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4 07:33:49

劳技教案

劳技教案篇1

为贯彻落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和《浙江省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010年)》,提高全镇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服务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如下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在全镇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四)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实施内容

(一)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开展。

(二)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类培训机构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和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

(四)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充分发挥各级科协、技协、职教协会、培训中心及教研机构等社团、机构的作用。

(五)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的职业培训机制,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提升科学素质的意识。

(六)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七)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学校、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八)开展职业技能带头人、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加快我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以职工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工作力度,鼓励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业务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

三、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

主题活动内容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确定,20*年的主题活动为节约资源、环境保护。

在突出抓好年度主题活动的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做好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各项工作。

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大力开展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相关培训,开发和指定一批教材和宣传册;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广泛开展知识宣讲、技能竞赛;通过社区张贴有关宣传画、橱窗陈列等活动。

四、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组织分工

企业管理所:组织协调企业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和指定所需教材和宣传资料,组织协调开展相关表彰活动。

工会:依托各级工会组织,重点在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镇科教文卫体办公室:协调指导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指导组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和相关新闻宣传活动,将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研究纳入相应的科学计划,向公众推广与此相关的成熟技术和知识。

学区:组织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优势,为全镇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提供支持。

广播电视站: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宣传工作,并做好相关内容的公益广告制作和播出工作。

团委: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的培训、宣传和比赛活动,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科学素质。

妇联:依托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的培训、宣传和比赛活动以及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高妇女劳动者的科学素质。

科协:指导和协助上述各单位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各项工作,依托科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二)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将科学素质行动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各单位的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在各类职业技校和培训机构的教材和培训计划中,体现提高科学素质行动的相关内容,并作为技能鉴定的内容之一。对于国家规定的实施就业准许入的职业和工种,劳动者必须持证上岗。制定奖励政策,对在科学素质行动中作出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

劳技教案篇2

【关键词】法律援助 劳动法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26-03

劳动法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案件的处理结合起来,对所习得的技能往往只是纸上谈兵。在劳动法教学中引入法律援助,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使劳动法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对理论的灌输,而是逐渐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在法律援助中心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案件,可以在为当事人解决争议的过程中运用和熟悉所学知识,既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一、劳动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劳动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结合。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务脱节。在以往的劳动法教学中,由于劳动法所具有的特点,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细碎、繁杂,教学往往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但是,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实务的理解和掌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以往的劳动法教学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教师在教室里教授劳动法,但对案件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让学生难以融入其中,学生并没有在这个案件中有一个角色的担当,因此很难体会在案件中对于所学理论的适用本意。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法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旨在培养法律思维,增强法学兴趣,积累法学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实务的重要性,那么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没有被及时地应用在法律实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变得难以理解,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劳动法知识体系。法学教育需要的是理论功底扎实、有实践经验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上述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与实务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技能与实务脱节。以往的劳动法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过多地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没有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了解了送达文书、送达回证、制作笔录等程序,但并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些工作。送达文书难以甚至无法送达到当事人手中,送达回证忘记让当事人签字,不会制作询问笔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有发生。学生即使能顺利地答出这些程序的概念或者背出法律的规定,但是缺乏实践技能却成了他们最大的短板。劳动法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这些技能不能在实践中得到积累,将会导致学生在真正的案件中处理此类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实际的案件情况往往比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要复杂得多,劳动法理论知识是从众多问题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理论与方法,它适用于所有符合条件的案件。但在实践中,每一个案件都是独立的,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处理中要协调理论与实际的矛盾才能更好地办好一个案件。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改变技能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三)经验与实务脱节。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劳动法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劳动法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讲述一些实践中处理案件的经验,但学生在理解这些经验时很多时候出现偏差。在实践中,每一个案件都是独特的,在案件的处理中会出现一些突况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这些状况是在课堂上想不到的,老师教授的经验并不能机械死板地运用于这些特殊的案件中。因此,经验必须通过实践来获得。用人单位与学校总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用人单位是以处理问题为目标的,希望学生有很好的实际经验,能够迅速地了解工作模式,快速地投入工作之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阶段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深入地探究专业性问题,没有时间和机会投入实践中去获得更多的经验。在这样一方重经验,一方重教育的情况下,学生更无法很好地解决实际案件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在课堂上观看开庭视频并不能学习到实务经验,只有亲自上庭才能慢慢从开庭中得到经验。

二、引入法律援助弥补劳动法教学的不足

法律援助是司法制度的一部分,亦是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是由政府所设立的机构,通过组织相关的法律人员,为弱势群体提供一种司法救济,例如为缺乏劳动能力、经济较为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等等。现如今众多高校都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援助活动。在以往的劳动法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法律援助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它可以弥补劳动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改善劳动法教学中实务知识缺乏的状况。由于以往的劳动法教学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实务经验,因此,可以引入法律援助解决学生实务经验缺乏的问题。在案件中提供法律援助,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自己的记忆,更好地学习劳动法;另一方面,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能够亲身融入案件的解决中,熟悉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程序,在案件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务经验,补充实务知识的缺乏。引入法律援助后,学生能够亲自处理案件,当案件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必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定对策去解决问题,他们所获得的经验也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经过实践所检验的,对劳动法课程的学习也更有帮助。法律援助是以案件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案件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制作法律文书,可以了解劳动纠纷各个程序中的时效,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为以后处理案件打好基础。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劳动法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理解它们,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完善自己的劳动法理论体系,补充实务知识的缺乏,弥补教学缺位。

(二)改善劳动法教学中实践能力缺乏的状况。劳动法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其有着很强的应用性。法律援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在法律援助的过程中能够完整地跟踪一个案件,从案件的调解到仲裁、从仲裁到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整地了解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在法律援助的案件中,学生能够让自己角色化,融入案件中,对案件进行分析,处理案件中所有的突况,这才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锻炼。随着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理论功底强而实践能力薄弱的毕业生并不能很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劳动法律人才的需要。法律援助是一种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学生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使自身的理论功底更加扎实,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件的处理当中,帮助更多的劳动者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我国劳动法对劳动争议案件采取“一裁二审”的模式,这样的模式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提供专业化的帮助,这就体现出了劳动法的专业性,术业有专攻,学生经过实践,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能力,而法律援助活动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三)改善劳动法教学与实践生活缺乏联系的状况。法律援助是让学生亲自接触各种各样的案件,了解案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计算劳动者的工龄,计算当事人应得到的赔偿损失,为当事人解决一些专业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这些实际化的锻炼,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需要解决的案件中,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劳动法的兴趣。法律与制度、规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劳动法的性质带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通过法律援助可以让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回报社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更多的人维护正当权益,增强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法律援助中,学生亲自案件,用法律的思维与技巧解决问题,让自己在整个案件中角色化,主动地搜集案件所需的资料,从传统模式中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和检索法律的能力。法律援助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走进去”,参与实践,对劳动法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通过案件的,由老师或律师对其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提前接触社会,接触当事人,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在学习理论知识后不再对实践经验一无所知,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劳动法律人才。

三、引入法律援助完善劳动法实践教学

法律援助在司法制度的组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通过法律援助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经济较为困难的当事人,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发展,使得他们在法律面前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救济与保护。但在实际实施中,法律援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待解决,使得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并不是很广泛。高校法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高校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参与到法律援助中能够为更多的当事人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又促使劳动法教学与生活更加紧密联系。因此,应采取措施引入法律援助完善劳动法实践教学。

(一)明晰法律援助在劳动法实践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法律援助是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一种形式。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系指效仿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原则上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的指导之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以此促进学生对法律理论的深入理解。诊所法律方法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学生在援助过程中体验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和处理方法,出现不正确的地方,指导老师也可立即加以改正,不至于将该错误留滞。在法律援助的训练中,学生以真实的案件为对象,事实上这种教学来自一种虚拟的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承办案件,为弱势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自己为案件,对案件的过程以及结果负责,学生在案件中承受一定压力的同时也有极大的动力,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引入法律援助构建劳动法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引入法律援助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法实践教学运行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

其一,建立劳动法实践教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在劳动法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利用课堂的时间充分理解;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援助学生有机会更多的案件,获得更多的实务经验。学生到法律援助中心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争议的解决中,学生独立处理争议,锻炼其实践能力;在争议解决的过程中,反复地适用和推敲劳动法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其理论素养。

其二,构建对劳动法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法律援助项目旨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对法律援助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予以评估。学生在案件后,在案件结束时应当将所的案件材料做成册,在列明证据等材料的基础上应当附上自己对案件的看法及总结,以此作为期末考评的依据,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整理材料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深入对劳动法理论知识的理解。

其三,加大对劳动法教学的保障力度。劳动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性学科,劳动法教学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劳动法理论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但与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并不符合,法律援助则为劳动法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法律援助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案源,也提供了许多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由学生完全独立地处理案件。学生的经验是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获得,这并不是老师可教授的,案件中的许多情况是老师在课堂上想不到也无法教授的,因此要自己独立处理案件才能积累经验。

(三)引入法律援助构建劳动法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学生参与到法律援助中来,缓解了法律援助机构组织人员的不足,但也应当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配套实施。在法律援助驱动下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学校应当对在法律援助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既可以缓解法律援助人员的不足,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劳动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作为法律人,写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能力,在劳动法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更要学会制作各种法律文书,将处理的结果通过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学校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法律文书写作比赛,学生可针对案件处理当中所需要制作的法律文书进行修改完善,从中选取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予以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期末评估时,也可以提高法律文书考评所占的比例,以此训练学生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

四、结语

以往劳动法教学以理论为中心、实践训练较少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理论知识的大量积累固然重要,专业素养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功底,离不开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强化训练,但更不能忽视实践的作用。法学专业学生参与法律援助,不仅弥补了法律援助部门人员不足和经费不足的缺口,为更多当事人提供了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学生在案件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熟悉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程序,熟悉劳动法的法律规定,成为更优秀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红光.法律诊所在劳动法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法制博览,2015(21)

[2]杨芳,问清泓.大学法学教学改革探析――以《劳动法》教学为视野[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劳技教案篇3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课; 创新; 劳动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2-001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为毕业后的升学和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如何上好劳技课,使劳技课堂教学能紧跟时展需要呢?我通过这些年的劳技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告诉我们――创新是上好劳技课的关键之一。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第一,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其次,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查找资料,弄清教材中基础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重点和操作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再次,准备好教学器材,即教师上课用于演示的实物和学生操作训练用的材料、场地,包括教师上课用的直观教具、挂图、物品及电教设备等,这是劳技备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准备好材料后,教师要反复练习操作,熟悉掌握操作技巧,这也是备课的重点。因为,操作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备课一定要备好演示操作,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步骤和方法。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演示自如、准确、规范。

第二,要认真写教案。教案形式风格多样,无一定格局,但一定要考虑实用性。教案重点应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这是区别其他学科教案的关键所在。教案首先要写清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中还要写清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运用的教具,教师演示的步骤,学生实践操作的器材,场地及操作方法和训练步骤。同时,还要写清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实践的原则、规则、注意事项和操作安全措施,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排除方法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二、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源泉

以往我们在劳技课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按教学大纲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向来劳技就是“小学科”,不参加考试,没有升学压力,只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可是现在不行,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用老的教学方法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学生求知欲望。怎么办?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坐以待毙,首先自己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劳技教学换成一个新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劳技课产生兴趣,喜欢上劳技课,乐于学习劳技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内容。于是我就着手在劳技教学中穿插一些新的知识点和内容,这样一下把学生的目光全吸引到黑板上来了。学生对劳技课感兴趣了,喜欢学了。同时课堂纪律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课堂上再也没有人做小动作了,没有人讲话了,而是一个个专心听讲,聚精会神地学习。

三、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创新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使我们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劳技课堂教学方式,劳技课才有发展。于是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大胆实验操作,这下可好了,学生对劳技课更加有信心了。因为他们的想法可以在劳技课堂上展示出来,得到师生的认可;同时学生又获得了成就感。特别是在2010年期间,我校五名学生参加市级劳技课基本功制作比赛,一人获市级“二等奖”,三人获得市级“三等奖”,消息一传开,学生更加认识到在劳技课堂上,只要有创新就会有成果,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学生在学校创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可以说,现在几乎天天能收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有的是废物利用的,有的是自主创新的,有的是发明创造的。学生个个肯学,人人肯干。

四、以创新的姿态做好基地建设

随着我校劳动技术教育创新的不断推进,我们在前面创新出来一套劳技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地发扬光大,扩大到我们学校的园艺基地上来。我们把校园中的“学生劳技实践基地”交由学生自己策划、设计、布局、管理。三亩地的实践基地,我们让学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布局、自主管理。培育什么、栽什么、种什么,都交由学生来进行,教师只是起着引导、指导、督导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实践基地,所收到的效果将是最佳的。这样学生确实从学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真正掌握到一门技术,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我个性,使他们懂得:他们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说了算。同时更让他们有信心做好事,将来做大事。

五、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上下功夫

劳技教案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胜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12-0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研究生招收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截至目前我国有160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有92所院校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有关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1)基于院校学科优势凝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财经院校(曹信邦,2006;曹永红,2014)、理工类院校(张军,2012)、工科院校(唐运舒,2008)、农林院校(林建鸿,2014)、医学院校(吴传俭,2011);(2)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杨立雄,2003;黄任民,2009);(3)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刘媛媛,2013);(4)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调查(徐丹,2015)。上述学者大都立足本校特色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看法,但是本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如何一直未见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最佳路径,最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度的提高。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指“与特定组织特定工作职位上工作业绩水平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特征和行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被描述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胜任能力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能力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①。

麦克利兰的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商业界都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应切实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这一胜任素质正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胜任素质,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2.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某医学院院校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信息;二是胜任素质调查;三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将调查内容分为大学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调查。大学所学知识内容在胜任素质模型中主要指冰山的水上部分,主要为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即为胜任素质模型中冰山的水下部分。

分析方法:第二、三部分的题目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重响应的分析方法。既统计响应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所有选项被选总数的比例),也统计个案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调查者总数的百分比)。

三 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行业的性质比例最大的为企业(64.9%),其次为事业单位(17.5%)和政府部门(12.3%)。分析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为逢进必考,而且有编制限制。同时,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日益完善。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偏少,而在企业的就业人数偏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分布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大,为38.6%;会计、营销等岗位(15.8%)、文秘行政岗(14%)、社会保险岗(12.3%)人数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工作,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有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分析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岗位没有独立出来,大部分仍包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

2.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整体分析。大学所学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1)公共基础知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3)专业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原理等);(4)专业技能(社会保险模拟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5)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等);(6)其他综合知识(公文写作、普通话、文献检索等)。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题目设计的所有选项都有响应,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大学所学知识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均是有帮助的。从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22.1%,从个案百分比来看有5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这说明公共基础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等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而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本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很多为非社会保障岗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强化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水平。

第二,公共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最能契合工作需求的基础知识为计算机(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公文写作(个案百分比为59.6%)。统计学、英语和数学的契合度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对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开设医学概论的问题,从选项结果来看,医学概论课程对部分同学(个案百分比为10.5%)仍然是有帮助的,也就说明该课程不能贸然取消。

第三,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60.7%)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最高,其次为管理学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50%),社会保障学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个案中所占比重均为46.4%,占比最低的为经济学类课程。分析该结果与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有关,也体现出管理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四,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技能中,与工作需求契合度最大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个案百分比为65.3%),其次为信息系统操作(个案百分比为32.7%)、外语(个案百分比为23.8%)。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能培养。

第五,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技能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9.6%)、管理基础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会计统计等技能(个案百分比为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个案百分比为35.1%)。该结果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分析结果相似,也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以及会计统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第六,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将表2中多重响应总计的数据与表1比较,可知,表2的总计数据为410,个案百分比总计为366.1%,远远高于表1的总计数据(频率总计为282,个案百分比总计为247.4%),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对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与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相对应,即隐藏在冰山水下的部分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外,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的素质为社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主要为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3.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在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方法中选择比重最大的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实验(个案百分比为71.9%)以及见习实习(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理论讲授(个案百分比为22.8%)、小组讨论(个案百分比为28.1%)和学生翻转课堂(个案百分比为28.1%)。

由表3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增加社会实践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在调查中,本问卷还设计了关于人才培养建议的开放性题目,调查结果大部分仍是集中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这说明本专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实验实践的设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路径讨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来看,本专业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调查结果和胜任素质模型分析,提炼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应该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其中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素质为综合职业素质。

2.凝练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要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知识的培养是前提。根据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整个专业培养的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政治、体育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应该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三大学科为核心,在三大核心学科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知识方面,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和市场营销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知识,这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同时,公文写作、文献检索等综合知识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3.强化实验实践环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要强化本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关键在于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实践的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遥相呼应,实验实践内容也应当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平台。

具体培养过程为:在大一、大二学年,强化专业基础实践,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大三、大四学年,夯实专业实践,以校外见习实习为途径,组织学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见习实习;全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胜任素质模型中尤其强调特质动机等综合素质在工作绩效提升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契合程度决定毕业生工作业绩,因此,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深入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种校内外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个性,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 释

①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

参考文献

[1]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社保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2]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3]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3)

[4]吴传俭、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

[6]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7]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8]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劳技教案篇5

在劳动技术学科中有很多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与劳动技术学科课程改革相融合、与劳动技术学科教学规律相融合,努力提高中学劳动技术教师德育执行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劳动技术学科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劳动技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任课教师必须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结合学科特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实践项目载体,

建立民族文化归属感

案例一:工艺木工教学

在《工艺木工》单元的教学设计中,以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作为导入,鲁班勤奋钻研和智慧创造的伟大品质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鲁班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伟大力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从而落实民族文化教育。

体会:劳动技术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固有的德育资源,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发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思路要符合民族文化教育的理念,立足学生民族传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从而自觉传承民族民间技艺,关注个人的人文修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中国结的编制、东方明珠的制作以及纸艺、布艺等实践操作中都可以很好地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建立民族文化归属感的切入点。在劳动技术教学中间类似的案例很多。例如:中国结、国产的设计软件等等。

二、从操作实践中总结规律,

培养科学技术观

案例二:焊接操作实践教学

在焊接操作实践中,描述焊接的过程时必须使用物理、化学的专业术语予以解释:“焊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焊锡丝融化、和金属管脚以及焊盘粘结和凝固的过程。所以焊接前要预热焊点、焊接速度要快,较少空气氧化。结合流体的物理学特点,焊接时焊锡在上,焊点在下;去除多余锡料的时候焊点在上,烙铁在下。”

体会:学科的理性逻辑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是学科长久生命力的保证,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对于理性思维的培养是劳动技术学科本身所蕴涵的德育资源,较之外在的德育资源更有教育价值。劳动技术学科教师应加强对学科内容的理解,把握学科的规律,避免德育成为“贴标签”现象。

案例三:锯削、锉削教学

在教学锯削、锉削内容时,引导学生对起锯、锯削、结束三个操作步骤进行技术要素总结,重点关注技术动作的力度、速度、角度三个量的变化,分析技术操作过程中的不同要求。这样可以非常清楚地把握住实践操作的技术要素。

体会:方法性的规律总结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技术观非常重要。这样遇到问题时学生会首先想到去分析,去解决,而不是回避。

三、把握学科之间的整体性

和关联性,培养全局意识

案例四:光电小车调试实践教学

在光电小车的调试教学中,要求用调试好的小车进行不同的竞赛。

1.规定距离竞速赛(关注机械传动和启动电流);

2.指定宽度竞距赛(关注两轮的同步性);

3.大轨道竞速赛(关注控制电路与小车的联系);

4.小轨道竞速赛(关注车速、弯转半径大小之间的关系);

5.特殊轨道竞赛(关注环境条件与整车的联系、逻辑电路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体会:劳动技术学科的基础是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关注与相关学科的关联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技术素养。作为没有高考压力的技术教育主阵地,劳动技术教学应该关注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综合所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关联点,确立长效性的、阶段目标明确的综合科学素质进行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关联意识。

四、抓住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实用技术创新追求

案例五:室内自动控制照明系统的设计教学

“电子技术”教学在学习了路灯自动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能够自动调节亮度的照明系统,从而保证教室内恒定光强的效果,以实现在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用眼健康的前提下节约能源?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成功地设计出自动调节亮度的照明系统。

体会:技术设计是劳动技术学科二期课改的新要求,通过观察生活实际,寻找实际问题并进行解决,培养学生对身边生活实际的关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帮助。教师还可以在设计评价过程中间进行各种约束条件的设置,达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的目的,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公民使命感和责任感。

劳技教案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已经颁布,并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现将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实际,参照以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做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要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制定本部门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的计划,指导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实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参加劳动部举行的《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二、以《职业教育法》为动力,加大职业技能开发力度。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围绕年初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任务要求,全面检查、总结上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明确下半年的工作目标。特别要把企业职工培训、社会失业人员和下岗待工人员转岗、转业培训工作列为全年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切实把职业培训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改善我市技术工人队伍结构。

三、推进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建设。

组建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将培训、鉴定与职业介绍、就业实行一体化运作,是发挥劳动部门优势,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推动职业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各区、县劳动部门要加紧制定本地区建立职业技能开发集团的方案,年底前完成集团的组建工作。

四、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技工学校的改革步伐。

今年,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的要求,根据各行业、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我市进行了优化、调整技工学校布局的工作。各局、总公司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已分别提出了技工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调整的方案。下半年,要抓紧做好方案实施工作。对所属技工学校的调整工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并注意总结经验,使调整真正起到推动和促进技工学校发展的作用。年底之前,我市将对调整后的技工学校进行登记注册,各局、总公司要根据全市统一布置,做好技工学校注册登记的组织工作。

职业能力测试招生改革试点校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的职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各技工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特点,依托于行业、企业的特点,加强校际间的联合办学,发展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办学,使技工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一条密不可分的纽带。

五、做好职业培训机构的重新审核和布局规化工作。

劳技教案篇7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模板一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28日-20xx年4月30日

二、活动地点:**区实验幼儿园多功能厅、操场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弘扬劳动光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丰富老师精神文化生活。决定在全园开展我劳动,我光荣,我健康,我快乐五一主题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教职工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教师度过一个激情、快乐的劳动节。

四、活动过程:

(一)劳动最美交流会

时间:20xx年4月28日

地点:多功能厅

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劳动者的美丽瞬间,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幼儿教师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大家走进幼儿教师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切身感受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并在辛苦的工作中寻找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光荣、劳动的美丽,掀起学先模、比贡献的热潮。

(二)健美操比拼

时间:20xx年4月30日

地点:多功能厅

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师健美操大比拼活动,既展示了老师的活力,又丰富了教师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展现教师扎实的基本技能。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模板二

五月,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季节,是体现劳动价值和劳动美的月份,为迎接我国第个五一劳动节,我镇宣传办、团委、工会、宣传文化中心、劳动和保障分局、教办联合举办镇五一劳动节征文比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参加对象:

凡在镇工作和学习的各界人士均可投稿参加。

二、征文要求:

(1)题目自拟,内容在1500字左右,体裁不限,以共创繁荣,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

(2)所有参赛文稿必须用A4纸打印(标题小二号字,正文用四号字,并在标题下注明单位及姓名)。

三、投稿办法:

自通知之日起至年4月25日前,学校的作品交镇教科文卫办老师,电话:社会(机关、厂企、群众)的作品交镇宣传文化中心,电话:。

四、展出时间地点:

获奖作品从年4月30日-5月8日在文化广场文化走廊展出。4月30日早上10点在现场颁奖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模板三

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活动时间:5月1日--5月31日。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一)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围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等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

2、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各种劳动之星。

(二)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2、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3、各班每天选出班级小值日,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4、各班每周评选出本周的值日之星。

(三)大班劳动最光荣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让幼儿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幼儿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激情。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艰辛之后,想一想,如何去做,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订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

下来。(发记录表)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5、每周一各班评选出班级家务劳动之星,实现家园共育。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

我能行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劳技教案篇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民的工作力度,大力提高我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业发展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工作力度,促进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特制订20__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具有意愿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已向非农产业转移需要提高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为核心,以承接阳光工程项目,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技能培训及其他企业急需工种为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贯彻自治区、地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争取党政重视,寻求多方支持,整合科技教育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为服务“三农”,促进我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总体任务:建立健全20__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体系,配置完善培训基地、设施、手段、师资、教材、信息、台帐、档案等基础条件,加强系统内培训工作管理,申请阳光工程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其他培训,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运作优良,优质高效的工作格局。

20__年全地区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次,任务分配情况如下:略

三、基本措施

1、积极争取重视和支持。各县(市)农广校及其他培训机构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政策要求、目标任务、实施措施、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认真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工作,主动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工商局、税务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公室、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搞好协调和配合工作,以取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纳入项目培训工作中去。

2、虚心接受主管部门的领导。各县(市)农广校及培训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内部培训工作管理,虚心接受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以保证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培训建立一批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培训机构工作力度。各培训机构在工作中加大管理,强化工作环节连续制度,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师资、教材、市场信息、培训资质认定、就业推荐、建档立卡、跟踪服务工作等具体工作中都要加大管理,落到实处。

5、完善培训基础条件

各培训机构要采取自建、联建、加盟和利用科技园培训阵地等多种行之有效地方式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基地,并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和专业,根据培训专业配备教学设施和筛选实习基地,落实培训教材和师资队伍,以保证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落实建章立制。要制定培训工作的教学、实习、财务、信息、就业、档案台帐、跟踪服务等完备的规章制度,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保障培训工作有序进展。

劳技教案篇9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管理,全县717家事业单位25516名人员履行了聘用合同签订手续,分别占应推行聘用制单位总数的95.4%和人员总数的98.5%。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的实施。强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报备制度,规范有序地对人员招聘进行动态管理,本年度共有35家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计划审核备案,招聘岗位701个,截止11月底,共有18家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方案获准实施,拟招聘工作人员264名,现已有12家单位完成招聘工作,核准公开招聘拟聘人员77名;监督指导区级人社部门做好区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配合县教育局完成2013年度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招聘工作,共招聘免费师范生30名安排到县直属学校任教;举办2013年度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培训班,提高各单位人事干部落实公开招聘制度和人事管理业务能力。全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平稳实施,没有出现违规招聘、违规进人的问题,社会舆论反映良好。

2、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过渡,共过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86人、一级专业技术人员7866人、二级专业技术人员4340人。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试点工作,共评审通过5名正高级教师、12名高级教师、138名一级教师、74名二级教师。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深化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印发《关于做好____县非公经济组织职称工作的通知》,建立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网上咨询服务”通道,提高职称服务质量。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起点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确认工作,共认定378人。协助省厅做好千百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的推荐工作,共推荐8人。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范化工作,出台《____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任职条件指导意见》,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统,提高岗位设置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完成对367名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调整工作。

3、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完成上年度我县新招考的7家单位46名公务员报到手续办理工作;完成我县2013年度公开招考的39家单位64个公务员职位的计划申报、报名审查、资格复审、体检和考察工作;指导9家单位面向全国或全省公开选调42名公务员。前3季度,共办理公务员调动(交流)29人、公务员登记和转正定级220人、县政府人事任免手续137人。同时,积极推进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探索正科级领导干部和乡镇公务员培训的新路子;以“需要什么补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公务员网络在线学习培训,共设定22门课程、50学分;组织开展全县公务员基本功训练和普通话培训测试,我县获得全省公务员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开展以“转换角色,适应履职需要”为主题的公务员初任培训,我县2012年新招录的105名公务员均参加了培训;举办新晋升正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79人参训;举办公务员管理业务培训班,全县公务员单位105名人事干部参训。搭建公务员学历提高平台,对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开展大专以下学历升专科和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学历层次、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做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库工作,涉及全县302家单位7372名公务员的登记备案信息,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的审核验收,我县名列全省第一,被评定为优秀单位。

4、扎实做好工资福利工作。进一步规范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区津贴工作。继续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做好2013年我县990家样本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增加64个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工种(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位(现已达744个,涉及50个行业),并于7月份向社会公布。5、做好干部计划安置和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根据全省干部安置工作部署,通过前期调查摸底,掌握县属各单位及各区干部接收需求,采取双向选择与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办法,以干部考试考核综合成绩、个人填报志愿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按时完成省里今年下达我县的营职以下(含技术级)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出台《____县再就业企业干部管理意见》,不定期举办困难企业干部座谈会,掌握该群体的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全年共为272名困难企业干部发放困难生活补助508.1万元,为54名困难企业干部缴纳五项保险费85.2万元。积极做好自主择业干部安置报到、医保缴费、档案管理、政策咨询等工作。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县推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五星”考评标准管理,调整我县及各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用工和集体合同审查备案的管辖范围,实行属地管理,并制定出台《____县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行农民工工资月发放制度,开展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建筑领域专项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保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物业管理行业依法用工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并联合县公安、工商等部门,发动检查人员579人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县场秩序专项检查行动,采取了重点检查与普遍检查相结合方式,突出重点地打击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黑职介”,并对我县证照齐全的职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了普遍检查。同时,试行网上办案模式,劳动监察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后续处理、审批等程序均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络操作,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办案透明度。前三季度共执法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807家,涉及用工人数6.1万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数418件,在法定期限内的结案率达95%;责令补签劳动合同15016份,补办社保登记462人;为1969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990.5万元。参与处理突发事件120宗,涉及劳动者7256人,尤其是成功处置了年初易发、频发的农民工讨薪事件,比如:成功处理了37名农民工投诉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拖欠120多万元工资一案、79名员工投诉海南优尼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拖欠30多万元工资一案等,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自2005年以来,我县各建设工程项目共向我局指定银行帐户存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8.6亿元,其中,因工程竣工未发生拖欠工资的已退还3.8亿元,发生17宗拖欠工资事件,已从保证金中划支1072万元垫付1040名农民工工资。全县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总数为28.3万人,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80%和95%以上;已有2890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覆盖职工10.5万人。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收集用人单位信息29748家。完成____县县政工程开发公司、____县交易中心2家单位的102名企业改制职工的安置工作,涉及安置资金 340 万元;为128家县属单位16480名职工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加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办理工作,共立案844宗,结案788宗,调解裁决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工资、补缴社保费、二倍工资、加班费等共计726万元,较好地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县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工作获得国家人社部督查调研组的好评。

(一)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丰富就业专题服务活动载体,积极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全年计划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90%以上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加强中心城县家庭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以企业岗位提升培训为主体、职业院校培养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有机结合的定单式、定向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对培训工作的网络监控管理,提高培训实效,提升就业稳定性。全年计划组织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1.2万人。按照充分就业

社区的标准抓好基层平台建设,力争年内每个区均有 2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二)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和稽核工作力度,继续做好社保卡发放工作,全年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征缴参保率达98%以上”的目标,力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数全省排名前三。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县历年被征地项目、涉及人数和资金测算等情况的调查摸底、整理汇总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及具体的经办规程,配备经办人员,做好经办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做好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改革。加大医疗支付制度改革步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的规范性并建立年审制度,完善医保执业医师库。开展省内跨县县就医的直接结算。进一步规范工伤案件调查核实制度,科学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精确做好社保基金预决算工作,加强对各项社保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社保基金收支核算及数据统计分析,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劳技教案篇10

一、目标任务

(一)在全省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四)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实施内容

(一)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开展。

(二)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和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

(四)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充分发挥各级科协、技协、职教协会、培训中心及教研机构等社团、机构的作用。

(五)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的职业培训机制,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提升科学素质的意识。

(六)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七)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学校、社区学院、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

为了突出重点,抓出成效,*年的主题活动为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年以后的主题活动内容按照全国及全省的安排确定。

在突出抓好年度主题活动的同时,各有关部门、各地要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做好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各项工作。

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大力开展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相关培训,开发和指定一批教材和宣传册;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广泛开展知识宣讲、技能竞赛;通过社区张贴有关宣传画、橱窗陈列等活动。

四、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建立*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劳动保障厅。

(二)组织分工。

省劳动保障厅:会同有关厅局共同制定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并组织协调方案的落实,指导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和指定所需教材和宣传资料,组织协调开展相关表彰活动。

省总工会:与省劳动保障厅共同牵头,组织协调行动方案的实施,依托各级工会组织,重点在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省委宣传部:协调指导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指导组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和相关新闻宣传活动。

省教育厅:协调指导全省大专院校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优势,为全省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提供支持。

省科技厅:将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研究纳入相应的科技计划,向公众推广与此相关的成熟技术和知识。

省人事厅:组织指导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提高科学素质行动,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

省广电局:利用广播影视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宣传工作,并做好相关内容的公益广告制作、播出工作。

团省委: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的培训、宣传和比赛活动,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科学素质。

省妇联:依托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行动的培训、宣传和比赛活动以及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高妇女劳动者的科学素质。

省科协:指导和协助上述各单位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各项工作,依托科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三)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将科学素质行动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各单位的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在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教材和培训计划中,体现提高科学素质行动的相关内容,并作为技能鉴定的内容之一。对于国家规定的实施就业准入的职业和工种,劳动者必须持证上岗。制定奖励政策,对在科学素质行动中作出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

2.人员保障。各有关部门必须有相关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在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聘请兼职辅导员,开展各类宣讲活动。

3.经费保障。争取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对重点教材、宣传资料的开发,重点研究课题和大型活动给予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