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干部,慎碰“高压线”

时间:2022-04-23 11:16:00

“党”管干部,慎碰“高压线”

党管干部,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原则,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在历史的车轮已经行驶进21世纪的今天,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依法治国。可以说,这也是党管干部的“高压线”,即无论如何也不能以权代法,否则必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在这方面,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的一起以权代法事件颇发人深省。2001年3月,鞍山市委组织部在台安县考核换届县级后备干部时,确定县法院原副院长黄庆阁为县级后备干部。谁知9个月之后,县委硬是要以干部职数过多为由重新来一次“民主测评”,结果与市委组织部的测评截然相反,轻而易举地把黄拿了下去。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县人大常委会对此竟“无动于衷”,直到黄在家呆了三个月之后才正式做出对其予以免职的决定,此事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台安县委之所以能够“一句话”就把县法院的副院长撤掉,关键就是没能摆正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位置,过于独断专行了。而县人大常委会开始时“无动于衷”,后来又不得不履行法律程序,纯粹是“橡皮图章”的惯性使然,归根结底是法治素质不够。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必须由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而不是由党委和政府产生。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免。”这就再也明白不过地说明,台安县法院的副院长被县委“一句话”就可以撤掉,既是县委的越位,又是人大常委会的失职。

其实,类似台安县那样的以权代法现象早已经屡见不鲜了,只要随便地翻翻报纸就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报道。而之所以经常有这种无视宪法和法律的闹剧堂皇上演,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是我国有着较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影响,致使某些掌权者乐于家长制作风,手下人也心甘情愿地当奴才,久而久之便把好端端的党内同志关系变成了庸俗的哥们关系、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是无论领导者还是普通干部,普遍地缺乏法治意识,甚至根本不愿意站出来维护法律的尊严。

以权代法和无视法律,一时损害的是法律形象,使老百姓觉得法不像法。更深层的,“一手遮天”的地方官员也必然听不进去忠言、良言。大贪官慕绥新以“政绩市长”著称于世,却在用人上想用谁用谁,想撤谁撤谁,实际上并无什么高明手段,完全是买官卖官的小人伎俩。实践反复地证明,对独断专行、目无党纪国法者,非常有必要纳入反腐败的视线,因为再美丽的词汇也可能很难打动他们的心。

同志曾经反复地告诫我们,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个“高压线”,也是新世纪党管干部的基本准则之一。碰到这个“高压线”的人,法不去治他(她),他(她)必然要践踏了法律,后果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