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机关干部不良作风透视与思考

时间:2022-04-13 03:50:00

目前机关干部不良作风透视与思考

目前机关干部不良作风透视与思考

作者:夏金明

机关干部作为党政机关的重要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担负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他们的现实状况如何,是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最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部分机干部的思想状况比较混乱,存在一些令人担心的不良现象。

1、政治热情滑坡。面对目前机构改革和体制性障碍,一部分机关干部,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模糊,精神滑坡。具体表现为“三无”。一是无信念。不关心政治,缺乏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信念,对现代化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信心十分淡薄。有的认为,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钞标是实的。“不讲政治,抛弃空的,不求自励,不想远的,丧心病狂,抓住硬的,头脑发昏,大捞实的”。造成许多地方,政治学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会议开不齐,学习喊不扰;二是无追求。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既没有长期设想,也没有近斯打算,争先创优的热情明显衰减,“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精神空虚,沉迷于打牌,精神萎靡不振;三是无所谓,“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个人主义严重,一切以“我为中心,对自己有利的就干,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对党的事业,对各种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做和尚不撞钟。任务完不完成,工作有没有进展,矛盾解不解决,似乎都是上级的事,领导的事。忘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混”字心理十分严重,浑浑噩噩,破罐破摔。根本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想法。

2、工作干劲锐减。一部分机关干部,工作不负责任,说了不办,定了也不干,在其位不谋其政,占着茅坑不拉屎,安安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做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市场经济他懒得学,也懒得闯,养尊处忧混日子,一年到头,无所谓“业绩”,无所谓“奉献”,更淡不上“创造”。具体表现为:一是不敢抓,面对矛盾,一些机关干部不是积极主动,而是消极应付,不是理直气壮,敢抓敢管,而是畏手畏脚,软弱无力,平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办事互相推诿,不敢担硬担,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矛盾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不敢批评人,更不敢得罪人。既为别人留面子,也为自己留后路。怕违反政策犯错误,怕得罪人遭打击报复,怕失选票丢位置。二是不想抓,由于干部制度上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一是确实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捣蛋的不如抬轿子的,“干了也白干,不如落清闲”。社会上流传的民谣:“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献,杰出贡献;全力以赴,升迁耽误;会赞会溜,考绩特优。”当然这未免也有一些偏激,但是也多少反映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或不足之处。二是确实存在“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现实,越是干事的人,惹的麻烦就越多,处理不好得罪的人就越多。想为人民干几件事的人,有时必然会要损害个别人的利益,可能还要挨骂或指责,但是由于用人制度上的不完善。最后组织部门来考察,落得的意见说法也多,这给那些想干事的人,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反过来,致使想干事的人干事的积极性全没了,最后是“不落后,不争先,舒舒服服混几年。

3、不良心态增多。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贫富悬殊,贪污腐化;办事不公的现象多有发生。给部分机关干部,心理上造成了许多影响,导致了他们不良心态的增加,一是吃喝玩乐的多。有的干部一上班就约酒摊约牌摊,约来约去;有的干部习惯了“经济半小时”,饭前来两圈,饭后觉得不过瘾,还要接着来。有的干部在牌桌上一坐一天,输了签单,什么牌都敢打,什么人都敢来,多少钱都敢赌。有的干部张嘴就是赢了多少,输了多少,谁喝倒了,喝了多少。二是说闲话的多。有极少数干部,不琢磨事,专琢磨人,专爱打听小道消息,热衷于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添油加醋,飞短流长,拨弄是非,尽扯一些与正经事无关的话题,经常散布一些不利于工作的言论。这些闲话,有时象冷枪暗箭一样伤害同志,惹事生非,令人生气,既影响团结又影响工作。三是发牢骚的多。有的人爱发牢骚,甚至牢骚很盛。工作不被人理解要发牢骚,建议得不到采纳要发牢骚,没有提拨要发牢骚,待遇不均要发牢骚,工资未及时到位,要发牢骚,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要发牢骚,在牢骚面前,有些干部包括一些负责干部不但不加以引导、劝解,反而跟着起哄,推波助浪,使之泛滥开来,好象谁敢对党和政府指责,发难,对着干,谁就是“为民请愿”的“英雄”。如果是问题解决不了,消极因素和消极气氛却增添不少。四是妒贤的多。就是对那些德才兼备、才能出众、干事多、会干事、贡献大的人,进行嫉妒、挖苦、讽刺乃至打击。有造福者,就必有造谣者。有的人自己做不好,也不愿别人做好;自己干不出成绩,也不愿别人干出成绩;别人做出成绩他就要极力贬低别人。这些人不是上贤思齐,学先进,赶先进,而是妒贤忌能,低毁他人。还有的人唯我独尊,总觉得自己是千里马,怀才不遇,就是不见伯乐,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也常在别人面前拍胸脯,自我标榜:“把这个单位交给我,干给你看看,保证要好”。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是眼高手低,真正把担子交给他,又担不起来。

4、组织纪律松懈。一是贯彻上级的精神打拆扣,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甚至曲解精神为我所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执行纪律、讲关系不讲原则,重感性不重实情,做好人不堵歪风,见人福禄寿喜,批评鸡毛蒜皮,批评别人谈希望,自我批评谈情况,凡事“理解万岁”,甚至许多违反原则,违法乱纪的事也被贴上了合理论,必然论的漂亮标签,缺乏有力的批评制止,就是有意见,也是搞“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不敢明确地指出错误,一且出了问题,能包就包,能盖就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得罪人,不敢得罪人,为别人留面子,也为自己留后路;三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影响自身形象的事,在个别干部身上也还存在。

上述种种心态,虽然表现在少数机关干部身上,但危害性大,像一副腐蚀剂消磨干部的斗志,锈蚀了干部的灵魂,干部的精神、泯灭了人的理想和良知。如不尽快消除,势必影响整个工作的开展,即使有了好的机遇也会错过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必须调整干部的心态,振奋干部的信心,把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开创机关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加强教育,振奋干部精神,精神是一个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源泉,是抓好工作的内动力,一个人精神状态好,思想积极向上,工作起来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反之,精神不振,事业便不会兴旺。各级党组织应把机关干部的思想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要使广大机关干部懂得,讲物质,更要讲精神;讲小局,更要讲大局;讲待遇,更要讲奉献;讲个人利益,更要讲革命事业;在干部中树立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新风尚,树立起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政治责任感,革命事业心和组织纪律观念,奉献观念,全局观念。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兴学习之风。一是要向书本学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打牢理论功底。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反映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新知识,打牢业务功底。同时,还要学习管理、法律、历史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二是要向他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各有所长,都有他人可以学习的地方。只有善于吸收他人之长,才能加快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试着关注一下,别人是如何成功地运用新鲜想法的。如果你能把这些想法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无疑也是一种创新”。三是向社会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社会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只要深入细致地留心观察,对比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第三,加强实践,注重实干精神。实干兴帮,扎实工作既是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扎实工作:一是把心事集中在想干事上,就是要有干事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在,少琢磨一些人,多想一些事。二是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不仅要会谋化,而且还要会操作,会实践,不能只会唱功,而不会练功。三是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把事情办成,才是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愿望,会干事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办成事的目的。

第四,加强纪律,规范干部言行。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期,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在这种环境下,作为机关干部,要想做到“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就必须有一种力排一切干忧的能力,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在法纪层面上讲,就是要善于守纪。做一名“守纪”的干部,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现在有些人关心个人生活胜过关心工作,有的追求物质享受胜过自己所做的工作,热衷于吃喝玩乐。这些都是危险信号,很多干部腐化堕落的过程都是从贪图享乐、私欲膨胀开始的。所以,作为机关干部,一定要正确区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切不可相互混淆。二是感情与原则的关系。中华民族历来重情重义,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蕴。干部也有人之常情,但一定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讲亲情、友情,而忘记了原则、违纪。原则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底线,任何人和事情不能凌驾于原则之上。三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肩负的责任就越重,应尽的义务就越多。如果把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那就背离了权力的责任,损害了权力的尊严,最终会受到人民的谴责,甚至身败名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机关干部只有常想着党的宗旨和人民的需要,始终对党和人民负责,时刻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才能正确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真正把握好自己。

200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