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廉风心得体会

时间:2022-09-30 05:09:00

刮廉风心得体会

随着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发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主题词。

社会和谐,是亿万群众的心愿。早在2000多年前,孔夫子提出衡量一个地方优越与否的标准:近者悦,远者来。指的是生活在当地的人们感到心情舒畅,连外地偏远地方的人们都吸引过来。对社会和谐,坊间也有“吹和风”之谓。

“吹和风”,按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见新华社**年10月11日电)构建社会和谐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深化解决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实现这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需要从上而下充满活力十分负责的干部力量作保证。因此,《公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关键在党”的论断毫不过分,称得上画龙点睛的至理名言。

构建社会和谐关键在党。而关键中的“关键”又是什么?六中全会《公报》有一段话意味深长: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优良党风尽管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廉洁之风则最能牵动社会、感染社会和影响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吹和风”,执政党内要常“刮廉风”。

“廉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古之有“廉生威”之言,今也有廉洁安邦之语。许多地方许多事实表明,党风廉洁,民风朴实;党内不廉,社会混乱。郴州市在李大伦等一批贪官把持下引发当地社会混乱就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反面典型。**年,在李大伦的授意下,郴州市竟胆大包天出台了一份与中央精神明显不符的“红头文件”,规定郴州境内任何单位、机构和公职人员,未经市委宣传部门许可,一律不得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违者将受到严厉的纪律和组织处分。后来只是在新华社有关这份文件的情况反映引起高层重视,针对正常舆论监督设置的这个“土围子”才得以被打掉。

因此,致力于构建社会和谐,关键在于执政党内要党刮“廉风”。记得,邓小平曾针对一些人借口抓经济忽视反腐倡廉工作的现象尖锐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据权威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5年,各级纪检机关共处分495607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3945人。3年中,处分省部级干部51人,包括省委书记、省长、部长、省政协主席、省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省法院院长、检察长等。(见新华网**年10月12日)可见,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在党内常“刮廉风”是确保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保持监督态势一个关键性问题。

诚然,党常“刮廉风”,贵在建立完善监督、廉政建设机制,而不能像那些“反腐不离口,腐败不离身”的伪善君子贪官那样,“对人一味讲反贪,对己却满脑子贪腐”。这就需要实施惩治、教育、监督几管齐下,而且要一刻也不能放松。

因此,社会“吹和风”,党内要刮“廉风”也是顺理成章。只要两风常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