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16:07:59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1

关键词:人才需求;学前教育;调研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本调研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中心,涉及省内主要生源地及重庆、广东等地,从而了解到这些省市学前师资需求状况,以使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迎合市场需求,帮助毕业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幼儿园工作实际能力和具有从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进一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学前师资的特殊需求。

(一)行业现状

1.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四川省在《四川省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指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省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逐步做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改建、扩建30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其次,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实施,早教机构、幼儿园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尤其对具有幼儿教师资格的师资还存在巨大缺口,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2.早教事业蓬勃发展,早教人才需求极大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例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大专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社会对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调研严格遵守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通过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各大幼儿园、亲子园、学前教育机构等单位深入沟通和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校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调查座谈,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思路等,提出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

四川、重庆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四川省、重庆市及主要学生就业所在城市的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幼儿家长。

三、调研时间

2017年5月—6月

四、调研目标

1.了解以川渝地区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明确本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2.了解各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的岗位设置情况、学前教育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专业对应岗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进而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发展。

五、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调研过程的前期,结合调研内容,组织人员到泸州市各层次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大致情况,同时修正调研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奠定基础。调研后期,将修正的调查问卷发放到重庆、成都及相关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大面积问卷调查。

2.访谈法。本次调研以毕业生就业单位为导向,各调研分队与各地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及毕业生进行交谈,通过访谈,获得关于上述各地区学前教育形成与发展、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的深入材料。

六、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规划,到2015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要达到3530万人,2020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要达到4000万人,并提出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犹如雨后春笋,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据调查,四川省在园幼儿约142万人,按规定需配备21.3万名幼师,目前全省在职幼师总数不到4.8万人,缺口达16.5万人。重庆市目前有专业幼师1.6万余人,按相关规定幼儿园的师生比应为1∶15,但由于师资缺乏,全市幼儿园师生比为1∶38,幼教缺口达上万人。幼儿教师的市场需求量大,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和就业也迎来了朝阳。各高职院校每年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达到了千人以上,许多院校还有扩张的迹象,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也积极准备申报此专业。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程度需要提升

以泸州市为例,我市目前共有幼儿教师2436人,其中正式在编教师1120人,聘用教师1316人(保育员不列入统计)。从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1441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59.1%;拥有高中以下学历的为995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0.9%。从职称结构来看,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幼儿教师只有7名,占幼儿教师总数的0.13%,而她们其中大多数已走上领导岗位;具有中、初级职称的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1.98%,无职称的占幼儿教师总数的57.89%。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30.24%,41岁以上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40.21%,这其中46岁以上的教师占到幼儿教师总数的22.87%,可以看出,全市幼儿教师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相对于其他城市,泸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反映了幼儿教师学历程度低、职称水平低以及老龄化倾向的现实问题。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在教师学历要求上偏高,但是在职称和老龄化倾向上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幼儿园都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从中职转向高职,更多大城市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前专业毕业生,这给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继续教育都提出了新的发展需要。追求高学历,年轻化,有学习和科研的能力,这是社会对以往“带小孩”的幼教老师的新需求,体现在我们高职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上,就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塑造有发展可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三)幼儿教师资格证仍然是学生就业和单位用人的硬件要求

在调研过程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在用人机制上均只招收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而未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始终处在无法转正的试用工身份。这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输出是极大的障碍,严重打击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在校生的学习热情。我省即将开始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考,2016级毕业生将通过统考获取教师资格证。而据相关试点统考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省市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能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比例仅有10%左右。这便给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作好与教师资格证内容相匹配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资格考试过关率,以保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最终也会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稀缺

早期教育迅猛发展,早教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对早教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和推进作用,给学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可能性,一些不适合幼儿园工作性质的毕业生,在早教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并没有系统化培养早教人才的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师团队,毕业生的早教知识和技能仅以少量形式存在于零散的课程章节或者讲座当中,只能依靠在校获得的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适应早教市场的全新挑战,进而使早教市场缺乏合格的师资,出现新老教师的断层对接,影响早教的健康有序发展。

七、建议

(一)调整课程结构,将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学历是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走向,也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需求提升的表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够满足中小城市及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配置,但是毕业生需要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就业可能性,专升本的继续教育计划应该适时结合进大专三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让毕业生具备继续深造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从素质上培养更加符合幼儿园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幼儿教师。

(二)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匹配

四川省已经开始进行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做好相关准备来应对这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和考试科目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匹配和调整部分课时,让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匹配。一方面,增加课程体系中教师资格证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在既开设的课程中融入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知识,巩固和加深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让教师资格证考试不仅作为考核项目,也能成为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利器,真正发挥双刃剑的作用。

(三)设置专门的早教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早教人才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积极联系早教单位进行院-园合作,师资共融,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高校早教课程。灵活开展讲座、学期课程、校外实训课程等形式,让早教从单一、零散的理论讲授变成多元复合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培养出真正适合早教单位、符合社会需求的早教人才。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2

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扩招,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

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必须进行转型。现在不是大学生要不要当“蓝领”,而是大学生如何当好“蓝领”的问题。

“大学生还是不是天之骄子?能不能当‘蓝领’?”近年来,记者一直关注这两个问题。最近,记者拿到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这份题为“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的课题报告显示,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此报告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主持调研,张海水、朱曦等研究人员参与完成。这份报告中的许多数据让记者震惊,记者深深感受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及高等教育进行转型至关重要。为此,记者对胡瑞文委员进行了专访。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

《职业》:您说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什么依据?

胡瑞文:199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9%,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层次偏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而且在1999年启动了高等教育大扩招。

199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为105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增长为1110万,相当于1990年的10.5倍。

2010年研究生招生54万人,增长了17倍,其招生人数已大于20年以前普通本专科招生总人数。201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81万人,为1990年的12.8倍;成人本专科招生375万人,为1990年的7.6倍。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为297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增长为3375万,相当于1990年的11.4倍。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究生154万人,普通本专科生2232万人,成人本专科生989万人。

《职业》:这些增长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胡瑞文:说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机会大幅提升。国际上按照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分为三种: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50%称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称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上升至27.8%,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招生数为105万,以当年18岁人口数为基数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为4.2%(其中普通本专科为2.2%)。20年后,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数达到910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提升为43.8%(其中普通本专科为32.1%)。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我国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990年的1318万猛增为2010年的10443万,所占比例由2%提升为13%。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总量也在快速增长。

《职业》:有人提出,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毕业生供过于求和就业难的现象,有必要缩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吗?

胡瑞文:这个看法有待商榷。《教育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提出上述发展目标有以下两个背景。一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最成功的发达国家和转型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第一个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再以韩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的人均GDP是3000美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34%,位于新兴转型国家的最好水平,并在1995年进入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的普及化阶段。上述两个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效仿。二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30%,与美国的82%和韩国的9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10.1%,远低于美国的41%和韩国的37%,所以我们只有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才能缩小这一差距。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200万。“十二五”期间,按普通本专科年招生数年递增1%、成人与网络本专科年招生数递增2%、研究生招生数年递增3%测算,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届时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员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入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从1990年的精英化阶段到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可能只需要经历30年时间。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的大学毕业生供求呈现新格局

《职业》:但是,现在确实感觉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

胡瑞文:是的。20年来普通高校年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可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总量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20世纪最后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7600万(净增量与补充自然减员数之和,下同),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750万,仅为前者的10%。在21世纪前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1.3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3400万,上升为前者的1/4。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约为1. 4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将接近7000万,预计占到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数的一半。

上述情况表明,在第一个十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第二个十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只有1/5的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职业》:这样的结果大学毕业生能接受吗?

胡瑞文:现实可能会逼迫他们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毕业生总规模与全国白领岗位补充需求数比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白领岗位总人数为7500万,比1990年净增了18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2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1400万,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5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只能满足30%的需求,呈明显供不应求的状况。

2010年全国白领岗位总人数扩大为9700万,比2000年净增22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34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4800万,已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1.4倍。由于部分有工作经验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中职毕业生参与白领岗位的竞聘,获取了一定比例的白领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白领岗位的竞争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课题组预测,2020年全国白领岗位数将比2010年净增2800万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数,未来十年总补充量为4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预计将达到1亿,扣除少部分专升本和本升研重复计算的人数后,实际需就业的毕业生数为9500万。

从三个十年比较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今后白领岗位的补充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全部就业需求,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蓝领岗位就业成为必然趋势。

《职业》: 在这方面,有数据来支持吗?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职业分布有变动趋势。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存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中的白领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比例逐步上升。过去2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由1990年的1100万增加到2010年的5208万,增长了4倍;蓝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则由1990年的103万猛增为2010年的2347万,增长了22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才的白领和蓝领岗位数比值由1990年的9:1变为2010年的7:3,今后这一比值还将进一步缩小。

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增量趋势来看,白领的增量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增量比例快速上升。2000~2010年白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比之前的十年增加了752万,而蓝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人才增加了1326万,相当于前者的1.8倍。这一情况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本专科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转向蓝领岗位就业,这有利于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和综合素质。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供求出现了新格局。这就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拓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由过去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多数毕业生走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去一线或二线大城市就业,转变为走向以企业为主的经济部门和中小城市、乡镇就业。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应由前一时期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结构调整、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内涵发展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分工。高等教育学校要通过人才需求预测,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转型发展。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职业》:这种就业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何去何从呢?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一是在今后十年期间,对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将每年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以内,公办普通高校本科生保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再增长,将有限的增量主要投放到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目前我国“985”与“211”大学有1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4%。其他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老本科院校近400所,占高校总数的16%。另有600多所举办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26%。其他1200多所为高职高专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4%。许多高等学校不安于现有层次,突出表现在学校制定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中。它们将升格和拔高学校层次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近年来,不少老本科院校争相更名大学,出现了研究型大学热、综合性大学热、一流大学热。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热衷于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竞相升本。这对目前基本合理的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带来了冲击和负面影响。各高校要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校的既有定位和实际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专业特色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实现,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同时被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较为突出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且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市场对于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十分迫切的。跟繁荣发展的旅游业相比,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相对比较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整体就业情况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和当前社会对旅游产业的人才的需求,积极进行深化改革,2006年在外语系增设了旅游英语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在稳步提高,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共计人数为67人。本次的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就业情况的调查对象是06级和07级的毕业生,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的形式,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就业状况

从调查数据来看,67名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良好:有17名毕业生从事旅游相关的工作,占总人数的25.4%,继续深造进修的学生人数为2名,占总人数的3%,其余均转行做教育培训、金融商贸以及业务等工作,共计占总调查人数的71.6%;薪酬方面,无论是实习期间还是目前岗位,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普遍集中在1500-2000元/月,此外,85%以上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表示不满意,并且有44.8%的有跳槽的经历,其中包括14.9%的毕业生对目前岗位不满意,有跳槽的打算。

(二)调查情况分析

1.就业质量及满意度

在整个调查的人数当中有55名同学认为就业质量一般,占总人数的82%;仅有10人表示就业质量较好,占总人数的15%;仅有3%的同学表示就业质量较差。大部分毕业生面对现实,结合社会实际,踏踏实实工作。仍有部分毕业生心态仍然没有摆正,对自己还没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对工作的期望值不切实际。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的就业岗位并不是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其中教育培训占据的比例较大约占44.7%,其余的金融贸易及其他相关行业所占29.9%,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不到三成,仅有25.4%,并且这个比例在随着毕业年份的延长还会继续下降,最终停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员的比例会更低。

2.工资待遇

整体而言,该图表体现的毕业生收入水平相对较好。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的收入在1500-2000的范围内,占总人数的67.16%,低于1000或者高于2500的人数分别为2名,分别占总人数的3%。目前毕业生的收入与当前社会上大专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现状基本吻合。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不再理想化,他们也开始结合实际,面对现实。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渐渐被毕业生所接受。在工作岗位中学到东西,积累实践经验是他们第一位考虑的问题。

3.跳槽率

44.8%的毕业生选择了“曾经跳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也说明了旅游行业人才流失比例较大。当毕业生遭遇工作辛苦、不顺心,薪水不高,对职位、领导或同事不满意时,很会意气用事,自命不凡,潇洒离职,很少考虑后果。不可否认,当今社会早已是打破铁饭碗的年代,跳槽不是大事,跳槽是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但也应看到,毕业生的跳槽行为往往是他们不够成熟的表现,有些毕业生连自己能做什么都不清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积累不说,连后路都没有给自己留好,这样的离职无疑是不负责任,不诚信的。

从以上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不难看出,如此紧缺人才的旅游行业中,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旅游相关行业作为职业的比例还不足三成,为什么毕业生不选择在此行业立足和发展,这就形成了令人困惑的矛盾现状。

二、影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因素

目前,旅游行业缺乏旅游的专业人才,但是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又难以就业,即便就业之后也形成了高流失率,这种尴尬的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高职院校教育本身的问题还是旅游行业的问题?根据当前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笔者将从院校的教育问题入手分析。

(一)高职高职旅游教育定位不准确

在中国现行的旅游教育结构较为完整,从旅游专业的博士、硕士、学士到高职高专旅游的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这五个层次的划分来看层次分明,体系完整,但实际上各个层次特点不突出,各层次之间的连结也并不完善,尤其体现在高职高专旅游专业。高职高专既不同于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层次上既不能等同于本科的理论研究型教育,但又要和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这就造成了高职高专培养教育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的方向、结构、内容较为混乱,缺乏特点,令教师感到困惑,学习者也感到迷茫。

(二)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师资力量滞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人物,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和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以下是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教师基本情况的一览表。

从以上调查表中不难看出,我院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主要是由英语专业和旅游专业出身的教师组成,其中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的比例达到83%。大部分旅游英语教师为中青年教师,其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33%,教学经验相对不是很丰富,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学历为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还不足50%。初级、中级职称占大多数,高达83%,高级职称仅为17%。另外旅游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很弱,实践经验不足,只有17%的教师有旅游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或者挂职锻炼。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目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学历的层次偏低。英语专业的教师比重较高,虽然英语专业的教师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但是相对缺乏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这与旅游英语的专业性强的特点不相符合;而对于旅游专业出身的年轻教师尽管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但是英语水平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是大学本科,并且初、中级职称的教师也占大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强,实践的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没有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或者挂职锻炼,因此“双师型”教师匮乏。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规划。它把所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进度和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全部体现出来,为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良好的交际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能胜任国际旅行团队的领队、导游翻译、旅行社管理以及其它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独立分析、妥善处理导游及旅行社相关业务的工作。

可从实际的毕业生的调查表中不难发现,学生在毕业之后在应用英语的频率方面实际并不高。笔者针对本专业的开设的相关课程对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50份。

在对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30%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对工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56%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过多地传授理论知识,重点不够突出,知识不够全面。在关于旅游英语课程是否满足工作中的需要时,只有8%的毕业生认为能够满足,48%的毕业生认为能够部分满足工作需要,将近半数的人认为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因此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希望能加重专业实践。从这些数据可以表明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导致社会上严重缺少应用型旅游从业人才,需要对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

三、改变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建议

(一)准确定位,创建特色专业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旅游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教育要顺应时展的要求,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明确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构建的指导原则,针对市场需求并结合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模式,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我院的学科背景、所处的旅游业区位资源、所拥有的师资状况和就业市场、以及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等特征,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

(二)提高师资水平,更新教师知识结构

针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结构上来看,应采取英语教师专业化,专业教师英语化。对于英语专业出身的旅游英语教师,一定要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旅游相关专业和岗位培训,鼓励教师考取导游证,定期的进行挂职锻炼。英语教师在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后再进行旅游英语教学会更加的专业化,授课也会更加的准确和生动,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对于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则需要培养他们的英语能力。专业出身的教师大多都是研究生毕业,英语基础很不错,多参加各种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培训能够促进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能力之后也能很好的进行教学。

(三)优化课程设置,重组课程结构

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坚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主体,优化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组课程结构。实现相关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和相关专业旅游课程的平衡,把证书课程如“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基础知识”纳入到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增设适当比例的与培养学生

职业后续发展能力相关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课程。加大实践教学课程课时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旅游专业见习实习,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素质。

四、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有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旅游人才职业能力的竞争。本文通过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06、07级的毕业生进行详细的调查回访以及分析,希望通过对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准确定位、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对师资的进一步提高等方法来尝试解决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本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问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贺雪娟,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石民辉.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中的问题和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4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5-0038-07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载体。科学设置专业、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端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诉求。只有专业布局、规模、质量等结构性要素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吻合,并保持动态适应性,才能提高服务效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要主动探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规律,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时期,职业院校理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必须以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为国民经济发展输送质量合格、类型和数量相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鉴于此,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发改委曾于2009年联合发文组织专家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历时3年多,于2011年底顺利完成了研究工作,并出版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决定开展第二轮研究,进一步深层次、多维度探讨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以为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正值本研究开始之际,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这一要求既阐明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也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重要意义。

笔者继续负责的第二轮研究历时3年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的理论基础;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江苏省三大区域(苏北、苏中、苏南)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结构变化对对应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江苏省13市产业结构变化对所在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提出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优先发展”“稳定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的引导性建议。

二、研究数据采集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国家,尤其是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二是通过较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对此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这里就问卷调查情况做以简要说明。

(一)调查对象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江苏省2011、2012、2013届毕业生;江苏省有关用人单位。

(二)问卷调查情况

1.样本抽取方式:

学校问卷是整群抽样,学生问卷、用人单位问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

2.抽样调查情况

参加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人数是80393人,占江苏省2011届、2012届、2013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的10%,超过了预期抽样目标5%的比例。

参加调查的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但包括五年制高职)256所,超过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80%,与预期抽样目标80%一致。

参加调查企业数有1939个,超预期抽样目标1000个企业。

3.问卷调查实施方式

通过“问卷星”进行在线调查,问卷调查前,课题组对江苏省13市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了问卷测试培训,而后由各市组织对全体参加问卷调查的职业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前的培训,以确保顺利地、高质量完成问卷调查。

三、研究结果分析

由于本研究成果涉及到较为庞大的数据及相关分析,总文字量有65万字,所以,在本文中只就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一)江苏产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

“十二五”期间,江苏以“转变”破解制约、以“调整”寻求出路、以“转型”培植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经济总量接连跨过5万亿元、6万亿元两个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142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0116.4亿元,增长1.43倍。2011年至2015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2014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国第二个万亿美元区域经济体;实现了“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由“江苏制造”迈向了“江苏创造”“江苏服务”。

1.三次产业结构特点

2010年以来,江苏三次产业总量逐年增长,一、二、三次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0.8%、17.7%;同时,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趋于稳定,第二产业比重下行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上行发展。总体而言,2010年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仍保持稳定的“二三一”产业发展序列,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7∶45.7∶48.6,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见表1。

2.江苏省产业(行业)发展趋势

从中观上看,江苏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原则,在“稳”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调”的力度、加快“转”的步伐,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未来,江苏产业将沿着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江苏省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势

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

由表2可看出,2010年以来,江苏省从业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快速下降,到2013年达到最低,仅为0.01%,此后就维持在这个较低水平。这一定程度上与江苏省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关联;当然,与年生产总值增速相比,从业人员增速低于生产总值增速,也表明江苏省单位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产值在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效率在不断提高。

从江苏省从业人员结构看,与三次产业结构“三二一”有所区别,从业人员结构基本维持“二三一”状态,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要远高于其产值比重。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趋势看,从2010年到2015年,第一产业共下降了3.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呈稳步上升趋势,上升近2.2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结构变化表明,在从业人员增长幅度趋缓的前提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流动;在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前提下,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增加幅度要大于第二产业增加幅度。

2.不同性质企业从业人员变化趋势

据有关统计,在江苏省企业、机关、事业三种性质单位中,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占70%以上,且保持较高的用人年增长率,而在不同性质企业中,又以私营企业吸纳劳动力最多。表4表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50%左右,2015年达到最高占51.37%,而国有、集体等性质企业从业人员比例不足10%。不仅如此,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比重还在逐年增加,而其他性质的企业比重或在缓慢下降,或维持小幅波动。

(三)江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总量吻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职业学校毕业生供给比较分析。以2015年为例,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高中学历(含职高、中专、技校)的人数为60.4万人,占到需求总人数的26.7%,而当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含技工学校)仅为31.68万人,外省流入江苏与江苏流出到外省的毕业生相对增量人数为6.36万人,职业教育所能培养的技能人才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数,但考虑到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对省外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吸引力,即有相当一部分外省劳动力转移到江苏就业,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的不足。

从业人员以及产业发展变化与职业学校毕业生变化对比分析。由表6可知,从2010年到2015年,尽管江苏从业人员增长幅度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但从业人员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却逐年下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综上所述,江苏省职业教育积极进行专业现代化建设,顺应并促进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与升级,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体上,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行业)保持了良好的适应性,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相对矛盾逐年有所缓解;但是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江苏省产业发展用人需求在绝对需求和绝对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三次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三次产业专业毕业生供给结构比较分析。从2015年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三次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人数对比看,江苏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规模结构相当,均呈“三二一”分布,但需求的绝对量均高于当年毕业生人数,见表7,这表明江苏省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结构除了第一产业略有偏差外,其它两产业基本合理。

三次产业及从业人员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产业专业在校生结构对比分析。以2014年为例,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类似,呈“二三一”状态,但在校学生结构呈“三二一”状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明显高于该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在校学生结构,第三产业在校W生结构又明显高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和产值结构,因此,从业人员与在校学生结构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产业发展变化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毕业生变化对比分析。对比从业人员、生产总值和在校生年增长率,三次产业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连年增长,但从业人员和在校生年增长率为负值,且从业人员年负增长幅度要高于在校生,见表9。这表明:三次产业人均创造的产值在增加,生产效率在逐年提高;用人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的矛盾逐年有所缓解,但供需结构的矛盾依然突出。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三大区域三次产业及从业人员结构与职业学校对应专业学生结构对比分析。首先,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三次产业分布与所在区域社会就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大体相当,专业设置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见表10。其次,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受国家对涉农专业补贴政策的影响,近年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其中,加工制造、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仍然是主要招生占比高的专业。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吻合度分析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人力资源市场对学历层次需求总量吻合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共培养近3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由2010年的231人提高到2015年的616人;但目前江苏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远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小于求,本专科人才培养规模远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供大于求。

(2)人力资源市场学历层次以及职业资格需求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历与所获取职业资格层次结构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本专科毕业生学历结构占比略高于人力资源市场季度需求;职业教育毕业生有中级及初级职业资格结构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占比趋向基本吻合,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结构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资格需求结构。

3.职业教育专业群与岗位群吻合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科学进行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关注新职业,适应新需求,提高专业群与岗位群吻合度,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专业招生(专业群开设、人才培养岗位群)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

(1)专业覆盖率与职业教育专业群、岗位群的吻合度分析

2010年教育部C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所设专业(群)大类结构(数量)比32∶122∶167,与江苏当前“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相吻合。根据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原则分类,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204个专业中,19个大类专业均有涉及,基本覆盖了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其中三次产业开设的专业(群)数结构(45∶145∶213)与专业(岗位群)布点数结构(266∶1076∶1758)以及与当前三次产业“三二一”结构一致。这说明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结构与对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基本相符。

(2)专业覆盖率与职业教育专业群、岗位群之间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开设覆盖三次产业的状态从2010年至2011年的“一二三”结构转化并稳定为2012年至2015年的“一三二”结构。未来一产专业招生人数及专业群开设覆盖率将会有所下降。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三产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专业群开设覆盖率还应有所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岗位群覆盖三次产业的状态从2010年的“一三二”、2011年和2013年的“三一二”结构,转化并稳定为2014年至2015年的“三二一”结构,与近年来产业结构“三二一”标志性转变相吻合。

从各专业群覆盖率来看,覆盖率最高的是土木水利类(58.1%),其次是交通运输类(53.8%)、石油化工类(46.7)、轻纺食品类(41.5%)、加工制造类(39.8%)。加工制造、农林牧渔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医药卫生类、土木水利类专业为江苏省的主要招生专业,占专业招生总数的85%以上。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大力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品质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渐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1.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情况。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毕业生“出口”指标,即就业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一次性本地就业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近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含升学情况)达96%以上,平均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平均本地就业率达60%以上。通过对表16、表17数据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就业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占比均稳中有升。就业率所占比率因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稳中微降,但是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学校所占比率分别是76.9%、74.7%、75.1%,稳中提升;平均一次性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学校占比分别是68.0%、69.9.%、84.2%,稳中微升。上述数据对比表明,当前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比较吻合,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在稳步逐年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情况。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岗位“比较满意”及“很满意”的占比为81.73%,说明近3年毕业生大部人都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对就业情况满意度高,在就业岗位上稳定性好,见表18。

近3年江苏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率占比稳中微升,见表19,但占比还较低,表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在较高就业率基础上能够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增强职业幸福感。

近3年出国比率基本维持在3%以内水平,见表20,这表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跨国企业、境外教育机构等开展合作办学和职业培训,推动学校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衔接,服务跨国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和高技能劳务输出需求。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矛盾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骤增,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一)就业环境日趋紧张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人左右[1]。从高校毕业生规模看,总量大、增幅高是突出特点,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最大群体。据劳动保障部连续几年对全国103个城市就业市场抽样表明,需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约占总岗位的22%左右[2]。2008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高校毕业生则达到559万人,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时期预计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趋紧张,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待业毕业生数量庞大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2003~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2万、280万、340万、413万、495万、559万。2003~2007年大学生就业总况如表1所示[3]。

从上表可知,待业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总量大,从2006年起截止当年的9月1日,未就业人数已超过100万,2007年为143.5万,未来几年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这样严峻的就业局面不仅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一定的恐慌,而且对在校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情绪、社会安定和社会心态都产生了不良影响[4],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集中体现在“地域”、“行业”上不均衡。从地域上看,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就业;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毕业生仍过于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2007年有54%的已就业本专科毕业生选择在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就业,其中在广州、佛山、深圳3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3,造成部分地区人才密度过大,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而基层和贫困地区尤其是50个山区县却人才难求 [5]。从行业上看,大中城市的许多热门行业和岗位已渐趋饱和、供大于求,而社会急需的艰苦行业和一线技术岗位,却苦于人才难求,以至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暴露了高校在教学模式、专业结构、就业观念、学生素质、就业市场、就业指导体制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具体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近几年来,我国在加快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教育体制改革仍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专业设置尚未完全市场化,不是为“销”而“产”。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招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科学预测,不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而是片面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师资力量进行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设置,专业及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

(二)大学生能力与社会期望的矛盾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是,部分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致使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成毕业时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就业观念与市场现实的矛盾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依然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部分毕业生盲目跟随潮流,不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择业,而是片面追求到大城市、发达地区、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地区和单位就业,不愿去落后地区发展,对一些小企业也不感兴趣,认为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到基层就业对自己来说是大材小用。这种就业观念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现实和社会需求给予大学生“普通劳动者”的角色定位形成反差,人为地自设就业障碍,使得就业门路变窄,致使高不成低不就,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7]。

(四)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的矛盾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已由“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一个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毕业生主要还是通过学校、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熟人介绍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获得信息, 信息渠道比较窄。一些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不按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所有这些现象与现行的市场就业方式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大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成本,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五)自主创业毕业生比例低,创业意识淡薄

自主创业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就业方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然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却很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2007年广东省自主创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共计564人,虽然比2006年增加了207人,但也只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就业、考研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有毕业生自身条件因素的限制,也有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不完善的因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比较薄弱,仍停留在较低的层面,如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师资严重缺乏,大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当成讲座来讲,尚未形成体系,另外还受创业扶持政策不完善和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六)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少,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部分高校就业工作经费没有按标准核拨,就业工作所需经费没有保障,尤其是院(系)一级就业经费严重不足。由于人手紧缺,就业指导人员大多只是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制约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高校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高校应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经常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科学确定各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提高就业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必须应对市场需求,根据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用先进的前沿的学科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把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提高学生的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合作之路

政府可制定相关的政策作为导向,鼓励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行产教结合、产学结合,推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开展“订单式”学生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校企合作开办“冠名班”,强化实践教学,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大力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指导和培训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同时不要拘泥于课堂,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成功校友作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组建网上论坛,为师生提供网上探讨平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并从学科建设、职称评定、身份待遇等方面为就业指导人员建立完善的制度,着力打造一支由学科专家、一线指导教师和管理者共同组成的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纳入综合考核各级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高校要进一步落实就业工作“三到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充实人员与配备,确保就业经费按要求核拨并向院(系)一级倾斜。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职业生涯规划、素质能力测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心理引导、择业方法技巧训练、创业教育等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指导。

积极开展网络就业信息服务。利用远程面试技术搭建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通过多样化招聘形式和多种方式的信息共享,实现各大行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网上直接洽谈。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重视网络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岗位需求的信息资源,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定期举办网上求职招聘活动,使网络招聘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主渠道。

(三)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就业市场

发达国家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而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使国家、地方、学校的就业信息联成一体,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8]。借鉴国外经验,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逐步取消有障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制度;切实加强对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的监督,凡录用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必须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完善委托人事、委托招考、招聘、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与、人才推荐、人才派遣等服务;加快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扶持各类区域性、行业性、高校间的协作市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联网,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四)完善扶持政策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完善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创建无担保创业小额贷款;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开展创业实训,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等等;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关部门要大幅度地简化设立企业的登记程序,免收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五)与时俱进,更新就业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期望必须与社会需求的现实和谐一致,才能顺利谋求职业。高校要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大学生们应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更新就业观念,由挑地区、挑单位变为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国营单位转向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艰苦行业,就业地区由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寻找解决生存问题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六)利用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吸引人才流向基层的导向机制,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政策,如:设立艰苦专业基层就业奖学金;免除助学贷款债务;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和相关收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和非公单位就业的人事政策;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为大学生从事基层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大学生就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诸多因素决定了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就业工作系统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鲁. 在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9)[2007-2-2]

[2] 周济.在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07-12-5)[2007-12-11]

[3] 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 人口学刊,2008(1):10-14

[4] 林存华,杜纪委.建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 世纪桥,2007(4):10-11

[5] 李小鲁.在广东省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3-25)[2008-4-3]

[6] 韩平,倪方树.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J]. 上海百货,2007(14):15-16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6

双一流让师范专业失宠

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大学理念: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随着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提出,国内综合大学开始进行院系调整。2015年底,中山大学对校内多个学院进行调整、整合、撤销,撤销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撤销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筹),这是中山大学以学科为基础进行学院调整,整合校内学科资源,推动学校发展。2016年7月,兰州大学正式宣布撤销教育学院及内设机构,但此举并非个案。自2015年4月以来,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对其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教育相关机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或撤裁。

综合性大学齐步走调整教育学院或相关机构的现象,是为了明确自身定位,建立双一流高校。师范教育的职能是为基础教育提供人才,基础教育很难在学术上做出尖端突破,科研成果不是师范教育的追求目标,这使得师范教育与综合性大学的双一流发展方向并不相符。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在这些综合性大学学科评估过程中,整个教育学科在我国发展不是很平衡,很多综合性大学新设的教育学科排位并不靠前。

王烽介绍:综合大学都曾有过大而全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很多原来没有教育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开始办教育学院,以前没有人文学院的理工科大学也开始办人文学院。王烽以高等教育研究所举例,上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几乎都建立了这一机构,之后有的转成战略研究机构,有的开始招生,有的可能沒太大发展。开始招生的高教所需要接受学科评估,但由于设立得比较晚,学校不够重视,发展环境不好,基础也弱,因此,虽然建立了20多年,还是发展得不好。

师范院校应发挥专业性

由于教育部停止985工程和211工程政策,改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调整专业和学科,导致综合大学纷纷裁撤教育学院。这对师范教育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指出:当前大学教育学院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教育学院过于偏向纯理论,而对真正促进教育方法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再加上教育类人才趋向饱和,所以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不是特别有竞争力,在院校改革中自然首当其冲。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指出,部分高校裁撤教育学院,反映出师范教育亟待转型。为了提高教师质量,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家提倡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来培养师资,同时师范院校也向综合大学转变。改革十多年来,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许多综合性大学成立教育学院,但缺乏办师范的条件,教育学院大多处在大学的边缘,没有真正建设起来。同时,不少师范院校综合化,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

顾明远建议:幼儿园、小学师资,可以由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本科或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中学教师由师范学院本科培养,逐渐做到本硕连读的模式。教育学院要做到科研与教学结合、理论和实际结合,着重培养师范生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师范教育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教育学科及其组织形态都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师范院校的教育系、教育研究所升格为教育学院,少数重点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学部;综合大学成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院,教育学科的组织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所有大学开设教育专业和师范大学开设所有专业,成为综合大学的趋势,反而弱化了师范教育的专业性。

教师教育应成为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培养师资是教育学院的首要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发文规定:中小学教师入职不再局限于师范院校,即师范院校高校毕业生不能自然拥有教师资格证,他们必须和其他学校毕业生一起去考取这一证书,给予了所有大学毕业生同等竞争机会,师范院校毕业生不再具备特权。这一政策使得师范院校惊呼自己先天的优势不在了。反观综合大学教育学科对此却无动于衷,认为培养教师是师范院校的责任,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不符合学校使命,致使综合大学教育学科没有转型,体现了其对培养教育专业人才责任感的缺失。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撤销了该校的小语种专业,显示了让师范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决心。在基础教育的教学中,基本不会用到非洲语等小语种,师范大学开设这种专业毫无必要,也一点都不专业。这个工作应该留给外国语大学。

素质是硬道理

2016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而其中,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计70万人,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61.78万人。目前,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在校生279万人,其中本科221万人、专科58万人。近300万的在校生规模,构成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主体。

2016年年初,教育部直属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5所师范类高校几乎百分百的毕业生都去了中小学校,不过这仅是各校的本科免费师范生,按国家政策,本科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到中小学任教。总体上看,师范院校毕业生去往教育行业的比例是这样的:

从当前教师培养规模来看,每年几十万的师范毕业生,看起来数量充足,但真正到一线做老师,特别是成为有编有岗的老师的比例很小,有不少院校甚至低于10%,有观点认为,教师培养存在虚假繁荣。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认为:当前,社会对教师的总体需求数量在减少,对教师的高质量要求在提高,而教师编制趋于饱和,教师队伍存在突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

也就是说,普通院校培养教师的数量超过了师范院校。

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2016年5月,人大附中公布的一份教师招聘公示名单上,16名拟聘用者的来源无一是师范类专业和高校。近两年北京另一所中学招聘的76人当中,有50多人为非师范专业毕业。非师范毕业生与师范毕业生抢饭碗的情况逐渐增多。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拥有法学、经济学、物理学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有着独特优势,他们具有更为开阔的专业思维,更吸引用人单位。近期的一项全国性教师培养机构的调研显示:近几年,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对教师的供给量基本持平,综合院校的培养量甚至有逐渐超过师范院校的趋势。

对于我们教育局直属的高中学校来说,并不在意招聘的老师是来自综合类院校还是师范类院校,我们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山东省青岛市一位教育局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中,是否师范类毕业生已无关紧要。

但是,综合大学的师范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就业。尤其是以建设双一流为目标的综合大学,其师范毕业生的名校背景,使得他們或者去了大城市的中小学名校,或者去了非教育行业的就业热点行业,而城市中的普通学校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并不是综合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

师范院校面临新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靠师范院校对教育起到支撑作用,这在偏远地区更为明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人。在甘孜州首府康定市回族小学担任英语教师的周艳表示:她的同学们大都走上了教师岗位,留在了甘孜州。4年前,她从四川民族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这所由原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改建的二本院校,为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甘孜州输送了大量教师。

在城市学校里实习的齐鲁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也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她表示:现在教师可是个热门职业,很多非师范类学生都在考教师资格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我得为自己多选条出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一名女生觉得:师范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也没多大区别,在就业时并无优势。

根据教育部的《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占41.6%,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层次达到了70.6%,高中教师已经实现了本科化,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7.3%。

具体分析这些数据发现:乡村教师群体主要来自师范院校毕业生。综合大学师范毕业生则很少到乡村学校从教。在一些山区学校,乡村教师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教师在这里干不久就走了,而通过特岗计划招过来的大学毕业生也留不住、待不久,剩下的多半还是当年的中师毕业生。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扩招;新增专业;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几年的招生扩招,导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数目急剧增长。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之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也一些问题。许多大学在扩招中失去个性和特色,造成“千校一面”。许多学校不顾自身特点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例如师范类院校开设非师范类专业;理工科院校纷纷开设外语、财会等文科类专业;以文科见长的院校又一拥而上地开设计算机、电子专业等理工类专业,高校增开新专业成一时风气。对于高校兴起的专业增开热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增开专业是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其中暗藏的就业风险不容忽视。面对扩招后新增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如何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一个紧迫的实问题。

一、我国目前新设专业及其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自扩招以来,我国每年普通大学本专科招生人数迅速增长。学生人数增加,如果都挤在原来的专业,每个专业的人数过多,学生毕业的时候就业就会遇到困难。因此要扩招必然就得增加新专业,全国各地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开办了新专业,而且增长迅速。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有1711个本科专业和3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个公安类专科专业;2006年度有2187个本科专业和11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05年度有2594个本科专业和45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04年度有2442个本科专业和2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新专业是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每年增设大量以前从来没有的专业。新专业以其极强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类专业一般都是针对目前市场急需人才而设置,譬如数字媒体及动画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等等。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急需时他们就应时而生,适应性强,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然而,纵观近几年新专业就业率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么高。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一些“时髦”专业就业率比较低,诸如:首饰设计、宝石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毕业就业率不足50%,有的甚至更低。而一些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或者特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同时据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显示,农学、管理学和工学的就业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8.38%,58.02%和55.4%。而一直很热门的法学和医学专业,就业率只有37.85%和31.01%,属于后三位之列。可见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的专业并不是最热门的专业。由此看来,新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像人们期望的那么好。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总量供过于求,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学生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为扩招而扩招,不考虑社会需要,争开新专业,盲目求大求全,一些新专业根本没有成熟的就业市场,一些热门专业过量招生致使人才过剩,这些都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二、对新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当初高考选择新增专业的学子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理由,有的出于爱好,有的是无意之举。经过了大学四年,他们同样面对就业的现实问题。与传统专业毕业生一样,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陈旧。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现在有些省市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了50%。然而,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给自己一个恰当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不管自己所学的专业、自身特长、兴趣爱好,一味地希望到大中城市就业,希望到机关、事业单位、大公司、大企业就业,希望到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出国机会多,晋升机会大的单位就业。而边远山区、城镇、艰苦行业的基层单位,尽管急需大批的专业人才,却无人问津。即使有去到边远山区的基层单位工作也是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去的。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同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因为没有相同专业的师兄师姐毕业找工作这些先例可以参考,许多新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所读的专业充满迷惑,不清楚从业方向,从而放弃自身的专业特点,跟着别人一起往热门行业、热门企业里钻。

(二)辅导员对新专业的就业市场定位不清晰

在高校的新增专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往年的热门专业或急需专业,而有的却是本校过去没有的新专业,甚至是其他高校也没有的新专业。对于新增热门专业或新增与原有专业相近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也许还比较容易上手。然而对于那些本校原来没有,甚至闻所未闻的专业,主要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连自己都不太清楚这些新专业的专业特点、就业前景、毕业生对口的工作、合适的求职企业对象等等,更不要说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了。

(三)学校对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够重视

高校扩招之初,一些高校热衷于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部分高等院校的领导只重视招生而不重视就业,对就业工作在机构、人员和经费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到位现象视而不见。特别是忽视了针对新专业毕业生开展的就业工作。例如经费和人员的不到位、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没有积极开拓针对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对新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等等。因而无法为学生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无法保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许多高校仅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如何制作简历、面试技巧、就业心理调适等浅层次的就业服务,缺乏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四)新专业知名度低,难做就业推荐工作

很多学校不顾自身的条件及特点,盲目增开与本校特长不相符的专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扩招后各个学校都明显地感到教学设备的不足和滞后;不仅公共基础课上的师资不足,新设专业缺少有经验和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扩招后校园内的人口过于密集,后勤设施跟不上扩招发展的需要;实验教学设备和用房不足;实践教学条件急需改善,图书资料少,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简单来说,盲目扩招导致了教学硬件的不足、教学师资的匮乏、后勤设施的缺乏、教育经费缺口等问题。从就业市场方面来说,对一些新专业,连用人企业也不甚了解新专业适用哪些岗位。有的学校开设的热门专业在该校属于新设专业,师资力量不够,知名度较低,难与其他院校对抗。种种存在的问题,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专业素质不强,能力水平不高,相对其他有优势的学校的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能力。

三、新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发展的观念

这几年扩招,毕业生多了,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许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认为正是扩招才造成了今天大学生的窘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扩招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从人才需求而言,我国对大学生还是有着旺盛的需求的。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还极度缺乏。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及入学率也还是很低的。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挪威和韩国等国家毛入学率则远超过50%,这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见,扩招与就业难没有必然的联系。就业难,最大的问题不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多了,而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改变。大学生不当的就业观念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因此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成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和老师要让毕业生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类型的单位工作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才最重要。

(二)辅导员加强新专业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拓展视野,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高校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依靠力量是辅导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水平高低对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新设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不能简单套用以往的经验,更应该加强对新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拓展视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除此以外,辅导员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所有的辅导员都应该经过职业规划教育专业培训,具有初步的职业规划教育知识。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学校就应针对学生特点迅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当学生在刚接触一个新专业的时候,应当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专业及从业方向,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指导学生考虑今后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促使他们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包括知识结构的准备和经验方面的准备。

(三)学校领导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加强重视针对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是高校办学的龙头,一切从就业出发思考问题。对于新专业的毕业生,就应该有新的就业工作思路。首先要注重专业调研,充分了解市场,贴近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其次学校领导、老师高度关注学生就业工作,加大对新专业的宣传力度及新专业毕业生的推荐力度,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主动联系企业,为毕业生推荐企业。三是老师应该针对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特长推荐毕业生。四是学校努力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在校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机会。五是重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可通过举办求职、就业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

(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在扩招工作中应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同时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原有专业与新设专业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此外,提高教学质量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学校各级领导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新专业的建设,根据新专业的实际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整改措施,对于生源、师资、设备、质量、前景较好的专业,要努力创优和创特色;对于师资力量不足、设备欠缺、但生源尚可、前景看好的专业,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问题;对于连年招生计划未能完成,师资严重欠缺,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前景堪忧的专业,要下决心进行调整;加大引进力度,努力增加教师总量。确保新专业教学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大部分专业课应由本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与学院的沟通,改善图书资料条件;加强新专业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和优良学风。认真总结新专业的办学经验,进一步做好专业的发展定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学分制和辅修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要加强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宣传,使新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增进专业兴趣;要主动了解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8

中西医结合教育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西医结合的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使中医院校培养更好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是每一所中医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温家宝总理2003年题词:“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祖国医药学”。为推进我国中西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目前全国有30几所中医院校和综合性医科大学开办了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本校1988年开办中西医结合专科专业,骨伤学院2006年开办中西医临床骨伤方向本科。目前已拥有中西医临床本科、硕士,今年中西医临床医学获得一级博士授权点。首届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为了解首届中西结合骨伤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感受,为学院今后修改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在学校教改项目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支持下进行了本项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5~7月对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科学方向)首届毕业生,共121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65名,男56名。

1.2?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由专门人员在毕业生毕业返校期间组织全体毕业生填写问卷,当场回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调查内容:毕业生基本情况、对本专业教师的评价、对本专业教学要素的评价、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评价、总体评价,评价标准为好、一般、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全部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毕业生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21份,收回问卷121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份数121份,有效率为100%。

(1)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认为好的87.60%,一般的12.40%。

(2)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态度,认为好的95.86%,一般的4.14%。

(3)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认为好的81.82%,一般的16.53%,比较差的1.65%。

(4)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认为好的82.64%,一般的12.39%,比较差的4.97%。

(5)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认为好的81.82%,一般的16.53%,比较差的1.65%。

(6)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学设施,认为好的97.53%,一般的2.47%。

(7)毕业生对本专业师资力量,认为好的80.99%,一般的12.39%,比较差的6.62%。

(8)毕业生认本专业实习实训安排,认为好的79.34%,14.87%,比较差的5.79%。

(9)毕业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认为好的80.99%,一般的13.22%,比较差的5.79%。

(10)毕业生对本专业教材选择,认为好的92.56%,一般的7.44%。

(11)毕业生对本专业整体学习氛围,认为好的82.64%,一般的10.75%,比较差的6.61%。

(12)毕业生对本专业总体办学质量,认为好的85.12%,一般的14.88%。

(13)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应增加课时的课程是,外语计算机课53.71%,专业基础课47.10%,实训实习课42.15%。

(14)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应减少课时的课程是,公共人文课44.63%,专业理论课41.32%。

(15)毕业生认为通过5年的学习,收获最大的是,自我学习能力66.94%,心理素质64.46%,专业知识57.85%。

(16)毕业生认为本专业还需加强的是,社会适应能力58.68%,创新创业能力56.20%,临床实践能力49.59%。

3?讨论

3.1?对教师的评价

以上1~5条是对教师的评价,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认为好的都在80%以上,这与骨伤学院这几年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是一致的,目前骨伤学院以年青教师为主体,大部分为博士或在读博士,平均每人有一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目前有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每人主讲二门主干课程,在连续三年全校试卷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一,所有的老师均爱岗敬业,2011年骨伤基础教研室被福州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先锋岗荣誉称号。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年青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这与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的检查结果是一致的。针对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评价中还是有一定比例认为较差的情况,以后将在今后教师培养上,尤其是青年教师上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2?对本专业教学要素的评价

对教学设施、教材选择、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安排等教学要素认为好的也在80%以上。这与骨伤学院近几年狠抓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在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经过新校区近几年建设,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教室实验室设施先进完善。在教材选择上,骨伤学院是骨伤专业三门主干课程教材主编单位;近几年来主编参编了骨伤专业大部分的教材,所主编的教材曾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针对学生提出专业实训时间、课程设置较少的问题,学院给予了极大重视。目前,骨伤专业专门配置了二间学生专用的骨伤实训室,配备专门的骨伤实训器械;同时积极开拓包括全国著名的洛阳正骨医院、文登正骨医院等二十几所实习医院,实习床位数已达3 000张。

转贴于

3.3?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大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认可的。经过近几年的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中西医骨伤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优化,日趋完善,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实习实训课、选修课几大模块,但部分毕业生还是认为公共人文课课时太多,而外语课时太少,这可能和近年来英语过四级与学位授予脱钩,英语学时减少,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下降,但社会上招聘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有所要求的有关。

3.4?对中西医临床骨伤专业的总体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总体学习氛围好,办学质量高,这和骨伤学院的精品定位是吻合的。骨伤学院是省内骨伤学科教学科研的龙头单位,在办学层次上有本科、本硕连读、硕士、博士,在办学专业方向上有中医骨伤、临床医学骨伤方向、中西医临床骨伤方向[1]。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9

【关键词】煤炭行业;采矿工程;就业对策

1 当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2013年7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际煤炭市场冲击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了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快速释放,进口不断增加,全社会煤炭库存持续上升,价格下滑,效益下降,市场景气持续偏冷,企业经营困难加大。2013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9%,有26家企业集团出现亏损,比去年增加了16.7%。有的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贷款发工资和延迟发放工资的现象。

通报还预测,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形势依然严峻,煤炭经济运行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就业现状

2.1.1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

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700万人,总体就业形势目前看来并没有缓解迹象。

2.1.2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煤炭工业低谷时期,煤炭高校煤炭主体专业发展受阻,纷纷减少招生或转变专业方向,采矿工程专业当然也是,其毕业生少,进入煤炭行业的更少,再加上行业人才流失等,行业人才极度匮乏,在此后的煤炭行业“黄金十年”,采矿工程毕业生一直是各煤炭企业的“香饽饽”,呈供不应求态势。而近一两年来,形势正发生急剧变化,2012年开始,采矿工程毕业生就业开始遇。据悉,2013届已有一定数量的采矿工程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就业形势变得严峻起来。

2.2 原因分析

2.2.1 部分煤炭企业对采矿专业毕业生需求减少 随着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变化,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变,不少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已不如几年前迫切,部分煤企开始减少进人计划。今年8月在云南腾冲,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主办了2014届煤炭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数据显示,国内不少煤炭企业减少了2014年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进人计划。

2.2.2 煤炭高校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数量剧增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间,各煤炭高校也得到了飞快发展,作为煤矿主体专业的采矿工程专业招生规模在快速增加,呈数倍的增长,增速远高于全国高校大学生扩招水平。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其2003年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总数为72人,而11年后的2014届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为236人,增长了3倍多。另外,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又增开了一些采矿工程专业。

2.2.3 采矿研究生、高职高专生数量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前些年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加大,不仅采矿专业本科生规模快速增加,采矿研究生以及高职高专教育规模也在快速扩大。除了大量采矿高职毕业生,当今越来越多的采矿研究生选择到煤矿工作,这也挤占了本科生的就业空间。

2.2.4 对口单招、企业委培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广泛推行 为修补煤矿人才“断层”,2003年开始在中国矿业大学试行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此后在全国很多煤炭高校推行,十年来为煤炭行业输送了上万名的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前些年开始,很多煤炭企业还采取“非转主”的方式,将企业非煤矿主体专业的人员通过委培或二学位的方式转为煤矿主体专业。

2.2.5 行业科技的发展 近些年,随着煤炭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产高效矿井的大量建设和投产,煤矿生产系统向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不少煤炭企业正在追求提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水平,逐步实现“减人提效率”。

2.2.6 课程设置不能紧跟行业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滞后效应 当前一些煤炭高校采矿

程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还存在与行业最新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学生从大学入校到毕业一般需要四年时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2.7 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目前,有少数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楚,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定位偏颇,没有正确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还有部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造成就业困难。

3 当前促进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及时充分就业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5月中旬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也出台多项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各级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联动。除通用的一些就业促进措施外,由于采矿工程所具有的特殊性,其毕业生主要去向行业的特殊性,促进采矿工程本科生顺利充分就业,对于高校来讲,笔者认为还应着力加强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就业形势宣讲和就业价值观的教育

高校应该通过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形势报告会、及现代化网络媒体等传播途径,让同学们充分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以及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发展的最新形势,认识到四年前大学入学时所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甚至上一年的就业形势和眼下的形势的巨大改变。十年黄金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心态,在采矿工程本科生内心滋生并届届相传,当前急需改变这种状况。此外,近年国家及省市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也要对学生及时宣讲,让学生及时了解并加以利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信息的复杂多样性,学生个人的就业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趋势。高校应加强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事业观,引导他们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树立独立自主的择业观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和期望值,不盲目趋同;引导同学要善于抓住西北、西南煤炭产区所蕴含的发展机遇,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结合采矿专业及煤炭行业特点,学校还应利用入学教育、平时课堂内外、就业指导等机会,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强化专业意思,有意识培养学生们的不怕吃苦、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爱岗奉献精神品质。

3.2 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多年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校的就业管理和服务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切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高校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对每个学生开展全程的职业发展教育和指导;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尝试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校友来校为学生做报告或职业指导;发挥专业教师尤其是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的作用,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工作中还应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短信、微博、qq群、移动互联平台等多种渠道就业信息,注重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不同就业意向的同学进行分类指导。关心重视毕业生特殊群体,对就业困难、生活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心理压力大的学生进行重点关心,对这类学生归纳分类,建立档案,有针对性的实行“一对一”帮扶,把心理引导和实际帮扶相结合。

3.3 加强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就业部门要积极走出去,大力开拓校外市场。进一步加强与煤炭行业联系,广泛邀请煤炭勘探、建设、生产、设计、煤机等方面单位来校招聘,充分挖掘煤炭行业就业潜力。另外还要加大与非煤矿山企业、建材、建筑、中铁等行业联系,开拓非煤行业就业市场。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社会及企业了解较少,学生了解企业的渠道往往局限于通过网络或企业的校园宣讲会,以至于部分同学签约时对所签企业也不怎么了解。因此,不仅是主管就业的领导、老师走出去,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比如在各类实习实践环节,带学生到各煤炭企业,尤其是省外的煤炭企业去,在假期到煤炭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等。也可以在平时的就业指导、专业课学习、就业宣传栏中,适量介绍

一些煤炭企业的基本情况。

此外,要鼓励、引导学生考研深造,一方面可以培养煤炭行业更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一定程度缓解当前本科生就业压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创业、应征入伍、考公务员或其他途径就业。

3.4 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面对煤炭行业高速发展,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行业人才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对采矿学生培养和教育方面,也要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发展,精心设计“倡个性,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即采用“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大采矿”学科思想,以煤矿开采为主,能够在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矿区生态保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领域进行相应的专业训练和技术服务,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供同学选修或辅修。同时,丰富学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等系列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并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及其他各类团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3.5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生源结构

生源结构是影响就业特别是采矿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自1998年煤炭部撤销以后,原煤炭行业高校除中国矿业学院外均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其生源包括采矿专业生源也往往是省内的居多。数据显示,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其采矿工程生源本省的达七层甚至八层以上,而这些学校在煤炭主产区的贵州、山西、宁夏、新疆等地招生相对很少。受“百善孝为先”及故乡情结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因此可以考虑多招一些山西、陕西、贵州、宁夏、内蒙、新疆等地的学生,这些省区相对更需要采矿专业人才。另外,可考虑多招一些偏远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吃苦精神相对较好,当然这也是国家所提倡的体现教育公平的一项政策。

【参考文献】

[1]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z].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3-07-1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13〕35号.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篇10

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39-03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部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兴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