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5 08:51:5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1

俄罗斯官方为了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筹办了一场大型的纪念活动。活动的总名称为“国际托尔斯泰论坛”,参与组织“论坛”的单位是一个超级组合: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教育部、莫斯科市政府、国家列夫・托尔斯泰莫斯科的博物馆(莫斯科)、“雅斯纳亚・波良纳”列夫・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以列・尼・托尔斯泰命名的国立图拉师范大学、列夫・托尔斯泰语言和文化学院(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九个部门“从中央到地方”联合行动,纪念列・尼・托尔斯泰去世100周年。其实还应该加上国营俄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公司出资重新修建了托尔斯泰永远停留的火车站“阿斯塔波沃”。在当今俄罗斯,这样的场面可谓壮观了。

11月18日下午5时,我飞抵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随后,全程参与论坛的活动,并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做了两场学术报告。作为一个中国的托尔斯泰爱好者,在百年祭日,表达对列夫・托尔斯泰深度的怀念。我的报告之一是“1919年,列夫・托尔斯泰的关键词:стыдно(羞耻)”,意在探索伟大作家离家出走的近因和远因。另一个题目是“列夫・托尔斯泰最后日记心解”,意在探索列夫・托尔斯泰创作诗学(писать из сердца源心而写)。这是托尔斯泰于1852年提出,并于1898年以长篇论文论证发表的一个原则。这一原则和中国的“文心”理论暗合。我在论坛上提出阅读托尔斯泰应该相应采取一种“阅读心学”(читать из сердца用心而读),托尔斯泰已经离开100年,“世远莫见其面”,但如此“觇文”,或可以“辄见其心”(《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可尽可能地“复活”托尔斯泰生动而丰富的生命。我希望在托翁离世100年之际,打破语言的鸿沟,在某个层面上,用汉语诗学更加深入地贴近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命。

永生之门:阿斯塔波沃

托尔斯泰国际论坛的报到处是以托尔斯泰命名的图拉师范大学,这是一种特别的安排。图拉向南5俄里,就是托尔斯泰的庄园雅斯纳亚・伯良纳。

11月20日,托尔斯泰百年祭的“正日子”,所有代表乘汽车赶往阿斯塔波沃。当年的公历11月10日,托尔斯泰从图拉州自己的庄园出走,先向南,再向西北,然后又折转头向东方。如此转折,托翁只想“彻底的出走”。11月13日在前往乌拉尔方向的列车上,82岁的老人开始发高烧,不得不在中途的阿斯塔波沃车站下车。11月20日,列夫・托尔斯泰长眠于这个偶然停留的车站。其实,“阿斯塔波沃”早已不存在,1918年,苏维埃政府把车站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把这个村落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村”,把这个村所在的区称为“列夫・托尔斯泰区”。如今,编写“列夫・托尔斯泰”这个词条,非要注明“列夫・托尔斯泰(作家)”或者“列夫・托尔斯泰(车站)”或者“列夫・托尔斯泰(行政区)”等等不可。

忽浓忽淡的雨丝中,100年的遥远,似乎失去了意义。今日的一切,似乎都在复活着当年。

我们还在途中,“永生之门――阿斯塔波沃”的纪念活动就已经开始。早晨6点零5分,俄罗斯还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俄国利佩茨克州电台开始播发特别节目:“纪念托尔斯泰的那一时分”。如此强调“6点零5分”,把这一时刻定为托尔斯泰百年祭系列活动的始点,缘于100年前,托尔斯泰就是在这一时刻停止了呼吸。100年前,当托尔斯泰死亡的消息从站长住房里传出,阿斯塔波沃出现了骚动,火车站电报室立即把托尔斯泰逝世的消息发向莫斯科、彼得堡、基辅。消息从骚动的俄罗斯传向全世界,震动了整个世界。100年后的11月20日,铁路部门开来一辆蒸汽机车,火车头前面,挂起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大的头像,缓缓驶进小站,突然一声汽笛,让冰雨的世界充满了哀伤,气氛一如当年。俄罗斯当代作家瓦・库尔巴托夫在阿斯塔波沃村文化宫发表演说:“恰如100年前,今天我们又处于世界的中心。但是,我们不会被庆典光辉和祥和所蒙蔽。因为阿斯塔波沃那一个痛苦的早晨再度降临……。”

不过,当地的孩子们却把祭日当成节日,兴高采烈。我想,这可能是托尔斯泰更愿意看到的场面吧。一份发行范围很广的杂志《星火》,赶在百年祭作了一个统计,给众人心目中的托尔斯泰形象排行,其中排在第四位的是“孩子的朋友”。

设立在当年车站站长奥佐林住宅的国立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也重新布置。100年前,站长房间中的那张单人床,便是列夫・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依托。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阅读、研究列夫・托尔斯泰,在各种资料上,无数次看过这张小床,但在托尔斯泰百年祭日,当我走近铁床的时候,还是被它震撼,因为它承接了托尔斯泰的死亡。

托尔斯泰再解读:未定论的宗教问题

国际托尔斯泰论坛的开幕式,由国家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莫斯科)馆长维塔利・博利索维奇・列米卓夫致词并主持会议。托尔斯泰的后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托尔斯泰也参加开幕式。他是现任“雅斯纳亚・伯良纳”列夫・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馆长,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毕业,他接管“雅斯纳亚・伯良纳”之后,有很多作为。

作家、俄罗斯语文学科院士瓦林金・雅科夫列夫・库尔巴托夫在开幕式上宣读以“述说托尔斯泰”为“专栏”的报告。他说:“从来就有两个俄罗斯,一个是热闹的媒体中的俄罗斯,另一个是深藏在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人心中深处的俄罗斯,他们在不停地思索道德、哲学、宗教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2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2022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著作,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最直接的笔触向我们展示、揭露了沙皇俄国时代的黑暗、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残忍虚伪的贵族官僚、贪婪媚俗的监吏神职人员、艰苦辛劳的农民、无辜受虐的穷人监犯等等,托尔斯泰运用辛辣的讽刺笔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暴露了反面人物的丑恶、贫苦人民的辛酸。

  就像列宁说的,“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从检察官柯尼处获得这个素材后,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作者沿着马斯洛娃蒙冤下狱并被流放、涅赫柳多夫为她奔走上诉以及陪同她前往西伯利亚这条线索,揭露了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官僚、法律、教会的腐败黑暗、革命者被迫被害等的情况,以及种植缓侠淼南质挡蚁蟆?

  而小说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经过“纯洁善良、追求理想”、“放纵情欲、走向堕落”、“从忏悔走向复活”三个阶段,他把土地廉价让给农民,得到舆论的侵袭、贵族的嘲讽,他决定与马斯洛娃结婚,得到家人的反对与敌视,他为蒙受不平之冤的犯人们奔走上诉,遭到官僚们的鄙夷,“这社会究竟是他疯了还是人们疯了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涅赫柳多夫的疑问发人深省。

  另一个得到“复活”的人是马斯洛娃,她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从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和思想中“复活”,受到涅赫柳多夫的影响重新变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她最后为了保护涅赫柳多夫的利益,拒绝了他的爱,尽管她也深爱着他。自我牺牲的爱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形式,至此,马斯洛娃也开始了她的“复活”。

  整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神甫麻醉人民场面的嘲讽和批判。狱中犯人做礼拜的场面及作者的议论让人可叹又可笑,人们所信奉的器具正是绞死耶稣的工具。“凡是折磨人的地方总离不开这种摆设(基督像),仿佛专为嘲弄基督的教义似的”······

  总的来说,《复活》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2022

  过年的闲暇中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是我第一次读托老的文章。也知道托老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都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非常值得一读。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受好与兴趣,他酷爱运动,能骑善猎,尤其打起猎来,简直就忘掉了一切。

  看到《复活》中他对涅赫柳多夫的刻画,对玛斯洛娃的描述,以及对整个事件的阐述,可以看出托老个人经历的影子,但他丰富的想力、善于提炼、挖掘人性的内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方面,的确是超常之人。我看上后就有不读完不罢手的迫切想法,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越看越觉得令人精神振奋,为玛斯洛娃改变感动,为涅赫柳多夫的真诚鼓掌。读着读着,仿佛我就是受苦的玛斯洛娃(这几天怀疑自己病了,而老公去京办事,怕他担心不能诉苦),多希望身边也有一位,这样一位为我排忧解难的爱人。他能不顾一切,只为了让他的爱人,解除樊篱,重获新生。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贵族,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拥有大笔的遗产,为玛斯洛娃多方奔走,从聘律师,见将军,谒省长,从容而有效率,这是非凡人可做到的,托老笔下生动鲜活的事迹不得不让人承认其可信服。

  整篇著作,宏丽而细腻,伟岸又平凡,托老不愧为世界文学的巨匠。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2022

  在我没有读《复活》以前,我认为这本书的书名很怪异,使人难以理解。读了之后,才真正理解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旨意。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从近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文学来看,能与托尔斯泰比肩同声者,实无几人。《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3

吉米・费恩是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创造的一个居住在密苏里州汉尼拔的一个醉鬼形象。这个人物的原型是马克・吐温的中学同学汤姆・布兰肯希普。马克・吐温把他描绘成一个邋遢的文盲,贫穷但却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他是惟一真正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人。因此,他生活得非常平静,看上去永远快乐,所有人都嫉妒他。”马克・吐温说。成年后的布兰肯希普在遥远的蒙大拿州做法官,成了一个众人尊敬的好公民。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以熟人为原型

“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当问到谁是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原型时,福楼拜这样答道。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建立在一个真实的婚姻悲剧基础上的,即福楼拜父亲的学生欧仁・德拉马尔。德拉马尔丧妻后,与农场主的女儿德尔菲娜结婚。德尔菲娜相貌美丽,但却性格古怪,有极强的社交能力。在他们结婚不久,德尔菲娜就厌倦了乡村生活。她花费在珠宝和服饰上的费用高得惊人,生活极尽奢靡,而且还与其他男人保持着关系。最终,德尔菲娜在27岁那年服毒自杀。有人认为,小说中那个饱受折磨的女人的名字是福楼拜在一次埃及旅行时突然想到的。当时,他下榻在一座由一位名叫包法利的人经营的饭店里。福楼拜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这部小说,但他从没有承认小说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的说法。“《包法利夫人》中讲述的故事都不是真实的。”福楼拜坚持说。

J.M.巴里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灵感来源于孩子

巴里喜欢牵着狗漫步在花园中,在那里他经常遇到三个小男孩:乔治、杰克和彼得,以及他们的保姆。这几个小男孩总喜欢逗巴里的狗,而巴里就给他们讲海岛和仙女的故事。久而久之,巴里和三个男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孩子们的父母也与巴里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他们经常一起出去度假避暑,并一同表演巴里创作的剧本,其中就有《彼得和温迪》。巴里出名以后,曾经写信给三个男孩:“他们总问我谁是彼得・潘?而我的回答是:灵感来源于你们。”

布拉姆・斯托克和《德拉库拉》:海尔辛教授就是我

斯托克在恐怖小说《德拉库拉》中塑造的吸血鬼伯爵的原型来自于弗拉德・泰佩什――一名生活在中世纪的贵族。泰佩什喜欢把人用钎子穿起来,甚至在他用餐时看着这些牺牲品因一点一点地失血而死而产生。斯托克是在大英博物馆查阅有关吸血鬼资料时看到有关泰佩什的故事的。至于小说中的海尔辛教授就是斯托克本人。

托尔斯泰和《安娜・卡列尼娜》:源于一起意外事故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的诞生可谓波折重重。小说曾三次易名,直到最后托尔斯泰才把主人公的名字定为小说最终的名字。而小说主人公的性格也几经改变。最初托尔斯泰认为她应该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轻浮而浅薄,像一个“魔鬼”。主人公的名字也曾经作过更改,在确定为安娜之前,曾经使用过塔季扬娜和阿纳斯塔西娅两个名字。主人公的外表也是经过作者反复琢磨的。最初托尔斯泰把她描写为一个没有任何吸引力的、有一个窄小鼻子的女人。而最后安娜却是一个美丽迷人、拥有活力和理智头脑的女人。

所有这些改变都源于作家目睹的一起意外事故。1872年1月,托尔斯泰夫妇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车站目睹了一名年轻女子纵身从站台跃下,火车开过将其碾碎的惨剧。自杀的女青年名叫安娜・斯捷潘诺娃,是托尔斯泰一个朋友的情人。正是她的悲剧激发了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的灵感。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和《金银岛》:一幅水彩画的启示

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作家斯蒂文森为儿子画下了一幅关于海盗的水彩画。到了晚上,看着这幅画,作家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在两周内完成了故事的创作,并定名为《大海的厨师》,因为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不是男孩吉姆・霍金斯,而是海盗船上的厨师朗・约翰・西尔弗。为了创作这个人物,斯蒂文森将他在中学时代的同学威廉・欧内斯特・亨利作为原型。这是一个孱弱多病,一条腿被截肢的小男孩。亨利曾经表示,对自己在小说中扮演海盗非常高兴。

约瑟夫・康拉德和《吉姆老爷》: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部有关懦弱和拯救的小说,是康拉德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1890年8月,搭载着953名穆斯林的“Jeddah”号从新加坡港起航。几天以后,轮船出现机械故障,看上去马上就要沉没了。船长和船员们弃船而逃,留下惊恐的乘客们。逃跑的船长和船员抵达雅典后说,船已经沉没,他们是仅有的幸存者。第二天,“Jeddah”号被另一只船拖到雅典。丑闻被曝光,但船长和船员们只受到了轻微的惩罚。船长奥古斯丁・威廉斯遭到唾弃。康拉德是在新加坡认识威廉斯的,而他就是吉姆老爷的原型。

大仲马和《基督山伯爵》:警方档案的启发

大仲马可能是从翻阅警方档案而得知了鞋匠弗朗索瓦・皮科的故事的。就像《基督山伯爵》里的当泰斯所遭遇的那样,弗朗索瓦的一帮朋友用莫虚有的指控出卖了他。遭遇不公的鞋匠在牢中度过了几年的艰难岁月。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意大利神父,成为“忘年交”。在死牢中,神父告诉鞋匠一个秘密藏宝的地方。弗朗索瓦成功越狱后,找到了财宝,并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他先杀了两个出卖他的朋友,然后玩弄了第三个朋友的女儿,之后再找到了第四个人,也是所有这些人中最卑鄙的一个――咖啡馆老板卢皮奥,也正是这个人在弗朗索瓦入狱后霸占了他的未婚妻。愤怒的弗朗索瓦放火烧了咖啡馆,并杀了卢皮奥。所有这些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大仲马对某些细节进行了修补,但关于背叛、入狱、财宝和最后复仇的情节均来源于真实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4

名著《复活》感悟日记心得体会1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超多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资料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女子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少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我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我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我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我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我的生活,将自我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重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前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我,承担自我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忙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能够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因此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我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持续真正的自我。

 

名著《复活》感悟日记心得体会2

  复活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作品,而且它也是我最喜爱的作家托尔斯泰的著作。

  复活这部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突出托尔斯泰虽然对现实社会做了激烈的抨击,揭露了社会制度的本质。

  复活的主人公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本来是一个单纯,热情的少年,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并与其发生了关系。但后来他背叛两人的承诺,而怀孕的卡秋莎被赶出家门。

  由于社会的现实,把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变成一个跟其他贵族一样的人,而把卡秋莎逼良为娼。由于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一次偶然的机会作为陪审员参加审理一个毒死人的命案。而被告者是卡秋莎,看到玛丝洛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他开始反省,进行“灵魂净化”,发现他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又可耻,又可憎”。

  最后经过他的帮助,卡秋莎沉冤得雪,对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的怨恨也消失了。

  看完这篇小说再看看题目,我觉得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

  这部小说让我知道人性的本质,但是它也是暗示真托尔斯泰的经历,他本来也是一个贵族人士,也是过着蹂躏奴隶的生活,但他后来慢慢思考,发现这样自己并不快乐,最后他放弃一切,解放奴隶,寻求真正的快乐。他这样的行为却被别人认为他疯了,甚至是家里人也觉得他疯了。

  这体现的是当时的以贵族为首的社会,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现在不算是x社会,但有很人不管是有钱还是贫穷,他们都愿意帮助别人。作者应该是希望这样一个社会吧。

 

名著《复活》感悟日记心得体会3

  当我第一次看到“复活”这个书名时,我心里就产生了疑问:谁,怎样就复活了?然而当我把这本沉甸甸的大书从书架上拿下来时,我知道了答案就在这一片片的白纸黑字里,只有用心去读,才能体会到作者叫它“复活”的用意。

  看完了书,合上书页后,聂赫留朵夫成了一个思考的对象。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他。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家中的女仆卡秋莎产生了爱情,但没有过多的表露。当他做了几年的军官回来后,原本善良的他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给了她一笔钱后就抛弃了她。在一次法庭审理案件时,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目睹了审理马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经过,当马斯洛娃的眼睛扫过他时,他心里极度恐慌,并产生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悔恨情绪。随后的几天里经过思想的斗争,决定“救助”马斯洛娃,及其他一些受苦的人并与马斯洛娃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

  读罢这本《复活》,我的感觉就是聂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便会他原来的自己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个善良的贵族青年,过着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生活,与卡秋莎也只是单纯的喜爱。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认可他,反而觉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经过三年的军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决定做“跟大家一样的人”。

  这使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迷恋酒色,享乐成癖。他把女人当作玩乐的工具,于是便在回来后诱奸了那个曾经单纯可爱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为他敲响了警钟。他不敢直视马斯洛娃那双斜睨的眼睛。他感觉是自己曾经的举动迫使卡秋莎堕落成现在的马斯洛娃,一个妓女,囚犯。于是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马斯洛娃,并要彻底拯救她,与她结婚。这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它有许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

  然而,我认为聂赫留朵夫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不容易,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周遭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他堕落了。可他能被与马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并决定重新做人,这说明了他的本质还是善良的。他重新开始记日记,“同自己谈话”,“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圣洁的自己谈话”,这是他人生的转变。试想,在一个人人都享乐的贵族环境中,一个公爵,只因一个妓女、囚犯的一个眼神就改变了自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然而聂赫留朵夫却做到了,而且是在那个妓女、囚犯近乎于玩弄的态度下做到的。这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不仅“救助”了马斯洛娃,让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还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着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帮助被诬陷的囚犯,去找典狱长、副省长,那些它并不想见的人。复活的聂赫留朵夫成为了黑暗社会中的一个亮点。

  至于他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亚,并不顾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仍旧希望马斯洛娃能宽恕他,并想继续帮助马斯洛娃,这也就是聂赫留朵夫真正的复活了,他已经彻底从一个贵族公爵便回一个善良的人了。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己。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己,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在报纸上曾刊过有个见义勇为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对不正确的事做出纠正。有次他看见卡车司机乱吐槟榔汁,好心的劝他,却因而被打了几乎送了半条命!真是讽刺,报上这活生生的案例使的原本热心的人不由得犹豫起来,最后大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劝阻,变成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是一个好人的“堕落”。

  再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如今有许多学生不好好学习,天天往游戏厅、网吧跑,家长、老师教育了半天,可惜学生不仅“坚决不改”,还“变本加厉”。学生不学习,也可以适当休息。但是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只顾“休息”就是“自甘堕落”了。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中不知道珍惜,倒显得不如到差的环境中体会一下再回来的好。可是又有谁会到差的环境中去体会呢?既然没有人想去,那么就是人们不知珍惜了。

  《复活》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又多么重要。珍惜现在良好的环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让一丝一毫的不良因素动摇自己,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名著《复活》感悟日记心得体会4

  人为谁而活?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同事?为领导?

  如果我们认真而又细致地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你或许会发现,还真得需要仔细地想上一想!而想一想的结果,你就会发现,其实,人是自私的!

  古人就说:“养儿防老”。当我们在热情讴歌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之时,我们的父亲、母亲也许正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为自己完成传宗接代之任务,也为自己能够老而有所养、无后顾之忧而正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呢。是的,悠悠说得可能是太现实了一点,讲出了一句大白话,朋友们看着也许不舒服。然而,现实又是如此地不容置疑。

  其实,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则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我们不能否认人有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阳光一面,同样也不能否认人有自私自利、欲壑难填的阴暗一面。

  用《复活》作者托尔斯泰的话说,所有的人都是“由两个人合成。一个是精神的人,自己追求的只是也能使别人幸福的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幸福,而且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第一部,第十四章)所谓兽性的人,在悠悠看来,更广义地说应该称之为自私的人。悠悠认为,托尔斯泰对人的双面性分析是很透彻的,也是相当到位的。

  《复活》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毫无顾及地利用玛丝洛娃对他朦胧而又纯洁的爱意,无情无义地诱奸并随即抛弃了她。聂赫留朵夫满足了自己的兽性的欲望,却将终身的痛苦留给了年轻而又无助的玛丝洛娃。最终,玛丝洛娃因不幸怀孕而被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妈赶了出去,从此,走上了出卖肉体的悲惨的人生之路。

  其实,对于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的贵族来说,像聂赫留朵夫这种兽性的行为是“常有这种事嘛。申包克跟家庭女教师有过这种事,是他自己说的。格里沙叔叔有过这种事,父亲也有过这种事,……既然大家都这样做,那么,可见这也是必要的”。(第一部,第十八章)一旦兽性的人占了上风,人的思想就会被无耻的阴暗所蒙蔽着,灵活也就会被私欲所笼罩。

  好在聂赫留朵夫心灵中还保留着那片圣洁的家园,精神的人还能苏醒于他的心间,使他的人性得到“复活”。他开始用他的行动为他的“兽性的人”赎罪。他抛弃了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将自己所继承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他为无辜服刑的人奔走呼号,想方设法为玛丝洛娃争取无罪释放。虽然,他为玛丝洛娃所作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圆满成功,玛丝洛娃最终还是被判苦役,后改成流放。但他的努力显然赢得了玛丝洛娃的原谅与认可。也正是对他这种行为的认可,使玛丝洛娃没有接受聂赫留夫的爱,因为“她爱他,认为如果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了,就使他完全解脱了。”(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无疑,《复活》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活”是如此之不易。

  “人性复活”的过程中痛苦的!为了让人性复活,聂赫留朵夫经常进行“灵魂大清扫”。“往往过了一大段时间之后,他忽然觉得内心活动不通畅,有时甚至完全停顿,他就开始清除堆积在灵魂中的而成为停顿的原因的种种污垢。”(第一部,第二十八章)然而,即便如此,聂赫留朵夫也时常经受不住各种诱惑的考验,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就陶醉于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并以此为乐。

  由此可见,要真正能经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人必须要经常进行“灵魂大清扫”,让“精神的人”时刻保持着活跃的精神。

  世界充满诱惑。面对诱惑,我们也许真得应该做一个“精神的人”,而将“兽性的人”囚牢在人心的深处,永远不将之释放。尽管,这或许是一种长期的痛苦!然而,我们应该有这种作出牺牲的勇气!

 

名著《复活》感悟日记心得体会5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名著《复活》感悟日记心得体会6

  《复活》是托尔斯泰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斯洛娃、涅赫柳多夫。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5

彼得伯勒Feery Meadows公园保育员帕克称,大部分到这里的游人都携带一大袋白面包喂鸭鹅,导致它们肥得肚子差不多碰到地。公园现已禁止售卖面包,改售健康的饲料粒。

帕克指出,鸭鹅吃面包造成营养不均衡,诞下的小鸭小鹅身体也有缺陷,例如羽毛生长不正常,难以跃飞,易受狗或狐狸攻击。

为控制鸭鹅的食量,当局在水边竖起围栏,并设立新的喂食平台。撒下的饲料粒浮在水面,也可鼓励鸭子“动身”搜索食物。(来源:中新网)

澳大利亚1艘近140年古沉船被大浪冲回海边

因近来连续遭遇大风和大浪天气,位于澳大利亚南部阿德莱德约克半岛一艘曾经被沙滩掩埋的历史性沉船,日前重见天日。

据报道,这艘三桅帆船名为“埃塞尔”号,1876年建于英国,往来航行于阿德莱德和南非之间,在1904年航行至阿尔索普岛附近时触礁沉没。当时只有一名19岁水手死于船难,其他人全部获救,船只残骸顺流漂到约克半岛。上世纪80年代,沉船遗骸被大浪拍碎卷入海底,直到最近被风浪冲回沙滩。

南澳环境保护厅发言人黛博拉·弗班克表示,“埃塞尔”号的母港在挪威,当局正与挪威海事博物馆联系。(来源:人民网)

韩研究称20多岁上班族幸福指数最低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公布的“上班族幸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韩国上班族的平均幸福指数仅为55分(满分为100分)。而从各个年龄段来看,20多岁上班族的幸福指数最低。

三星经济研究院以849名上班族为对象进行了网上调查,从工作的意义、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心理状态等职场生活方面,以及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日常生活方面等共16个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最终折算出韩国上班族的幸福指数为55分。

从各个年龄段来看,20多岁上班族的幸福指数最低,为48分;30多岁上班族为53分;40多岁上班族为56分; 50-55岁上班族为61分,年龄越大幸福指数越高。

调查发现,影响上班族幸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为“积极的情绪”,其次为工作的意义、组织与上司的支援。另外,如果在职场有超越工作关系的亲密伙伴、公司内有可以休息的空间的话,上班族的幸福指数会上升。

调查还显示,上班族整体生活幸福指数为64分,但职场生活幸福指数为55分,也就是说上班族在公司的幸福度不及平均生活质量。上班族平均“离职欲望”为49分,这意味着有一半的上班族有辞职的潜在意愿,而幸福指数越高,离职欲望越低。(来源:网易财经)

泰国农大考生戴防作弊帽造嘲笑

为防止学生在考试作弊,泰国农业大学的老师竟想出“防作弊帽”招,戴在头上白色A4纸遮住双颊,预防有人想四处张望、偷看旁边同学的答案,不少网友看了笑说,“好像要奔丧喔!”

据泰国《曼谷邮报》消息,泰国农业大学因为考场太小,学生彼此坐得很靠近,为了防止作弊,学校跟学生间协议,考试戴上“防作弊帽”,校方指出,学生们都很乐意也觉得很有趣,没有强迫他们戴,同时也澄清这不代表学生常作弊,以后不会让学生戴了。(来源:华东在线)

挪威首相扮的哥微服私访 车技业余乘客不满意

挪威工党通过社交网络一段视频,披露工党领导人、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假扮出租车司机,用半天时间接送乘客,通过交流了解民意。

这段用微型摄像机拍摄的视频显示,不少乘客最终认出斯托尔滕贝格,并对他提出一些施政建议,但他们对首相的驾车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斯托尔滕贝格公布于网络的一段留言中说:“听到民众真实想法对我至关重要。如果说有个地方民众能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那这个地方就是出租车。”

当日,斯托尔滕贝格身着司机制服,佩戴徽章,开一辆黑色“奔驰”出租车,和其他“的哥”一样在首都奥斯陆街头“拉活儿”,其间与乘客攀谈,话题广泛。

视频由车内安装的微型摄像机拍摄,以真实记录乘客反应。不少乘客上车后不久就能认出斯托尔滕贝格,只是略感惊讶。其中一人说:“从这个角度看,你长得真像首相。”

在首相与乘客的对话中,有个学生讨论了教育政策,另一个学生谈到了环保问题。有个老太太也认出了首相,高兴地说,很幸运“打的”撞上首相,因为她正准备写信给他,要求政府对大企业老板的薪水采取限制措施,“他们不能那样(轻松地)挣大钱”。

不少乘客根据相貌认出斯托尔滕贝格,而这位首相的车技则暴露了他并非出租车司机的秘密。暴露身份后,斯托尔滕贝格对一名乘客承认,自己已经8年没开车了。

一名女乘客显然没有因为首相为她开车而动容,倒是斯托尔滕贝格那一脚突如其来的急刹车着实把她吓得够呛。

“这种驾驶技术完全不是我见过最好的,”她笑着说,“我对这次服务不太满意。”

另一名年轻女乘客则相对宽容:“我觉得已经不错了……起码我还活着。”(来源:北京晨报)

俄亿万富翁连续买豪宅以防财产被分居妻子夺走

有媒体披露,俄罗斯亿万富翁德米特里·雷波诺列夫花2000万美元买下了好莱坞明星威尔·史密斯位于夏威夷的别墅,这位富翁之前也曾不止一次花巨资在美国购买豪宅,据称他连续买房置业是为了让自己的财产不被分居的妻子夺走。

雷波诺列夫正在闹离婚的妻子埃琳娜已针对他购买的夏威夷别墅提起了诉讼,雷波诺列夫之前在美国购买的豪宅也曾遭受同样命运。埃琳娜声称,雷波诺列夫购买这些豪宅是为了不让她分到财产。埃琳娜和雷波诺列夫从2008年起开始打离婚官司,官司由瑞士法庭受理,埃琳娜表示自己很有可能赢得官司,如果赢了的话就能分到雷波诺列夫的财产。

雷波诺列夫身家90亿美元,他的发言人否认了埃琳娜的指控,发言人表示,雷波诺列夫的这些豪宅不是通过个人身份购买的,并且豪宅划到了属于他的两个女儿叶卡捷琳娜和安娜的信托基金名下。而埃琳娜的纽约律师戴维·纽曼则对此有异议,纽曼表示:“雷波诺列夫就像个喝醉的水手般挥霍金钱。”

自从埃琳娜2008年提出离婚后,德米特里·雷波诺列夫就买下了唐纳德·特朗普、桑迪·威尔和威尔·史密斯的豪宅,此外,他还花3亿美元在摩纳哥买了座豪宅,花1.56亿美元买了两座希腊小岛,花1.3亿美元为他的摩纳哥足球队签下3名球员。

当然,作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名的人物,这一系列消费举动对46岁的雷波诺列夫来说毫不费力。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6

男主角一个纯真美好的,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流连花天酒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学生《复活》读书心得2021,更多阅读心得点击“读书心得”查看!

高三学生《复活》读书心得1周六,我信手翻开《复活》一书,很快就被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气读了大半。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通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己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因为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我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高三学生《复活》读书心得2近期,我读完了俄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从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军旅生涯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

我曾经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还有对大家说的:在看一类名著之前,看一下作者介绍。有助于大家理解。

高三学生《复活》读书心得3《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超多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讲述的资料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_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重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前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

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忙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能够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因此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持续真正的自我。

高三学生《复活》读书心得4在复活一书中,聂赫留朵夫"忏悔贵族"的形象阐述了托尔斯泰作为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与主旨。在他身上,“精神的人”和“动物的人”二者交替出现。一方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一方是在作者抨击的沙俄统治阶级熏陶下腐朽靡烂的恶。

大学时期的聂赫留朵夫热情而单纯,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少年脑中灌输着在当时俄罗斯算得上不切实际的,及其理想主义的名主理念。虽然出生于地主家庭,在注重血统的沙俄是不可与统治阶级分割的一分子,但聂赫留朵夫仍坚定不移地反对着土地私有制,“占有土地是不正当的”,为被剥削的农民、工人呼吁正义,争取改革。

然而,参军后,聂赫留朵夫很快地沾染了腐败的生活方式,再次回到马斯洛娃身边后将她诱_致孕又用100卢布打发抛弃了她,使她被扫地出门,生活困苦,领了黄色执照开始妓女生涯。

马斯洛娃的如同德伯家的苔丝,被诱_后生活急转直下。但她不一样于苔丝,正因苔丝于艾里克是罂粟般引诱其堕落,让其甘心于沉溺罪恶中的禁果;而马斯洛娃于聂赫留朵夫,是救赎,是药引,是他获得精神上新生的灯塔。正因他,马斯洛娃不再坚信“上帝和爱”,不再坚信完美存在于世间。这个因自己的孽障沦落烟花之地,勾栏之中,被彻底地伤害而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女子,唤醒了被动物面支配的聂赫留朵夫残存的“精神的人”。自此,他开始了为马斯洛娃上诉,从而接触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间百态,产生对沙俄社会的反思与痛恨,直至获得马斯洛娃的原谅,散尽家财与她同被流放西伯利亚的道路。而马斯洛娃也在原谅聂赫留朵夫中复活了自己。

全书中,最令我恐惧的不是沙俄统治的残忍不公,不是社会底层人民饱受剥削虐待的凄苦生平,而是这些社会因素造成的精神上完全的,彻底的,悲哀的空虚。托尔斯泰曾描述马斯洛娃作为妓女的生活,下午起床,挑衣服,吃油腻的甜食,与鸨母吵架,傍晚纵情享乐直至凌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失去了任何存在的价值与好处。在风雨中的车站失去了信仰的马斯洛娃,仿佛也失去了灵魂。于彻骨的麻木与放荡中,马斯洛娃只是个挖掉了精神的躯壳,没有了自我,没有了意识,以一个渺小的,兽性的姿态存在着。这恐怖的空虚蔓延着,不仅仅在底层人民中出现,也更在贵族,这些因腰缠万贯连基本的谋生工作都不需要实行的游手好闲者们中出现。托尔斯泰也在文中借聂赫留朵夫问道,受苦的好处是什么?存在的好处是什么?

于我而言,这就是为什么马斯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两个具有典型的形象能如此触动人心。只有走出精神上的空虚,才能够真正的活,名曰“复活”。空虚是这些可怜人们逃避难以承受的苦痛的途径。聂赫留朵夫也一样,他困惑于社会中如此的苦难与不公之好处,彻夜翻读圣经焦急寻找答案,得出结论为,要克服如此的苦难与罪恶,唯有“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这具有浓郁教会熏陶的思想却也不失为真理,归根结底向上帝忏悔是为了寻求宽恕。承认并知晓了自己的罪恶,继而寻求某种更高精神存在的宽恕,受害者的宽恕,或自我宽恕,但宽恕并非包庇。承认罪孽,并带着罪孽活下去,无论你是信徒或无神论者,这都是通往心灵净化的道路。西蒙松之类的革命者攻击的是制造社会性麻木空虚的源头,即封建体系。而聂赫留朵夫与马斯洛娃,代表了千万渺小的封建受害者,即没有潜质或不愿倾其所有来改变全社会的人民。在政教合一,教会势力根深蒂固的沙俄,托尔斯泰创造此二人的好处是,个人信仰与忏悔,宗教主义的路途,才是绝大部分麻木而无力改变社会的民众寻求解脱的方式。应对俄罗斯民族深沉的苦难,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沉淀给出的解决方法,尽显了生活在精神世界的文豪思想,从个人的精神上解救这个他所深爱的民族,而非社会性的改革。

个人宗教主义具有足以抗衡封建腐烂的社会体系的能量,也可能是在不能改变体系之前,人民的救赎。这就是我眼中,复活的主旨。

高三学生《复活》读书心得5“复活”不仅仅是小说的名字,更为深刻的是其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看到小说的名字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去想,究竟是谁的“复活”?他因何“死去”?又因何“复活”?当我最后看完了这本小说,所有的疑问最后都得到了解答。

小说描述了两个主人公的复活—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精神上的复活。两个人的复活之路都令人敬佩不已。我尤其赞叹玛丝洛娃的善良与坚强不屈。少女时代的玛丝洛娃纯洁善良,天真活泼。她与聂赫留朵夫公爵产生了一段完美无暇的初恋,但这一切却在两年后被毁掉了。在“那个温暖的有风有雨的夜晚”,在那个小小的车站,卡秋莎的最后看到了她与聂赫留朵夫之间巨大的等级差异,悲哀欲绝的她再也不坚信上帝和善了。她深信深信关于上帝的一切以及他的戒律的一切也都是欺骗和谎话。这成为卡秋莎抽烟喝酒以及一切堕落的源头。她在精神上灵魂上死亡了。而此时的聂赫留朵夫也不再是两年前那个正直而无私的少年了,正因“坚持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实在太难了”,他不再坚信自己而开始坚信别人了。因此他沉溺于贵族式的腐败与堕落的生活,同样在精神上死亡了。

而七年后的两人再次相遇,聂赫留朵夫是法庭上的陪审,玛丝洛娃却沦为了命案的嫌疑犯。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公爵很担忧自己的罪被公之于众,怕自己名誉扫地。当他真正看到玛丝洛娃所遭受的苦难,才开始真心的忏悔。难能可贵的是公爵并不只是嘴上忏悔,而是切实的行动起来了。说实话,从这时我才一开始对公爵的厌恶转而对其改观。他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为她请来申诉的律师,一次次的为她上法院,甚至去农村,拜访那些虚伪的不称职的法官、将军乃至国务大臣。聂赫留朵夫在对玛丝洛娃的忏悔之中开始了自己灵魂的净化,开始“复活”。在之后他随着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流放,毅然决然地放下自己的贵族生活,不仅仅帮忙玛丝洛娃,也帮忙其他的囚犯,为无辜获罪的革命家做事,同情底层人民的苦难,“复活”的也更为彻底。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尽管沦为妓女,又受诬陷入狱,但她仍保有善良的本性。虽然一开始憎恨着始作俑者聂赫留朵夫,但看到他真诚的行动后,还是原谅了他。玛丝洛娃也因此开始了自己的“复活”。在去西伯利亚的流放中玛丽帕芙诺芙娜和西蒙松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玛丽帕芙诺芙娜的无私奉献和温柔善良深受感动,正因西蒙松对她的毫无芥蒂的感情而竭尽全力唤醒自己具有的高尚品质。玛丝洛娃最终也获得“复活”与新生。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7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1    我有幸读了这部小说,深为其细腻的手法,锋利的笔触所震撼。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上流社会的公爵,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女(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正是曾经被他奸的一个姑娘,并造成她怀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后将她扫地出门。玛丝洛娃生下的孩子被送往育婴院的途中死掉,从此她逐步坠入堕落的深渊,落入妓院过起了淫荒糜的生活。良心未泯的聂赫留朵夫逐渐发现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走向了拯救玛丝洛娃同时也是为自己减轻罪行的艰辛之路,就在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都得以复活。

   然而出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之手的作品绝不可能只是一段凄惨曲折的爱情故事。《复活》花费了他从1889-1899年10年的心血。当时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心已经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国当时社会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所以,《复活》一书是借托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正反映被欺压的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揭露了腐朽混乱的上层社会和官场。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一个平民女子,是俄国社会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一开始她是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开朗的少女,结果遇上上层社会的聂赫留朵夫,被他玷污然后抛弃,被赶出家门接着沦落为女,最后又受人诬陷被告上法庭,由于陪审员的误判、法官的不负责任使她被放逐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一系列的打击,经历的种种使她褪去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上层社会的憎恨。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和官主义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但是整个过程中玛丝洛娃并没有完全失去人性中最可贵的善良,她关心监狱中受尽折磨的无辜的人们,并要求聂赫留朵夫去帮助他们早日离开监狱。并且在发现聂赫留朵夫的真诚之后也从心底里原谅了他。最后从政治犯身上看到了值得敬佩的斗志,慢慢的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复活。这些也代表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2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超多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资料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女子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少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我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我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我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我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我的生活,将自我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重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前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我,承担自我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忙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能够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因此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我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持续真正的自我。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3

   无论是谁看到《复活》这个书名都会想很多心里也会好奇以及惊讶,都在会想:“人会复活?”后来我也是带着这份好奇打开了这本书。

   本书的主人公是出生贵族的青年——聂赫留朵夫,在早年他和卡秋莎产生了爱情,可是当他做了几年军官回来后就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后还抛弃了她。卡秋莎被一群无耻的法官判处了四年牢狱,并流放到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良心上受到谴责,决定和她一同前往西伯利亚,并把自己的田地分给穷人。他向卡秋莎求婚,为赎他曾经的罪过。卡秋莎拒绝了。她在流放当中和革命者西蒙松走在了一起。最后,聂赫留朵夫放弃了对卡秋莎的追随,过起了自己的日子。

   最后的聂赫留朵夫复活了,他不再像被污染时的军官那样残暴,他为觉得是自己使卡秋莎的沦落而自责,他要救赎,所以他要和卡秋莎结婚,这是他的一次复活。尽管当初的他像野兽,可是当他自责于卡秋莎的时候,可以看出他的深处是善良的。世俗并没有完全蒙蔽他的双眼,但是只是年少气盛的他迷失了方向而已。当然,只要人性的善发挥出来,那么就是在堕落时候的复活。

   《复活》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是多么重要,珍惜现在的良好环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让一丝一毫的不良因素动摇自己,这才市生活的真谛。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4

   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家最杰出的代表,《复活》于他71岁所作,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长期思想的结晶,是他文学艺术探索之路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我有幸读了这部小说,深为其细腻的手法,锋利的笔触所震撼。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上流社会的公爵,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正是曾经被他诱奸的一个姑娘,并造成她怀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后将她扫地出门。玛丝洛娃生下的孩子被送往育婴院的途中死掉,从此她逐步坠入堕落的深渊,落入妓院过起了淫荡荒糜的生活。良心未泯的聂赫留朵夫逐渐发现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走向了拯救玛丝洛娃同时也是为自己减轻罪行的艰辛之路,就在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都得以复活。

   然而出自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之手的作品绝不可能只是一段凄惨曲折的爱情故事。《复活》花费了他从1889-1899年10年的心血。当时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心已经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国当时社会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所以,《复活》一书是借托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正反映被欺压的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揭露了腐朽混乱的上层社会和官场。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一个平民女子,是俄国社会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一开始她是一个天真纯洁活泼开朗的少女,结果遇上上层社会的聂赫留朵夫,被他玷污然后抛弃,被赶出家门接着沦落为妓女,最后又受人诬陷被告上法庭,由于陪审员的误判、法官的不负责任使她被放逐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一系列的打击,经历的种种使她褪去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的失望和对上层社会的憎恨。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和官僚主义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笞。但是整个过程中玛丝洛娃并没有完全失去人性中最可贵的善良,她关心监狱中受尽折磨的无辜的人们,并要求聂赫留朵夫去帮助他们早日离开监狱。并且在发现聂赫留朵夫的真诚之后也从心底里原谅了他。最后从政治犯身上看到了值得敬佩的斗志,慢慢的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复活。这些也代表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我认为读托尔斯泰的书,千万不能忘了他的细腻,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不可以一掠而过的,不然你会损失很多。其中,当玛丝洛娃作为女犯被士兵押往法庭时,她对路人的轻蔑目光毫不在乎,可是当一个买煤的乡下人走到她身旁,画了个十字送给她一戈比时,她却脸红的低下头去。这个羞涩的表情像一束光芒,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她的灵魂,露出她纯洁的天性。这处伏笔预示她的灵魂必将复活。我认为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出他对下层人民的关怀之情。

   再说说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他在小说中的经历比玛丝洛娃更为复杂。他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真正的反映出主题深刻形象。在拯救玛丝洛娃的艰难途中,他游荡在各种官员之间,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官僚以权压人的荒诞行为和有钱人的腐朽思想。此外,他还走访玛丝洛娃的家乡,看到他从未看见过的触目惊心的景象,瘦弱的孩子、乞讨的妇女……此时,他又唤起了少年时代的灵魂,坚定地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决心将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这件事在上流社会中引起了如同暴风雨般的强烈争议。

   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不再追求无欲享受,从豪华的庄园搬出、将随身带的钱财分给穷人、将土地分出。在上流社会过惯了那种奢侈挥霍的生活,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这不只感动了玛丝洛娃也是感动了读者,作者也正是借此表达对社会觉醒的呼吁。

   经历了千万曲折,不论是玛丝洛娃最终的复活,还是聂赫留朵夫的努力执着,在我们看来他们最终都应该幸福地在一起,然而结局是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或许是玛丝洛娃不想阻碍聂赫留朵夫的前途,或许是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成全,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忘了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复活》读书心得体会5

   想象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劳苦大众被各种赋税压迫着直不起腰杆来。民不聊生。也试想在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宅院内穿梭着各种谈笑风生的名流贵族。他们举手投足间是何等贵气,事实却毫不掩饰地显露出他们游手好闲、穷奢极侈的气息。列夫托尔斯泰将贫富悬殊的两个世界通过一系列描写表现得淋一漓尽致。

   作为男主人公的聂赫留朵夫正是看清了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而怜悯一爱一护劳苦民众与弱小者,愤恨憎恶贵族与统治者。

   聂赫留朵夫是一位阔绰的公爵少爷,他在青年时期与娉婷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相识并互相一爱一慕。在年少的冲动下,他们偷尝了禁一果。在聂赫留朵夫离开后她才清楚地知道自己怀孕了。本该是一段栀子花般的一爱一恋,结局却让人唏嘘。从那开始,她开始厌恶一切。正是这种消极的心理让玛丝洛娃陷入无助、仇恨的状态中。她不堪凌一辱而反抗,为此她丢一了好几份工作,而新生的婴儿也不幸早早夭折。种种打击使玛丝洛娃彻底沦陷。为了生存,倒一逼一成了处处卖弄风情的“窑姐儿”。倨傲的聂赫留朵夫为此放下了身段,开始反思自己的罪恶。

   聂赫留朵夫渐渐认清了官一场及贵族名流的各种嘴脸,他们无形中为自己贴上了“为自己而活”的人生信条,错综复杂、卑鄙下流、虚伪、麻木、残忍。他亲临了农民们迫于政一府而苦不堪言的生活。他开始清醒、开始思考、开始忏悔。最终被兽一性一的人攫住的人一性一渐渐苏醒,是聂赫留朵夫在理智上认识到应该同情劳动人民和憎恨统治阶级。他的一精一神,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复一活。聂赫留朵夫崇尚平等、博一爱一,他的灵魂在奔跑,竭力想逃离这个肮脏、卑劣的贵族生活圈。而作者托尔斯泰不顾家人反对,改变了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并终生与文明的罪恶和谎言对抗。聂赫留朵夫难道不是托尔斯泰的代表者、托尔斯泰思想、感情的载体吗?

   后来在聂赫留朵夫的“赎罪”下,玛丝洛娃原谅并重新一爱一上了他,可她不愿因为自己而拖累了他,最终与政治犯西蒙松结为伉俪。玛丝洛娃的一精一神,不是简单地复一活,而是达到了崇高的'、完美的境界。同样崇高的还有英国名著《简一爱一》中拥有独立人格的简一爱一。不为金钱、不为浮名,回到她双目失明的挚一爱一身边。简简单单的一爱一,就这样默默厮守一生。玛丝洛娃与简一爱一的一爱一平凡简单却难掩伟大的光芒。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8

   《复活》读后感范文2000字左右

  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在学生时代有粗略的读过,却没有耐心的去将它看完,至今仍是一个遗憾。工作后,借着学校所举行的读书活动的良好契机,我决定再一次领悟《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从近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的文学来看,能与托尔斯泰比肩同声者,实无几人。《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复活》的简要内容是: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叶卡捷琳娜*玛丝洛娃被控偷窃嫖客二十五百卢布的案子,陪审团中有一青年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发现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他姑姑家客居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同她在狱中相见,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后来,聂赫留朵夫和玛丝络娃的道德都“复活”了。有个好的结局。

  小说名曰《复活》顾名思义,其中必有人“复活”。那幺“复活”的人究竟是谁呢?是聂赫留朵夫?还是玛丝洛娃?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此,评家众说纷纭,不过,细品全书后,就会有所知晓。

  聂赫留朵夫品性善良,且有抱负。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贵族特权极为不满,把名下的那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起初,他对姑母家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爱是真诚的。后来,他参军当了军官,军营生活却使他堕落成为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诱奸了自己当初曾热恋过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法庭上遇见卡秋莎之前,他正与一个有夫之妇私通,同时又有一个贵族小姐求婚;此外,他已放弃否定土地私有的理论,准备接受母亲的大家遗产。在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尤其是她被判苦役后发出的哭声,更是触动了他那似乎并未完全泯灭的良知。他痛悔过去的劣行,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

  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多方替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同他结婚。比如,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并持批评态度;对他曾想与之结婚的贵族小姐及其一家人的庸俗和虚伪心生厌恶。对他探监时耳闻目睹的专制制度的黑暗更是深恶痛绝。于是,他的精神“复活”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从对自己的罪恶的认识上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从对玛丝洛娃一人的同情转到对整个劳动阶级的同情。这时,他头脑中的贵族阶级思想逐渐为宗教制农民思想所代替。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根源就在于土地被地主阶级所霸占。于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玛丝洛娃的上诉被驳回,聂赫留朵夫对统治阶级及其法律的本质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的精神逐渐“复活”,伴随玛丝洛娃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遥远路程。

  在西伯利亚的三个月,是聂赫留朵夫彻底醒悟的三个月。他最终认清了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然而令他苦恼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战胜它的方法,甚至连该怎样做才可以战胜它也不能理解。无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书》,不料却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了摆脱苦难,惟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因而既不可惩罚他人,也不可纠正他人。聂赫留朵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复活”了。

  同样,女主人玛丝洛娃也有她自己的“复活”历程。不过,她的“复活”却完全没有聂赫留朵夫的那种赎罪的味道。当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她所“复活”的仅仅是她当初的那个清清白白的自我而已,她那时仍处于“堕落”之中。她习惯性地冲他媚笑,还索要卢布。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时,特意向她表示忏悔,并提出同她结婚的要求,这一切引起玛丝洛娃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他的仇恨;回忆的大门一经打开,玛丝洛娃便逐渐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苏醒过来。聂赫留朵夫第三次见她时,她同以前相比已经判若两人。聂赫留朵夫在日记中说她正在“复活”,的确不无道理。不过,玛丝洛娜的“复活”虽始自聂赫留朵夫的“忏悔”所引起的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但她的最终完成却是在她流放地的政治犯接触之后。她受到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的影响,学到了他们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尤其是西蒙松对她的发自内心的爱情,更使她意识到了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她重新爱上了聂赫留夫,却不愿因此耽误他的前程而甘愿同西蒙松结合。少女时代的卡秋莎终于回归。她的纯洁的道德也失而复得。玛丝洛娃在精神上彻底“复活”了,或者说她得到了完全的新生。

  读完《复活》之后,我终于有所了解,终于明白了为什幺命名为《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罪吗?其实,他们并没有什幺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浓厚的利已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这个社会造就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适应于这个社会,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聂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起初他认为精神的生命是真正的自我,而这却不被周围人认可,反而遭到嘲讽。比如,每当聂赫留朵夫思考、阅读、谈论上帝、真理、财富、贫困的时候,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而且是有点儿可笑的,母亲和姑姑会以一种温和的嘲讽的口吻称他为我们最可爱的哲学家;可是当他读长篇小说,说淫秽的话语,上法剧院看轻松喜剧并开心地讲剧中的情节的时候,大家反而称赞和鼓励他。当他认为必须节省开销,穿旧大衣,不喝酒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一种怪癖和标新立异,而当他把大笔的钱用于打猎,或者用于布置一间与众不同的奢华书房的时候,大家却称赞他的鉴赏力,送给他许多荒唐的东西。当他是个童男,并想将童贞一直保持到结婚的时候,他的亲人担心他的身体是否有毛病,当他的母亲知道他从同事手里夺过来一个法国女人,成了真正的男人,她甚至并不感到伤心,反而高兴。可是公爵夫人一想到儿子和卡秋莎的事,想到他可能打算和她结婚,心里却感到恐惧。聂赫留朵夫起初作过抗争,但抗争起来煞费力气,结果,聂赫留朵夫屈服了,不再相信自己了,而去相信别人。不可否认,玛丝洛娃的命运也是由社会背景造成的,本来一个纯情的少女却沦落为一个妓女。因此,我们读文章时,特别是小说,不要随意地去否定主人公,要把他们的命运和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

  《复活》不失为歌颂人类同情心的最华美的诗章之一,值得我们品味。

  《复活》读后感范文2000字左右

  托尔斯泰的这本小说,就语言风格而言,读起来简明易懂,让我感到轻松。而小说要表达的意义,却不是那么轻松,而是很严肃的,并且我认为是多重的。这本小说应该说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围绕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托娃之间的故事展开的,带有主人公个人的感情色彩。这是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另一条则围绕着男主人公对于这个社会法制和道德的思考展开,有着普世的意义,作者在此对全人类抛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借主人公只口,给了我们他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当然,除了最重要的这两部分,我认为还有一些穿插于其中的一些关于人类的其他问题的思考(例如人的个性、信仰等问)

  托尔斯泰为这部杰作起名叫《复活》,书中写到聂赫留朵夫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她的内心在变化,连我都不敢相信,可是我觉得她就是在复活。“看到这里,我就明白了为什么书名叫做”复活“。作者指的便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托娃两个人的复活,这是”精神“的复活。从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托娃,羞愧得回忆起自己做过的无耻的事情,包括发觉自己目前生活圈是多么的卑鄙无耻,决定与之完全断绝关系;从他决定帮她上诉,到最后坚定信念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来帮助她,为她的内心一丝一毫的波动,变化而感到忧虑,到最后明确自己是真的又像当年那样爱着玛丝托娃。这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他在一点点,一步步地完成自己”复活“的过程。玛丝托娃的“复活“,也是前而易见的:一开始她痛恨聂赫留朵夫,认为他将她当成玩乐的工具后,又想把她当成救赎自己的工具,但她也在内心里发生变化,她发现他的真诚,便开始愿意做任何一件让他满意的事情----为了他她不再喝酒;去医院里认真工作;不再与男人有任何关系; 在监狱里关心,帮助狱友;在与政治犯同赴西伯利亚的路途中被感动,被影响;她原本的善良纯真又凸显出来;她宁愿牺牲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因为自己曾经的妓女身份让聂赫留朵夫受苦而最后拒绝与他结婚。她表现出的一切都说明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卖弄风情,自甘堕落的玛丝托娃。

  在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托娃的案件上诉而奔走的过程中,他四处求人,见到了各色人物如数位将军,公爵,还有将军夫人,小姐,他们丑恶的嘴脸,不光明的勾当让他生理上感到恶心,心里上感到鄙视。书中好几处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到聂赫留朵夫一觉醒来,就立刻开始对自己昨天做过的事情和昨天的思想进行自我反思和鄙视,批评。他就是这样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地悔过,不断地审视自己,慢慢将心里的疑虑和困惑解开。

  他在各大监狱里见到了太多的囚徒,监狱里阴暗残忍的一切使他思考起这个世界的法制和道德问题。书中那些监狱外的官员,所谓的正义的人,说起监狱里那些“有罪”的人,都是用“他们就这号儿人嘛”,并且说起来还带着蔑视和嘲笑。好像他们自己本身是有多正义,多光明磊落。殊不知这些制定法律,将那一号儿人绳之以法的人,其实也没什么差别,只不过他们隐藏得好,在官衔的庇护下,在上头“指示”下,他们也一样干尽坏事,甚至更加地残忍。就本书前半部分描写的陪审团审理案件这一情节,就很讽刺。顺便说一句,这让我想起《十二怒汉》这部电影。书中情节和电影里一样,陪审人员就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这个决定对被告意味着什么。还有庭长大人,由于急着去与情人约会,而想草草结束案件的审理,即使陪审团提交的结论有矛盾之处也想不了了之----这样的法庭,这样的裁决体制,从上到下都充斥着对人性的蔑视!

  描写案件审理这一段还只是用间接的讽刺手法,让读者暗自感受到这样的荒谬。而本书的高潮和结尾部分,就是托尔斯泰借主人公之口,提出了自己对这种畸形的社会道德和漏洞百出的所谓法制体系的抗议。这样本身也有罪,本身也不正义的一部分人,怎么可以去定另一部分人的罪呢?(而因为社会上的各种腐败风气,很多人根本是无辜的,却进了监狱)而把这样一群人集中到一起,关押起来,那样恶劣,残酷的环境恰恰会使这一群“罪人”变得更加堕落,离光明越来越远。所以作者在担忧,要知道这样是根本不可能根治犯罪,使百姓真正幸福的。

  最后,那个英国人到监狱里去传教,作者便让一本福音书解答了聂赫留朵夫的所有疑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要无数次的宽恕人。因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有罪的。书中作者也多次写到有关宗教,信仰的问题。他讽刺而气愤地写道,人们利用了宗教。官员利用宗教驯服百姓,愚弄百姓。这个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很久很久了。可以看出托尔斯泰赞同的是宗教本身,他赞扬宗教的圣洁思想,并且深信宗教思想里宣扬的真善美能够“拯救”全人类,让大家都像主人公一样能够“复活”,但不幸的却是,自从宗教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人打着它的名号,为自己敛财;甚至是为自己消灭敌人,以上帝的名义进行各种圣战,实则为了自己的利益荼毒生灵。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9

历史上的徐志摩和鲁迅是有过节的。这次把他们两人作一比较,还没开始,两个词便已跳出:鲁迅当然“深刻”,徐志摩当然“浅薄”――我相信,这么说,大部分人都认为实至名归。不过,这里还要后续四个字:其实未必。回望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的态度,的确是对自己眼界的一种考验。数昔日风流,经得起考验的能有几人?寥寥之中,徐志摩算是一个。至于鲁迅,显然交了张错卷。本来,“老了什么都见分明”(徐志摩语),人的思想也是越晚越熟。可是鲁迅晚年为苏俄迷倒,遂形成思想上的“短板”。我们知道,一只桶吃水多深,就取决于那块板。

迷信苏俄导致上当受骗。鲁迅是在声称《我们不再受骗了》的时候受了骗。同一时期还有他的《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这两个文本对鲁迅的深刻构成了反讽。当然,我的不少朋友为尊者讳,说那是时代的大趋势,鲁迅未能幸免,他们抬出了俄国的高尔基、法国的罗曼罗兰。但,且慢,我这里就抬出徐志摩吧。这个情场穿梭的诗人,苏俄为何骗不着他?

鲁迅说:“我们被帝国主义及其侍从们真是骗的长久了。十月革命之后,它们总是说苏联……怎么破坏文化。但现在的事实怎样?……列宁格勒,莫斯科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不是都没有被炸掉么?文学家如绥拉菲摩维支,法捷耶夫……等,不是西欧东亚,无不赞美他们的作品么?”鲁迅对苏联信任如此、辩护如此,夫复何言。可是,这类流言(比如把托尔斯泰的书变成纸浆再改印列宁的书)传到徐志摩耳里,他却本能地感到“不安”,不安于“这样看来,苏联政府什么事情都做得出”。

那么,到底是帝国主义在欺骗,还是苏联政府果然什么都能做得出?徐志摩一到莫斯科,就到处打听托尔斯泰的消息。后来终于见着了托氏的大小姐。当他端出疑问,托尔斯泰的女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现代书铺子里他的书差不多买不着了,不但托尔斯泰,就是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一班作者的书都快灭迹了。”

徐志摩揭露苏俄的文字是在20年代,鲁迅对苏俄的迷信却要晚至30年代。可是,鲁迅不会相信徐志摩,他相信的文字是林克多。“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鲁迅未能亲赴苏俄,他怎么就那么相信别人笔下的“秦川景”?何况徐志摩的《欧游漫录》,不也是一幅绝好的苏俄“画图”?这里,决定的因素是观念,是观念决定眼睛而不是相反。因为观念,徐志摩很难认同苏俄革命,认为那是毁坏文明。因为观念,鲁迅对苏俄的认同根本就是一面倒,以至谁反苏俄,就不免是帝国主义的侍从。

当年拿破仑攻下莫斯科时,特意下榻克里姆林宫。岂料俄国人夜半纵火,不惜毁宫驱逐。拿破仑跳起来不敢相信:什么?他们连他们祖宗的家院都不要了!以这样的例子,徐志摩要提醒国人的是“俄国人的辣手”,“忍心破坏的天才原是他们的种性”。他双脚踩在莫斯科的地上,感到“平静的旧城子底下,全是炸裂性的火种,留神!回头地壳都烂成齑粉,慢说地面上的文明”。这,其实就是徐志摩对苏俄革命的态度。然而,这种破坏在鲁迅笔下却如同壮举:“那就是将‘宗教,家庭,财产,祖国,礼教……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像粪一般抛掉,而一个簇新,真正空前的社会制度从地狱底里涌现而出。”

几十年后,苏俄的作为是毁害文明还是簇新制度,答案已由历史具结。面对上述徐鲁的表述,比较他俩对苏俄的态度,谁深谁浅,各人不妨见仁见智。其实,深刻与否,并非这里的主要。笔者惕惕于心的,还是以上鲁迅的话,它让我脊背发寒。没有什么比这更触目了:不惜毁坏一切来簇新一种制度。如果一切都可以毁坏,制度簇新又有何用。本来制度就是保护这一切的。何况,当宗教、家庭、财产都可以不屑,可以想象,个人,包括个人的生命,在革命的宏大叙事中,更是草芥不如。问题并不到此,当一个制度真正是“空前”的,即它把它以前的一切文明都当粪便抛弃时,它自己的根基在哪里?历史可以剪断而延伸,制度可以凭空而独立?

可以把鲁迅认为的壮举化作徐志摩的描述。当徐去参观列宁遗体,一进门看到的是一具地球模型,徐惊悚:“从北极到南极,从东极到西极(姑且这么说),一体是血色,旁边一把血染的镰刀,一个血染的锤子。那样大胆的空前的预言,摩西见了都许会失色。”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10

1.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母与子》等。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2.成书过程

《名人传》创作于20世纪前期。当时,罗曼·罗兰按照他心目中对于英雄的界定,选定了许多他要写的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但是这个写作计划并没有能够继续下去,因为罗曼·罗兰研究他计划要立传的那些英雄时,逐渐发现有些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英雄,创作热情衰减。另外,当他研读名人们的原始资料时,因为害怕先人的缺点被写出来,一些名人后代拒绝向他开放日记等档案。这样,由于缺少资料,罗曼·罗兰没有办法还原出这些人的人生轨迹和重要经历,只好停止了名人传记的写作。最终只完成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几位名人的传记,这三部合起来,我们就管它叫《名人传》。

3.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整个法国社会到处充斥着庸俗和丑恶。再环顾世界,完全是一个物质利益决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罗曼·罗兰深深感到需要有一种高贵的精神榜样来拯救人类。为此,他决定写一些英雄人物的传记,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他选择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托尔斯泰,写成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巨人传”,合称为《名人传》。《名人传》无论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4.主要内容

《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大师的传记组成,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出于对贝多芬的无限敬重,作者把名人传的首席位置给了贝多芬,《贝多芬传》被放在《名人传》的最前面。在记述贝多芬时,作者不仅记述了贝多芬光辉的一生,而且以耳聋、爱情挫折为线索,写出了贝多芬的痛苦,以及对于命运的反抗。在记述事迹的同时,作者还介绍并详细解释了贝多芬的创作,以此展示贝多芬的痛苦和对痛苦的超越。

《米开朗琪罗传》被放在《名人传》第二的位置,在记叙米开朗琪罗时,罗曼·罗兰紧紧抓住雕塑家内心的痛苦,深刻剖析了米开朗琪罗作为一个内心软弱的天才的基督徒的一生,写出了他在巨大的外在压力和内心痛苦之下的挣扎和反抗,以及这种反抗带来的巨大痛苦。这种深刻的透视使读者在惨烈的现实面前颤抖,进而同情和崇敬在现实面前不断挣扎的伟大艺术家,感受着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卑微和崇高。

托尔斯泰是作者思想成长路上的启示者、引路人与指引人。因此,在托尔斯泰传记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尊敬。罗曼·罗兰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真正追求精神价值的人是如何不断自我超越的,从幼年的磨难,青年的堕落,到以后不断的反省,不断的剖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伟大的灵魂都不断为了人性的光辉艰难跋涉。

5.现实意义

《名人传》用精彩生动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名人伟大的一生。阅读《名人传》,我们会发现,“痛苦”好像是这三位名人共有的特征。贝多芬为肉体的病痛和感情上的挫折而痛苦;米开朗琪罗为内心的自由和外界的制遏而痛苦;托尔斯泰为信仰与现实的冲突而痛苦。这些痛苦其实是伟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被痛苦击倒,而是超越痛苦,走向崇高。《名人传》在今天至少有如下现实意义:

(1)感受伟大,克服渺小。阅读《名人传》,让我们看到伟人的痛苦、伟人人格上的崇高和伟大,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从这些伟人身上,我们懂得什么是崇高和伟大,崇高和伟大之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多少克服我们自身的渺小与卑微。

(2)激励我们战胜苦难。《名人传》中的名人无不遭受着肉体上、精神上和思想上的痛苦,方得以超越苦难,成就其伟大。看了《名人传》,会让我们胸中平添豪气,苦难不算什么,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它们的决心。

(3)可以让我们清醒。《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4)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名人传》告诉我们,三位名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的作品具有非凡的魅力,更在于他们身上具有崇高的品格:贝多芬崇尚自由,蔑视权贵;米开朗琪罗对艺术的追求,对穷人无私救助;托尔斯泰同情底层民众的艰难痛苦,以自己的富贵为耻。正是这些品格让他们的艺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正是这些品格让他们的思想光耀后世。真正的名人,是那些在道德上首先能成为高标的人。

二、拓展延伸

聋疾是贝多芬的生涯中的一大悲哀。他的作品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打出光明。故在贝多芬,音乐是苦恼的赴诉处,同时又是苦恼的逃避所。

——丰子恺《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

米开朗琪罗虽负全能之天才(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诗家),但自称为雕刻家,其作画之题名,恒自署曰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但其画品,实卓越坚强不可一世。如梵蒂冈西克斯丁教堂之屋顶,全部壁画,可谓绘画上之大奇。

——徐悲鸿《米开朗琪罗作品之回忆》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泰斗,文学界的良心和良知。

——鲁迅

三、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1.贝多芬

(1)人物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二十六岁时,命运给了贝多芬毁灭性的打击,他失聪了。他还饱受失恋的打击,心爱的姑娘离他而去。但是病痛和情感上的双重打击最终没能击倒贝多芬。他穿越苦难,“扼住命运的咽喉”,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不朽名作有《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一生。

(2)性格特点。贝多芬具有坚强的意志与非凡的毅力。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尤其对贝多芬这个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来说,耳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但耳聋却未能阻止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是做不到的。此外他个性热情,热烈地追求过爱情。他富有进取精神,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他都从未停止对音乐的追求。他崇尚个性自由,脾气却暴躁古怪。

(3)主要事件。《名人传·贝多芬传》主要讲了贝多芬的下列事件:①悲惨童年。②耳朵渐聋。③失恋。④创作革命乐曲。⑤订婚。⑥与歌德交恶。⑦荣誉达到顶峰。⑧完全失聪,事业陷低潮。⑨教养侄儿。⑩创作《第九交响乐》。演出大获成功。逝世。

(4)精彩片段。

亲爱的贝多芬!有不少人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当代艺术的最勇敢的力量。他是在受苦在奋斗的人们的最伟大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因世界的劫难而忧伤的时候,他就是那个会跑到我们身边来的人,仿佛坐在一位服丧的母亲身边,默然无语,在钢琴上弹出一曲隐忍的悲歌,安慰着那位哭泣的女人。当我们同善与恶的庸俗进行了毫无用处的无休止的争斗而精疲力竭时,重新回到这片意志和信仰的海洋中浸泡一下,那真是妙不可言。从他的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勇气、一种斗争的幸福、一种感到与上帝同在的陶醉,传染给了我们。好像在他同大自然每时每刻的沟通交融之中,他终于从中汲取了深邃的力。格里尔巴泽赞赏贝多芬时带有某种胆怯,他在谈到他时说:“他一直走进了可怕的境界,艺术竟和野性与古怪的元素混合在一起。”舒曼在谈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我们常常听到它,但它仍然对我们有着一种不变的威力,如同自然现象一样,虽然一再产生,但始终让我充满着恐惧和惊愕。”他的好友辛德勒说:“他攫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真的:贝多芬是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

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开始,是一个明媚清亮的早晨。仅有几丝无力的轻风。但是,在静止的空气里,已有一种隐隐的威胁,一种沉重的预感。突然间,大片的乌云卷过,雷声悲吼,静寂中夹杂着可怕的声响,一阵阵狂风怒号,《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奏起。然而,白昼的清纯尚未遭受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忧伤始终保留有一线希望。但是,一八一年以后,心灵的平衡打破了。光线变得怪异。一些最清晰的思想,人们看着如同一些水汽在升腾;它们散而复聚,以它们那凄惨而旮圈的骚动笼罩着人们的心;乐思常常在雾气中浮现一两次之后,便完全消失;只是到曲终之时才在一阵狂飙之中重新出现。甚至连快乐也具有了一种苦涩而粗犷的特点。所有的情感中都掺杂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随着夜幕的降临,雷雨在聚集着。随即,沉重的云蓄满闪电,黑压压的,挟带着暴风雨,《第九交响曲》开始了。——骤然间,在疾风暴雨之中,黑夜撕裂开一道口子,夜被从天空中驱走,在意志力的作用下,白昼的明媚又还给了我们。

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的?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以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

“用苦痛换来欢乐。”

(选自《贝多芬传》)

【点拨】以上部分文字赞美了贝多芬乐曲的无穷魅力,他的音乐能抚平受苦的心灵,他的音乐能给人带来坚强、带来信念、带来勇气。他的音乐之所以有这样无穷的魅力,并不是由音符本身组成的,更多来自他同磨难抗争中获得的灵感。因为磨难,才造就了贝多芬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透过贝多芬的乐曲,我们听到的是他隐忍、不屈、坚毅,勇于用苦痛换来欢乐这些性格特征。

2.米开朗琪罗

(1)人物简介。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1564年2月18日去世。

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是地方官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性格特点。米开朗琪罗本人是个矛盾的复合体,在许多人眼里他称不上“英雄”。他是雕塑和绘画的天才,艺术上无与伦比,但意志上并非“英雄”,他软弱,无力奋斗,在他身上既具有反抗性,又有顺从妥协的一面。他人身几乎没有自由,只能依附于他并不愿依附的教皇。但他又本性高傲,在尊严受到侮辱时,他会选择反抗。但他又胆小怕事,当灾难来临时,他会选择明哲保身,甚至卑躬曲膝,向强权低头,心里面又鄙视自己的软弱。他热爱家庭,以维护家族尊严、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为己任。性格上的矛盾也造成了他艺术上的悲剧,在强权的辖制下,他没法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艺术,尽管忙碌终生却没时间完成自己计划中的伟大作品。

(3)主要事件。《米开朗琪罗传》分上下两篇和尾声三个部分,主要讲了下列事件:上篇:①出生。②学习。③信教。④醉心雕刻。⑤雕制《大卫像》。⑥巧妙应对挑剔者。⑦与达·芬奇为敌。⑧建造尤利乌斯二世陵墓。⑨遭对手中伤。⑩出走。铸造铜像。画壁画。被家人压榨。建造圣洛佐教堂正门。参加革命。斗争失败出逃。得教皇赦免。下篇:①友情与爱情。②接受保罗三世任命。③修建教堂。④教育侄子。⑤忙活侄子婚事。⑥独居生活。⑦尾声:死亡。

(4)精彩片段。

一五五年三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去罗马。从此,他一生中的英雄时期便开始了。

教皇与这个艺术家二人都是强硬而伟大的人,当他俩彼此不疯狂相撞时,生来就是能相契相合的。他们的脑子里翻腾着庞大的计划。尤利乌斯二世想替自己建造一座陵寝,堪与古罗马城媲美。米开朗琪罗为这一帝王傲气所激动。他构思了一张巴比伦式的计划,欲建造一座似山峦般的建筑,并竖起四十多尊巨型雕像。教皇非常兴奋,派他去卡拉雷,在石料场挑选所有必需的大理石料。米开朗琪罗在山中呆了八个多月,他被一种超凡的激越之情控制着。“有一天,他骑马穿越当地,看见一座俯临海岸的山峦:他突发奇想,欲把此山全部雕刻出来,把它雕成一尊巨大的石像,航海家们老远就能看见……如果他有时间,而且别人也允许他这么做的话,他是会干成的。”(据孔迪维的记述)

一五五年十二月,他回到罗马,他所挑选的大理石块开始运来,搬到圣彼得广场,即米开朗琪罗居住的圣一卡泰里纳教堂后面。“石料堆积如山,令百姓惊愕,但令教皇欢喜”。于是,米开朗琪罗便开始干了起来。急不可耐的教皇三天两头地跑来看他,“同他交谈,亲热得好似兄弟一般”。为了来去方便,教皇下令在梵蒂冈宫与米开朗琪罗的住所之间建一吊桥,以便他秘密来往。

但这种恩遇没有怎么持续下去。尤利乌斯二世的性格并不比米开朗琪罗的性格稳定多少。他一会儿一个主意,一会儿一个想法。另一个计划在他看来更能使他的荣光永存:他想重建圣彼得大教堂。这是米开朗琪罗的仇敌们怂恿他这么干的。这帮仇敌为数不少,而且势力强大。他们的头领是一个才气与米开朗琪罗旗鼓相当但意志力却更强的人:教皇的建筑师和拉斐尔的朋友布拉曼特·德·乌尔班。在这两个翁布里伟人与佛罗伦萨狂野的天才之间是不可能讲什么同情心的。

但是,如果说他们决心打击他的话,那无疑也是他主动挑起来的。米开朗琪罗不假思索地批评布拉曼特,也许有理也许是无理地指责他在工程中营私舞弊。布拉曼特便立即决定要摆平他。

他使他在教皇面前失宠。他利用尤利乌斯二世的迷信思想,向教皇提及民间的说法,说生前造墓是个不祥之兆。他成功地让教皇对其对手的计划冷漠下来,并代之以自己的计划。一五六年一月,尤利乌斯二世决意重建圣彼得大教堂。陵寝的计划被放弃了,而米开朗琪罗不仅因此而受辱,而且因为此作花费颇多而债台高筑。他痛苦地悲叹着。教皇不再向他敞开大门,而且,因为他老要求见,教皇便让其御马夫把他逐出梵蒂冈。

米开朗琪罗走了,布拉曼特成了惟一的主宰。他的对手逃走的翌日,他便举行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奠基仪式。他对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恨之入骨,想尽办法要把它永远毁灭掉。他让民众把堆着为尤利乌斯二世建造陵寝的大理石料的圣彼得广场的工地,抢掠一空。

可是,教皇因米开朗琪罗的反抗怒不可遏,一道道命令发往米开朗琪罗避难的佛罗伦萨市政议会。市政议会叫来米开朗琪罗,对他说道:“你把教皇给耍了,连法国国王都不敢这么干的。我们不想因为你而得罪他,因此,你必须回到罗马去;但我们将给你带一些信函去,声明对于你的任何不公都将被视为冲着市政议会来的。”

米开朗琪罗执拗着。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要求尤利乌斯二世让他替他建造陵寝,而且他还想不再在罗马而是在佛罗伦萨干这活儿。当尤利乌斯二世出发征讨佩鲁斯和博洛妮娅时,他的敕令更加地咄咄逼人了,于是,米开朗琪罗想到前往土耳其,因为土耳其苏丹通过方济各会请他去君士坦丁堡建造佩拉大桥。最后,他不得不让步了;一五六年十一月的最后几天,他极不情愿地来到博洛妮娅,尤利乌斯二世以征服者的姿态刚刚攻破该城。

“一天早上,米开朗琪罗前去桑佩特罗尼奥教堂作弥撒。教皇的御马夫瞅见了他,认出他来,把他领到尤利乌斯二世面前。教皇当时正在斯埃伊泽宫里用膳。教皇怒气冲冲地对他说:‘应当是你前去罗马晋见我们的;可你竟然等着我们到博洛妮娅来看你!’——米开朗琪罗闻言,立即下跪,大声请求饶恕,说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并非出于心计,而是一怒之下这么干的,因为他受不了被人赶走之侮辱。教皇坐着,低着头,满面怒容,这时,索德里尼派来为米开朗琪罗说情的一位主教上前插言道:‘望圣驾别把他的蠢事放在心上,他是因无知才犯罪的。画家们除了自己的艺术而外,都爱干蠢事。’教皇勃然大怒,吼道:‘你竟对他说出一句连我们都未跟他说过的粗话。无知的是你!滚开,见你的鬼去吧!’——他并未走开,于是,教皇的仆人们便挥拳把他赶了出去。这时候,因为把气全撒在主教身上了,教皇便让米开朗琪罗走上前来,宽恕了他。”(据孔迪维记述)

不幸的是,为了同尤利乌斯二世和解,米开朗琪罗不得不依从教皇的任性;而那专横强大的意志已经又转了方向。现在已不再是建陵寝的问题了,而是要在博洛妮娅替自己建一尊青铜巨雕。米开朗琪罗徒劳地声称“他对铸铜一窍不通”。他必须学习铸铜。这可是件又苦又累的活计。他住在一间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他同两名佛罗伦萨助手拉波与洛多维科以及铸铜匠贝尔纳迪诺共享这张床。十五个月过去了,忍受了种种烦恼。他与偷窃他的拉波和洛多维科闹翻了。

“拉波那混蛋,”他在给父亲写信时说,“大家声称是他和洛多维科完成的全部作品,或者至少是他俩同我合作了之后我才弄成的。他的脑子里没有想过他并非主人,直到我把他扫地出门了,他才知道厉害,第一次看出他是我所雇用的。我把他像个畜牲似的赶走了。”

拉波和洛多维科大为不满,在佛罗伦萨散布谣言攻击米开朗琪罗,竟至向他父亲索要金钱,说是米开朗琪罗偷了他们。

接着,那个铸铜匠的无能也显现出来了。

“我原以为贝尔纳迪诺师傅会铸铜的,即使没有火也能铸,我对他太相信了。”

一五七年六月,铸铜失败了。铜像只能铸到腰际。一切都得重新开始。米开朗琪罗为这件作品一直忙乎到一五八年二月。他的身体差点儿全垮了。“我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在写信给他兄弟时说,“……我生活在极端恶劣极其劳累的状况下。我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夜以继日地干活儿。我忍受了并还在忍受着那么难以忍受的痛苦,以致我相信,如果我得再造一个雕像的话,我这一辈子是不够用的:那是件巨人做的工作。”

这么劳累的结果却是很悲惨的。尤利乌斯二世的铜像于一五八年二月竖立在桑佩特罗尼奥教堂的面墙前,但只立了四年。一五一一年十二月,被尤利乌斯二世的敌人本蒂沃利党人毁掉;而阿方斯·德·埃斯特把残破铜块买了去,铸成了一门炮。

(选自《米开朗琪罗传》)

【点拨】以上部分文字主要讲述了米开朗琪罗接受尤里乌斯二世的命令修建陵墓,遭对手进谗失宠于教皇,最后又被教皇重新启用铸造铜像的过程。整个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米开朗琪罗被强权和外力所压制、天才不能纵情施展的残酷现实。米开朗琪罗周旋在教皇喜怒不定的情绪中,周旋在对手的中伤迫害中。为了梦想的实现、天才计划的实施,他顽强抗争,但仍没有摆脱掉被强权辖制的命运。他的作品的命运也是可悲的,费尽心机铸造的铜像仅立四年便被毁掉。这些事件突出表现了米开朗琪罗富有天才的热情和激情,为了艺术与强权顽强抗争,又不得不屈服于强权的性格特征。

3.托尔斯泰

(1)人物简介。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思想家、评论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大多数人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2)性格特点。托尔斯泰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他厌倦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富贵为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但他又得不到人们包括家人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他崇尚博爱,敢于挑战一切权威。

(3)主要事件。《托尔斯泰传》中的主要事件有:①出身世家。②求索。③信仰卢梭。④远赴高加索。⑤文坛初露头角。⑥迷醉大自然。⑦转战土耳其。⑧战地写作。⑨疏远文坛。⑩与屠格涅夫交恶。关注民生。结婚成家。写作《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研究宗教。道德革命。信仰与家人发生冲突。批判文学和艺术。宣扬博爱。晚年时光。与家人隔阂。出走。战斗结束。

(4)精彩片段。

一八八二年一月参加的人口普查工作,令他有机会目睹了大城市穷困的一面。留下的印象实在触目惊心。他第一次接触到文明里隐藏的伤疤,那天晚上,他将白天所看见的告诉一位朋友,“他放声喊叫,哭泣着,挥舞着拳头” 。

“怎么能这样生活!”他哽咽着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一连数月,可怕的绝望一直围绕着他。一八八二年三月三日,托尔斯泰伯爵夫人写信给他说:

“不久前你说过:‘因为没有信仰,我曾想上吊。’现在你有了信仰,为何你仍苦恼?”

因为他没有伪善者那种自得自满的信仰;因为他没有苦修者那样的自私,只顾自己的灵魂超度而置他人于不顾,因为他怀有博爱,因为他此刻再不能忘记所看到的惨状,他热情善良的心中,总觉得自己对他们的苦难与堕落负有责任。他认为这些人是文明的牺牲品,文明如同一个魔鬼样的偶像,用牺牲千万人为代价来造就一个特殊等级,而他却拥有这个等级的特权。接受这种以罪恶换来的好处,肯定参与了罪行。如果不去揭露这些罪恶,他的良心就永无宁日。

《我们该怎么办?》(1884~1886)就是这第二次精神波动的暗示,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具有悲剧性,后果更为严重。比起这人类的苦海,真正的,并非一个闲得发慌的人空想假造出来的苦海,托尔斯泰个人的宗教苦闷又算得了什么呢?看不见这种苦难是不可能的。看到之后不想办法付出任何代价去铲除它亦是不可能的。唉!这能实现吗?……

一张令我感动的照片说明那时托尔斯泰心里非常痛苦。他正面坐着,交叉着手臂,穿着农民的服装;神情沮丧。头发虽黑,而胡子和两鬓已经全白了。两条皱纹在宽宽的脑门上显出和谐的线条。巨大的犬鼻,坦率、明亮而忧郁的眼睛显得那么善良!这双眼睛能够看透你的心!仿佛在怜悯你,企求你。他眼眶下有着宽宽的皱褶,两颊凹陷,留着痛苦的痕迹。他曾哭过,但非常坚强,正准备战斗。

他有他英雄式的逻辑:

“我时常听到下面这些话语,老觉得非常奇怪。这些话是:‘是的,在理论上的确不错;可实际上又会怎么样呢?’好像理论是谈话里必须说出的好听词句,而实践并不需要与理论统一!……在我考虑过并明白了一件事之后,我就只能按我明白了的道理去做。”

他开始以照相一般准确的手法,把他参观贫民窟或者夜里在收容所的时候目睹的莫斯科贫困的景象逐个描绘下来。他坚信,不能如他最先想象的那样,以钱财去救助那些或多或少都被城市腐败所害的受难者。于是,他勇敢地寻求祸害的根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找责任人。首先是富人,他们穷奢极欲,如同传染病一般吸引人,令人堕落,此即具有普遍诱惑性的不劳而获的生活。其次是国家,这个由强人为个人私利去剥削、奴役他人而建立的残暴的实体。教会更从旁助纣为虐。科学与艺术又是同谋犯……这为非作歹的各路大军该怎样对付呢?首先,不要与其同流合污,拒绝参加剥削人的行动。放弃金钱与田产,不为国家服务。

但这还不够,更应当“不说假话”,不害怕真理。应当“改过自新”,把由教育带来的骄傲彻底根除。最后必须以双手劳动。“你需要靠你额头上的汗水去挣你的口粮”,这是第一又最基本的法则。托尔斯泰提前回答了精英分子的讥笑,智力并不因体力劳动而受到妨碍,相反,体力劳动能增进智力,这是符合自然的正常需求,只会有利于健康,艺术就更不在话下了。而且,体力劳动还能令人类再次团结起来。

在他以后的作品中,托尔斯泰又把这些保持精神健康的训诫加以补充。他殚精竭虑于治疗心灵,让心灵恢复活力,同时排除罪恶的寻欢作乐,由于良知能被它麻醉,更要摒弃疯狂的追求快乐,由于人性能被它灭绝。他身体力行。一八八四年,他牺牲了他最根深蒂固的嗜好:行猎。他实行持斋以锻炼意志。像一个竞技者那样给自己订下严格的规则,以便战而胜之。

《我们该怎么办?》代表着托尔斯泰离开了宗教冥想的相对平和,而准备卷入社会漩涡的第一段艰苦历程。从此开始了二十年的苦斗。这位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的智者,置身于一切党派之外,孤军奋战,并谴责这些政党,与文明的罪恶及谎言对抗。

(选自《托尔斯泰传》)

【点拨】以上文字主要讲述了托尔斯泰在参与人口普查时,被下层穷苦人的惨状所触动,决心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与社会上的一切反动力量展开斗争的经过。他先是寻找到造成下层人悲惨生活的根源:富人、国家、教会、科学艺术。找到后他身体力行地开展斗争,竭力将自己从本阶级中划分出来,与所在的贵族阶级对立起来,他改变自己奢侈的生活,对由于本阶层造成的民众的痛苦而忏悔,写书唤起人性与良知,为改变底层民众的生活,他独自奋斗。托尔斯泰的一系列表现突出表现了他博爱、关注民生、同情群众、勇于自我忏悔、严于律己、敢于否定本阶级的性格特征。

四、真题链接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雕塑兼画家。三部传记中,《 》最著名。作者称其写作的目的在于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勇敢地跟命运作斗争。

2.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要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

3.阅读名著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下面两段文字似曾相识吧?读一读,回答问题。

多少人都赞颂他伟大的艺术。但他远不止是音乐中的第一人,他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受苦而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优秀的朋友。

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

(1)以上文字出自名著《》,“他”指的是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4.《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5.走进《名人传》。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