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大跨越”专题论坛上发言

时间:2022-03-05 02:05:00

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大跨越”专题论坛上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次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的机会。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在告诫我们,无论在什么形势、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驰马思坠。这一点,对于我们唐山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事求是地讲,震后30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唐山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GDP总量达到2361亿元,实现财政收达到264亿元,分别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强,成为河北第一经济强市。但这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我认为不能。我们应该学会跳出唐山看唐山、跳出河北看唐山、放眼世界看唐山。特别是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

首先,与沿海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并不快。据统计,“十五”期间,唐山经济总量的平均增速为12.7%,虽然高出全省平均增速的1.5个百分点,但这只是在河北比,放眼沿海地区,我们的发展并不快。“十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的平均增速为13.1%,“珠三角”地区为14.6%,我们还达不到他们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和一些沿海城市比,差距更大。从北向南我们看一下,“十五”期间经济总量的平均增速天津为13.9%,大连为14.3%,青岛为16.4%,苏州为15.5%,杭州为13.6%,厦门为15.3%,深圳为16.3%,都比我们高出许多。而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步拉大。就与我们同处环渤海区域的辽宁省来说,预计今年GDP增长将达到18%,财政收入达到47%,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在这种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前,我们怎么还能盲目乐观?

第二,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的发展质量并不高。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这“五个第一”的辉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辉煌已经不在,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唐山仍属于投资拉动型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经济的支撑仍然是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还没有实现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还有,经济的外向度也不高,2006年,唐山外贸依存度仅为11.7%,而大连是89%,青岛是95%;实际利用外资唐山为5亿多美元,而沈阳是30亿美元,大连是22亿美元。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支撑着我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大行业仍然是钢铁,产能达到5000多万吨,支撑了税收的半壁江山。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极大地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可以说,如果国内甚至国际上钢铁市场“打个喷嚏”,我们唐山就会“感冒”。同时,我们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也已经非常有限了,唐山的煤炭保有量仅为19亿吨、铁矿石保有量仅有33亿吨,可开采的资源量更少。去年,我市铁矿石消耗量是7474万吨,其中就有近一半来自进口或外地采购,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长此以往,唐山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第三,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唐山人民的幸福指数也有待高。一方面,近几年我们唐山财政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十五”期间年均增速为36.3%,但是干部职工的工资增长并不快,唐山的整体工资水平与沿海先进地区差距还很大;城乡差别日益拉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农村社会事业方面欠账还比较多。另一方面,唐山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在环境等方面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仅去年全市废水排放量就达到38499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达到6203万吨,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量也都超过了国家标准。前段国家环保总局对我们的区域性环境限批,就是对我们猛击了一掌。现在,我们很多靠吃资源饭为主的地区环境仍然很差,到处浓烟滚滚、污水横流,老百姓苦不堪言。

我们在这里找这些差距,不是为了否定改革发展的成就,更不是要让大家悲观失望,而是应该通过看到差距,进一步开阔我们的眼界和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加又好又快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会冷静地分析形势,捕捉机遇。中国经济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振荡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先后出现过四次经济过热,第一次是1983年-1985年,背景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当时,经济增长刚刚开始,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是劳动生产力的一种示范,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性。1983年-1985年的3年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0%、41%和65%。第二次是1988年,背景也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当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贡献率达到53%。后来,为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措施,通货膨胀率虽然明显下降,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经济连续两年萎靡不振,致使1989年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第三次是1993年-1996年,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掀起的新一轮发展热潮。这四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9%、81%、46%和51%。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举扭转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这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直至经过此后3年多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才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都进入了中长期的合理区间。第四次经济过热就是从2003年到现在,主要是由投资过热造成的。现在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已达到11.9%,经济面临过热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看,中央已经在紧缩银根、产业限批等方面开始进行宏观调控。

通过这四次经济过热,我们应该发现,冷热交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震荡中抓住机遇,在冷热交替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把握最佳发展时机。通俗地讲,就是应该在经济发展热潮兴起之初,我们要第一个冲上去;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时候,蓄势待发,搞好项目储备,为迎头赶上第二轮的发展热潮打好基础。在这方面,我感觉唐山拥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已经抓住了曹妃甸这个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重点。建设好曹妃甸,不仅可以对唐山未来的经济增长发挥重大的支撑作用,而且可以加速推进唐山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使我们唐山真正成为现代化沿海大都市,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所以,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举全市之力加快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深水大港、工业走廊、滨海新城三大空间布局,构筑起循环经济产业框架,建成一批对区域经济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支柱项目,不断提高对资本的吸引力,尽快把曹妃甸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让这块“黄金宝地”真正成为环渤海湾地区的一颗“耀眼明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