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8 05:05:25

溶解教案

溶解教案篇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

物质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

36

36

37

39

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实验内容

可行性论证

溶解教案篇2

同学们都吃过水果糖,今天我们来做个吃水果糖比赛游戏。把同样大小的两

颗水果糖分发给甲、乙两位学生。设定条件是:

甲同学放在口里含着不许动,让糖果自然溶解后咽下糖水。乙同学把糖果放在口里,允许舌头动,牙齿咬待糖果溶解后再下咽。

结果是:甲同学吃糖果度较慢,乙同学吃糖果速度较快。

师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吃糖果慢,一个吃糖果快,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探究新知:

1、实验一:是否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的维生素B2片〈黄色,最好是带有颜色易溶于水的药片,便于观察〉放入盛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透明杯最好〉

设定条件是:同时放入药片,水温一样,水量一样;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强调设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对比公平与公正,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是:经搅拌的那杯药片溶解的快,未搅拌的那杯溶解的慢。

2、实验二:水的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将温度不同的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再放入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各一片。

注意设定条件是:药片一样,水量一样,都不搅拌或都同时搅拌〈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同的是: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水温不一样。

实验结果是:冷水中的药片溶解的慢一些,热水中的药片溶解的快一些。

3、实验三:是否粉碎溶解物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其中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再同时放入盛同样多水的杯中。

注意实验设定条件是:①药片同样;②水同样多;③水温一样;④都不搅拌或同时搅拌。不同条件只是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

实验结果是:粉碎了的药片溶解的快些,未粉碎的药片溶解的慢些。

三、师生共同总结

老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1:我知道了溶解时搅拌就溶解的快一些;不搅拌就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2:热水中溶解的快一些,冷水中溶解的慢一些。

学生3:我知道把溶解物粉碎的颗粒越小溶解的越快,颗粒越大溶解的越慢。

教师启发:谁能全面总结一下,溶解的快慢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4:我来总结: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溶解物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有关系。

学生5:我今后在溶解时,要想溶解的快一些,具体做法是把溶解物粉碎后放入热水中再快速搅拌,就可加快溶解;要想溶解的慢就不粉碎放入冷水中不搅拌就可减慢溶解的速度。

老师激励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学习兴趣真高,不但能积极参与实验,而且能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总结所学知识,还能与现实生活联系,科学学习就需要这种学习精神,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目的是及时肯定评价,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巩固教学效果,首尾呼应

老师:现在你对吃水果糖快慢的原因弄明白了吗?谁能说说。

学生6:我知道了。牙齿咬就是粉碎糖块,舌头动相当与搅拌功能,口腔里的唾液相当于热水。所以溶解快的几个因素:粉碎颗粒变小、搅拌、热水,都具备了,这样一来吃糖果就快;反之,含在口里不许动就缺少了粉碎、搅拌的作用,则溶解的慢即吃水果糖就慢。

老师:你回答的很棒。不但对书本知识学的好,还与实际生活小事联系,理由谈的很充分。

五、课后反思

1、把原教材中的食盐溶解替换成维生素B2片来溶解,因为是黄色药片,观察效果更明显,增强了直观感。

2、把课文中最后的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内容调整到开始进行吃糖果比赛游戏,使授课导入顺畅,又节省教学时间。从学生最熟悉又喜欢的情景入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设疑吃水果糖快与慢的因素有哪些,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兴趣,为学生实验的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回答理由提前埋下了伏笔。

溶解教案篇3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的内容,属于新增加的内容。选修四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其中平衡思想是该模块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学生学习过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的特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在化学平衡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探索溶液中离子的多种平衡过程,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弱离子的水解平衡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即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平衡大板块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平衡学习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的方法也有了,所以这一内容采用学案导学有很好的基础,既可以用学案检查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以及溶度积常数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介绍如何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两个新授课学案和一个习题检测学案。下面就第一课时的新授课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做较为详细的阐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以及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并能运用平衡常数解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又的化学平衡建立过程推导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根据已学有的化学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的特点推导出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类比出及溶度积常数等知识。并理解溶度积常数的计算、意义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的类比、对比等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科学探索,培养热爱科学、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预备知识】

1.饱和溶液:

2.以合成氨为例表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以合成氨为例表述化学平衡的特点:

4.以合成氨的平衡状态为例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教学过程】

一、溶解平衡的建立

1.向AgNO3溶液中滴入HCl溶液 ,描述AgCl饱和溶液中沉淀溶解平衡建立的过程。

小结: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定义类比)

2.结合化学平衡的特点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找出溶解平衡的特点。

3.【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1的体系中存在溶解沉淀平衡 。

4.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方法--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

5.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弱离子水解的因素有哪些?结合上述因素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出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内因:

(2)外因:遵循 原理

二、溶度积常数

1.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表达式:

对于AmBN(s)=mAn+(aq) + n Bm- (aq) KSP = 〔 c(An+) 〕m ・〔c(B)m-〕n

3.K、Kw、Ka、Kh、KSP 都关与各物质的性质有关,温度有关。

4.K SP的意义,判断生成沉淀与否的原则

学案实施与教学实施

按照学校的要求在上课的前一天就将学案发给了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第二天学生交回学案,老师全批全改,了解学生掌握得好的知识,掌握得不好的知识分别是哪些,在上课前调整好教学思路,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与辅导,学生会了的一定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不会的,解决起来有困难的老师要重点讲,在这样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对学生的本次学案做了很详细的批阅【实验探究】的部分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采用了实验方案的竞选仪式,同学们自告奋勇地将自己的实验设计步骤叙述出来,由老师比较出一个最佳方案,并由方案设计者操作、展示。当然我们还采用了其他的展示方法,其目的就是清晰、准确地把知识点传达给大家,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我考虑到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前期的已学知识类比的来,所以把相关知识都设计到了一节课的时间里。经过实施,我认为课堂实施已经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溶解教案篇4

【案例一】乙醛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只要有教过高中化学的教师都会注意到,当我们演示化学实验时,不管是化学成绩如何的学生,都会提起极大的兴趣,睁大好奇的眼睛观察着实验进程,特别是银镜反应实验,学生的兴趣极高。根据我们多年教学经验看,做银镜实验时,如果反应条件不妥当,溶液配制不合理,经常导致实验失败或现象不直观,现在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提供一个更好、更快演示银镜实验的方法,不需要加热,效果良好且节约药品,成功率极高。

【新实验方案】1.配制银氨溶液步骤:

(1)在一个容量瓶内加水300毫升。

(2)分别称取硝酸银5克和氢氧化钠3克各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加水50毫升,立刻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3)用量筒量取10毫升浓氨水加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振荡澄清后,倒入容量瓶内,然后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往容量瓶内加水直至刻度线,摇匀备用。说明:若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则氢氧化钠用量略少,而浓氨水略多。2.。配制还原性(即含有醛基)溶液:称取葡萄糖粉10克,放入烧杯里,加水150毫升搅拌溶解即可或配制5%乙醛溶液,备用。

上述两种溶液配制完成后,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倒入2毫升银氨溶液,再用胶头滴管滴入2滴还原性溶液,不需要加热,静置片刻,试管内壁就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这样快速直观的实验,使学生对于含有醛基的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可让教师做演示实验简练多了。

【案例二】有关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探究:苏教版的高一化学必修1—关于演示“萃取”的实验。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看,如果教师在做“萃取”实验时,若能将溴和碘的萃取一起做,效果会更好,会让同学们相信,合适的“萃取剂”确实可以将某些溶质从它的原溶液中提取出来。而且溴和碘在有机溶剂(如苯或四氯化碳)中呈现出的鲜艳的色彩,可用于鉴定Br2和I2的存在,为后面的卤素教学带来方便。

【课本原实验】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常用作溶剂。请完成下列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毫升溴水,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毫升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现象:液体出现分层,且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橙红色。

原因解释: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中,CCl4将溴单质从溴水中“萃取”出来,而呈现出特殊的橙红色。

可是这样的实验只能让学生看到溴在四氯化碳(CCl4)中能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其他物质可不可以呢,这样有的学生产生了质疑。为了消除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实验方案稍作改进。

【新实验方案】取四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给试管编号:A、B、C、D。在A、B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溴水,在C、D试管中加入2毫升碘水,再向A、C试管中各滴加1毫升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现象:A、C试管都出现分层,且都是上层接近无色。但在A试管的下层显橙红色,而在C试管的下层显紫红色。

通过这样对比,可以让学生知道,Br2和I2都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溶剂中,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利用这一点,可以鉴定Br2和I2的存在。

【案例三】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由于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盐类的水解,课本原实验只能验证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验证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并且没有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我认为,既然做了这个实验,可同时把NaHCO3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也做了,何况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二者的酸碱性强弱的比较,还有NaHCO3溶液的弱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很多,可以适当介绍,例如:被蜜蜂、蚂蚁等蛰了,可以用NaHCO3的水溶液擦洗叮咬处,这样可以减轻疼痛。通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二者的性质及用途,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把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了。下面对比一下课本原实验与新实验的方案。

【课本原实验】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

【新实验方案】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于pH试纸上,并用标准比色卡对照两种溶液的pH值,从而比较两溶液的碱性强弱。

现象:在沾有Na2CO3溶液的pH试纸颜色较深一些,而在沾有NaHCO3溶液的pH试纸颜色较浅一些,但两种溶液都呈碱性。通过实验说明了,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前者pH大,碱性强一些,而后者pH小一些,碱性较弱一些。这样也为以后盐类的水解的学习作了铺垫。

【案例四】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同时兼做两个对比实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钠与CuSO4溶液反应。

溶解教案篇5

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赵思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的探究进一步巩固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2.通过不同金属与CuSO4溶液反应的探究加深理解金属活泼性的递变而导致化学反应现象的递变原理。

3.通过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的探究积极创设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验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探究体会化学科学的学科特点

及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途径,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讨论;

三教学思路:

课题引入提出质疑 实验探究现象描述 探究产物寻求理论依据 结论1活泼金属会

影响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拓展与延伸 实验探究 结论2活泼金属与弱酸弱碱盐反应,金属越活泼置换产生H2的趋势越大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同学们知道Mg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什么吗?请写出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并预测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在学案上填写,两位同学上黑板写

[教师活动]事实真如同学们想像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并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多媒体展示课题] 探究Mg与CuSO4溶液反应

[探究活动一] 探究Mg与CuSO4溶液反应

取半试管硫酸铜溶液,将打磨光亮的长镁条插入其中,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实验,填写学案

现象:Mg条表面有气泡和黑色不溶物生成,溶液变浑浊,并出现蓝色沉淀,反应放热。

[教师活动]结果与此同我们的想像差别很大那么反应产物到底是什么呢?其反应原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先分别对产物提出猜想。

1对Mg条表面黑色不溶物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活动]讨论提出猜想为CuO

[教师活动]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

[学生活动]提出用稀H2SO4 溶解

[教师活动]很好,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学可在加入稀 H2SO4 之后稍加热观察是否有蓝色溶液生成。

[探究活动二]步骤一:用镊子刮下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稍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实验并汇报结果

黑色不溶物部分溶解,剩余少许紫红色固体,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教师活动]那么紫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呢?溶液中又有什么样的溶质呢?

[学生活动]提出紫色固体为Cu,无色溶液应该不是 CuSO4溶液

[教师活动]是不是 CuSO4 溶液浓度太低颜色太浅了呢?我们该如何设计设计方案验证?

[学生活动] 提出倾析后,用NaOH溶液来求证溶液的成份,用浓HNO3验证固体的方案。

[教师活动]很好,但老师建议用浓HNO3时把试管放在换气扇下方,老师来开换气扇,大家做实验。

[学生活动]步骤二:

倾析分离固体与液体,在液体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固体中滴加少量浓硝酸,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

现象: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固体滴加浓HNO3固体溶解,并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同时得到蓝色溶液。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探究可知黑色不溶物中有颗粒状的铜而无CuO。接下来我们探究Mg与CuSO4溶液反应后 溶液底部的蓝色沉淀的成份

2对试管底部蓝色沉淀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活动]提出蓝色沉淀物中有 Cu(OH)2 可用 H2SO4 溶解的方案。

实验并汇报结果:蓝色沉淀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证明猜想正确。

[教师活动]那么Mg与CuSO4溶液反应的气体产物又是什么呢?

3对气体产物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活动]讨论提出猜想

①气体产物为H2

②气体产物为O2

[教师活动]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

[学生活动]若为 H2 应该可用燃烧法

验证;若为 O2 可用复燃法验证

[教师活动]由于产生气体的量不很大,对求证是否为H2,可将燃烧的小木条伸入到小试管中,观察是否产生爆鸣现象。

[探究活动三]分两组实验,并汇报结果。

结论:该气体为H2

[教师活动]很好,同学们做的很精彩,以上实验可说明Mg与CuSO4溶液反应产物有Cu,Cu(OH)2 ,H2。.

下面我们来认真分析反应原理:

Mg+CuSO4=Cu+MgSO4

Cu2++2H2O Cu(OH)2+2H+

Mg+2H+=H2+Mg2+

通过以上对Mg与CuSO4溶液反应探究可知,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有H2和弱碱生成,其本质是,活泼金属影响了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平衡。

对此大家可进一步利用实验台上的药品来求证,同学们可做

Mg 与 FeCl3 溶液反应实验

Al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分三组

Fe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探究活动四]实验探究,描述现象,填写学案

[教师活动]提问,展示多媒体课件

ⅠⅡⅢ

Mg 与 FeCl3 溶液反应实验

Al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Fe与 CuSO4 溶液反应实验

现象:有气体与沉淀生成

现象:有气体与 Cu生成

现象:只有Cu 生成

本质:

本质本质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可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的一般规律(初步)

[学生活动]分析、比较、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越活泼的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越易产生H2 ,越难置换出金属。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初步这样归纳。

一研究化学变化的一种途径

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变化

通过探究性实验与观察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探究 通过理论探究给出解释或结论 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与方法 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

总结

二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

个别一般个别

布置作业:

写出 Na .Mg .Al. Fe 与 CuSO4 溶液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设计:

探究Mg与CuSO4 溶液反应

一实验现象描述:

Mg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伴有黑色不溶物生成;溶液由清变浊,试管底部有蓝白色沉淀生成。

二反应产物探究

1 对黑色不溶物的探究

2 对蓝色沉淀的探究

3 对气体产物的探究

溶解教案篇6

关键词:铁的重要化合物;知识建构;翻转课堂;数字化实验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9C0027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微课和进阶练习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在线学习微课并完成进阶练习或相关任务,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一起完成对知识的释疑解惑、巩固深化的一种混合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课题研究中,我们探索了知识建构型、科学探究型和习题训练型三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知识建构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前提要素,课堂通过科学探究深化对知识理解是核心要素,而在基础知识中发掘出探究情境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学生只有在课前学习了必要的化学知识并对相关探究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课堂上才能开展高品质的科学探究,从而在深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拟以人教版“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为例,研究知识建构型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

1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1.1 教学内容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现行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共有三组实验、四幅彩图、三个对比表格,知识点多、活动多。囿于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一节课要完成这些知识点的教学,通常选用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知识讲解、适当的演示实验验证和浅层的探究及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完成教材上的知识传授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却不是最佳的选择。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体现通过探究学习化学的理念,我们选择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的内容制作微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微视频和进阶练习,了解铁的三种氧化物的俗称、性质和用途,Fe(OH)2和Fe(OH)3制备以及Fe3+检验等知识。课堂上,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问题,开展科学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

1.2 微课设计

微课由微视频(时间9分30秒)、学习任务单和进阶练习三部分组成。

1.3 教学的基本模式

本节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如下:

2 课堂主要教学过程

环节1 反馈矫正,释疑解惑

[关注微课,反馈矫正]

首先登录学校翻转课堂平台,展示系统自动统计的全班学生学习微视频和完成进阶练习情况汇总分析表,就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点评。

[鼓励提问,释疑解惑]

教师鼓励学生就微课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如有学生提出:Fe2+如何检验?教师适时补充相关内容,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点评:利用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查找并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夯实所学基础知识。

环节2 进行实验,验证知识――制备Fe(OH)3和Fe(OH)2

[学生实验]学生两人一组完成Fe(OH)3和Fe(OH)2的制备实验:分别向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2和图3)。

[实验现象及解释]学生按学习任务单填写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有: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红褐色沉淀;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大量浅绿色沉淀生成(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振荡后,试管壁有少量的红褐色沉淀生成。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注学生微课学习后的需求,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入手,通过分组实验,从微课观看录像实验到亲身体验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了微课中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再次认识反应的本质,深化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引出了新的问题。

环节3 发现问题,开展探究――探究何种物质将Fe(OH)2氧化成Fe(OH)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比较教材和学生实验时现象的差异,发现问题:为什么实验制备的Fe(OH)2不是白色的呢?是何种物质氧化了Fe(OH)2?

[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制备Fe(OH)2实验过程中最终试管壁有少量的红褐色沉淀生成的现象,结合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可能是溶液中的O2将Fe(OH)2氧化成Fe(OH)3。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引导学生从控制变量的角度讨论实验方案:自变量是溶液中的O2,因变量是溶液中O2浓度的变化和红褐色Fe(OH)3沉淀。即只要检验出反应时溶液中的氧气减少,同时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出现,就可以证明假设成立。教师介绍氧气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学生实验台上的实验装置(见图4)。

[学生实验]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完成实验。

[观察现象]有大量的灰绿色沉淀生成,溶解氧(如图5)和氧气传感器(如图6)测得的曲线图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学生解释现象并得出结论:在三颈瓶中存在氧气和溶解氧的溶解平衡,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导致两者都呈下降趋势。两者都同时下降表明:Fe(OH)2的制取中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是被溶液中的氧气氧化的结果,假设成立。

[问题]课本第60页第11行认为:白色Fe(OH)2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红褐色Fe(OH)3,通过该实验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点评:该环节中,让学生自主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讨论设计实验的原理、进行实验、解释实验现象和曲线、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体验了通过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学习化学的基本理念,提升了学生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Fe(OH)2和Fe(OH)3性质的理解。同时借助氧气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的图像表征,从定性到定量探究影响Fe(OH)2生成的因素,完成了宏观现象、微观解释、符号表征和图像表征的四重建构。让学生感知现代实验手段和传统实验相融合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4 应用知识,深入探究――探究如何控制减少O2的影响制取纯净的Fe(OH)2

[问题]在制取Fe(OH)2的实验中如何减少O2的影响呢?微课中已经布置了相关的任务,现在请同学们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

[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实验的原理:使溶液中不含氧气并使之与空气隔绝。各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形成以下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1 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溶液,然后在溶液中滴加保护层(如植物油、苯或液体石蜡等),将滴管(或注射器)插入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追问:保护层是在配制溶液前加还是配制后加好?

方案2 在溶液中通入氮气赶走溶液中的氧气,并在氮气氛围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3 在溶液中加入比Fe2+更强的还原剂,如在溶液中撒入还原铁粉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行性。

[学生实验]学生按方案1向除去O2后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图7)。

[观察现象]大多数学生的实验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的Fe(OH)2沉淀,但有少数实验中仍有少量红褐色沉淀出现。

[提出问题]请分析少数学生实验中仍有红褐色Fe(OH)3沉淀的原因。

[提出假设]学生提出假设:可能是溶液中有少量的Fe2+被氧化成Fe3+。

[验证假设]学生运用微课学习的知识提出方案:用KSCN检验溶液中是否有Fe3+的存在。

[思考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鉴别Fe3+和Fe2+方法:(1)观色法;(2)滴加NaOH法;(3)滴加KSCN法。并让学生讨论这三种方法的效果差异。

[演示实验]取4~5滴FeCl3溶液于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再分别滴加4滴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溶液浓度大时,观色法效果好,滴加KSCN法灵敏度高,是检验Fe3+的常用方法。

点评:本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探究的方法提出了“如何使溶液中不含氧气”的三种方案,解决了“仍有少数实验有Fe(OH)3生成的原因分析和验证”的问题,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创新性的实验方案,体验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使学生通过深度思考,形成氧化还原的知识和相关观念(两种还原剂存在时,通常是较强的还原剂先被氧化),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环节5 创设情境,学以致用――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和相关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播放视频]教师播放“维C和补铁剂搭档效果会更好”的视频。展示补铁药的说明书。

[提出问题]为何维C和补铁药搭档效果会更好呢?

学生根据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点评:联系生活实际,从化学走向生活,引导学生活用化学知识,深化对Fe2+还原性的理解,同时在讨论中形成两种还原剂存在时强的还原剂先被氧化的规律,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化学的魅力。

环节6 在线诊断巩固知识

[在线测试]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登录学校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练习,教师适时指导并呈现学生答题统计分析表。

[交流]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第3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点评。

点评:让学生通过网上在线练习巩固知识,发现知识缺陷,及时反馈和矫正。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了高效、科学的测试和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反思

3.1 翻转课堂让知识的形成过程更精彩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有:铁的三种氧化物的俗称、性质和用途,Fe(OH)2和Fe(OH)3制备、Fe3+检验等。其中Fe(OH)2、Fe(OH)3制备和Fe3+检验是重点,Fe(OH)2的制备是难点。铁的三种氧化物知识主要是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及进阶练习、课堂第6环节在线诊断完成的。而Fe(OH)2和Fe(OH)3制备、Fe3+检验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探究而形成的,如环节3探究制备Fe(OH)2时观察不到白色沉淀的原因,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和曲线、分析曲线得出结论,体现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深化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环节4设计让溶液中不含氧气的实验方案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充分激活,设计出的三种方案各具特色,甚至超出了教师课前的预设,学生应对这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微课已解决);二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生在课前微课学习中需要思考:如何制取较纯净的Fe(OH)2?];三是要建设一种基于合作、互动、开放的学习文化,学生先在小组中展开头脑风暴,提出所有的设想,小组对各种思路进行评价后再形成可行的小组方案供全班讨论。这个过程参与面广、互动性强,诠释了教学即“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新课程理念。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互动、探究学习正是翻转课堂的核心要素。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连接了课前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由于课前的微课实现了知识的初步学习,从而为课堂探究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时空条件;由于课前微课布置了需要深层思考的问题及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而为课堂上的高品质科学探究夯实了基础。这种基于知识建构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关注知识是什么,更多的关注知识是如何形成的,这种高品质的深度学习正是新课程孜孜以求的目标。

3.2 翻转课堂让知识的建构更科学

在本节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微视频和进阶练习实现了知识的初步内化,而在课堂上的互动、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外化和活化,达到了重难点知识[Fe(OH)2、Fe(OH)3制备和Fe3+检验]的深度内化。学生在课前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遇到不懂的知识可以暂停观看,通过查阅教材、上网查询和平台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在线进阶练习时,可以实时地看到自己的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矫正学习。充分体现了在线微课学习的优势。而课堂上学习过程中,环节1解决了学生微课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弥补了学生的知识缺陷;环节2通过动手实验强化了Fe(OH)2、Fe(OH)3制备知识;环节3和环节4的科学探究深化了对Fe(OH)2的制备、Fe(OH)2转化为Fe(OH)3、Fe3+检验的相关知识;环节5是创设情境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环节6是巩固知识、反馈与矫正。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层次的目标主要是在课前微课学习中达成,而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和创造的目标主要在课堂学习中达成。学生在课前微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动手实验、互动探究、应用知识、巩固知识等环节的学习及频繁的反馈,促进了知识的内化,较好地诠释了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的理论。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所学知识记得牢固、理解深刻、应用更灵活。

3.3 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本节课成功实现了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地结合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优势,实现了课堂结构的显著变化。其中信息技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一是微课制作和在线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础,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观看;翻转课堂平台承载了观看微课、完成进阶练习、统计和分析的功能。二是课堂教学中的数字化实验实现了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最佳融合,将溶液中和瓶内O2变化实时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定量分析反应的本质,实现了化学学习由三重表征向四重表征的过渡。三是课堂教学的第6环节在线测试和测试结果的实时分析功能,使得掌握学习倡导的“及时反馈与矫正”理念在课堂上成为现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江鸿,史小梅等.预测-观察-解释-一种基于现代教育研究的演示策略[J].教育科研,2009,(5):54~57.

溶解教案篇7

化学是从“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马列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列主义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化学之间形成了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马列主义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而化学只从分子层次研究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本文由收集整理,化学反映的是具体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规律;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化学的继续发展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化学教学不仅是化学知识的再现过程,更是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载体,它能够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在哲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各种素养都能得以发展。同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介绍几个运用哲学思想解决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教学中难点的案例。

案例1:弱酸酸式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

例:常温下nahco3溶液显碱性,而nahs03溶液显酸性,请解释原因。

分析:nahco3溶液中既存在着hco-3的电离又存在着hco-3的水解,电离产生h+,要导致溶液显酸性,水解产生oh-,要导致溶液显碱性,由于hco-3的水解是主要的,所以nahco3溶液呈碱性。与之相同,nahs03溶液中也存在着hso3-的电离,又存在着hso3-的水解,但由于hso3-的电离是主要的,所以溶液nahso3溶液呈酸性。从中我们可以挖掘出这样的哲学资源: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决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这么一个例子使学生体验如何运用这一观点从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去认识、理解问题,然后通过下面的例子,巩固这样的学习方法。

案例2:弱电解质的电离

例:如何理解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醋酸溶液h+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h+浓度所涉及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加水,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出更多的h+离子,增大h+离子的浓度;另一方面,加水,溶液体积增大,减小h+离子的浓度。影响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因素有电离程度的增大和溶液体积的增大这一对矛盾。刚开始稀释,电离程度的增大是主要矛盾,所以醋酸溶液h+离子浓度增大;而后来溶液体积的增大转变成影响醋酸溶液h+离子浓度的主要矛盾,h+离子物质的量的增加成为次要矛盾,所以,醋酸溶液h+离子浓度减小。

案例3:“矛盾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

溶解教案篇8

关键词:丁达尔效应;家庭实验;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4004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丁达尔效应常用于快速鉴别溶液和胶体分散系。在苏教版高中《化学1》教材中,胶体的丁达尔实验又是高中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高中阶段的教材探究实验。根据分散剂状态不同,胶体一般可细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而教材设置的实验方案只涉及液溶胶,实际教学时师生常会有意犹未尽之感。为弥补缺憾,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并交流各自成果,不但丰富了学生课余化学生活,在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积累中也收集并创新了很多相关的学生家庭实验素材。现选取其中几组操作简捷、现象明显并富有创意的方案与大家探讨。

1 气溶胶的丁达尔实验

方案1 水雾-空气胶体

将一无色透明的矿泉水瓶截去瓶底、取下瓶盖。打开装满开水的保温瓶的瓶塞,将处理好的矿泉水瓶竖直放置罩住保温瓶口,使挥发出来的水蒸气充满矿泉水瓶。由于以水分子团簇(H2O)n形式存在的水蒸气粒径较大,当用激光笔在一侧平射时,从垂直照射方向观察即可见瓶内有一束红色光柱(见图1)。

方案2 蚊烟-空气胶体

先预处理好无色透明的矿泉水瓶(方法同方案1)。点燃一圈蚊香(也可用其他熏香代替),将矿泉水瓶竖直罩在上方,使生成的蚊烟进入瓶内。然后用激光笔在一侧平射,从垂直激光照射方向观察能看到一束清晰的红色光柱(见图2)。一般有烟蚊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气溶胶粒子的粒径都比较小,粒径集中分布在小粒径的纳米区间段[1]。

2 液溶胶的丁达尔实验

方案3 水果汁-水胶体

将新鲜水果(如西瓜、橙子等)榨汁,用纱布滤去未打碎的大颗粒固体后备用(也可直接购买商店在售的水果饮品,如统一鲜橙多、美汁源果汁饮料、营养快线等)。取洁净的、无色透明玻璃杯,加入约100mL自来水,用激光笔照射杯中水,从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没有明显现象。向玻璃杯中逐滴加入约1~2mL水果汁,并充分搅拌,再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混合物,在与照射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混合物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丁达尔效应,实验现象很明显。

此外,我们也可以用牛奶、豆浆、肥皂水、洗洁精、洗衣粉水等也能替代水果汁进行实验,但需注意的是,因试剂种类与浓度的差异,要达到预期效果,在用量上会略有不同。

方案4 食盐-酒精胶体

用洁净的、无色玻璃杯取100mL饱和食盐水(也可用纯碱、小苏打等生活中常见盐的饱和溶液),用激光笔从一侧照射,在照射方向垂直的角度观察并没有明显现象,然后向饱和食盐水中缓慢、逐滴滴加医用酒精或高度白酒(42°以上),充分搅拌并用激光笔照射。随着乙醇的滴入,在与激光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混合物中的“光路”也会从无到有并逐渐变得清晰、明亮。这是由于氯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水中小得多,在滴加白酒过程中饱和食盐水中形成大量细小的食盐胶粒。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加入量要把握好,加入量过多会产生白色的氯化钠沉淀!

3 固溶胶的丁达尔实验

方案5 葡萄糖固溶胶

取一不锈钢小奶锅,加入100g葡萄糖固体小颗粒,在煤气灶上小火缓缓加热并用筷子充分搅拌,使之慢慢熔化形成无色液体。继续加热至奶锅中液体呈现棕黄色(颜色不可太深,也不宜太浅)后停止加热,然后将该液体倒满10 mL无色透明的玻璃小酒盅,静置让其自然冷却。固化后即得晶莹透亮的棕红色葡萄糖固溶胶。用激光笔照射,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即可观察到明亮光柱。

由于葡萄糖熔点较低(其中葡萄糖一水合物为83℃,无水葡萄糖晶体为146℃[2]),加热时在较低温度即会熔化,持续加热时部分还会分解成一定量、一定大小的碳胶粒分散于液体中,冷却凝固后即为固溶胶。

方案6 蔗糖固溶胶

因蔗糖的熔点相对较高(约185℃),若仍按葡萄糖固溶胶的制法直接加热固体蔗糖,极易因温度过高而分解过快,致使蔗糖大量炭化而得不到棕黄色透亮的固溶胶。联想到日常餐饮烹饪中的拔丝操作,我们采用水煮糖的做法并获得成功。

将锅洗净,然后小火加热,至锅大约六到七成热时加入约100g白糖(或冰糖),不停翻炒到糖变成棕黄色时再加入约80mL水溶解。继续小火加热,一直炒到糖和水溶合成粘稠状时停止。将制得的混合液倒满10mL无色透明的玻璃小酒盅,自然冷却至室温,凝固后即得棕红色的晶莹透亮的蔗糖固溶胶(含部分蔗糖炭化生成的碳胶粒)。若用激光笔照射时,从照射垂直方向上观察可看到一根清晰、明亮的光柱。

参考文献:

溶解教案篇9

关键词:概念教学;溶液教学;形象化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8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24

溶液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分散体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初中化学所接触的化学变化(特别是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多数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溶液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溶液教学涉及电离、溶解、溶质、溶剂、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的教学,它们大多都是很抽象的化学概念。而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却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不易被学生所理解,机械记忆成为学生学习这些基本概念的主要方式,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降低、两极分化严重。

如何将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更为形象化,这是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笔者从生活实例、实验探究、数据图表等几个角度,谈谈从形象材料入手引入溶液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以此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更易理解,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结合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溶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就有许多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溶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例如,“溶液的组成”教学中,对于溶质和溶剂的知识,上教版教材描述“我们已经知道,蔗糖水溶液是蔗糖和水的混合物,酒精的水溶液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所有的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在这样的信息里,学生对于溶质和溶剂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

由于溶液在生活中很常见,并且在上册教材中也涉及了多种溶液,关于溶质和溶剂的教学可以从生活实例及已知知识入手进行解析。

首先,给出一系列溶液(食盐溶液,酒精溶液,稀盐酸,碘酒,石灰水,食盐和蔗糖放于同一杯水中,雪碧),请学生判断在这些溶液中是“谁溶解了谁”(在介绍雪碧的时候可以带一瓶雪碧,让学生观察标签以了解其成分)。这些溶液有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些是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以非常熟练地回答出来。 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发现“所有溶液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另一个是溶解溶质的物质(称为溶剂)”,这样, 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就掌握了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其次,由于上述实例涉及了固、液、气三种状态溶质的溶液、一种和多种溶质的溶液、分别以水和酒精为溶剂的溶液,在回答完上述问题后,只要老师稍微提示“从溶质、溶剂的状态、种类上分析”,学生很容易自行总结出“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同一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一般不指明是水作溶剂,此外,酒精、汽油也常用作溶剂”“同一溶液中,固体或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等结论。

再次,给出以下实例,让学生根据上述知识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学生通过对比马上就能得出结论“同一溶液中,有多种液体时,量多的为溶剂”。

最后,请学生判断“75%的医用酒精”中的溶质和溶剂。由于上面的铺垫,学生会在“水是溶质还是溶剂”的疑问中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因樗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溶液中只要有水存在,就是水作溶剂”。在这样的思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提供实例,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形象材料,自行得出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形象的实例中,学生对学习材料感觉熟悉亲切,参与感强,对学习新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选择和利用典型实验引入化学概念,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化学实验,能给学生以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是教授化学概念的重要方式。

“溶液” 一章中有许多基本概念的教学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方式或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的方式引入,使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实验现象,为科学概念的形成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最终得出概念。

例如,溶解度概念的给出主要是为了便于判断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它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两种物质溶解性的强弱出发,从而得出溶解度的概念。

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性谁更强”,在经过学生讨论后,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案,请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给出结论。

在这样的结论出来以后,很多学生都纷纷提出质疑,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利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的比较方法有什么不严密的地方。通过分析发现,方案一中取用的溶剂的量不同,方案二中温度不同,方案三中两种物质溶解的量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无法比较出两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强弱。由此学生立即就能总结“要比较两种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强弱,必须要满足溶剂的量相同、温度相同、达到饱和状态三个重要条件”,将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就是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通过实验进行教学,将溶解度概念中的要素“温度”、“溶剂的量”、“饱和状态”等抽象文字转化为对比实验中的变量,加强了学生对溶解度概念中各要素的理解,使得整个溶解度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利用实验引入化学概念,除了能够将抽象概念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印象以外,还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对比论证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灵活运用数据图表,使学生获得对基本概念的感性知识

溶液教学中涉及很多数据类概念,例如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等等。为了将数据类概念变得更形象、让学生更易理解,在教学时可以使用数据图形等形象材料。

例如,在“溶液浓度的表示”教学中,上教版教材采用如下数据进行对比,直接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有些学生会疑惑“为什么一定要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浓度”。

如果将上述数据转化为数据图表辅助教学,从图表1发现仅比较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无法判断浓度的大小,从图表2发现比较两种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则很容易判断出溶液浓度的大小。通过数据图表这样形象的材料,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为什么初中阶段我们要使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浓度。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阶段,很多知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的范畴,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基本概念的形象化教学非但能够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阅读文字材料、观察图片信息、实验探究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溶解教案篇10

1,抓住学生的“提问”资源,培养探究意识

新课程的教学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的,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的利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正是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教师只要抓住这些“问题”加以引导,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案例一:在电解质溶液有关pH的计算的课堂教学中,一学生的提问是:按照pH=-lgc(H+)的计算公式,为什么将pH=5的稀硫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值不等于8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提问”资源,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教师引导:将pH=5的稀硫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浓度已经很小。有硫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也已经很小,接近于常温下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如果此时只用硫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进行计算,合理吗?

学生回答:不合理。此时学生意识到要从硫酸和水两方面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溶度计算溶液的pH值。

学生探究:设稀硫酸为1L,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溶度为x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0-14,可得等式:(10-R+x)·x=10-14。解得:x=5.01×10-7。pH=-lg(5.01×10-7)=6.824,溶液仍呈酸性。最终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大胆发表见解,在探究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2,利用“认知冲突”资源。提高探究能力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或新事物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时,学生急切想要知道产生矛盾的原因,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困境。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利用这些“认知冲突”资源,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二:在“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时,学生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Fe(OH)2沉淀往往是灰绿色的,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Fe(OH)2沉淀是白色的。这一实验现象就是一种很好的“认知冲突”资源,教师可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氢氧化亚铁中铁化合价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原因:Fe(OH)2在空气中被迅速氧化。然后进一步启发:那么有没有方法得到白色的Fe(OH)2沉淀呢?学生经过思考后会提出许多方法:(1)所用NaOH溶液先煮沸;(2)用H2将Fe(OH)2溶液中的空气赶走;(3)在Fe(OH)2溶液上滴加油膜等。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可得到较好的方法:在Fe(OH)2液面上滴加几滴苯,将滴管伸到液面下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即可使液面下方有白色沉淀,且保持较长时间。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资源,恰到好处地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开发“隐性”资源。寻找探究方法

“隐性”资源来自于师生之间,从外在语言、行为到内在的思想、心灵的交流与沟通、碰撞与更替。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任务是有目的、有层次、多角度地建构对话情境,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欢迎和鼓励对教师的讲解和观点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问题提出质疑,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与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形成影响的“隐性”资源,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三: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镁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制取镁的过程是一个什么过程?然后让学生列举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设计一套以海水为原料制备镁的方案,并画出简单的流程图。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表1、表2的数据,探究金属镁的制取方法,转贴于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设计了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1:

通过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的合理方案,教师再讲解实际生产流程。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合理方案:

教师未直接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生产流程介绍给学生,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得到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学中的“隐性”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身的创造力和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探究未知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