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11 13:58:06

高一教案

高一教案篇1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高一教案篇2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师生的互动有了时空的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富有生机与活力,学生的相异构想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真正得以落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因此有了可靠保证。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学案越来越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重视,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也愈发显现。可是,在学校近两年学习、实践学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对学案教学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从而影响了学案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发挥。具体说来就是“三缺一同”,即学案的使用缺乏指导性,学案的设计缺乏层次性,学案的结构缺乏完整性,把学案的功能等同于教案。

一、学案的使用缺乏指导性

有些教师在学案教学的实践中,将学案当成学习任务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完成,而没有提出使用学案的具体要求,更没有对使用学案具体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案使用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做好“一发一收”。“一发”指在课前预先将学案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与要求,让学生按照学案进行预习,使学生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阅读教材,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带着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入课堂向同学请教、向教师质疑。“一收”指的是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保证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把学案收上来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批阅。通过课前的一发一收,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学案和学生预习所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相互展示、交流自学心得,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案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案的设计缺乏层次性

这里的层次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学生的层次性;其二是学案目标、要求的层次性。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相应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少看似经过集体讨论精心设计的优秀学案,更多的是“一刀切”,而没能关注不同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缺少层次性,没有梯度,因此大大削弱了学案教学的有效性。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也显得过于肤浅、平淡,缺乏思考的力度,更没有思维的厚度与宽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依据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少数学有余力的尖子生通过“跳一跳”能从较高目标要求的实现中得到发展,大部分学生从中级目标要求的实现中得到鼓励,而让学习困难、暂时后进的学生也能从较低目标要求的实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案中有所收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体现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三、学案的结构缺乏完整性

学案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精心设计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案,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要提高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有对学案结构的完整理解与合理设计。学案设计的完整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案教学的质量。学案结构主要有学习目标与要求,有学习重点与难点,有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环节,有学生通过自学而产生的质疑,有学生探究、师生互动的活动,有知识框架的建构,有知识巩固与运用的训练,更有学习之后的收获与反思。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是将学案设计看成是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虽然也根据学情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了不同的题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如果没有对知识框架的构建与梳理,没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质疑和探究,没有教师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没有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体会与反思,这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合理的学案设计,学案所特有的“导读、导听、导思”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学案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把学案等同于教案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精心设计学案,认为不再需要花费精力去设计教案,甚至认为学案就是教案,或者学案可以取代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从教师“怎样教”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方案,它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环节与过程,其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所反映的是教师的“给予”,它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学会”。而“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从学生“怎样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它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它着眼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所反映的是学生的“拿来”,它所追求的是让学生“会学”。“教案”与“学案”两案一字之差,虽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两者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取代。

除上述以外,在学案教学的实践中,有些教师只是强调学案编写任务的分工与成果的共享,而缺乏备课组内教师的集体教研、探讨,不能集思广益,集众人智慧。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案预设的目标要求,不能根据师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缺乏教学的灵活性、动态性和开放性。还有些教师虽然也利用学案来组织教学,但是因为缺乏角色转变的意识,不敢放手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案教学走调变味,大大降低了学案应有的功效。

高一教案篇3

1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案例1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以往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由比较运动快慢引入速度概念,速度定义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通过速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平均速度,并能计算平均速度.而对于瞬时速度,学生尽管知道它是指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但不能理解这样的物理量如何去测量.这就使瞬时速度这个物理量显得有些神秘,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新课改教材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介绍坐标的变化量和时间的变化量,然后再用物理学中对速度的定义,将速度表示为这样一个微小的变动,表面上差异不大,但它对下一步引入和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影响差异就大了.通过表达式,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即平均速度,当时间间隔Δt取小一些,则物体从t时刻到t+Δt时刻这样较小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差异就小一些,运动的描述就精确一些.再就是当时间间隔Δ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认为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这样处理较清晰地体现了极限思想,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感悟.学生由此不仅明确了瞬时速度概念,也了解了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这一点十分重要,它体现了物理学-个特点,即给出一个物理量,不仅要知道这个物理量是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去测量这个物理量,知道怎样测量的物理量才更有实际意义.同时,学生了解的测量方法也为下一节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做理论铺垫.

在加速度部分的处理方面,新教材比以往教材也更合理些.以往教材只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它在引入概念时避开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新教材先介绍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时间间隔Δt,然后再沿用加速度的定义表示.这样一来,学生可借鉴已学过的速度定义来认识加速度定义,从而了解变化率这个概念,并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知道对应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此处极限思想的应用为测量表示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提供了数学依据,同时又回避了严格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没引入极限这个术语,高中学生能够接受,从而给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测量奠定基础.

2 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案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以往教材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部分时,先从理论入手得出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加速度,然后再进行实验通过测位移求加速度.这种内容顺序安排下,知识传授痕迹过多,而学生探究部分有些欠缺.

新教材首先安排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掌握了一种测量速度的方法,然后再利用这种测量速度的方法去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亲身体会到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去研究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这种安排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又再现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又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猜想力、质量、加速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同学之间猜想并且互相讨论,学生分组得出结论:加速度和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教师接着提出要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尽可能多设计几套方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方案一,取一个物体,施加力,同时测量出加速度,然后不断地改变质量和力,测量出加速度大小,再寻找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案二,先控制质量不变,改变力的大小,测量出加速度大小,验证加速度和力是否成正比.然后控制力不变,改变质量的大小,测量出加速度大小,验证加速度是否和质量成反比.”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两种方案进行验证,结果利用方案二验证结论,并引导学生得出高中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样的探究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体验了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过程,同时也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由“熟记知识”转向“感悟知识”,他们不再是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即被动学习者),而变成在教师引导下感悟知识、探究问题的研究者(即主动学习者).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学习由此变成一种主动行为,其效率也更加高了.

3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实验素质

案例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以往教材采用演示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得出实验结果,而对实验探究过程要求不是很高.

新教材采用学生实验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师生更关注的是如何去设计和实施这个实验.这里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要确定所要探究的问题,即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第二,要设计实验基本思路和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三个变量间关系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一个量不变,测物体在另一个量变化时对应第三个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后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在本案例中,先保证物体质量不变,测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数据分析一般要设计表格记录原始数据(尊重原始测量数据,是良好实验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为了能直观观察也可作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曲线.第三,要解决实验的关键问题,即如何测量相应的物理量.比如在本实验中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另一个是怎样提供所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第四,得出实验结果后,如何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高一教案篇4

关键词:高一衔接期;化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9

高一衔接期是指学生进入高一后逐步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期,一般认为是高一开始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后。笔者在了解高一衔接期学生化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上,开展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在缩短学生高中学习的适应期,减少化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等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教学目标

了解SO2物理性质和用途;探究SO2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培养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二、教学方案设计

1. 高一衔接期教学方案设计原则

高一衔接期教学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激趣性,即通过多渠道激发、维持、增进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2)主体性,即以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依据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强化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3)发展性,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终点)和学生起点能力(教学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4)探究性,即落实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学习平台,教学中问题设置要体现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2. 教学起点分析和教学设计主题

本节课相关的学习起点:(1)认知起点:初中阶段已学过二氧化碳与水、碱溶液等性质,知道正常雨水的pH,对酸雨的成因、危害等有所了解;化学1专题1的学习建立了酸性氧化物的概念。(2)技能起点:能够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一定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和现象表述能力,但容易忽视对细节的观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不足。(3)态度起点:实验观察和操作兴趣较浓厚,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分析的愿望。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四大主题。

三、教学组织过程

1.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

2. 新课引入

[投影图片]展示雕像、森林、水体受酸雨毁坏的图片,硫磺燃烧法熏银耳的图片,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标的报道,直接引入本课题。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大气严重的污染物,如何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或检验食品中是否使用二氧化硫漂白,捍卫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健康?如何合理利用二氧化硫?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3. 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

(1)二氧化硫的分子组成和物理性质

[情景创设]用蜂窝煤取暖,室内经常能闻到刺鼻气味;展示一瓶软塑料瓶盛装的二氧化硫气体,向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取上述1-2mL塑料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

[教师提问]SO2溶于水过程仅仅只发生了物理变化吗?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该如何书写?

.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在遇到硫化氢等强还原剂时,也会体现一定的氧化性。

[教师提问]二氧化硫除了上述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哪些化学特性?

[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小团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加热试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归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漂白效果不持久。

[联系生活]二氧化硫熏蒸银耳、馒头等食品的危害;二氧化硫用做纸张漂白等。

[教师点拨]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品红化合形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分解又生成品红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只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氯水也具有漂白性,我们从原理、本质、效果和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思考讨论]比较氯水和二氧化硫漂白性。

(3)硫酸型酸雨

[指导学生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②酸雨有什么危害?

③如何防止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学生交流]结合课前调查,对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进行交流。

[观看录像]酸雨的危害和防止措施

[教师点拨]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主要通过两种不同渠道,最终都形成硫酸;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等多方面构成危害,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大家谈到的防治方法都很好,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治理酸雨,保护环境!

4. 课堂小结(含板书)

[教师点津]①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还原性和漂白性;运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特点来理解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办法。

②学习方法指导:多角度多视角来认识、研究物质。

5. 作业设计

你能用哪些方法区分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是CO2和SO2?

四、教学方案的反思

1. 关于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所谓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准备水平。对于高一衔接期的课堂教学设计来说,要格外关注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目的地,那么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就是教学的出发点。了解高一衔接期学生化学学习起点能力,就是要科学确定教学的出发点,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实际上,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之前,要对化学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予以全面分析,既要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一般特征,也要对不同学生个体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把握。

2.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作为化学学习内在动力系统中的发动系统的重要因素,对高一衔接期的学生化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性地探讨和实施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方法。然而,如果离开了对化学学习需要的充分重视去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显然是徒劳的。高一衔接期的学习兴趣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不断维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进入化学学习动力维持和定型系统,使学生的化学学习顺利进行。比如,本课开始以酸雨危害的相关图片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酸雨的关系,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中引入微型实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作业设计中安排了难度较易、操作性强的开放型问题,以期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强化。

3. 探究实验的设计改进

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原课本上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的实验成功率低,即使在不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条件下,也会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不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硫还原性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条件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学生通过对溴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的反应前后溶液pH的变化来发现两者间的反应原理,更能吸引学生。

由于该课所涉及到的多种物质具有毒性和挥发性,我们进一步将微型实验置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理念。

4. 教学设计主题

本课以“从生活走进化学用理论引导分析用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为教学设计主体,目的在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即强化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加工、提升后,再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对教学设计主题的贯彻,即能提高整节课的流畅性,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高一教案篇5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学生是保障教学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从当今的教育目标进行分析,新课改要求高中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将学生主体理念贯穿于数学教育的每个环节,树立服务意识,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更好地实现师生交流,保障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M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一定要有执行者与组织者相配合,才能够发挥其作用。针对“一案两课”先学后教课堂模式,教师必须要认真组织课堂,发挥“一案两课”先学后教模式的积极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但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常对组织教学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节。因此,在正式实施“一案两课”先学后教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以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知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通过多维度教学手段深入教学,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虽然“一案两课”先学后教课堂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群体,但这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也无法保障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深入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代教育领域的标志性教育设备,通过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介,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进行提问,能拓展师生间的互动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质量。例如,在“三角恒等变换”中,很多知识是学生凭空想象无法解决问题,如“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等问题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通过多媒体文字、图形转换,让知识更加直接、形象,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内容,领悟“去负―脱周―化锐”三角函数变化的基本思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接受知识,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牢固印象,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学生的心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主动意识与参与意识非常强烈,“一案两课”先学后教模式正好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投身到学习当中,调动学生的“先学”意识,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高一教案篇6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

[课标要求]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罗斯福当选总统的原因,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的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方法学习探究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品质。

[教材分析]

一、新政的背景

1、罗斯福的当选

(1)原因:在面对大危机时,胡佛的“自由放任”没能解决危机,在困难中,美国人希望能出现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危机;罗斯福在竞选中,向美国人民保证会实行新政,并鼓励人民恢复自信心。

(2)当选:1932年,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

2、新政的准备

(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政纲,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2)赢得了国会的支持。

(3)发表“炉边谈话”争取了人民的支持。

二、罗斯福的新政

1、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1935~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

2、主要措施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法令:《紧急银行法》、机构:联邦储备银行

*从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大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因此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一是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防止黄金外流。二是恢复银行信用。

(2)恢复工农业生产:

A、农业: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要求农业缩减规模,由政府提供补贴。

B、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原则,将企业的行为置于政府监管之下,并且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法令: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且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又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空间。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并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还禁止止雇佣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一项改革成果。罗斯福代表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利益,此举只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以更好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到1939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

3、特点:国家对经济实行直接干预,改变原有的自由放任,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

4、实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积极:

A、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B、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三、美国渡过难关

1、新政对美国渡过危机起到重大作用。罗斯福就任后不久就结束了金融恐慌,到1935年,国民经济已经大为好转,1935-1937年,由于证券市场再度出现上涨高潮。罗斯福进行了财政紧缩政策,并大刀阔斧的削减公共工程和农业补助,开始征社会保险税,结果导致经济衰退,罗斯福果断恢复赤字开支,增加公共工程拨款,扩大公共工程规模,推出新的农业调整法,到1939年,完全扭转经济形势。

2、二战使美国真正摆脱了危机: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战后,全世界的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教学设计]

一、导入:回顾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以及胡佛政策的结果导入,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现在变成了人间地狱,悲观、失望、饥饿笼罩在每一个美国人头上,此时的美国人民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将他们拯救出困境,而此时,一个人物应运而生。

二、新授:

1、是谁将美国人民带出了炼狱,对于他,你了解多少?

2、罗斯福的新政措施分为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做,看看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哪些是第一阶段,哪些是第二阶段?

3、你认为罗斯福的新政能不能奏效,为什么?你怎么看待罗斯福的新政,他能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吗?

4、是什么让美国真正度过危机的,从新政中经济的反复可以说明什么道理?

看了高一上册历史罗斯福新政教案的人还看:

1.高一上册历史工业革命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教案篇7

>>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浅谈“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编写和使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打造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物理“一案三段”应用教学法模式探讨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段六步 养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实施“三段六步一点”教学模式,生成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 “六步三环”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六步教学模式在政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激活语文课堂 成功课堂“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初探 活用三段六步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数学课程“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27/2015-7-13.

[5] 任翠斐. 从课内到课外,添加课堂精彩――英语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J]. 考试周刊,2011(01).

[6] 百度文库. 2010潍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之“模块整合五四一”[J/OL].,2012-11-27/2015-7-13.

[7] 百度文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人教新课标[J/OL].,2012-11-27/2015-7-13.

[8]百度文库.先学后教,灵活运用[J/OL].,012-12-4/2015-7-13.

[9] 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J/OL].,2012-8-2/2015-7-13.

[10] 孙琴.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化学教与学, 2012(09).

[11]百度文库.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J/OL].,2012-9-17/2015-7-13.

[12] 张远. 改革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法的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2(12).

[13]百度文库.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OL].,2012-9-25/2015-7-13.

[14]百度文库.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操作规范[J/OL]., 2012-9-23/2015-7-13.

[15] 刘建华. 浅谈“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05).

高一教案篇8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关证明和判断的基本方法.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明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断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一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开始,逐渐让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奇偶性的概念,回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难点是对概念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它是反映函数在某一个区间上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函数的另一个性质.从什么角度呢?将从对称的角度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对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在生活中有很多对称,在数学中也能发现很多对称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所学的内容中,特别是函数中有没有对称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举出一些数值上的对称问题,等,也可能会举出一些图象的对称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函数具体化,如和等.)

结合图象提出这些对称是我们在初中研究的关于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问题,而我们还曾研究过关于轴对称的问题,你们举的例子中还没有这样的,能举出一个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的吗?

学生经过思考,能找出原因,由于函数是映射,一个只能对一个,而不能有两个不同的,故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关于轴对称.最终提出我们今天将重点研究图象关于轴对称和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从形的特征中找出它们在数值上的规律.

二.讲解新课

2.函数的奇偶性(板书)

高一教案篇9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思想教育: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等,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成分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思考得出结论:氧气是看不见的。

回答: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确认目标】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指明重点

【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①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回答:①无色、气体,②无味,③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板书】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3.不易溶于水。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强化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做课堂练习一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既然化学性质要在化学变化中方可表现出来,我们就来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有关概念

【板书】二、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演示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中伸入氧气瓶中。(为什么没有有变化?)

2.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氧气瓶中。

提问:为什么加热后可剧烈反应,不加热时没有变化呢?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提问:碳在氧气中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生成什么新物质?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观察、思考。

描述现象:1.无

变化思考。

2.剧烈燃烧、发白光

回答:木炭与氧气反应是有条件原。

3.石灰水变浑浊。

回答:二氧化碳

回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设疑

初步学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使学生学习由现象得出结论。

【板书】1.碳+氧气二氧化碳记笔记巩固文字表达式

【演示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瓶中。

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观察并描述现象

1.发出淡蓝色火焰。

2.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总结反应表达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进行环保教育。

【板书】2.硫+氧气二氧化硫记笔记

【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

将红磷在燃烧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

生成的物质叫五氧化二磷。

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请描述五氧化二磷的颜色、形态。

结论: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请同学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观察并描述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回答:白色、固体

总结反应表达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叙述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板书】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记笔记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

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氧气瓶中。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

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瓶底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什么?

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

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请同学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观察:瓶底有少量水。

描述实验现象:剧

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总结反应表达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记笔记

【投影】课堂练(见附2)做练习强化训练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

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思考并回答:

(更剧烈)(活泼)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演示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

学生氧气的检验方法。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抻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真情为,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及时复习科学知识。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独立做检测题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C)在变成无色液体(D)在变成白色固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附2:课堂练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镁带(B)红磷(C)硫粉(D)铁丝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A)氧化铁(B)三氧化二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亚铁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A)硫粉(B)铁丝(C)木炭(D)镁带

6.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燃(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氧气的气味

7.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8.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A)碳(B)硫(C)蜡烛(D)磷

9.如何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简述操作过程)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2.C3.C4.C5.A6.B7.B8.D9.略

附4:随堂检测题

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氧气为无色(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下列反应的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磷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A)发红光(B)发出明亮,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的蓝紫色火焰(C)火星四射

(D)产生大量白烟(E)发出淡蓝色火焰(F)发白光

3.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燃性(B)能支持燃烧(C)不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高一教案篇10

关键词: 口语课程 交际沟通能力 教学做合一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逐渐为社会及民众认同。高职高专口语课程教学既是一种知识传授,又是一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其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就如何更好地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增强教学效果进行一些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高专口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院校开设了《口才与演讲》、《职场沟通》等口语课程。遗憾的是许多人对口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教学规律的探索更是不够。概括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其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多数院校将其设为“选修课”,根本没有建立起真正独立的口语课程教学。其二,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随意性、盲目性很大,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体系中。其三,缺少必需的教研支撑,教学观念、方法陈旧,教学多半流于形式。授课教师无较好的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其四,课程安排不合理,周教学时数仅两课时,很难突出教学实践性环节。

基于此,我们认为口语这门课程教学实施应更新教学观念、调整现有教学方案、以学生主体性进行教学,并将多种实践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环境,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民主

(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良好开端和动力,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实施成功的首因。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善于运用情感、兴趣等因素,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为创设轻松教学环境提供前提,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学生有了参与兴趣和热情,才会以最佳精神状态自觉参与口语交流,不断提高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首先,科学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由原来讲多、练少改革为讲、练对半;其次,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如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等基础上,适时采用经典范例赏析法、课堂讨论法和情景模拟法。

(三)实现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伙伴、搭档。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用“教”吸引“学”,以“学”促进“教”,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平等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建立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善于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进程,尽量将课堂设计得生动、形象。以训练为主,精讲多练,侧重于口语技能训练;在训练方式上,设计多种不同层次、生动活泼的训练方式,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上台演说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多种表现机会。

三、将多种教学实践内容及手段相结合

(一)将多种教学实践内容相结合。

综合素质即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创业能力,核心是表达沟通能力。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如今许多高职毕业生虽然学习成绩优良,但在求职面试的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其中口才不尽如人意便是出局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相结合。在通用口才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口才培养,突出专业特色,比如,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应开设导游口才学,营销专业应开设销售口才学等。

(二)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可将随堂练习与单元实训、综合实训相结合;其次,实际训练与观摩赏析相结合可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许多相关经典录音、录像资料,如历届国际大专(华语)辩论赛、拜访与接待实操等。因此,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的口才训练才最为有效;最后,将课程学习、举办演讲竞赛和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培训相结合。

四、善用激励,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平台

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政策,欣赏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如对于上台实操的学生,着力表扬其敢于上台的勇气,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愉悦,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团队式协作,以利于他们互相激励、互相促进。

总之,在高职高专口语课程教学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是开展课堂活动的基础;又要创设良好的实训环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学生积极的学习劲头是教学实践的动力;实用多样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的手段;通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口才应用平台,使口语课程教学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要继续探寻有针对性的、符合教学目标的有效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将口才训练深入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