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扶贫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3:17:49

大学扶贫论文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1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习到湘西进行调研工作时提出来的,是我们国家现阶段重要的扶贫发展战略,是反贫困理论的巨大创新,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面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环境,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的识别与帮扶,做好对扶贫工作项目的精确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来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生产能力,改善扶贫对象的生活水平,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1]。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陵山位于四个省份的交接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在武陵山片区中还有许多的特色文化小镇,少数民族寨子,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很多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也积极投身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为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产业集群地区,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调动了其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点,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村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劣势分析

1.总体发展缓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几年来取得了一些较为不错的成绩,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总体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实力,缺少高尖端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系统的文化集群运营方式,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集群产业和其他主导型发展产业相比,总体发展进步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在对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来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真正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地区贫困农民的主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依旧很多,影响到了整个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发展速度,在个别文化产业实施过程中,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精准,最终导致了扶贫项目资金去向不明,并没能很好地开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真正的贫困农民没能获得扶贫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区自身的生产基础比较差,在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生态破坏的比较严重,山区自然泥石流、山洪现象时常发生,武陵山片区人民的返贫率非常高,缺乏正确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实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来,武陵山片区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项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区较有名气,在全国诸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并没能完全发挥出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品牌文化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园以外,并没有相应地开发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有一个长远性的发展前景,单纯依靠这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区作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关于文化产业品牌实力不高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4.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机构不完整。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现出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也就是说,所有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都会慢慢向着文化园的发展结构靠拢,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朝向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倾斜,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断裂式的文化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区的整体特色文化实力,造成武陵山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4]。

(三)机遇分析

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做好地区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的发展创新,改革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武陵山优秀文化理念宣扬出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到了改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文化产品消费进入到了新阶段,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力发展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加快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生产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优势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1.缺乏科学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集群发展的现状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挑战,区域间的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区的文化聚集区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政府部门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对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武陵山片区的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民间借贷的安全性较差,而且武陵山片区文化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学融资渠道,很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文化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宣布了破产倒闭[5]。2.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而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是指总体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虽然基础文化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相应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却没能有效实施。武陵山地区文化企业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较浅,普遍存在文化感较低的现象,缺乏一个核心企业来领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而且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很多文化产品的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制造工艺当中,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还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将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贵资源科学转变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不能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创新型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当中,人才结构失衡,政策激励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实力开始逐渐下降[6]。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一)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优势同外界的机会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创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确定适合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树立人性化的文化经营理念,建立专门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树立可集约式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进而提高地区村民的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忧患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弱势—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机会来弥补了自身发展劣势,并将劣势逐渐发展为优势,在制定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区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孵化项目当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开各种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审批制度的完善,放宽市场经济下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出台一些鼓励文化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武陵山片区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时也能够打开文化市场,使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缓解或减轻外界的威胁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大对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弘扬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产业链,形成“构建三园,发展多点”的文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促进武陵山片区全境范围内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开展山清水秀“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利用武陵山地区特色的山水资源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7]。

(四)弱势—威胁(WT)战略组合

而WT战略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弱势,来免去遭受外界环境威胁的一种防御战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集群项目时,需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价值,还应当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价值,不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失,进而进一步拓宽影视广播文化产业链,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向全国人民传播武陵山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特色,提高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建立文化建设,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颖的文化产品,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陈晓亮 赵立平 陈政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45-55+142.

[2]徐丽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刘伟.恩施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子龙.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小静.武陵山片区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2

1校研究生学术论坛设立农业硕士科技扶贫分论坛

学校每年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征集相关论文,评选获奖论文。该活动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当中影响广泛,参与性极高。通过该论坛设立扶贫攻坚分论坛,引导广大农业硕士研究生聚焦和了解当地的扶贫工作,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庭院经济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扶贫攻坚论坛,开拓农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实践中,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有实践应用价值,更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20年学校共评选出研究生优秀论文96篇,其中50%以上均为南疆特色动植物、特色生态环境、特色地理环境等方面研究成果,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脱贫攻坚产业,促进脱贫攻坚产业长效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硕士作为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硕士,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是其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设立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分论坛,可以促进农业硕士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业硕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体现其培养目标。

2设置农业硕士助力扶贫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设置农业硕士扶贫创新创业项目,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励农业硕士研究生将科学研究、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项目调动农业硕士参与脱贫攻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提升农业硕士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本项目作为脱贫攻坚专项,必须区别于一般的科研项目,对项目具体的实施要求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项目紧扣脱贫攻坚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先进性,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2)项目必须包含一定时间和次数的科技服务,项目成员必须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进行科技服务,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项目类型应涉及脱贫攻坚相关产业、农村庭院经济、各企业团场的需求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4)项目题目分自拟题目和招标题目,项目申报前,学校可组织相关的专家带领农业硕士深入各扶贫团场、农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现状,听取各方面需求,根据需求设立相应的题目,采取题目招标的方式,调动农业硕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对脱贫攻坚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促进脱贫攻坚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的与当地扶贫产业相融合。(6)项目经费实行弹性经费,可根据各项目团队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和实际需求进行分配,确保脱贫工作的连续性和质量,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7)项目的结题和考核不以论文和专利等作为考核指标,重点以解决脱贫攻坚产业的实际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作为评价指标。高校应积极引导农业硕士研究生通过脱贫攻坚创新项目带动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将农业硕士发展为推动扶贫产业技术升级,确保产业持续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

3建立农业硕士扶贫实践长效机制,组织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

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鼓励和组织农业硕士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进行实践,将产学结合,是培养农业硕士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要制定农业硕士脱贫攻坚实践考核制度,确保脱贫攻坚服务实践效果。产业扶贫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持续长期的投入,需要加强其持续性科技和人才的投入,以便引导产业技术升级。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每年有源源不断的农业硕士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研究学习和脱贫攻坚服务,为脱贫攻坚服务提供了持续的生力军。高校应充分激励农业硕士投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助力扶贫攻坚。高校应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组织鼓励更多的全日制在校农业硕士研究生基于扶志扶智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1)广泛开展农业硕士研究生乡村知识课堂大讲座活动,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知识储量,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提升贫困人口科技致富的能力。(2)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业硕士科技服务基地,建立线上线下的交流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3)农业硕士深入贫困地区,通过收集各种实例,进行宣讲,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村民市场意识,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4)建立以旧带新、新再带新,持续不断、长期稳定的农业硕士科技服务团队,确保脱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性。(5)培育和组建乡村脱贫工作及新农村建设所需专业的完整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团队,确保在各个环节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农业硕士研究生应深入南疆各地区,了解每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及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针对性地组建科技服务团队。例如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托帕艾日克村采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远近闻名的养牛村;温宿县柯柯牙镇是传统核桃种植基地;阿瓦提县阿瓦提镇团结村组织村民以小拱棚入股建立了蔬菜合作社;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托帕艾日克村依托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的优势进行黑木耳种植;托普鲁克村成立了养马合作社,建成标准养马基地,建设有饲养圈、露天马厩、屠宰车间、冷库、跑马运动场、蒙古包等设施,确定了“养殖+旅游”的发展思路;柯坪羊发展产业既有优势,建立完善“种羊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大户+家庭养殖户”的三级湖羊养殖体系;拜城县黑英山乡与企业成立油鸡发展有限公司;阿克苏市通过电商企业与农村电子商务站点结对子,通过电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因此每个地区每个乡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都有自己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农业硕士只有深入乡村才能真正了解下面所需,才能真正锻炼自己实践能力,并能挖掘和拓展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高校应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办学特色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农业硕士研究生结合当地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产业与企业结合,加快当地产业技术升级。

4组织农业硕士脱贫攻坚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竞赛

通过组织农业硕士脱贫攻坚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竞赛,以竞赛促进农业硕士对当地扶贫工作的了解,对当地扶贫产业发展的思考,对当地扶贫工作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竞赛促进相关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创新。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随着农业硕士人数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农业硕士也将成为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结合南疆各地区优势、自然条件、扶贫特色产业组织农业硕士脱贫攻坚创新创业项目竞赛,通过竞赛集中全校农业硕士导师和农业硕士研究生的智力对南疆各地区扶贫产业进行设计、挖掘和创新,对现有产业的升级改造进行顶层设计,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5结语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需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当地发展特点积极承担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普及推广任务,助力脱贫攻坚政策能够更好地对接当地实际经济发展,在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同时,实现贫困地区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硕士作为农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一分子,在巩固脱贫攻坚的前期成果以及更好促进脱贫工作可持续性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农业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到乡村产业扶贫及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实践能力,拓展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刘红岩.中国产业扶贫的减贫逻辑和实践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01):156-167+205.

[2]戚亚梅.关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05):70-73.

[3]张照韩,林楠,刘峻峰,等.基于科研项目引导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J].科技风,2020(32):141-142.

[4]谢勇,李铷,谢世清.专业学位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8(08):71-75.

[5]王瑟.新疆阿克苏这样走好乡村振兴路[N].光明日报,2021-01-24.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3

一、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是提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根本

无论期刊传播的方式和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何种变化,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最重要的来源仍然是依托高质量的内容生产,内容质量始终是社科期刊的立身之本。《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社科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内容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作为基础,学术影响力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融媒体时代提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仍需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充分融合新技术做好内容策划、凸显刊物特色、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期刊内容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一)做好选题策划,提高文章的被关注度

期刊的内容质量与学术影响力相辅相成,如果期刊内容质量不高,新媒体传播只会造成负面效应。这就要求刊载的文章要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倡导理论的原创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论文的学术规范性和资料的丰富性。编辑独到的选题策划是保障文章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手段。选题策划要有融媒体的思维,可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期刊信息和作者信息进行遴选、比对、分析,挖掘前沿学术方向、期刊发展规律和匹配目标作者。通过分析期刊数据可以发现,通过精心选题策划形成的文章,其内容质量、被引次数和下载频次往往比自由来稿文章高,高被引文章许多都是选题策划的结果。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5月《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策划的3篇精准扶贫文章具有显著的学术影响力。其中,《论中国的精准扶贫》一文被引用达1900余次、下载接近5万次;《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被引用1100余次、下载3万多次;《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一文被引用接近700次、下载1.8万余次,这组文章对于提升该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做好选题策划需要重点关注国家层面的重要会议以及重要政策文本,保持对新提法、新要求、新战略的敏感性,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当代中国、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选题上要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尤其是要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二)凸显刊物特色,推进品牌建设

邹韬奋曾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目前社科期刊种类繁多,同类期刊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避免同质化就需要发挥期刊自身的优势,体现期刊特色,形成期刊品牌。期刊品牌建设主要以差异化和独特性为主要内涵,需要具备难以被复制和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化是社科期刊发展的新要求,创建特色栏目是社科期刊凸显个性、提高质量、扩大影响的有效路径。比如,《探索》杂志从2015年第1期69开始创建“探索笔会”栏目,每期邀请多位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腐败治理、政治安全、精准扶贫、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该栏目已成为《探索》的一块金字招牌;《探索与争鸣》杂志长期打造“圆桌”栏目,每期邀请多位学者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展开学术讨论,该栏目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党和国家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之后不久,《重庆行政》杂志从2020年第2期开始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特色栏目,该栏目已成为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重点参考的刊物,对于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无疑具有显著的意义。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存在的信息过剩问题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成为稀缺品,期刊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成为吸引注意力的选择之一。因此,需要基于刊物的内容、栏目、风格等进行差异化和特色化的谋划,适时主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三)创新管理机制,严把质量关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期刊传统的投稿、审稿、编辑、校对、发行等环节造成了颠覆性的冲击。运行有序的期刊管理机制是提高期刊内容质量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在筛选稿件、学术不端检测、专家审稿、主编终审等环节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投稿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种方式了解作者和读者需求,及时回应需求,扩大优质稿件的来源。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领域期刊和自身期刊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文章刊发的特点、作者的分布情况、下载引用的情况等、零被引文章的数量和特征、引用期刊的类型等,有针对性地发现解决期刊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刊质量。尤其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衡量选题价值、辅助校对工作、分析舆论反馈、提升传播精度。二是严格挑选审稿专家,及时更新专家数据库,淘汰审稿质量不高、责任心不强的专家,加强与优质专家的联系。除此之外,还需建设好期刊与专家学者的学术共同体,与优秀学者保持紧密联系。总体而言,优秀作者和优质稿件是稀缺的,获取优质稿件需要编辑与学者的长期互动,建立起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关系。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特别是高端的学术会议,这对于获取优质稿件和提高整个刊物在学界的影响有巨大的帮助;另一方面,通过与本领域某个作者或者研究团队的点对点联系,有针对性地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二、高水平的知识服务是提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基础

知识服务是对期刊内容、知识内容的深度挖掘,然后把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做好,既给用户便捷的知识阅读,同时也通过这种挖掘驱动知识的直接服务,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面对各行各业对各类知识信息的需求,社科期刊需实现从传统出版向“互联网+知识服务产业”的转变,以此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知识服务能力。

(一)借助新兴技术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度的挖掘与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学者获取学术信息的关键途径。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仅改变着传播者的传播方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对知识的接受模式,因而,可以借助新兴技术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度的挖掘与应用。当下期刊的知识服务主要是知识阅读,把期刊的内容通过数字化、碎片化等工具加工并标引成知识条目,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查询、应用、阅读。实际上,社科期刊的知识服务应该不止于此,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应该有直接将知识驱动到应用层面的能力。比如,2020年年初《管理世界》杂志与中国知网合作推出《管理世界》大讲堂系列知识服务活动,邀请作者围绕近期在《管理世界》发表的论文,分享论文选题、实证研究过程、理论提炼、研究启示、投稿修改等方面的经验,从选题、文章结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这是《管理世界》杂志社基于期刊品牌打造的线上活动,围绕经济学、管理学中的研究选题、数据基础、技术方法等青年学者困惑、关心的问题,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期刊优秀论文作者在线授课,在疫情期间做到了“停课不停学”。

(二)根据不同用户群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

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用户对社科期刊的知识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因而,需要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精细化的区分,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服务。因此,需要强化用户思维,以满足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作为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向。社科期刊可以利用编辑丰富的经验开展课题申报培训、论文写作培训、投稿指南、成果评价培训等,同时还可以借助期刊评审专家和优秀作者的力量扩大知识服务的范围。可以从选题、文章结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三、高效能的传播是提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键

期刊学术影响力本质上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用户的认知和认同,加强与期刊用户的联系、提高期刊显示度、扩大用户群体才能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因此,做好期刊传播对于提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尤为重要。融媒体时代,社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期刊的传播力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传播力,社科期刊就不可能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需要着力推进传播能力建设,运用大型数据库平台、各类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和手段,让优质内容发挥更大影响、更大效用。

(一)打造期刊新媒体矩阵,构建一体化的传播格局

伴随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我国学术期刊逐渐形成以全文数据库、开放获取、网络首发为代表的全媒体生产传播形态,如何增强用户使用黏性,是进一步推进期刊产业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所在。融媒体时代,社科期刊可以利用多种新媒体实现期刊的社交化、智能化、移动化发展,推动由平面媒体向立体媒体升级,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经营模式;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新媒体所擅长的数字化、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来吸引读者、作者和网友参与内容生产。通过期刊新媒体矩阵,将期刊内容以形象化、动态化、互动分享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实现多层级深度长效的传播、普及。比如,近年来《探索》杂志取消与中国知网的独家合作,加入多种期刊数据库,丰富了传播渠道,同时依托网站、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打造期刊新媒体矩阵,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广泛进行传播。通过网站可以实现在线投稿、获取期刊最新目录、参阅期刊编辑规范、了解期刊选题方向、获取期刊联系方式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端实现在线查稿、微信推送、学术资讯和期刊资讯的精准推送、在线问答等功能,丰富用户与期刊的沟通渠道,让交流更加顺畅与高效。值得注意的是,微信传播成为社科期刊不可忽视的传播渠道,其实效性和广泛性是纸质刊难以比拟的,不管是微信群还是微信公众号都大大提升了学术期刊的传播力。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三育”理念;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毫无疑问,地方高校应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使命,这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地方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以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其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与学术型、综合型大学相比,地方性高校更应突出“应用型”定位,立足于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早在19世纪末,美国应用型大学以所在区域为依托,结合该区域的优势资源,走特色办学之路,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海湾地区、康奈尔大学与当地农牧业经济的发展等,都是大学与区域经济和区域社会密切合作的典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最庞大的组成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实行开放式办学,强化和地方合作与交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走为地方服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从而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能在各级各类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然而,由于培养方与用人方少有对接,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长期处于能力结构不明、培养主体单一、培养路径不清、实践能力欠缺的窘境,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短时期内难以适应各自的岗位,少数甚至不符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基本要求。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课题组成员长期坚持密切合作、相互磋商,近年来,我们先后主持多项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项目,主要有:“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校政合作协同培养管理专业人才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三型’导向下行政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创新研究”、“行政管理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电子政务实验模式研究”等等。与此同时,围绕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领域,先后撰写了多篇教学改革论文,如《顺应时代要求,协力共推素质教育》、《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与路径探析》、《市政设施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调查与思考》、《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探析》、《应用型人才导向下电子政务实践教学的困境与思考》、《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双文速记输入法课程为例》等等。

二以“三育”为理念,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

为了探究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课题组成员以国内外同类专业改革的实践为借鉴,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当地实际,提出并实施“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互动育人”理念(简称“三育”理念),即以实践育人为导向,以协同育人机制为保障,助推各主体之间持续互动,探索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路径。为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我们打造理论教学三大平台,并在课堂运用案例教学,教师鼓励学生互问互答、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与此同时,我们加强试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切实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一)引导“品读经典”,培养专业阅读能力。每年新生入学后,教师给本专业学生推荐约100本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目,学生自行制订学习计划,研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学生相互点评,教师总评并颁发奖品和证书,旨在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能力。(二)利用现有设备,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针对实践岗位的需要,选派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电子政务软件模拟训练,同时组织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开设“双文速记输入法”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速录培训,让学生上机录入文字的速度逐渐加快。(三)坚持循序渐进,培养调查写作能力。根据步梯训练方案,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调研,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套路,变被动实践为主动提出问题,相互合作与探究并写成调研报告,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四)关注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服务能力。地方高校主要是培养基层人才,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本领和能力。我们每年派送大批学生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双方互聘、互评教师授课,共同培养学生。从实践形式来看,有些是实验班,有些是独立岗位。这些平台的构建与利用,丰富和优化了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成长。(五)瞄准重点领域,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在校地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实践岗位,让学生独立承担任务;师生对重点课题进行合作研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由我们培训的“村官”在实践中培训学生,使学生获得基层所需能力的同时也有创新的机会,从而在高校和基层形成“双培”循环。

几年来,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并力图实现如下创新:一是贯彻“三育”理念,即“实践+协同+互动”的理念。在以往教学中,见习实习以外的实践并不多见,而在本过程中,不仅实践载体多,而且实践方式丰富多彩;在以往教学中,培养者主要是教师,而在本过程中,培养主体除教师之外,还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在以往教学中,师传生受是惯例,而在本过程中,校地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为培养主体和实践主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探索“三能结合”。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培养公共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过程以现有实训基地为平台,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抓手,探索内在理论素养与外在技能相结合、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一般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立体培养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能力培养模式),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三是实施“阶梯式”训练。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依据,与“六个一”工程(即第一学期:阅读一批经典;第二学期:选择一个领域;第三学期:确定一个题目;第四学期:做好一次或几次调研;第五学期:写作一篇调研报告或一篇论文;第六学期:提交一篇调研报告或发表一篇论文)相吻合,循序渐进,具体安排是:第一年,以阅读经典为契机,夯实理论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第二年,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技能提升,同时确定自己关注的重点方向;第三年,针对选定课题进行实地调查、研讨和写作,并提交一篇有价值的成果。四是地方高校独特性。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以往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成果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对地方高校探讨极少,而我们以地方高校为对象,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具有一定独特性,因而,对于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三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需要持续改进

这种“实践+协同+互动”的培养模式,不仅受到本专业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几年来,在各部门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探讨多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案例教学和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尝试,促使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钻研、思考和争辩,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对实践的期待和兴趣。第二,通过“六个一”工程,大幅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及整合知识的能力,本专业学生“品读经典”蔚然成风,多次获得学校“读书达人”和“书香学院”称号,考研录取率居全校前列、文科第一。学生荣获省级“品读经典”竞赛一等奖(全省10项,全校唯一),受到了省、校两级表彰。第三,“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积极性。自2013年以来,本专业所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直居全校前列。10余篇学生作品发表在《南方日报》、《南方论刊》、《法制与经济》等省级刊物上。2013年,学生获本校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同年获《南风窗》杂志“调研中国”立项资助;2014年,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2015年,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四,本专业电子政务模拟平台的搭建,使学生熟练掌握了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操作流程,并在校外实训中得到运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通过开设“双文速记输入法”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的输入速度比其他输入法要快得多,平均速度已达每分钟75字以上,最高每分钟可达102字。因此,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第五,多年来,通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顶岗实习、共建创新实验班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认知、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及社会服务等能力。不仅如此,这一做法也推动了其它专业校外实践方式的变革。第六,师生调研报告被省、市两级扶贫办采纳,所提出的“连片开发”理念被国务院扶贫办吸收,并获国务院扶贫办优秀调研报告奖,对此,南方网、省教育厅网、市人民政府网进行了报道;学生调研报告《生态保护区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对策探讨》被县扶贫办采纳;师生调研报告《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促进政府提速增效》得到了市长的采纳性批示,加速了全市行政审批改革进程;师生调研论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快融入珠三角》获广东省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这些成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七,在本项目影响下,我们还充分利用课程设置方案、电子政务实验室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培训,积极服务社会,如税务公务员培训班、城管公务员培训班、中学政治教师置换班等,为其提供计算机应用、网络建设、信息化运作等方面的培训,均获得了良好评价。

第八,本专业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和培养模式渗透在市“村官班”培养方案之中,经过几年运作,取得了良好进展,对此,市委组织部、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设计理念

《装饰》杂志原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该刊成为由清华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报。《装饰》杂志生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设计的本土特征,是我国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也是本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阵地。《装饰》以“装饰”为名,既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交流阵地,也反映了办刊者装饰美化大众生活的愿望。该刊以“深化工艺美术、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服务”为办刊宗旨,始终以高水准的学术定位和高品格的文化格调为标准,对我国艺术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的实践

作为我国一流的艺术类杂志,《装饰》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这是该杂志的“天然基因”。《装饰》在最美追求时,庄重雅致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装帧特色。杂志通过探索,构建层次化的美学设计体系,呈现出最美的视觉观赏效果。1.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装饰》通过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为我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封面设计上,《装饰》选择强烈的色彩作为对比,结合抽象视觉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在封面字体的使用上,从现代设计语言出发,使用创意型美术字体。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极为考究。在期刊内页中,巧妙地搭配文字与图片,合理转化色彩与空间的设计,立足视觉特点,实现了艺术美学与阅读价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杂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黄色作对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圆形作为主要图案,将本期特别策划的文章名称陈列其中,以虚实色块作对比,为读者提供联想空间。封面四角使用4个较小的圆形(内涵为:衣食住行)作为具象补充,特别是巧妙地将“面条”与“永”的图案虚实结合,使读者对本期的特别策划“海外汉学(饮食文化与汉字书法)”形成直观了解。通过线条与空间设计布局的巧妙转化,展示了独特的封面艺术。在内容设计中,图片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张或数张图片作为辅助。在本期“新设计”栏目中,主要介绍了“可打印藻类塑料”“时光碎片”和“Care+Wear病号服”三种设计理念与方案,以“文字+图片”的介绍方式,让读者有效了解这三种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内涵,形成直观理解与立体化认识。正是从封面到内容、文字等层次化以及细节化的设计探索,使《装饰》呈现细腻、典雅的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争相学习的对象。2.《装饰》设计语言的感性之美。感性之美是一种由视觉观赏所引发的心理美感,作为大众广泛欣赏的美学,感性之美能够对大众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装饰》杂志在设计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语言来表达期刊的视觉审美理念,展示杂志质朴、纯粹的感性之美。与很多艺术类期刊不同,《装饰》在进行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时,立足我国设计潮流,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维来展示民族风格与感性之美,读者通过封面的图案、造型,能够直接感受杂志封面所表达的感性美。在《装饰》2018年第4期杂志中,围绕特别策划“设计•扶贫”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在主要图案上使用乡间梯田的画面,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让乡村与设计活动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设计•扶贫”主题,也让读者对设计与扶贫的关系形成“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的直观认知。通过使用贴近大众生活的设计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学。3.《装饰》设计的理性之美。作为艺术类学术期刊,《装饰》在用感性设计语言表达美学的同时,通过巧妙的立意和设计构图诠释了设计美学的理性之美。与其他期刊不同,《装饰》杂志的封面图像通常由多个具象组成,在图像元素的选择上,更青睐于形式感极强的图片。自2002年开始,《装饰》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设计理念,将几何图形融入设计之中,诠释了理性的美学内涵。几何图形是极其理性的设计语言,积极应用这一图形元素充分契合了《装饰》在理性之美的设计探索与尝试。《装饰》2018年第2期杂志中,由平面与点、实线、虚线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对称设计的蝴蝶图案,充分展示了理性之美的设计底蕴。“包装设计”作为本期特别策划主题,封面使用层次感极强的几何图形为底,与封面图片之间形成“三维”构图空间,有效突出“包装设计”的空间美感。

二、艺术类期刊《装饰》的社会效益分析

《装饰》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艺术设计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的独特定位,展示精致办刊的风格,通过不断探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装饰》充分彰显自身的品牌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得多种荣誉:从1999年开始,连续四次(1999年、2003年、2005年、2011年)荣获“国家政府期刊奖”。在教育部所属社科类期刊中,仅有《装饰》是连续“四连冠”的期刊,也是我国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艺术类期刊;1999年,我国首次评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装饰》成功入选;2009年,《装饰》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并名列全国“百强期刊”推荐名单榜首,是唯一入选的艺术设计类期刊;从2014年起,《装饰》先后于2015年、2016年和2018年,连续四次年荣获中国最美期刊。新时期,《装饰》借助清华大学的科研和学术平台优势,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严格把控学术质量,坚持最美艺术追求,在国内外形成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作为社科类学术期刊,能够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北大“双核心”收录,充分证明了该刊的学术价值。《装饰》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也是北大图书馆从1992版至2017版先后8次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根据2019年3月6日中国知网出版信息查询,《装饰》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0.669,综合影响因子0.452,其中数字文献15205篇,数字文献总下载量2985643次,总被引用次数50571次。作为双核心期刊,《装饰》坚持“立足当代,关注本土”的办刊理念,积极传播我国当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三、《装饰》成功办刊经验分析

“最美期刊”以突出中华民族特色、期刊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创意理念、艺术欣赏价值为评选标准,积极鼓励期刊装帧领域设计者不断创新,推动出版业广泛使用绿色印刷材料与工艺,促进我国期刊行业装帧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1.创意独特、新颖,打造最美期刊《装饰》杂志的装帧设计,选择具有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色彩的造型作为设计图案,合理搭配文字,诠释独特、新颖的设计理念,成为我国最美期刊。为了确保期刊封面的创新性,《装饰》每一年都会邀请一位知名设计师负责期刊的整体设计,形成了新颖的设计风格,通过设置独特的美术字体和几何图形,诠释空间转化与内涵表达的层次美。《装饰》办刊诠释了高品格的文化定位,高雅致的艺术格调,在设计领域的多项探索都成功引领了艺术设计领域新风潮。2.从纸媒平台向多媒体平台的发展《装饰》在最美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实现纸质期刊与数字化平台的信息共建、资源共享,生动地展示了期刊内容,提升了期刊的传播影响力。《装饰》开通官方网站,读者可以在网站中阅读从2009年第1期至2018年第8期共116期的期刊内容。此外,该网站还是杂志社新闻传播的窗口、论文投稿编辑的平台,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空间。通过网站友情链接,实现了以官方网站为基础,包含新浪微博、豆瓣、博客、微信平台等多种服务形式的多媒体平台。3.从学术研究到实践应用——从装饰“理论”到装饰“实践”无论是设计实践,还是设计理论探索,《装饰》将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有效结合,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检验”的全面延伸,提升了期刊的功能性价值。《装饰》始终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深度融合,自2014年开始,《装饰》每一年都举办年度优秀投稿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活动,通过举办线下活动,汇聚作者资源,拓展文章的来源。2018年,《装饰》将传统的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升级为常态化、规范化的主题学术年会。2018年6月,“设计研究新范式”——2018首届《装饰》学术年会在广东开幕,该年会为《装饰》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中国装饰杂志社组织“面向未来的设计学——国际设计期刊主编论坛”“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收藏展”等一系列线下活动,延伸了《装饰》的研究空间,通过遴选优秀论文,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综合,实现线上办刊与线下交流的一体化融合。

四、《装饰》对其他艺术类期刊的借鉴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6

林**同志是**学院师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她原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十多年的老党员,**学院合并升本的浪潮,把她推上了现在的岗位。她胸怀大局,苦干实干,甘于平凡,乐于奉献,体现了一位共党人的高尚品质。

一、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

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一人的可贵之处,当初,人们对林**的选择很不了解,因为,在高校中,一切经济利益、名誉地位都与职称挂钩,干党务工作,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侨汇仅又苦又累,而且地位低、待遇差。林**作为教学业务骨干,正处在晋升副教授的关键时刻,她的职称外语考试已通过,只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扩科研,在近一两年内,就可以晋升为副教授,何必自找苦吃。而且,她现在所处的位置、她现在只能享受正科级的待遇。再有,虽然她已被推上这个岗位,但上有专职的总支书记,下有得力的辅导员,她完全可以只挂职、少干事,专心去爬格子、奔职称,来个双丰收。但她从来不这么想,她首先想到的是,师范学院正处在能开好开好局面的关键时刻,加强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稳定思想,凝聚人心,不是空话大话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领导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才能是空话套话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领导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才能达到。因此,她顶着各种压力,把个人的得失放到一边,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由于党务工作、学生工作、工会工作和教学工作集于一身,林**同志每天都要在官渡、光华两个校区来回奔跑。早上6时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到官渡校区出操,7:30赶到光华校区上两节课,然后回到光华校区办公室或学生宿舍处理事务,下午又到官渡校区开会至6时,晚上7时半或参加学生活动或参加工会活动,这种生活节奏对她来讲是家常便饭。担任副书记职务不到半年,她就熬出了白头发。尤其是主两年,她的家婆患病,需要人照顾,她经常利用双休日回家乡服待家婆。去年她家婆去世时,刚好遇上新生入学时间,负责1123名新生入学并跨两个校区的接待任务,她忙得早上6早出门,晚上12时才到家,新生入学接待工作,她做到了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学生家长满意,却不能亲自为老人送行,为此,她一直觉得很内疚。

二、积极摸索,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林**同志工作善于思考,积极摸索。提出了师学院党建工作“以党的力量树形象,求发展,育新人”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自己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熟悉教学业务的优势和分管分工会、学生工作的优势,找到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工会和学生工件结合点,发挥分工会、分团委的作用和功能,高效率地推进党的工作开展。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师范学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勤奋务实、开拓进取、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的大集体。

1、在学校校风学风建设中,师范学三位选手分别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广之旅杯”**市大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师范学周瑛同学获得冠军;师范学英语系**同学代表学校参加“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赛区比赛,在29个大学42名选手中名列第10名。

2、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上,成效显著。师范学院有学生1266人(其中学生党员54人),申请入党的学生1403人,占非党员学生总人数的60.68%。两年来先后发展学生党员151名。**年7月,师范学学生一支部第一党小组被评为学校先进党小组,学生二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林**同志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年被学校班次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3、在分工会工作中,仅**年,师范学分工会就获得学校新《工会法》知识竞赛的二等效在,第二届校运会的五项第一名和“道德风尚奖”,学校第一届乒乓球比赛的男女子团体第一名,学校第一届篮球比赛男子第二名和女子第三名的好成绩。师范学分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先后被评为学校先进分工会、“巾帼育人创新业”活动先进集体,林**同志先后被评为2001年度的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01年度和2002年度的“巾帼育人创新业”活动先进个人。

林**同志还带头和组织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开展扶贫助困活动,两年来,师范学师生员工对扶贫等各类捐款共78836.7元。

为了促进青年学生的成才成长,她带领和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探索出“以党的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育才模式。立早间于早教育、早引导、早培养,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党章学习小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通过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养教育方式攻“三联一带”即“教工党员联系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联系各个入8宫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各个宿舍同学,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途径,促进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成才并带动全体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校;精准资助

1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面临的问题

1.1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无保障。2020庚子春节,受肺炎影响,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中”,但是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宅在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学习上和生活上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首先,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收入单一甚至无收入来源,受肺炎疫情影响,其父母不能提前复工赚取足够的生活费补贴家用,尤其对部分建档立卡家庭来说,延迟复工复产更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其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遭遇家庭重大变故,甚至家庭成员感染的情况,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家庭经济不堪重负;最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赚取部分生活费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是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使得他们失去了补贴生活费的好机会,“只消费零收入”使得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经济上巨大的压力。1.2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性指导。各高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网上学习”成为新时尚,但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困扰。一方面,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它们更需要专业性指导来完成毕业论文,解决就业问题或者学习深造问题,尽管“空中双选会”、网上视频招聘等层出不穷,但是部分高校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宣传途径单一、效果落实不够详尽等问题,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有效获取实时信息并就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择业决定,而且由于其自身阅历较低,对毕业、就业等问题甄别困难且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对于非应届毕业生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完成网课的学习并对未来发展做好规划,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受到家庭网络影响,通过借用别人的无线网络或者使用流量而造成信号不畅,尤其对于偏远山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面临更大的信号不畅问题,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参与网课的学习,影响自身专业发展,不利于专业素养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自身约束力,而且其家长不能给予指点监督或者管理方式不当,尤其是一些孤残家庭,由于家中劳动力短缺,会出现学生担当家里“顶梁柱”的现状,这就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事情,进而消沉颓废,荒废学业。1.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尽管“史上最长假期”增加了学生与亲人相聚的欢乐时光,但是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首先,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而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产生诸多负面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其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性格内向,使得其在面临择业、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不能积极求助老师同学的帮忙,致使其产生诸多心理困扰,影响其进一步发展;最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与外界沟通或者同亲人关系不和谐而变得萎靡不振、消极抑郁。

2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出现问题的原因

2.1高校资助摸排范围受限、资助力度有限、资助形式单一。高校资助坚持使用传统的资助模式,尽管传统的资助模式可以减轻高校老师的工作量,而且传统的资助工作模式运行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资助模式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问题。第一,高校摸排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主动申报的方式进行,这不可避免会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及时或者不想反应自己的实际诉求、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获得补助而提供虚假材料以及高校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学生实际困难程度甄别困难的问题;第二,高校资助项目繁多,资助资金有限,这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金额有限,只能起到临时性补助的效果,勉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对于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来说,资助金额的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资助金额不足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困难现状;第三,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发放补助金额的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上帮扶,但是在“扶志”与“扶智”等方面缺乏专业性教育指导,这不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面发展。2.2高校缺乏“文化扶贫”机制体系建设。育人是资助的永恒目标,但是大部分高校仅仅致力于在“扶贫”方面做好做优,而忽略了“扶志”与“扶智”的资助育人目标。首先,高校资助队伍未能与教学团队做好交流互通,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面临各行其是的问题,任课老师不能准确把握所授课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状况,无法就其面临的学习就业等方面问题进行专业指点和辅导帮助;其次,高校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教育,部分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受助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对比自己获得资助金额多的同学怀有敌意,缺乏励志勤学、诚信感恩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最后,高校缺乏对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一些励志感恩、志愿服务事例未能够及时收集并借助新媒体做好有效的宣传,使得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2.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能及时反应自己的诉求。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学生自己申报进而学校审查,最后做出资助决定的资助工作模式,但是单纯依赖学生自己反馈难免在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方面面临不足。一方面,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对学校机制体系建设的认识,不能准确定位各部门机构的作用,认为自己的问题反映是给学院和学校添麻烦,宁愿忍气吞声也不肯上报自己面临的困难,使得其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错过了机会,不能通过相应补助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另一方面,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心理方面的困扰,他们不想让老师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而高校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的渠道又较为单一,这就使其不能够得到有效资助;与此同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对认定材料的重视程度,认定材料的不足或不实使得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其实际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而影响受助金额确定。

3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完善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制度建设。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应对传统资助模式做出相应改进,创新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促进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首先,高校应及时足额发放还未发放奖助学金等,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得到相应补助,还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群通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线上宣传,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把握资助的动态信息;其次,高校应贯彻落实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深入摸排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现代通讯方式详尽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现状,高校辅导员应建立与各班班长团支书长久联系机制,确保及时掌握学生家庭变动情况;再次,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启动紧急救援机制,对受肺炎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等方式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对建档立卡、城乡低保、残疾学生、孤儿学生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进行必要的网络学习费用补助等专项补助计划;最后,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启动对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的专项补助计划,表达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敬意和对其子女的关心爱护,发挥高校对时代先锋的崇敬,鼓励新时代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队伍中。3.2搭建服务平台,进行精准。“云指导”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面对面指导已经变得不现实,这就需要通过“云指导”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面临的困难。一方面,针对应届毕业生,高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毕业论文、就业、考研复试等作出针对性指导。在毕业论文方面,高校应成立专门小组对其论文进行指点审查,提升应届毕业生论文完成效率,为顺利毕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就业指导方面,充分利用“云指导”对毕业生进行线上就业指导,做好招聘信息的及时准确、进行应聘技巧专项指导,提升应届毕业生网上就业能力,协助他们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考研复试方面,高校应及时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针对不同学生需求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为考研复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非应届毕业生,高校辅导员与老师应该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线学习状况,针对学业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应及时对其进行专业指点并作出相应学习规划,切实保证“停课不停学”高质量有效进行。与此同时,高校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沟通交流,舒缓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压力,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对有厌学情绪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动态,确保他们在“停课不停学”阶段做好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3.3强化思政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精准资助举措要分层次、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塑造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开展线上勤工助学活动,诸如新闻宣传、文档整理、网络平台维护等岗位,不仅可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生活费用来补贴家用;第二,高校应加强对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的培养,借助校内外媒体向学生征集诚信感恩励志类网络文化作品,提高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发扬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品质;第三,高校应对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典型事迹宣传,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响应“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号召,同时对在学习、诚信、感恩等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同学进行宣传,为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典范,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第四,高校应密切关注学生内心诉求,切实维护学生自身权益,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保障其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第五,高校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指导等方式进行教导,引导其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参考文献

[1]苏国红,李卫华,吴超.“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心理影响因素;研究展望

一、研究背景与立意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同时城市间也存在大量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卢晶亮在《广东千村调查2018年研究报告》中指出:农村人口到城市谋生,是广东乡村就业的一条重要道路。山区人口主要在广州、深圳两地就业,多选择工业、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全年在外务工者的特点是:年龄小,已婚的比重低,接受教育的程度高。广东省平均在外务工的年收入是35520元,而农村的年人均收入是1166元,最高的是珠三角地区,则最低的是农村。广东的消费水平从高到低排列是:山区五市、西翼三市、东翼四市和珠三角九个城市。由于当地经济条件等原因,多数年轻人会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更为严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粤北地区留守儿童情况更为明显。2016年有团队经过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在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比重为20.3%,占儿童总数量的1/5以上。在90%以上的留守儿童中,他们的主要看护人是祖父母辈,年龄平均59,有70%以上学历为小学以及小学偏下。广东作为人口流动和人口总量的大省,由《广东千村调查2018年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可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比重是45.41%,明显超出全省的留守儿童平均水平,其中粤北地区占据多数。本文在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心理影响因素,立足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并就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二、研究综述与评价

(一)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邢慧斌、杨青、朱彦伊(2019)对河北省进行研究,发现在家庭环境(父母不在身边)的影响下,儿童在学业上相较于父母在身边的儿童明显处于劣势,同时还面临着“精神贫困”(这里的精神贫困是指在父或母的一方、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外地而非本地务工的情况下,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从而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心理、思想、人格、安全感等精神需求或认同程度比健康儿童较低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如果在一个家庭无法欢聚的同时,学业上要是再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留守儿童面临的处境会更加艰难。(二)贫困地区教育的相关研究。田俊、王继新和王萱(2019)为了验证“在地化”(通过互联网构建学校共同体)对乡村等贫困地区教学资源是否具备助力作用,采用了问卷调查、半结构性访谈以及实地观测等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在地化”策略能够有效助力乡村等贫困地区教学资源的增长。李运华、朱惠霞、何小玲(2014)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农村教学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河源市和平县的农村小学中抽取了430名教师,采用问卷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课堂能力进行了调查。最后他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第一,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课堂监控水平处于偏低;第二,贫困地区的小学教师的课堂能力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第三,备课关注点在教学能力不一的老师中有所差异;第四,课堂教学能力同教后思考及改进这两者存在显著相关。(三)教育扶贫的相关研究。刘会凤(2019)对当今教育扶贫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通过论证,研究者认为教育扶贫大程度上隔断了贫困传递,而“互联网+教育”为贫苦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助力了教育精准扶贫的这一事业,隔断了落后文化对贫困地区以及人口的潜移默化;而在今天中,“互联网+教育”吻合了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急切要求。并且即使存在着诸多难点,但个人和社会力量加入到“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比重不断提升,为我国教育脱贫事业助力。要促进“互联网+”教育为精准扶贫助力,研究者认为不仅要着手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基上,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以及学生对电子资源素养等问题的处理。(四)小结与评价。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已就贫困地区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优势和适用性,但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在教育方面,有很多人以留守儿童为切入点,但从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角度分析的领域则鲜有人涉足。此外,部分贫困地区政府在教育扶贫中,未注意到留守儿童及其心理影响的特殊性。因此,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项目将对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其心理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相关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三、研究思路与展望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响应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背景和主席“扶贫同扶智扶志”、“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号召,并结合当今网络学习资源教学的趋势,对有关“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研究,而后得出其的现状,以完善该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好地帮助国家、政府贯彻而落实“扶贫扶智”。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深度访谈等,寻找可改善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的建议。首先,通过网络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政策环境、粤北留守儿童现状、网络学习资源现状以及政府教育扶贫的现状进行了解,以此证明我们的研究具有实际价值。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的方式深入、具体研究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补充对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在网络学习资源方面的研究。最后,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及其分析,得出结论,并针对改善粤北地区留守儿童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给出建议,帮助政府更有效地、更切实地落实“扶贫扶智”地号召。(二)研究展望。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如下:1.留守儿童相关的心理研究的理论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论文和数据,了解留守儿童现今状况以及留存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案例资料的分析,研究心理因素对当下留守儿童的日常与学习中造成的影响,为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因素对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地影响做好理论基础。2.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现状分析(1)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生活基本情况调查。通过电话访谈、当地调研、问卷的调查,了解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现今状况,具体包括:人数,占比,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水平。(2)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课期间上课情况与态度调查。通过对学校进行走访、对当地调研、问卷的调查和平县本地的留守儿童,了解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态度及留守儿童内心真正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和建议,从而了解其心理影响因素。(3)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家长及老师对于留守儿童网络资源学习情况及心理影响因素的看法调查。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及老师进行实地走访、电话访问等,了解家长及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及心理状况的看法和分析,进一步研究留守儿童具有独特性的心理因素。(三)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内容创新。本项目为响应国家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在网络学习资源丰富的今天,对粤北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而其他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则多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生活现状进行调研,缺乏结合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并且,在此次肺炎疫情背景下,网络学习资源愈发得重要。2.研究视角创新。通过研读大量文献发现:在教育方面,有许多团队对留守儿童现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但以留守儿童的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的则尚未发现。故本项目以留守儿童的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从而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战。3.研究方法创新。本项目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对问题研究进行了跨专业合作。同时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调研方法进行结合,最终调研成果以调查报告、论文、视频(调查纪录片)等方式呈现。

参考文献:

[1]AlinaBotezat,FriedhelmPfeiffer.Theimpactofparentallabourmigrationonleft‐behindchildren'seducationalandpsychosocialoutcomes:EvidencefromRomania[J].Population,SpaceandPlace,2020,26(2).

[2]邢慧斌,杨青,朱彦伊.教育扶贫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9,11(06):69-76.

[3]田俊,王继新,王萱.“互联网+在地化”: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38-46.

[4]李运华,朱惠霞,何小玲.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实证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5(02):16-19.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9

一、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

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一人的可贵之处,当初,人们对林的选择很不了解,因为,在高校中,一切经济利益、名誉地位文都与职称挂钩,干党务工作,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侨汇仅又苦又累,而且地位文低、待遇差。林作为教学业务骨干,正处在晋升副教授的关键时刻,她的职称外语考试已通过,只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扩科研,在近一两年内,就可以晋升为副教授,何必自找苦吃。而且,她现在所处的位置、她现在只能享受正科级的待遇。再有,虽然她已被推上这个岗位,但上有专职的总支书记,下有得力的辅导员,她完全可以只挂职、少干事,专心去爬格子、奔职称,来个双丰收。但她从来不这么想,她首先想到的是,师范学院正处在能开好开好局面的关键时刻,加强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稳定思想,凝聚人心,不是空话大话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领导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才能是空话套话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领导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才能达到。因此,她顶着各种压力,把个人的得失放到一边,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由于党务工作、学生工作、工会工作和教学工作集于一身,林同志每天都要在官渡、光华两个校区来回奔跑。早上6时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到官渡校区出操,7:30赶到光华校区上两节课,然后回到光华校区办公室或学生宿舍处理事务,下午又到官渡校区开会至6时,晚上7时半或参加学生活动或参加工会活动,这种生活节奏对她来讲是家常便饭。担任副书记职务不到半年,她就熬出了白头发。尤其是主两年,她的家婆患病,需要人照顾,她经常利用双休日回家乡服待家婆。去年她家婆去世时,刚好遇上新生入学时间,负责1123名新生入学并跨两个校区的接待任务,她忙得早上6早出门,晚上12时才到家,新生入学接待工作,她做到了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学生家长满意,却不能亲自为老人送行,为此,她一直觉得很内疚。

二、积极摸索,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林同志工作善于思考,积极摸索。提出了师学院党建工作“以党的力量树形象,求发展,育新人”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自己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熟悉教学业务的优势和分管分工会、学生工作的优势,找到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工会和学生工件结合点,发挥分工会、分团委的作用和功能,高效率地推进党的工作开展。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师范学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勤奋务实、开拓进取、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的大集体。

1、在学校校风学风建设中,师范学三位选手分别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广之旅杯”市大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师范学周瑛同学获得冠军;师范学英语系同学代表学校参加“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赛区比赛,在29个大学42名选手中名列第10名。

2、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上,成效显著。师范学院有学生1266人(其中学生党员54人),申请入党的学生1403人,占非党员学生总人数的60.68%。两年来先后发展学生党员151名。20*年7月,师范学学生一支部第一党小组被评为学校先进党小组,学生二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林霞同志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年被学校班次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3、在分工会工作中,仅20*年,师范学分工会就获得学校新《工会法》知识竞赛的二等效在,第二届校运会的五项第一名和“道德风尚奖”,学校第一届乒乓球比赛的男女子团体第一名,学校第一届篮球比赛男子第二名和女子第三名的好成绩。师范学分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先后被评为学校先进分工会、“巾帼育人创新业”活动先进集体,林同志先后被评为20*年度的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年度和20*年度的“巾帼育人创新业”活动先进个人。

林同志还带头和组织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开展扶贫助困活动,两年来,师范学师生员工对扶贫等各类捐款共78836.7元。

为了促进青年学生的成才成长,她带领和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探索出“以党的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育才模式。立早间于早教育、早引导、早培养,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党章学习小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通过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养教育方式攻“三联一带”即“教工党员联系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联系各个入8宫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各个宿舍同学,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途径,促进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成才并带动全体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扶贫论文范文篇10

为做好2010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规范相关活动程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体要求

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将于6月份全面启动,请各团支部确定社会实践主题,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长,确定服务地和服务项目,并填写相关表格,在文件规定时间内报院团委。

除毕业生外,所有同学都必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及时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另发)。《登记表》须有指导老师或实践单位的鉴定意见,并加盖实践地(或实践单位)公章方为有效。不参加本单位团队活动的同学应按照暑期社会实践要求,主动在籍贯所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应当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相关社会实践报告(或调研论文),报告必须按照要求撰写。《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和社会实践报告一并放入学生档案。

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

紧密结合时代主题,充分发挥专业特色,服务实践地经济发展,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组织全院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挂职锻炼、农村支教扶贫、农技推广、文化下乡、文化宣传、走进社区、政策宣讲、道德实践、企业帮扶、医疗服务、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活动。

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

1、组织形式:①②已在进行中

①重点团队,根据活动主题,组建6支重点团队,以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