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8:04:55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1

我并不怎么跟您说话,在我很小的时候,都不记事,所以我不记得您;我八九岁时,因赶着学习也没有去看望您。直到有一天,您完全从这个邪恶的世界里消失,从我的记忆里消失,从“坏人”的身边消失时,我才发现我多么需要您!因为不经常看您的问题,也许您总认为我是××,但我总在心灵深处说:“我不是她!”也许是一种巧合,也有可能是一种命运,我们永远都不能健健康康的与对方相遇并记住对方。

有一次做梦,也许是真的——我还很小的时候,到您家做客。我调皮的跑来跑去,像只活泼的小兔子,我玩的很开心。您还生着病,就端了一杯清凉的水,追着我这个小顽皮,边追边喊:“瑶瑶,快喝水!天有些干,听话。”我便以为您是在我玩追打游戏,情不自禁的大喊:“太好玩了!太好玩了!”我们玩的嘻嘻哈哈,像天空和白云,像大羊和小羊羔,像草地和小花,像……

妈妈惊奇:“你又不认识老姥姥,您写什么作文,是假的吗?”我毅然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就是想写!”但我心里却有另一个我,她在若隐若现的说:“我认识并爱!”

2014年1月1日,这个全家团聚的日子里,您去世了,我没有见到您的最后一面。听爸爸说,您是在快咽气的时候,微笑面对死神,准备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做我的老姥姥,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健健康康的玩耍,像正常人一样,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做我们的亲人,去……当您要去世时,我也在微笑……

我爱您!并不是随口说说的爱,而是无方抗拒的爱。如果您还在世,您一定会像我一样对我说的吧!姑姑、爸爸、叔叔都写了对您的感谢信,无论大小,无论多少,无论好坏,无论时间,都表达了对您的比山海高,比海还深之情。包括我在内。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尘土,被扫帚扫走了,但是我们对您的情谊一定会不朽。

愿陌生又熟悉的人在天堂过得安详、快乐!

爱您的人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2

我的家乡没有山,自然也就没有山洞。所以,游山洞对我来说颇有吸引力。好在我玩过几个山洞,少了些神秘感,但鼎鼎大名的宜兴善卷洞却未曾有机会“拜会”。它与比利时的汉人洞、法兰西的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我要特别感谢父亲单位组织的这次员工子女夏令营活动,让我又多了一次接受教育和修学的机会。

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20公里的螺岩山中,分上、中、下三层,宛如一幢石雕大楼,三国时称“石室”。中洞有高达七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称坻柱峰,侧立两旁的青狮白象,气势雄伟,惟妙惟肖。上洞“云雾大场”,周围钟乳林立,形成了坐马立羊、狗熊爬树、喷水乌龙、荷花倒影、白鹤苍鹰等景观,美不胜收。水洞是一条一百二十米长的地下溪河,水道弯曲、清凉幽深。独特的溶洞美景让我再一次大开眼界。

进入溶洞,只见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一缕飞瀑洁净如练,水声潺潺,奔流盘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脱口而出:“日照香炉升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溅的水珠晶莹透亮,宛若水晶。步行数十步,就来到了水洞。“水晶宫”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洞中犹如华灯初上的夜晚,只有点点灯光,不是特别的亮。乘船游洞,船在洞中行,桨在天上撑,这便是善卷洞独一无二的撑船方式。洞里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十分有趣。地下水清澈见底,洞底的细石直视无碍。小船穿过几曲弯道到了洞口,便豁然开朗起来了。于是,舍船从口出,诸多梁祝文化的景点就出现在了眼前,如英台书院、蝶亭、琴剑冢、草桥等,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那些荡气回肠的传说故事。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3

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到图书馆去看书,在马路上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年青小伙子见一团皱巴巴的纸人在路上,我见了,若无其事的向图书馆走去。我坐在靠窗的一椅子上,津津有味的看起书来,但不时还要瞟一瞟那张皱巴巴的纸,忽然,我瞧见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朝纸的方向走去,那张纸随风飘啊飘,不料,那张纸飘到了老奶奶的脚下,她低头看了看,又环顾了四周,犹豫了一下,身子慢慢地垂了下去,背驼了起来,老奶奶不慌不忙的将纸捡起来,似乎很困难,然后扶着路旁的大树才站了起来,她将那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地放进路旁的垃圾桶里。这时,我感觉鼻子酸酸的,像碰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一一涌进我的心里,不知不觉,我发现眼睛湿湿的,我迫不及待的冲出了图书馆,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真是个活雷锋!”“没什么,四海皆是一家人!”老奶奶答道。她走了,我目送了她,知道她的人影消失在马路上,才发现,原来不只我一个人十分感激她,还要路旁的叔叔阿姨也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奶奶消失的那个方向……

从此以后,我再也墨阳见到过她,但她捡纸的一举一动总在我的眼前摇晃。

我忘不了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4

我知道你不愿意提起过去。

但我有时候想起、真的会伤心。

谢谢你那时能在我哭泣的时候安慰我。

谢谢你那时能关心我。

谢谢你那时能让我开心。

谢谢你那时不让我抄作业、

要我好好学习,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

也许、是因为你经历的太多了,

所以、让人感觉你像哥哥一样,

总是能在很多细节上去关心别人。

也许、是因为你承受的太多了,

所以、特别喜欢玩

那样应该会让你暂时忘掉烦恼吧,

又或许说是逃避。

也许、是因为你磨练的太多,

所以、才能那么坚强,

又或许说是能把坚强伪装的那么好,

不会被别人拆穿。

那样的你一定也很累吧?

表面上会过的很开心,

每天和朋友一起玩、闹

可你那样是为了掩饰受的伤,不是吗?

你总是喜欢把那些伤心的事都埋在心底,

只让自己看见,而面对别人,

则又是另外一个自己。

你总是想给别人快乐,

而伤痛只会留给自己。

也许、我说的对你来说只是废话吧。

但你不就是那样的笨蛋吗?

对不起、我不想你那么累。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5

世上的陌生人很多,有好有坏,在我小的时候,就碰到一个陌生人,就是陌生人,但他给我的感觉又是那么熟悉……

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大都会玩,到了停车场时,我高高兴兴地来到电梯前,刚到那儿,电梯门一下就开了,进出的人很多,我连想都有没想,也没看看爸爸妈妈在没在,我“吱溜”就钻进了电梯,进去之后还开心的掏出才买的玩具手枪“砰砰”的玩了起来。电梯很快的上了几层,我很奇怪爸爸妈妈没叫我呢,这才想起这么久了没有看见他们呢?这时,我才发现他们根本没在电梯里,已经无影无踪了。这下,我吓坏了,在电梯里大叫着“爸爸!妈妈!”我急得哇哇大哭起来。“小朋友,你怎么了?”这时一个陌生的叔叔关切的问我。“我……我……”我哭泣着,“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时电梯已上一了顶楼,我觉得离爸爸妈妈越来越远了,又大哭起来,我怕我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那个关心我的叔叔沉默了一会儿,问我:“小朋友,你知道你爸爸妈妈的电话吗?”“不知道。”我望着他,长方形的脸上,有一双不大不小的而炯炯有神的眼睛,上面有一对浓浓的眉毛和黑黑的头发,下巴上有星星点点的胡须,穿着棕色的外套,看起来是一个严肃的人。“那你知道他们在几楼吗?”“我只知道他们在停车场。”“哦,那就好办了,我们到B1或B2找他们吧。”

电梯往下走着,我的心变得更急了,B1到了,没有,B2到了,我着急的找着他们,正迎上妈妈焦急寻找我的眼睛,我终于找到他们了,妈妈就爸爸已急得到每个电梯口去找我了。我大哭着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当妈妈问我怎么回来的时,我说不出话了,只指着电梯里的叔叔说:“那个叔叔……”。而那个好心的叔叔正在电梯里微笑着向我挥手。

这事过去已整整六年了,但我仍忘不了他,那个电梯里的“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6

最近,我的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而又有难度的实验:每天将一个鸡蛋带在身上,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要以最大的能力保护好鸡蛋,不能让鸡蛋破碎。老师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已经一片沸腾。大家都认为这样做很容易,有的同学说把鸡蛋放在盒子里带来;有的同学说把他煮熟了带来;有的则说把它随身携带。第二天,班里果然有大半同学带来了鸡蛋,鸡蛋的包装盒也各式各样,同学们都显得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可好景不长,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连续有三四个同学将鸡蛋打破。三天后,鸡蛋仍然完好无损的同学仅仅有几个。实验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责任心。平时没有学会很好地照顾父母,常常只顾自己,而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他人。

这个实验使我明白了:父母每天都在为我们的衣食穿住操心。而我们却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仅有时候不听他们的话,反过来还跟他们顶嘴,惹父母生气。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学会照顾自己,并多关心每天都在为我们操心的父母。

报纸上曾报道说:一对父母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人,大约需要21万元。可见,父母养我们是非常辛苦的。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呀呀”学语的小不点,再到亭亭玉立的少女或英俊潇洒的少年,花的资金比山还高,比龙还长。何况,在二十一世纪的父母们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他们会在自己的孩子刚会记事时,就为他们选择了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比如钢琴、棋类、英语或电脑等等健康的爱好。可有许多同学不但不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反过来还认为父母这样做是为了给他们增添负担,使他们更加疲惫。事实上,父母比我们谁都辛苦。因为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费用,都需要父母每天辛苦地去工作,再把工资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供我们交学费。

有人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7%的学生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会跟家长交流。在小时候,许多同学跟父母无话不说。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及自我意识的增强,就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愿望,和父母的关系也渐渐疏远。有一个同学觉得他不能与父母找到共同的语言。平时坐在一起不说话又会很尴尬,还是回房间里一个人舒服。其实,每个负责任的父母都很希望能跟自己的孩子交流。每天都挤出一点时间来跟父母聊天可以让他们更了解我们的变化。既可以让父母不为我们担心,又能减少两代人思想观念上的分歧。不少成绩优秀、性格开朗的同学在家里都会积极地与父母交流。尽管我们已经长大了,也逐渐懂事了,但和父母聊天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他们经历的比我们多,对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比我们有经验,跟他们聊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生经验。我们应该相信,父母都是出于为我们好来帮忙我们分析问题的,而不是出于对我们的怀疑。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怕有错,就怕不改过。如果我们从聊天中发现了自己原先做法有缺陷,就不应该逞强,而是悄悄地去改正它,更好地完美自己。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7

要让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显得轻松,要让陌生变为熟悉的质量显得优秀,平时积累的丰厚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对初三学生来说,应修好以下三门“功课”:

第一,作文是生活的文字表现形式。作文的好坏除了与语言表达能力相关,还?定程度上受到生活阅历的制约。同学们生活在家庭中,校园里,社会上,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情,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过程,都会在我们的心灵上留下痕迹。因此,同学们平时应该做有心人,注意观察,注意积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更重要的是要主动积极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努力养成自己的兴趣特长,让自己的阅历丰富起来。这是“变陌生为熟悉”的前提。

第二,重视阅读。任何人的生活体验都会受到时空的制约,不可能无限扩展,因此,人类认识生活获得知识的途径除了亲身实践,还必须依赖阅读。初三学生平时课业负担较重,阅读全本的名著可能时间有限,不妨找一些世界名著简介、名人格言选编之类的书读读,让自己积累一些关于名著名言的知识。也可以利用睡前饭后的“边角料”时间,读读《读者》一类文字优秀,信息量大的刊物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熟悉的东西多起来,使“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逐渐容易起来。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8

一、让知识离学生“远”一些一熟悉的事物陌生化

每课的预习检测,常会发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文本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有的同学借助《课课通》甚至对文本主要内容、课后习题等已是一知半解。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这些低层次的提问或讲解,那语文教学将沦为可有可无之境。因此,合理运用“陌生化”策略,将学生似乎熟悉的文本内容进行“陌生”包装。通过角度变换、材料充实、情境转变等方法拉远学生的视线,激发探究的欲望。

1.情境变化

在“以情感为纽带”的阅读教学中,创设一个富有变化的情境场,将学生熟悉的知识放在这个陌生的情境场中,吸引学生参与体验。如通过一两段富有形象感、画面感的语言,将文本转化成富有情趣的画面,让学生徜徉其间;也可巧妙运用多媒体,将文本转变成有声有物的场景,让学生可感可知。即使是学生通过预习已基本掌握的词语,如果放在富有变化的情境中,也会产生魔力。薛法根老师在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听写词语。老师有一定的速度,几乎是一连串地说了三组词语。接着又说“草帽”,让学生想想写在哪一组。由于“草帽”和前三组不同类,学生焦急地讨论、争辩、判断,再平常不过的听写词语就把学生迅速地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接着由这三组词语引出课文内容的学习,课文的内涵有了形象的根基,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在进入到文本的教学情境中。

2.角度变化

通过初步学习,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感知,认识了文中的人和事,也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其实,这样的熟悉往往是“得意而忘言”的。站在教学的角度分析,此时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妨融合“意”与“言”,引导学生从感受内涵、语言欣赏、写法领悟等多重角度展开学习,增加文本弹性,丰富教学内涵。薛法根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就通过“言意结合”这一角度变化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初读课文概括出园子的特点后。薛老师要求学生再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园子里“生机勃勃”、“无拘无束”表现出来的?学生在读词析句中触摸语言,感受“萧红体”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抓住“言意”的转换这个角度变化,走向教学的最佳状态。

3.材料变化

文本,是学生阅读的材料。在语文课堂中,它可以变化成学生朗读训练的对白、表演实践的角本、欣赏积累的美文、模仿运用的素材……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对文本材料巧妙变化,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眼光去发现熟悉内容背后的知识,这才是语文课堂魅力所在。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在学生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后,安排了课堂练笔:作者写倭瓜、黄瓜、玉米,其实是在表现作者在园子里快乐、自在的生活。模仿这样的语言来写一写你的童年生活吧。学生在课堂上用笔思维,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语言,创造表达。他们自由自在地写,生机勃勃地念,丰富多彩地交流。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就是教学有效性的最好注解。

二、让知识离学生“近”一些一陌生的事物熟悉化

每篇文本都有其教学的重点难点。当学生沿着熟悉的风景在求知中行进时,这些重点难点内容由于有一定的深度和陌生感,往往会成为途中壁垒,让学生望而却步,这也正是后半节课往往较沉闷枯燥的原因。把“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往往是此时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不妨结合学生的生活,通过熟悉的活动、情境、材料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调和,使之容易让学生上眼、上手、上心。

1.兴趣入手

结合学生兴趣,巧妙地创造一种“落差”,拉大知识在学生感知与课堂呈现时的距离,在突兀中产生兴趣,发现知识发展过程中的风景,有效突破重点难点。如《爱如茉莉》一课,理解真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是课文学习的难点。张学青老师在执教课时,从“这也叫爱”引出学生心中的疑惑,一个“?”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营造一个深深吸引学生的“场”。随着读文的深入,“?”变成“。”再变成“!”,学生从疑惑经历豁然进而发自内心的深切感叹,起承转合,流畅通达。当最后“这也叫爱啊!”由轻轻呼喊又回到心底深处,真爱也已流入学生心中,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2.知识入手

教材在编写时是有一定顺序性的。有些知识看似陌生,其实在以前的阅读或学习中学生曾经接触或经历过,只是没有留下深刻的痕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寻找原有的相关或相联的知识,通过“原音重现”,牵出学生头脑中模糊、粗浅的感觉,在蓦然回首中产生亲切感,举一隅而达到触类旁通之效。再以《爱如茉莉》一课为例,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真爱”。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说说对的爱理解。“花前月下、缠绵悱恻、海誓山盟、生死与共、浓浓烈烈”,引出学生熟悉的《王子与美人鱼》《梁山伯与祝英台》《项羽与虞姬》等故事,与文中的爱作对比。在平淡与热烈间思辩、交流,学生对真爱的内涵有了全部的认识,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9

关键词: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4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157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接触人群的改变,人容易出现分离焦虑情绪。对于幼儿而言,不熟悉的生活环境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教师的教导与同学的相处让幼儿感到难以应对。而且由于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这样就使习惯了父母精心照顾的幼儿感到失落和不受重视。因此,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分离焦虑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一、幼儿形成分离焦虑的原因

(一)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与家庭生活方式的差别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生活方式与家庭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是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幼儿在家时,常常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几乎所有的家人都非常关心和爱护他们,这样就使幼儿习惯于受到特殊的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都有专人进行照顾,幼儿的作息时间也比较随意,各种需求都能得到家长的满足。而幼儿园的生活方式就不同了,幼儿园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和生活制度,幼儿必须无条件的遵守。对于幼儿的需求,教师也不可能像家长那样满足。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每一个幼儿不可能都得到那么多的关注。因此,新入园的幼儿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情绪。

(二)环境氛围使幼儿缺乏安全感

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几乎都一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与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家人和熟悉的环境能够让幼儿产生安全感,能够放松心情,随心所欲地游戏和玩耍。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初期,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员接触,都会让幼儿产生恐惧。幼儿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长时间的与家人分离会使幼儿感觉自己没有依靠,因此极力地回避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新入园的幼儿对教师和同学都不熟悉,也很难在他们的身上找到安全感,这样的环境就是使幼儿极度思念自己的家人,希望能够尽早离开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由此产生焦虑情绪。

(三)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降低了幼儿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家人的精心照顾,受到父母、祖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幼儿可以说是家庭的“中心”。幼儿在家庭中受到家人无限的疼爱和包容,他们已习惯于受到特殊地关注,被特殊地对待,常常会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幼儿产生归属感,也有助于幼儿对家人产生信任感。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整个幼儿园的“中心”,教师对待自己和对待其他同学都一样,这样就会使幼儿非常难以接受,对自己不受到特殊关注和特殊对待的幼儿园环境难以产生归属感,他们还是习惯于家庭环境。由于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也不会让幼儿产生信任感。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新入园的幼儿既没有归属感,也没有对教师的信任感,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就会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症状。

二、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相应策略

(一)幼儿园与家长通力合作,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幼儿园和家长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在幼儿正式进入幼儿园之前,最好是提前几个月,家长要告知幼儿这个计划,通过语言的描述或者是实地体验逐步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们提前知道进入幼儿园将发生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地环境。幼儿园方面,教师可以提前与幼儿建立友好的关系,把幼儿未来在幼儿园使用的物品送给他们,一方面可以获得幼儿的好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提前接触到幼儿园的物品,产生熟悉感,这样能有效降低幼儿的陌生感。

(二)营造家庭式环境,提高幼儿的安全感

幼儿由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所以缺乏安全感。营造家庭式的幼儿园环境,降低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可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有效提高幼儿的安全感。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喜好。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环境,都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布置成温馨又充满童趣的,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气氛。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布置教室、卧室等幼儿生活的环境,通过让幼儿布置环境来降低陌生感。例如可以在某一区域内贴上幼儿的全家福,或者允许幼儿将自己熟悉的玩具、被子等物品带到幼儿园,等等。缩短幼儿熟悉环境的时间,让他们忘记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可以让幼儿很快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幼儿的喜爱和信任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有效减轻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幼儿园教师应该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幼儿尽快熟悉自己、信任自己。教师应当在公平地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和一些情绪不高、兴趣不强的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心,增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设计专门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增强幼儿对同伴的了解,减轻对同伴的陌生感和排斥感,通过使幼儿之间建立友谊来驱逐分离焦虑。例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就是一种增强幼儿交流的方式。总之,教师应当扮演幼儿互动中的引导者角色,成为幼儿交往的桥梁,让幼儿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从而消除分离焦虑。

三、结语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极力避免、缓解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幼儿教师还应当和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针对幼儿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有针对性的减轻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为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篇10

一、“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所谓“熟人社会”是转型前的中国社会,亦叫“熟悉的社会”。这一概念,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 《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来的。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目前国内关于“熟人社会”研究大致有二,一是市场经济大潮正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注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即将终结,而以追逐利益为根本目的的陌生社会已经到来;二是妨碍市场发展和社会法制化建设的熟人社会正在以新的形式展开自身,我们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和民间的积极作用,努力去瓦解熟人社会。这两种研究,也表明了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无从发生的。在熟人社会里,人们几乎不需要法律和法院,法律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威慑。

费先生在提出“熟人社会”的同时,他也提出了和美国著名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一样的概念 “陌生人社会”。这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事,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紧张生活导致了互相间的漠不关心,更别谈信任二字,这样才产生了法律。

二、“熟人社会”中法律的局限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以来,由于特殊的文化传统,人情伦理及其发达,重关系、讲人情的传统和习俗几乎渗透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人情和亲情是社会生活和交往必不可少的润滑剂,缺少人情的社会也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熟人社会”过分发达的人情伦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以情代法”“礼尚往来”,有时甚至是礼大于法。在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毫无疑问,这种“人情论”已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首先,它削弱了“法制”的功能,以“人情”、“关系”代替“法律”,“熟人”的“情感”代替了法律的威严,使得本该公平正义的事情在“人情”中讲讲变质。其次, 法律不能得到很好地利用,人们不愿打破已建立的亲密关系。在“熟人社会”里打官司,不仅仅针对当事人,有可能涉及到熟人范围内的第三者。再次,影响国家公权力的权威。在熟人社会中有其独特的解决纠纷方式,在熟人社会中有着让他们信服的权威。而国家公权力往往是陌生的,让其无法接受的。最后,熟人社会打破了“契约论”,在一个熟人社会中,我们会得到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保障的自由不同。在乡土社会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三、“陌生人社会”到来对于我国法律的意义

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是一种代表,一种进步。这意味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素质不断加强、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陌生人社会”并不是伴随着冷漠,即使现在大力提倡道德建设,但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文明化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法治化进程也会越来越快。首先,在“陌生人社会中”法律占据首要位置,与“熟人社会”不同,在法律面前众人平等,是人们对法律更加信任。其次,国家公权力能够通过法律有效的实现,从而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国家及法律的权威。最后,在“陌生人社会”中,法律能够更好的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给人们均等的机会,使人们更积极的投入到国家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