音,掌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及停顿。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不能使用普通话,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è hán)、单于(chán yú)等。还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需要老师的范读或是听课文的录音,以加深记忆。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一句中,“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大道之行也》一文中,“选贤与能”一句中的“与”应读“jǔ”。《隆中对》中“欲信大义于天下”的“信”应读作(shēn)。正确的掌握课文的语气语调及停顿,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狼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如果停顿不正确,就会对句子理解为“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很显然,意思完全错误,学生也很费解,什么时候又跑来了一条狗?此句应读作“其一/犬坐于前”。这样一来,意思就很明白了。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在掌握读音,把握好语气停顿的基础上,再次自由的朗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阐明了什么观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文言文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通过学生的思考是完全能够解决的,老师没有必要插手其中。

第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特殊文言现象。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

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小组同学一起读。共同讨论完成对文意的疏通。在这一个环节,要坚决杜绝学生使用资料书,参考书等教辅资料,只能使用字词典,结合书下的注释以及自己的积累。我一直认为,使用教辅资料会助长学生的惰性。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通过查阅,一般都能解决。此时老师是一名“消防战士”,哪个组发生问题,争执不下,老师就得去“灭火”。通过自己的劳动,记忆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知识也会变成是自己的了。疏通完毕,通常语文老师都是不辞劳苦地帮学生总结,然后学生记笔记。老师们应该完全放心的把这项任务交与学生。让他们归纳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的字词和文章当中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特别指出,在总结时,要联系到以前学过的文言文,“温故而知新”。小组内可以进行分工,最后交流,取长补短。

通假字,要求学生一定把本字和假借字对照,然后写出本处的意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通“横”,阻塞,不顺畅。

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书写形体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词义。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中有“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其中“故”的意思是“原因,缘故”。学生们先找找本课中故还有哪几种意思,然后再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本文中还有一个“故逐之”,“所以”的意思。《论语十则》中有“温故而知新”一句,其中“故”的意思是“旧的,从前的”的意思;《扁鹊见菜桓公》一文中有“桓侯故使人问之”一句,其中“故”是“故意、特意”的意思;可见,“故”在古文中就有四种意思之多。我们积累的“故”的四种意思之后,在新的古文语境中,我们就可以试译,看哪一种意思放进具体语境中最适合,就可以采用那种意思。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活用。有名词做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做名词、动词做状语、形容词做名词、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奇怪。“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古今异义词,则要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识记,加深印象。《唐雎不辱使命》,“休?降于天”“休”,古义为吉祥,今指休息。“长跪而谢之曰”“谢”,古义为道歉,今指感谢,凋落。

此外,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后置、主谓倒装、固定句式。学生可以分类整理,再写出相应的例句,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归类总结,举一反三,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三、选读课文,写出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喜欢的语句语段进行阅读,写出自己的感受见解。可以从内容上写,也可以从写作手法来谈,有话则多,无话则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提高其赏析能力。在小组交流展示时,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成就感。课堂也会变成“游乐场”,将他们深深吸引。有学生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用了对偶句,春夏四季之景恍如眼前,节奏明快,如沐春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生写到:磨难能造就人才,忧患可以兴国,我们要居安思危,要在困难中铸造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

第四、精读课文,设置问题,小组内交换完成。学生摇身一变为“老师”,他们针对文章设置问题,或者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未弄清楚的知识点,自备答案。考题在小组内交换完成。学生在完成考题的同时,教师要抽看他们的考题和答案,给予指导。考试完毕,每组评选出最佳命题人和最佳考题,给予精神奖励。《曹刿论战》中,一学生的问题是:曹刿和鲁庄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他们的形象。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的五彩斑斓。《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一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自己美吗,为什么?学生能设置问题,说明他是真真正正在思考,都应该得到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