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时间:2022-03-25 11:33:00

市区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新一届政府实现良好开局

年是本届政府履新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双轮驱动”,加快“三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增长50.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1亿元,增长58.5%;财政收入完成8.5亿元,增长29.3%,其中地方收入完成5亿元,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00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增长12.2%。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的高增长,继续在全市县区中保持领先位次,为打造全省首善之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发展为上、投资为本,投资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区政府始终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渠道,坚持开放兴区战略,紧抓投资引资不放松。修改完善投资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组团赴沈阳、上海、深圳、佛山等地进行项目推介,组建31支小分队开展上门招商,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等省市招商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商会和行业组织的联系合作,招商形式更加灵活。预计全年引进内资项目280个、外资项目34个,到位内资50亿元、外资6500万美元,境外直接投资总量稳居全市县区第一,招商成效更加明显。引进项目中,三产项目占70%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强项目前期策划包装,充实完善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新开工项目周报和竣工项目月报制度,开展规划已批房地产开发类项目和已供地工业项目清理工作,初步形成了项目滚动推进机制,促进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列入市“1346”行动计划的17个在建重点项目全年预计完成投资25亿元,总量居全市县区第一。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坚持三产富区战略,把提高服务业的规模层次,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功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华侨饭店、红旗饭店、合肥饭店地块开发改造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东怡酒店改造拆迁全面完成,徽商时代广场项目正式启动,中央商务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明发商业广场、深国投商业中心开工建设,华孚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基本建成,北部3个商业副中心建设落到实处。全省最大的写字楼财富广场二期基本竣工、三期开工建设,上城国际、金域蓝湾、新华文景苑等一大批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北环商住区初具规模。坚持引进与扶持并重,开展区域商业设施调查统计,建立楼宇经济分析台帐,积极推进楼宇招商,湘财证券、华安财保等一批金融机构入住。实施宿州路南段、花园街街景综合整治,启动老城区高层楼宇夜景灯饰工程,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全区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商贸企业达10家以上,限额以上批零贸易额达320亿元,总量继续居全市县区之首,全省三产第一区地位更加巩固。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和目标考核;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区域内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协调服务,合肥发电厂5号机组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分别增长32.7%和2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7户,可完成工业总产值58亿元、工业增加值19.4亿元,分别增长41.7%和32%。加快庐阳工业区建设步伐,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两进两出”的交通格局全面形成,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狠抓项目引进与建设,天威合变一期等7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思润米业、伟宏重钢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神通药业、三一重工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园区进一步做实做强。预计庐阳工业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9.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5.6亿元,作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高标准建设三十岗乡柴冲、风景千亩设施栽培基地,引进万春园林、鹤鸣农业生态园等苗木花卉项目,成功举办第四届三十岗西瓜节,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苗木花卉种植、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基本形成。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编制三十岗乡总体建设规划,建设科学岛路、柴冲路等5条农村道路和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实施陈龙村和小钱郢村庄改造,启动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施道路绿化、防护林建设,全区新增绿地114万平方米,大杨镇水库村获得首批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认真做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发放后期扶持资金53.9万元。

(三)强力推进大建设,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采取政策引导、加强宣传、定期调度、现场办公、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支持拆迁、接受锻炼等多种方式,平稳快速地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促进了市大建设9条道路在我区的顺利实施。蒙城北路、四里河南路、临泉西路等竣工通车,亳州路、徽州大道北段即将完工,无为路、北一环等加快建设,宿州路北段拆迁即将完成。完成六水厂征地拆迁。加快荣城花园、四泉花园、梧桐嘉园、昆仑花园等复建点建设,近20万平方米大建设安置楼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森林公园拆迁安置点3000多套房屋一次性分配到户,一大批拆迁居民年内可入住新居。完成区域内55处危旧小区调查摸底,开展光明、逍遥津两个老旧小区整治,实施鼓楼巷、北油坊巷等9条街巷道排改造,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以大建设为契机,果断启动劳动村、古城郢拆迁改造,一环内最大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正在消失,老百姓多年的安居愿望即将实现。

(四)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年”和“查摆找补创”活动,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调整8个政府部门职能。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全市率先建成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成立庐阳区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及投融资管理中心,整合区属投融资平台,组建注册资本达6亿元的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本形成投融资决策、监督、管理、运营机制。深入开展“查细节、摆问题、找原因、补措施、创实效”活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由72项精简到51项,并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加强行政服务大厅管理,实行值班长带班制、窗口单位“柜员制”和“首席代表制”,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社会信誉好的优良政务服务环境初步形成。

(五)高标准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和谐庐阳基础更加稳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坚持“提标、扩面、完善”的总体要求,出台10多项配套政策,共投入资金3659万元,高标准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在率先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区1700多名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在率先实施城乡特困救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救助标准,扩大医疗救助对象和救助病种,并率先启动二次医疗救助。在将集中供养五保户全部纳入城市低保的同时,大幅提高分散供养五保户的供养标准。在继续抓好社保扩面的同时,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全部得到保障。在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同时,将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医保。加强社区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全区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7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共支出“两免”和公用经费1268万元。及时足额发放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资金。坚持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建成百帮创业园四期,设立安置失业下岗人员的各类市场25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7个、“退管示范社区”70个。预计全年新增就业1732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727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望控制在4.3%以内。全区全年实现二氧化硫减排4368吨、化学需氧量减排64吨,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以创建全省首届文明城市为统揽,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办好“庐阳讲坛”,学习型城区建设扎实推进。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五小”行业和“四乱”整治,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创建重难点问题。对全区市容执法队员进行大轮岗,市容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开展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取得新进展。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栢景湾、上城国际、南国花园、海棠花园4所小学并投入使用。加大农村和薄弱学校扶持力度,完成十九中、岗西小学、幸福小学等改造前期工作,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实施区属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荣获“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举办第三届全民健身体育运动会。加大社区建设投入,社区公共服务呈现新亮点,居民自助互助服务形式多样,商业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稳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突出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年度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政策符合率达99.88%。全面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首部《庐阳区志》完成初稿。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双拥共建,荣获“安徽省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行政事务管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老龄、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44件,办结率达100%。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安庐阳创建取得实效,被命名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庐阳公安分局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分局”殊荣。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畅通信访渠道,超前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严格会议制度,规范公文处理,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政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顺利推进;聘请政府法律顾问和工程建设顾问,强力推行电子政务,扎实做好政务信息公开试点工作,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工作更加透明;完善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严格国有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审计结果整改,政府工作日趋规范,政府成员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年,是全区经济高开快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一年;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一年;是城乡建设强力推进,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的一年;是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增添新动力的一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统筹发展开创新局面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庐阳区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第三产业优势明显,但传统商贸服务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发展后劲不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但农业结构调整大项目少,亮点不多;城市面貌变化较大,但城中村、危旧小区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干部作风转变较大,但少数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年新跨越

各位代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庐阳打造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的突破跨越之年。十七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奥运的正式举办,国内外特别是沿海资本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加快转移,营造了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的宏观形势。国家不断完善促进中部崛起政策,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省会经济圈,市委、市政府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创造了推动我们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庐阳区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经济高位运行、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区上下干事创业、谋求跨越的激情氛围,形成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持“双轮驱动”不动摇,狠抓“三大推进”不松劲,全面实施“五区创建”,将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实施“五区创建”,就是按照经济快速增长、服务功能完善、辐射能力较强、示范作用明显、社会更加和谐的首善之区建设要求:立足庐阳区第三产业先发优势,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和北环商住区建设,拓展空间,集聚资源,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先导区;立足庐阳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优势,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实项目,做强产业,建设全省循环经济样板区;立足省会核心区的区位优势,高标准实施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体现时代气息,彰显人文底蕴,建设魅力合肥展示区;立足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加快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发展步伐,实现设施对接、产业融合、事业互动、政策一体,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立足区域社会资源丰富优势,深入开展共驻共建,大力促进事业均衡,着力强化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先进区。

实施“五区创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我区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全省首善之区奋斗目标的延伸拓展,更是庐阳人自我加压、勇于开拓精神的集中体现。实施“五区创建”是一项长期任务,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立足当前、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建议年全区经济社会主要实现“221”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增长25%;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拓展空间,聚集要素,扩大现代服务业的领先优势。坚持以项目为依托,大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支持,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强力推进老城区内徽商欣国、东怡酒店改造项目,着力推动红旗饭店、华侨饭店和合肥饭店等地块开发改造,统筹谋划以长江中路为主轴的中央商务区建设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快濉溪路沿线君临国际中心、众诚国际广场、和嘉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度,适时启动北国浴苑、原郊区政府、橡胶厂等地块开发改造,做好神马集团、粮机厂二期、省农资公司仓库、省公路机械总公司等地块开发前期工作,打造濉溪路商办新街区。抓住北部道路拓建、路网完善、土地升值的机遇,策划包装一批商业开发项目,重点做好蒙城北路、阜阳北路、二环北路沿线的招商推介,在规范发展房地产业的同时,建设购物中心,培育专业卖场,发展星级酒店,努力实现5个商业副中心的空间拓展和北环商住区的内涵提升。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促进现代服务业要素聚集。依托财富广场、瑞景国际等高层商务楼宇,吸引各类企业设立总部和结算、研发、采购、销售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庐阳。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势,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挖掘整合区域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做实项目,做强产业,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紧紧抓住全市县区工业园区大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庐阳工业区建设投资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区内道路、管网,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启动三产服务区建设,提升工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为打造百亿园区奠定基础。紧紧抓住工业用地清理、项目合同制管理机遇,加强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加快志邦橱柜、兴华轴承、四维数控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天威合变二期、三一重工等项目尽快实施,确保已供地工业项目如期开工。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快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项目引进,进一步做实做强产业。力争明年工业区新开工项目19个,投产项目25个,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切实做好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调度、协调、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合肥发电厂5号机组扩建和6号机组申报。继续执行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一批发展潜力大、优势突出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和争创一批名牌产品。完善大杨项目基地功能,发挥好工业区标准化厂房、民营科技创业中心、百帮创业园作用,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力争明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0家以上;全区完成工业总投资38.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

(三)加快建设,精细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与魅力。继续做好市“十一五”大建设的拆迁安置和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市政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努力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北一环畅通等在建工程早日建成。全力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力争蒙城路南段、二环北路、阜阳北路等道路改造以及四里河、板桥河综合治理尽快实施。做好前期调查摸底,积极争取环湖北路、凤台路等列入市政道路建设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安置点建设,力争拆迁居民如期回迁、满意入住。尽快启动韩瓦屋、万大郢等城中村改造和德胜门等老旧小区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积极做好辖区内无为路、亳州路等道路两侧街景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长江中路沿线及周边高层建筑灯饰亮化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和查处违法建设长效机制,集中整治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顽症,优化环卫保洁队伍结构,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环卫工作体系,整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完成乡镇发展规划编制报批,引领农村地区有序发展。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在争取市政府完善北部地区路网结构的同时,高标准实施滁河干渠路等农村道路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富民优先,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农业项目基地为载体,按照产业融合、功能多样、生活服务的要求,大力发展具有庐阳特色的现代农业。用工业理念促进一批设施栽培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采取城乡互动方式搭建好农产品销售平台,通过整合生态农业和旅游景观资源促进休闲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完善三十岗乡陈龙新村和大杨镇岗西良余新村示范点建设,加快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建设、整治,逐步改变农村地区面貌。开工建设三十岗乡农民服务中心,完善新建村委会办公服务设施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以城带乡,开展互动交流,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五)争先进位,锻造品牌,着力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先进区。以争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为目标,全面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十九中、岗西、古城小学等农村地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启动工业区配套中小学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设立专项资金,配齐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加强人员交流和师资培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教育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划布点,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公共卫生监管力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处置能力,筹建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区,举办庐阳区第六届文化艺术节,组团参加合肥市第九届运动会,力争创成全国体育先进单位。以争创部级“和谐社区示范城区”为契机,采取新建、购买、调剂和开发商配套等多种方式,加快街道和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巩固创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区成果,充分发挥三级计生服务网络作用,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突出抓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和性别比综合治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高标准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农村五保户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工作,开工建设百帮创业园五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计划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继续做好全民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双拥和人防工作。完成首部《庐阳区志》评议送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做好行政事务管理、外事侨务、老龄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档案等各项工作。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巩固深化“改革创新年”和“查摆找补创”活动成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编内、编外人员补充聘用办法,加强源头控制,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工程建设体制改革,试行政府投资项目法人制、代建制。创新工业区工作机制,赋予工业区更大的管理权限。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坚持改革与开放并重,进一步加大投资引资工作力度。按照“竣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六个十”工程,重点推进二环北路改造、六水厂建设等10个市政建设项目,合肥发电厂5号机组扩建、天威合变二期等10个工业项目,明发商业广场、徽商时代广场等1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上城国际、南国锦庭等10个房地产项目,荣城花园北苑、劳动村改造等10个拆迁安置及旧城改造项目,区检察院技侦综合楼和百帮创业园五期等10个政府投资项目,尽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量。抓住城市北部路网完善的机遇,围绕危旧小区改造、商业地块开发、主导产业延伸等,策划包装项目,做好土地储备和规划设计,建立招商引资资源信息库,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开展好项目推介活动,组建小分队外出招商,大力实施委托招商、招商、网上招商,强化以商引商、产业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力争明年实现到位内资65亿元,外资6500万美元。

(七)发挥功能,强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围绕“收、支、融、管”做好生财理财文章。开展税源调查摸底,建立税源档案,积极协税护税,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把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倾斜,保障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作用,创新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大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强化政府建设资金审计监督和跟踪问效,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财政资金使用安全与效益。强化扶持、协调、指导,发挥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制定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办法,开展企业上市资源调查,鼓励区域内各类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切实加强在地统计工作,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推广,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切实加强物价和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企业信用评价试点,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八)依法治区,维护稳定,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的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公民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强化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坚持依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杜绝违法用地。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急能力。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坚持各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九)务实高效,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府形象,不断提高行政水平和服务质量,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庐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区政府各部门各成员要按照“开拓创新、务实高效、诚信法治、廉洁为民”的总要求,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全面完成明年跨越式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适应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实现庐阳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现阶段庐阳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与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做到决定的事盯紧抓实、看准的事勇于突破、探索中的事大胆尝试,敢抓敢管、敢闯敢试,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勇气、争先进位的志气做好各项工作。二要进一步提高效能,做到务实高效规范。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落实,核心是效率,基础是规范。坚持从制度建设抓起,进一步巩固“查摆找补创”活动成果,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的各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以制度规范办事程序、以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从转变作风做起,进一步巩固整顿会风文风、改革行政审批成果,大力提倡务实工作作风,多一点实干举措、少一点形式主义,多一点有效服务、少一点繁文缛节。坚持从一线干起,进一步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到一线了解情况,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三要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行政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依法行政专项培训,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度,落实行政许可设定、实施和监督检查等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设定、执行监督和考核奖惩,做到重要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定期督查通报,强力推进落实,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奖惩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四要坚持廉洁奉公,做到执政为民。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重在建设的廉政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监督。增强“民本”意识、“公仆”观念,在政府工作中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更多地关注公共利益,更大程度地统筹兼顾好各方利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八百里巢湖畔春潮涌动,两千年庐州城宏图再展。伴随着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强劲步伐,庐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再次踏上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为打造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