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打击工作方案3篇

时间:2022-07-28 03:43:12

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打击工作方案3篇

第一篇

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部分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特种设备超过检验有效期使用;电梯使用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电梯维保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液氨制冷单位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连续运行不进行全面检验;无证违法充装行为未能取缔;气瓶充装单位不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充装等问题,这说明了目前一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非法行为仍然较为突出,成为制约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充分认识特种设备非法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巨大危害性,充分认识特种设备非法行为的反复性、顽固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特种设备“打非”活动的组织领导,迅速开展特种设备“打非”行动。

二、突出重点,严厉打击

要在全县特种设备领域的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全面开展“打非”活动,着重突出以下重点。

1、是否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特种设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是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并落实执行。

2、特种设备是否全部办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警示装置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录;在用的特种设备是否都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

3、是否组织了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教育并有相关记录;在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效期内的作业人员证。

4、是否针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组织进行演练。

5、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及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和压力管道年度检验情况。

6、液氨制冷单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使用登记及定期检验情况、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情况。

7、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气瓶充装单位是否存在无证充装、超范围充装、充装超期未检或报废气瓶等违法违规行为;气瓶充装单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从事充装工作情况;装卸软管按技术规范要求每半年进行1次水压实验的情况。

8、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建立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台账、进行标识管理情况,专项安全检查及检查记录存入安全技术档案的情况,隐患建档登记及采取措施情况等。

9、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情况,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监督检验、使用超期未检电梯的检查处理、隐患治理等情况。

10、高温金属液体使用单位:冶金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日常维护保养等情况。

11、涉煤气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情况。

12、冬季供暖锅炉和集中供热的电厂或热力公司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情况。

“打非”活动从现在开始,到2014年初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严格排查,广泛宣传(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

要按照大检查“回头看”活动的部署,结合5-12月份开展的“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集中执法行动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打非”活动宣传动员,要迅速组织力量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开展一次全方位、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摸底活动,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及问题,在采取责令整改的同时,要逐一登记建档,填入情况统计表。

(二)严格整治,规范整改(12月1日至12月31日)

对排查发现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非法与违法行为,要一律责令立即停止非法违法行为。对拒不停止非法违法行为的项目、单位,要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直至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依法彻底消除;对于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县政府汇报。

(三)严厉惩处,总结考核(2014年1月1日至1月10日)

要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的非法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即对非法违法行为经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按照相关要求上报县政府;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非法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止使用,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要采取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督查等形式,加强排查、整治过程中的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督促“打非”工作落实,深入打击、彻底治理特种设备非法行为。确保“打非”行动取得实效。对“打非”中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认真总结,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探索“打非”工作长效机制。

三、加大措施,完善机制

(一)加强联合执法。要严格落实责任,实行“挂牌督办”等措施,一抓到底,确保成效。要与县相关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对查处的特种设备非法生产使用单位,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保持“打非”高压态势。

(二)深化社会监督。要加大对“打非”活动的宣传动员,引导广大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举报非法违规行为,切实增强安全自律意识。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要进一步加大对特种设备非法违法行为举报的查处力度,一经查实,依法严肃处理。

(三)强化责任追究。对特种设备非法违法行为应报告未报告,被县政府、有关部门排查发现或被群众举报发现的,将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打击特种设备非法生产不力,在所辖区域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特种设备非法行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非法行为依然存在的,对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因工作不力导致非法行为引发事故的,按照事故调查有关规定,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第二篇

根据10月20日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为开展好全县质监系统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深刻吸取教训,充分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0月8日,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煤气柜发生爆炸,目前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10月10日,在县海天大道发生两车相撞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我市接连发生的两起事故,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在社会上、政治上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特别是“10·8”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今年7月份以来,我县质监系统按照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县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方案》,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活动中,全县共出动检查300余人次,检查单位120家,检查特种设备1200余台,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治理安全隐患,取得了初步成效。

虽然在前期的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发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特种设备超过检验有效期使用;电梯使用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电梯维保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液氨制冷单位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连续运行不进行全面检验;无证违法充装行为未能取缔;气瓶充装单位不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充装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同时我们自身也存在思想认识、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检查不扎实、不细致等问题,说明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们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从灵魂深处、思想深处、党性深处,举一反三,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凭着良心思考安全生产问题,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松懈,消极厌战、熟视无睹等不良思想,将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全市质监系统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中。

二、回头看活动的时间安排

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为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时间,相关科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对照《市质监系统安全大检查活动方案》和《市推进“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对企业自查自纠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回头看”。

从方案印发之日起至11月30日为深化检查整治阶段,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单位、重点设备、大检查活动中检查发现隐患的单位,集中力量进行检查,彻底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12月1日至12月31日前为巩固完善阶段,对重大隐患的整治情况进行跟踪落实,督促各项安全隐患及时有效整改到位。

三、回头看活动的主要内容

1.是否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特种设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是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并落实执行。

2.特种设备是否全部办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警示装置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录;在用的特种设备是否都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

3.是否组织了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教育并有相关记录;在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效期内的作业人员证。

4.是否针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组织进行演练。

5.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及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和压力管道年度检验情况。

6.液氨制冷单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使用登记及定期检验情况、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情况。

7.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气瓶充装单位是否存在无证充装、超范围充装、充装超期未检或报废气瓶等违法违规行为;气瓶充装单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从事充装工作情况;装卸软管按技术规范要求每半年进行1次水压实验的情况。、

8.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建立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台账、进行标识管理情况,专项安全检查及检查记录存入安全技术档案的情况,隐患建档登记及采取措施情况等。

9.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情况,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监督检验、使用超期未检电梯的检查处理、隐患治理等情况。

10.高温金属液体使用单位:冶金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日常维护保养等情况。

11.涉煤气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情况。

12.冬季供暖锅炉和集中供热的电厂或热力公司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情况。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克服大检查结束后的松懈麻痹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好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研究和部署“回头看”活动,树立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回头看”活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依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在前一阶段大检查基础上,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举一反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自查自纠、专家帮助诊断、部门执法监管、政府督查落实”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突出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自觉排查治理隐患,自主保障安全。对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彻底、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等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加强执法监察,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屡查不改的,坚决依法停产整顿或关闭;对暂时难以消除的事故隐患,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监控防范,直至整改到位,彻底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三)加强对安全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治理台账,对于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安排专人逐一建档登记,落实整改责任人,跟踪落实隐患整改情况,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并将整改完成的见证材料和隐患消除报告及时归入隐患治理台账。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工作力度,特别是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落实治理责任,该严厉打击整治的要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整治。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联动,对非法违法行为集中的行业领域和区域,进行重点执法或组织联合执法,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对非法违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退出的坚决退出,该关闭的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五)做好工作汇报。要将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主要隐患问题的整治情况,下一步的对策措施及时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对重大隐患和长期得不到解决安全问题,要提出明确的工作建议,争取政府的支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六)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安全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参与度,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营造全社会支持“打非治违”的浓厚氛围。要做好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继续强化典型引路,加强事故警示教育,加大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宣传、曝光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作用。

(七)严格责任追究。在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中,谁去检查的,检查了哪些内容,发现了哪些问题都要记录在案,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因不认真履行职能发生问题的,将严肃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第三篇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迅速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提高全县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调度和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事故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特种设备事故;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事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露,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事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露,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设立县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总指挥,县质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县委宣传部、县安监、公安、消防、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及事故发生单位的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兼任,副主任由县委宣传部、县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兼任,具体承办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

(三)指挥部下设5个工作组:

1、警戒保卫组:由县公安局牵头,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维持交通治安秩序。

2、抢险救灾组:由县质监局牵头,县公安消防大队、环保局、卫生局和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好现场防火、灭火、防毒、防爆、防辐射、用电管制等安全监护工作。县环保局、卫生局负责因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泄漏产生的有毒、有害、放射介质检测,并组织和实施现场隔离及清消工作。

3、医疗救护组:由县卫生局牵头,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参加,组织医疗救护队伍、救护车辆,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救护,保证救护器材与抢救药品供应。

4、后勤保障组: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提供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器材、装备的调集和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5、善后工作组: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县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保险机构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和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危险性评估

(一)易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种设备主要有:

电站锅炉、石油化工企业盛装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炼油企业加氢反应装置的高压容器及储存区的储罐、化肥企业的合成塔等高压容器、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储罐、液化石油气(液氨、液氯等)汽车罐车和医用氧舱、天然气管道、客运电梯、蒸汽锅炉、厂(场)内机动车、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出口水压大于或等于0.1兆帕(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0.1兆瓦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载热体锅炉等。

(二)上述危险目标分布于县城区及有关乡镇(街道)。

四、应急救援体系

(一)县公安消防大队是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定期进行演练。

(二)县质监局成立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中心,负责协调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为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三)县质监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县政府报告,请示是否启动本预案。预案启动后,要按照预案要求带领事故应急救援中心有关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实施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立即向县质监局报告,县质监局接报后立即报告县政府值班室和县安监局)。

(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及时间、地点;2、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6、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积极进行事故抢救,保护好事故现场;县公安局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负责警戒保卫和维持治安秩序。因抢救伤员和财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并拍照、录像和详细记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和痕迹物证。

六、应急救援

(一)县质监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市质监局,由领导小组和市质监局根据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要立即按照本预案要求组成指挥部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救援措施:

1、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2、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对有害介质的事故,要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救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大。

3、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地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和互救工作。

4、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对有毒有害介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理,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