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

时间:2022-12-01 03:25:00

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市、全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职责和投入,进一步完善体制,研究和创新运行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围绕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范围;加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认真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以及乙型肝炎、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重点疾病防控措施,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着力强化科学管理、项目管理与督导考核,围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一、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程。各单位要继续以项目体制、机制和模式建设为核心,持续加大组织领导和实施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对项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要着重加强项目的内涵建设,结合实际逐步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范围,着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继续探索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票据化”管理方法,切实做好项目清单的编制工作,积极引导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抓实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并重点做好对基层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继续实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率和完成质量与资金安排挂钩的分配方式,及时、规范、合理地用好、用足专项经费;继续加强和改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联系人制度,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原则,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对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督查考评工作,不断完善以工作成效为主要依据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评体系,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督查和考核管理;积极做好对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发动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意义和政策规定,动员广大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到项目实践中来。

2、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依据区卫生局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同时结合专业下达的公共卫生工作要求,对项目内涵、实施方式进行必要的充实和调整,及时将工作意见下达至基层;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筹资标准,努力争取省对徐州经济薄弱地区的经费支持,积极会同财政部门,督促区政府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覆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大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证我区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机会均等的、可及的、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也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二、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有效落实各项重大疾病防治措施

3、稳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认真宣传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艾滋病防治“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动员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继续组织实施农民工和大中专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推行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积极落实针对经性传播和吸毒传播等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促进安全套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检测、监测网络建设,鼓励并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医疗机构依法取得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资质;强化质量控制,提高艾滋病检测发现率,搞好疫情报告与管理;继续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工作,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加大对塔山、耿集等重点乡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力度,探索构建集检测、监测、自愿咨询和抗病毒治疗工作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

4、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快实施《*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严格执行结核病防治各项政策措施和技术规范;进一步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实施质量,有效发现和治愈肺结核病人,完成市卫生局下达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与管理任务;在保持较高的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治愈率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追踪到位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病人家属筛查率等“五率”(以镇为单位前三率超过95%,后两率超过85%);2009年全区继续完成对150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督导管理任务,其中青山泉16例、江庄10例、汴塘17例、塔山10例、耿集11例、紫庄18例、大吴17例、*镇18例、老矿办事处11例、夏桥办事处9例、矿务集团3例。稳步推进以医防合作为重点的结防工作模式改进,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展;协助做好第七轮全球基金耐药结核病项目工作,加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

5、全面推进我区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预防工作和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流程,组织开展高水平“星级化”接种门诊创建工作,全区“四星级”以上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比例力争超过50%。继续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为全区0-7岁适龄儿童安全、有效、及时、免费接种11种疫苗、预防12种相关传染病,各项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贯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强化安全接种,加强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调查、诊断与处理,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纠纷;健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强化流动儿童管理,把农民工子女等流动儿童纳入我区免疫规划,同等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预防接种;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做好重点地段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组织实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免疫及时率,完成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组织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细化分解麻疹防治工作任务,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以及集体生活和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等的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评价,及时做好相应人群的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麻疹病例管理和疫情处理能力,有效控制麻疹疫情;落实流脑、乙脑等综合防控措施,提高疫苗覆盖率,做好疫情监测,控制暴发疫情。

6、有效控制疟疾的传播流行。继续推进《*区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7—2015年)》实施,以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疟疾病例、控制暴发疫情和落实春季休止期根治措施为重点,落实疟疾防治的各项工作,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的部颁基本消除标准。进一步加强疟疾疫情的监测,“三热”病人年血检率达总人口的1%以上;提高基层医务卫生人员的防治能力特别是对输入性病例和重症恶性疟病人的识别与救治能力;严格执行《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在出现疫情的乡镇落实主动搜索措施,有效控制传染源,控制疟疾暴发流行;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的管理。

7、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继续推进《*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行动计划(2007-2010)》实施,积极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部门协调,建立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合格碘盐监测工作,及时通报并协调落实防治干预措施;协调盐务管理部门做好对医学上不适宜摄碘人群的无碘食盐供应点设置工作。按照卫生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开展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加强对地氟病、地砷病等地方病的监测与病情调查,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8、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以及艾滋病、结核病等专病报告系统的管理,落实法定职责,不断提高报告质量;全区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度发病率控制在180/10万以下。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检查,做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发挥我区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监测项目哨点作用,提升预测预警能力。依法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经常性检查、指导和考核,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和社会责任,督促医疗机构落实感染性疾病门诊(含发热门诊、腹泻病门诊)建设并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加强人禽流感、流感、流脑、麻疹等重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强化哨点监测和暴发疫情监测,及时处置暴发疫情;加强霍乱、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控,进一步落实腹泻病门诊制度,强化疫情监测与控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饮食饮水卫生管理,防止肠道传染病暴发。强化狂犬病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落实《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犬伤者的规范处理率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技术指导,妥善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

9、加速推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各镇(办事处)要将慢性病防治工作与实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慢性病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重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切入点,不断加大慢性病防治工作力度。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的全科团队,开展慢性病防治综合服务、主动服务和连续服务;依托现有的镇、村两级卫生机构,通过明确责任服务区域,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有效落实各项慢性病防治措施。大力推进慢病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徐州健康网”网络软件为平台,实施慢性病患者档案网络化,上半年完成高血压、糖尿病和60岁以上老人的档案资料录入,档案利用率要达到50%以上。扎实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不断完善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和精神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登记报告;扎实推进死因监测工作,完善死因监测信息收集和网络报告管理,不断提高监测工作和综合分析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工作,落实重点人群精神疾病监测与防治,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牙病防治和口腔保健工作,普及口腔保健和常见口腔疾病防治知识。继续开展“健康教育示范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活动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10、加强其它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实施麻风病防治规划,健全麻风病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基层和综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麻风病人早期发现率,落实麻风病防治相关政策,消除歧视和偏见。做好登革热、出血热、布鲁氏菌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包虫病的监测与防治,落实防治干预措施,严防发生暴发疫情。搞好土源性线虫病、肝吸虫病等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巩固消灭丝虫病工作成果。

11、稳步推进职业卫生工作开展。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有效落实《徐州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09—2010年)》。加快建设全区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年内我区至少设置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1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至少应能开展接触粉尘、化学物、物理因素作业劳动者健康检查和从事电工、压力容器、高处作业以及机动车驾驶等劳动者健康检查项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至少应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取得合法资质,依法规范开展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人员培训和装备建设,建立督导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技术服务机构要向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及时通报信息。加强与安监、劳动保障等部门沟通协作,通报有关情况;要摸清我区存在职业危害危险因素的企业底数,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切实履行卫生部门职业卫生服务职能。

12、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技术服务管理。推进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加强实验室建设,达到满足新颁布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检测指标要求,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检测,并定期向社会检测情况。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事件发生,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做好病媒生物密度及抗药性监测,指导居民开展防治活动。积极开展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普及公共营养知识,开展营养干预行动,对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监测,评估营养干预行动效果。加强学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工作,开展学生因病缺课和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继续抓好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提升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效能,提高青少年儿童健康水平。继续推进放射防护与射线装置卫生监测,逐步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危险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三、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学管理体系

13、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制定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认真履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基本职责和完成绩效评估指标将是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方向,要进一步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将政府投入切实转变为富有成效的公共卫生服务。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和资格要求,严格准入条件和程序;形成按需设岗、竞聘上岗,鼓励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用人机制;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勤罚懒、促进防病工作任务圆满落实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岗位绩效考核制度,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要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加强区疾控中心技术能力建设,提高疾控项目执行、现场处置、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结合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预防保健队伍。

14、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管理。国家确定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各镇(办事处)要按照省、市、区统一安排,结合本镇(办事处)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各类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借鉴有关防病示范区项目的规范严谨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不断健全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工作的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和效益分析。2009年国家还将实施新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疾病筛查、乙型肝炎防治等,各镇(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对市、区财政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断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15、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和督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部门内部协调,推进医防协调配合,建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工作模式。切实加强政府部门间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落实“三同时”处置措施;保持部门间信息及时交换和沟通,共同落实工作职责。要及时向同级政府汇报工作,明确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参谋助手作用。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常规工作督导和检查,始终掌握本地疾病预防工作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薄弱环节的问题,督促各项防病政策和防病措施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