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工青妇领导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16 09:40:00

党对工青妇领导经验交流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基础的桥梁纽带。加强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建德市委对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并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一是党政决策上重视。(1)思想认识到位。真正把工青妇组织,作为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帮手,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把工青妇工作列入党委整体工作统筹安排,切实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除明确市委党群副书记专门分管工青妇工作外,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也安排了专门联系工青妇工作的领导。(2)制度建设加强。专门研究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党对工青妇工作领导的文件。建立了领导联系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专题研究工青妇工作制度、列席重要会议制度、工青妇工作调研制度等,从制度建设上加强了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3)自身建设支持。切实配齐、配强市级工青妇班子,并对工青妇基层干部进行培训。1996年以来,两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团市委副书记,面向全市公选了10名副局级女干部。切实落实基层工青妇专职干部的职级待遇,村妇女干部的经济待遇。并对工、青、妇的换届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在人选调配和选举程序安排及班子任期等方面严格把关。建立了乡镇、村两级基层团妇组织统一换届机制、推优入党和推干荐才机制以及干部选拔配备、管理使用机制。

二是履行职能上支持。(1)中心工作压担子。市委十分重视发挥工青妇组织在招商引资、扶贫帮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重大工作中的作用,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向工青妇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比如:“新安江之夏旅游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活动,团市委、市妇联都直接参与了策划、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在发展“老百姓经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农村团妇干部、女支书、青年科技能手更是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2)参政议政上支持。2003年市四套班子换届,工青妇主要领导均进入市委班子,几位副职都被选为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市委、市政府在制定涉及广大职工、青年和妇女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时,都充分听取工青妇组织的意见。(3)发挥作用上放手。支持工青妇组织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组织开展社会需要、基层欢迎、群众拥护的工作和活动,进一步增强工青妇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比如,指导和支持妇联开展好“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指导和支持工会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和“春风行动”活动;指导和支持共青团开展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培养、青年文明号、爱心助学和志愿者等工作。

三是工作环境上保证。切实保证工青妇组织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工作经费等足额到位,并在重点、难点工作上给予组织领导和财物保障。支持工青妇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21万元,建成4725平方米的新安少年活动中心。切实开展保护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不断督促有关部门和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工青妇开展工作,确保工青妇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青妇牵头、各方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新形势下工青妇工作面临新挑战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的新形势下,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既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也确实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

一是依法选举与达到参政议政比例,难以两全齐美。一方面,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选举的法律化、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民主政治进程不断推进,参政议政的广泛性、代表性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加强。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很难两全齐美,甚至存在较大矛盾。比如,在妇女参政比例上,区县市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明确要求达到22%,但在选举中,不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代表的产生。目前,建德市女性人大代表只有1447%,女性党代表只有16%,只有协商产生的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达到要求。在村两委中,要求每个村委有一名女性,也难以达到。所以,既要依法选举,又要把组织的意图与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操作中比较困难,其实现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是职能的扩大化与组织的机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群团工作承担的社会性事务大大超出了自身业务,这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整合社会资源优势的一个方向。但群团作用的发挥与责、权、利不相称,目标任务与工作能力不一致,工作运行机制陈旧,工作条件依旧,要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某些要求按章办事的工作在实际中难以操作,结果是工作效果差、成绩少,干部的革命热情衰退,凝聚力削弱。如何在众多的部门职能中,合并同类项,不是一家之可为,也不是一地之可为。比如,家庭暴力的多元化,光靠妇联无法解决;政府管理青少年的事务,靠团市委一家,也很难承担起来。要进一步做好工青妇工作,还迫切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配合,共同抓好已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另外,在现实工作中,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行政化、部门化倾向日益严重,很容易被整合为一个行政部门;虽然群团组织的工作重点、服务对象都在基层,但群团干部能沉到基层的不多,切实开展基层工作的更少,机关化倾向越来越突出。

三是群团工作上热下冷,活力难激发。目前,县市一级的工青妇组织开展活动比较正常,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基层组织组建率低,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在非公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中普遍存在组建难、维权难、活动难等现象。即使建立了组织,也存在着有组织无活力、难作为的问题。有些偏远农村和中小企业的工青妇组织活力不强,甚至存在“空壳”现象。有些基层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甚至开展不起来,存在“空转”和“不转”现象。由于对工青妇组织认识不一,中小型非公企业有的采取既不扶持,也不干预的态度;有的同意建立组织,但不注重发挥作用。有些企业主对组建工会存在一定的顾虑,怕工会一组建,就要交工会费、签订集体合同、搞工资集体协商和企务公开等,造成建会率普遍偏低。即使有工会的企业,会员入会率也相当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难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取代了群团组织的某些职能,部分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自身客观条件,也影响限制了企业主建立工青妇组织的积极性。此外,团员青年流动频繁,难管理;青年外出较多,留守人员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妇女儿童,农村团建工作基本瘫痪。

四是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基层工青妇干部有很多身兼数职,任务繁重,干本职工作时很难集中精力。各级工青妇干部队伍素质不平衡,干部队伍结构改善难。部分群团干部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需要。基层单位公务员老化等问题致使一些团干部年龄偏大。干部配备和干部教育的滞后,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工青妇工作领导的思考

1、切实加强群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新的形势,有必要自上而下制定出台加强和改善党对工青妇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工青妇工作的地位作用、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重新整合社会资源,为工青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使工作条件与工作职责相匹配。要改进一些工作方法,比如,政府要定期与群团部门召开联席会,讨论重大工作,协调解决一些难点问题。比如,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提出非公企业建立工会的要求,建立健全规范收缴工会经费的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层层落实,从而推动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深入开展。

2、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群团工作规划。加强调研,吃透下情,找准症结。对群团工作定位要准,要适度,要做群团组织干得了、联系对象欢迎、党和政府需要的事,期望值不能过高。下达给群团部门的工作指标、目标任务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对党委、政府加强群团工作的要求,也要有可操作性,不能只讲待遇,不顾实际。比如,各级团委书记在讨论哪些问题时必须列席同级党委会议,什么时候不必参加,操作性要强;妇联在参政议政中要达到的比例指标,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既要考虑到参政议政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更要考虑到合理性与可行性。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群团工作能力。要结合群团的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群团干部不仅要会抓思想、搞活动,更要懂经济、会管理。地方党委要加强群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在工作中出题目、交任务,提高群团干部对全局工作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要加大交流,拓宽进口渠道,多途径加大群团干部选拔力度。比如,把党管干部与群众直选结合起来,打破身份限制等等,改变目前由于公务员队伍老化而产生“矮子中选长子”、没有竞争机制的状况。上级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口业务指导,还要创造条件让基层的同志有更多更高层次学习培训的机会。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群团干部专职与兼职的关系。

4、要高度重视新经济组织的群团建设。加强对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理论的研究,加强新理论、新思维运用于实践的指导。要注重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比如,对小型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党支部设女执委、青年委员去抓群团工作,或由支部副书记抓工会,工会设女执委、青年委员的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大而全。对初建时期,规范化的东西不要过于死板,要灵活。如,不一定全部要求通过职代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