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领导办公方案

时间:2022-05-22 04:20:00

菜篮子领导办公方案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府办〔〕277号)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2年“菜篮子”基地建设工作目标的通知》(府〔〕383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菜篮子”工作,统筹推进我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确实提高“菜篮子”市场供应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有效保障我区“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质量安全和价格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特制定区贯彻落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菜篮子”工作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区长负责制,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以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可靠为目标,以构建完善“菜篮子”供应保障、市场建设、质量安全、应急保障四大体系为主线,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工作目标

结合我区农业龙头企业较多的特点,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规模化程度较高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菜篮子”工程建设;鼓励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本地市场,强化产销对接,有效推进“菜篮子”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辖区各大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有针对性的引进大型连锁生鲜超市,逐步提升“菜篮子”产品的终端业态。按照全市的规划部署,支持一批规模化的“菜篮子”产品直控基地的建设,通过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菜篮子”产品“三率”(生产用地保有数量、重点产品自给率、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应急调控能力、质量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基地认定目标:年完成认定60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年出栏2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2012年完成认定100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年出栏商品猪11.5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

三、主要任务

(一)加大投入,发挥资金和政策导向作用。

按市政府的要求,区财政每年配套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根据市政府制定的“菜篮子”补贴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到蔬菜优势产区建立生产基地,保证稳定的供应渠道。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农户多、有竞争力、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倡导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大力开发支持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提高“菜篮子”工程建设企业的融资能力,鼓励保险公司建立和完善“菜篮子”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篮子”承建企业和农户投保。

(二)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

统筹协调“菜篮子”基地的规划建设,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引导辖区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市直控“菜篮子”基地的建设,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蔬菜生猪水产品调控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府办〔〕191号)精神,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基地建设的调研、认定、管理,对辖区内通过认定的基地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1、重点支持规模化市控蔬菜基地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做好产中技术指导,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加强蔬菜基地建设科技指导,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和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专题培训,全面提高种植户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并通过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引导农民科学、规范生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支持基地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设施化建设、商品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种改良。

2、支持畜禽、水产养殖基地的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建设。选择按养殖规划分区进行养殖调整和择强做大,引导、鼓励现有的条件合适的、规模化的养殖场,按照“菜篮子”供应基地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达到养殖标准化、安全化、无污化,实现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一举三得;鼓励养殖、屠宰企业、水产品经营企业到外地建设市级可控畜禽、水产养殖基地。

(三)强化产销衔接,确保“菜篮子”市场供应稳定。

1、培育“菜篮子”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引导辖区农业龙头企业,利用生产优势,积极开拓本地市场,向流通产业延伸,做大规模,创出品牌,发展冷链物流和配送,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菜篮子”产品流通企业。

2、规范提升“菜篮子”产品终端业态。积极推进“农改超”、社区连锁便利店、生鲜市场建设工作。加快对辖区现有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提升改造,政策支持引进现代化的生鲜超市连锁企业,加快全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步伐和超市化进程;鼓励和扶持食品加工企业、名牌产品入驻市场开设绿色销售专区,引导绿色消费;鼓励流通企业配置保险、封闭运输车辆,发展冷链物流。

3、强化产销对接,鼓励龙头流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与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密切的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流通龙头企业与漳州、龙岩及三明等周边地区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建立合作互惠机制,共同建设基地,实现产销区共赢局面。

(四)加强检疫、检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1、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菜篮子”商品市场准入机制建设以及“菜篮子”商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2、加强日常监管,严把产品质量关。一是加强生产检疫、检验。区农林水利局要从源头上严把农产品生产安全关,加强免疫监测,加大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的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质监三分局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巡查,查找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对食品生产黑窝点坚决予以取缔。三是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区工商局要加大对辖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要求各经营单位规范经营,严格索证索票、查验检测报告,严格“无公害”、“绿色”、“有机”标识审查,防止假冒产品混入超市销售,督促市场开办单位每天对上市的蔬菜进行检测,防止农残超标蔬菜流入市场,一经发现农残超标的蔬菜要坚决下架销毁。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及过期变质食品的行为;禁止经销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或包装、标识、说明不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剂。加强对畜禽及水产品收购贩运企业和个人的监督管理,督促建立查验制度和信息记录制度。四是加强进口食品的监管。国检同安办、国检大嶝办要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特别是要严格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测。

(五)建立“菜篮子”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反应机制。

1、按市政府要求,建立“菜篮子”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时的困难群体动态生活补贴机制,以全市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指数为基础,在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指数达到一定幅度时,根据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指数水平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困难群体及时给以动态生活补贴。补贴资金按市政府要求由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2、加强监测,确保市场稳定。区发改局要加强对粮油肉蛋蔬菜的价格监测。密切关注市场蔬菜粮油肉蛋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要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恶性炒作行为。要注意市场突发事件和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的发现,一旦价格出现明显波动时,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依法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确保市场供应稳定,经营有序。

(六)完善调控保障体系,提高“菜篮子”保障水平。

不断完善监测体系,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日常运行监测,密切监测、科学分析重点商品的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为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提供科学的依据。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菜篮子”商品储备、生产供应平衡调节工作,及时副食品产销信息,引导副食品理性消费。

四、保障工作和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政府责任制。区政府成立“菜篮子”工程建设和保障市场供应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区委宣传部、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经贸局、人劳局、监察局、农林水利局、卫生局、民政局、教文体局、工商局、国土房产分局、规划分局、粮食分局、质监三分局、国检大嶝办、国检同安办、公安分局以及各镇(街、场)组成,办公室挂靠在区经贸局,统筹协调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实保证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兑现,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证群众消费安全。(具体职责分工详见附表1)

健全“菜篮子”区长负责制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生产、流通各环节的综合考核。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将“菜地和种植保有数量、重要蔬菜品种自给率、蔬菜价格异常波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四项指标进行量化,对我区承担的各项任务指标进行分解考核。

(二)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切实落实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监管责任,实行“菜篮子”工作问责制,将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政府决策部署的情况,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定期考核通报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不落实、不执行上级各项政策措施及相关工作要求的,不重视“菜篮子”工作、措施落实不力而引发事故和影响安全稳定的,或组织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各部门、各镇(街)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三)引导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区委宣传部要引导主流媒体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并做好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区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作、促进生产、稳定供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国家有关政策,及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加强价格资讯的权威,正确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提倡节约、减少浪费。严肃查处捏造、散布虚假价格信息的新闻媒体、经营者或个人,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