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模范区建设完善工作计划

时间:2022-02-10 04:36:00

环保模范区建设完善工作计划

年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创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的决战年和攻坚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3421”工作思路,以创建环保模范区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助推“五个”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一、工作目标

(一)环境质量目标。

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达到322天以上,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年日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嘉陵江在入境断面满足Ⅱ类水质标准时出境断面总体达到Ⅱ类水质,保持Ⅲ类水质标准,小安溪水质有所改善。城区公共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100%,镇街达到8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6分贝和68分贝以内。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9%,城区绿化率提高到46%。全区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二)污染物减排目标。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年基础上分别削减1.5%,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年基础上分别削减1.8%。

(三)污染防治目标。

全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6%,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率达到45%(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二、主要任务

全面开展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创建工作,实现创模指标全面达到市级环保模范区要求。完成市下达的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强力推进沿江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保障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库区水环境安全。加快水泥、造纸等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提高环境应急能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强环境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一)打好创建市级环保模范区攻坚战。

结合我区实施“美丽·五城联创”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同心协力开展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对“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污染防治,逐步改善环境质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美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强环保能力建设,高效科学环境监管”、“加强创模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五大创模任务,80项子项目,300多个创模工程进行攻坚决战,确保年底6大类30项创模指标基本达到市级环保模范区要求。

(二)全面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

1.大力削减污染物存量。

一是落实减排任务。根据市下达我区的“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到相关镇街、部门和相关排污单位。二是推进工程减排。实施《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重点推进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治理工程、水泥旋窑脱硝工程;加快沿江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治理;全面完成盐化公司、重啤六厂废水治理项目。三是强化结构减排。实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环保搬迁和产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实施水泥立窑关闭计划,关停市富丰水泥集团特种水泥有限公司2台水泥立窑。四是加强管理减排。实现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加强现有火电机组、旋窑等设施排污监管,全面开展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严格国控和市控重点污染源监测,确保全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设施监管,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稳定达标率。完成2家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工作。

2.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量。

严格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土地利用、区域流域开发、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环评执行率达100%,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完成工业园区及拓展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市环境保护区域限批实施办法》、《市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名录》。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项目环境准入和新建项目总量指标审批、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工业项目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污染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为新上项目腾出环境容量指标。对未完成污染减排项目或因违法排污导致减排目标未完成的企业,一律实行新建项目限批。

(三)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城乡空气质量。

一是严格实施《区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试行办法》(府办发〔〕9号),加强餐饮服务业的环境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区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执行餐饮服务业环保审批关口前移,规范餐饮服务业设置,禁止在城市建成区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住宅楼内新建、扩建餐饮项目;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餐饮服务业,责令限期治理,经限期治理后仍未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实施停业、关闭。二是加强城区扬尘污染控制。以“美丽·五城联创”城市管理攻坚战役为契机,强化城区车辆带泥、冒装撒漏、施工扬尘等污染联动执法,并建成城市入口规模化集中洗车场4处;房屋建设、市政维护、片区开发、园区建设、房屋拆迁、道路建设、土地整治、园林绿化及管沟工程等项目要制定施工扬尘控制方案,落实技术规范和扬尘监管责任制;城区道路实行全天候保洁。三是继续开展城区基本无煤区建设工作,合阳城街道、南津街街道、钓鱼城街道建成区基本无煤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继续对城区违规燃煤户进行整治、取缔整改燃煤炉灶,完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巩固措施。四是推行清洁能源工程。在云门、涞滩、三汇、钱塘等重点场镇,对餐饮娱乐业开展推行使用清洁能源试点工作。五是控制机动车污染。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完善机动车排气检测电子监控管理系统;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和限行管理工作,核发环保分类标志,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确保新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新车国IV标准;实行黄标车在部分区域的禁行,查处在限行区内行驶的黄标车和未取得环保标志的车辆,加大对超标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的查处;对提前淘汰的老旧汽车落实经济补贴;推进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行。

(四)保障饮用水源和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库区水环境安全。

一是搞好项目包装。抓住中央加大环保投资力度,重点安排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和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的契机,围绕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场及收运网络建设等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次级河流整治、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水质监测、环境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积极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二是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继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整治,严格控制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有水污染的项目。切实巩固丝绸、造纸、电镀、水上餐饮等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成果,深化化工、医疗行业污染整治。保护农村中小型集中式人畜饮用水源,彻底取缔17座具有饮用水源功能的水库网箱养殖及肥水养殖,解决农村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三是治理城镇生活污染。展开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垃圾处理场及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工作。建成涞滩、沙鱼、太和、钱塘、三汇、云门、大石、草街、盐井、铜溪共10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开工建设三汇垃圾处理场。改造城区污水管网9千米,完成凉亭片区污水二级干管建设,城区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率均达到85%。建成城区地埋式垃圾站27座和建筑垃圾消纳场。四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小安溪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加强污染源监管和水质监测,基本完成规划批复的建设内容,全面取缔流域禁养区畜禽养殖,完成限养区、适养区养殖污染整治,完成流域内工业污染源整治。完成南津街街道4个村环境整治项目。开展江河湖库漂浮物的清理工作。完成涞滩、龙市、太和、铜溪、燕窝5个镇的堤防工程河段整治。五是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工业园区核心区、草街拓展区、草街农创园、渭沱化工产业区污水处理厂,渭沱化工产业区污水处理厂完成基础工程,核心区污水处理厂完成工程量60%。

(五)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美化城乡环境。

一是开展市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城市森林、农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和苗木森林”五大工程,深化“绿化长江·行动”,重点抓好主城及沿江沿路绿化。狠抓园林绿化,完成城市森林工程建设1200亩,完成7个社区公园建设,高标准打造东津沱、白鹿山、高职教城、花滩等四个滨江公园,完成涪滨路景观改造,沙溪入城道路景观,花果山城市公园二期工程,南津路与下南路交叉口西北侧公共绿地绿化景观,南屏大桥南北引道等城市桥梁道路、广场、节点绿化及市街增绿工程。完成农村新造林8万亩,完成经果林3000亩,完成通道森林1500亩,完成水系森林工程5500亩。二是开展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采煤、采石、采页岩等矿山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做好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搬迁企业原址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推进原址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作;实施《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开展统筹城乡试点项目,推进有条件的镇街开展环境污染集中整治,促进试点的镇街达到“五个80%”,即80%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得到保护,80%的生活污水得到集中或分散处理,80%的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转运,80%的居民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等清洁能源,80%的规模化养殖污染得到综合处理。完成19个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工程,其中:涞滩镇11个、云门街道3个、南津街街道4个、铜溪镇1个;改善沼气服务网点5个,新建户用沼气池4000户;加强耕地保护,完成土地整治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三是推进绿色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镇(村)的创建工作。巩固涞滩镇创建市级环境优美镇工作成果,开展草街街道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开展涞滩、沙鱼镇创建市生态示范镇工作,创建市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社区2个。

(六)开展噪声污染整治,改善声环境质量。

一是对噪声不达标且扰民的企业下达限期治理,督促完成污染治理工程。二是严格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娱乐场所夜间营业的行政审批,合理设置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所。三是强化噪声扰民的执法监管,重点开展中考、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期间的环境噪声专项执法。四是巩固城区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整治建筑施工噪声、机动车违章鸣号、公交客运车辆运行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文化娱乐场所噪声、船舶噪声和社区复合型噪声污染。继续开展城区从事门窗、防盗网等加工产生噪声的摊点整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个。

(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严格实施《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府办发〔〕8号),规范全区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畜禽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的畜禽养殖场按计划实施关闭或搬迁,年完成小安溪流域禁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内畜禽养殖场搬迁工作。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畜禽养殖场实施限期治理,对限期治理期满后仍未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实施关闭。对新、扩、改建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推行小型及分散养殖户畜禽粪污沼气池处理,沼液、沼渣还田。对规模化养殖场推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粪便生产有机肥,污水经沼气池处理后灌溉农田。建成3个畜禽养殖场粪污沼气处理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八)提高环境应急能力,保障环境安全。

一是修订完善政府、部门、镇街、企业四级环境应急预案,开展环境应急演练。二是推行排污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三包”承诺制,对污染物排放、周边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进行责任承诺,督促企业签订“三包”承诺书,执行畜禽养殖、污水处理、造纸、电镀等相关行业环保守法准则。三是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开展铅、汞、铬、镉、砷等重金属污染整治和重金属污染防控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时排查环境污染隐患。四是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强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或处置环节的监管,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许可、转移联单、经营许可和进口废物环境管理,督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强化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对无主危险废物实施无害化处置,开展电子废物的环境监管。五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加强重点辐射源监督检查,及时收贮废旧、闲置放射源,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放射源和电磁设备数据库,推进放射源在线监控工作。六是落实环境应急工作。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推进分级负责制,强化应急管理、环境监测、处置演练和人员培训,组织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风险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完善应急机制,落实风险评估,健全相关制度。七是抓好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继续开展群众长期投诉的环境污染积案的处理和化解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开展环境问题大下访、大排查、大整治,重点抓好环境突出问题的解决,逐步解决环境热点问题。

(九)提升公众满意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1.推进宣传教育。

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做好创模宣传。大力开展创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等“十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模宣传活动。倡导生态文明,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和环境文化创建等活动;加强党政干部环境教育和培训,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常规培训内容;推进青少年环境教育,强化环保从业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巩固和深化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地方教材的使用,继续将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确保每学年环境教育12课时以上。强化全区环保系统新闻和网络宣传、舆情监控体系建设。

2.强化公众维权。

建立完善突出环境问题协调联动和快速反馈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义务监督员和市民视察或参观环保创模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组织环保投诉者参与污染调查和执法监督,开展协商与座谈,共同处理污染问题,回访污染问题处理结果,保障市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充分发挥环保义务监督员作用。

(十)以谋划“十二五”工作为重点,探索环保发展新道路。

一是开展环保绩效评估。开展“十一五”环保规划绩效评估,总结“四大行动”、总量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机制及能力建设等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二是确定环保工作思路,突出环保重点工作,编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区政府批准实施。三是编制环保专项规划。在“十二五”环保规划框架下,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环境能力建设等专项规划。四是加强环境相关规划的立项、编制、审查、批准、实施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指导。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环境政策与法制建设。

一是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协调办好环保世纪行活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二是落实环境政策,深化火电、水泥、化工等行业排污权交易工作。实施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和企业环境诚信体系建设,将环评审批、竣工验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环境违法等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加强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工作。三是执行污染源限期治理办法,严格对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污许可监管,排污者不得超浓度和超总量排污。四是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

(二)完善和创新环保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坚持环保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继续将环保工作纳入镇街、部门党政一把手及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年初分解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考核办法,增强考核效果。二是落实环保综合决策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考虑环境问题,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引进项目时,环保先期介入,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能因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环境问题。三是完善环保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环保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实施统一环境规划,统一环境执法监督,统一环境信息的环保“三统一”制度。实行上下联动、左右联合,建立部门联合环境执法和重点环境案件移送督办制度,坚持环保创模和总量减排工作调度会暨环境形势分析会制度。四是完善环保投入机制。将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努力争取上级资金,鼓励企业增加投入,积极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向环保领域,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入格局。

(三)夯实环保基础工作,强化环保监管能力建设。

一是强化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抓好环境质量监测、总量减排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实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并日报。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的现状监测分析,调查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库区水污染源情况,评价水环境质量,预测成库后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编制《草街航电枢纽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二是强化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能力建设,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标准和创模要求。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以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开展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加强宣教能力建设,确保宣教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及创模要求;加强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建设环保基础网络,推进环保行政办公自动化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更新机制,完善环境基础与专项数据库,提升环境智能化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三是围绕环保中心工作,进一步推进环保系统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建设,提高环保队伍整体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