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0 05:09:24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高职 口才训练 五结合模式

[作者简介]谭永平(1959- ),男,广西乐业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58-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口才能力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是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普遍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该门课程教学成效不大,这是影响和制约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了有关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团队在实施专业及课程一体化综合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探索并形成了演讲与口才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与拓展知识训练相结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与丰富语言训练相结合的“五结合”训练模式,有效提高了该门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

在我国,由于高职办学的历史不长,因此,在有关课程的建设上,大多还是本科教材的翻版,许多高职院校所用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材也是如此,强调的是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突出的是理论性、知识性和系统性,过多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其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联系不是很直接,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高职学生的学习往往又比较功利,如果觉得所学的东西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其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影响。

(二)忽视核心能力和关键素质的培养

实践证明,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众人面前讲话要沉着镇定,充满信心;二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语言,这是表达的“源头活水”;三是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即思维要有深度、广度等。这些都是影响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形成的核心要素,而这些核心要素的学习和训练在当前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演讲课变成了教师的口才表演课,由于忽视学生核心能力和关键素质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知道但做不到。

(三)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忽视实践和应用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演讲与口才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反复实践、反复训练而达到的。而目前不少“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按照传统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都是“满堂灌”,学生练得少。由于忽视实践应用训练,学生看起来似乎掌握了相当的口才理论知识,但由于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口才训练过少,多数学生并未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理论真正转化为内在能力。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训练模式

(一)课程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

拥有自信心是口语表达成功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敢当众讲话或当众讲话非常紧张。这说明当前高职学生缺乏自信心、怯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而且成为口才训练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有效进行口才训练,就必须首先消除学生缺乏自信心、怯场等心理障碍。为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读到说、由非正式场合到正式场合、由个体到团体的原则,例如可先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一对一交流,再到课内进行小组讨论发言、在全班轮流宣读学习有关文件、在全班对有关问题进行发言(要先引导学生做充分准备)等。

(二)训练内容要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特点之一就是职业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尤其是适应相应专业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人才。作为培养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载体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要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契合。为此,一是要加强对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进行调研,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转化为教学内容。二是邀请企业相关专业岗位专家参与课程内容的论证,让他们参与论证,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比如我院电力专业群“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团队在对有关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论证,打破了课程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内容结构,即应聘华力发电厂运行岗位、在发电厂迎接新员工座谈会上的发言、竞聘运行班班长的演讲、在运行班年度工作安排会议上的讲话、对违纪员工的教育谈话、向厂领导请示有关设备技术改造问题和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在总公司关于班组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会议上的即兴讲话、在运行班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用PPT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向部门员工做述职报告等11个项目任务。三是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运用情境任务教学法,例如在进行竞聘运行班班长的演讲时,可以按照真实的场景和要求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有关知识,教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三)演讲与口才教学要与拓展知识训练相结合

良好的口才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知识是口才的根基,口才是知识和智慧的反映。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口才能力,就必须丰富其知识,并延伸课程学习的周期。因此,一是将“演讲与口才”课程延续开5个学期,每学期6~8个课时,总课时不变,但学习训练的时间得到了延长,有利于学生持续不断地训练和积累知识;二是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利用课外开展读书活动,规定书目和阅读量,每个学生每学期阅读不少于5本,并通过检查学生所写的阅读心得、读书交流会和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考核;三是可开展“每课一说”活动,即每次课让2~3名学生说一个智慧故事或批驳的案例。

(四)演讲与口才教学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口语表达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是口才的凭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实质上就是脑才、心才、思才(思想和思维的才能)。所以,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口才,就必须与训练其思维能力结合起来。而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精确度、清晰度和敏捷度。为增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应尽可能根据学习和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训练,例如通过对“食品安全”“污染环境”“由部分学生做事丢三落四说开去”“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及其原因”“如果我当选班长,我将从以下方面抓好班级管理”“加强学风建设的建议”“我班同学礼仪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事业成功的要素”“我的人生感悟”“开展某活动的意义”“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措施”“怎样做才能成为受企业欢迎员工”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讨论发言,训练学生的纵深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和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从中还可引导学生归纳和把握先总提后分说、先提观点后阐述以及按逐层深入、按时间顺序、按逻辑联系等几种主要口语表达思路来表达思想的方法。同时,通过对部分学生中关于“高职学生不应该做早操、不应该早读”“读高职没出路”“现在找工作靠关系,学习再好也没有用”等不正确认识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事实论述、用理论论述、用数据论述、用对比论述、用类比论述等增强表达说服力的方法。通过这些项目任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服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演讲与口才教学要与丰富语言训练相结合

口才是思想的反映,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口才能力,就必须加强其语言运用的训练。为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一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词语,可开展每课成语接龙、运用成语比赛(先说意思,让学生用恰当的成语来表达)和读书活动。二是增强对学生进行表达用语准确性的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指导训练中要注意收集学生用词用语不当的案例,让学生多进行词语和句式的对比辨析,从而理解有关词语和句式的差异。三是加强言之有文(文采)的训练,可通过有关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引用古诗词名句和成语以及运用多种修饰手法等是增强口才文采的主要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训练。例如可让学生根据上文意思或下文意思,填写相应的古诗词,或用有关修饰手法续写相应的意思,以此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增强表达的文采。

三、实施“五结合”训练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结合”训练模式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点,有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选取要体现职业性和学习性。即项目任务必须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相一致,不能让学生去学无实用价值的“屠龙之术”,同时这些项目应可以转化为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而且所有项目应能涵盖原有教材的有关知识体系。二是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由于“五结合”训练模式训练的特点是课外准备、课内演示,训练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准备。因此,教师一方面在此期间要认真做好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课堂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训练模式是开放式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各种情况和问题都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准备好引导和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在真正出现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三是要让学生有“源头活水”。讲话思想的表达是感情的流露,要让学生表达某方面的思想或感情,就必须让其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应在安排学生到有关企业实践锻炼,有了相关经历和体验后再进行训练。四是要加强总结和归纳。由于“五结合”训练模式是要求学生先做,不会做就先自学,自学不会教师再教,因此,在学生进行演示训练之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关键的知识点,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参考文献]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 《演讲与口才》 精讲多练 口语表达能力 高职教育

作为培养当代社会所需高职人才具有较强表达技能和素质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演讲与口才》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精讲多练,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精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抓住知识的本质和特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有的放矢,直击目标,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因此,精讲对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备课提出了挑战。课堂的成功绝不取决于教师的讲解,而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多练”是这种作用发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开展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一、演讲与口才课堂中的“精讲”

“精讲”的“讲”并不只是讲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两个意识:《演讲与口才》课程很重要,《演讲与口才》并不难。据笔者观察,高职院校学生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演讲训练,大部分学生甚至都没有做过演讲,对口才的定位不那么准确清晰。在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学生对演讲与口才的重视,加深理解,让学生明白当众讲话并不是一件难事,说得不好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只有千方百计地提高开口率才能练好口才、学好演讲。另外,还要向学生做好演讲与朗诵、背诵的区分,演讲中记忆力和口音技巧不可或缺,但是演讲最重要的是“说”的能力,不能认为演讲就是读或背。

《演讲与口才》内容繁多,包括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语音技巧、辩论、社交口才、各种行业口才等众多内容,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哪些要讲,哪些不讲,哪些精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精讲”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根据学情安排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用恰当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如笔者在讲解演讲的特点时,就借助《魔戒》中人王与魔王索伦决战前的演讲视频,学生看完后,再根据视频简单讲解就可以了。

“精讲”除了要把握好内容之外,还要控制好时间。传统课堂教学几乎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练习。《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生的口才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大量的练习时间就必不可少,“精讲”的目的就是要把时间交给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控制讲解的时间。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多练”

“多练”是“精讲多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练”是达到“精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

首先,练习要注意层次性,《演讲与口才》是一个双内容的课程,演讲是口才表达的高级形式,口才是演讲的基础。教学设计中,笔者在练习时是按照从日常的人际交往及社交礼仪开始再到实用的演讲辩论口才再到专门的职业口才安排内容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进行较高层次的练习时,还要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以便降低练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解求职口才时,要求学生回忆社交口才及礼仪,自己完成自我介绍和与面试官之间的社交。

其次,练习的效果要靠大量的练习来保障。一种能力的学习包含输入、构建和输出的过程,练习就是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由内而外的再现过程,表现为外在能力的过程。课堂练习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每节课前4个同学进行1―2分钟演讲,然后让学生进行当堂点评,说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总结。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和结束后,都进行大量相关练习,做到让大部分同学都能进行大量的练习。如在教授社交中的第三方介绍时,先讲解介绍的顺序和原则,用提问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后,再创设情境,如“为你的小学老师和你的中学老师做介绍”“为你的老板(他现在和你的姐姐在谈恋爱)和你的父母作介绍”“为你的日本朋友和美国朋友做介绍”,等等,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完成练习。

最后,多练要讲究练习的方法。练习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现在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在演讲与口才课堂上,比如情境练习法,案例练习法,任务练习法,竞赛练习法,演讲+点评练习法。在讲解辩论口才时,笔者先让学生观摩了一场演讲比赛,然后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让学生从提供的题目中自己选取感兴趣的辩题,自己决定辩手、智囊团、主持人、计时员和主持人的人选,安排辩论的策略、流程和彩排。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乎所有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当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根据对象的专业、需求、层级采用不同的练习和评价标准,使得弱者变强,强者更强,所有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三、结语

“精讲多练”是实现《演讲与口才》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口才训练氛围,才能使学生拥有流利的口才,顺利走向社会、走向职场。

参考文献:

[1]丁文霞,唐朝京,闫玮,陈虹.高等院校“精讲多练”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6).

[2]王西田.关于“精讲多练”教学模式的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3

摘要:演讲与口才能力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已不容质疑,但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却未能引起重视。如能将其设置到各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尤其是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中,成为一门必修课,真正育之于人,才是最重要的。本文详细分析了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现在高校学生的校内表现与毕业生初入职场的过渡障碍,分析了其形成之原因与能力不足之缺陷,并对演讲与口才在现代高校课程体系中如何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演讲与口才实训财会专业教育素质教育

演讲与口才课程在高职高专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情况还有所见闻,但在高等院校却很少开设,作为财会专业中必修课更是少见。皆是没有对其重要性进行深刻的分析。口才的重要性可以从古谈到今从中说到外,种种案例皆说明口才对一个人才智与能力的发挥与展现是何等的重要,从古至今又有多少能人满腹经纶又拙于口舌而与展示自己的机会失之交臂。而财会专业人员不只是埋着作账,而是要与各种机构打交道,诸如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财政部门等。可见,口才直接与个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种情商因素相关,其重要性不亚于一个专业四年的学习。

高校历来承担着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更应该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能走出校门更高效地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所有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将一个人的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他人、与他人良好地沟通、协商、合作、互赢。高校学生不论学任何专业,其专业水平的发挥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中的社会群体,而语言表达即口才能力可以促进其专业能力更好地发挥,促其与同行、专家、同事、上司、下属等等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完成其想要完成的目标与任务。

1 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分析

高等院校财会专业学生教学培养方案中,主要培养他们会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有些学校突出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些院校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双向进行。总之,财会专业离不开技能的培养,但大家都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却忘记了更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口才的能力。

财会专业毕业后不只是要在会计相关岗位上,从事大家认为的做账工作,除这些以外还要有财务分析能力、筹资、投资能力、资金运营能力、甚至是决策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构建不只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技能上,还重要地体现在一个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合作上,而后述能力的培养,皆源于口才的训练,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再强的专业能力也不能与人沟通,不能与人交流,别人就难以认同你,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随着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他们可能会走上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就需要具备管理方面的能力,因此,如能在高校教育中增加关于口才训练的专业课程,对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肯定是有利的。

2 高校大学生在演讲与口才能力方面的现状

2.1 课堂表现方面

高校的课堂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其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听讲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少,慢慢形成了学生课堂中仅以记笔记与认真听为突出表现。可见,学生表达口才的机会少。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师提问环节,学生大部分都对回答不踊跃,能回避就回避,老师更没有鼓励学生发言提问,而提问也鲜见诸如为什么式的开放式问题。从课堂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有的答非所问、有的语言笼统、概括不清、逻辑不明等等,大部分是心里明白,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足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

2.2 社团建设方面

大学的社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但从社团的成员状况来看会发现,参加社团的学生以大一新生居多,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起初有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提升自己能力的愿望,但能在大二大三仍然留在社团的人员却变得很少,又要靠新学年大一新生来填补。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不足,无法在社团中得到自己的情感交往需求的满足而中途退出,而交往能力绝大部分由个人的口才表达能力决定。

2.3 业余生活方面

大学的业余生活,以宿舍、图书馆、操场、兼职为几条主线。据统计,宿舍为中心占大多数,其余三种占比较小。宿舍以玩电脑、看书、舍友聊天等活动为主,历炼口才表达能力的机会少,图书馆与操场更是不以“口”为主,兼职是练习口才的很好的机会,但在大学群体中,兼职的比例首先不多还有兼职的类型与口才表达相关性不强。因此,业余生活对学生口才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2.4 人际交往方面

大学生的羞怯心理,造成他们的校园交际圈很小,绝大部分来源于同一宿舍。而对于同一班级与同一社团提供的更大的交际空间,学生却没有意识去与更多的人交往。大学生的交往还处于被动交往阶段,没有主动交往的意识,这也源于口才表达能力的缺乏,同时这样的境况也导致了口才表达机会的缺少。

2.5 社会实践方面

参与社会实践,“陌生人”、“需要勇气”、“有目标的真实情境”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其是锻炼口才绝佳的环境,但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看,占比很小。大部分同学其实正是源于对口才表达能力的怀疑与不自信,不敢走出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因为语言表达跟与人沟通是社会实践必需的第一步。

3 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口才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自身心理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羞怯心理。表现为不爱讲话、怕说错话、怕说不好等等心理活动。而每个人也存在一个过渡期,由不自信到自信,大学口才能力的提升就是要缩短这个过渡期。

而自身的这种羞怯心理,一般是因为家庭环境所造成,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就学环境、所期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变是可以改变这种羞怯心理的,大学口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种情境,让学生摆脱这种心理,勇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3.2 生活习惯的影响

大学生的生活即是校园生活,听课、读书、体育锻炼、课余兼职等,生活的习惯无不受周围的同学、校园氛围所影响,周围的人集体价值观会无形中影响到个人的价值观,校园的文化生活氛围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生活习惯。

当前校园社团的建设在规模与数量上还非常有限,无法给大部分同学提供更多的校园实践机会,也就无法提供更多锻炼口才能力的机会,校园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也在无形中产生着影响。

3.3 专业特点的影响

高校专业多,各专业不同特点对口才能力也有不同的影响。营销专业、管理专业相对来讲提供的口才锻炼的机会较多,但汉语言、会计、计算机、艺术设计等相对较少。但无论哪一专业,口才能力的提升对专业的学习与将来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为专业学术的交流、与同行之间的沟通、自身能力的展现等。

3.4 课堂氛围的影响

高校的教学依然以理论讲解为主,课堂的提问与回答时间占比很少,课堂氛围枯燥,无形中影响到学生在专业素养上的缺憾,即对专业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这间接造成在就业面试与职业发展中的障碍。

3.5 外在环境的影响

外在环境很少有鼓励学生多讲话、爱讲话为主的,讲话被人们所忽视。皆因为这个能力人人具备,口才好与坏在校园这个外在环境看,还没表现出二者的巨大差异,相比,试卷上的分数差异对学生之间的影响可能更大。这样的价值观势必会形成校园师生对口才能力的不重视。然而,口才能力在毕业始就业面试到职业生涯发展最终到个人综合能力全面的展现,方体现其重要性。

4 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缺乏会造成的能力缺陷

4.1 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事情表述清楚,正确清晰地传达给对方;如何能说服他人,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何将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经验与感受传递给他人,这些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很重要的能力都与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口才是能力的翅膀,个人内在能力的发挥,需要口才这双翅膀方能让能力充分地发挥。

4.2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的能力属于情商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人良好的相处,如何解决人际交往遇到的障碍,都需要口才能力的发挥,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适当地介绍自己以让他人了解,有情有理地阐述以获得他人的谅解等等,交往的种种效果莫不与口才的能力有关。如很多毕业生刚走入职场,总觉得有人际交往的恐慌与障碍,与老职场人员没有共同语言、不好沟通;而反过来,老职员对新入职毕业生又这样评价:清高、呆板、没有眼力劲、不合群等。这些情形都反映了高校对学生演讲与口才教育的重要性。

4.3 沟通协调能力

人与人在价值观、思想、方法、态度、行为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有很多的事是需要与他人协助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与他人良好的沟通,协调一致后方能顺利完成任务。如何做到良好的沟通协调,通过思想与行为是不行的,语言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说话的态度、口气,表达的内容、逻辑,说话的场合情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口才沟通的效果。

4.4 自身素质的表现能力

在大学生群体,有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优秀,读书破万卷学识才华无可挑剔。但在展现自己优秀能力的时候,因口才表达能力的缺乏,导致能力的发挥不足、发挥失常的现象很常见,这样的表现在就业面试与正式工作后直接会影响他们发展机会的获得与周围领导与同事对他们的印象。

4.5 机会把控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儿的“准备”不只是心理上及专业能力上的准备,还有通过语言表述攒取机会能力的准备,比如:领导面前的自我推荐、同事之间的竞聘演讲、重要会议上的献策发言、领导交代的组织任务等等,无不以口才为桥梁连通自身的能力,让能力通过语言的表达得到他人的认同,以获取展现能力的机会。

5 在高校设置演讲与口才实训课程的意义

5.1 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康而充满正能量的心理

通过演讲与口才实训课程效果的反馈,发现同学们其实是有着强烈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意愿的。在课堂上,大家踊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讲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庭、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自己的理想等等,真诚的表达激起很多同学的正面情绪。积极、阳光、豁达、真诚在课堂氛围中弥漫。让优秀同学的事例与积极的观念通过演讲分享在同学间传递。

5.2 有利于促进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演讲与口才实训的目的,不强求学生掌握多少演讲技巧与能力,只是为学生传达一种观念———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念,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实训,做到敢说、爱说、会说、说得好即可。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处处留意能当众讲话的机会,有想法就说出来,这对专业课堂的氛围是很有意义的,同学们敢提问题了,敢对专业知识提出质疑了,这样的氛围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强化作用。

5.3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演讲与口才实训课程,鼓励大家要善于用语言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基本上都是因一时沟通不畅、曲解对方意思等冲动之下所为。而此课程倡导大家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做好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讲究沟通时语言的有声部分语气、语调,无声部分态势与表情等等。同学之间如果都能够多用语言来沟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自然能形成。

5.4 促进专业知识更有效地发挥与展现

专业知识大多都需要应用方能发挥其对社会与他人的价值。当今的社会是个人人需要与他们协同合作的社会,个人知识能力的发挥应用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要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必需首先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同、得到合作伙伴的理解,甚至需要据理而说服合作方促成合作,在专业知识的应用中有时也需要对专业知识清楚正确的表述,与外行交流时还需要能将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的讲解等等,这些无不需要具备一定的口才能力。而财会专业历来被一些传统观点影响,认为是“多做少说”的行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会专业需要更加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懂得专业财务知识、投资知识,还需要具备运营管理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就需要他们练就一定的口才表达能力来为上述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

5.5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的职业生涯良性发展

就业的第一关即是参加面试,而面试中语言表达是在多种能力中占比较大的一项因素。有能力要让对方知道更要让对方认同,这都需要我们用口才将其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通往职业的第一关就被刷掉。

走上工作岗位,口才依然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与领导、同事、下属的沟通相处,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会议上的献计献策,无不通过口才来达成。口才也同时展现了自己的价值现、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领导同事的观念,让领导认同你、让同事了解你,对自身的职业良性发展才能有积极的作用。

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主要通过基层会计人员、会计主管、财务总监、公司副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这就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练就综合素质与全方面的能力,而口才显然在各方面才能中是最基础、最根基的。

6 高校财会设置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训的方案选择

6.1 在高校财会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以必修课的类型开设

演讲与口才能力不是独立的,对任何专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专业能力的发挥与在实践中的应用都离不开掌握专业知识的人的口才表达。而表达能力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所学专业能力的实践效果。这些与得到他人的认同感、协调度等有直接的关系。

但专业不同特点不同,演讲与口才实训应结合专业的具体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说服能力、辩论能力、谈判能力等具体一项或多项。为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以多课时的必修课形式开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6.2 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实训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实训”,自然区别于单纯的演讲与口才理论教学,少讲理论规则,多讲态度与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登台当众演讲,教师适当占评,让学生走出登台的第一步,从演讲中获得经验与讲后的成就感已经足够。

一学期的课程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口才能力,但如果通过此课程,能传递一种观念:一个人的演讲口才能力是很重要的;生活处处是讲台,无处不演讲。这样学生才能对演讲与口才产生重视,就可以在生活中到处找到历炼口才的机会,那才是课程最重要的意义。

6.3 课程以学生敢讲、爱讲、会讲、讲得好为教学目标而循序渐进

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基本的是让学生敢讲、爱讲,而后才是会讲、讲得好。学生在演讲与口才方面的能力也差异较大,在实训课堂上,有的同学已登台多次,而有的同学还未首次登台。甚至一学期课程结束,有极少数同学从未主动登上台进行过发言。因此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应依情况而循序渐进。

6.4 课程的教学要以和谐的氛围展开,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引发学生参与兴趣为原则

实训课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了辅助角色。教师组织、点评,但讲话的主角是学生。如果一堂实训课程学生参与不积极,兴趣不高,那么这堂实训课就没有效果,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学中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多样化的课堂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如精彩的自我介绍、重新设计可让每个人参与的辩论赛、引入无领导小组面试、命题演讲、随机情景演讲等等,如此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课程的实际效果。

6.5 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鼓励学生多讲、讲好为考评原则,口试与笔试结合

另外,演讲与口才理论在传统高校中涉及的比较多,但演讲与口才的实训却比较少,理论课程的考核多采用笔试,而实训课程应以口试为主,适当以笔试补充。笔试也应以写演讲稿为主,考理论的题目不必出现。

参考文献:

[1]华芸芬.演讲与口才课的优化[J].海峡科学,2010(07).

[2]肖守琴.《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中),2010(02).

[3]张守兴“. 演讲与口才”课教学新模式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4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于《演讲与口才》课程仍保持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少教师虽然深知实践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受课程学时数、教学硬件条件落后等因素制约,不得不沿用中学“填鸭式”的方式,照本宣科,将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方式单一,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这些都极大影响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另外,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客观题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论的识记,主观题也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能体现出《演讲与口才》学科的特点。这些都无法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应当进行教学改革。

2 如何对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1 完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比较重视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训。高职院校学生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拥有一副好口才更是不可或缺的。鉴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在讲授《演讲与口才》课程时,应该首先对有声语言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系统性地了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这可以为学生后期的语言实践训练打下基础。其次可以特别关注态势语言的表达,巧妙地利用态势语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还能对讲话者所讲内容有一定的补充强调、调控节奏的作用,使讲话者与受众进行更深的交流。另外,教学内容应当按模块划分,教学目标才能更加明确而清晰。除了对传统章节如朗读、朗诵、演讲、辩论等内容进行讲授,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增加求职、公关、谈判、营销及主持等多种口才知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他们进入社会前打下一个坚实的口语基础,提高高职学生的沟通交际、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使教授内容更加符合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

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完善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填鸭式”灌输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块和章节内容,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学生更多练习机会,并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与分析中更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针对朗读、朗诵、演讲等章节的学习,首先可让学生采用速读的方式来练习。速度法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刚开始读的时候速度可慢一点,逐次加快,最终达到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注意读的过程中不要停顿,字词读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可能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其次,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记忆能力;针对辩论、求职、谈判及主持等章节的学习,可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开展辩论会、模拟招聘、模拟商务谈判等实践练习,情境式教学法将言、行、情融为一体,使学生体验更丰富更全面,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公关、营销及主持等章节的学习,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给学生一些正面或反面材料,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同时避免日后自己发生类似的错误。

2.3 优化教学手段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教师要改进“一本书、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准备丰富的课件资料,各个章节的学习都可准备相应的视频音频资料。如朗读朗诵可配合音乐来渲染情境,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欣赏与练习;公关、营销及主持等章节可准备相关内容视频,让学生进行观摩和分析,比单纯分析纸质材料的教学方式更有立体感;演讲、辩论、求职等章节可利用摄像教学的手段,将学生课堂练习摄录下来,进行回放,不断总结升华提高。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扩充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改革考核方式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就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完善和调整。为了纠正学生平时不认真学、期末搞突击的不良学习作风,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而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考核。口语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将考核总成绩与平时练习密切结合,提高平时练习在总成绩中的百分比,激励学生多参加平时的课堂练习,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期末考核也应该增加口试相关内容,如:学生可就本门课程学习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充分准备,展现自我口语表达的综合能力。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英语演讲课;教学改革

1.英语演讲课现状

英语演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自信心,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英语演讲课程。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英语演讲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如很多学校仅仅是通过赛前对少数尖子生进行突击式培训,以期获取好的名次;在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院校设置的都是选修课,周课时也很少,并没有体现出英语演讲课程的重要性。

2.传统英语演v课

演讲教学和英语口语教学紧密相连,其实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英语演讲课并未跳出口语课的模式。演讲课应该高于口语课,虽然最终以口头表达形式呈现,但是演讲课有强调语篇的交流目的、内容深度与复杂程度、逻辑组织等方面的鲜明特点。传统英语演讲课对写作的关注度不够,其实演讲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对演讲稿写作能力的培养。演讲课重视抒发感情,但很多学生却羞于上台,学生表达技巧、论证选题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方面欠缺。评价方式单一,通常只能考查某一种演讲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过程性考核的评价,难以提高学生的日常演讲水平。

3.在英语演讲课中利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1)通过微课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准备各种劝说性演讲、信息性演讲、即兴演讲、三分钟演讲等微课视频,介绍各类型演讲的定义、技巧、典型句型等,包括资料的查阅与获得等任务均指导学生完成。学生课外观看微课视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作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有时间反复修改、完善演讲内容。课堂上教师则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除了教师课堂讲授视频外,教师还应搜寻国际慕课的相关课程资源。这是对传统课堂流程的一个“翻转”。

(2)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由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和商讨,共同解决问题,完成课前任务。小组学习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学生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困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其练习和展示的机会增加,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小组学习机会。采取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方式多元化。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翻转,考核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翻转课堂需要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对学生个体每一次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小组内部进行评价,教师对评价结果要跟踪记录,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真正把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结合在一起,将个体考核和小组考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更注重平时的表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投入更多的热情。

4.实施结果

(1)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可提高课程的专业知识技能。通过与平行班的比较,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学生的演讲能力提升更快。 此外,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也较平行班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学生课堂参与度与自信心大幅度提高。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该种教学方式可大大增强自己在公共场合演讲的自信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以及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采用翻转课堂,使学生需要主动查阅资料,解答问题,课内接受老师的检查和指导。学生反映,采用该种教学方式,自己会有更大的压力,会花费更多时间学习,从而增强自主能力。

翻转课堂是一场伟大变革,实践证明,在英语演讲课中大胆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参考文献: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6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实操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的需求状况,这门学科显然不能与时俱进,在考试环节中还有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革。文章从考试改革的必要性、方式、效果、不足和启示等五个方面探索了《商务公关》这门课程的考试改革。

关键词:商务公关 考试改革 探索

1 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在中小企业就业的,而这些学校开设《商务公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关能力,符合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目前这门课程考核大多数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基本上也是常见的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这几类。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往往是只能考核出学生对商务公关的基本原理是否能够机械理解和记忆,而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商务公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应付这种考试比较简单,可能只需要在考前几天突击,死记硬背,就能考出高分。这样的话,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不听不做,那么开设这门课程就达不到教学目的,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商务公关》这门课程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

2 考试改革的方式

《商务公关》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有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公关礼仪、专题活动和危机公关等几大模块。根据这些知识点和技能,可以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达到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这种方式同时也将技能考核和知识考核结合在一起。

2.1 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成绩按3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三部分。其中,课堂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5%,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10%,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5%。

2.2 结果考核

结果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成绩按7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结果考核包括三个部分:

2.2.1 商务公关演讲

每位学生进行一次商务演讲,重点考察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公关能力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备的公关能力。以这种方式来考察学生,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公关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公关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将来面试、就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所以不仅仅只是从这门课程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5%,依据演讲内容、口头表达和身体语言三个考察点进行评分。

2.2.2 商务公关礼仪

学生自行组成一个小组,选择某个商务或社交场景,比如打电话、见面握手,模拟展示整个过程。重点考察学生的公关礼仪规范,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5%。这种方式不但考察了学生对公关礼仪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察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2.2.3 笔试

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笔试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有所不同,出题方式有所变化。

比如要考察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式:

请从以下节日中任意选择一个,为国美电器城策划一次商务公关活动。(撰写简版策划书)

①元旦节;②国庆节;③情人节;④端午节;⑤春节;⑥光棍节;⑦中秋节;⑧元宵节;⑨重阳节;⑩儿童节。

比如要考察学生的公关危机处理能力,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式:

“雏鸡到成品鸡只需要45天,高温封闭饲养,饲料由集团特制统一配送,风险小、利润大、投资收益稳妥……”一则广告宣传让山西南部的许多农户看到了“商机”。而这则广告也让肯德基深陷速生鸡门。如果你是肯德基,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这样的出题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考察出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公关问题的处理能力。

3 考试改革的效果

3.1 考核较全面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免出现学生突击几天应付现场闭卷考试就能得高分的情况。结果考核采用多种方式,既有知识考核,也有技能考核。这种形式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能够体现考试的公平性,也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学习的结果。

3.2 操作性较强

笔试的考核以案例分析题为主,操作性比较强。操作性题目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而商务公关演讲和商务公关礼仪就是考学生的实际操作。比如在商务公关演讲环节,能够从三个考察点来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

3.2.1 演讲内容

每位学生演讲时间为10分钟,而从这10分钟的内容,能够考察出演讲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贴切听众、结构是否完整等。

3.2.2 口头表达

能够从吐词是否清楚,节奏掌握是否得当,声音大小,语速快慢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2.3 身体语言

能够考察学生的姿态与动作是否自然优美,目光是否保持与听众的接触交流,神态和面部表情是否富有变化。

4 考试改革的不足

以这种考试形式来考察学生,最大的弊端就是考试耗时比较多。商务公关演讲每位学生10分钟,40位学生就需要400分钟。商务公关礼仪采取小组形式,可以2-10人一组,但是每一组的耗时也在10分钟左右。笔试题也要两个小时才可以完成。整个考试时间至少需要十个小时,而整个课程是32学时,因此,这种考试形式对于合班课,不太利于进行,比较适合于单班课。另外,可以考虑把平时的课堂训练和最后的考核结合在一起,比如商务公关礼仪就可以把课堂上的专项训练作为一次考核。这种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训练的参与度,也能够为最后考核节省时间。

5 考试改革的启示

由于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高技能型实用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为了实现技能和能力培养目标,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促进了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师少讲一些,学生多参与一些,要由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多设计些联系实际的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从考察结果中,教师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中,当涉及到公关庆典活动内容时,除了教师讲授基本知识外,还可以配合用其它方法教学,可以采用个案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实际中举办庆典活动的程序,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策划活动。比如讲到商务谈判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商务谈判演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曾伟坚.高职高专公共关系学课程考试改革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2(6).

[2]陈文君.“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教研究,2012(2).

[3]徐雅卿.《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5).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7

一、高职高专口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院校开设了《口才与演讲》、《职场沟通》等口语课程。遗憾的是许多人对口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教学规律的探索更是不够。概括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其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多数院校将其设为“选修课”,根本没有建立起真正独立的口语课程教学。其二,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随意性、盲目性很大,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体系中。其三,缺少必需的教研支撑,教学观念、方法陈旧,教学多半流于形式。授课教师无较好的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其四,课程安排不合理,周教学时数仅两课时,很难突出教学实践性环节。

基于此,我们认为口语这门课程教学实施应更新教学观念、调整现有教学方案、以学生主体性进行教学,并将多种实践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环境,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民主

(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良好开端和动力,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实施成功的首因。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善于运用情感、兴趣等因素,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为创设轻松教学环境提供前提,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学生有了参与兴趣和热情,才会以最佳精神状态自觉参与口语交流,不断提高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首先,科学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由原来讲多、练少改革为讲、练对半;其次,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如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等基础上,适时采用经典范例赏析法、课堂讨论法和情景模拟法。

(三)实现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伙伴、搭档。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用“教”吸引“学”,以“学”促进“教”,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平等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建立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善于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进程,尽量将课堂设计得生动、形象。以训练为主,精讲多练,侧重于口语技能训练;在训练方式上,设计多种不同层次、生动活泼的训练方式,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上台演说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多种表现机会。

三、将多种教学实践内容及手段相结合

(一)将多种教学实践内容相结合。

综合素质即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创业能力,核心是表达沟通能力。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如今许多高职毕业生虽然学习成绩优良,但在求职面试的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其中口才不尽如人意便是出局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相结合。在通用口才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口才培养,突出专业特色,比如,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应开设导游口才学,营销专业应开设销售口才学等。

(二)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可将随堂练习与单元实训、综合实训相结合;其次,实际训练与观摩赏析相结合可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许多相关经典录音、录像资料,如历届国际大专(华语)辩论赛、拜访与接待实操等。因此,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的口才训练才最为有效;最后,将课程学习、举办演讲竞赛和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培训相结合。

四、善用激励,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平台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活动 设计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依据课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学习、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不断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英语口语活动的开展,在本质上与英语课堂上其他课堂活动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应在课堂活动的大前提下进行,不能背离这一目标。好的口语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激活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 使其随时运用已掌握的语言来完成口头交际任务, 进而获得语言能力是极为有效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课堂上常用的口语活动的设计,以及设计口语活动的原则:

一、每日演讲(daily speech)

一般在课前几分钟进行, 这种课堂活动能使班级里形成良好的英语氛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当众演讲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可事先安排好演讲顺序,例如按学号排序或按学生事先自愿安排的顺序。在学生进行演讲报告的前一周提前通知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这样可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信进行演讲。另一方面,为保证演讲效果,督促每位学生集中精力听报告者演讲,可让做报告的学生设计几个与演讲内容相关的问题,在演讲完成后提出,请听者回答。这样就从两方面保证了活动的效果。此外,对当日演讲的学生,还应根据其表现计分或给予奖励,如采用计分方式,可将所得成绩可计入平时成绩。这样会更加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在进行该活动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任务。学生往往在口语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如老师对每个学生指定的任务难度相当,则会打消部分水平较低学生的积极性,或导致程度较好的学生轻视任务,最终都无法发挥最佳水平。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口语水平等因素,为学生制定符合其特点的演讲任务,这是使演讲达到最佳效果的良方。2.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演讲主要是要求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讲述或阐明观点,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要学生完成从对话到成段表达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这类活动时应耐心引导,演讲任务应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3.注意演讲形式的多样化。活动名为演讲,但实际并不是要求学生做长篇大论的,政论式的演讲,只是一种练习口语陈述的方式。且从学生的兴趣来说,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尚未定型,可适当将范围拓宽,涉及到与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以及语言文化相关的各方面的话题。允许学生有形式上的创新,除了讲故事等传统方式外,可与大家分享一个英语笑话,或英语脑筋急转弯题,或介绍某种兴趣爱好,用英语主持节目或做脱口秀模仿等,还可结合课文内容,做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拓展介绍。每日演讲这一活动,可从学生进校开始,形成一个英语课堂的传统活动,长期坚持,定能看到效果。

二、角色扮演

在现有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情景性的对话,教材图文并茂,非常有利于学生代入角色,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口语交际能力。角色扮演,即可是对课文中已有人物的角色进行扮演,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角色,这类活动有利于学生从课文人物的角度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思想感情等,将对课文的简单重复模仿,转变为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熟悉程度,将课文所学内容与实际结合,如以后遇到类似情景,需要用口语表达时,能较快地作出反应。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为例,该单元的Section A主要是介绍服装,谈论服装的价格和颜色,以及谈论对服装的喜好和购物时的礼貌用语,这类任务型的话题,非常适合角色扮演。教师可安排学生以两人一组,做pair-work,如一人扮演服装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询问服装价格、颜色等。也可将场景置为两个人谈论服装,对话双方为朋友或同学关系,在谈论中涉及到个人对服装的喜好,对服装价格的看法等内容。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同样要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要求学生必须使用本单元学习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表达,必要时可将需要用到的重点句型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设计角色对话时用上这些句型,这样做可避免学生采用回避策略。还可提醒对话双方表达的长度和难易度应基本相当,不要由一人主导对话,这样方可保证角色扮演的效果。

三、活动设计原则

口语课堂可用的教学活动还有很多,如情景对话、课文复述、问题讨论事等,篇幅所限,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我们还要探讨另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活动设计的原则,只有先确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原则才能保证设计出的活动目标明确,效果显著。

首先,活动设计应注意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以能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因此,从活动内容的设置,活动各环节的安排到活动的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只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学生才会全情参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其次,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初中生处在思维比较活跃,讨厌简单重复的年龄阶段。因此,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尽量多样化,各种活动交叉进行,一来可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不同方面,二来也可以避免单调,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此外,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决定了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活动进行口语训练。

第三,启发性原则。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富有启发性,能让学生充分思考,在思考中进行练习,而不是不动脑筋的模仿和简单的刺激反应。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带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或活动,使学生展开想象力,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愿望,培养创新精神。

最后,课堂活动设计还应注意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考虑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的作用是从旁观察和引导。这样的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至于喧宾夺主,变成教师的个人表演。课堂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包含自学、自主参与和主动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凡是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习效果提升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即可借鉴他人经验,也可创新,自己动手设计一些适合所带学生情况的活动。但应注意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目的是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在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学关键、教学难点以及其他教学要求,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参考文献:

[1]朱萍.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9

关键词:作文;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65-01

“素质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素质教学,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时代责任,是培养时代的新型人才的前提。素质作文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实践活动,是培养时代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作文就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素质作文是培养素质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活动,素质作文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另外《初中素质作文训练研究方案》中谈到:素质作文的训练,就是把作文训练当成学生的一种素质培养,素质作文就是针对应试“应试作文”提出的,作文教学必须根除过去那种“应试作文”教学的弊端,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素质作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扎实开展训练(要求环环相扣)是实施素质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质。将“口语交际”列入新课标,足见其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而且口语训练也是素质作文训练“以表达为基础”的一个方面的要求,通过这项训练实现真正的以读,说写结合。据调查80%~90%的初中学生对上台讲话感到困扰和恐惧,一到讲台上就面红耳赤,抓耳挠腮,手足无措,吱吱唔唔,说话口吃,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如何进行有效训练,由易到难呢?我认为应该由简入繁层层推进,一个阶段一个目标,逐步实现总目标。“一年级人人敢说,二年级人人会说,三年级人人能说”,利用课前3分钟和阅读教学中的讨论进行。

如何让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们从“三抓两赛”活动中进行了尝试:

一、抓好作文的互评环节。

严格按照素质作文的训练体系进行,特别是在“课内三环”中讲评一环时,除了老师精要点评外,更多时间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先自评自改后,再互评互改,然后指名在全班点评某位同学的作文,在这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有成就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

二、抓好课前三分钟训练。

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是备稿的,也可以是即兴的;可讲实话,论时事;也可以简短小品,还可以是学生交流对话互动活动。这一活动通过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提供良好的情境,拓展学生的作文思路;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抓好课本剧的表演。

表演能力可说是语文能力的延伸和应用。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才能有更精采的表演,反之表演能力又能促进语文的其它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尽量挖掘课本中的可表演素材,首先如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其次就是有的文章还可以改编成表演剧,如《强龟》让学生改编成剧本,再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刚开始时教师必须予以全程指导。首先改编是把童话改编成戏剧,是不同文体的转换,要在把握原文基础上改写成符合戏剧特点的剧本,所以要手把手指导,反复修改,语言上符合他们表演,又要符合各个角色性格特征,还要符合原文的主题思想。而针对原来是戏剧的课文,我们主要指导如何编排表演好戏剧。先分配好角色,各角色体会原作品的思想、语言等;然后反复排练。当然再现原著是不可能的,但这是写作、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大训练,也体现了口语交际与写作是有机整体,必须有效地整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定期进行辩论赛和演讲比赛

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篇10

关键词:演讲互动模式;报刊制作;命题演讲;批评性思维

1.概述

作者于2012年2月首次尝试将英语演讲作为英语课堂的互动模式,在将英语演讲带进英语课堂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总结着阶段性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不足,同时积极改善英语演讲课堂的互动模式和方法,作者带着前期积累的经验和疑问参加了2011年12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所组织的“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为了推动外语教育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进行,加强全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推动全国高校英语演讲课程的建设。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不断发展中的英语演讲教学――立足校园,放眼世界”(Public Speaking in Progress: On Campus and Beyond)。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作者现阶段所开展的英语演讲课堂的互动模式相契合,通过对研讨会的交流学习和细致思考,并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英语水平,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2. 已往研究成果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就演讲活动在综合英语课堂展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此研究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演讲活动增强了学生正式讲话的自信心及交流意识;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张冬玉2007:5)综合英语课堂专门设立的演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的言语教学活动。该活动设在上课前段时间,能起到“热身”作用。这种言语活动以主题内容为基础,突破了纯语言形式的操练。该活动中的演讲、答辩、评论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维,促进学生动口、动笔,给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王彤2001:51)

3. 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考虑到英语课开设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学习能动性和英语基础,作者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在A班:国际贸易(30人)、工商管理(27人);B班水利专业1、2班(50人)共105位同学的课堂上采用了新闻报纸制作及小组新闻播报的方式和命题演讲的模式。课堂互动模式的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会在春季学期结束之后进行。

3.1 新闻报纸制作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4位学生组成小组,并且在课前完成命题讨论、收集材料、新闻报纸制作、撰写新闻稿;上课时学生上台做新闻播报。教师提前一天把报纸复印,分发到班级每位同学的手中。参与制作的4位同学不仅要播报自己所选内容,而且要与其他的同学现场问答互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播报完毕之后,老师再与学生对其报纸的内容进行讨论。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想要学生全面参与课题的口语环节,就首先要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打破学生不自信的心理。通过每周新闻报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总结新闻要点的能力,集体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形成主动关心社会要点的习惯,并且能较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新闻报纸制作和小组播报、提问讨论,学生在无形中接触了演讲中的几个环节:准备素材、撰写演讲稿、命题演讲,问题回答。

3.2 课堂命题演讲

于此同时,作者在每周的英语听说课堂上有意识的融入了演讲中的命题演讲环节。在布置命题演讲的题目最初,教师播放了几个CCTV 演讲比赛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英语命题演讲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每次在课堂上,提前一周布置命题演讲内容,每次分为5为同学上台演讲。每位同学演讲的时间为2分钟。接下来是1分钟的提问时间。老师或其他同学对每位演讲者提1到2个问题。学生的命题演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准备充分。而提问环节的好坏则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作者将现场的情况拍摄下来,并用来进行后期的比较研究。命题演讲和提问的互动模式,还在初始阶段,还需要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才能看出其效果。

4. 互动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开展以演讲活动为互动的教学模式中,作者会遇到一些问题。第一,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在课堂播报时,会存在语法错误以及发音不准确。面对这样的问题,作者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在播报之前,把播报稿提请给老师批阅修改语法错误,并单独给学生指导发音。第二,在命题演讲环节中的提问环节,学生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问题回答的状况较差。教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拍摄的视频,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点评和指导。第三,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面对这样的学生,作者主要是的给予这些同学鼓励,并且给予他们第二次尝试的机会。

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中,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从事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教师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专题研讨”环节,针对“英语演讲教学:思辨能力与通识教育”、“英语演讲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问题研究”三个主题,其中“培育公共演讲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一观点教师们就各自的经验展开了 的讨论。从这一个观点出发,这给大学英语课堂以演讲为互动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学期结束后,大二的第一学期。会考虑采取即兴演讲的方式,这对学生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通过培养大学生英语公众演讲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进一步考虑,如何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建立自信,赢得求职和晋升机会。

6. 结语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次以演讲为互动的教学模式的首次尝试,为英语教师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本院也首次尝试开设英语演讲的选修课程,并且以小班的形式授课。相信通过优化课堂活动不断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玉. 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育 ―― 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育的研究 [J] 外语教学. 2007 (5).

[2]王彤.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 ―― 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1 (3).

[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育模式探索 ―― 以大学英语演讲课为例[J]. 语文学刊 . 外语教学. 2010(1).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省略/news/44898 (2012年3月17日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