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11:31:25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03-0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加深,人们都意识到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将受教育者从学生培养成劳动者的必经过程。近几年,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讨如何根据社会职业教育环境搞好顶岗实习。但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分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措施

1.制订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纲领,如何确保实践教学环节高质量的完成、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率,是学校的主要关注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2.成立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相关指导小组

为保障对顶岗实习的科学有效管理,需要设立由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应由学校系、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和策划。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带头,校内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实习单位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组成,负责对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管理。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由学生自我选举,由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确认后成立,负责本小组成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与工作的自主管理。

3.制定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相关措施

为保证高职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完成。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双导师制”,即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与指导,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双考核制”是指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三监控制”是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结,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

1.顶岗实习的计划

(1)确定顶岗实习的目标。顶岗实习的目标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等。

(2)编制顶岗实体工作计划。依据已确定的顶岗实习目标,考虑学校现有的校外实训条件,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现状,制定好顶岗实体工作计划。总体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编制计划的现实条件分析;总体工作计划实施主要内容;总体工作计划预期绩效分析等。

(3)编制组织方案。顶岗实习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结构;同时实习工作能否正常进行,还有赖于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教师及其他人员的努力和相互配合。

(4)实施方案。依据已编制的总体工作计划,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对总体工作计划的事实化、具体化,实施方案即行动指南,能指导整个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实施方案包括:顶岗实习学生工作安排、顶岗实习准备工作计划、顶岗实习内容安排、顶岗实习工作过程计划等。

(5)编制质量管理计划。顶岗实习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执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监督;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并予以辅导;督导人员对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各层次的质量管理须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并做到“量化考核”。

(6)编制进度管理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明确主要步骤,设计每个步骤的工作持续时间,据此编制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此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指导教师根据进度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跟踪、指导、考核。

(7)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学生的顶岗实习是真正的工作,在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必须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如: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指导;编制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等。

2.顶岗实习的实施

(1)顶岗实习动员。顶岗实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实训活动,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以“工作者”的身份独立完成企业岗位工作。在顶岗实习活动开展前,学院必须召开由实习教师、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全体实习生参加的实习动员大会,使所有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2)顶岗实习准备工作。第一,实习学生在了解顶岗实习目的、意义及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自己的能力要求,提出自己的实习计划,该计划由实习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审核、修订,作为每位学生的实习活动指导计划。第二,实习教师应理解顶岗实习的真实“内涵”,即:培养学生独立的职业实践能力,应了解顶岗实习的具体任务,明确实习教师在实习活动中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习教师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计划。第三,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理解顶岗实习意图,明确学生急待提高的实践能力的内容,并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企业工作任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

(3)顶岗实习的实施。实习学生按照各自编制的实习计划,结合实习企业下达的工作任务,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以独立“工作者”的身份开展实习工作,并接受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

实习教师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及自身的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有效地技能指导、过程管理、成果验收。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及自己的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下达工作任务,对工程过程、工程成果进行考核。

(4)做好顶岗实习过程、成果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工作。第一,顶岗实习过程资料包括: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实习纪律记录;顶岗实习的工作记录、顶岗实习日记、顶岗实习调查报告等。第二,顶岗实习成果资料包括:实习实物成果、以图片记录的成果、以视频方式记录的成果、实结等。第三,资料记录: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实习纪律记录由实习老师(或委托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记录;顶岗的工作记录由单位相关人员出具;顶岗的工作成果资料由本人或单位提供;顶岗实习日记、顶岗实习调查报告、顶岗实结等由学生撰写。

3.顶岗实习的监控

为了确保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顶岗实习的计划、人员等进行全方位、过程化的监控。

(1)配置专门的督导人员。高职院校为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需要在人事上配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督导人员。督导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实习教师、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处理,保障顶岗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应按已制定的工作计划,实习教师、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过程点的质量考核;督导人员对实习教师、聘请的管理人员进行阶段性的质量考核。

4.顶岗实习的改进

在顶岗实习完成后,应及时组织专门人员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对可行的做法进行总结,并作为经验加以推广;对出现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寻找对策,并将对策作为下次编制实习计划时的重要的参考性方法。

顶岗实习工作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将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以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 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2 万 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3 徐丽香、黎旺星.推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8(9)

4 卢飞跃、渠川钰.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顶岗实习 过程管理 实习评价系统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00-00

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和实践课程后就到了再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的阶段,而顶岗实习则是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这是高职教育教学职业能力环节实践上的关键,能够达到快速的梳理职业意识,通过过硬的职业技能来实现职业目的。通过网络模式下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评价,来达到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岗位。但在落实这一政策期间,发现在实习岗位、实习管理和实习评价这三方面遇到了难题。本文则主要以这几方面难题为入手点来重点介绍顶岗实习评价系统构建的具体措施。

1实现网络模式下的学生顶岗实习活动过程管理

1.1网络模式构建学生校外实习全过程管理

教育部公布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学校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因此,为了加强实习的组织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实现顶岗实习过程化指导及管理,高职院校应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让网络平台作为学生和指导老师顶岗实习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制定了规范的流程,具体步骤可以下面几个过程进行参考:(1)实习开始前,由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做好实习动员,阐明实习的目的、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相关规定;组织学生开展岗前培训并及时在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平成在线实习申请;专业教研室组织签订学校、企业、学生实习三方协议,整理《学生顶岗实习汇总表》,提交系部备案;(2)学生到岗后一周内,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向指导老师发回岗位落实情况、具体工作内容、企业指导老师等相关信息,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3)学生按实习的要求,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向指导老师提交阶段性工作报告(在线提交实习日志、实习周报、实习月报、实结等材料),实习开始四周后校内指导老师填写对学生的调研问询记录;(4)顶岗实习结束,指导老师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上完成对学生的评价;(5)实习结束回校后,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向校内指导老师提交《顶岗实习鉴定表》和顶岗实习工作成果(工作成果如是实物,则需要另外提交)。(6)校内指导老师评审考核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成果,在学院教务系统填报毕业综合实习和生产(顶岗)实习成绩;(7)校内指导老师应整理归档的资料有《学生顶岗实习申请表》、《顶岗实习鉴定表》和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成果。优秀成果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形成全院优质共享资源。

1.2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各角色职责与分工

高职院校可对指导老师、辅导员及学生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具体方式如下:

(1)指导老师的职责:指导老师是“2+1”生产性实习和毕业前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学院相关规定必须确保每周至少与被指导学生联系一次,并将联系情况周报至主管辅导员;(2)班主任的职责:在第五学期期末学生办理了毕业前顶岗实习手续至第六学期第12周为周报制的第二责任人,第六学期的第13周至学生毕业离校为周报制的第一责任人;(3)主管辅导员的职责:负责汇总整理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周报情况,每周确认联系学生的OA,例如“请老师们确认第三周学生联系情况”等。(4)系内学生工作负责人:统筹落实周报制,并根据工作情况通知系相关人员召开系党政联席会议,以便确定有关事项;

2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系统构建

2.1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成绩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可定为总分为100分,其中:校内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占50%,企业兼职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占50%。总评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设优秀(得分≥90分)、良好(80≤得分

2.2企业兼职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标准

企业兼职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实习态度、实习纪律、实习能力和实习工作成果四个方面,详细评价标准如下:(1)实习态度(10%):深入生产、服务一线,积极参加顶岗实习工作,尊敬指导老师及实习单位工作人员,不怕脏不怕累,紧密联系实际,勇于实践,刻苦钻研业务,态度谦逊,勤学多问,注意安全文明生产;(2)实习纪律(20%):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能保证实习时间,服从实习安排,遵守实习管理制度,全勤,按时完成岗位工作任务;(3)实习能力(40%):在岗位实习中表现出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参与组织实施并完成本岗位任务以外的工作内容;(4)实习工作成果(30%):提交的工作成果(包括实物成果、设计作品、论文、报告等)有技术改革和创新成果(独立完成或与人合作),能够转化为商品,具有现实使用意义和推广价值,能体现团队智慧和合作精神,论文、报告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或因顶岗工作成绩显著而获得顶岗实习单位的嘉奖(必须提供证明材料)。

2.3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构建标准

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也体现在考察学生实习态度、实习纪律、实习能力和实习工作成果四个方面,详细评价标准如下:(1)实习态度(10%):重点考察是否得到实习单位好评。其他与校外指导老师考察点相同;(2)实习纪律(20%):在岗位实习过程中,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能保证实习时间,经常保持与家长、辅导员及指导老师间的联系,及时汇报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工作体会与心得,详实做好校外顶岗实习记录,按时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任务或岗位工作任务,全勤;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网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在整个高职院校评价系统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评价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训是否到位。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过程中,实习过程和评价探索都能够直接提高学生未来在社会上就业的的职业素养,并且在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创新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职业道德。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高职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哲.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7)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3

Abstract: Taking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Ningxia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and starting from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field work,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modes to enhanc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rove the effect of computer related majors field work.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运行模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ield work;oper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84-02

0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完善计算机相关专业顶岗实习运行模式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对现有计算机相关专业顶岗实习运行模式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从2009年开始,在全系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全面推进顶岗实习工作,探索并形成了“四阶段二结合”的顶岗实习运行模式。所谓“四阶段”是指顶岗实习规划为四个步骤或四个阶段:宣传动员培训、选定岗、指导巡视督导检查、总结验收。“二结合”是指: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校企合作、多手段对顶岗实习管理、指导与评价相结合。

1 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完成顶岗实习运行过程的“四阶段”

1.1 搞好顶岗实习前的宣传动员及培训工作 使学生正确树立顶岗实习的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顶岗实习态度,是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落实到位的首要因素。宣传动员及培训阶段的重点就是解决学生的观念和态度问题。为此,我们在学生离校实习前一个学期就开展了顶岗实习宣传动员工作。我系成立了学生顶岗实习领导工作小组。有关领导、专业研究室主任、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共同参与宣传动员及培训工作,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拟定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分专业着重抓好四个层面的顶岗实习宣传动员培训工作。一是系部层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将顶岗实习岗前培训的有关教育的内容包括当前就业形势、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以及顶岗实习的观念态度等方面,主要依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相关内容与就业指导课的结合,分为课堂教学和集中讲座两种形式进行。二是实习教学及学生管理层面教育。重点围绕顶岗实习工作方案进行顶岗实习规划、管理、任务与考评办法宣讲。明确顶岗实习各方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及顶岗实习任务及成绩考评办法,使学生熟悉顶岗实习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管理措施,这里主要侧重于操作层面的方法教育。三是专业层面教育。重点围绕专业顶岗实纲、实习计划要求进行专业顶岗实习的具体任务及任务书的填写要求等的宣讲。四是企业文化教育。要想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感受企业文化,能够顺利进驻岗位工作并打下良好基础,最好邀请顶岗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及往届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及经验介绍。

1.2 做好选定岗工作 为了提高顶岗实习高品质以及顺利落实到位,我们重点在于找到高含量、专业对口、数量之大的实习岗位,以此来当做学生顺利实习的保障。在选择岗位初期,我们应该多关注和往届顶岗实习学生合作密切的企业、本地企业以及经济发达区域发展较快的企业用工的需求量,结合专业和学生需求,为企业和学生牵线搭桥,联系顶岗实习岗位。

首先联系往届顶岗实习密切合作企业,我们将这些往届顶岗实习密切合作企业作为我们今后顶岗实习的课外培训基地。以往和顶岗实习合作密切的企业,为高职学生实习与就业、教师在职锻炼、产学合作以及社会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顶岗实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创新创业能力,更大程度上提前增强学生对劳动观念、岗位意识、纪律意识和职业素养的认识。而我们多建立一些数量足够、合作稳定、专业对口的课外培训基地,才能够让顶岗实习有更好的质量保障。多年来我系在本地和外地都建立了一批稳定的课外培训基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保障。再次是本地企业招聘。为了满足本地企业在顶岗实习中建立的既现实又较为长远的岗位。我们和本地企业的合作,重点是与本地许多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在本地顶岗实习奠定了良好基础。最后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就要求岗位技术含量高,相比之下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在经济发达地区我们为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各方面的需求,积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习岗位。

顶岗实习能否顺利地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每个学生有自己心仪的、比较满意的实习岗位。为了让学生有较为满意的岗位,我们采取学生与企业互相选择,如企业招聘、院系推荐、学生自我推荐三种方式来保证每位学生有自己喜爱的实习岗位。

1.3 落实指导巡视督导检查工作 顶岗实习活动将至少持续半年,期间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就要有好的管理,需要对到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巡视、督导和检查。需要提高活动管理层的管理水平,进行贯穿始终的考评体系。同时通过教研室主任、指导老师组合加上兼职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层的组织架构。系部各教研室各专业需要教师和企业指导双向结合来组织建立管理队伍。在组织管理建设方面,校企将共同参与管理实习领导层和实习指导小组,还有学生自己管理组织的三管组织。各级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而剩下的两个组织即实习指导小组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则要分别建立。实习期间我们建立的通讯手段,如QQ群、网络,这些都是为分散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更为集中的管理。此外,我们还会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共同参与的三管考察体系。要求指导教师每月至少指导检查一次,平时辅导员随时了解学生到岗情况,系部领导坚持对整个实习活动进行全面的掌控督查。期间会对出勤情况、工作态度、任务完成质量、个人创新改进等进行评分,为后期的总结评价提供依据,保证活动质量。

1.4 系统性总结嘉奖 每次的顶岗实习活动结束以后,要求学生提交有关顶岗实习旁证材料,顶岗实习旁证材料主要是顶岗实习计划,阶段小结记录和顶岗实结等材料,先由指导教师把关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提交,需要校企指导教师、实习助理和系部领导进行把关验收,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实习学生给出最终顶岗实习成绩,对于指导教师给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各类工作完成情况汇总统计。每次实习活动结束后,学校都会组织人员对实习工作中的事项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最终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及导师加以嘉奖。

2 结语

近年来,我系积极推进顶岗实习工作,认真探索顶岗实习运行的新模式,在落实顶岗实习管理和指导上下功夫、在规范上做文章、在模式上求创新,每年顶岗实习覆盖率都在9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不利因素影响,计算机相关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我系学生顶岗实习覆盖率仍然达到了95%左右。但现有计算机相关专业顶岗实习的运行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改进和提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而继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J].西北职教,2008.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 顶岗实习学生 心

理健康教育 EAP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25-02

一、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顶岗实习学生主要存在的

心理问题

高明曾在2012年对565名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这3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和大学生常模。总的来说,高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适应能力不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企业生活,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但在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对企业的管理不满意、生活不适应、同事关系不和谐等问题经常抱怨,没有主动去适应环境,有的学生甚至动不动就离岗,给学校和企业造成极坏影响。

2.人际关系处理不善。很多学生性格单纯、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经验,在工作中处理不好与领导、同事或客户的关系,甚至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缺乏沟通能力。

3.情绪困扰。在高度竞争的企业环境中,当常规的情绪调节方法失效后,学生可能会面临情绪失控而又无人帮助的情况。

4.自我认知偏差。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只想到实习单位做领导和管理工作,不愿去基层一线做具体的工作。但是在领导、在学历高的人面前,或是遇到困难时,又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

问题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院2010级顶岗实习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该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可以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却对顶岗实习学生帮助甚少,而大三学生的危机事件又往往发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顶岗实习这一阶段变成了一个真空期。

1.理论研究薄弱,参考经验缺乏。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查找中国知网,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探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论文不到10篇。

2.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存在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不均匀的情况。大一新生入校后开展新生心理普查、排查及后期跟踪,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而对大二、大三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极为有限。虽然每年“5.25”心理活动月要求各年级学生参加,但仍然是以大一学生为主,针对二、三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心理的教育也仅限于几次讲座,缺少系统跟踪和个性化的服务。朱易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为:“对大一新生过分关注,对大二年级适当关照,对大三毕业生放任自流”。

3.职业教育的开放度不够,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均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学管理部门缺乏沟通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者既不了解顶岗实习学生,也不了解企业,大部分的工作局限于“课堂、活动、咨询”这个狭窄范围,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

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产生众多心理问题,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又无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EAP的具体应用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以下简称EAP)是美国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企业界所推行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支持项目,旨在帮助员工解决心理、行为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强化工作中的团队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组织管理效能的双重目标。据1995年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的资料称:美国对EAP每投入1美元,便会得到5~7美元的收入。

(一)EAP在高职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执行模式

常见的EAP执行模式有内部模式、外部模式、联合模式、混合模式4种。高职院校可采用混合模式,即顶岗实习单位有EAP服务的,学生就享用该单位的EAP服务;顶岗实习单位没有EAP服务的,由学校向这部分学生提供EAP服务。可见,学校是提供EAP服务的主体。

(二)EAP服务的实施方案

EAP的实施类似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针对的对象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服务的时间从顶岗实习开始持续到毕业。

1.心理状况调查。通过问卷、面谈、小组座谈等形式评估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组织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是工作环境的问题还是企业软环境的问题,向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内部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丰富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内容,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消除问题的诱因。

顶岗实习学生到岗的两周内就要安排心理状况调查。对于顶岗实习较为集中的企业安排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的教师开展此项工作,开展的形式可以是集中完成调查问卷,也可以是小组座谈;对于较为分散的情况安排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的同学负责完成,主要是通过QQ等网络工具获取相关信息;针对联系不上或无法完成调查的学生要特别注明原因是什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是校内EAP服务的总牵头人,要负责统和各个顶岗实习点的调查结果,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分析原因并向学校、企业提出意见,同时向各顶岗实习点反馈情况并安排进一步工作。

2.心理健康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各顶岗实习点的调查结果,通过宣传手册、海报、自助卡片、网络、讲座、微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认知。

关于职业心理的教育工作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就要开展,甚至是新生一入学就开展,校企双方必须及时地将学生所选择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手段、培养理念,以及整个教育流程全部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适应问题、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问题,可制作成微博推送到学生手机上或制作成宣传手册等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用担心、焦虑,当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要及时向别人寻求帮助,并留下咨询电话或网络咨询方式。

3.教育培训。对于顶岗实习学生较为集中的地方可以通过讲座、团体辅导、团体活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调节职业心态等知识,能够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和工作热情,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是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的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的成员,甚至是企业的员工。

4.心理咨询。通过电话、网络或者团体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顶岗实习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因为顶岗实习学生大部分在外地的特殊性,目前主要开展的咨询方式是电话及网络咨询,学校要建立好免费的电话热线和网络咨询平台,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要还懂得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和技术。

5.效果评估及总结。学校要做好EAP工作阶段性结果的调查反馈和总结,帮助学校或者企业了解EAP实施效果,并根据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和调整方案。这一工作尤为重要,只有让学校和企业看到EAP的效用,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这项服务。学校也要发挥辐射地方的功能,帮助我国更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EAP服务的投入是值得的,EAP通过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绩效,改善组织管理。

(三)EAP服务的原则

1.预防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EAP服务的对象为全体顶岗实习学生,以发展性、建设性、教育性和预防性为主。这一点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一致。

2.学校、家长和企业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导致的。学校要争取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支持,顶岗实习并非学校唱独角戏,而是学校、家长和企业三者互相联动的一个过程。只有学校教师,家长和企业三方面相互关注和配合,共同管理、教育、帮助学生,才能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3.解决普遍与特殊问题相结合的原

则。因为个性、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不同,顶岗实习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殊性,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是相同的,这就让EAP服务要关注他们的共性,也即普遍性。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时要将普遍与特殊问题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其自身问题。

总之,把企业的EAP福利运用到高职顶岗实习学生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入职后遇到的问题,提高人际交往技能,进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获得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的认同,充分发挥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值得在高职教育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

[2]朱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J].文教资料,2010(34)

[3]吴玲玲.DK公司员工援助计划

(EAP)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课题(2013JGB337)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高职;会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课题编号:GJXHZ2013-3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3日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原则

顶岗,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经营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们转变观念,从大学生活、学习中转换到现实社会,了解社会,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通过实习,可以增强岗位意识。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实习,可以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见识和工作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应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把学校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并学习致用。

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实习单位分散化。会计专业由于其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每个单位不可能同时容纳多人进行实习,而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又比较大,导致学生的实习单位较多,比较分散。

(二)实习岗位多样化。会计岗位的多样性以及实习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时,首先选择的实习单位性质不一,有的去制造业,有的去商品流通企业,还有的去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其次实习的岗位大多跟会计相关,但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有出纳、材料会计、库管员、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助理等岗位。

(三)实习指导松散化。由于存在实习单位分散、学生数量较多、实习岗位多样等特点,导致管理存在松散化,学校不能深入到全部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平时只能依靠实习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容易产生脱离于学校管理之外的感觉。所以,学校务必增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强化过程监督和指导。

三、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院按照“实习前动员,实习中督导,实习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抓好顶岗实习的每一步,确保学生在顶岗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就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实习前动员

1、严密规划。在实习前,一定做好严密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目的、方式、进度、内容、岗位、管理、实习报告或实习手册的填写以及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多项内容。从教育过程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虽然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是实习过程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它更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不能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不用再管其他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要将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细节之中。

2、做好动员。做好规划之后,要提前进行学生顶岗实动员,吹响实习的号角,宣传动员主要包括:一是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三是顶岗实习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动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提高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

3、寻岗定岗。顶岗实习能否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找到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首先,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联系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寻岗、定岗,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岗位。确定岗位后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台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方式等,把好实习的第一关。

(二)实习中督导。学生的实习单位、岗位确定后,真正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三方联动,进行过程督导和管理,把好实习的第二关。

1、学校过程督导。学校层面,务必做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实习指导教师,实施“全过程指导、无缝式对接”,要求学生做到“每周有日志、每月有汇报,结束有报告”。由于实习学生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进行实时指导,建立师生之间的联系。

(1)每周日志。实习日志记录着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实习体会与收获,每周至少要求学生写1~2篇实习日志,随时记录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实习日志,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2)每月阶段性汇报。一个月结束后,学生应该对整个月的实习做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情况,或者倾诉工作中的苦恼与欢乐,有哪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去分享实习的收获。

(3)实习报告。实习全部结束,每位同学要完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实习报告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实习单位简介、实习过程、收获与体会、实习单位评语等内容,作为顶岗实习的重要档案进行留存。

2、实习单位实战指导。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到了直接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实习情况应全部在实习单位的掌控之中。从考勤、职业道德、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实践技能、专业指导等多方面要求学生,将学生视同单位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严要求、强管理。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6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安排是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在论述该专业顶岗实习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该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培育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技能培养是关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并且制定出台了《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不少高职院校也已开始探索与实践,学生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则是“工学结合”精神的实践表现之一。

2顶岗实习的内涵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性劳动,其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也就是说,岗位实习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上按照“准员工”要求实际操作,进行岗位实训的实践教学活动(刘合群等,2005)。

3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国际贸易类的工作岗位按工种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质检员、货代员、报关员等,这些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偏向技能型、应用型,这恰巧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说高职国贸专业培养出的技能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适应目前外贸类岗位需求的情况,这意味着国贸类专业在高职专业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顺应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外贸技能型人才,顶岗实习是必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感受企业的运作管理,它有助于学生认识、了解、熟悉专业工作环境及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校内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感悟职业活动必备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合理的顶岗实习安排能够将校内教学与企业学习相结合,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高职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基本都有“工学结合”的实践,大部分院校是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半年的“毕业实习”,有些学校则除了毕业实习外,还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不论是毕业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其实质都是“顶岗”学习,在此,我们统一叫做“顶岗实习”。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最常见的教学体系模式是“2+1”模式或“2.5十0.5”模式,也就是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安排学生半年或者一年的校外工作体验。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安排的“2+1”模式或“2.5十0.5”模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4.1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如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是“2+1”模式或“2.5+0.5”模式,也就是说学生的顶岗实习被安排在毕业前进行,顶岗实习结束,马上进人毕业就业状态。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能更早地进人社会学习,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但这却并没有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精神付诸于最佳的行动。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顶岗”的过程对已学知识有新的认识与消化,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梳理与明确;并在“顶岗”中学习感受,学校内无法体验到的真实工作氛围,缩短就业的适应期。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普遍存在的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的教学安排虽然能让学生在毕业前夕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但它仅仅是提早了学生就业的时间,让学生早半年或一年进人社会工作,却并没有从整体上起到培养高技能型的目的。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不利于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总结与进步;另一方面也无助于学生校内阶段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很多学生在人学后的前两年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大三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目标开始明确,但却没有了在校集中学习的机会。

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直接导致整体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欠佳。

4.2顶岗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明确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属高职热门专业之一,每届学生数量较一般专业大,且由于外贸类的公司大多是小型公司,每个公司的人才需求的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很难像理科专业一样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为了使学生找到顶岗的单位,大部分学校都是学生自己找单位与学校单位推荐相结合安排顶岗实习单位,且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单位类型及岗位要求把握并不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在定教学目标与内容时,无法对学生作出严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只能模糊定义。

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明确直接导致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向不明确,学生的实习目标不明确。根据笔者简单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使用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安排的高职院校,其国贸专业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就是可以提早工作,早点就业,早点进入社会。显然,想通过目前这样“顶岗实习”安排达到高职国贸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乐观。

4.3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指导不到位

顶岗实习作为教学内容安排之一,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但如上所述,由于国贸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较分散,对学生的实习要求不高,且并不一定专业对口,因此大部分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上并不重视。一般会随机分配学生给相关老师指导,指导老师也只是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了解下情况,偶尔也会下企业进行查看,但由于现场指导时间短,没有集中性指导,学生间缺乏交流,指导效果一般。

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是否到位,是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把关非常重要的影响方面。学生的实习效果只有通过教师的点播与指导,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在顶岗指导上的不重视,投人不足,使实习指导只停留在与学生保持联系的表象管理上。

4.4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欠佳

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以及教师指导质量的管理。但大部分院校在这两方面的管理上均存在着“形式为主、缺乏实质内容”的状况。

由于实习指导的分散性,校外指导的难度较大,资金投人要求高,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该方面的投入均有较大缺口,一般学校仅对集中组织的大批量学生的实习派出带队教师,大部分情况下不安排老师专门负责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而是由教师一边在校内任教,一般兼职担任校外顶岗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金上的欠缺,学校对指导教师无法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则基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变成了对顶岗实习资料上交的表面文章。

5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改进的建议

目前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卜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均处于顶岗实习实践的起步阶段,对顶岗实习的重视度还不够。但高职教育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各高职院校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前审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是关键。在资金能到位的情况下,顶岗实习的教学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如下改进:

5.1时间安排:大学末到大学中

要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顶岗中学习与成长,高职院校首先要改变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将以往定在大学末(毕业前)改为大学中。目前也有高职院校有这方面的实践,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采用“1+4x0.5秋去、春回”模式,将大二的第一学期和大三的第一学期作为学生顶岗的时间(匡希龙、王章华,2007),也有学校把该模式叫做"3111”模式(山颖,2008);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游专业则采用“1.0十X+Y模式(王婷,2008),将顶岗安排在校内学习一年之后。这些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顶岗与校内实习交叉进行,改变了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的教学安排。

国贸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也可以安排在校内学习一年之后,学生在一年学习后对基本的外贸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即可安排其在外顶岗实习。这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专业技能及其他素质上的不足,明确接下来校内学习的目标,校内学习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会立竿见影。

5.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分别制定

理科类专业的顶岗实习一般都集中安排,学生轮岗学习,其教学目标明确。但文科类的,由于集中安排不可实现,岗位适应期长,一般不适合轮岗,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间的要求不一,很难统一制定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按岗位定目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教师对外贸类工作岗位做详细介绍,并让学生做相关的性格测试及技能测试。测试结束后,以心理、技能测试结果提示的该学生适合的岗位走向为主导,以学生自选为辅助,将学生分组定岗,如可分为单证组(细心、安静的同学)、业务组(活泼、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跟单组(灵活、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等。学生分组后,可根据不同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该组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最终进行目标考核。为避免学生因对岗位或自我性格的错误认识而选错组,可以允许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申请换组,但每人只能申请一次,换组之后其学习目标与要求也随之改变。

这样的分组定岗、按岗定目标的安排可以改变以往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不明确的现状,有助于后续的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明确化及顶岗实习考核的明确化,并且这样的分组顶岗还可以达到因人制宜的国贸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5.3学生指导:分组定人指导、集中定时指导

“分组定人指导”指的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根据岗位分组情况定专业老师指导,各分组老师需对学生进行岗前的专业培训,跟踪学生的整个顶岗过程,并给予实习建议,负责知识总结、组织学生交流等工作。“分组定人指导”有助于实习培训、实习建议、知识总结、实习交流等环节的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集中定时指导”指的是按一定的频率,如每两周回校一次进行集中交流与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调整学生回校的次数与时间。这种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国贸专业顶岗,或者说文科类专业分散顶岗实习,教师指导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集中回校指导是学生间交流提高的有效途径,交流后的教师总结也会更加地有针对性,有望提高指导效果。

5.4顶岗教学管理:学生实习质量、教师指导质量两手抓

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普遍存在的顶岗实习“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及“教师指导质量的管理”上均存在着“形式为主、缺乏实质内容”的状况,解决资金投人问题是根本,只有资金上充裕,才能合理安排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老师才有精力、有动力将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在资金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学校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学生实习的质量及教师指导的质量进行监管与考核。在学生实习质量上,应该通过校内及企业指导老师联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企业指导老师主要负责现场指导,校内指导老师负责定时集中对学生指导。企业的指导老师安排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提高,提高实习的效果;校内指导老师定期组织的校内交流指导,则可以一方面帮助学生做实习的总结,对专业知识做更广的延伸,另一方面校内集中指导还可以让同一组的同学增加交流,促进学生对其工作岗位的理解与学习。另外,校内指导方面,学校甚至可以安排不同组同学之间的交流环节,以让学生对外贸岗位有更全面的理解。在教师指导质量上,通过校内、校外教师互相督促,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将起到使顶岗实习事半功倍的功效。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 评价体系 量化指标

1 研究依据及必要性

1.1研究依据

教育部在2012年11月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安全管理、技能要求、以及企业的责任等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但是顶岗实习从整个管理上都存在着众多的不足,特别是在学生成绩效果考核上可以说处于严重的混沌状态,没有细致的、科学的、体现能力本位的考核体系。只注重结果考核而忽视过程考核,只是校内教师的片面考核而不是企业人员的全员参与,考核形式的单一、指标的不健全等等因素导致了顶岗实习的考核不能满足要求,而使得顶岗实习不能达到教学的需要,所以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现能力本位的考评体系,以推动中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1]。

1.2研究意义

结合我校及同类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参照上海通用汽车对中、高职ASEP项目企业实习的管理评价机制,总结现行的顶岗实习考核方式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2]:

(1)目前的评价办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2)现行的办法没有纳入技能考核内容(3)企业参与顶岗实习考评的积极性不高(4)顶岗实习教学反馈系统不健全(5)对评价系统研究不够深入(6)企业性质与层次、条件的差距导致评价的难以平衡

综上所述,建立一套科学的、公正的、系统的、体现能力培养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和办法势在必行。

2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广泛研讨,确定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程序和评价办法;确定评价的量化指标以及考评内容。

分阶段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顶岗实习过程时间长, 管理难度大, 评价结果应充分结合过程考核, 将过程考核与过程管理紧密结合。我们将顶岗实习过程分解成三个阶段, 即初期阶段(顶岗实习任务下达)、中期阶段(过程控制)、末期阶段(顶岗实习成果总),总体上由教学计划开始运行,到过程控制,最后反馈到教学计划的修订的一个闭环控制。初期阶段包括制定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实施计划、顶岗实习动员和岗位选择等几个方面。中期阶段主要是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三个方面进行跟踪指导;末期阶段包括实习手册批阅、实习答辩、成果鉴定等。过程管理依据制定的指标体系中各个二级考核内容, 对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确认学生在各阶段的参与情况, 做到记录齐全, 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3.1研究基本思路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结合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对中高职学生实习考核办法,从教学培养目标出发,以确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为目标,确定研究思路如下。

1)广泛调研,征求企业以及毕业学生的意见,初步确定顶岗实习考核程序和办法;

2)量化一级考核指标,并征求企业以及毕业生代表的意见;

3)量化二级考核指标以及权重,并征求企业以及毕业生代表的意见;

4)在教学中进行实践验证,并总结经验。

3.2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调查研究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注重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有机结合[3]。

4 结论

4.1在实践中进行指标体系的运用

校企共同合作参与考核评价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采用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针对各考核内容和主要观测点, 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和评价比例。企业将顶岗实习的学生视为正式员工, 采用同一标准, 严格管理, 统一考核。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区别, 才能加快向社会人的转变。企业按员工的考核方式如产品合格率、产量、出勤率、工作态度、合作态度、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现场考核等内容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考核, 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实习手册、总结、获得的技能等级、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4.2成果鉴定

顶岗实习以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最终目的, 学生在阶段性的顶岗实习后应有具体的成果体现, 如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考证、作品( 产品) 设计或制作、方案策划、竞赛或评比中获得的荣誉等。学校在评价阶段对各类成果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记入成绩。

4.3实施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颁发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并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工作, 在实践中除了把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学业成绩外, 还实施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颁发制度。由校企双方共同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 以此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增强评价过程的严肃性和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建立了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在校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和要求,促进他们加强实践能力训练,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另外,教师通过指导实习和巡查,了解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动态和行业发展,对制定教学计划、组合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4制定建立科学合理、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顶岗实习在计划阶段就应制订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依据岗位性质确定评价指标, 并进行量化, 统一标准, 以求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顶岗实习评价细则

另外,根据中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并逐步完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明确评价内容, 二级指标作为具体考核内容, 三级指标为主要观测点, 并规定各观测点的权重和等级标准。

参考文献

[1]洪学娣,陈海霞.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性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12(1):29-31.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体系 过程监控 结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了职业训练,既提高了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又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领导、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增强了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特别是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目前高职学院的顶岗实习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无法通过顶岗实习真真正正融入职场。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其它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的几点看法:

1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1.1思想上重视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教学模式,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败。

学校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做好宣传、动员动作,化解学生的抵制、搪塞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习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合作精神、诚实守时精神,从而顺利地走向社会,成功地进入职场。

1.2制度做保障

顶岗实习是一项教学活动,为了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学校应该尽可能做到顶岗实习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相关制度,要将学生顶岗实习应该做到的、应该遵循的相关要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特别是学生远离学校大本营,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活纪律、工作纪律、行为规范更应有章可循。比如,学校可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顶岗实习纪律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各项实习纪律;建立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制度,确定顶岗实习的考核内容及权重分配;建立突发事情处理机制,为带队老师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指导;建立健全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工作动力,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文件和制度,确保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2建立四级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地避免顶岗实习出现“放羊”现象,高职学院必须联合实习企业共同建立系统的实习管理体系,以保证顶岗实习这一项教学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笔者所在的高职学校则是按照以下的四级(学生小组长、实习驻点老师、实习负责老师、学院系部)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来进行组织的,学校、企业、老师、学生各司其职。

3全方位监控顶岗实习过程

3.1顶岗实习开始前

一般来讲,学校与顶岗实习的企业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和学校教师不可能直观地了解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学校在与顶岗实习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前,可派专门负责实习的教师前往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用人机制、薪酬制度、食宿交通等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与企业达成协议。学生开始顶岗实习前,学校各系部、教务处要召开专门的实习动员大会,宣传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强调顶岗实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激发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另外,可以就学生关心的食宿、交通、薪酬等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放下包袱,安心、安全、稳定地进入实习企业。最后,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学校要与学生签订相关的安全责任状,让学生意识到顶岗实习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指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实习带队老师和驻点老师。

3.2顶岗实习过程中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实习驻点老师要根据企业各岗位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心理等特征,将实习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人,并加强对实习的现场管理和指导。实习驻点老师通过每天的学习、生活检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等动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系部实负责老师要及时与实习驻点老师、学生和企业相关负责人联系,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给学生和企业,将学生的顶岗实习的情况报告给学校,并不定期的去企业督促、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指导学生填好有关的实习纸质文稿。为了方便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学校甚至可以组织有关专门人员建立网络化的信息操作平台,如建立QQ群方便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实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建立网络版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弥补有关专业老师无法亲临现场指导实践的不足,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

而企业在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则应扮演主要的角色,实习驻点老师起辅助作用。企业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把实习学生作为准员工来对待,以留住人才的态度来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加强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在企业化的管理体系中体会到校企环境的差异,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职业操守。通过一些列的措施,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是企业未来的主人,而不是充当服务员和打杂的角色,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3.3顶岗实习结束后

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将实习日志等纸质文稿,包括实习单位签署的实习意见和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给出的成绩,一并上交给实习驻点老师才能离开企业。实习驻点老师根据学校的有关实习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给出的成绩,给出每一个学生的顶岗实习综合成绩,以作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要依据之一。

4及时对顶岗实习结果进行评价

整个实习过程完成以后,各系部要组织学生及时返校,就本次顶岗实习做汇报总结。总结可以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系部为单位。表彰顶岗实习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同时对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可以让下一届的部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总结大会,为下一次的顶岗实习做前期的宣传准备。另外,系部还要组织专门的人员统计好留任顶岗实习单位的学生人数,以便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本次顶岗实习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也要形成书面材料,既可以作为校企合作成果加以推广,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实习提供借鉴和参考。

5结语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从学生变成职场人,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工作效果,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高职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 李向东.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2).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45-01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把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按照知识的分类和转移的规律分成两个阶段。其中“2”为第一个阶段在校学习两年;“1”为第二个阶段到企业实践学习一年,即顶岗实习。“2+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实施要坚持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际工作中的原则,加强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增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联动的高效多元化教育保障体系。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及就业竞争力,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顶岗”的办学目标,最终保障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稳定的和谐发展态势。

我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这种模式很受企业的欢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在顶岗实习运行过程中,除部分学生集中定点实习外,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都是分散进行的。顶岗实习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问题,怎样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监控和管理,建立一套适应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成为高职院校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体系

一是实施顶岗实习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亲任组长,负责组织制定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研究和决定顶岗实习工作重大事项等。二是建立学院、二级学院两级顶岗实习机构和顶岗实习工作队伍,确立学院统筹、部门协调、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二级学院成立的顶岗实习工作管理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级学院院长一把手抓,下面由院校企合作教育科、团总支学工办等相关人员负责全学院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组织全院顶岗实习工作经验交流,落实顶岗实习工作地点。三是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保证就业工作质量。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考评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协议》和《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等相关规章制度,为就业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流程、标准和考核提供了依据。四是顶岗实习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硬件支撑。

学院遵循教学中心原则、科学规范原则,同分结合、重心下移,下放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教育教学、教学运行、评价、学生、干部人事等各项权力。在学院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学院下放各项管理权限,全面推进“三自一包”。即:各二级学院资产自主管理;人员自主管理;创收自主管理;按各院学费收入比例分成。极大地调动了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准备阶段

教务处和各学院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和实习前的岗位培训,应包括学生签名已知晓安全教育内容;开具顶岗实习联系函,告知家长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的情况,学生要将家长签字的回执,包括家长身份证复印件交学院;学生填写顶岗实习申请表,其中包括家长签字;与学生、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书;制定其相应专业的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纲、确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及时提交至教务处;各学院要将顶岗实习学生信息表上报教务处、学生处、组织部、团委等相关部门。

学生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根据与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赴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用人单位根据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与聘用的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二)顶岗实习实施阶段

各学院整理顶岗实习学生信息表,对实习学生通过短信、QQ、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全程式指导”或“巡回式指导”,并做到及时更新,每周上报至校企合作教育科;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紧急情况登记制度,突发的事件要及时汇报;定期对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填写顶岗实习周志;要完成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考试成绩的评定。

顶岗实习期间,院方、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要求和培训计划。根据学生实习的企业、项目、工程进度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制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并以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实施校企共管共育,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指导,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每个学生简历顶岗实习档案,实现对学生的全过程跟踪,实现全过程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并在好记录,重点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在实习单位零距离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交流和表彰阶段

学生上交顶岗实习周报表和实习鉴定表;学生上交实习报告;组织毕业答辩委员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论文进行考核,最终给出学生考核成绩,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学生岗位能力证书,同时召开表彰大会对顶岗实习表现优秀同时答辩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

三、校企双方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成绩考核

文员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88-03

顶岗实习是推进职业教育“职业化”、实现高职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基本规范,是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对如何提高顶岗实习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实践探索也从未间断过。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2008年起就开始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顶岗实习管理专门机构,开始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在实践层面上,集中式管理已成为提升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力、执行力和效力的重要手段;在理论层面上,其研究成果分别获2009年度、201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

一、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内涵

所谓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是指高职院校通过设立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专门机构,实现顶岗实习工作的集中管理和监控。其核心内涵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最大化地将学校内部各相关资源整合,并在资源导向能更有效地实现顶岗实习管理能力优化提升的方向上,实现顶岗实习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统一(管理模型见图1),其关键点在于,学院立足于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的集中化处理,集中管理与监控学院顶岗实习工作动态。

二、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领导体制建设

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管理要素的优化、多种资源的整合和各方力量的协调,构建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基于这种思路,2008年,学院建立了由学校统一领导、校企合作办公室牵头并实施、学院大力支持、各系部主动配合的多层级的领导体制(见图2),统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学院工学结合教育领导小组是决策层,由学院书记和院长任组长,其成员是各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目标、原则等重大事项作出制度安排,为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的运行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政策设计,为学院内部的资源整合提供行政保障基础。

校企合作办公室是负责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全院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校企合作办公室下设工作站和综合科,其中工作站是学院在学生实习与就业相对集中区域创建的顶岗实习管理基层组织,是面向企业、直接管理顶岗实习学生的执行主体。目前,学院共建立了南京、苏州、无锡等8个工作站,共配备35名专职指导教师常年在工作站及其所辖企业工作。具体而言,工作站主要发挥以下功能:一是工作站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指导、顶岗实习考核、电话联系、E-mail、QQ、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工作站流动党小组——“红色驿站”等途径和方法,对学院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使工作站成为在外顶岗实习学生的“大本营”;二是工作站工作人员负责将学院毕业生信息传递给对口及其相关企业,同时将企业需求信息和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使工作站成为校企信息互通的“交换机”;三是工作站工作人员通过对当地政府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校友会、企业的走访与沟通,了解当地企业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依据学校专业设置,分类构建企业资源库,根据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的需要,遴选顶岗实习企业和顶岗实习单位。以保证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对口的且具有学习意义与价值的实习岗位。

各系部对口成立顶岗实习管理小组,协助和配合校企合作办公室的工作。

(二)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成功开展顶岗实习集中式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性保障之一。制度设计是学校改革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最主要的是合理确定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的顶岗实习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构建科学的评价准则和激励政策,逐步形成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内驱机制和创新发展的改革机制。以此为原则,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有明确顶岗实习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及学校内部各相关部门同步协调校企合作办公室开展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的综合性系列制度、确保顶岗实习工作管理队伍质量和数量的系列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规范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工作的系列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处理学生顶岗实习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预案等。

(三)管理队伍建设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现场性、工作区域的分散性以及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从业队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队伍建设上,学院注重交叉功能团队的建设,同时通过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各方成员数量的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基于顶岗实习管理的交叉功能,团队由工作站站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职指导教师、顶岗实习班级班主任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组成,其具体工作职责由《关于工学结合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其中站长是校企合作办公室内部的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所辖站区内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专职教师是校企合作办公室和系部共同聘任的专业教师,任期1年,任期内服从校企合作办公室的工作分配和管理,是工作站的专职人员,负责进入企业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教学指导,其管理和考核办法由《校企合作工作站驻外工作人员相关管理办法》和《工学结合专职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具体规定。顶岗实习班级班主任为工作站的兼职管理人员,由校企合作办公室会同各系统一聘任,顶岗实习结束后自然解聘,其聘任条件、工作职责和考核由《工学结合兼职管理员队伍管理办法》和《顶岗实习兼职管理员队伍考核办法》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