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发展三农产业经验交流

时间:2022-04-05 10:45:51

农行发展三农产业经验交流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响应“十二五”规划中服务“三农”的号召,农行结合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把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作为工作重点,创新理念,积极作为,加大对辖内“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滞后问题。农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县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驱动,以“三农”服务部为组织保障,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具有农行特色的服务“三农”新模式。在该模式中,惠农卡成为最大的“亮点”,其不仅具有办理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基本功能,能够保证联线作业、实时入账,而且还可以可作为贷款的发放载体、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社会保险的参保凭证。在推广实践中,广大农户逐步认识到惠农卡在农业生产、社会保障、个人理财等多方面的诸多优势,争相办理惠农卡。

(二)创新工作方式,有效解决办贷时间长问题。“三农”金融服务具有的客户分散、点多面广、单笔数额小、手续繁琐等特点,导致农户贷款“等贷”时间长,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一方面,农行成立了“三农金融服务部”,选调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员工组成服务优良、效率一流的“三农”服务队伍,保证能够在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同时,农行通过公示农户贷款操作程序和流程,公开农行调查、审查、审批等各个环节办事时限等方式,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打造了一条农户办贷的“绿色通道”。

(三)创新担保手段,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针对农户贷款担保难这个问题,农行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大力探索新的担保手段,对有信贷需求的种养植农户引入林权抵押、农户联保等新型担保模式。2011年以来,通过集中调查,集体审批、统一授信方式,累计给予了4000多户农户授信。获得授信的农户可以通过惠农卡在农行网点、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办理普惠贷款放款、使用、还款等业务,及时获得生产性信用小额贷款,无须农户反复到网点办理各种手续,从而实现普惠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显著提高贷款使用效率。

(四)创新定价机制,有效解决贷款成本高问题。在农户贷款定价上,农行坚持服务“三农”和惠农利农的基本原则,推出了新的定价机制。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客户的主动还贷次数、金额、生产经营状况等,分别实行不同的利率优惠,平均较同业水平少上浮20至50个基点。以户均3万元贷款计算,每户农民在农行可比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一年可少付利息达324元。新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减轻了农户的利息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高利贷,规范了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五)创新服务广度,有效解决农户增收难问题。为进一步挖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潜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农行对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认真摸底调查,筛选出一批能解决当地农业人口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社会有益的优良企业作为首选扶持对象。先后对荷花粮油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良企业累计发放贷款5亿多元,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当地种粮大户、生猪养殖户、蔬菜种养户的生产积极性。

二、初步成效

(一)涉农贷款占比进一步提高。在今年信贷规模空前紧张的情况下,农行优先确保“三农”信贷资金需求。截至2011年末,农行贷款余额37205万元,其中涉农贷款25570万元,比年初增加1067万元,占比达68.72%,比去年同期增加4.35个百分点。

(二)惠农卡及小额农贷规模同增。2011年农行在全县农村累计新发放惠农卡1715张,惠农卡总量2万张,累计发放小额农贷4亿多元,小额农贷余额达4278万元,极大地解决了农户融资难题,有力推动了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效果明显。2011年,农行累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5亿多元,帮助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多元,解决了1.2万人的就业问题。2011年各农业产业化企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实现利税近2亿元,实现了社会、企业、银行及农户的四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