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笑话十篇

时间:2023-03-19 13:43:11

歇后语笑话

歇后语笑话篇1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歇后语笑话篇2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xx搜集资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chinesearts/?nav=writing

/experience/hanzi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刘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歇后语笑话篇3

日常生活中,我嘛!最喜欢集歇语,说白了就是俏皮话。

课余时间同学们聚在一起,经常打打闹闹,都耍耍嘴皮子。聊到背政治题的时候,大家都退了精神,一个个显得有气无力的。只有小个子李机灵:背大题是我的强项。”体育委员膨大雄说:“什麽破题呀,老是被串了。”“谁叫你不复习的。”旁边就座的大鹏发了话。话音未落,只听见对面的潘乐劈头就说:“就是不好,被了半天,还是‘裤腰带少眼儿——系(记)不住’。”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直笑,紧张的学习空气似乎也放松多了许多。我连忙拿出小本记在第四十个歇后语行列中。

不但课间,上课我也照样收集。

一天下午,数学上第一节课,正值犯困的时候,天又热,实在难以进入状态,一上课,数学老师就忙着讲卷子,当说到一道题的时候,正赶上我做错了那道题,便细心听着。“你们看,这不就是直代公式吗?不需要任何变形不就是‘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的事吗?这还不会?”这时,我恍然大悟,不会儿又不禁笑了。回过头,忙从书包里抽出小本记下来。心想:即听会了数学题,又能说集一个歇后语,真是双丰收,我暗自庆幸。

歇后语笑话篇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它浅显易懂、风趣生动、寓意深刻,大多富有讽刺和幽默的含义。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面,后半部分像谜底,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个停顿间歇。一般只说前半句,后半句(本意)则省去,让读者和听者自己去体会,故称“歇后语”。学一点歇后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积累,运用得当还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看不见光,他点蜡烛,自然是徒劳耗费蜡油。这句话比喻白费力气。

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眼睛特别大,作战凶猛。他那双灵活的大眼睛与小小的针眼儿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这句话指碰到某些特殊情况束手无策。

3.打雷当作天裂缝――异(一)想(响)天开

过去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以为天会开裂。此句中的“一响”谐音“异想”,表示想法奇特,不切实际。

4.老鼠掉到书箱里――咬文嚼字

比喻炫耀学识,或过分斟酌字句。

5. 梁山上的军师――无(吴)用

这是一句双关歇后语。吴用是《水浒传》里梁山起义军的军师,足智多谋,绰号“智多星”。这句话是说某人或某种做法没有用处。

6.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狗撵鸭子――呱呱叫。

这两句谐音歇后语都是夸张性恭维话,就是“好”、“棒”的意思。

7.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擅文,士兵会武。这是说遇到与自己想法、做法不一样或者认死理的人,没有办法沟通。

8.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泥塑的牛到了海里就溶化不见了。比喻人走了就不复返,杳无音讯。

其实,歇后语不是我国的专利,外国也有。下面这组外国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正好能用我国的成语来表达,请你帮助补充完整:

(日本)贝壳量海水――

才哭的乌鸦又笑――

(英国)人死医生到――

翻了身的乌龟――

(法国)老鹰抓小鸡――

热煤堆上歇脚――

(一言辑)

歇后语笑话篇5

高中英语小笑话带翻译:Who Is This

My two sister and I were all away at various colleges at the same time. One day, after facing one crisis too many and tired of being treated like just another undergraduate, I phoned home for some conso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my unique problems.

When my dad answered, I immediately launched into my litany of frustrations with college life. As I paused to catch my breath, he said, "O.K., honey...now, fist of all, who is this?"

你是哪一个?

我和两个妹妹同时离开家去不同的大学读书。经历了太多的危机,也厌倦了受到与其他大学生相同的对待之后,有一天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就我独有的问题寻求安慰和理解。

爸爸接起电话后,我立刻开始历数我大学生活中的挫折。当我停下来歇口气时,爸爸说:“好啦,亲爱的...现在,首先告诉我,你是哪一个?”

高中英语小笑话带翻译:Present for Girlfriend

At a jewelry store, a young man bought an expensive locket as a present for his girlfriend. "Shall I engrave her name on it?" the jeweler asked.

The customer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said, "No-engrave it 'To my one and only love'.That way, if we ever break up, I can use it again."

送给女友的礼物

在一家珠宝店里,一位年轻人买了一个贵重的小金盒作为送给女友的礼物。“要我把她的名字刻在上面吗?”珠宝商问道。

那名顾客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不--在上面刻‘给我唯一的爱’。这样,如果我们闹崩了,我还可以再用到它。”

高中英语小笑话带翻译:Warning

Several weeks after our son began his freshman year at Alma College in Michigan, my husbandand I decided to visit him. I was careful to call him a few days in advance to "warn" him that wewould be coming. When we arrived at the dorm, however, I was taken aback by the disarray ofhis room. "Forgot we were coming, didn't you?" I teased.

"Are you kidding?" he replied, "Why else would I have bothered to clean?"

提醒

我们的儿子是密歇根州阿尔马大学的新生,开学几个星期之后,我和丈夫决定去看看他。我特意提前给他打电话,“提醒”他我们将光临。但是当我们来到宿舍时,他的房间凌乱不堪,我非常吃惊。“忘了我们要来,是吧?”我取笑他。

“开什么玩笑?“,他回答说,“要不我凭什么费神打扫?”

看了“高中英语小笑话带翻译”的人还看了:

1.关于短小的英文小笑话带翻译

2.高中英语小笑话带翻译

3.英语小笑话很短的

歇后语笑话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11-02

语文课是最富生动的课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做到规范、准确、鲜明,而且要富于生动,幽默谐趣,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什么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达到使人发笑、潜移默化、启迪心智的言语手段。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把幽默语言引进语文课堂。下面仅就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等问题加以论述。

一、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氛围,还可以把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浅白,形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愉快。

第二,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知识总是更易于学习和记忆。课堂上,学生或者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或者精神过度疲劳,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或走神,此时,教师富于幽默感的语言,常能使学生笑声顿起,活跃思维,从而保持大脑神经的兴奋,减少疲劳,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第三,幽默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其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远胜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

第四,幽默语言在教学中还具有教育作用,体现教师和善育人的特点。幽默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剂。幽默语言有趣可笑,让人觉得轻松自然,表达意思又委婉含蓄,给人温和友善之感,因此很容易被人所接受。教学语言中的幽默能十分有效地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为融洽。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的方法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课文,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引起学生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通常,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一)转换语体

教师在讲课中有意把不同语言风格的典型用语或是不同行业的专业用语交错使用,这样幽默就会在语体的转换中应运而生。例如,《皇帝的新装》中有这样一段话:“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教师在分析时可以这么说:“在这最尴尬的时刻,皇帝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尽忠职守’,可见他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至死不变。”这里借用“坚守工作岗位,尽忠职守”这个工作领域的用语,用庄严的语调一本正经地“赞美”了皇帝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

(二)巧借熟语

熟语是一种特殊的常用短语和语句的总称,它们具有一般词语所没有的幽默效果。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话是几种常见的类型。不少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话都十分风趣诙谐,谚语如“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惯用语如“炒鱿鱼”“碰钉子”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把这些具有幽默感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话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符合教学需要的幽默。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让学生更好识记这一句中的“假借”一词,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查看注释后小结说:“这两个字都是‘借’的意思,我们只要记住‘假是借,借是借,假借也是借’,这样就不会记错了。”这句俏皮话使学生记忆深刻,让学生在幽默的情调中掌握了文言字词的意思。又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讲《项链》一文时,是这样处理教学难点的。作者批评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但对她又寄予深切的同情。小说在结尾处点出项链是假的,增添小说的讽刺色彩,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剧意义。对于这不易为学生所理解的难点,这位教师用编歇后语和让学生对对联的方法来处理。教师先把路瓦栽夫人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三个阶段编成歇后语:“路瓦栽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丢项链――乐极生悲;赔项链――自讨苦吃。”学生听后大笑起来。这样一个自编的歇后语,幽默风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接着教师出了上联“一夜风头项链即锁链”,学生对出了下联:“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十载艰辛可怜实可鄙”。

(三)运用修辞创造幽默意境

1.拈连法

拈连,就是当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故意把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而在一般情况下乙事物是不能用这个词的。譬如在文言文字词教学的时候,一位教师讲授“何”字的意思时,告诉学生这是“为什么”的意思,学生识记不是很牢,这位教师就借班上一何姓学生的名字来帮助学生识记,笑着对学生说:“‘何’就是为什么,那我们班上的何某某同学就是‘为什么’某某了,大家记住了吗?”全班同学大笑,该何姓同学也嘿嘿直乐,原来自己的名字这么有意思啊。教师本来是讲解文言文中的字词意思,这里使用拈连法讲到学生姓氏“何”字的用法,造成了幽默诙谐的气氛,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加了课堂的感染力。

2.双关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一语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诙谐,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练习《鲍鱼之肆》时,先从“鲍鱼”入手讲道:“鲍鱼肉质柔嫩细滑,滋味极其鲜美,非其它海味所能比拟,历来被称为‘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之说,价格极其昂贵。”此言使得学生垂涎欲滴。接着教师又说:“可是此文中的鲍鱼,谁知道是什么?说出来你们都不相信,鲍鱼即渍鱼,有腥臭,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两者可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后切不可乱说你吃鲍鱼了哦,否则我们还以为你穷到只能吃咸鱼了。”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这位教师巧用打比方、语意双关等修辞手法,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幽默诙谐而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同时又给学生以启迪,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引述法

引述法是指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有的道理不容易说得明白、动听,就用说故事的方法来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引述。教师讲课时可以引述一些幽默故事来说明道理,既能达到幽默的效果,又让道理通俗易懂,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介绍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时,先讲了一个关于尚书的故事:“有尚书与侍郎共主一部书,二人素不睦。某日,尚书见一匹狗窜入大堂,乃佯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洞悉尚书用心,乃徐徐答道:‘夫狼与狗之区别在于尾――上竖为狗,下垂为狼。’”以这个幽默的笑话来说明,“尚书”有时指的是作品《尚书》,有时指的是官位,从而得出同一词语可有不同的义项,表达不同的意思的结论,自然地导入新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尚书》有了新的印象。

4.仿拟法

仿拟法,是指模仿现成的词语句篇,即时创造一个新的词语句篇,以造成幽默风趣的效果的方法。例如,中考前的教室里,有的学生正奋力做题,有的学生却睡眼朦胧,正在上课的教师见状停止了讲课,随口呤道:“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教师的语调抑扬顿挫,充满了风趣,学生立即被逗乐了。接着教师又呤道:“僵坐书桌不自哀,尚思中考战题海。”教室里随即笑声一片,大家的朦胧睡意马上被驱散了。这位教师即兴仿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以及南宋诗人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创造了符合当时情境的“诗句”,使批评语言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幽默感。

5.移时法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古代的事物进行现代化描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时法。教师在讲课时,恰当地运用移时法,用现代词语来表述古代的人物、事件或现象,不仅幽默风趣,滑稽可笑,而且有助于表情达意。例如,一位教师教《赤壁之战》,谈及周瑜的年龄要比诸葛亮的年龄大这一情况时说道:“事实上,周瑜比诸葛亮年长六岁,这么说吧,当周瑜在孙权帐下执掌帅印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个农村的‘待业青年’呢,他可是自学成才的。”这段话引得学生笑了起来,教师将“待业青年”“自学成才”这些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极熟悉的词语,移用到三国时代著名历史人物身上,极富时代感,使人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感。

(四)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幽默因素

中学课本中有不少课文本身就很幽默风趣,如鲁迅的小说和散文,汪曾祺的散文、契诃夫及莫泊桑的小说等,都各有各的幽默风格。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时,开始称她为“豆腐西施”,由此可以想象她年轻时长得很漂亮,豆腐店因为有了她,生意特别兴旺;后来她被描绘成“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的比喻充满了幽默感。杨二嫂不仅形象发生了变化,为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文中写到她向“我”要那些破烂木器,拿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还拿了狗气杀,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飞也似的跑了。由此可见她变得自私贪小便宜,从侧面反映了她的破落。读者可以在幽默的字里行间了解到辛亥革命后广大农村萧条、破产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看似轻松,实则沉重,于风趣中透露出忧患之感。

歇后语笑话篇7

关键词:合作原则 歇后语 翻译方法

一、合作原则与歇后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有短小、幽默、生动的特点,不仅借形象思维来临摹事物,也借逻辑思维概括事物的实质。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类似“谜面”,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类似“谜底”,而后半部分往往可以“歇却”,即省略,这就是歇后语这一名称的由来。在生活交往中,歇后语的运用虽然能带来幽默、讽刺、委婉的效果,但无形中也违反了H・P・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而其英译时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匹配也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

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不是说话人所进行的漫无目的的语句堆砌,它总会具有一定的意图。为此,从话语理解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说话人使用的话语间总是彼此联系的。美国哲学家Grice 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其表达手段是间接地,为读者创造遐想和思考的空间,令读者领略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歇后语便是违反合作准则的一大独特的汉语现象,说话者和作者通过给出“谜面”,令听话人和读者思考后领会其含义。歇后语在构造上往往遵守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因为歇后语的“谜面”部分通过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为引出“谜底”创造了关联,但违反了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

1、违反质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通常采用夸张、比喻或民间故事等作为谜面,造成幽默诙谐的效果,可视作“话语内容的不真实”或“话语内容缺乏证据”。例如“猫哭耗子――假慈悲”、“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但当听话人对此歇后语的出处不了解,或听话人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容易造成沟通不畅或误解。

2、违反量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分别类似于“谜面”及“谜底”,通常情况下,两部分应俱全,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出现的,但也有省略后半部分的情况,由听话者会意。

例1:卢俊义仆人李固出手一百两黄金,让蔡福结果了卢俊义,蔡福嫌少一脸不快,道:“李主管,你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北京有名恁地一个卢员外,只值得这一百两金子?你若要我倒地,也不是我诈你,只把五百两金子与我!”(《水浒传》第62回)。

此处作者使用了歇后语“割猫儿尾,拌猫儿饭”,省略了谜底部分“自供自”,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实际效果上把蔡福借机提价,贪婪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歇后语的“谜底”部分是不能随意省略的,必须为脍炙人口,既免于赘述又发人深思。

3、违反方式准则

双关是组成歇后语内容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法,包括意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双关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

例二:哪吒太子面对求饶的妖怪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此处“寺”谐音“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83回)。

二、合作原则与翻译

翻译作为信息转换和语言传递的过程,同样可以使用合作原则分析。在合作原则指导下,翻译这一交际活动包含了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这三者的参与。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都依靠合作原则建立交际关系,见图1。

图1 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三者关系

质的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缺乏证据的话。运用到翻译中就要求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不能真实传达原著意思的译文,即使文笔再优美,也不能称之为好的译文。正如巴特所说的“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绝对主人,他可以随意接受或摈弃;但译者却不是主人而只是原作者的‘仆人’,必须出处跟随原作者,如实地反应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谭载喜,2004)这也是质的准则对翻译的要求。

量的准则要求说话内容不应超出或者少于应当包含的信息。这就要求译文应涵盖原文内容,且在表达上避免拖沓冗余。例如,汉语的成语、俗语、古诗、歇后语等现象以其简洁凝练的特点体现了汉语的意味深长和博大精深。如果不能巧妙英译、对原文作调整,就会违反量的准则。关联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要贴切,要有关联性。不管是说话还是对话,语言必须切题。应用这一准则,可以判断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译文是否切题。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译文内容严谨、连贯。关联准则要求翻译时根据信息量和语境,在目标语中寻找信息的关联性并符合目标语要求,以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如果原文有些句子违反了关系准则,译者应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和事实相关联。方式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简练,意义明确而且有条理。该准则在翻译中的运用是指译文的表达要清晰、无误。翻译的过程虽然涉及了两种语言,但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采用符合目标语规律的语言,以便使译文能顺利地被读者看明白,顺利地接收译文中的信息。

三、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很多歇后语,其翻译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采用合作原则指导的翻译方法或许会使译文更忠实原文、地道、流畅。下面是作者对《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三大名著中歇后语翻译方法的统计:

图2中的横轴为翻译方法,纵轴为该翻译方法的使用次数。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歇后语翻译中,各翻译方法的使用比例相当,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意译次之,套译、增译省译的使用率最少。直译既能保持歇后语内容,又保持其形式,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内涵。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在歇后语翻译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翻译方法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可分为四个方面:不违反合作原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量的准则;违反方式准则。由于任何一种翻译方法在原文和译文之间都产生关联,遵守关联准则,因此不做讨论。

1、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不违反合作原则的翻译即直译。直译注重意义的准确传达,要全面地阐明原义,严格遵守质的准则,又要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有思想,遵守量的准则。

例3: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18回)

“There won't be any difficulty. 'Easy as catching turtles in a jug. Just stretch out your hand,' as the old saying goes.

以上案例都采用了直译,“苍蝇”、“鳖”、“瓮”等名词以及相关动词都逐字译出,完整保留了歇后语原有的形象和内涵。

2、违反质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质的准则的翻译方法包括意译和套译。意译是指根据歇后语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翻译。套译指在翻译歇后语时,既不音译,也不试用新词意译,而采用折中的办法,使用译语文字中已有的词汇套用之。这两种翻译方法虽然能表达出歇后语的内涵,但在形式上作了改变,违反了质的准则。:

例4: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西游记》第67回)

"Old man," said Monkey with a smile, "You're no judge of people. Small I may be, but I'm solid. 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此处译者放弃了对歇后语“谜面”部分的翻译,而直接译出本义(“谜底”部分),借助意译把“秀气在内”译成“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例5:彩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红楼梦》第25回)

You ungrateful thing! 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You bite the hands that feed you.

译者对这句歇后语的处理是保留了“谜面”部分的形象“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对“谜底”部分采用套译加解释。这样不仅保留了汉语中“狗咬吕洞宾”的形象,地道的英语翻译使得外国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但吕洞宾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外国读者对其可能不甚了解,可以采用直译加注对该人物补充说明。

3、违反量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量的准则包括增译和省译。增译即译文的量增多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通常采用增补加注的方式翻译歇后语,给直译的歇后语加上说明文字。与增译对应的是省译,省译是指忽略不译,或是采用回避的手段,不与原文一一对应。

例6:周通道:“罢,罢!贼去关门,那里去赶?”(《水浒传》第5回)

Zhou Tong said, 'There's no use locking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is gone. Where would we look?'

“贼去关门”这句歇后语实际省略了其“谜底”部分――“迟了”,译者在的译文中增加了“no use”,增译“谜底”可以使其内涵更清晰。

例7:八戒点头道:“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西游记》第57回)

"I understand," Pig replied with a nod. "Off you go, and come back soon whether you recover the luggage or not. Otherwise we'll have lost both ways."

例8:“尖担担柴两头脱”的准确含义是双肩同时挑扁担。扁担架在双肩上,着力点不平衡就会导致两头重物的脱落。扁担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劳动工具,若要译出扁担再解释双肩挑扁担的含义不免冗余,转移作者的写作重点。此句歇后语使用省译,虽然未翻出“尖担担柴”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翻译效果上简洁明了,更易读者接受。

4、违反方式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双关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因此歇后语若能找到对等的英语双关则最佳,既能保留歇后语的内涵,又能在形式上高度一致。双关普遍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但要翻译成目标语对等的双关难度较高,几乎没有相关例证。因此,只能将原句的意思翻译出来即可。

三、结语

歇后语在结构上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其翻译可根据是否遵守合作原则来讨论。歇后语是特殊的。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并不等同于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而应视为基于合作的一种特殊关联方式。对于歇后语这种特殊的合作方式,译者往往要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通过以上对中国三部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直译是歇后语翻译的最普遍方法,可以准确、全面传达原义,无任何失真。还可通过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对其翻译进行优化,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本文从合作原则角度,通过对歇后语的结构和三部古典名著英译版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初步探讨,也希望有更多学者从语用学的多种角度研究歇后语及其翻译。

参考文献:

[1]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歇后语笑话篇8

搞笑的歇后语精选10句:

1) 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2)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求情(晴)

3) 张果老的驴——不见奇(骑)

4)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5) 鸡脑袋上磕烟灰——几(鸡)头受气

6) 鸡啄蚂蚁——正合适(食)

7) 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8) 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9) 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10) 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

搞笑的的歇后语大全:

1)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2) 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

3) 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4) 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

5) 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

6) 拉胡子过大街——谦虚(牵须)

7) 画上的马——不奇(骑)

8) 枣核截板——没几句(锯)

9)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0) 卖虾米不拿秤——抓瞎(虾)

11) 营火虫的屁股——没大量(亮)

12)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13) 和尚分家——多事(寺)

14) 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15) 和尚拖木头——出了事(寺)

16) 和尚的房子——妙(庙)

17)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

18) 斧子破毛竹——着急(斫节)

19) 鱼池里下网——多余(鱼)

20) 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21) 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

22) 狗长犄角——洋(羊)气

23) 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

24) 狗吃青草——装样(羊)

25) 狗吃黄瓜——错了时(食)

26) 胡屠户的女婿——犯禁(范进)

27)范进中举——乐疯了!

28)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29)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30)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31)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32) 四两棉花八把弓——细谈

33) 五个人住两地——三心二意

34) 六只乌龟分两路赛跑——三五(乌)成群

35)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36) 八个油瓶七个盖——东挪西借

37) 九盒加一盒——适合

38) 十个人排四队——三三两两

39) 你盼着我——相等

40)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41)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42)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43) 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44)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45) 莲蓬结籽——心连心

46)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47) 不到黄河心不死——顽固不化

48) 隔着黄河握手——差得远

49) 黄河的水,长江的浪——源远流长

50) 黄河决了口——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51) 黄河里的水——难请(清)

52) 泥娃娃跳黄河——洗不清;洗不净

53) 跳到黄河洗不清——太冤枉;冤枉

54) 跳下黄河——洗不清

55) 望乡台上跳黄河——临死也得落个清白

56) 黄河清——圣人出

57)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58)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歇后语笑话篇9

世界上有谁能像父亲一样严厉的管教你、忍痛打你呢?

世界上有谁能像兄妹一样逗你笑、逗你玩呢?

还是从两年前演讲比赛那件事说起吧。

那时候,我11周岁,“老大不小了”,却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面对一次镇性的比赛,我的心跳加速了。这时,语文老师雪中送炭,帮我修改演讲稿,多次当我的听众——那是我在校唯一的听众啊!

“渴吗?歇歇吧,喝杯水,待会儿再来。”老师亲切的话语使我十分意外又感动至极。

接过老师给我的那杯温茶水,我觉得这杯茶水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多么善解人意的老师啊,我渴、我累她一眼就看出来了。

那时候正逢冬季,稍微一不注意身体,就会感冒,我就是因为不听话,没多穿衣服而交上了“感冒”这个难以甩掉的朋友!我的喉咙疼,嗓子发哑,“真不想继续练下去,多辛苦啊!”于是,我便跟老师说了我的想法,本以为老师会体谅我,说些类似“好吧,你就休息几天”什么的话,没想到却遭来老师的一顿骂:“什么?绝对不行,不能因为这点小毛病就退缩!我们不是说好要向第一名进攻的?如果不坚持,我们必定是要输的……”尽管她没有打我,但那严厉的目光和话语,却像一根根鞭子,抽打在我的心上。事后,她给了我一盒包装精美而又小巧的“金声亮”润喉糖,我的嗓子渐渐舒服多了。

歇后语笑话篇10

儒家子弟对他的这种做法提出疑问,牟融心平气和地说:“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并且能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如临其境。

一天,他到郊外散步,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新怡人的氛围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他首先弹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琴声优美动听,可牛却依然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

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于是公明仪又弹奏了一曲通俗的乐曲,琴声就像蚊子、牛蝇和小牛的叫声。牛听了这首曲子,停止了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牟融讲完故事,接着说:“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也正是这个道理。”那些儒家子弟听了这个故事,完全信服了。

【成语释义】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也用以讥讽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脑筋转一转

1.成语故事读起来趣味十足,带成语的歇后语更是好玩呢!“对牛弹琴――充耳不闻”就是一个带成语的歇后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叶公好龙――口是心非,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这些带成语的歇后语真可谓异彩纷呈,妙趣横生。写作的时候用上这样的歇后语会让作文生动形象许多。你也来试着用成语接一接下面的歇后语吧!

唐三藏取经――

投桃报李――

强盗逮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