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5 17:26:56

电工电子理论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电工电子教学;实践运用

一、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面逐渐拓宽,其不仅在农业、工业上有所应用,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中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教育内容的升级和教育方式的优化。尤其对于电工电子这种实践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构建身临其境的虚拟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可以掌握电工电子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界定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内涵

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新型显示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结合形成的构造令人感觉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的新兴技术。在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教学中,以职业导向为前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真实的、职业的电工电子环境,让师生通过自主感官和自主体验产生与情境的交互,获得更好的实验实践教学体验。师生在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环境中是平等互助的教与学关系,学生在环境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跟随虚拟实验事件的变化做出响应动作,提升电子电工技能的熟练度。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视觉沉浸。人通过视觉感官认识世界,而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的环境,通过三维数字模型生成以视觉感官为主的虚拟环境,这种添加人工成分的环境可以让人在视觉上有沉浸感[1]。这种沉浸感可以让人在虚拟环境中跟随事件的变化做出反应,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观察、操作、探索。在电工电子教学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电工电子环境中,可以改变传统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的理论性问题,让学生根据相应的理论知识经验展开实践,并主导虚拟环境的变化。2.交互性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来感官的刺激,因此,这种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环境中来,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中职院校的学生对电工实验,电工电子的教学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以实际电工实验为例,可以让学生以身试电,根据接触和观察形成一题多解的思维,也能让学生避免在危险的状态下学习和实践操作。虚拟现实技术在借助计算机时,会让学生产生感官的体验和思维的想象,动态的记忆和理解电工电子的知识。学生在想象过程中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对话,可以与情境中的教师产生直接对话,可以自由调节学习速度,多样化的选择不同的虚拟现实情境,主动性的参与。加深思维和记忆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三、现阶段电工电子课程的学情分析

电工电子课程是中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想要成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中职院校历来以职业发展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相对应的,电工电子教学课程需要以职业发展为前提,预测职业发展趋势,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专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电工电子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理论性要求也很高。尤其新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出现巨大的转变,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展开电工电子教学是十分必要的[2]。为更好地适应电工电子类职业的发展需求,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结构和专业课程模式都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变。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电工电子课程仍存在较大的脱节,而且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下这种脱节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落后、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现阶段人才需求不符、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

(一)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模式

电子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涉及面比较广,而且对实际操作的要求比较高,且属于理论和实践复合型的学科,因此,现阶段的中职教学模式中更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就是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弱化实践,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都需要归结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探索理论知识,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由于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的教材知识系统落后,因此缩短了实训时间,造成一些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同步展开。不少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课程时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一些专有名词和专业的理论概念无法理解,实践技能无法掌握,达不到实际职业的需求。

(二)课程教学计划与职业发展脱节

中职学生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实践中运用,增加职业本领,增强职业技能。但现阶段中职院校选取的电工电子教材理论知识偏多,难度偏大,实践操作技能与职业发展不符,甚至有部分落后于职业发展的步伐,这造成教师在备课或者讲课环节中,很难联系到实际职业中的任务,也无法根据真实工作场景中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造成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无法即时上手。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计划中主要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忽视电工电子教学的综合知识,对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电工电子知识整合不足,学生缺乏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严重影响专业技能的实践和自身潜能的发展。

(三)电工电子教学实践场地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经费并不充足,在实践场地的设置方面缺少投入,一部分有关电工电子的教学设备和实践设备数量较少,与专业学生的比例悬殊。一部分学校在引进虚拟现实技术时由于缺少资金,只能引进一些计算机设备,做最低级的虚拟现实场景,无法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调整实践设备,造成学生开展实践的场地不足,实践训练的时间不够,不符合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3]。

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工电子教学

(一)教学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电工电子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中职院校可以自行编写校本教材,按照虚拟现实技术的场景简化课程内容,删减一部分与现实脱节、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让整个电工电子教学过程更加简单易懂,增强其实用性。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可以以职业操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沉浸在虚拟环境中,专注于虚拟环境中工作任务的发展进程。在设计实验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根据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各种实验设备,让学生应用虚拟实验设备完成电工电子任务,跟随实际操作任务转变操作设备。

(二)教学实施

虚拟现实技术所创设的电工电子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导,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实施环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探究电工电子项目的内容,主动操作各种技术。而教师需要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虚拟现实平台完成各项任务。1.情境的创设与任务的分发。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相应岗位的需求、学生的特点以及中职课程的具体内容,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实践工具,以任务的方式完成教学。尤其是在动手操作部分,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参与不同的工作情境进行观摩和实践操作,并在实践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完成相应的实践报告。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时,教师可以根据虚拟现实平台的资源和实际课本内容,运用案例的方式营造学生熟悉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观察案例图片或视频,根据情境的发展随机完成各种任务。2.学生以虚拟情境为中心的实践。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提供虚拟化的电工电子器件和设备,因此,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的任何操作都不会对电工电子设备产生损害,学生可以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整个教学实施环节中完全主导学习节奏,尝试自己的想法,查阅有关电工电子的资料[4]。电工电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因此,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虚拟现实平台学生可以寻求交互的方式学习知识和展示技能,这种交互主要指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是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互动。中职院校在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时,需要依据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特色,构建基于情境式的虚拟现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学习职业技能,更好地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提高中职院校的外在形象。3.教学评价。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平台的教学评价需要以实践环节为主,也就是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实践训练环节进行检查和评分,以实践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任务,反馈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情境下,教师需要跟随学生实践的任一步骤,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记录,在学生实践完成之后给予总结和点评。而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内容反思和总结,以电子报告的形式展示电工电子学习成果。中职院校可以制定针对职业内容的电工电子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设置虚拟实验项目,在项目中创设具体的职业场景,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全程在虚拟平台上完成教学,获得评价。

五、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兴趣为基准,建构目标知识结构

教师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虚拟情景中主动拆解或者操作物品,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自由发挥。在实物的刺激下,教师还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动态化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一场知识盛宴,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中的任务调取和思考理论知识。在观察电工电子的操作过程中串联理论知识,产生对电工电子实践的兴趣,为掌握电工电子技能做出铺垫。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下进行体验和感悟,思考和想象。

(二)以合作为主导,完成虚拟角色任务

合作是每一个学习电工电子课程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而在虚拟情境中,学生可以扮演任意角色形象,合作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共同探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互相分享解决思路。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合作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类似,可以让学生在互助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活跃电工电子学习的气氛。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设置课题任务和课题要求,巧妙地运用虚拟现实系统组织学生,或以自由小组的方式完成合作探究、破解课题问题,或在教师的辅助下,透过虚拟现实系统分配和组织小组活动。教师可以透过虚拟现实系统动态观察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适当地进行引导和辅助。

(三)以实践为核心,整合技术资源优势

中职院校可以建构以电工电子为基础的虚拟实验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践技能。随时生成难易程度不同的虚拟工作任务,根据虚拟设备来完成实际操作。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和生成的结果,完成既定的电子电工知识学习。在虚拟现实情境下学生可以真实的观测和操作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并根据完成步骤后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教师通过正当操作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主动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学习在基础知识之上的电工电子技能,根据仿真训练构建多层次的电工电子知识体系,以便适应多种工作情况。

六、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展望

(一)开发更高深的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系统

现阶段中职院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展开电工电子教学处于起始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平台提供的设备和电子器件仍然无法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工作环境当中,而且部分教师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时由于操作条件不足,依然采用鼠标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很难给学生提供真实感。因此,在未来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中职院校可以加大开发力度,以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的特色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和电子电工类职业的内容为基准,开发更接近实际操作环境的系统,与传统电子电工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有更好的实践操作环境,掌握更专业的电子电工类知识技能。

(二)电工电子教师加深对虚拟技术的了解程度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教学全过程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是操作虚拟现实技术的第一人。因此,在未来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多重途径培训电工电子类教师,尤其要全面虚拟现实技术了解和掌握。只有更精准的明确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应用缺陷,才能更好地组织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更符合学生的电工电子内容。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类教师需要根据环境和实际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有关电工电子的教学思路,让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学生学习技能,辅导学生完成训练。

(三)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际职业环境紧密结合

电工电子类课程在实际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虚拟现实技术很难完全模仿真实的操作环境,例如一些电路的实际连接、工作中由于操作出现的问题,以及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问题等很难在虚拟环境中体现出来,因此想要让学生真实的了解电工电子的知识,感受电工电子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还需要辅以校企结合的方式。中职院校可以依据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共同完成虚拟现实基地的构建,共同培育适合企业的学生。而虚拟现实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电工电子教学的工具,不能让其完全代替实际的操作环境,学校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时需要注意技术与实际相结合,避免让学生一味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无法面对现实中的突发问题。七、结语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让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改革和创新有了方向,只有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需要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优势,才能不断探索发现新的思路和新的实践策略,进而满足社会对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进步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超.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实践中(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676(14):158-158.

[2]林钰川,沙丽娟,梁红.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9(6):167-168.

[3]石愿雄,郑全新.论实践环节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南方农机,2020,344(4):90+108.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1+X”模块化课程结构;系统化教学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的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及电气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我学校主要服务于制造大类专业,如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由于各非电类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要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还要体现出非电各专业的“专业性”特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能再以一个同样的课程标准应对非电各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为专业服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要求课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更好的开发与实施《电工电子技术》这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如何系统地把基础课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电工电子专业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统一的学习,完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平台性”要求,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电工基础理论与非电各专业紧密结合,让枯燥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获得生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电工基础课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课程本身的发展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工和电子技术的信息量日渐增加,如脉冲功率技术、新型电源技术等,另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与修订,《电工电子技术》的学时数进一步减少,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非电各专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方面来看,《电工电子技术》不是非电类学生的专业课,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与电工电子无关,以后工作生活也不会涉及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再加上传统《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多且比较难,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物理、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好这门课程即缺少兴趣又缺乏信心,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师方面来看,高职的很多教师缺乏企业经验,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将本科院校里学习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照搬到高职院校的课堂里。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以“一言堂”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这样就使得电学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逐渐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在不多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与要求进行验证性实验操作,缺乏自己动心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环节,这样的学习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达不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学生、服务专业”,建构《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是我院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面向全院的工科非电各专业授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服务的专业面较广,如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由于各个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如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授课,会导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能有效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老师和各系部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经过三年多的对接调研,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本课程内容的要求,形成了电工电子课程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并开发了系列教学载体,以期表征相关专业的特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模块化是源自于学科体系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内容,即对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电子技术三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加工,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求,以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要求对接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序化知识结构。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电子技术三个模块下分子模块,共有14个子模块,即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三相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等模块,各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4个为必选子模块、10个为选修模块。通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些模块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广度的选择,体现“必需、够用”原则;通过对模块中的教学载体的选择完成对教学内容深度的选择,体现“实用”原则,凸显其“专业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模块和差异化模块见图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可以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见图1。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对“电”知识的要求以实用为主,趋向于科普化,没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因而选择了电路基础部分的四大基础模块,以及“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与辨别”、“基本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设计”、“基于触发器构成的计数器分析与设计”4个选修模块。体现了“1+X”,即“基础平台性+差异性”。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趣味的、日常接触到的计算机用电实例为教学载体,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性和应用性,刻意淡化电工理论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如此一般,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趣味性、实用性引导学生掌握电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结构的“1+X”化,有助于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发的开放性,从而不断开发带有各非电专业特色的教学载体,使《电工电子技术》具有基础与应用的双重性。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变压器使用与维护”时,除了学习常用的变压器外,还会以汽车上使用的变压器“点火线圈”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学,力图将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到汽车维修实践中。“面向学生、服务专业”,建构《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学科式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开发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思维特点“先动手、再思辨”的特点,以能够实际操作的教学载体为课堂导入,通过完成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实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设计的出发点是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技能为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划分模块的依据,将理论知识进行巧妙加工在教学载体中,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工程素质的养成,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三、“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系统化教学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是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操作技能的领悟与习得,工程素养的学习与内化。因此课程是”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工程素养养成和学生个性要求构建“学习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范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论与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形式。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包含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指的是为了配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而设置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式,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如验证经典的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这样的验证性实验一般需要到实验室完成,由于硬件资源的限制,验证性实验的课时量不可能开设太多。这就与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形成冲突,这也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为有效突破这一瓶颈,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为主体结构,完成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电路基础部分大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图2电路基础部分大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主张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主构建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通过教学载体,通过完成任务,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学生不仅提高学习兴趣,缩短电工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以“电的认知与安全用电”模块的教学为例,这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高中物理中学习过欧姆定律,能够绘制简单的电路,这是学生已有知识,作为本次学习的逻辑起点;本模块的目标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具有安全用电意识。根据起点与目标,我们引入教学载体“试电笔”,设计学生行动任务:(1)用试电笔测出教室内的插座上是否有电?判断零线、火线?(2)绘制出用试电笔测量教室内的插座上是否有电的电路图。(3)用欧姆定律计算此回路中的电流。学生通过完成上述任务,掌握人体电阻,试电笔氖管电路结构,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安全电流等安全用电常识。把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握好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再以学习模块七:“基本控制线路的装接”为例,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已经掌握了低压电器各元器件的元件识别、电气图形符号认知、简单电气控制原理图识读与绘制知识与技能,是本次学习的逻辑起点;本模块的目标是完成具有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功能的线路设计与装接。根据完成任务的要求和环境等条件,选取适合的各种行动导向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小组工作法等,教学资源为任务单、工作单、评价单、技术资料手册、技术网站的网址等。图3验电笔的使用及其电路图根据起点与目标,我们引入教学载体“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正反转控制线路实物等”,设计学生行动任务:(1)识读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逻辑起点,温故知新(2)资讯并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资讯(3)确定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计划与决策(4)实施作业,完成检查并评价实施、检查与评价(5)总结学习单元,明确课后任务知识归纳与内化在上述任务的设计中,体现了完成任务的6个行动基本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逻辑起点,找到联系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通过分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经过资讯,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实物装接图,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布局布线等;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设计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教师在学生的实施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示范及引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等;最后,教师总结本学习单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反思行动的知识并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与内化,构建形成新的知识。图4“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教学任务设计“载体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温故知新;建构新知,拓展延伸”是检验学生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关键。学生根据课堂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按照要求通过自主或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完成方案并实施,得出操作结果,再从实践结果来分析所应用的理论知识。经过学生在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工程素养。

四、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装接与调试”单元为例,看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创设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探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学情境。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紧扣本模块的重点、难点,从模块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解模块的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具体化,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学习。“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装接与调试”单元是子模块七基本控制线路的装接中的学习单元2,学生已经熟知了低压电器以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能识别、检测各低压电器,能够对电动机的点动-连续控制线路进行连接、排故等。结合学情及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如下图所示。图5“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教学组织与实施(1)下发工作单,明确初步任务———即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的识读。教师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分析电气原理图,识别各低压元器件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设计方案并明确工作过程,明确具体任务———即工作流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连接过程进行任务分配,确定所需的元器件、工具及其检测方案、线路连接方案和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案。(3)实施工作,按照所确定的方案进行作业,明确各流程中的具体小任务———即①工具准备和元器件检测;②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装接;③完成线路检测,故障排除,并进行通电试验。在各阶段,同组成员需团结并分工合作,积极主动动心、动脑、动手,按照电工职业标准进行操作;鉴于学生的竞争心理,学生都会踏实、努力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从旁协助,密切关注各组的完成情况,并对安全用电知识进行普及,确保各组成员有效、安全的完成任务。(4)总结学习单元,明确课后任务———即完成实验报告。在此阶段,学生需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呈现,并做简要说明与总结,最后将自己的认识,理解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认识,以及线路检测、排故方面都会有所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勤动手、爱动脑、爱设计的习惯。

五、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并非盲目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非电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载体的确定以及教学形式的选取上进行了系统化建构与设计,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载体上的“1+X”化,体现出该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与“非电类各专业接口”特征;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为主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做、练‘一体化特色,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通过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授课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龙海燕 龚 雪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曲克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对立统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职校;电工电子教学;创新能力

1职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现状

职校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而现阶段职校的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职校做出改变。电子电工专业的职校生由于专业实践性较强,职校生在校期间应该有很多的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来培养职校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阶段职校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师资力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很多职校教学设备等硬件的欠缺,导致电子电工专业的职校生无法进行实践课,而实践课环节的缺乏,导致电子电工专业职校生缺乏实践的经验,无法得到专业的技术性指导,使职校生无法通过实际动手来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现阶段职校遵循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讲课本上的知识为主,而且讲课方式过于死板,教师将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了与职校生互动的环节,忽略了职校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所以现阶段的职校教学模式造成了职校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差的现状。依据现阶段教育部教学要求,职校应该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提高职校生的综合素质。

2职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电子电工专业的职校生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创新能力主要是指职校生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现阶段职校电工电子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对学生相关知识有关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阶段,社会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成绩优异,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却不懂得实际应用“书呆子”型劳动力,由于电子电工专业的职校生在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上需要应对的问题复杂多变,所以,社会更需要的是面对突发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能够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新型人才。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根据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职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对职校生专业技能的实训,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教育部门对职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考出较高的成绩就行了,而是要求职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职校生的创新能力,给电子电工专业的职校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让职校生学会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职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3.1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激发职校生创造力。常言道:“兴趣是掌握一切技能的重要的催化剂。”电子电工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要求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所以,职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更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加入职校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职校生的学习兴趣。电子电工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和生活十分贴近的专业,因此,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可以借用电子电工技术在生活中出现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3.2围绕具体问题教学,增强职校生创新力。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问题是驱使职校生去思考的动力,问题也是激发职校生产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催化剂。因此,职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教学,以此来增强职校生创新能力。例如,职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职校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职校生学会质疑,让职校生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创新思维。职校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更有利于职校生去发现问题,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提问问题的机会,让职校生敢于大胆说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接着,教师应该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机会,让职校生通过讨论,产生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教师可以将职校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引导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辩论,让职校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让职校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引导职校生去思考,增加了职校生学习的趣味,也可以提高职校生的创新能力。3.3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提升职校生创新力。职校生拥有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拥有科学的思维。拥有科学的思维是职校生产生创新型想法的前提,现阶段有很多职校生因为缺乏科学的思维而无法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因此,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以此来提升职校生的创造力。

4结束语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4

1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心理问题

目前,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们由于中考考试成绩不够优秀,而选择到中职院校继续学习,不仅严重缺乏着学习信心,同时还有着一些厌学、自卑的心理。初次之外,由于中职教学整体的目的是培养出职业型人才,导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因素都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障碍,影响着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1.2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能力发展方面也具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当教师讲解电路知识时,很多学生都不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等知识,而教师在讲解运算放大器时,学生难以理解虚断、虚短等知识,就算教师讲解了很多遍的例题,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仍然难以理解,不知从而下手。除此之外,部分的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也较差,当面临着学习困难时,不愿意主动进行解决,在对于难度较大的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时也是如此,直接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尚未更新,教师基本都是在讲解理论知识、教材案例,认为完成三点一线的练习与讲解即可。但是,《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只采取理论知识讲解的方法便会十分枯燥、沉闷,制约了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并且,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回答不上问题。

2《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经长时间的发展,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已经初具雏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熟悉电子设备与电子产品材料与各元器件的基本信息,拥有操作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的能力,且可以完成电子整机线路阅读,在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上都具备较强的能力。电子技术学习比较关注测量仪表,很多时候会应用万用表对电子元件的电参数入手,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对此,许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通常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此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以及完善知识结构,但是缺少教学实践,也会限制着学生的发展。《电工电子》课程属于一门涵盖了电工、电子知识以及其他科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不仅在机电专业中开设了此门课程,在电工电子、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电工电子》课程其具备着较强的实践性,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实用性的特征,能够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它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要有别于其他专业,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中,《电工电子》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懂得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与发展情况,最终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得学生毕业后在维修电工、电子电路分析以及电子设计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新时期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3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

3.1运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教学实验可谓是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对此,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开展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实验教学的实际优势,搭建出一个良好的实验动手平台,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全面挖掘《电工电子》课程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并将教材里面涉及到实验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选择出最适合机电一体化学生能力发展的电子实验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其次,中职院校需要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提供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时,能够应用实际的设备完成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所提升,将理论用于实践中,为其今后的就业提前奠下良好基础。比如,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教学中,如二极管及其应用这一章,若是单纯的为学生讲解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很难理解知识内容,而教师采取一个电阻与二极管串联的方式,便能够调稳压电源。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通过实验使学生区分电源电压与二极管两端电压的概念,懂得流过二极管电流的计算方法。电子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电子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最终让学生在电子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感受电子技术应用规律。

3.2运用模块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掌握电子技术,课堂中根本看不到教学道具的身影,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也让学生对此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此,中职教师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应将原有的教学手段与思想进行创新与优化,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如实现模块化教学,从而让《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充满趣味,彰显出此门课程的趣味。比如,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一般可以将其划分成开关模块、整流模块、放大模块、电源模块、编码模块、波形产生模块、计数模块、译码模块等等。若在带领学生了解的电路模块时,教师便要引导学生从通俗的视角看待问题。绝大部分的模块在进行工作时,都要连接电源;信号放大模块,需要包含输出通道以及输入通道,并且应关注着实际信号在输入与输出方面分别拥有两个端子。并且,波形产生模块并不需要用到信号输入,直接就能够形成波形,学生只要了解到频率以及波形的调整手段即可。模块化教学最为明显的优势便是其可以从外部特性了解模块,以此快速形成框架,并不会因为电子技术的复杂而增添学习压力,特别是处在当下电子产品线路越发精细的条件下,模块化的实现意义巨大,不仅是安装、设计还是维修,模块化的应用都具有优势。

3.3运用微课视频,增强学生创新水平

教师在实际展开《电工电工》课程教学时,可以巧妙借助微课教学的优势,丰富学科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教学效率大幅度增长。首先,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与操作时,要始终观察着学生的具体表现,并引导学生收集电子教学中的学习难点与重点,之后报告给教师,让教师将其进行整合,最终制作成微课视频,放在相关的学习平台中,使学生就算在课下时间也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降低学习的难度与学习压力。除此之外,学习任务的布置也比较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将作业上传到相应平台中,起到巩固学生知识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最终主动加入到《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以此推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结束语: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5

1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心理问题

目前,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们由于中考考试成绩不够优秀,而选择到中职院校继续学习,不仅严重缺乏着学习信心,同时还有着一些厌学、自卑的心理。初次之外,由于中职教学整体的目的是培养出职业型人才,导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因素都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障碍,影响着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1.2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能力发展方面也具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当教师讲解电路知识时,很多学生都不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等知识,而教师在讲解运算放大器时,学生难以理解虚断、虚短等知识,就算教师讲解了很多遍的例题,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仍然难以理解,不知从而下手。除此之外,部分的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也较差,当面临着学习困难时,不愿意主动进行解决,在对于难度较大的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时也是如此,直接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尚未更新,教师基本都是在讲解理论知识、教材案例,认为完成三点一线的练习与讲解即可。但是,《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只采取理论知识讲解的方法便会十分枯燥、沉闷,制约了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并且,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回答不上问题。

2《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经长时间的发展,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已经初具雏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熟悉电子设备与电子产品材料与各元器件的基本信息,拥有操作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的能力,且可以完成电子整机线路阅读,在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上都具备较强的能力。电子技术学习比较关注测量仪表,很多时候会应用万用表对电子元件的电参数入手,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对此,许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通常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此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以及完善知识结构,但是缺少教学实践,也会限制着学生的发展。《电工电子》课程属于一门涵盖了电工、电子知识以及其他科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不仅在机电专业中开设了此门课程,在电工电子、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电工电子》课程其具备着较强的实践性,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实用性的特征,能够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它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要有别于其他专业,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中,《电工电子》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懂得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与发展情况,最终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得学生毕业后在维修电工、电子电路分析以及电子设计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新时期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3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

3.1运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教学实验可谓是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对此,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开展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实验教学的实际优势,搭建出一个良好的实验动手平台,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全面挖掘《电工电子》课程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并将教材里面涉及到实验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选择出最适合机电一体化学生能力发展的电子实验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其次,中职院校需要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提供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时,能够应用实际的设备完成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所提升,将理论用于实践中,为其今后的就业提前奠下良好基础。比如,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教学中,如二极管及其应用这一章,若是单纯的为学生讲解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很难理解知识内容,而教师采取一个电阻与二极管串联的方式,便能够调稳压电源。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通过实验使学生区分电源电压与二极管两端电压的概念,懂得流过二极管电流的计算方法。电子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电子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最终让学生在电子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感受电子技术应用规律。

3.2运用模块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掌握电子技术,课堂中根本看不到教学道具的身影,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也让学生对此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此,中职教师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应将原有的教学手段与思想进行创新与优化,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如实现模块化教学,从而让《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充满趣味,彰显出此门课程的趣味。比如,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一般可以将其划分成开关模块、整流模块、放大模块、电源模块、编码模块、波形产生模块、计数模块、译码模块等等。若在带领学生了解的电路模块时,教师便要引导学生从通俗的视角看待问题。绝大部分的模块在进行工作时,都要连接电源;信号放大模块,需要包含输出通道以及输入通道,并且应关注着实际信号在输入与输出方面分别拥有两个端子。并且,波形产生模块并不需要用到信号输入,直接就能够形成波形,学生只要了解到频率以及波形的调整手段即可。模块化教学最为明显的优势便是其可以从外部特性了解模块,以此快速形成框架,并不会因为电子技术的复杂而增添学习压力,特别是处在当下电子产品线路越发精细的条件下,模块化的实现意义巨大,不仅是安装、设计还是维修,模块化的应用都具有优势。

3.3运用微课视频,增强学生创新水平

教师在实际展开《电工电工》课程教学时,可以巧妙借助微课教学的优势,丰富学科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教学效率大幅度增长。首先,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与操作时,要始终观察着学生的具体表现,并引导学生收集电子教学中的学习难点与重点,之后报告给教师,让教师将其进行整合,最终制作成微课视频,放在相关的学习平台中,使学生就算在课下时间也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降低学习的难度与学习压力。除此之外,学习任务的布置也比较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将作业上传到相应平台中,起到巩固学生知识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最终主动加入到《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以此推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结束语: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革命的浪潮逐渐打开了人们的新视野,社会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职学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社会的更新换代在加速,学校教育的方式同样需要有所转变,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适应时代变革。

1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教育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新的阶段,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不仅要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理论的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目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这门课程的教学依然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如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专业能力不强,学校教学设备落后。1.1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对待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进度展开教学,从而无法发挥课堂教育的优势。电工电子科目相较于其他的科目来讲,需要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类课程的相关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在接触课程时,既要将课程内容吃透,又要动手操作,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会使得学生对待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性下降,长此以往,教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会遇到瓶颈。1.2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电工电子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其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而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共同结合,有些任课教师虽然教龄较长,具备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理论知识落后,无法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因此,学生无法充分吸收其授课精髓。有些任课教师,理论知识储备很足,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因此也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类教师的综合素质,多方面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1.3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电工电子类科目的教学需要各类高科技产品的支持,学校开设电工电子类科目时需要采购大量的高科技产品用来支撑学生的实践教学。各类教学设备需要时时维护修正,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学校还需要考虑到知识的更新换代以便对教学设备进行替换。无论是前期采购,中期维护还是后期的替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聘请专业的养护人员也是一笔支出。因此,有些学校为了节省资金,通常会将设备的使用年限无限延长,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教学设备老旧,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学生无法接触到新型教学设备,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耽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进度。

2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学对策

电工电子课程培养出来的都是高科技人才,目前我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合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步伐。同时,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时刻保持主动,不被社会淘汰。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调动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主动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多方面开展,增强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充分创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进行一些较为简单,安全性高的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通过学生互相竞争的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其去探索相关理论知识[1-2]。一堂实践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答辩,在答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2.2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当跟随时代的脚步同步学习。如今是一个知识水平更新极快的时代,稍有放松就可能落下步伐。学校应当定期开展电工电子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测评,督促教师全方面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定期派遣教师深造,让教师全方位了解社会变更,从而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下基础。2.3定期更换设备,保证教学进度。学校层面应当意识到学校的责任与义务,科研经费应当合理利用,严格把控,该节约的地方不能浪费,该投入的地方同样应当重视。学校应当定期关注社会实事,根据社会发展配合学生的教学,教学设备及时换新,可以采用设备以旧换新的方式节约资金,在合理利用科研经费的同时,保证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共同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3-4]。

3总结

中职学校进行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个较为漫长(复杂的系统工程)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配合。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教学,学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支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门亮.再论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J].现代交际,2015(10):236-237.

[2]王剑.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实施[J].亚太教育,2015(23):46.

[3]何冬琼.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1):207.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创新能力

在中职院校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类的很多专业中,电子电工课程均属于专业核心课程。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随之进行改革与创新,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创新能力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标准,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求学生对各种知识和技术进行掌握并深入了解。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在中职电子电工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中职电子电工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就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

1.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大部分的中职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很多的中职教师认为职业教育是训练学生的技能,而电子电工课程非专业技能(方向)课。还有一些中职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电子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电子电工专业只是物理学科的分支[1]。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电子电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也过于单一和落后。

1.2缺少良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策略

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关键,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对电子电工专业技术进行掌握的目的。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中职教师都受到了电子电工课程特点的影响,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讲解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面,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也就没有办法将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充分结合起来,不能有效提高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1.3教学过程过于枯燥

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是必需的过程,但是大部分的中职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的理论教学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枯燥。缺少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也就没有办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并没有办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1顺应“课堂革命”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和素质等等。因此,中职教师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顺应了“课堂革命”的要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2.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管在什么阶段的教学中,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教师。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但是在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融入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就要求中职教师改革和创新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2]。在这种情况中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对电子电工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

2.3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职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就不能仅仅只是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更好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才更加符合专业教学的需求,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行更好的锻炼和提高,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人认可职业技能。因此中职教师在实际的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更多的实训和多元化教学元素体系,对教学进度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

3.1创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在整个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电子电工实验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学生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有效运用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践课堂上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提出问题,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例如:中职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欧姆定律这一课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实验授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以及练习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解决方法。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用面包板搭接3-5只不同阻值的电阻组成的混联电路,然后同学之间交换面包板,根据实际电路进行理论计算并用万用表进行验证。由于学生搭接的电路各不相同,如此操作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也能有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拓展,对学生的创新灵感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此外,中职教师在实际的实验课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验内容提出更加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方便学生进行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和表扬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探索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3.2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1)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职教师在“课堂革命”背景下更加应该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变革。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更加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行业状况及时调整和整改教学内容。例如:中职教师想要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增减教学内容,通过更加有效的互动方式灵活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三极管的放大电路时,按教材往往有一个三极管放大特性的验证性实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新器件刚认识,三个管脚经常辨识不清,实验中往往需要教师指导才能成功,学生即使完成实验后也往往无法与三极管的特性联系起来。实验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职业工作中,学生几乎不可能直接遇到测试三极管特性的操作。因此,教师上课时完全可以抛弃这个实验,改变教学模式,如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演示即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提高,观察的重点明确,虽然没有自己操作,但对理论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中职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2)创造课堂情感体验,渗透课堂思政创新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情感体验,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更加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教学体验的培养,在教学中渗透课堂思政。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寻找创新,激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新课导入。例如:就是在给学生讲解功率单位时,可以先将这一概念所产生的原因介绍给学生。是因为在生活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发现壶盖被推开才发明了蒸汽机。还有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照明灯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案例讲解给学生,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中职教师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故事情景,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和创新热情。

3.3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很高,在学习中还需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更加需要那些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全能型人才。因此中职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从多方面出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高。在我国现阶段的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低,再加上缺少基础知识功底,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针对性教学法,按照接受知识程度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和分层教学。教师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开展竞赛活动,这种活动更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合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例如:中职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了功放电路原理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功放电路制作比赛活动。教师针对这一课堂活动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比赛奖品,如可以和比赛制作成品可配套使用的小音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有效激发和提高,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如此,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才能够给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3.4活跃课堂氛围

一个良好的课堂互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的记忆和理解知识,进行实践活动。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突破自我,让学生有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中职电子电工课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有效提高,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这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专业教师更加应该重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通过给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跃,余炽业,张志坚单片机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83-85.

[2]李倩.创新教育融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与实践探索[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08):85-88,92.

[3]刘建林创新和改革电子电工专业的技能训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0):105-106.

[4]王静.浅谈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2(007):90-91.

[5]王彦.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037):126-126.

[6]王林英.浅析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教学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137.

[7]张艳艳.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0):294.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8

1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含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电机及控制部分以及电子技术部分。电路的基础知识含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交流电路相对复杂。电机及控制部分含有电磁的基础知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交流线圈电路和可编程控制器,其中变压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可编程控制器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电子技术部分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其中数字电子技术含有触发器以及逻辑门电路,而模拟电子技术含有半导体器件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电路基础知识、电机及控制以及电子技术这三种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有很显著的作用,学校在制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术。

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层次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实训教学、应用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开放式的实训教学。基础实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通过基础实训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并更深刻的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工程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生产实际中。开放式实训教学就是提倡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开放式实训教学将使得学生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科研活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平台上积极发展。

3电工电子技术试验实训课程体系的改进

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实训的实用性以及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就是要使得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基础技能,所以在实训之前就要让学生了解实训的教学目的,教师是通过实训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无法辨识知识的重点部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

二、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

现今的电气工程训练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是依据其专业的不同来区分的。第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步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另外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实际原理、安装以及调试过程,通过这些学习掌握基础的电工技能。电气工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得工科学生不仅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上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达到社会对其的培养需求。

三、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策略

从社会的发展角度出发,电工电子技术在所有工科类的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变化,各高校在电工电子专业的课时设置逐渐被缩减,而学生则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更需要能够借助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以此来为学生打造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较为抽象的知识和内容。而目前我国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尽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作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技术发展的目的。

一、我国电工电子人才现状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到来,使得大批的外来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在飞速发展,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并逐步向世界设计中心在转变。大众对生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各地企业的陆续出现,导致社会对电工电子人才的需求也随着增加,例如工厂以及企业的电力安装、机器设备保养、维修以及维护、公共设备的电力维护以及维修等等,都需要专业的电工电子人才来完成。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机电、机械、电气设备组装以及调式人员与奇特普通的制造企业人员不同,对于员工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待遇方面也会优于普通员工,在企业的岗位中约占45%,是目前需求量较大的技术人才之一。这类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工照明、电工作业以及电气控制等相关知识和电路的组装和调试,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力电路分析、电工接线以及电路焊接能力。而对于电工维修维护以及安装人员作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电力照明、设备维修以及电路维护的专业人才,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比约为20%,其中电工占比约为5%,机械的维修维护人员越位15%,对于这类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工照明、线路安装和维修、空调安装调试以及维修、PLC和步进以及伺服电机等知识内容。另外是电子设备的调试、安装以及维修人员,这类人员主要是负责对企业电子设备中的安装、维护以及调试等。在企业的技术岗位中约占10%左右[1]。除此之外,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中的电子电工技术人才的来源有三方面,一方面使企业自身培养提高,这类约占整体的15%,另一种是学校直招,这类约占65%左右,还有一种则是通过社会的招聘,这类人员大约占整体的20&左右。这也说明职业院校对于电子电工技术人员的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地区PC端子行业需求、某地区移动端子行业需求分别见图1、图2。

二、互联网背景下电子电工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衡

在高校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就电工电子技术相关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自身技术原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极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对于相关课程的开展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而由于课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不但内容多更强难度较大,因此,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期间会更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但在课程安排上会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而且从教育引导角度出发,也会更重视理论知识。相对来讲,在实践教学方面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不但在课程安排上严重不足而且其开展的形式也比较单一,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失衡的问题出现[2]。

(二)教学内容体系过于单一

对于技术型课程从特征和性质方面出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以及发散性,技术本身在实际的应用和研究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的状态不同,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相对较为固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技术的更新状态产生了矛盾。在教师完全依照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但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与技术的更新状态由一定的冲突,而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学内容体系过于单一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代的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上。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即使教学内容较为固定,但是教师若是能够运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学工作和资源,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对于最新的教学工具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运用的灵活度不够,使得教学内容体系更新优化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方式灵活性不足

目前,在部分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评价方面常常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并没有真正的做到从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和观察。这样的评价方法不但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也极易导致学生更多的注重理论知识,更多的注重在考试模式下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优质资源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中陆续出现了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这类资源通常都会向大众开放,帮助学生实现在线学习[3]。其中也包含大量的电工电子技术资源,课程也逐渐形成了更加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案,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专题和课后测试题以及作业等。因此,高校和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适当的从MOOC以及慕课等平台中筛选符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对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前,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实现课前预习。例如,在进行基本放大电路相关内容的讲解时,对于工作原理、动态和静态分析等相关内容都会涉及到电路图,学生很难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独立掌握,而且课堂的讲解与分析也比较枯燥,学生很难在课堂内完全的掌握和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关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预习,了解主要的内容和难点知识,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教师进行课上讲解时重点关注,以此来提升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完成与视频相关的配套练习,学生还能够将预习的实际情况向教师反馈,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学。再如,在对电机及控制技术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线下教学难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这时,教师则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来进行微课录制,让学生以线上学习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解决遇到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借助线上进行作业布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由于高校在课时安排上比较紧张,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对于课后作业的设置,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在原有的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着教材的相关练习题进行作业布置,并要求学生以书面的方式进行提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起来,教师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作业布置,通过相关APP完成线上作业的收取和批改,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掌握。例如,在借助APP进行作业布置时,教师还可以把这种题型的答案上传到APP系统中,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提交作业之后通过APP进行作业批改,全面掌握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作业反馈。除此之外,对于分析和计算题,教师则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接受到学生的解题文件,进行线上批阅。通过这种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完全了解薛恒的学情,为教师进行课程优化提供参考。

(三)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强实践训练

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训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虚拟和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二者的优势。在实训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相关使用方式,学会电路的连接,同时加上虚拟实验的教学辅助,可以实现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进行虚拟活动。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验证类实验较多,但是受到高校课时的限制,现场实训一般仅能进行部分实验,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互联网来建立虚拟的实验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相应的线上操作。通过虚拟和现场实验相融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势在必行。教师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理论融合,加强对电工电子相关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伟,李彬,杨莉,陆宁,等.“互联网+”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21):98-100.

[2]林碧琴.“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06):279-280.

电工电子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教学;电子电工专业;生本理念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宗旨不仅在于夯实学生电子电工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着力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依据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目标来看,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学年一般为2-3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操作。基于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讲解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真正使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效率最大化,并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1基于生本理念的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意义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升学情况,但中职教育更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基于中职教育这一特点来看,中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应该和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和企业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所以,作为新时代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来确定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从而使本专业输出的人才与社会、企业人才缺口相吻合。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落实一个理念----生本理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考虑到学生的根本需求,坚持开展以人为主的教学活动,兼顾学生学习压力和知识接受度,才能有效地展开个性化教学活动,也才能根据学生现有学习基础来制定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活动,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获得知识、习得技能,掌握电子电工专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2基于生本理念的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的具体策略

2.1注重乐学理念的构建,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所谓乐学就是指我们教师展开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态度更积极主动,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充实,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至于如何让学生乐学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知识的美和价值,收获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从而甘愿陶醉于学习的乐土之中。比如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教学,电子电工专业本是就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更有代入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中。笔者在教学日光灯电路相关知识时,就遇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进行实验挫操作,通电后,灯管两头发红中间却不亮。此时笔者并未着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回忆生活场景:自己家里有时候是否也有类似情况,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呢?通过及时引入生活场景和设疑,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学生主动结合生活现象分析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待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再一一汇总答案,总结结论,并示范操作:去掉日光灯中的小电容,将故障解除。如此一来,让学生先发现问题,然后独立思考,最后总结问题的关键,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该节课重难点知识,掌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知识,同时也遵循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人。2.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电子电工学科本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教学的电子电工课堂教学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合理的。我们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开展“电工与电子的绪论”课。何为绪论?就如同一篇文章的开头一样,给读者一个兴趣点,吊住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继续往下文阅读。绪论教学的作用也是同理,利用还课前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电子电工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再导入学习任务,从而启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完成学习活动。当学生掌握了理论基础知识后,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去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将“观看数控机床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电子电工基础“绪论课”。让学生自己代开机床,不用告诉学生一开始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体验,当学生打开机床后可能会被继电器的吸合声“吓”一跳,但随之产生的却是对知识的强烈欲望,这种奇怪的现象会带动学生继续探索。2.3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本理念下的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笔者综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应该重点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实践操作的学习表现、师生合作情况、纳入评价内容范畴;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中的交流情况,学生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和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在团队合作中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是否尊重他人想法,是否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是否具备取长补短的学习意识等等;三是评价学生达成状态,也就是最终学习成果。当然,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我们还可以制作以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和达成状态为内容的六维评价表。一遍教师更完整地考查学生在整个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能,从而结合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3小结

总言之,生本理念下的中职电子电工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我们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电工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玥彤.基于生本理念的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8(32).

[2]贺瑶莅.浅谈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3]邓其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常州高等电气教育,2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