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审理申请书十篇

时间:2023-03-28 02:02:23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1

1.本申请书名称。写明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2.申请人基本情况。如系公民,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地址等;如系法人或其他组织,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申请人对何法院何时何案提出申请。标明案件的字号、名称和性质。如果申请人不了解法院立案的字号,写明案由即可。

4.申请人请求事项。写明请求××人民法院对××案件不公开审理。

5.申请人请求的事实与理由。在这一部分中重点写明三层内容:

①案件类型与名称。

②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③引用法律说明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根据。

6.结尾。有四项内容:

①接受申请书的人民法院名称。

②附件份数。

③申请人签名盖章。

④申请日期--年月日。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的写法

本申请书的写作重点是申请书的事实与理由部分。其基本写法是论证与说明相结合。从这一部分的整体来看是论证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从具体内容来看是说明不公开审理的事由。因而论证与说明是紧密结合的。总论点是申请不公开审理,论据是每一条事由和法律依据。

写作要求是简约明晰、扼要有条理、说明清楚,说服有力。

人民法院对本申请书的处理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递交不公开审理申请书后,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不公开审理范围的案件,裁定不公开审理。如不符合法定不公开审理条件的,应当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与职务、地址等。

申请人 对 人民法院 年 月 日() 字第 号 提出申请。

请求事项:

事实与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范本

申请人:张玉风,女,l965年6月15日生,汉族,××省××县× ×乡××村人,教育工作者。在××市教育学院任××教研室主任,住××路××巷××号。

申请人张玉风对××市× ×区人民法院1994年lO月5日(××)×字第×号离婚案件提出申请。

请求事项:请求××区人民法院对张玉风诉陈××离婚一案不公开审理。

事实与理由:张玉风诉陈××离婚一案不宜公开审理。主要

理由是:

一、本离婚案中有隐私情节,涉及他人,涉及生理缺陷。这些情况不宜公开。

二、本离婚案中被告陈× ×之父坚决不同意离婚,又生性粗鲁,易生事端,影响法庭调查和审理,不公开审理为妥。

三、原告张玉风母亲病重,暂时不想让她知道,以不公开审理为当。

为此,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二款之规定,特向你院提出不公开审理的申请,请予审查批准。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2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很多事项都需要使用申请书,正确运用申请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开庭延期申请书,欢迎阅读!

开庭延期申请书1沭阳县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的方金华诉我公司电信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因本案涉及我公司的商业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相关规定,特申请贵院延期审理。

特此申请。

申请人:

日期:

开庭延期申请书2广州市__区人民法院:

贵院(__)穗越法民一初字第___号开庭传票我司已收悉,因我司委托人___律师事务所___律师于__年_月_日在深圳市___区___法庭同样有庭要开,并且___法庭的传票签发在先。加之,开庭地点在深圳与广州两地,无法保证参加开庭的时间。特此申请,请求贵院理解与支持,准许延期开庭!

申请人(盖章):

日期:

开庭延期申请书3沭阳县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的方金华诉我公司电信服务合同纠纷一案,现我公司需要调取大量证据材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特申请延期开庭,举证期间为1个月。

特此申请。

申请人:

日期:

开庭延期申请书4申请人:___,男,汉族,__岁,电话:____。

申请请求:请求依法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与河南___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已经贵院受理,并定于20__年_月_日下午15时开庭。因申请人的人在同一时间其他案件出庭参加诉讼,不能准时参加本案的庭审,故特依《民诉法》第132条之规定,申请延期开庭审理,请予准许。

申请人:__

20__年__月__日

开庭延期申请书5申请人:河南某某有限公司,住所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某号。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总经理。

请求事项

关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20__)开民初字第283号“被申请人李某某诉申请人河南某某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现因申请人因身体原因无法按期出庭,请求人民法院延期审理。

事实与理由

被申请人李某某诉申请人河南某某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贵院业已立案受理。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张某某因眼部受伤造成一只眼睛失明,现在北京住院,拟在本周实施手术,若本周能安排上,则20__年6月30号可以出院,若本周安排不上,则出院日期暂无法确定,故无法按期参加开庭审理;且本案中张某某最清楚案件具体情况,其不出庭不便查明事情真相。为保障申请人出庭参加诉讼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1款之规定,特请求人民法院推延本案开庭审理日期。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3

第二条本厅负责行政复议工作的机构是水政水资源处。

水政水资源处负责办理有关的行政复议事项,履行行政复议受理、调查取证、审查、提出处理意见等职责;各处室协助办理与其主管业务有关的行政复议的受理、举证、审查等工作。

第三条行政复议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水法规的正确实施。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有关法规和本规定向本厅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二)对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作出的取水许可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防洪规划同意书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和扩大审核,洪水影响评价书审核,占用规划保留区土地审核,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验收审批等行政许可的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三)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颁发取水许可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办理有关资质证书、资格等行政许可事项,申请审查同意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防洪规划同意书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和扩大审核、洪水影响评价书审核、占用规划保留区土地审核、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验收审批等行政许可,州、市水利(水务)局及阳宗海管理处没有依法办理的;

(四)认为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侵犯合法的经营自的;

(五)认为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六)认为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申

请行政复议:

(一)对本厅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水利部申请行政复议;

(二)对州、市水利(水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本厅申请行政复议;

(三)对阳宗海管理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本厅申请行政复议。

第六条对州、市水利(水务)局或者阳宗海管理处作

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本厅的规定认为不合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第七条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申请人提交以下材料:

(一)行政复议申请书。

申请人因文盲、残疾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提交行政复议

申请书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水政水资源处当场记录;

(二)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及有关证明材料;

(三)申请人的资格证明。申请人是公民的,应当提交身份证;申请人是法人的,应当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有关机关对该组织成立时的批复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四)公民死亡,其近亲属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提交公民死亡证明以及申请人与公民亲属关系的证明;

(五)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提交承受其权利的证明;

(六)委托人代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提交有效的授权委托证明;

(七)申请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法定申请期限的,应当提交有效的证明材料;

(八)其他必要的证据材料。

第八条水政水资源处对收到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于当日指定承办人和协办人。

第九条承办人应当在承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行政复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填写案件受理审查表,并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应当予以受理,报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同意;案情重大或疑难的,需报主管副厅长同意决定受理,由承办人制作《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并发送申请人、被申请人。

(二)认为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厅管辖的,报主管副厅长审批;经审批同意的,由承办人制作《行政复议告知书》,发送申请人。

(三)认为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报主管副厅长审批。经审批同意的,由承办人制作《不予受理裁决书》,发送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十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水政水资源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

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涉及有关处室主管业务的,水政水资源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口头申请书复印件发送有关业务处室,由有关业务处室进行审查,水政水资源处审核。

第十一条符合本规定第六条的,承办人应当对申请行政复议所依据的本厅的规定,在3个工作日内,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是否属于《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的规定;

(二)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包括直接引用或

者未直接引用但有证据证明被实际适用的依据;

(三)是否指出依据不合法的具体条款和认为不合法的

理由;

(四)是否属于本厅有权审查的范围。

第十二条承办人对申请行政复议所依据的本厅的规定经审查后,应当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对本厅有权审查的规定,经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审查同意,进入正式审查;对本厅无权审查的规定,经主管副厅长审查同意,转送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制定或者起草被提出审查的本厅的规定的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规定制定或者起草的依据及相关材料和说明提交水政水资源处。水政水资源处应当在收受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依法处理,承办人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该规定是否合法的审查报告。该规定合法的,报主管副厅长审批;该规定不合法的,报厅长审批。

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十四条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后,承办人应当及时与被申请人联系并督促其提交答复材料。

第十五条承办人收到被申请人提交的答复材料后,应当对案情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二)被申请人答复的事实和理由;

(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

(四)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依据是否正确;

(五)被申请人是否具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和职责权限;

(六)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正当;

(七)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八)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

(九)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需要停止执行;

(十)是否存在行政赔偿;

(十一)其他需要审查的事项。

第十六条对不作为行政复议案件,承办人应当就下列问题进行审查:

(一)被申请事项是否属于被申请人的法定责任;

(二)被申请人是否已经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该项法定职责;

(三)被申请人未履行是否有正当理由。

第十七条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或者在行政复议期间提出现状赔偿要求的,承办人还应当就下列问题进行审查:

(一)是否存在损害后果;

(二)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法;

(三)具体行政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申请人没有提出现状赔偿请求,但承办人认为需要对现

状赔偿问题进行审查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承办人认为需要通知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报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审查同意后,制作书面通知发送第三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行政复议期间,第三人要求参加行政复议的,承办人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经审查同意的,按前款规定办理;审查不同意的,由承办人制作书面通知书,送达第三人。

第十九条在行政复议期间,出现以下情形的,承办人

应当提出处理意见。经审查同意的,由承办人制作书面通知,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一)认为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

(三)出现行政复议中止情形的;

(四)出现行政复议终止情形的。

第二十条承办人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30个

工作日内对案件提出初审意见。初审意见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情况;

(二)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被申请人答复的事实和理由;

(四)双方的争议焦点;

(五)需要重点调查、核实和研究的问题;

(六)承办人的初步意见。

第二十一条调查或者核实案件有关事实,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向有关组织或者单位查阅相关文书材料;

(二)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意见;

(三)听取或者核实证人证言;

(四)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进行质证;

(五)实地勘查;

(六)其他必要的方式。

第二十二条承办人最迟应当在行政复议期限届满前10个工作日提交结案报告。结案报告应当有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人或者第三人的行政复议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被申请人答复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四)双方的争议焦点;

(五)结案意见和理由;

(六)拟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结案报告应当报请主管副厅长审核同意,主管副厅长认为必要,可将行政复议审查意见提交厅长办公会议研究。

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由水政水资源处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拟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责令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报主管副厅长审批;拟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报厅长审批,由承办人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

第二十四条行政复议决定书的内容按照《云南省行政复议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情况复杂,不能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承办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前10个工作日提出延期意见,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报主管副厅长审查,经审查同意的,由承办人制作决定延期通知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或第三人。案件延期的,承办人应当在延期期限届满之日前15日,提交结案报告。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4

(辩护律师用)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_________律师。

通讯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延期审理。

申请理由: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委托的辩护人(人)。本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提请法庭延期审理。

此致

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

示例一

申请人:xxx,男,汉族,xx岁,电话:xxxx.

申请请求:请求依法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与河南xxx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已经贵院受理,并定于2010年x月x日下午15时开庭。因申请人的人在同一时间其他案件出庭参加诉讼,不能准时参加本案的庭审,故特依《民诉法》第132条之规定,申请延期开庭审理,请予准许。

此致

xxx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xxx

特别授权人:xxx

申请日期:2014年x月x日

示例二

申请人:xxx,男,汉族,xx岁,电话:xx

申请事项:

请求贵院延期开庭审理王××诉申请人离婚纠纷一案。

事实和理由:

20xx年10月26日下午4时,申请人收到了贵院受理的王××诉申请人离婚纠纷一案的《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11月8日开庭的《传票》。不巧的是,申请人所在单位每周星期四上午召开研究室主任会议,而11月8日正好是星期四,另申请人由于不愿意与王××离婚以及正承担所在单位编书等繁重的任务,因此出庭应诉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按照法律规定,希望贵院给予申请人至少30天的举证时间,故有如上所请。

此致

ZZ区人民法院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5

4、写法保守,没有充分体现再审特点,不能围绕原判正确或者错误进行写作,不能紧紧抓住再审争议的焦点问题展开事实叙述和法律评判。此外,再审民事判决书还存在诸如公开诉讼过程不完全等问题。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社会普遍反映再审民事判决书质量不高,其中尤以案件当事人的反应较为激烈,批评较为尖锐。事实上,与裁判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在败诉或诉讼请求未完全满足时往往对裁判的公正性提出怀疑,而判决书在叙述事实和认证、说理方面的笼统、含糊其辞无疑加深了这种不信任感。有时候,判决书的语焉不详是当事人是否要求进入下一步救济程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外界对法院的印象,影响着司法程序及判决书本身的公信度。二)现行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的主要缺陷

3、存在重实体、轻程序倾向,不涉及回避、审限等重大程序问题,对程序合法性的要求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对案件的程序经过叙述不全。可以肯定地说,现行再审民事判决书存在的问题与“92样式”固有的缺陷是密切相关的。(三)针对“92样式”的改革举措不一,严重影响了再审民事判决书的权威性、严肃性,亟需规范。在多年的裁判文书改革过程中特别是《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第13条关于“加快裁判文书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的规定出台后,法官们对再审民事判决书的写作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制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突出表现在再审民事判决书能够更加详尽地反映整个审判过程,加强了针对当事人讼争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说理,文字更趋规范化。但由于认识不一等原因,改革举措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当事人称谓方面,有的再审民事判决书用原审称谓,有的用申诉人、被申诉人称谓,有的用再审申请人、再审被申请人称谓,还有的用抗诉申请人、被申请人称谓;在事实和证据方面,有的一一列举证据,有的只提及部分证据;在说理方面,有的再审民事判决书步入误区,把增强说理理解为无限增加说理,材料堆积,叙述琐碎,主次不分,重复累赘,篇幅冗长。上述情况,亟需进行规范。

二、再审民事判决书写作的目的、改革的原则和重点(一)写作目的再审民事判决书的写作应当以实现再审民事判决书的功能,凸现再审民事判决书的价值,全面发挥再审民事判决书的作用为目的。1调处功能。再审民事判决书作为确定再审当事人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国家权威行为,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从法律的角度对再审当事人的所有争议给出明确回答和处理,是其首要功能。这要求再审民事判决书内容全面,对当事人的争执均进行回应,不存在遗漏;判决主文明确,不存在歧义;结果合法,有权威性。相对于

一、二审民事判决书而言,由于再审是对当事人不服法院生效判决的申诉进行处理,在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已提出质疑和挑战的情况下,重塑法律权威、止争息诉是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首先关注的,即再审民事判决书的制作应当以让当事人看得清楚明白、说服当事人接受判决结果、使其服判息诉为首要目的,力争案了事了,彻底解决纠纷,不能“按下葫芦起了瓢”,导致当事人重复申请再审或申诉。2展示功能。再审民事判决书作为再审改革的载体,应当成为诉讼活动的忠实记录,充分展现诉讼的来龙去脉,平等地给予各方当事人充分展示证据、陈述观点的权利,展现法官居中裁判形象;同时,再审审判组织关于判决结果形成的逻辑过程、维持或改判的依据

和理由,再审民事判决书也应充分展示,使再审审判的公开、公平、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充分展现,充分体现改革对程序公开、公正的要求。3证明功能。再审民事判决书的意义应不仅体现在表明判决结果,代表国家对当事人的争议给出结论性意见,它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为了表明判决结果不是基于主观、擅断、强权干预而作出,更应体现判决在程序和内容上的公开、公平、公正,更应证明判决结果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审判权行使的公正性,成为判决正当性的有力证明。事实上后者才是判决权威性的源泉。要达到这个高度,必须改革过去再审民事判决书只重结果,不重分析与说理的习惯模式,使判决书以详尽的事实、周密的论证、充分的说理成为法院严肃执法的最佳写照。4功能。再审民事判决书作为法院与社会沟通的最重要的桥梁,应当通过分析、处理具体案件,拉近法律与现实的距离,通过阐明维持或改判的理由,阐释法律,宣传法律,弘扬法治,成为培养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教科书,进行法制宣传的重要教材。总之,再审民事判决书的写作应不仅叙述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更应公开判决理由和判决形成过程,使判决书成为审判权公正行使的有力证明和说服当事人服判息诉的法制教材,成为向社会宣传法律、展示人民法院公正形象的载体。(二)改革的原则1公开、客观原则。公开审判是宪法和诉讼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程序保障,公开原则要求再审民事判决书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不仅要公开再审结果,而且要公开再审过程,特别是要公开再审重新采信证据、认定事实的情况和理由,公开再审改判或者维持原判的理由和依据,彻底破除再审判决的“暗箱操作”。司法权是一种客观中立的权力,再审的客观公正最终应当体现在再审判决书中,客观原则要求再审民事判决书注重客观反映再审的全过程,包括客观归纳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争议情况及理由、证据及质证意见等,防止任何形式的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充分体现法官的客观中立和公正立场,实现人民群众知情权。2说理原则。说理是判决书的灵魂,是公正裁判的根本特征,是审判权行使公开化、合法化和合理化的必然要求,是重新确立再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基础,是判决权威性的源泉。一般认为,庭审过程的公开是审判公开之程序公开,而判决书中载明做出判决结果的理由公开才是审判公开之实体公开。相对于

一、二审民事判决书而言,说理原则在再审民事判决书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再审民事判决书不仅要说明再审判决的理由,还要说明原审判决正确或者错误的理由,不仅要体现再审争议处理的公正性,还要充分体现再审判决的合法性、正当性。3针对再审特点和个案特点原则。再审裁判文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针对再审特点不够。再审是对已经生效的判决再次进行审理,是以原生效判决为审理对象,其事实应当是再审争议的事实,其理由应当是再审争议的理由,因此,再审民事判决书无论是证据的认证、事实的认定,还是法律适用,都要围绕案件再审争议焦点即当事人的申诉理由、抗诉机关的抗诉理由来展开,不作无病之;应当围绕再审争议叙述事实,针对再审诉辩理由阐明判决理由,重点分析原审生效判决是否存在错误并详细说明理由,重点分析再审与原审在事实方面的差异、法律方面的差异,特别是证据方面的变化,坚决克服和防止“克隆”原审判决,没有再审个性的简单化倾向。同时,再审民事判决书的写作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要有针对性,对重大、疑难案件要写细写透,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应适当简化;既要纠正简单粗糙、过于武断、说理不充分、逻辑性差等问题,又要避免为了说理而说理、繁杂冗长、缺乏针对性等现象,做到当繁则繁,该简则简,详略得当。4依法制作与求实创新相结合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对再审民事判决书写作样式有基本要求,应当在再审民事判决书改革中认真执行,体现判决样式的统一性,这是依法改革的要求;同时,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基本样式要灵活运用,既要符合样式的基本要求,又不要固守样式,要结合实践,求实创新,改革不适合再审实践的习惯作法,这是改革的本质要求。5坚持法律文书语言风格原则。再审民事判决书改革中正逐渐滋生着冗长和烦琐的倾向,一些再审民事判决书在大段叙述原审认定事实之后,又对再审无争议的事实和证据进行不厌其烦地复述甚至更为详细地罗列,对再审没有争议的问题也滔滔不绝地阐述理由;个别判决书在语言上乱用形容词。这是不合适的。再审民事判决书作为法律文书的一种,即便进行改革,也应当保持语言准确、凝练、严谨、质朴与庄严的风格,做到结构严谨,语言精确,言简意赅,绝不是越长越好。(三)改革重点再审民事判决书改革的重点是紧扣再审争议焦点,强化对争议证据和事实的分析、认证,强化对法律争点的分析、论证,增强判决的针对性、说理性、公开性。当前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改革:1叙述事实、证据部分的改革。必须客观、全面地归纳再审当事人的事实主张及其理由,要注意客观陈述其本意,不能带有主观色彩,更不能随意篡改、歪曲原意;对多个主张及其理由不能遗漏,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为我所用,断章取义。必须处理好原审事实与再审事实之间的关系,叙述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时,应当根据再审的需要进行概括,既要避免简单照抄原判内容,又要改变只写原审判决理由和结果的做法,一般而言,应当提炼出原审认定的基本法律关系或者主要事实,而涉及再审争议的原审事实要详细写明。必须处理好事实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应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写法,可以先写没有争议的事实证据,再写有分歧的事实证据,并进行分析、认证,也可以对事实证据采取夹叙夹议的叙述;要全面反映举证、质证、认证的全过程,注意纠正不列举证据、不对证据进行分析评判的弊病,讲清法官采信证据、认定事实的道理。2法律适用部分的改革。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围绕再审争议焦点,针对再审诉辩主张能否成立,再审意见是否采纳,逐个展开说理,逐一进行评述,揭示已认定事实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解读法律,阐释法理;再审程序是以原审生效判决为审理对象的,说理还应当围绕原审判决展开,充分分析、评判原审判决是否正确。

三、具体写作标准探讨一)关于再审当事人称谓和排列顺序再审当事人称谓和排列顺序问题,是再审改革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92样式”根据不同的提起再审程序途径,分别规范了五种再审民事判决书样式,但在再审当事人称谓和排列顺序问题上,均采取在原审生效判决书确定的当事人称谓前加“原审”字样,并按原审生效判决书排列当事人顺序排列再审当事人的方式。基于“92样式”的权威性,这种处理再审当事人称谓和排列顺序的方式,在法律实务界备受尊崇,影响深远。但其体现再审程序特征不明显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表现在“原审XXX”的称谓并不具有再审程序的字面意义和特征,特别是不能体现哪方当事人不服原生效判决而发起了再审程序,不能体现哪方当事人是申诉人的对立面。“92样式”之所以采取“原审XXX”的称谓是因为其颁布及施行时,

普遍认为“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不过是原审程序的“翻版”或“重来”,使用“原审XXX”称谓理所当然,但随着再审改革的深化,这一基础已难以成立,因为再审程序与原审程序在审理范围等关键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区别,再审程序的独立性正逐渐成为共识,设立再审之诉的呼声正日益高涨。因此,改革“92样式”处理再审当事人称谓及排列方式已成为必然。

从审判实践来看,采用“申诉人”“被申诉人”、“申请再审人”“被申请人”的称谓列明再审当事人并用括号注明再审当事人在以往历次诉讼程序中的地位,更能清晰体现再审程序特征,比“92样式”具有优越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百七十九条关于当事人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对于因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而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采用“申请再审人”“被申请人”称谓列明再审当事人有法律依据。对于因当事人申诉而导致检察机关抗诉的再审案件,此时,当事人不是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而是依据我国宪法赋予的申诉权向检察机关申诉,故此时不宜采用“申请再审人”“被申请人”称谓,而宜采用“申诉人”“被申诉人”称谓。总的说来,在再审当事人称谓及排列顺序方面,应对“92样式”作如下调整:(2)因当事人申请再审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判决书首部首先要列明申请再审人,再列明被申请人,最后按“92样式”列明其他当事人。(3)上级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或通过院长发现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按“92样式”列明当事人及排列当事人顺序;但如该再审程序实际是因当事人申请再审或申诉而提起,则应参照上款列明当事人及排列当事人顺序。(二)关于案件来源和审理经过“92样式”对再审民事判决书关于案件来源和审理经过的写作要求不细、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客观、公开原则要求,应予完善。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完整叙述法院历次对案件进行审判所形成的法律文书的编号等情况,特别是本次再审所针对的生效法律文书的编号等情况,并说明裁定进行再审的法律文书的编号情况及再审提起的过程;应当说明案由、公开审理情况、当事人到庭情况及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出庭情况;不公开审理的,应说明不公开审理的理由;缺席审判的,应说明开庭传票送达情况及缺席审判的法律依据;案件系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也应明确说明;当事人提出过回避申请的,应说明准予或不准予申请的理由;案件审理期限过长的,还应交待审限的有关情况。三)关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抗辩理由不论是一审、二审程序,还是再审程序,原告在一审程序中提出的诉讼请求能否支持始终是核心,此外,原告诉讼请求的具体对一审、二审、再审审理范围起着限制作用,对申诉理由、抗诉理由的范围起着规范作用。与之相对应,被告在一审程序中提出的答辩理由,也制约、影响着被告在二审、再审中的诉讼行为和诉讼主张。特别是诉辩主张在不同诉讼程序、阶段变化较大的案件,完整地展示其演变过程,对于探究案件事实真相,实现再审民事判决书的证明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当纠正部分再审民事判决书不表述原告诉讼请求和被告答辩理由或只表述请求不表述理由的写法,重视对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和被告答辩理由的客观展示。具体而言,原告在时提出的诉讼请求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完整地进行反映;但需要归纳整理的,不得改变原意;存在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情形的,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全面、准确地载明。被告、其他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出的答辩意见或陈述,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叙述。当事人在一审程序外的其他审理程序中提出的诉辩意见或陈述是否进行叙述,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但是,当事人在其他审理程序中提出相反的诉辩意见或诉辩意见存在较大变化的,应当进行叙述。对当事人诉辩意见的叙述应不限于当事人在状、答辩状等诉讼文书中提出的意见,应结合当事人在开庭审理、词中的意见进行综合叙述;词与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发表的意见不一致的,应以庭审意见为准。(四)关于原判情况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原审生效判决,因此,再审程序所针对的生效判决对证据的采信情况、对事实的认定情况、适用法律情况和判决结果情况,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客观、准确地进行叙述。其他审理程序中形成的法律文书的具体内容,再审民事判决书是否进行叙述,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而言,鉴于其他程序中的法律文书并非再审审理对象,为防止再审判决书过分烦琐冗长,其他程序中法律文书的具体内容可以不写或略写。再审民事判决书叙述原判情况应当保持原判结构的完整性,但应对原判情况进行归纳整理,详略得当,注意摒弃完全照抄原判内容的写作方式。一般而言,再审民事判决维持原判的,原判情况应当祥写;再审民事判决对原判进行改判的,原判认定的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与案件改判无关的事实应当略写,原判采纳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存在错误的部分不得省略。(五)关于再审诉辩意见参照《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第10条、第15条的规定,由当事人申请再审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申请人诉什么就审什么,不诉不审;抗诉案件围绕抗诉内容进行审理,抗诉内容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不一致的,原则上以抗诉书为准。因此,申诉意见、抗诉意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答辩意见,对再审民事判决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确定了再审审理范围,而且制约着再审民事判决书关于再审争议焦点的归纳、再审事实的叙述和法律阐释的展开。再审民事判决书对检察机关抗诉理由、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答辩意见的叙述应当全面、客观;进行归纳整理的,应保持原意,不得遗漏。在抗诉机关抗诉理由之外提出的申诉理由,申请再审人之外的其他当事人提出的申诉理由,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叙述;不作为再审审理范围的,应援引《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的相关规定为依据,说明不予审理的理由。(六)关于再审事实和证据再审事实和证据是再审民事判决书写作的难点,也是“92样式”受质疑较多之处。再审程序是针对生效判决的救济程序,因此,再审民事判决书叙述对再审事实的认定应在原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再审庭审情况,首先归纳当事人对原生效判决已认定的事实无异议的事实和当事人之间无争议的其他事实,再归纳当事人再审争议焦点,确定当事人再审事实争点。在确定当事人再审事实争点后,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将写作重点放在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方面,应以争议的待证事实为纽带,列明证据,客观陈述当事人对证据的质证意见,展现从证据着手,通过采纳证据并继

而认定案件事实的逻辑过程,将运用证据证明原生效判决认定事实的正确或错误作为写作的关键内容。1对存在争议的事实,特别是原判认定错误的事实、没有认定的事实,各方当事人在再审中提出了哪些证据,再审民事判决书应无一遗漏地列明。2当事人对争议证据的质证意见,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客观、全面地叙述。“92样式”对叙述当事人质证意见要求不明,实际上,审判公开、公正原则不仅要求无一遗漏地列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而且要求客观、全面地叙述当事人对证据的质证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关于证据质证内容、顺序等方面的规定,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客观、全面地叙述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所发表的质疑、说明与辩驳意见。在顺序的排列上,一般应当按照列明证据的顺序,依次叙述对证据的质证意见。在叙述对方当事人质证意见前,应当根据举证人的举证说明对证据的形式、内容、证明对象作必要的说明。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就当事人申请情况、法院同意当事人申请及进行证据调查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不同意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调查申请的,也应当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就依职权调取证据的法律依据、证据调取等情况进行说明。上述两方面证据均应在判决书中客观、全面地载明当事人质证意见。再审民事判决书对当事人质证意见的叙述应以当事人核对后签名或者盖章的笔录为依据。当事人发表的质证意见过于繁杂的,再审民事判决书可以进行归纳、整理,但应当保持原意,并不得遗漏当事人提出的质证意见。存在举证人对质证意见进行说明等反复质证情况的,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客观、全面地反映反复质证情况。3对当事人就争议事实提交的证据,再审民事判决书应无一遗漏地阐明是否采纳并说明理由。“92样式”对此要求不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法官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因此,在判决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并说明理由,是执行该规定的当然之义。再审民事判决书阐明对有争议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可以按照争议事实顺序或证据排列顺序,重点围绕当事人质证意见中存在的分歧和争议进行,就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证明力的有无以及大小等进行分析和论证。一般而言,对单一证据,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当围绕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等方面阐明理由;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并阐明理由;对当事人就同一事实提交了相反证据且均不能否定对方证据的,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围绕各方证据证明力的大小重点阐明理由。对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等不予采纳的;因证据系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后提交而不组织质证,或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而不予采纳的,再审民事判决书应援引相应法律依据并说明理由。4再审民事判决书对争议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据已采纳的证据进行,并明确说明认定事实所依据的具体证据情况,阐明证据与事实间的关联性。再审民事判决书应强化对争议事实认定的说理。要对证据进行具体分析论证,使认定的案件事实与法庭采信的证据紧密联系;要运用证据法、法律逻辑和常规情理等分析证据本身是否真实,来源是否合法,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无客观联系,各证据之间有无矛盾;要在对证据的证明力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有关证据能够证明何种事实及某一事实有哪些证据证明,并据此对各方当事人证据的证明力作出回答。根据再审民事判决书的特点,应重点对原判认定错误的事实、未认定的事实,以证据为基础,分析原判认定事实错误的原因,说明纠正原判认定事实错误的理由。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的认定,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的认定,对按照自认规则认定的事实,对按照推定规则认定的事实,再审民事判决书可以不交待认定有关事实的证据,但应当说明相关情况和援引法律依据。(七)关于法律适用再审民事判决书在法律适用部分应重点阐明作为整体的法律规范与已认定的案件事实间的关系。应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基础,首先对争议问题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说明已查明的事实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即使当事人对此无争议,也应作必要的说明;在此基础上,说明解决争议应适用的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对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6

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地点∶昆山市人民法院审判庭第法庭

是否公开审理∶公开/不公开

辩护律师∶贵州麒翔律师事务所律师

简易程序/普通程序

记录∶

书记员∶宣读法庭规则(略),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全体起立,请审判员、陪审员入庭。报告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已到庭,被告已提到候审,有关诉讼参与人已在庭外候传,法庭准备工作就绪,请示开庭。

一、宣布开庭

1.核对基本信息;

审∶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庭现在开庭。提被告人 到庭。

审∶(查明被告人身份∶姓名、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住址)

被∶

审∶被告人何时因何事受过何种法律处分?

被∶

审∶这次被告人何时因何事被羁押、拘留、逮捕?

被∶于年月日因被刑事拘留,同年月 日被逮捕。

审∶被告人收到 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没有?何时收到?

被∶收到,于 年 月 日收到。

2.宣布开庭,告知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审∶今天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之规定,在人民法院第 审判庭依法(公开/不公开)开庭审理由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涉嫌一案。

审∶审理本案合议庭由 人民法院审判员担任审判长和审判员/陪审员 组成。本院书记员 担任本案庭审记录。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

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被告人对上述人员申请回避吗?

被∶

审∶被告人享有辩护的权利,除了所委托的辩护人有权为被告辩护外,被告人也有权自行辩护;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人有权申请提出新的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被告人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对案件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有作最后陈述的权利。对上述权利,被告人听清了吗?

被∶听清了。

二、法庭调查

1.宣读起诉书;

审∶现在进行法庭调查。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宣读起诉书。详见起诉书(略)

审∶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你们听清楚了吗?与你收到的起诉书是否一致?你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有什么意见吗?

被∶

审∶被告人,你是否要将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经过向法庭做简要的陈述。是否认罪?(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官要询问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被∶

2.发问阶段;

审∶公诉人是否对被告人发问?

公:

被∶

审∶辩护人是否对被告人发问?

辩∶

被∶

(审判员认为必要时可发问)

被∶

3.举证质证。

审∶请公诉人举证。

公∶1.(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陈述、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检查笔录、鉴定结论

审∶被告人对上述证据有何意见?

被∶

辩∶

审∶公诉人继续举证。

审∶被告人对上述证据有何意见?

被∶

辩∶

审∶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需要证人出庭作证。(有/无)

审∶传证人到庭。核实证人的身份,告知应当如实作证和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指令在保证书上签字。

公∶

审∶被告人对证人有要发问的吗?

被∶

辩∶

证:

审∶被告人有证据需要向法庭提交的吗?

被∶有/无。

(辩护人举证/不举证∶ )

审∶被告人、辩护人是否要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检查的?

被∶

辩∶

三、法庭辩论

审∶法庭调查结束,进入法庭辩论,首先由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

审∶由被告人作自行辩护。

被∶

审∶现在由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发表辩护意见。

辩∶

审∶控、辩双方是否有新的辩论发言?

公∶

被∶

辩∶

四、最后陈述

审∶法庭辩论结束,由被告人作最后陈述。

被∶

审∶休庭,延期宣判/当庭宣判。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7

1991年颁布的《资源管理法》是新西兰在环境保护领域最主要的法律,它是一部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法律,其地位相当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在《资源管理法》的整体框架下,环境法院作为一个专业性的法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在新西兰,环境法院的权限相当于地区法院,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处理上诉案件如果当事人对市政局〔7〕(council)的决定提起上诉,该类上诉案件一般都由环境法院审理。有两类人有权对市政局的决定提起上诉,一类是申请人(applicant),一类是提交人(submitter),即那些曾向市政局提交过书面意见书的人。如果申请人和提交人认为市政局的决定是错误的,侵害了他们的权益,他们都有权向环境法院提起上诉。例如,如果市政局决定批准一个大型药厂的资源许可申请(resourceconsentapplication),该药厂选址附近的居民有权针对该项决定提起上诉,前提条件是该居民曾经针对该药厂的资源许可申请向市政局提交过书面的意见书。在新西兰,资源许可申请都有相当长的一段公示期,以便社会公众提交意见书。再如,如果市政局批准某项区域规划的修订方案,而可能影响到附件村民的耕作方式,受到影响的村民就有权向环境法院提起上诉。环境法院受理的上诉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类:1.资源许可(resourceconsents)———资源许可是地方市政局针对某项有可能影响到环境的项目申请〔8〕所做出的许可。在新西兰,市政局平均每年会做出5万多项资源许可的决定,而其中有超过1%的决定会被上诉到环境法院。2.地区和区域规划草案(proposeddistrictandregionalplans)3.区域政策宣示草案(proposedregionalpolicystatements)4.指令(designations)———指令是地区规划中的相关条款,其目的是把市政局(或者申请机关)为了某项特定工程而征用土地的意思表示告知给社会公众。5.文物保护令(heritageorders)———文物保护令是地区规划中有关保护特定区域文物遗产的相关规定,属于地区规划的一部分。6.水资源保护令的建议(recommendationsforwaterconservationorders)。环境法院在受理上诉案件时,必须要考虑市政局的决定(某些情况下,是申请机关或者特别法庭做出的决定),但环境法院并不受这些决定的约束。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环境法院或者质询委员会(boardofinquiry)就某项申请做出了判决,当事人不得在环境法院针对该项判决提起上诉,而应当向高级法院提起上诉,且所涉及的仅限于司法程序问题(例如环境法院是否正确地进行了司法解释)。

(二)审理并决定重要事项申请在《资源管理法》的整体框架下,在新西兰,涉及环境问题的决定,绝大部分是由地方市政局做出的,这其中很大部分是有关资源许可的申请。但是,有一些申请是直接由环境法院受理的,而不用经过地方市政局。例如,在地方市政局同意的前提下,申请人可以直接向环境法院提出申请。另外一种情况是,当环境部认定某项申请具有全国性影响时,环境部就会向环境法院提起申请。环境法院直接受理的申请主要是资源许可申请、改变许可条件的申请、请求告知的申请。如果申请人想要直接向环境法院提起申请,他必须在公示期到期后的五天之内向地方市政局提出申请,在获得市政局的同意后方才可以直接向环境法院提出申请。有些申请虽然并不具备全国性的影响,但是因为涉及的事项特别复杂或者规模较大,因而市政局做出的决定通常又会被上诉,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局更倾向于申请人直接向环境法院提起申请。

(三)执行令及处理其他申请如果有人或单位正在造成环境问题,环境法院有权执行令(enforcementorder)命令其予以修正。在新西兰,执行令是促使他人遵守《资源管理法》的一种常用的手段。执行令只能由环境法院发出,这一点和消减通知书(abatementnotice)有所不同,消减通知书用于命令相对人在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资源管理法》的规定,它类似于我国环保部门发出的限期整改通知书。消减通知书只能由市政局发出,通常是命令相对人停止或开始某项工作。相比消减通知书而言,执行更是一种更为严厉的法律手段。环境法院管辖的其它申请主要是有关公告(declaration)的申请。此类申请分为两类,一类申请是请求环境法院对存在争议的规划条款做出司法解释,另一类申请是请求环境法院判定商业竞争对手是否违反了《资源管理法》关于诉讼参与权的限制性规定。《资源管理法》限制案件当事人的商业竞争对手参与环境法院的上诉程序,这个规定是为了确保《资源管理法》不会被竞争对手当做攫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环境法院有权就这两类申请做出决定并发表公告以告知社会公众。此外,环境法院还有权质询特别法庭(specialtribunal)针对某项水资源保护令所做出的报告。环境法院会接收并审理意见书,然后向环境部建议是否应该接受或拒绝特别法庭的报告。为确保以上三项职能的顺利实现,环境法院享有如下权力:1.要求市政局对其政策申明或者规划做出修订;2.要求市政局重新评估已经颁发的资源许可;3.确认、修订或取消针对资源申请和指令所做出的决定;4.暂停或确认消减通知书;5.发表或拒绝发表公告,发出或拒绝发出执行令;6.在诉讼费用的承担上,做出有利于某方当事人的判决;7.要求上诉人预先支付一定的款项,用以支付可能败诉后的诉讼费用。

二、新西兰环境法院的受案范围

(一)市政局的决定作为申请人、许可持有人或者意见书提交人,可以针对市政局就下述问题做出的决定提起上诉:1.资源许可申请;2.改变许可条件的申请;3.现有许可的运行情况的评估;除非环境法院做出判决,市政局做出的许可决定在上诉程序没有结束前无法生效。在批准资源许可申请的过程中,市政局有时会附加一些条件,例如要求许可申请人支付更多的费用,提供更多的信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可申请人可以向环境法院提起对市政局的上诉。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当事人曾经针对某项规划草案或政策宣示提交过意见书,而市政局却没有采纳相关的意见,当事人就有权向环境法院提起上诉。环境法院这个特有的制度安排充分保障了公众的广泛参与,也使公共利益在环境法院的裁决中得到了充分考量。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当事人对市政局发出的消减通知书(内容一般是要求当事人停止某项行为)持有异议,可以向环境法院提起上诉。上诉人也可以申请法院暂停该项消减通知书。如果法院判决暂停,上诉人就可以不受该项消减通知书的约束。如果法院没有判决暂停消减通知书,上诉人就必须遵守消减通知书的规定,如果违反了消减通知书的规定,就构成了违法行为,地区法院就会对当事人提起控告。

(二)申请机构(requiringauthorities)的决定《资源管理法》允许申请机构(例如政府部门或电力公司)提出用地申请,即申请将某地块指令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或者电信设施)或大型市政工程(例如学校或监狱)。这个地块在地方市政局的地区规划中有明文规定,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指令”。申请机构如果需要获取一个指令,它必须首先向市政局提交一份申请通告(noticeofre-quirement)。市政局会选择向社会公众完全公开、部分公开或者不公开这份申请通告。完全公开指的是市政局在报纸或其官网上通知,部分公开指的是申请通告仅仅告知给那些利益相关者(例如附近的居民),一般适用于对环境影响不太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如果利益相关者已经提交了表示同意意见的书面意见书,他们就会被视为不会受到影响,申请通告也就无需再告知他们。如果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提交了书面的意见书表示同意,市政局就会决定不再公开用地申请通告。如果市政局公开了申请,市政局会征集并受理各方面的意见书,并在此基础上,向有关申请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申请机构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这些意见,并对用地申请做出相应的修订。市政局,抑或提交过意见书的公民个人,如果对申请机构的决定不满意,可以向环境法院提起上诉。环境法院有权确认或取消该项用地申请,还可以修订该项用地申请或者为该项用地申请附加新的限制条件。

(三)涉及到其他立法的诉讼有些案件涉及到《资源管理法》以外的立法,也可以上诉到环境法院,例如:1.反对强占土地,相关的立法有《1949年森林法》,《1974年地方政府法》,《1981年公共事业法》,《1989年新西兰运输法》,《1991年皇家矿业法》,《1993年历史古迹法》,《1992年电力法》,《1993年生态安全法》,《2004年毛利商业水产业诉求解决法》等。2.有关考古遗迹的上诉,相关的立法是《1993年历史古迹法》。3.有关砍伐山毛榉森林的上诉,相关的立法是《1949年森林法》。4.反对路上停车场的建议,相关的立法是《1974年地方政府法》。5.反对开发幽静道路,相关的立法是《1989年新西兰运输法》。6.有关区域害虫管理战略的上诉,相关的立法是《1993年生态安全法》。7.在私有土地架设电力传输设施所引起的争议,相关的立法是《1992年电力法》。8.现有特权的管理,相关的立法是《1991年皇家矿业法》。9.有关区域市政局分配决定的上诉,相关的立法是《2004年毛利商业水产业诉求解决法》。

(四)申请市政局或者公民个人可以向环境法院提交某些特定的申请。申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申请公告。对所有涉及到《资源管理法》实施的问题,公民个人或单位都有权要求环境法院就某一事项做出明确的说明,这就是所谓的公告(declaration)。例如,市政局可以申请环境法院一个公告,明确表示某项活动违反了《资源管理法》或者市政局的规划。公民个人也可以申请环境法院公告以确认其对某项资源的使用权,而环境法院通常会在此类公告中要求公民必须采用最佳方式以尽量减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公民个人也可以针对市政局的决定申请环境法院公告,例如,市政局制定的规划中某一条款违背了政策宣示的精神。二是申请执行令。执行令的目的是确保当事人遵守《资源管理法》的规则和指令。只有在其他方法无法奏效的情况下,环境法院才会采用执行令这种方式。当环境法院认定某项活动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时,它就会执行令命令当事人不得开始或者继续开展该项活动。环境法院也有权要求当事人对其所造成的损害进行救济或恢复,并支付相应的款项给那些花钱修复环境损害的第三方。通常来说,所用人都可以申请环境法院执行令。只有两种例外情况,一是涉及到资源许可条件的强制执行,二是涉及到规划中要求当事人采取最可行方案以尽量减免排放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相关规定。在这两类案件中,只有许可机关(consentauthority)或者环境部有权提出申请。这里的许可机关通常指的是区域、城市和地区市政局。执行令可以针对任何人发出,除了女王之外。不遵守执行令就会构成违法行为。

三、新西兰环境法院案件的管理及诉讼流程

(一)案件的受理环境法院的登记官在受理上诉和申请之后,就会将其提交给环境法官。环境法官会考量如何处理案件,是否有必要召集双方进行和解或者进行审前会议。登记官会为相关会议和庭审安排时间表和地点并通知到各当事方。

(二)案件的分类环境法院在接收案件后,环境法院根据案件分类制度(casetrackingsystem)对案件进行分类。首席环境法官负责对环境案件进行分类,案件管理人(casemanager)会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到当事人。通常将案件分为标准(standardtrack)、复杂(complextrack)、当事人控制(partieson'holdtrack)三种类型。标准类型包括绝大多数上诉、非紧急执行和其他混合型的诉讼。法院通常会为案件的当事方提供常规的指引,重点是减少非必要的审前会议。复杂类型的案件主要包括绝大部分的规划上诉和部分资源许可诉讼,首席环境法官会为此类案件安排各自的诉讼日程安排。当事人控制类型的案件是指当事人并不热衷于追求环境法院进行审理而是寻求一个谈判或调解的机会。

(三)调解通常来说,环境法官会建议双方尝试调解。如果双方都同意尝试调解,环境法院就会安排一个环境专员为双方提供免费的调解服务(当事方也可以自费聘请调解员)。双方在调解会议中所讨论的解决方案是保密的,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庭审判决。也就是说,如果调解不成而进入到庭审程序,主审的环境法官和环境专员将不会得知调解会议的内容,因此也就不会影响到庭审的判决。一般来说,调解成功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调解通常比庭审节省时间和费用,也有利于达成案件当事方之间的互信和谅解。

(四)碰头会及法庭会议通过各种机制,环境法院会时刻掌控着各个案件的最新进程,例如召开当事人碰头会(callovers)。在这类会议上,当事人和法院可以就案件的进展互通信息,如果当事人双方能够达成和解,案件也可以在这类会议上得以撤销。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法院可以要求当事方定期提交案件进展报告用以代替碰头会。环境法院也可以召开法庭会议(judicialconferences)来讨论案件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对日程安排和其他细节做出决定。有时候,这类会议可以通过电话会议的形式召集各方参加。

(五)审前会议当事方和法院都有权申请召开审前会议。审前会议的作用是为了确保庭审的公正、秩序和高效。在审前会议上,法官会指导当事人应该如何处理预审问题,如何展示证据,以及告知庭审的具体时间及持续时长。

(六)庭审新西兰是英美法系国家,因此庭审的程序通常都是固定的,即首先由上诉方主诉并提交证据,通常上诉方会准备有一个书面的陈述,法官也会对上诉方发问。支持上诉方的相关当事人也会被要求发表他们的意见。随后,法院会要求被告开始主诉,那些曾表态反对上诉方的当事人也会在这一阶段发表他们的意见。上诉方可以针对被告方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在这一阶段,上诉方不得提供新的材料作为证据,因为这只是给上诉方一个回复的机会而不是让上诉方重述案件。根据英美法系对抗制诉讼制度的程序规则,上诉方和被告方可以进行交叉询问,法官可以在庭审的任何阶段向双方提问。鉴于环境案件的专业性,控辩双方通常都会聘请各自的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在得到主审法官的授权后,环境专员可以独立地进行案件的庭审,并可以在案件的实际发生地召集各当事方进行现场审理,这样既有直观性,也可以提高庭审的效率。但是最终的裁决通常还是只能由主审法官做出。

(七)判决环境法院通常不会当庭宣判,而是在庭审后把书面判决书送达给当事方。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庭审的案件往往比较复杂并涉及到公共利益。法院必须为自己所做出的判决提供足够的依据,因此,起草判决书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说,环境法院会在庭审结束后三个月内做出书面判决,但有时候也可能更晚。

(八)判决诉讼费获胜方有权请求环境法院对诉讼费做出判决。法官就会考量是否要求败诉方支付相应的诉讼费用。法官在确定具体的数额之前会衡量多种因素。如果败诉方拒绝支付,可以交由地区法院强制执行。在新西兰环境法院的实践中,法官有时候会免除败诉方的诉讼费用,特别是那些环保组织及相对弱势的群体。

(九)提起上诉根据《资源管理法》的规定,败诉方可以向高级法院提起上诉,但所涉及的仅限于司法程序问题。

四、新西兰环境法院的特点

(一)宽泛的管辖权新西兰环境法院享有宽泛的管辖权,有权管辖各类环境、规划、开发、建筑、地方政府、资源和土地问题。宽泛的管辖权决定了新西兰环境法院具有以下多种功能。首先,环境法院拥有评估(meritsreview)功能,有权对政府机关和官员针对环境问题所做出的各项决定进行评估。环境法院有权针对政府机关的某项作为或者不作为是否违反了《资源管理法》一个公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境法院履行着行政法院的职责。第二,作为一个高级存卷法院(superiorcourtofrecord),新西兰环境法院同时还发挥着司法的功能,有权开展民事强制执行、司法审查、简易刑事执行等多项活动,环境法院有权根据民事和刑事程序,强制相关人履行义务。第三,作为一个上诉法院,新西兰环境法院发挥着上诉的功能,不仅有权受理针对市政局的决定所提出的上诉,也有权受理涉及到《资源管理法》以外的立法的相关案件的上诉。可以说,新西兰环境法院的管辖权具有宽泛性、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也有利于环境法院采取一种创新而实用的机制来实现环境损害的限制和救济。

(二)卓有成效的调解机制新西兰环境法院的调解机制卓有成效。根据统计,环境法院受理的案件有超过90%通过调解顺利解决而无需开庭。《资源管理法》明文规定调解可以作为争端解决的一种方式,新西兰环境法院通常也会鼓励当事方进行调解,当事方也可以选择在诉讼的任何程序中开展或中止调解程序。调解的优点是可以简化程序、减少花费和时间的投入,也有利于当事方达成有创造性的、建设性的、可行的、互赢的解决方案。通过调解而非诉讼,当事方也对结果有更清楚的预判和掌握,也有利于当事方的良性互动及建立互信关系。新西兰环境法院的调解程序一般包含八个步骤,即开场、收集信息、明确相关事项、讨论问题、确定争端解决选项、评估选项、确认协议、签署协议。新西兰环境法院会指派专门的环境专员负责当事方的调解,环境法院对调解员的要求很高,他们必须善于聆听,充满自信,独立,敏感,受人尊敬,公正,值得信赖,善于创造良好氛围,善于抓住问题关键,善于提问。严谨的调解程序和环境专员的高素质保障了调解的高成功率。根据统计,新西兰环境法院一年受理的案件约年均为1100件,二其中有超过70%通过调解得以顺利解决。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8

1、 传统的通过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而启动再审程序的做法及弊端。P1

2、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听证程序。P2

3、 采用听证审查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可行性。P4

4、 采用审查听证应注意的几个。P6

论文摘要:

本文从传统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而启动再审程序的做法谈起,说明其审查方式无依据,呈现无序状态,随意性很大,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性。并逐个阐述了三种方式的弊端。

第一种方式是法官通过阅卷,进行书面审查,而不与双方当事人接触就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被剥夺了程序启动前的知情权、抗辩权。第二种方式即法官与单方听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对方认为法官把自己排斥在申请再审审查程序之外,剥夺了自己据理申辩的权利,有失公正。这种审查方式有“暗箱操作”之嫌。第三种方式是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先后“见面”的审查方式,它虽比前两种方式有进步,但在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存在审查法官的主观臆断、先入为主或偏袒一方当事人的弊端,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

从司法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审查听证程序。它包括:1、听证前的准备工作。2、合议庭举行听证。3、合议庭进行听证评议并宣布审查结论。此程序具有公开性和简便性,并对案件的实体处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推行这种听证制度将会产生六个方面的积极效应:1、有利于确保案件审查的公开性。2、有利于当事人听证权利的充分行使。3、有利于减少当事人的讼累。4、有利于做好当事人服判息诉的说服工作。5、有利于监督和制约听证法官公正行使听证的权利。6、从立案口缩紧再审程序启动的随意性,减少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数量和随意性,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

采用审查听证应注意:1、对一方当事人缺席听证应如何处理。2、对案件审查听证实行“不诉不理”,有选择地听证。3、繁简分流,灵活采用审查听证的形式。

人民法院的来信来访大都涉及诉讼案件,信访的一般是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不服而申请再审,要么涉及实体,要么涉及程序,或者两者兼有。申请再审人的目的是希望人民法院能够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改变原裁判。案件进入再审程序有以下几种情况:1、《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的,对生效裁判,人民法院自己发现确有错误的决定再审;2、当事人申请再审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五种情况之一的;3、人民检察院发现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的四种情况之一提出抗诉的。本文对第1和第3种情况,如何启动再审程序不作论述,主要针对通过信访方式的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如何启动再审程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传统的通过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而启动再审程序的做法及弊端。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复查程序有以下几种:1、《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当事人的申请符合再审的五种条件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①3、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6条规定的“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②从以上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规定,法律既赋予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又规定了当事人一旦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就应当进行审查,对符合再审规定的就应当进行再审。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方式,传统的做法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审查方式主要是通过法官通过阅卷,进行书面审查;第二种审查方式法官是单方当面听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第三种审查方式,在当面听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后,也通知对方听其申辩理由。在以上审查的基础上,经合议庭评议或不经合议庭评议由主管院长批准,即完成了启动再审程序之前的“应当进行审查”工作。这三种传统的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方式无法律依据,也是依靠经验和惯常操作进行,传统的不一定是科学的,呈现其无序状态,随意性很大,日渐凸显出其局限性和不科学性,其弊端是:

1、第一种方式即最初的法官通过阅卷,进行书面审查,法官与双方当事人不接触而启动再审程序,申请再审方认为,理还没有讲,证还没有举,却被驳回了申请;被申请再审方认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再审程序已经启动,正在执行中的法律文书被中止,法院的法律文书失去了稳定性和严肃性,有偏袒一方之嫌。当事人被剥夺了程序启动前的知情权、抗辩权。

2、第二种方式即法官与单方听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而引起再审的审查方式,对方认为法官把自己排斥在申请再审审查程序之外,只听一面之词,偏听偏信,剥夺了自己据理申辩的权利,有失公正。甚至认为法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这种审查方式有“暗箱操作”之嫌。

3、第三种方式即,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先后“见面”的审查方式。它比前两种方式有进步,虽然直接听取了双方的意见,但双方当事人均可能认为,这种“拉背场”的做法没有把理说到当面。在司法实践中也确有可能存在,审查的法官主观臆断,先入为主或偏袒一方当事人的弊端,因此,这种审查方式仍然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每年审结的案件在逐年增加,在审判任务日益增长的审判工作面前,裁判失于公正的案件依然存在。面对每年递增的申请再审案件,面对申请再审双方当事人要求增加审查透明度,摆脱“暗箱操作”的呼声。摆在立案庭信访法官面前的难题显现出来,如何克服传统的启动再审程序之前的信访案件审查方式的弊端呢?如何使之简便、易于操作给双方当事人当面讲理的机会,并对审查的法官设定相应监督制约条件的审查方式呢?随着在工作中的思考与探索,我们认为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采用听证的方式,是较为切实可行的。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听证程序

,再审立案审查的一种模式是立审不分,但加大审查的公开和透明度。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听证,我们认为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持新证据提出再审申请,在是否启动再审程序之前,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或独任听证法官主持,并通知申请再审各方当事人到场,只针对申请再审的举证及理由,用最简便的方式,公开听取到场当事人对其举证和理由的陈述与抗辩,至认定原裁判有错即止的快捷明了的审查方式。

在实践中应如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进行审查听证呢?我们认为应按以下程序来灵活运作:

1、听证前的准备工作。当法官在接收再审申请的材料后,对所申请再审的案件调卷阅卷,对申请再审人的举证及理由作针对性的卷宗审查,不搞全面的审查,阅卷一般在两天左右。然后由立案庭庭长确定听证的合议庭成员及听证的时间、地点。主听法官向合议庭其他成员通报情况及听证的要点,拟定简要的听证提纲。庭长在确定听证的时间后,由送达人员将《申请再审审查听证通知》及当事人的再审申请书和举证证据材料的副本,一并送达另一方当事人。听证通知应于听证会3日前送达各方当事人。在听证通知中,应注明交待各方当事人的听证权利,如:委托权、申请回避权、陈述权、抗辩权、申请证人出庭权、申请鉴定权、改变或撤回再审申请权、申请或拒绝和解权等等。以上权利双方当事人均可比照民事诉讼法及其若干问题的意见行使。

2、合议庭举行听证。听证开始时,首先由审判长向各方当事人告知听证的形式、内容、目的及程序;宣布合议庭成员及参加听证的人员,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对其它各项听证的权利,因在听证通知书中告知,可不再重复告知。在听证时,由双方当事人针对申请再审事实所举证据和理由,进行陈述和抗辩。合议庭要引导当事人针对审查听证的重点及理由进行举证,合议庭有重点地提问,不搞全面审查,坚持“不诉不理”原则,只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实证据与理由进行审查。不审查当事人不诉的或与申请再审理由无关的事实证据。从听 中,合议庭只要认定原裁判有错误即应停止听证。当然,合议庭听取各方的陈述与抗辩之后,也可征询各方当事人对申请再审和解的意见,在自愿和解的基础上,力争作和解息诉工作。如各方协议和解,应记明和解笔录,由申请再审人撤回再审申请,各方当事人尽可能及时履行和解协议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各方当事人和解不成,则由合议庭宣布结束对申请再审事实证据及理由的听证,由合议庭进行评议。

3、合议庭进行听证评议并宣布审查结论

合议庭要对听证的案情进行充分的评议,根据各案的具体情况,得出不同的审查结果。1、经审查听证,认为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条件的,向申请再审人发送“驳回申请再审通知书”而终结听证程序,并告知对方当事人。2、在审查听证中,各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申请再审人撤回再审申请的,听证程序即告终结,不再启动再审程序。3、申请再审人经审查听证后,明确表示服判息诉,并提出撤回再审申请的,听证程序也告终结,亦不启动再审程序。合议庭应将此结果及时书面告知对方当事人。4、经审查听证后,合议庭发现原裁判有错误,或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条件之一的,按《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的法定程序向各方当事人下达决定再审的裁定书,中止原裁判文书的履行,启动再审程序,将案件转交审判监督庭进行再审。它有效地解决了当事人申诉和申请再审难的问题,改革了申诉、再审立案不及时、不规范、不依法的状态,提高了审判的效率,树立了司法的权威。③

三、采用听证审查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可行性。

从以上审查听证的程序看,它具有公开性和简便性。并对案件的实体处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推行这种听证制度将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1、有利于确保案件审查的公开性。传统的“书面审查”和“单方见面”的审查方式,如一旦提起再审,对胜诉人的权利中止执行。实际上是由承办法官一人说了算,容易滋生关系案、人情案或金钱案。而审查听证,则是公开地审查,公开地听证,各方当事人都参加,也允许其它人员旁听,由听证的合议庭决定案件是否能启动再审程序,各方当事人心里都明明白白,使传统的审查程序走出了“暗箱”,实现了各方当事人迫切愿望的“有理讲在当面”的正当要求,贯彻了审判公开的司法原则,增加了司法的公开透明度。

2、有利于当事人听证权利的充分行使。传统的“书面审查”或“单方见面”的审查方式,对各方当事人享有的申诉权、辩护权、和解权、参与权、申诉回避权等等一系列权利,均无相应的规定给予司法保障,实际上阻碍了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法官只能凭主观来推测判断申请再审的新证据是否足以推翻原裁判。而审查听证则是在合议庭主持下,组织各方当事人举行的听证会,在高度公开、公平的前提下,各方当事人享有了申请再审审查过程中的上述各项权利,克服了审查法官的主观臆断,从而公正、合理地作出是否再审还是驳回的结论。

3、有利于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我们认为审查听证这项程序,属于再审程序的准备阶段,虽然它“于法无据”,但与现行、法规也不冲突,亦无禁止,系申请再审立案改革的范畴,目的是为了规范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审查立案工作程序。只要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减少讼争与信访,稳定,任何审判制度和程序的探索都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由于听证采取的方式较灵活,听证法官根据案件的不同,引导当事人进行听证,直接说明原裁判错误的理由、证据,抓住错误实质,发现有错即可停止听证, 不做实体处理结论。它虽与一审、二审开庭审理相类似,但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抓住重点,足以说明原裁判是否有错误就达到了目的,体现了高效、简便、灵活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诉讼的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并且减少当事人奔波信访,讼累劳苦。

4、有利于做好当事人服判息诉的说服工作。随着法官素质的提高,及错案追究制度的落实,人民法院每年审结的案件绝大多数是调解结案的,纵使裁判的案件绝大多数的处理是正确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每年有所增加。但司法实践证明,真正错判应当改判纠正的案件系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当事人是因为不懂法,或法律知识淡薄,对法律的误解或抱着“再试试看”的心态申请再审的。也有些再审的案件,是在原审过程中,法官不注重判决时说服教育工作,当事人缠诉不休。针对这些当事人,大多都可以通过法制教育和耐心的说服使其息诉的。采取审查听证的形式,各方当事人在听证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当面诉辩和说理,逐步理解了裁判的道理,克服传统的“有理即能打赢官司”的偏见,明白现在打官司靠的是证据,有理没证据,有证据不依法及时提供到法院仍不能打赢官司。只要听证法官能掌握适当的听证时机,向当事人宣传法律,做好思想工作,大多数当事人是可以放弃再审申请服判的。同时,通过听证中和解程序也可以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最终解决纠纷而不再启动再审程序的。

5、有利于监督和制约听证法官公正行使听证的权利。传统的法官与当事人单方见面的审查方式,容易使法官与当事人基于个人感情、权钱交易而产生腐败现象,造成司法不公,使当事人怨声载道。而审查听证的形式则增加了听证审查案件的透明度,消除了“暗箱操作”之嫌,听证法官不再单独与当事人接触,堵断了听证法官与当事人私下不光彩的交易渠道。由于是合议庭参加听证,各听证法官在听证时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与制约,能有效地防止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的发生。

6、从立案口缩紧再审程序启动的随意性,减少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数量和随意性,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根据近年最高法院的收案数字统计,全国各地法院的收案数在逐年上升。而随着全国法院机构改革的深入,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的审判资源则显得明显不足,有专业审判职称的法官比例在减少,成为一名专业法官的门槛则愈来愈高。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与审判资源的严重不足的矛盾,也迫使我们慎重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采用审查听证的形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既可以充分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申请再 审权利的行使,又可限制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

四、采用审查听证应注意的几个

1、对一方当事人缺席听证应如何处理。

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听证应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听证是当事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若缺席听证,一方当事人大多临时有客观情况存在,只要缺席的当事人事先申请变更听证时间或事后向合议庭作出确有缺席原因说明的,合议庭一般应变更听证的时间作为司法救济。不应草率剥夺其听证的权利。④但事先应告知无故缺席听证,应承担对自己可能不利的法律责任。但合议庭在实际的听证操作中,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无论那一方当事人无故缺席,而另一方到会的,可以按期听取到会的一方当事人的陈述理由及举证。如申请再审人未到会,可按再审申请书的理由及所提交的证据,听取对方当事人的抗辩理由及对所提交证据的陈述。如被申请再审人未到会,可听取申请人的再审理由与举证。只要审查听证出原裁判是否符合再审的条件即可。这仅仅是一个程序,并不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但这个程序的运作将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2、对案件审查听证实行“不诉不理”,有选择地听证。

对于审查听证的案件,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不诉的,听证法官不予考虑,只对其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进行审查听证。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是否一律都要进行听证,我们认为也不尽然。对原审的法律文书经审查或调阅原审卷宗,发现明显存在适用法律错误,不开庭径直作出裁判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裁判的结果明显前后矛盾的一些案件,也不必采用听证的审查形式。以节约审查成本,集中精力对疑难复杂、容易产生矛盾激化的案件进行听证,确保听证的质量和效率。

3、繁简分流,灵活采用审查听证的形式。

我们前面简述的案件审查听证,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合议听证的方式。但随着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各级法院均在推行审判方式的改革,为提高办案效率,有的法院成立了快速办案法庭,大量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而在实际的案件审查听证中,是否均采用合议制呢?我们认为也未必如此。要根据不同的案件,繁简分流,采用合议听证和独任听证灵活掌握使用。对原审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一般情况下采用独任听证的方式较妥,往往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律关系比较单一,案件事实不太复杂,若机械地采用合议制听证,再审立案审查就无异于事实上的三审,如果合议的结论有错误移送审判监督庭审理,审判监督庭再开庭审理一遍,重复劳动必然导致审判资源的浪费。但并不是说凡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都采用独任听证。往往独任审理的案件,容易失去监督,对一些影响较大,当事人久缠不休或反映强烈的案件,也可采用合议听证的方式。至于用何种方式,由首次接待的法官阅卷汇报后,由庭长决定。当然,独任听证的法官也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站在公正的角度听证,并自觉接受当事人的监督。 注释:

①《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

②《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6条规定。

③陈学芹:《论民事再审立案审查法定化》,载《人民司法》总470期第35页。

④粟明:《民事诉讼理念与缺席审判制度》,载《公民与法》总第5期第19页。

资料:

1、《民事诉讼法》

2、《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9

一、工作要求

1、认真做好生育政策咨询指导工作。各镇要结合“六五普法”活动和季度综合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我省关于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条件,把政策交给群众,引导群众对号入座;要通过干部重点排查、上门走访等形式,把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条件的对象掌握到户,提前告知到人,让群众自己决定申请再生育的时间;每年三、四月份,各镇要集中做好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条件对象的摸底工作。

2、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按照便民维权的要求,各镇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办结或一次告知二次办结制,充分发挥世代服务中心的作用,努力为群众提供多种便利。坚决防止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推诿扯皮问题。对申请人直接向镇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凡符合条件且材料齐全的,镇计生办应当及时受理,镇、村两级调查核实情况可一同进行,并根据调查结果补充村级审核材料或签署审核意见。各镇在受理、审核、审批再生育一个孩子过程中不得收费,不得增设前置条件,不得搭车开展有偿服务。

3、牢固树立优质服务理念。镇计生办工作人员一定要确立便民、维权、服务的观念,认真依法履行职责,努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各镇在受理申请人提交申请时,要及时为申请人建立《免费孕前优生服务卡》,主动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并及时将《再生育一个孩子生育证》送发申请人。发证时要向申请人宣传有关知识和规定,指导申请人优生优育,提高符合政策人群出生人口素质。

4、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审核审批再生育一个孩子实行“两级两榜”公示制。即:村级在上报再生育一个孩子申报材料前,应当将申请人的申请条件在村务公开栏和群众容易看到的地方张榜公示;镇级对经初审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条件的申请人名单应当在政府政务公开栏、计生办政务公开栏张榜公示;镇、村两级分别要将拟批准再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名单进行张榜公示,公示结果要以书面形式上报县人口计生委。再生育一个孩子审批实行网上公开。

二、材料规范

(一)申请审批表的填写。申请审批表除申请理由一栏由提出申请的人填写外,其他各栏均由人口计生干部填写,不得空缺。男、女方单位或村居委员会意见一栏内容,在调查清楚事实的前提下,填写“情况属实”;镇政府意见一栏内容在审核无误的前提下由镇政府分管领导填写“经审核,符合条件”;县人口计生委审批意见一栏内容在集体讨论决定后填写“经集体研究,决定批准”。

(二)座谈会记录或调查笔录。座谈会由镇人口办工作人员组织,参加人员不少于5人(干部、群众各2—3人)或被调查对象不少于5人(干部、群众各2—3人),应紧紧围绕申请人的理由是否属实,实事求是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记录或笔录要简明扼要,是非分明。

(三)证件材料。基本证件: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单位出具的婚育证明、特殊证件:赡养协议、病残儿鉴定书结论通知书、肢体残疾证、船员证、离婚证等。申请审批所需的证件的原件由镇计生办工作人员(法规员)审核无误后退还申请人,同时由核对人在复印件上加盖“经与原件核对无误”的条形章并签名。

(四)特殊情形申请再生育一孩。申请审批程序及文书格式参照一般情形执行,并注明“特殊情形”。

三、监督措施

(一)限时审批制度。对符合再生育一孩政策条件的对象,各镇人民政府和县人口计生委应该严格遵守审核、审批的时限规定。镇审核不得超过15日,县人口计生委审批不得超过1个月。各镇要扎实做好生育政策服务,强化宣传工作,防止未批生育现象的发生。

(二)事前监督审查制度。凡镇或县各部门副科级以下干部申请照顾再生育一孩的,镇政府(单位)要组织专题研究,对镇或县各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申请照顾再生育一孩的,镇政府或所在单位研究后,报县人口计生委审核、研究。凡有群众涉及到照顾再生育上有弄虚作假的,一律立案调查,调查情况属实的,即由县人口计生委依法作出撤销再生育一孩的决定,并据实征收社会抚养费。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篇10

 

申请人:xxx,男,汉族,xx岁,电话:xx

 

申请事项:

 

请求贵院延期开庭审理王××诉申请人离婚纠纷一案。

 

事实和理由:

 

20xx年10月26日下午4时,申请人收到了贵院受理的王××诉申请人离婚纠纷一案的《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11月8日开庭的《传票》。不巧的是,申请人所在单位每周星期四上午召开研究室主任会议,而11月8日正好是星期四,另申请人由于不愿意与王××离婚以及正承担所在单位编书等繁重的任务,因此出庭应诉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按照法律规定,希望贵院给予申请人至少30天的举证时间,故有如上所请。

 

此致

 

ZZ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延期开庭申请书2

 

申请人:xxx,男,汉族,xx岁,电话:xxxx.

 

申请请求:请求依法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与河南xxx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已经贵院受理,并定于2010年x月x日下午15时开庭。因申请人的人在同一时间其他案件出庭参加诉讼,不能准时参加本案的庭审,故特依《民诉法》第132条之规定,申请延期开庭审理,请予准许。

 

此致

 

xxx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xxx

 

特别授权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