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31 04:25:50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1

通过在市委党校三天的集中培训,我自身对“三支一扶”活动的意义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无论是在个人修养上还是在励志自强方面,我都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了解了三支一扶工作的深远意义,明白了自身作出选择的正确。三支一扶将应届大学生和最需要人才的基层连在了一起,就如同是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个广阔的舞台去展现自己,也赋予我们使命去将这片舞台开拓的日益完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人力在农业方面,就是为了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正是为了自身和国家双赢作出的选择。

二是找到自我的定位,让专业得以施展。大学刚毕业的人说实话,很懵懂。不知自己的能力是否有机会发展,担心自己的前途无法保障,患得患失。三支一扶打开了又一片新的职场,给了一片演练身手的地方,在这里不必担心专业不对口,也无需去想机会何时来。在两年的生活里,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社会、了解自身。

三是心态是决定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用逆境磨练使自己更成熟。我们来自相对社会要闭塞很多的大学校园,没有风浪、没有复杂的人际,在这样的环境只能保持学习向上的心态,考虑自己永远多过考虑他人。可是步入社会后,事事皆有各自的一套办法,我们很容易碰到各种责难。心态的成熟成为面对困难的唯一武器,在重重困难过后,我们会步入真正的成熟。

感谢三支一扶让我有同龄人没有的一段体验,也期待这段体验能将我变得更优秀起来。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2

 

为认真贯彻关于“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关于甘肃省网络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推进网络扶贫行动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突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网络扶贫工作机制

在金昌市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扶贫办牵头,县、区及其他市直机关等部门参与,建立网络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督促落实各项任务。按照《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制订了《金昌市网络扶贫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进度,落实配套政策和资金,确保网络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提升服务,实施网络覆盖工程。

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以持续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现“两个确保”和“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补齐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拉近贫困地区与市场的距离,拓展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和谐进步。截至目前,我市贫困地区4G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乡镇广播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95%以上,行政村广播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三)突出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方便快捷的移动终端和手机应用。

支持和引导网信企业定制研发面向贫困地区的简单易用、成本低廉的移动终端,研发少数民族语言定制终端,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应用程序(APP),做好宣传和推介,引导农牧民合理使用。打造集扶贫政策解读、农业技能培训、农业动态、农资及农机信息、农产品价格、农业气象、农时信息、农业灾情预警等信息,电商、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应用。

(四)突出培育主体,壮大电商扶贫发展载体

按照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三有一能”建设目标,建立了农村淘宝运营中心,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覆盖到全市13个乡镇,优先覆盖15个贫困村,切实为农民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积极开展“双创”工作,支持金昌华博众创孵化园、永昌县具创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金昌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电商企业在全市各个行政村的推广和业务开展,构建农产品、农村手工制品上行和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双向流通服务网络,提升电商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

(五)突出强化培训,提供电商扶贫人才保障

将网络技能培训纳入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充分利用甘肃干部网络学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网络培训平台,整合组织、科技、农牧、商务、旅游等部门单位的培训资源,分行业、分层次、分片区定期开展电商扶贫、网络安全、互联网法规等相关培训。要求县区开展互联网知识及实际操作、电商知识、旅游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知识、服务技能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其中永昌县培训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职校师生、残疾人和妇女主任等1500人次,并专门为残疾人和妇女分别举办了培训班,效果非常好。为永昌县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特色农产品,宣传我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电商扶贫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六)突出人才储备,注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建设一支既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能、又精通扶贫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推进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与经验,指导贫困户通过网络获取生产经营知识信息,推动开展网络扶贫各项工作。从每个贫困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及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中选取网络扶贫带头人,加强对带头人的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全村脱贫致富。注重发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科技特派员、西部计划志愿者等的作用,配合当地政府广泛宣传扶贫政策,指导和带动贫困人口参与网络扶贫行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市网络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来看,还存在很多发展问题。一是移动终端和手机应用程序研发力量薄弱,新农合报销、惠农补贴、扶贫贷款等“一站式”精准扶贫服务管理应用程序未能上线运行;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晚,大多数企业、合作社习惯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销售产品,对新型电子商务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三是物流配送和信息化普及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物流与信息化基础工作相对滞后;四是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滞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统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要求和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6〕10号)精神和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研究制定《〈金昌市网络扶贫行动计划〉2018年实施方案》,指导引领全市网络扶贫工作,推进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3

“去年俺去培训了三天。”老武神采奕奕。他告诉村民,经过培训他学会了跑项目、要资金,“不光修路建广场,以后还要在村里搞大项目嘞。”原来,老武 “失踪”那三天是到濮阳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培训去了。

该学院作为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把像老武一样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培训对象、把精准扶贫做为学院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培优训强脱贫攻坚的“关键少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些课程都是俺需要的”

培训,老武倒参加过不少,“市里县里每年都举行好多培训班,管吃管住,管接管送,每天还发50块钱,但我就是不愿意去。” 为啥?老武举了个例子,村民都是养牛的,上面非得让他们参加养羊的培训班;地里种的是庄稼,上面非得让参加果树种植培训班。“这又浪费国家钱财,又浪费我们时间,何苦呢?”谈起过去的培训班,老武一肚子苦水。

当收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培训的通知后,老武一开始并没打算来,但在学院的宣传手册上看到一张“培训菜单”,老武眼前一亮,“上面有‘美丽乡村建设政策解读’的课程,正好马辛庄村现在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妨去听一听。”

学院地址在濮阳市西辛庄村里,该村在村支书李连成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宽阔的街道,现代化的学校和医院,漂亮的小洋楼,如同城市一般。

让老武没想到的是,李连成竟然走进课堂给学员上了一节“与连城面对面――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与优秀村支书精准扶贫经验介绍”的课。村支书怎么当、精准扶贫怎么干,李连成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三天培训,老武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这些课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都是我们村支书需要的。”老武觉得这次来对了。

濮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汉征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贫困村村情,针对驻村第一书记、贫困村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大学生村官、乡镇干部以及就业扶贫点的企业负责人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培训套餐,开展专题培训。对不同的致贫原因,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安排培训菜单。”刘汉征介绍,因培训时间短,所以要有的放矢,着重对村书记在思想、行动、业务和能力素质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扶贫要精准,培训也要精准。“致贫原因有多种,我们在课程安排上针对贫困村不同致贫原因开设不同的课程,做一个‘菜单’,让这些村书记按需点‘菜’。” 濮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告诉记者,目前学院根据致贫原因,做了四个培训“菜单”:

“菜单一”――针对因“弱”致贫。学院加强党性教育,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扶贫方面的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菜单二”――针对因“乱”致贫。学院突出新型乡村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菜单三”――针对因“缺”致贫。缺方法、缺技术、缺资金、缺项目是一些村致贫的重要原因。对此,学院突出产业发展和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邀请扶贫部门、科技部门、金融部门、发改部门的相关领导干部或研究人员到学院来为学员信息、指导技术。

“菜单四”――针对因“愚”致贫。学院注重精神文化、乡贤文化、民风培育等方面的培训。开设党性教育、美丽乡村建设、传统美德、革命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课程,组织学员到先进村、发达村体验、感受、学习,以促其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增强勇气。

三天的培训虽令老武觉得很短,但收获满满。就拿基层党建来说,过去他也知道党建的作用很大,但每到开会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此外,“美丽乡村建设政策解读”一课理清了老武的头绪,马辛庄村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但要想让脏乱差的马辛庄村美丽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课上我看到西安袁家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发展‘关中印象’乡村旅游,十分火爆,给我触动很大。”说干就干,培训一结束,老武就组织村民到袁家村实地考察、对接洽谈,现在已经和袁家村达成了协议,将袁家村的发展模式复制到马辛庄村。

“这样教学俺学得进去”

老武最怕上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椅子上长着钉子”。学院院长王连胜也深有体会,第一期培训班学院按照传统的培训形式上课,“学员们一会出来接杯水,一会出来抽支烟、聊会天,效果很差。”王连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才能让这些村书记愿意听、愿意学呢?” 王B胜犯了难。

高朝亮和王连胜与学员座谈了好几次,终于找到了原因,“不怪学员不愿意听,是我们授课形式不够接地气。”随后,学院对授课方式进行了反思和创新,让这些接地气的干部听上“接地气”的课。

案例式教学突出互动交流。学院打造“U型岛教学”模式,即学员以“U”字形小组为单位围坐轮流发言,变讲授为讨论,变学员为教员,变一人讲为多人讲,变大课堂为小课堂,变局部互动为全员互动。

访谈教学突出共鸣共振。学院将访谈、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现场对话等形式结合起来,设计了以村支书成长为主题的“与连成面对面”。由李连成和广大学员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并邀请电视台专业主持人进行现场主持,以讲述和自由问答为主要形式,深入了解吃亏奉献精神的实践意义。

研究式教学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服务精准脱贫,学院研发了“四题”融合研究式教学法,就是“把学员带来的问题转化为培训专题,依据培训专题确定研究课题,用学员的话题支撑研究课题”,不断提高村支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教学突出精准生动。学院改变“一盘菜待尽天下客”的做法,根据培训方需求量身定制培训“套餐”,改变过去传统培训理论多事实少、政策多方法少、要求多措施少等不接地气的做法,变粗放为精准。

现场教学突出实践管用。学院深入挖掘濮阳区域性、时代性、独特性的农村改革发展创新资源,依托濮阳扎实的扶贫工作形成了“濮渠路特色党性教育精品线、濮范台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带、濮清南美丽乡村建设培训示范线”三条精品培训专线,打造76个现场教学点。学员现场参观后,再坐下来开展一次现场授课,让亲历者讲经历、实践者讲经验、研究者讲理论。

全员互动,老武坐得住了;访谈教学,老武不瞌睡了;解决问题,老武能办实事了;精准教学,老武听得进了;现场教学,老武长见识了。“这样的培训班,俺喜欢。”老武告诉记者,课上听得不过瘾,下课后还堵着老师,“俺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用心过。”

“这些老师俺喜欢”

“教授专家一大堆,胡侃瞎吹满天飞。”再厉害的专家教授,老武都不感冒,“俺就是一个小村支书,来培训就想听些在村里工作用得着的东西。”老武参加培训的目的很明确。

“我们根据课程安排来选择老师,而不是根据老师授课专业安排课程。”刘汉征介绍,学院不设专职教师,而是择优选聘省内外有关专家教授和优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任兼职教师,建成了105名的兼职师资库,形成了有梯度的三支教师队伍。既有在农村一线有办法、接地气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书,又有接天线、大视野的专家学者;既有基层的“土专家”,又有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

拿精准扶贫课程的授课老师来说,郑州市扶贫k主任李文岭解读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重要精神;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讲授“精准扶贫的方法与路径”;濮阳市市场发展中心主任闫洁磊讲授“休闲农业的发展”;濮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讲授“智慧扶贫、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河南省委党校教授郭献功讲授“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有政策,有经验;有理论,有实践。如此一来,几位老师传授给了老武他们一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三天下来,老武懂了政策,学了经验,会了技能,还有了点子。对于这样的教学安排,老武十分满意。

这还不够,“虽然在培训期间学员能够学有所成,但是不是能学以致用还得两说。”王连胜告诉记者,培训结束后,学员还会对学员以及所在村的情况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依托学院师资库和濮阳市由1000名专家人才组建的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创业三类服务团,与学员建立长期指导帮扶关系。

培训班结束了,培训并没有结束。学院的帮扶团队不但与学员长期保持联系,而且还深入到学员的工作一线,进行现场指导,由课堂扩展到实践。同时建立回访制度,定期组织学员回到学院召开座谈会,了解学员思想、工作等情况,跟踪学员的培训效果。

“学院和老师们太负责任了,就拿我们村建设美丽乡村来说,不知道怎么跑项目资金,是李金明主任手把手教我的。”老武说现在去县里跑资金项目路数清了,底气足了,“学院领导还经常打电话询问我们有啥困难。”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blogou”为你整理了这篇“志智双扶”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饶良镇“志智双扶”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饶良镇把增强内生动力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扶志先行,深挖切入点、提高精准度,以三个一为具体载体,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学标杆、提信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

立足实际,压实责任,全面铺开三个一工作格局。饶良镇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和扶贫扶志工作,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专项抓、各村支部具体干,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机制,多次召开推进会,部署安排此项工作,把三个一工作纳入镇村绩效考评中。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坚定信念跟党走,各村组建不少于2支的宣讲队,依托村级文化广场、农民学校等阵地,用朴实的语言,用实实在在的做法到群众家拉家常、讲政策,惠民心。

强基固本,凝聚合力、统筹推进三个一活动开展。饶良镇依托各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挂牌农民学校,结合县人社部门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召集地方名人、科技带头人、五老人员、志愿者等组成义务讲解团,采取集中培训、专项解释、上门服务等形式,定期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与上级文化部门对接,开展送戏下乡演出、送图书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饶良镇积极对上争取,高标准打造村级文化广场18个,设立18个村级文化书屋,目前已举办文化活动30余场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心编排的文化大餐。各村组织“心理疏导”培训18次,农民学校培训50余场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累计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和电商培训6场次132人,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5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扶贫工作现场会议,主要是检查总结今年以来的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年扶贫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昨天,大家参观了平利县老县镇龙王沟村、岚皋县城关镇东风村两个特困村的扶贫工作现场,听了两个村的经验介绍,相信大家都很受启发。今天的会上,各县区就今年的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交流,刚才正明同志就进一步做好下半年扶贫开发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作几点强调。

一、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打好扶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领导,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认真落实扶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以特困村为重点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31个特困村中90%都启动了通村道路建设,有50%的村有望在年内走上水泥路;特困村新建人饮工程193处,解决了1500余人的饮水困难。在电力部门支持下,有45个特困村启动了农网改造工程;扶贫、劳动等部门帮助特困村群众实施劳动技能培训1400多人,组织劳务输出1.5万余人;按照能改则改、能迁则迁的原则,对131个特困村中缺乏生存条件的群众积极实施住房改造或移民扶贫,截止目前,共启动危房改造97户282人,实施移民搬迁451户1730人。全市扶贫工作呈现出各级高度重视、部门真帮实扶、各个层面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扶贫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地方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目前还有28个特困村的包抓领导至今没有到村开展工作,致使这些村的扶贫工作进展不大。一些地方对扶贫工作信心不足,帮扶工作有任务、无措施,工作思路不清,群众发动不力,甚至有些领导对特困村的基本情况还没有摸清。二是有些工作还有欠帐。如:对131个特困村中缺乏生存条件、需要搬迁的4899户、18179人,每年要实施移民扶贫或生态移民不低于6000人,目前只启动了1700多人,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对131个特困村中的适合技能培训的1.4万贫困人口,由扶贫、劳动部门免费对其进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每年不低于4600人,目前只完成了1400人,也不到三分之一。三是扶贫贷款投放到户难、贫困群众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在实施突破发展、构建和谐安康的新形势下,实施扶贫攻坚、解决好贫困人口问题是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市农村贫困人口集中表现为生存条件极差、文化素质低下、居住分散的特点,“一间破房、一个灶台、一张柴床”是他们大多数拥有的全部家当,生存能力脆弱,自我发展能力更低,往往一次灾、一场病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用真感情、下真功夫解决好这些人的问题,让贫困群众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目前,全市扶贫工作态势良好,机遇难得。能不能利用好机遇,实施扶贫攻坚,关键在于坚定的决心、在于工作落实。只要我们各级认识统一,决心坚定,上下结合,各方联动,我们就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突出重点,再添措施,全面加快扶贫攻坚步伐

(一)坚持整村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扶贫的首要工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单靠扶贫部门不可能奏效,必须整合力量,集中各方面的资金实施整村推进。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在特困村帮扶工作中都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群众很受鼓舞。希望继续保持目前的良好势头,不折不扣的实现年度建设目标,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唤起和激发贫困人口的生活信心,不断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坚持政府投入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通村水泥路建设,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打底子,政府负责铺面子;饮水工程、沼气建设等等,建设主体是村民,政府资金只能是奖补。二要从实际出发。项目安排要因村制宜、因地制宜,从各村的经济实力、自然条件等实际出发,反对贪大求洋,不要强求一致。三要注重实效。贫困村大多在后高山地区,交通不便,群众承受力弱,搞基础设施建设实属不易,一旦建成必须要发挥作用。因此,各级特别是乡镇政府一定要做好指导。建设前要注意做好规划、选址,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建成后要加强管理。公路建成后要通车,水窖建成后要装水,沼气要常年能使用,确保建成的项目能让群众直接受益。

(二)坚持大户带动,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载体。因此,我们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我曾在多次会上讲到,所谓主导产业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起支撑作用。在一个地方,主导产业出现问题,经济就会滑坡,在一个家庭,主导产业出现问题,家里的人就要受穷。说到主导产业培育,大家都熟悉的要素就是产业基地建设、市场开拓、龙头企业培育等等,但究竟如何去抓,不能光有号召、有安排,关键要抓好落实。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一旦选准一个产业,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产业不放松,下功夫进行培育,要改变过去家家户户三五个产业样样都有的状况,坚决实施大户带动,通过大户的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实施规模经营,形成村村有主导、户户有主业的产业格局,持之以恒的发展,以规模和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坚持先难后易,落实好移民扶贫政策。对居住分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的贫困户,移民搬迁扶贫是治本之策。要将扶贫部门的移民扶贫和发改委部门的生态移民政策进行整合,统筹做好移民搬迁规划。在具体操作中要坚持先难后易,优先安排生存条件恶劣、最需要实行搬迁的户,要把扶贫搬迁补助资金用在最贫困的人口身上,坚决杜绝“搬富不搬穷”、“优亲厚友、乘车搭船”的现象发生。

要真正实现贫困户搬得出、住得稳、有土地、能致富的目标,需要我们从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出发,分门别类地稳妥予以安置。对贫困户家庭有适合技能培训的,可以通过免费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靠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办法实行无土有业安置。对只能靠种地为生的贫困户,要实行有土安置,可以采取投亲靠友或梯次搬迁进行分散插花安置,由接收地提供宅基地或低价购置旧房,划拨与当地村民同等数量耕地的办法予以搬迁;属于五保户的,要通过集中供养的方式予以安置。移民户建房的标准要因地因户制宜,把握经济、实用、够住的原则。

(四)坚持因人施策,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我市地少人多,农业开发相对有限,劳务经济已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40多万人,打工收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俗话说,“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目前,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仍吃的是力气饭,干的是辛苦活,挣的是血汗钱,渴望通过技能培训,增强本领,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市今年有6.5万初、高中毕业生,不能正常升入高中、大学的学生超过2万人,如果不通过培训掌握一定技能就出去打工,只能是干苦力活,不仅收入低,还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因伤致残造成终身贫困。目前,我们的培训资源很多,劳动部门有农民工培训,农业部门有阳光工程,扶贫部门有雨露计划,教育部门有职业教育,由于没有很好的整合,宣传不够,好多群众对免费技能培训政策不了解,技能培训班经常招不满,外面的劳务市场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培训资源没有和需要培训的对象很好地对接起来。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手段,切实抓紧抓好。要依据市场需求,积极创新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在培训时间上实行短中长结合,培训内容上实行个人自愿与用工需要结合,培训地点上实行集中与就近就地结合,把各项培训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针对初、高中毕业未能正常升入高中、大学的农村贫困家庭后备青年劳动力,可采取个人克服困难出点钱、扶贫部门助培训、民政部门帮生活的方式,通过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至两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技能,得到较为稳定的就业,获得较为可观的工资收入,实现其离土离乡、稳定就业。二是针对文化基础偏低、已成家立户、在闯荡市场中因缺技能而返乡、仍未脱贫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其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适应性技术培训,使其随机找到就业岗位,实现稳定脱贫。三是针对留守家乡的贫困农民,围绕特色产业建设,进行实用性技术培训。

各级政府要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实施有效的组织,派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情况、摸清底子、宣传政策,通过必要的行政推动,帮助贫困劳动力经过培训后对外转移,实现培训1人、脱贫1户的目标。今年131个特困村中未能升入高中或大学而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扶贫部门要组织对其全覆盖的培训一次。根据培训对象的贫困程度,按照“择贫而扶、赤贫重扶”的原则,分别采取贴息式、补助式和救济式资助方式。民政部门要尽快出台办法,启动对参加培训的特困对象实行生活救济的政策。

三、整合资源,捆绑项目,着力破解扶贫资金难题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确保资金投入是关键。由于市县财政都很困难,配套能力弱,扶贫专项资金又很有限,要解决扶贫资金问题,必须以部门的支农资金为基础,以县区为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实施项目资金捆绑。

一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中省投入的支农资金不少,但这些资金多头管理、各自为战、投入分散,如果不捆绑使用,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整体效益。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合拢五指,紧握拳头,既当主角,又都互为配角,整合扶贫资源,把重点贫困村既当作扶贫工作重点村,又作为各有关部门的项目建设重点村,实施项目捆绑、联合共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要以县区为主。县区是扶贫工作的前沿,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整合资源、资金捆绑能否落实,县区是关键。各县区一把手要把整合工作拿在手上,亲自研究,要坚持实行“资金捆绑、县为平台,来年项目、今年研究,县长协调、部门上报”的办法把资源整合、项目捆绑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予以落实,形成多方投入、联合共建的工作格局。按照省上统一要求,要通过整合扶贫资源,力争每个扶贫重点村能捆绑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50万元以上。

三要提早编报计划。也就是“来年项目、今年研究”,如果明年的计划,今年不研究,等到上面计划下来了,项目就不能调整了。各县区在申报年度项目计划时,要提早研究资源整合问题,要把项目捆绑工作做在项目申报之前。现在正是编报明年项目计划的关键时期,各位回去后要迅速向一把手作好汇报,尽快研究明年项目捆绑问题。各县区扶贫部门要将明年要实施的扶贫重点村、重点帮建特困村名单送各有关部门,由县长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按照扶贫工作需要,落实各部门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计划,集中各方力量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另外,要努力解决扶贫贷款到户难的问题。今年,省上给我市的扶贫贷款贴息可以贷款1.28亿元,目前,只贷出了5100多万元。各位县区长对此要重点关注一下,组织扶贫、财政、信合等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运作机制,加大宣传,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努力解决好贫困户和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四、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努力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扶贫工作对象是贫困人口,工作目标是减少贫困人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用真功、见真效”。一要充满感情。只有对贫困群众饱含感情,对他们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真诚而持久的动力,才能有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可能大家都有同感,出门去看到灯红酒绿的精彩世界,我们的工作动力就可能受到影响,但下乡后看到贫困的群众,我们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二要坚持不懈。做扶贫工作很苦,从事扶贫工作的同志要甘于寂寞、不怕坐冷板凳;要求真务实,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坚持不懈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逐村逐户去落实,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三要瞄准贫困群众。农村的有些工作,我们不反对适当的锦上添花,比如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上,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扶持大户,通过大户的典型示范,迅速带动周边群众来发展产业。但扶贫工作更多地是雪中送炭,贫困户永远是扶贫的主体。必须要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头,让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这是硬杠子。扶贫部门一定要说扶贫话、做扶贫事。移民扶贫、贴息贷款、免费培训等对象必须是贫困户,水窖、沼气等设施建设也要尽量向贫困户倾斜。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就违背了扶贫的本意,这一点各级各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五、落实领导,落实干部,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

扶贫工作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抓落实。按照年初扶贫工作会的要求,各县扶贫工作团、工作队也都成立了,关键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一层管一层,才能确保实实在在的效果。

首先,要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各县区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各位分管县区长是直接责任人。各县区今年扶贫工作成效如何,重点看一把手包联的10个最贫困的村。年底,市扶贫办要组织对去年专题片中所反映的10个村,进行回访,今年重点看基础,明年看发展,后年看变化。对重点贫困村的帮扶工作要干一批、想一批、谋划一批,今年抓好10个村,明年再换10个村,如此先难后易,滚动帮扶,我想效果会很明显的。

其次,要落实各级干部责任。今年市委、政府两办专门发文明确了131个特困村的县级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一定三年不变,各县区可以比照头年看基础、二年看发展、三年见成效的要求进行考核。各帮扶部门要选派精干力量与乡镇扶贫工作队共同驻村帮扶。驻村干部帮扶究竟做些啥,我觉得重点要做好四个工作:产业帮扶做样子,抓大户;基础设施出点子,保稳定;资金捆绑开单子,报计划;教育农民转弯子,树新风。

第三,要落实群众主体责任。扶贫不是救济,而是贫困群众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各项好的政策措施要靠乡村组织带领群众去落实。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政府的扶持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依靠自身力量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6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县XXX汾河东岸,是“十三五”期间确定的XXX市市级贫困村。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亩,退耕地面积277亩,荒山荒坡435亩。全村平均海拔超过1850米,村内沟壑遍布,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基本地理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能力软弱是XXX扶贫开发的“三座大山”。

XXX共232户,总人口554人,村常驻人口150人,其中贫困户40人,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6名,村两委5人。全村有低保户78人、五保户4人、经过5次贫困户的动态调整截止2017年8月最终确认全村贫困人口95户2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5%。2016年脱贫14户42人(16.8%),2017年剩余贫困户81户208人(83.2%)。

全村主要以种植马铃薯、小杂粮为主导产业,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105元。

二、贫困户贫困原因分析统计

贫困户共95户250人

(一)按性别属性

男性131人(52.4%),女性119人(47.6%)。

(二)按贫困属性

一般贫困户190人(76%)、低保户17人(6.8%)、低保贫困户18人(7.2%)和一般农户25人(10%)。

(三)按年龄属性

其中18岁以下51人(20.4%),18-45岁88人(35.2%)、45-65岁92人(36.8%)、65岁及以上19人(7.6%)。

(四)按致贫属性

因缺技术致贫190人(76%)、因缺劳动力致贫22人(8.8%)、因缺土地致贫8人(3.2%)、因缺资金致贫17人(6.8%)、因残致贫1人(0.4%)、因学致贫1人(0.4%)、因灾致贫2人(0.8%)。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XXX在XXX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国网XXX供电公司帮扶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以整村脱贫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农村环境大改善、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升、农民素质大提高,XXX正呈现出快速良性发展局面。围绕整村扶贫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瞄准目标,系统编制扶贫规划。规划是蓝图、是方向,突出规划的导向性和科学性,以推进“整村推进”为抓手,按照“七有四通三解决”(“七有”指有稳定收入、有基本保障、有基础知识、有一定技能、有稳固住房、有服务中心、有好的班子;“四通”指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三解决”指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生态和扶贫移民问题)的目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公共服务到基层组织建设、从民生改善到扶贫培训,系统编制完善了XXX整村扶贫2017-2019三年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前瞻性和操作性,既适度超前,又结合实际,使整个扶贫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大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用电工程。2015-2016年XXX供电公司积极争取资金130万元,新增改造配变容量200千伏安,线路3524米,全面完成XXX配电网改造,为村集体和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二是饮水工程。村扶贫组织积极上报乡政府,整合资金70余万元,累计完成新建蓄水池1250立方米,安装管道1468米,彻底解决了盐市崖的人畜安全饮水难题。三是环境整治工程。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为契机,实施路灯亮化、道路清洁、绿化乡村共出动劳力354人次。四是阵地建设工程。累积投入20余万元建设了“三室一厅一站一区”:村支两委办公室、党群连心室、标准卫生室、村委会议事大厅、爱电驿站、体育活动区,建成了集村务办理、党建工作、医疗服务、图书借阅、体育锻炼等诸多为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一改往日办公、开会无固定场所的局面,大力提升了XXX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三是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XXX按照“主导产业不放松、特色产业有突破、户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构建有市场、成规模、高效益贫困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建设优质现代马铃薯基地的目标,发展马铃薯种植100亩,覆盖农户100户。二是积极突破特色产业。积极瞄准市场,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一:依托康培集团,成功流转土地150余亩建设绿色林木,涉及贫困户20户70人,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此项产业可每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7000余元。产业二:2007年引进核桃树种植,种植面积达300亩,年亩产30斤,收益每亩300元,涉及贫因户40户110人。产业三:与XXX市汾河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三年土地流转协议,共流转土地450亩用于油用牡丹的种植,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300元,田间管护费用240元。三年后,公司将移交个户,并保底收购产品,使贫困户70户206人稳步增收。三是有序推进劳务就业。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在2016、2017年两年内,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全覆盖行动,采取短期技能培训和学制性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共103人全部得到免费培训,使每个受训劳动者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已完成劳动技能培训34人次,26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1人签订了用工协议。

四是整合资源,多方推动社会扶贫。XXX以着力构建政府、行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为目标,强化与帮扶部门、扶贫工作队的协调,积极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扶贫,共筑扶贫开发强大合力。一是帮扶部门XXX供电公司持续加力。强化了与县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区级部门的支持,累计整合各类资金80余万元用于支持XXX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助学等活动。二是定点帮扶成效显著。XXX供电公司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深入XXX定点开展帮扶工作,与建卡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制,积极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做到定户、定人、定责开展扶贫工作。三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极引导爱心组织、人士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国网XXX供电公司连续五年组织节日心贴心活动,为全体村民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山西明业爱心服务队等社会爱心组织到XXX开展贫困户慰问活动,为65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品41份。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有效拓宽了扶贫开发的投入渠道,也增加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XXX县乡镇脱贫工作考核指标分解表》中项,32小项指标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因XXX地处偏远,发展一直缓慢,虽然扶贫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贫困村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导致贫困村民对扶贫工作满意度只达到79%。

二是村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发展动力滞后,甚至一少部分村民对“五位一体”小额信贷政策产生怀疑,导致“五位一体”小额信贷参贷率不高。

三是因XXX地处偏远,主导产业规模小,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导致村集体经济在低位徘徊,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并达5万元指标刻不容缓。

四是劳务用工输出不满足要求。经上门走访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48人,现有务工人员67人,根据县乡两级政府要求达85%以上,还需进行劳务输出59人。

四、新一轮扶贫工作主要思路和打算

2017年,XXX被XXX县XXX确定目标为整村脱贫,指标为人均年收入达3260元,这对XXX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新一轮XXX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抢抓扶贫机遇,用好支持政策,借力打造,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目标定位:一年有起色,二年全脱贫,三年奔小康。根据工作思路,制定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依托“亮旗工程”开展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精准扶贫工作。坚决以“亮旗工程”的旗帜引领,将精准扶贫“亮旗”作为一个“亮旗”创新项目深植XXX扶贫全过程之中。构建以“企业驻村一带一”、“支部到户一帮一”、“党员村民一对一”的工作格局,号召XXX供电公司党委所属各级党组织齐心协力对XXX开展精准帮扶,一方面充分凝聚各方面的帮扶力量与资源,加大帮扶力度,强化帮扶精度,持续提升贫困户满意度;另一方面以企业全局高度突出和彰显XXX供电公司党委坚强的组织堡垒作用发挥,弘扬了“亮旗”精神,彰显了社会责任,在帮扶对象及省市县政府心中塑造形象、提升影响、促进和谐。

(二)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重点培育壮大扶贫新办企业,加大对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期主要项目有四个:

一是积极协调XXX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XXX在结合土窑洞集中新建项目,该项目占地5.6亩,装机容量200千瓦,总投资207万元,建成并网后每年可收入22~25万元左右,该项目利益将按照2:8的比例分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深度贫困户收益,可带动95户贫困户每年增收1500余元。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建设,预计在12月中旬可并网发电。

二是建立XXX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在中秋节前与三家企业达成购销合同3份,金额33150.00元,村集体利润实现3500.00元破零。目前,正值马铃薯的成熟收获期,已达成定期收购意向10份,预计可销售马铃薯10万斤左右,可实现利润2万余元。

三是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签订租赁协议。9月份中国移动通信公司XXX分公司对XXX考察后,计划在XXX建设移动信息基站,签订5年合同,年租金1万元,利润8千余元。目前手续正在流转中,预计在12月中旬可签订正式合同。

四是与羊圈庄村合作利用其投资的爬梯厂进行电缆支架的制作。羊圈庄村负责整体运营管理,XXX负责营销业务的承揽,两村派年轻力壮且有专业技术的人进行加工生产,在成本核算后进行利润对半分配,不仅能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还能为村集体利润达5万元提供最大支撑。目前,已与冶峪河快速路改造项目部进行了对接,初步议定了整条河道两侧7公里电缆隧道的支架加工任务,待管理单位对图纸审核无误后签正式合同,合同价约70余万元,利润达7万元以上。

(三)加快推进土窑洞改造。根据县乡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保障住房安全的战略部署,开展危险土窑洞改造工作,解决人民群众长久居住安全、提升农民居住条件,确保贫困户脱贫。经过个人申请、评议公示、审查公示、核准上报流程,确定了改造户24户。该项目由危改户委托村委会及施工队寻找土地建设。该项目占地4.15亩,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24户危险土窑洞住户的住房安全问题。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场地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基础建设,预计在11月20日完成主体建设,按期完成验收。

(四)全力做好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目前建档立卡95户,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7

抽样调查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

早在2010年11月,协会就对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开始摸底调查。协会网、《中国扶贫》杂志还向全国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发起了“我和我的村子”征文活动,筛选出其中近700余篇,了解情况,进行表彰。

2010年12月1日,协会邀请中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在京座谈探讨贫困农村发展问题。当讨论到如何发展产业时,自治区林芝地区的藏族大学生村官欧珠罗布的发言触动了大家。欧珠罗布是民族学院2008年毕业生,毕业后任职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江达乡邦嘎岗村。他说:“我到邦嘎岗村已经两年,一心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乡亲们祖祖辈辈饮水困难都解决不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会上,欧珠罗布向协会企业家会员发出求助。到会的北京金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兴华当场表示捐款改变邦嘎岗村的饮水困难,支持欧珠罗布的村官工作。座谈会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们亲自协调,邦嘎岗村饮水安全工程35天完成。这项总投资34.9万元的工程迅速完成,使协会看到了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艰苦奋斗的激情、协会爱心企业家会员为改变贫困地区贡献力量的热情,也看到了协会在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村官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中的作用。

2011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国中西部10个区县、46个贫困村,对120多名大学生村官进行履职调研,从而为“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提供确实有效的依据。协会成员实地同村民群众、村官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抽样调研地区内,5年时间先后选拔了28782名大学生村官,其中7006名实现有序流动,4023名带头创业,带动6700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创业项目,带动11万余农户增收致富。但是,还有相当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着“三不、一难”的现实问题。“三不”之一是对农村工作不适应,从学校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官,跨度很大,许多村官虽然有激情、有活力,但要在短期内打开工作局面非常不容易。“三不”之二是对村官岗位不安心,特别是一些年龄大一点的村官,面临工作、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出路都很担忧。“三不”之三是所学专业不对口,大多数村官都是学非所用,对农业、农村所需的知识都要从头学起。“一难”是在贫困村创业难。关键是缺少脱贫项目与启动资金。

组织千名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培训

2011年5月至10月,协会在北京人文大学先后举办三期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共培训贫困村大学生村官1000人,来自288个部级或省级贫困县的1000个贫困村。

协会首先依靠地方政府各级组织部门和扶贫部门选好培训人选。参加培训学员都是新十年扶贫规划中部级或省级重点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任职一年以上,政治素养较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群众工作基础。他们任职的班子整体情况好,群众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愿望,村子有可行的创业支持项目意向,所在的贫困地区将来有典型示范作用。

协会对千名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注重抓好培训内容,突出培训主题。协会认为,选聘大学生村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大事,而在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更负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特殊责任。因此,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协会把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作为“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培训中安排了理想信念、党史和革命斗争史、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廉政建设等5个专题讲座,使学员们更全面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谛;更深刻地感受到要注重国情研究、充分认识中国脱贫减贫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深刻理解党的“三农”方针政策。

经过主题教育,学员的思想得到洗礼,创业志向得到激励。在220份学员抽样问卷调查中,80%以上的学员认为,培训以前,有时很迷茫、很彷徨,通过培训,他们重新思考和部署自己的人生规划,决心坚持身在农村、心在基层,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引领乡村群众治穷致富。吕梁山区的村官袁晓霞说:“我更加坚定当村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真正发挥村官的力量。”

培训中,协会安排了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解析、“三农”政策、农业产业化等3个专题课程,使学员正确把握和理解有关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充知识、增长才干。培训特别注重以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与实地研讨交流相结合。如协会邀请老村官、山西常平集团董事长孝讲述当好村官必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成功创业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他怎样在短短10多年间,带领常平村由原来的贫困村发展成了闻名三晋的小康村的动人事迹。

协会还精心组织学员们到产业基地参观考察。在北京首农小丰营有机蔬菜基地,学员们与基地技术人员就棚内蔬菜的施肥浇灌、温度控制、有机种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中科创意产业园内的近20个创意室中,普通的秸秆、五谷杂粮等经过艺术加工摇身一变成了畅销国内外的精美工艺品,使参观者深受鼓舞,决心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开新路。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创业

目前,我国共有约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干事创业。开展支持大学生村官工程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协会发挥社团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培训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具体行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成功企业家的关注和帮助。在工程启动仪式上,协会向会员企业发出捐助呼吁。

担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的著名企业家陈怀德率先做出响应。紧接着,山西商会代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全体民营企业会员向全社会民营企业发出倡议。在2011年三次培训千名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中,协会发挥组织优势,进行了协会成员三次捐赠活动,募得善款3亿元,还有许多企业家表示让他们的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对子,给这些村的大学生村官出主意、定项目、供资金,实行定点扶贫,推动大学生村官增长才干,尽快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

2011年5月,协会报民政部批准,设立了社团内部与“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配套的“星火扶贫创业”专项基金,制定了严格的《星火扶贫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专项基金的支持对象作了明确规定:1.项目申报人为参加协会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的学员;2.项目申报人所在村为国家或省级贫困村,每村限一个项目;3.项目有明确的实施单位(如村委会、合作组织等);4.项目有一定的开发资源和建设条件,符合群众的迫切需求,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5.项目需经村“两委”集体讨论通过,并征得村民的普遍认同;6.项目建设内容和申请支持资金规模相对合理,地方配套政策有初步意向。

2011年三次培训千名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学员申报了249个创业项目。经过梳理,这些创业项目大致可分公益和产业开发两大类。为了更好论证这些项目,进行科学的选项和合理的定点工作,协会与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密切配合,与地方扶贫办对接,建立合理的配套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创业。

对于大学生村官申报的公益性项目,特别是解决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项目,协会进行了专项调研。其中,2011年协会已与新加坡连氏援助组织达成了合作解决贫困地区水资源和水净化问题的意向。目前,协会已与“连援组织”联系,将由该组织出资750万元,支持解决中西部地区25个贫困村饮水困难。

对于大学生村官申报的产业开发类项目,协会积极展开实地考察科学选项论证,已经于2011年8月开始支持山西平顺县石城镇黄花沟流域8个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赴山东费县巧药山乡学习核桃业连片开发规模发展。2011年11月,协会又与山西沁县政府联手,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启动了绿色蔬菜产业开发项目。

2011年10月,协会吸收燕郊中科创意园作为“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创业脱贫培训基地。中科创意园承诺免费与有创业条件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进行对口帮扶,目前中科创意园已与部分大学生村官达成产业帮扶项目意向。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8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县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部署要求,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全面做好帮扶责任人选派和管理,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组织动力,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共促共进。现将四年来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建强基层组织,筑牢脱贫攻坚堡垒。

一是持续开展后进村整顿转化。聚焦软弱涣散对后进党组织强力整顿,采取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县直单位驻村帮扶、下派第一书记、成立工作队驻村等方式,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各方合力,四年来聚焦班子健全不团结、支部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等基层党建突出问题,摸排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个,为脱贫攻坚筑牢战斗堡垒。二是选优配强领头雁。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有能力、敢担当的领头雁队伍,千方百计从致富带头人、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大学生村官、优秀乡村教师医生和退役军人等六个方面人才中,物色选拔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治理水平高的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平稳优质完成村“两委”换届,调整支部书记××名,党组织书记“一人兼”、年龄、学历、来源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围绕“六个基本”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行动,狠抓“十条标准”落实,完善软硬件设施,基层组织活动阵地面貌、

档案资料管理、基本制度落实等基础工作得到全面规范。四是持续放大典型效应。发放身边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制定出台《放大××效应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设党建示范区、党建示范点、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三条路径,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示范培训、组织观摩拉练,持续放大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典型效应,全县新增市级以上党建示范点××个。

二、打造过硬队伍,强化脱贫攻坚力量。

一是狠抓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严管厚爱结合,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投资××多万元建成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每年对农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先后选派××批次村支部书记参加市级以上示范培训;利用党建视频平台对全县农村干部开展脱贫攻坚、“抓防促保”业务培训。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意见》修订《农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和离任补贴办法》,出台《村级班子和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极大激发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围绕抓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实行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活动日督导检查、《党支部工作手册》定期调阅三项制度。建立“先锋E家”微信群,以党(工)委为单位建立××个党支部书记微信群、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个党员微信群,组织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入群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管,由

党委结合支部定期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等学习教育知识。三是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选育力度,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办农村致富带头人大专班,累计招收学员××人。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注重加强致富技能培育,提高在农村致富领富、带领帮助困难群脱贫的本领。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县委组织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各基层党组织按照确定活动主题,集中开展党日活动,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为贫困户义务劳动等自选动作。

三、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脱贫攻坚活力。

一是深入开展“抓防促保”活动。印发《关于开展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擂台赛工作方案》,以党建示范村观摩、发展党员、壮大集体经济等为内容先后举办××期支部书记擂台赛,××名乡镇党委书记入选全市党委书记擂台赛。以“抓防促保”为内容组织全县农村干部视频培训,开办农村党员干部专题网班。建立了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和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制度,压实镇村两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二是持续实施“树旗立标”工程。大力推进党建示范村创建活动,打造出县级示范点××个,市级党建示范点××个。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制定创建方案和具体规划,明确“五个好”标准,强化措施、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推进创建工作,打造组织振兴的“××样板”。三是深化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

实施“堡垒工程”,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的重要内容,把贫困户“清零”作为达标的重要考量指标,把扶贫脱贫工作开展情况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强化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增强致富领富本领,增强脱贫攻坚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暖心工程”。实施“结亲戚、送温暖,解难题、助脱贫”帮扶活动,把活动内容作为帮扶责任人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帮扶责任人有事没事到家转转、脱贫致富一起算算、大事小情帮着干干、急事难事协调办办、传统节日慰问看看,全县××名帮扶责任人与贫困群众结为亲戚,四年来累计为贫困户解决难题××个,送去慰问款物折合××万元。

四、完善工作机制,搭建脱贫攻坚平台。

一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问责机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建立县、镇两级农村基层党建问题、任务、责任“三清单”,把年度党建责任细化为××项具体工作、××条推进措施,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责任制系统规范落实。二是健全完善督导机制。统筹县纪委监委、两办督查室、县委考评办等多部门综合力量,加大扶贫攻坚督导检查力度,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个督导组,采取实地检查、电话抽查、随机暗访等多种形式,实施全方位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三是健全完善考评机制。把抓党建促扶贫纳入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党建扶贫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在党建扶贫中的履职测评、考核和评价体系,确保党建扶贫见实效。

五、强化基础保障,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一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探索和总结推广出“十种模式”,经验做法被省市媒体多次报道,在全市推进会上交流发言。精选本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特色做法辑印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编》,组织全县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支部书记,举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先后引进各级财政资金××多万元,落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个。全县集体经济2万以下村全部清零,5万元以上村达到××%。二是持续加大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力度。按照增活力、重激励、强保障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基层保障机制,激活了农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尽管县级财力有限,仍然拿出××多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发放离任补贴,四年间县财政累计投入××亿多元保障村级组织运转。三是加大奖励支持帮扶力度。累计争取县财政资金××余万元,县管党费投入奖补资金××万元,修建翻建新建××个活动场所。四年来累计下拨党费××万元集中组织开展走访慰问。

六、认真履行职责,建强脱贫攻坚力量。

一是认真做好帮扶责任人选派工作。按照省、市要求,为做好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选派工作,经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一帮一的选派原则,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各镇(街道)以及县直各单位在职的科级干部每人帮扶一个贫困户,县四大班子领导在所分包的镇确定帮扶对象,各镇在职的科级干部在本镇确定帮扶对象,街道和县直各单位同一个单位的科级干部在同一个镇确定帮

扶对象。本着这一选派原则,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并建立了结对帮扶台账,统一制作了《结对帮扶“连心卡”》、《结对帮扶记录本》,为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对帮扶责任人的宏观管理。在以派出单位为主,对帮扶责任人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县委组织部加强了对帮扶责任人的宏观管理。加强扶贫政策业务培训。与县扶贫办结合,先后××次对县四大班子领导、扶贫系统干部、行业部门干部和帮扶干部进行脱贫攻坚培训。由相关县领导带队,带领县扶贫办的同志和各镇主管扶贫工作的副职到××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掌握了政策、学会了方法、增添了压力和动力。开展履职情况“回头看”。以“五查五看”为重点,县委组织部研究制定了《开展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对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整改“回头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聚焦贫困户帮扶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对照检查,认真整改落实,认真解决帮扶责任人对帮扶职责不清楚、承担任务不明确、扶贫政策不熟悉、帮扶工作不扎实、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推动了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提升了贫困户的满意度。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扶贫脱贫工作督导检查组,以帮扶责任人落实“七项职责、五项制度”情况、结对帮扶“暖心工程”开展情况、“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开展情况为重点,对扶贫脱贫工作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未按规定要求落实、帮扶效果差、群众满意度低的帮扶责任人,将情况反馈派出单位,督促限期整改;对结对帮扶工作问题突出的派出单位,进行追责问责。对“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组织不力、问题突出的,通报批评;对态度不

端正、整改不到位的,约谈相关责任人,并严肃追责问责。并把“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战场,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帮扶责任人帮扶成效作为派出单位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为准确掌握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帮扶工作成效,采取个人总结、认真核查、征求意见、核定等次的方式,组织开展帮扶责任人半年考核工作,推动了帮扶责任人履职尽责。

《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8方面重点任务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通知要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咬定目标,坚持标准,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把网络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信息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再上新台阶,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2020年底前,《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巩固提升。网络覆盖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达到99%,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9%。电商服务通达所有乡镇,快递服务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电商帮扶贫困户增收作用更加明显。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接入率达到99%,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探索采用卫星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互联网+教育”显著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县级以上医院普遍具备千兆网络接入能力,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贫困县。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公益持续深化,构建起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

《工作要点》部署了8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

01

一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主要任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积极开拓网络扶贫信息惠民服务,充分依托已有资源,鼓励相关机构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心理健康疏导,及时提供就医、交通和生活服务信息等。

02

二是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主要任务有:扎实开展网络扶贫深度行活动,动员更多资源和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开展网络促进稳边富民行动,带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持续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网络扶贫项目的支持,扎实推进一批网络扶贫项目。

03

三是优先帮扶特殊贫困群体。

主要任务有:完善特殊贫困群体信息服务,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因病致贫返贫群众救助,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完善留守人员信息服务,实施精准帮扶;带动贫困妇女脱贫增收,打造适合妇女特点的电商品牌;加强对贫困残疾人帮扶,持续推进贫困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保等数据部门间共享;搭建普通话培训学习远程平台,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智能翻译软件。

04

四是以信息化支撑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预警。

主要任务有:加强扶贫开发数据整合运用,进一步完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加强行业部门扶贫数据共享和比对分析;探索大数据技术在返贫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开展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精准动态帮扶。

05

五是深化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

主要任务有:加大网络扶贫东西部协作组织实施力度,督促帮扶双方做好网信资源汇聚和对口帮扶项目实施,促进沟通对接,细化帮扶举措;围绕网信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网信人才培训、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领域,实施一批东西部协作项目,加强项目跟踪问效。

06

六是巩固提升网络扶贫工程成效。

主要任务有:推进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提升4G和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消费扶贫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扎实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开展“网联优教”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项目;健全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反哺归乡创业创新;积极开展网络公益扶贫,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助力精准扶贫。

07

七是建立网络扶贫长效机制。

主要任务有:引导网信企业与贫困地区深化结对帮扶,强化结对帮扶项目的跟踪督促;接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支持已摘帽并稳定脱贫的贫困县纳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提升贫困群众网络技能和信息素养,持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加强网络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成员发挥网络扶贫带头人作用。

08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9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对认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统计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县级政府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力水平和当地实际,分产业确定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徇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农业人才活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篇10

一、教育扶贫,勇做先行者

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发源地、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地位。北师大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致力于服务基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也一直密切关注和深度参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减贫事业。在当下我国扶贫开发的攻坚时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优质教育资源,勇于担当,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是北师大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牵头并推动,于2015年4月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教育扶贫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广泛联合国内外教育扶贫力量,为国内外教育扶贫专家学者和热心教育扶贫公益人士提供高水平发展平台。研究中心以勇于担当、做中国教育扶贫先行者为己任,以坚持教育扶贫理论与实践创新、服务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为理念,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定位于打造教育扶贫智库平台,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支持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摆脱自身贫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劳动者。

研究中心获得批准伊始,便开始系统谋划和整体推动教育扶贫各项工作,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先后赴甘肃、贵州等贫困地区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拟以《教育扶贫决策参考》的形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阅示。

2015年9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成立暨“托起未来之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在启动仪式上指出,研究中心的成立,一方面体现了北师大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开发号召,积极参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一贯作风;另一方面也便于更好地组织和集中学校的优质资源,凝神聚力,为教育扶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扶贫,多管齐下

近期,研究中心将依据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围绕三大任务开展工作。

1. 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扶贫理论研究,建设中国教育扶贫智库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研究中心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教育扶贫理论研究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主要针对教育扶贫的价值与功能、政策与规划、内容与策略、环境与评估等多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研究中心将充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优势和高水平专家学者智慧资源,广泛聚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地方教育和扶贫主管部门,以及国内外教育扶贫专家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深度参与教育扶贫工作,打造我国高水平教育扶贫智库。

2. 面向贫困地区,开展乡村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工程

重点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含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在国家正常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为贫困县再开一些“小灶”。目前国家有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680个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减去重复的县,国家重点贫困县为832个,研究中心计划对这些贫困地区的乡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组织针对性培训。

一是开展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旨在培养贫困地区农村一线学校音乐、体育、美术、书法、英语等专兼职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引领农村学校的紧缺学科教学,逐步加长农村学校紧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短板”,为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计划2015年11月分别在甘肃兰州、青海西宁,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各举办一期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素质提升示范培训班。

二是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管理者中心共同实施“2030未来乡村学校计划”。该计划已于2015年6月19日,该计划立足国家重点贫困县,以系统变革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手拉手,以城市帮农村,让更多贫困地区的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员、教师及社会其他人群接受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赋能于教师和校长,让农村学校逐步具备内生性变革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学校成为帮助孩子更好地迈向未来生活的乐园,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教育脱贫问题,促进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为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研究中心聘请了世界级管理大师、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先生担任总顾问,并协调了北京市的50所学校与贫困县的50所学校结成对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以县为本,区域联动,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深入分析区域基础教育实际的前提下,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校长管理水平为着力点,以内涵质量提高为主线,通过高校、地方政府、公益基金三方合作,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名师团队,打造一批在不同学段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的基地学校,推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区域每一位儿童的健康成长,构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协同创新的教育扶贫模式,引领贫困地区乡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除此之外,研究中心还将牵头组织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业对接培训和学历提升等项目。研究中心将利用自身平台,加强对贫困户子女的职业教育培训,以行业领域需求为牵引,进行职业培训,采用“学历+职业”的双证认证模式,实现“培训

1人、脱贫1户”的目的。

3. 搭建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交流平台,引领中国教育扶贫事业发展与创新

研究中心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国或区域性“教育扶贫论坛”及专题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吸引和聚集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专家,深入研究探讨我国教育扶贫的有关重大问题,群策群力,通过多种思想的广泛交流、碰撞、共融、达成相关共识,引领教育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进而促进教育扶贫领域的发展。

三、教育扶贫,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