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全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12 05:58:00

市林业局全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保持林业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围绕一园(现代林业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两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低产林改造),全面实现两个转变(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和森林经营方式)和两个提高(提高林地产出率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把我市现代林业建设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为促进我市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贡献。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造林,推进城乡绿化

㈠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开展。今年3月10日,在宜昌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等领导带领下,“四大家”领导、市直机关干部、当地村民共500余人在姚家店镇油榨坪村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共定植桂花、油茶5500余株,掀起了市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的高潮。今年以来,我市义务植树活动一改过去大轰大嗡的搞法,注重实效,采取“小型大规模、分头作战、坚持点面结合、城乡绿化一体化、部门配合”的形式,科学规划,科学定植,严格验收。一是市级领导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市直部门在搞好机关、庭院和道路绿化的同时,结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到所联系的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二是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实行各负其责,包栽包活。市政府下文明确乡、村两级要建立义务植树基地,且基地面积分别达到50亩、20亩以上,并树立标牌,明确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成活成林。三是严格义务植树管理,确保“三率”目标。市绿化委员会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各地各单位植树尽责率,街道庭院、校园绿化率、基地建设完成率逐一检查验收,登记建卡,一年一通报。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以营造“低碳生活环境”为主题,号召广大市民栽植“低碳林”、“生态林”;以开展“节日纪念”为活动,鼓励广大市民栽植“生日林”、“三八林”、“夕阳林”等。截止目前,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和市直各部门抓住春季造林黄金季节,我市动员21.5万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78块,基地面积8500亩,定植苗木115万株,尽责率95.6%,建卡率100%,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㈡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全市依托林业项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围绕柑桔、茶叶、桑蚕、冬枣、银杏以及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投工80万个,投劳10万个,完成植树造林2.1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0.9万亩(工程造林0.6万亩)。在完成面积中,用材林0.82万亩(杨树0.17万亩、松树0.15万亩、其它0.5万亩),经济林1.28万亩(柑桔0.2万亩、油茶0.5万亩、油桐0.02万亩、茶叶0.1万亩、花椒0.16万亩、冬枣0.13万亩、核桃0.1万亩、黄桃0.12万亩、其它0.0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中幼林抚育2.15万亩,育苗310亩(其中容器育苗230万袋)。

㈢林业科技推广深入农户。为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普及林业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林果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实用技术操作能力,市林业局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实用科技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在活动中,主要是探讨冬枣、油茶、湿地松等树种的栽培、速生与丰产的研究工作,将先进、适用的林业科学技术不断面推向基层,半年来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涉及乡、村10多个;印发林业科普小知识3000册,科技信息资料1.5万份,培训林农近6000人次,受大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严格护林,保障森林安全

㈠全面落实了天然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一是全面完成了年度天保公益林建设任务,多次接受上级审计、财政、监察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年我市只有财政投入部分,组织财政、林业部门联合编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年度财政专项资金实施方案》,共需投资3.44万元,其中中央投入188万元,地方配套121.44万元,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加强了森林资源管护,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于年5月接受了省天保中心的检查。二是进一步完善森林管护网络。设置在林木采伐源头上由乡(镇)村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在木材道路运输上由木材检查站和森林警察大队进行检查把关、在木材销售市场上由森林稽查大队对木材来源进行稽核的三道防线;建立市级管护总站、乡镇林业(天保)站、森林管护片、管护责任区四级管护机构;明确巡山护林、林业政策宣传、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管护案源信息五项责任。全市共设置1个天保总站,10个乡镇天保站,36个管护片,101个管护责任区,聘用158名护林员(其中专职66人,兼职92人),形成了“三、四、五”的管护格局;三是加强基层站务管理。认真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巡山护林到位,信息渠道畅通,案件查处及时。各站所实行月例会,周集中,安排下一阶段工作,通报有关情况,专兼职管护员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强化管护职责。

㈡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行为。一是严格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年森林资源消耗量限额控制在5.55万立方米(其中非商品材4.49万立方米,人工商品林1.01万立方米,楠竹22.33万根以内)。严格非商品材和商品材的采伐管理,实行伐前调查、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强化森林资源权属管理,完善退耕还林地确权发证工作,使林权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二是严格征占用林地事前审批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和服务,完善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手续,依法规范林地征占用行为;对全市征占用林地情况进行了清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在服务重点工程的同时,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事前审批制度,依法按章办事。同时,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对林权证使用审核、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合格证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审批、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审批由国家法定审批的90日、30日、30日、15日时限缩短为60日、20日、20日、13日内批复,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征占用林地审批由原来的业主顶着不办、拖着慢办到现在的主动办、马上办,全市依法征占用林地率达100%;三是认真抓好窗口优质服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行政许可453件,其中木材运输证审批2件,运输木材165.152立方米,苗木3404株,竹材6吨;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审批2件。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36件,蓄积641.6立方米,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㈢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疫情。一是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清除-年度病(枯)死树33411株(其中南桥村、白鸭垴村疫点疫木2384株),所有病(枯)死树全部进行了除害处理,同时兑付农户疫木除治补助资金11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枯死树清理任务,5月14日,省森防总站书记张维专题检查了我市松材线病疫木除治工作,对我市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二是认真开展了年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经调查统计,全市年春季枯死松树876株,其中红花套、高坝洲两个松材线虫病疫点枯死松树112株。三是深入开展松褐天牛综合防治工作。从5月份开始,在五眼泉麒麟山、高坝洲、聂家河等地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200套,预计可诱捕松褐天牛成虫2000头以上。同时,选用宋山为松褐天牛综合防治点,利用挂诱捕器、喷洒生物粉剂等措施,防治面积500亩,受到了当地的大力支持。四是认真开展马尾松防治工作。我局先后两次对我市与松滋市接壤的松木坪镇观音桥村、泉水垱村、徐家湾村局部林班飞防4架次,防治面积3000亩,控制面积6000亩。飞防结束后,及时对防治区域进行效果检查,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㈣林政执法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查源头、抓流通、清市场等有效措施,在全市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共立各类林政案件129起,破案129起,查处率100%,涉案木材750立方米。按照有关要求,对依法没收木材进行了公开拍卖,共拍卖实物5批次,价值35万元,增值近4万余元。同时,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的骨干作用,破获森林刑事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有力地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气焰。

㈤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自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了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并进行了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及时修订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签订责任状,着力推行市长、乡长、村长、组长、家长、学校校长“六长”负责制和市级领导包乡镇、机关干部包村、护林员包组、农户包山头“四包”责任制,严把“三头”(即:山头、坟头、人头)管理,形成了片片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格局。全市落实防火工作经费30万元,组建由市公安局、市人武部、武警驻宜部队组成的专业扑火队伍3支98人、半专业扑火队伍10支400人、应急扑火小分队60支1800人,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农历8万份,发送森林防火警示短信6万条,新增防火固定宣传牌110块、防火龙门架6座。目前,市防火办配备风力灭火机50台、干粉灭火器200个,油锯5部、2号工具1500把、砍刀300把、防火服150套。各乡镇处共配备干粉灭火器200个、二号工具1000把、砍刀500把、防火服200套。各种森林防火应急器材物资做到专库专管,应急拿得出、用得上。在年度全市重点森林防火期内,全市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三、项目扶林,发展林业产业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两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两推进”(低产林改造和生物科技园区建设),科学合理安排好建设项目,认真编制项目建设作业设计,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检查验收程序,严格责任追究,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奠定基础。

㈠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对天保工程实施以来33.1万亩公益林(封山育林27.9万亩,飞播补植4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复查,封山育林重点围绕“五有”,人工造林重点围绕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和抚育管护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面积实、质量高,管理到位。5月中旬,省级天保工程复查组一行四人对我市年度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后,一致认为:全市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到位,政社性支出人员核实率100%,森林管护责任落实100%,公益林建设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均为100%,人工林采伐设计规范、手续完备,工程管理机构健全,资金管理及使用规范。二是认真做好天保工程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国家批准我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为37.1万亩(其中部级26.4万亩,省级10.7亩)。年省级公益林启动2万亩,涉及1个林场和1个村,资金10万元,其中补偿资金9万元,公共管护经费1万元;年省级10.7万亩全部启动,资金52万元,其中补偿资金48.15万元,平均每亩4.5元,公共管护经费3.85万元,部级启动16.6万亩,涉及三个乡(镇)19个村521个小班,资金79万元,全部为补偿资金,目前资金和补偿面积已张榜公示,资金待拨。

㈡退耕还林工程成果不断巩固。一是接受2006年和年退耕还林省级复查。对历年坡耕地退耕还林进行全面检查,乡镇申报文件逐村逐户逐小班一一核查,弄清情况,摸清家底,乡镇申报文件,确保兑现年政策,本次兑现第一周期45777.37万亩,其中,2002年235.17亩,2003年17104.1亩,2004年29.1亩,2005年2942亩,2006年1987亩,已全部兑现。今年4月6日至9日,十堰市林勘院受省林业局委托,对我市2006年和年退耕还林进行了复查,其中,2006年抽中1758.7亩(高坝洲荒山造林1000亩,聂家河退耕地还林758.7亩)、年抽中912亩(姚家店荒山造林799亩,陆城荒山造林113亩)。二是接受部级年退耕还林阶段验收。今年5月24日至6月7日,经过半个月认真全面的检查,我市退耕还林工程顺利通过部级阶段性检查验收。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检查组一行四人,采取随机抽取的形式,对我市五个乡镇2002年10071.6亩生态林和2005年45.2亩经济林保存合格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通过15天的逐村逐小班实地调查,认定我市2002年生态林保存合格率99.8%,2005年经济林保存合格率100%,充分肯定了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八年来成果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并顺利通过部级阶段验收。三是认真完成了年度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今年1月份,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认真对年度全市退耕还林面积完成政策兑现工作。全市10个乡镇办事处、24157个退耕还林农户年度应兑现粮食补助与现金补助资金15万元,已悉数发放完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以来,市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流入长江、清江流域的泥沙量明显减少,生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今天的水更清、山更绿、林更密。

㈢低产林改造项目稳步推进。省林业局下达我市年度低产林改造0.6万亩,计划投资120万元。涉及1个乡镇(红花套镇),7个村,56个小班。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精心编制了《市低产林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制定落实了“全市统一领导、乡镇统筹负责、村组具体操作、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项目选址立项——规划设计——项目听证——任务下达——项目招标——签定责任书——施工组织——工程监理——检查验收——资金拨付等10个工作流程规范实施,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强势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4820亩,完成总任务的80%,定植优质苗木75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5%。

四、产业富林,促进林农增收

1、狠抓林业示范基地建设。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科学规划布局,认真抓好全福河万亩高效茶叶示范区、九道河千亩冬枣示范区、纸访冲2000亩花椒基地、枝城三畈2000亩黄桃基地、姚家店2000亩油茶基地等现代林业“五大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采取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逐步形成了产供销结合、贸工林一体的新型产业格局,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及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狠抓林业龙头企业发展。我市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有力推动了林业产业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柑桔产业上,由丰岛集团领头,发展打蜡加工企业80家,柑桔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初步构建了完善的保鲜、打蜡、加工产业链。在茶叶产业上,以宜红茶、潘湾富锌茶、绿源生物为主体,网络81家中小茶厂,其中加工规模在2万担以上的企业6家,形成了分布合理、吞吐量大、工艺先进、种类齐全的茶叶精制加工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林产品加工企业114家,年加工产值达13亿元,企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网络基地18.5万亩,辐射带动10万农民致富。同时,大力发展精品名牌,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蜜柑、天然富锌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分别被评为“十大名牌农产品”、“宜昌十大名茶”。去年12月,我市“土老憨”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3、狠抓林业产业合作经营。市政府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办法》,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业协会17家、合作社7家,拥有社员1200人,注册资金2000万元,入社股金3000万元,经营面积3万亩,带动基地建设10万亩,年销售额10亿元,向社员返利3000万元。

4、现代林业产业科技园效益显著。现代林业生物科技产业园于今年2月24日获省级批准建立,位于我市高坝洲镇、红花套镇,核心园区5平方公里,目前已投资3.5亿元,主要是用于园区前期场地搬迁、场地建设、道路的维修、改造等。该园区主要是以现有东阳光、丰岛集团、绿源生物、土老憨、宜红茶叶等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为主构架,建立林业产业原材料基地30万亩。今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起科力生集团(年产5亿株人工光植物种苗项目)、宏发纸业(再生纸项目)、天人果汁食品等一批涉林企业落户园区,协议投资近18.5亿元。力争在“十二五”未期,园区内企业总产值将达到50亿元的规模,创利税5亿元。

五、改革活林,稳步推进林改

市是全省6个林改试点县市之一,也是试点县市中唯一的天保工程县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确权到户5.4万户17.3万宗115万亩,占集体林面积的97.4%,其中:直接均山到户101.38万亩,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6.87万亩,采取招拍挂方式公开拍卖6.76万亩,成交额769.2万元。今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市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强县市之一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市委副书记蒋正雄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经验及主要作法,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与会代表的肯定及好评。一是抓试点示范。坚持市乡村三级主要领导抓林改,提出了“资源权属清晰化、推进流转规范化、分类经营法治化、增绿增效持续化”的目标。全市共举办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班126期,培训人员1.23万人次,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林改专班、村有1-2名林改专干,组有1-2名林改明白人。市级确定五眼泉乡、潘家湾乡为林改试点乡镇,各乡镇办好1个示范村,边试点边推开、边总结边完善。在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报道我市林改工作110余件。二是抓林农主体。我们组织83个专班310人次,深入各村、组、户、山头进行全面调查,与村民代表、农户到现场查面积、定四界、定蓄积、定可采伐量,现场勾绘地形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争议。在决策方式上,牢牢把握“两个三分之二”的决策原则,即:集体林确权流转须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集体林均股均利方案须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做到“一村一策”、“一山一策”,分类推进改革。在决策范围上,坚持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实行“四签”,即:会议通知签收、召开会议签到、投票表决签名、通过方案签字,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各乡镇设立了信访和山林纠纷调处机构,村级设立了山林纠纷调解员,先后稳妥化解山林权属争议50起,全市无一例涉林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三是抓规范流转。市政府出台了《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通过转让、承包、租赁、买断等形式参与林权流转。在林权流转程序上严格按照村级提出→乡镇审批→林业备案→资产评估→公开招标→公开交易→签订合同→变更林权证等8个步骤实施。市编委批准设立了市农村土地林地流转中心,所有林权流转全部进中心办理。借鉴国有资产拍卖的成功经验,将林分质量好、群众期望值高的森林资源资产,委托给专业拍卖公司公开拍卖交易,确保了林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收益最大化。四是抓基础档案。按照“县为基础,逐级归档,统一管理,方便查询”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健全规范市乡村三级林权档案网建设,被国家档案局、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宣传推广。按省特级标准整理自1981年以来的林权档案20万份,将全市17.3万宗林地的资源调查材料、林权文件材料收归市林地流转中心统一管理,只进中心一个门,便可知晓全市所有森林资源和林权方面的变动情况。在村级探索建立了林户材料档案“一袋四簿”的管理模式,即:户有林改政策明白袋,村有文件政策簿、林情资料簿、群众决策簿、合同文书簿,确保林权纠纷调处不出村。五是抓政策配套。市乡两级财政落实林改工作经费150万元,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停止征收林业“两金”,减轻农民涉林负担350万元。将承担林政执法和林业技术推广职能的4个二级单位25名人员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森林公安局按政法系列同等标准落实了经费保障。为了规范林权抵押贷款,市政府出台了《市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市信用联社出台了《市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操作实施细则》,组建丰源投资担保公司,启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共开展林木资产评估321宗、面积6800亩,为4家龙头企业、20个林庄大户落实抵押贷款900万元。目前已为8个林业大户办理抵押贷款9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启动森林火灾保险业务,松木坪庙河村农民熊祥春为自己201亩山林投保6000元,投保额达1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14户林农,为自己8300亩山林投保11.2万元,投保额达2750万元。

六、管理兴林,加强自身建设

1、认真抓好党员理论学习教育。林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只有打好思想基础,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我们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狠抓全系统党员干部春季集中培训工作。今年2月下旬,我组织全市林业系统98名干部职工集中开展春季培训,在为期三天的春训培训中,先后聘请了市委党校、市纪委领导和本局林业专家,重点围绕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林政执法程序、退耕还林、森林防火知识等方面开展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今年以来,局党组先后开展集中学习5次,机关业务学习11次,办学习专栏5期,党员人均撰写读书笔记6000字以上。

2、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各班子成员、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5份,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履责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挂钩,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建立了《履责纪实》制度。给各班子成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制发《履责纪实》人手一册,要求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详细记载,作为年终考核的基本依据。三是建立了廉政谈话制度。对新提拔的7名干部实行任前谈话制度,要求他们不忘廉政,落实好“一岗双责”。对存在瞄头性问题的2名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对违规违纪问题的6名干部及时进行警示谈话教育。四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大事报告制度》、《礼品礼金登记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交心谈心谈心制度》。用制度建设打造林业工作反腐倡廉的防线。

3、认真抓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为认真抓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层层签订责任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全市“二清”工作,并成立了市二类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程鹏同志任组长,市林业、交通、水利、国土、建设、财政、监察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组成12个外业调查工组,1个技术指导组,1个质量检查组,并组织4批、30人次参加了省级和宜昌市二类清查技术培训。为全面完成“二清”工作,我市落实工作经费1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等相关设备,共购买电脑15台、GPS13台、数码相机5台,彩色打印机2台,电子地图一套;制图应用软件一套;准备了各种表格及相关调查工具。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正在整理档案资料,为省级检查验收做好准备。

4、认真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继续执行“七个严禁”,落实“五办作风”,完善决策机制、健全督查办法,局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办事程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行能力显著增强,为服务“三农”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扎实推进现代林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今年以来,局主要负责同志不定期、不提前打招呼直接深入林政执法、林地管理和林业重点工程一线明查暗访本系统林政执法、廉政执法和效能建设情况10余次,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3个。通过规范执法、狠抓行风建设,全系统无“三乱”现象发生。通过明查暗访,现场拆换二级单位负责人1人,扣发二级单位6人一季度效能奖3600元。

5、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林业信息宣传工作,提高林业信息宣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我们与市电视台共同合办栏目《林业资讯》、与市广播电台合办栏目《绿色时空》,并对林业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加大了对林业项目的宣传力度。今年以来,我局被市以上新闻媒体采用信息宣传稿件175条,发表调研文章9篇,其中被省以上新闻媒件采用的稿件达114篇,制作林业资讯节目10期,播放林业专题宣传片4期。

我们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管护的压力很大,新时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待于我们去解决;二是林业工程管理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深信有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