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预算执行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26 08:37:00

市财政预算执行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围绕我市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7月29日至30日,市人大财经委邀请部分常委会委员,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业办、农业局、统计局的工作汇报,并深入*县、*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2008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收支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公共财政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度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认为,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截止6月底,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1.7亿元,占年度预算的63.4%,较上年同期增长30.6%,增收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6亿元,占预算(18.5亿元)的68%,较上年同期增长32.5%,增收3.1亿元;市本级收入完成5.5亿元,占预算的65.8%,同比增长31.8%,增收1.3亿元。财政收入提前一个多月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开创了10年来财政收入的最好水平。

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7.9亿元,占预算的53.7%,较上年同期增长38.4%,增支7.7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3亿元,占预算的52.7%,较上年同期增长41.9%,增支1.6亿元。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有所加快,增速在全省位次比去年同期普遍前移,大部分指标增速位居全省中前列,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加强重点行业征管力度,大力清缴欠税,堵塞收入漏洞,做到了应收尽收,确保了财政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全市财政收入在去年高增幅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

(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32.5%,主要得益于税收收入。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37.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由上年的63.7%提高到今年的73.7%,提高了10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商洛,位列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占CDP的比重由往年的不足8%提升到10.5%,比上年高出2.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市财政收入在保持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进一步提高。

(三)支柱产业稳定增长,拉动收入增长效果明显。1-6月份,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推动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8.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行业产量销售增加,入库增值税2.96亿元,增长94.5%,成为财政增长的主力军;化工行业产销两旺,入库税金7,231万元,增长53.4%;医药行业增长强劲,入库税金5,985万元,增长52%。

(四)第三产业活跃发展,为收入提高作出突出贡献。上半年,我市地方主体税之一的营业税大幅增长,全市累计入库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3%,增收1.2亿元,占到税收增收总额的48%,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五)财政支出进度加快,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7.9亿元,占预算的53.7%,较上年同期增长38.4%。重点支出项目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较上年增幅分别为22.1%、50%、122.2%、64.7%,无论是支出进度还是支出增幅均有所加快。财政支出快速增长有力保障了新农村建设、“民生八大工程”、市政重点项目等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有效的促进了全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上半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无论是收入的数量质量,还是财政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力度都是历年来最好的。但从全年情况看,我市在财政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制约我市经济的发展。突出反映在:一是由于国家对土地和信贷的闸门控制更严,导致项目建设用地和企业融资更为艰难,不利于新项目的引进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国家税率的调整影响我市财政收入的增加,其中: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调整使全市减少收入近2,000万元,利息税税率下调影响个人储蓄税也在2,000万元左右;三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我市纺织行业利税的增加。

(二)重点企业税源萎缩,规模企业正在建设。目前我市三个重点税源企业,彩虹集团、石油助剂厂和渭河发电厂因油价倒挂、原料涨价、企业成本上升等因素致使利税大幅下滑,严重影响了市本级收入的增长。而多晶硅、二甲醚、子午轮胎等一大批规模企业正在建设之中,仍未投产见效,对税收的贡献在明后两年才能逐步显现。

(三)县区发展不够平衡,财政改革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从财政增长幅度上看,有的县区完成任务较好,特别是长武县已经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全年的任务,而有的县区则刚过半。从收入结构上看,部分县非税收入比重过高,财政增收基本上靠非税收入拉动,收入结构极不合理,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加之债务负担沉重,使财政运行风险加大,许多政策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部分县区财力明显不足,支持地方经济增长的大型稳固财源少,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另外,部分县财政改革的步伐不快,部门预算尚未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仍未启动,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财政支出增幅较快,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突出的反映在:一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投入压力增大。几年来,市财政从各种渠道已先后投入10亿多元用于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规划、道路管网和景观绿化建设。总投资9亿元的兰池大道今年将开工建设,也给财政支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二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市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抗灾减灾,而灾后重建仍需大量资金的投入。三是“民生八大工程”支出资金缺口增大,为落实下达的配套资金任务,我市需筹措资金4.3亿元,新增支出3个多亿,这对市县两级财政构成了很大的支出压力。

三、几点建议

为了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针对上半年全市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要不断提高税收收入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坚持把财政收入“做大、做强、做实”。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收入增长观,正确处理好收入规模与收入结构、收入质量与增长速度的关系。要做实财政收入,不能为了追求财政收入的高增幅,而加大非税收入的比重。此外,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增加来自第三产业、规模企业的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份额。

(二)准确把握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级政府要研究、利用好政策,制订好措施,建立好机制,抓住国家继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投资机遇,按照“争取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加大争取一般转移支付时,大力争取中省资金对我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倾斜力度。力争使我市的财力性补助和重大项目投入不断增加,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外,各级财税部门要深入学习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的耕地占用税条例,高度关注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制度的改革,认真测算各项税制改革对我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及时研究应对措施。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财税增收能力。一要继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水平。各级政府要利用现已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换,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增值和财政、农民增收。二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要立足全市资源优势和行业基础优势,促进重点行业的优化升级,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对税收贡献率高的产业或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三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兼并、重组、联合力度,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聚集度和整体竞争力,力促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开拓效益财源,努力壮大财政总量。四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地方旅游、餐饮、商贸业的扶持与发展。结合咸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现状,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整体上讲,旅游资源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今后应在景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及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规模销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提高三产占GDP的比重和税收贡献份额。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逐步降低低税率产业比重,提高高税率、高附加值产业份额,增加财政收入。

(四)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要参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要以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八大工程”为重点,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要继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格控制“人、车、会、话”等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五)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预算的约束力,确保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加强财政监督。加强对“民生八大工程”等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相互制衡和监督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债务管理,努力消减赤字,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