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2-23 02:28:00

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8月上旬,我们按照部里的安排,深入到蒙古艾里、乌兰图嘎等5个乡镇,采取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尤其是2005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试点县以来,县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8月,市委组织部在我县召开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现场会,对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1月,我县3名农村实用人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由于成绩突出,县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8月,我县创办的优秀青年农民学校被省委选为“十五”干部教育培训成果,其图片在全省进行了巡回展出。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已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各县区的前列,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们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不足1.5万人,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5%,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人才素质不高。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所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缺少一技之长,像“瓜王”王占双那样真正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实用人才屈指可数。三是结构布局不合理。从事第一产业的相对较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相对较少;传统生产型的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的相对较少。

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环境吸引乏力。众所周知,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条件较差。一方面,本地考出的大中专毕业生多数都抱有“跳农门”、“谋高就”的想法,不愿返乡服务,就连一些在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也纷纷外出打工,“孔雀东南飞”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待遇不高,缺少大型项目,“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外地人才不愿来也是不争的事实。二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乡村干部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存在着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有人认为,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不容易落到实处,很难收到实效;有人认为,人才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有人认为,虽然农村需要实用人才,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开发,恐怕得不偿失。因此,人才开发工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稀”,收效甚微。三是人才变向浪费。由于思想不解放,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返乡大学生宁可挤进乡镇机关当打字员、食堂管理员等,也不愿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自主创业,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造成了一种变向的浪费。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对于如何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切实转变观念。思想是个总开关,思想观念问题不解决,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无异于空谈。国以人治,政以才兴,这是千古不易之理。人才历来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如此。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同志要彻底解放思想,切实更新观念,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真正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牢牢地抓在手上,肯干实干,务求实效。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人才辈出、群贤毕至的喜人局面,从而尽快建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形成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新格局。

第二,要拓宽开发渠道。鉴于我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较少,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大批人才的需要,建议进一步拓宽开发渠道,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一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几年来,我县相继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经纪人队伍开发工程、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工程、农村科普人才开发工程、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工程、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多项行之有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村富村裕民的步伐。今后,应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下大力气将这些工程推向深入,造就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二是要继续办好优秀青年农民学校。优秀青年农民学校是我县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一个创新。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方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仅方向正确,而且效果显著。如今,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已经成为我县“孕育村级干部的摇篮,发展农民党员的阵地,培养致富能手的场所”。今后,尚未创办优秀青年农民学校的乡镇应抓紧创办,已经创办的要继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学员选拔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化,要通过本人自荐、村党支部推荐和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取那些具有一定思想文化素质的优秀青年农民。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根据本乡产业特点和学员自身需要,重点安排政策理论和致富科技方面的内容。三是要不求所有“柔性”引进。要学会用新的视角来审视问题,用新的思维来分析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大力培养人才,还要千方百计从外地引进现成的人才,借鸡生蛋,借脑增智。在人才引进的思维方式上,要由传统的“占有式”向现代的“资源共享式”转变,认识到只要能为我所用,为我们的发展献策出力,创造价值,那就是我们的人才。在人才引进的待遇方式上,要由过去的高薪吸引向新兴的项目招徕、效益捆绑延伸。“远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那些真正能创造高效益的,自然要给予优厚的待遇;而那些中看不中用、滥竽充数的,则应当赶紧请其“走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引进人才的效益。

第三,要整合培训资源。我县各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以来,由于缺乏统一指导和协调,经常出现各项工程对培训对象和师资力量等进行无序争夺的现象,造成了培训资源的严重浪费,致使各项工程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紧密结合我县农村实际,科学整合培训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调配师资力量,组建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二是统一确定培养对象,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需要,突出不同的培训重点。三是统一使用培训资金,力求花最少的钱,解决更多的问题。四是统一协调使用培训场所、培训基地、培训设备等硬件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为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第四,要发挥人才作用。开发人才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对于人才本身而言,也只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合理激发其潜能,才能很好地调动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才作用,首先要正确对待人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灭;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人才也是如此。人才不是全才,而是偏才,不能对人才求全责备,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其次要知人善用。知人,就是知其所长所短;善用,就是善于扬其长避其短。对于一个人来说,扬其长可能是人才,而用其短则必成为庸才。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如果不能做到知人善用,那么就会致使大量的人才被埋没。再次,要为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对于那些懂经营、善管理、责任感强的实用人才,要把他们选拔到村“两委”,使他们成为群众的当家人、领路人,更好地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对于那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要通过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使他们尽快发展成为当地甚至全县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致富典型。这样,不仅这些人才自身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还能通过身边的事带动身边的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为此,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一是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包保机制。要确定县直各有关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和各村的一把手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层层签订责任书,在全县上下建立起县、乡(局)、村三级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网络体系。二是多方筹措,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如果没有必要的投入作保证,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县里要建立人才基金,各责任单位也要采取向省、市主管部门争取等办法,积极筹措。三是兑现奖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当中,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有关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有效地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深入开展,从而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