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免疫规划方案

时间:2022-07-15 02:20:00

导语:卫生局免疫规划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卫生局免疫规划方案

一、年度目标

免费向0-6岁适龄儿童提供12种一类疫苗接种服务,预防12种传染病,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等国家一类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2012年社区内居住3个月以上儿童建卡、建证率100%;0~6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实行微机管理,数据准确上传,实现市级联网。

二、责任单位和职责

(一)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卫生院。

(二)工作职责:

1、市卫生局负责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及项目资金使用与综合管理。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市项目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考核与效果评估;收集全市项目进展信息,开展质量控制;指导卫生院建立预防接种门诊;负责疫苗针对性疾病疫情暴发时流调、采样,应急免疫;负责预防接种反应与事故的处理;负责儿童预防接种市级信息管理工作站的建设和运转管理。

3、卫生院负责预防接种工作的实施;负责流动人口免疫预防管理,及时掌握免疫服务对象;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负责冷链及计划免疫资料管理;协助疾控机构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开展免疫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现、监测和报告;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接种事故的发现、登记、报告;完成市疾控中心分配的人群免疫水平和接种效果监测的采样、送样工作,完整填写并录入流调资料;开展4.25宣传活动;指导全市掌握和提供全市儿童基数,包括外来和外出儿童情况;负责预防接种门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的建设、维护、个案信息管理。

三、项目工作内容

(一)服务对象

全市所有0-6岁适龄儿童,包括外地儿童和超生儿童等。

(二)免费范围所有与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关项目均免费,如免接种卡、接种证、注射、注射器、接种前问诊等费用。不得强行用第二类疫苗替代第一类疫苗,不得在对适龄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时搭收体检费等任何费用。

(三)服务内容

(1)及时为全市所有0-6岁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含电子档案),并做好预防接种资料管理。

(2)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确定受种对象。

(3)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4)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并请监护人填写知情同意书。

(5)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6)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剂量、接种部位、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7)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8)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及时诊治,按照“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处置原则”进行处理。及时填写相关记录表,并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四)其他相关工作

(1)接种单位在为新生儿建卡、建证时要及时录入、登记《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的接种数据。

(2)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接种单位要及时录入、上传疫苗、注射器出入库和接种情况等数据。

接种单位要按月上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

(3)做好疫苗管理,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个月储存量,同时避免疫苗过期失效,对储存疫苗的冰箱须每日记录2次温度。

(4)所有参与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国家免疫规划技术的继续教育。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全市项目实施方案,部署、协调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并对全市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工作组开展技术培训和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加强项目的日常和定期考核与评估,掌握项目工作进度。

(二)各卫生院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并每月按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项目执行时间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五、督导与评估

(一)市卫生局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基层医疗医疗机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每年11底前完成全市绩效考核,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二)卫生院每月向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项目工作进展情况;7月和11月底市卫生局、市疾病控制中心向市卫生局报告项目工作进展和总结。

(三)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和指标

全市内居住3个月以上儿童建卡、建证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