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10-12 03:25:00

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16〕27号)和财政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1〕35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21〕2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大力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与公园、城市水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生态格局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目标任务

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载体,系统化全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利用、水质提升为突破口,结合棚户区、老旧小区、危房和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开展区域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到2030年,县城建成区6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一)近期目标(2021年—2025年)。编制(修订)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内涝治理系统实施方案、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继续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四河三渠”等水系整治,新建安置房、太岳一号院、禧樾府、裕泽苑小区和西环路丁城渠生态治理工程、胜利路改造工程等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逐步实施。

(二)远期目标(2026年—2030年)。按照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持续开展新建建筑、小区、道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建设和改造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对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充分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综合考虑降雨、洪涝、排水、水系、径流、土壤、植被等因素,科学布局,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

(二)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修订完善我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确定我县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严格落实海绵城市指标体系,在推进新建建筑、小区、道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切实提高县城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三)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四、责任分工

(一)编制和修编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县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和内涝治理系统实施方案、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建立全县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结合我县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建立海绵城市项目库,编制海绵城市年度建设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城建计划。(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园林中心、沁河镇人民政府)

(三)建设海绵型生态水系。逐步实施县城内河、县城段沁河、南小河、狼尾河、丁城渠、齐泉渠、梁家沟渠等“四河三渠”生态修复排水工程,严禁随意填埋侵占水体,修复受损水系,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消除积水区域。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增加河道排放能力,增强行泄洪水能力。合理设置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措施,对排入自然水体的尾水和雨水进行净化。(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沁河镇人民政府)

(四)建设海绵型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重要的海绵体,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和审批的施工图进行建设。按照规划和海绵城市标准,有步骤、有计划的对现有人民公园、日月广场和人民路绿化带、沁河县城段两侧绿化进行改造,实施沁河沿岸生态修复项目河西段、西山公园建设项目,注重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和结构合理性,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和蓄滞周边区域雨水。(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园林中心、沁河镇人民政府)

(五)建设海绵型道路。逐步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纳,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和审批的施工图建设,提高城市道路对雨水的渗、滞、蓄能力。实施胜利路改造、西环路、小河东街、商业街(胜利路—西环路)、E17街、沁运街(东段)、谷近街(东段)道排工程,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推广使用透水铺装和透水路面,因地制宜设置下沉式绿化带,逐步推行道路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沁河镇人民政府)

(六)建设海绵型小区和单位。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收集与利用等措施,尽量减少对自然地表的扰动,保持地表自然排水系统,降低不透水区域的面积比例,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在安置房、太岳一号院、禧樾府、裕泽苑小区建设中逐步推进海绵型小区建设,积极推广屋顶绿化,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要规划建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湿地等集雨型绿地,并配套蓄水设施,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水体补水和道路清洗保洁等。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齐泉苑等老旧小区改造要同步考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与排水设施能力。(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行政审批局、沁河镇人民政府)

(七)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管控。行政审批部门在审批时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相一致。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各管控环节,严格履行建设程序,依法办理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沁河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制定我县海绵城市建设年度计划、考核办法,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相关单位要把海绵城市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积极主动联系和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加快落实各项规划建设任务。

(二)加强宣传培训。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海绵城市专题宣传报道。同时,积极推广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产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营造全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任务考核。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上级要求和年度计划、考核办法,对各单位年初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考核,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