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楠竹产业  推进富民强县

时间:2022-02-11 11:11:00

做大楠竹产业  推进富民强县

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全县共有楠竹面积72万亩,立竹蓄积1.05亿株,竹林面积和蓄积均居湖南省第一位。“唱山歌,发竹财”,把楠竹产业培育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我们从狠抓楠竹产业的精深加工、市场开发、资源培育、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投入,致力做大做强做优,取得了明显成效,使楠竹产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01年全县实现竹业总产值9亿元(今年可突破10亿),农民年人平竹业生产及加工收入达625元,全县竹业税费收入达25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3%。 一、主攻精深加工,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楠竹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龙头企业的牵动能力,决定着产业化的经营水平和进程。为改变过去我县竹制品加工生产分散、规模小、产品粗、效益差的状况,使竹制品生产朝深加工、精加工、大规模、产业化方向发展,我们着力在发展壮大竹制品加工龙头企业上做文章。1997年以来,通过外引内聚,充分调动外来资本和民间资金,我们先后组建了春秋竹凉席厂、跃宇竹制品公司、富安集团、县竹艺公司等有一定生产规模、能够开拓市场,牵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特别是组建的桃花江竹胶板集团公司已成为我县竹胶板行业的“航空母舰”。该公司按照“自愿参股,分散经营,单独核算,风险自担”的原则,将37个竹胶板加工企业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拥有生产线42条、年产竹胶板14万立方米的规模优势,其生产的“丰业”、“春花”等品牌的竹胶板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几乎占了全国竹胶板市场的半壁河山,2002年1月该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目前,全县已拥有年创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1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45家。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目前全县从事竹业加工、经营的单位达8500多个,1.4万户农户搞竹制品加工,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并形成了一大批专业乡镇和专业村,一些地域集中、产品一致的竹业小区也勃蓬兴起。竹制品由原来的蛋篓、竹架板等粗加工品开发出了以装饰、建材、保健、家俱、工艺美术等为主的十大类400多个品种。

二、拓展市场空间,健全营销网络

市场是楠竹产业化的前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是促进楠竹产业上水平、上档次的关键。我们一改过去关起门来搞生产的作法,探索出了一条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的路子。一是研究市场。成立了县竹产业办和竹业协会,负责竹业市场的研究、开发与预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市场信息服务。竹协会员刘春秋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低档凉席滞销的市场信息后,潜心开发高档保健凉席,其生产的“春秋”牌高档凉席畅销全国各大超市,比市场价高出近1倍。二是建立竹业市场。1997年我们开始筹建桃花江(全国)竹业城,规划占地300亩,投资8000万元,目前第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竹业城将成为东南地区集竹产业开发、科研、信息、交流、商贸于一体的大型竹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辐射功能。三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全县派出近万人的销售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118处,常年收集销售信息,带回销售定单。四是开发竹旅游业,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全县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以观竹赏竹为主的桃花江竹海、美人窝、桃花江森林公园和竹乡农家等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其中桃花江竹海不仅是一个集竹风景、竹文化、竹艺术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而且还成为了竹文化交流的媒介和竹业技术、竹制品推广的展台。

三、加强竹林培育,夯实资源基础

竹林资源是楠竹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狠抓了竹林资源的培育与发展。一是大力造竹。采用农民投资投劳、政府以奖等方法积极鼓励农民造竹,加上近几年竹林的可观效益更加激发了农民造竹的积极性,全县出现了“买山造竹”的热潮。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县新造竹3万亩。全县竹林面积不仅没有因竹制品加工所需的巨大资源消耗而减少,反而在原有面积上有所增加。二是科技兴竹。从1995年开始,我们采取全县统一规划、乡村统一管理、领导办点包片、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连续4年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竹林低改群众运动,完成竹林低改面积38万亩,形成了武潭、花果山、桃花江竹海、禁牌为主的连片万亩以上楠竹丰产林基地8个,连片5000亩以上的楠竹丰产林基地10个。通过低改,亩平立竹由101株增加到147株,每年可增加原竹产量250万根。近7年来,全县共投入科研资金200多万元,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开展了5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16个县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楠竹高效专用复合肥的研制与施用填补了国内竹业生产的一个空白。我县科研人员总结出的“观察楠竹下盘枝竹叶的变化查找竹蝗产卵地”和“竹腔注射化学药剂杀灭竹类害虫”的办法,解决了竹蝗等竹类害虫长期危害我县竹资源的难题,每年减少损失1000万元以上。三是依法管理。县林业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成了以森林公安干警为主体,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护林员队伍相配合的资源保护管理执法体系。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村组护林员的职能作用,从源头强化竹林管理的办法,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坚持每年下达楠竹限额采伐计划,确保年采伐量小于年生产量;坚持凭证采伐制度坚持“砍老留嫩、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确劣留优”的“四砍四留”原则,使竹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坚持定期开展竹资源用途调查,了解资源加工增值效益,限制高耗低效加工,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遏止过量采伐的目的。

四、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发展速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环境就是动力,良好的环境是楠竹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楠竹产业的发展解除束缚、减少阻力,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实行政策支持。对竹产业的发展,我们采取的是“放水养鱼”的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楠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励各级各部门积极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竹产业,实行不限投资者身份、不限投资经营主体、不限企业规模、不限经营范围、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管理手段的“六不限”政策,只要有利于做大楠竹产业,就放手发展;对新建竹制品加工企业实行税费优惠,对竹工艺品免征一切费用,对竹胶板两次降低税费征收标准。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楠竹产业化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专职抓竹产业。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楠竹产业工作,切实解决楠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把握发展方向。三是资金扶持。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信贷营销会,把一些竹制品加工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贷款上给予重点支持。如2001年,银信部门给予竹产业的信贷支持就达2000多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楠竹产业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对大型竹制品加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严厉禁止部门“三乱”行为。各职能执法部门也相应出台了80条优惠政策。县优办完善了投诉、举报、信访登记制度,严格督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给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市场的自主推动下,目前我县楠竹产业已步入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楠竹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