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救灾减灾工作意见

时间:2022-11-13 10:10:38

全县救灾减灾工作意见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救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为切实做好2013年救灾减灾工作,根据省、市关于救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利用各种减灾救灾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损失与降低灾害风险并重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全县救灾工作要力争实现“两下降、三提高、五确保”目标,即在未发生巨灾的前提下,力争全年实现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常年明显下降,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提高抢险救灾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三、工作重点

(一)切实安排好冬春救助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冬春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认真组织落实。一是要对冬令救助工作进行自查。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冬令救助资金是否全部下拨,救助对象是否准确,救助台帐是否建立,救助资金发放程序和手续是否完善,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违反政策的要坚决纠正。二是要认真做好春荒救助工作。要摸清底数,精心制定救助方案;统筹安排,实行分类救助,确保灾民每人每天1斤口粮,保证接上夏粮。三是要严格执行救助政策。冬春救助资金主要用于灾区群众口粮、衣被等救助,不得挪作他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重点使用。

(二)认真做好新灾应对工作。一是要加强灾情会商。要与气象、水利、国土、农业等部门进行灾情会商,对本地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趋势作出预测,为做好救灾减灾准备提供依据。二是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汛期之前,完成县、乡(镇、场、企业集团)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修订编制,使预案内容更科学、更完善。三是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根据本地实际需求,会商有关部门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应充足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四是要加强灾情信息管理。认真落实《民政部自然灾害统计制度》,保证灾情信息报送渠道和救灾通讯网络畅通,确保灾害信息上报及时、准确。五是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每个乡镇和每个村(居)委会至少要有一名灾害信息员。各地要根据《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对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安排一定的通讯补助。六是要全力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一旦灾害发生,要迅速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进入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救灾值班,及时收集、上报灾情,派工作组到灾区查灾核灾,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三)继续推进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工作。今年,省厅将继续对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予以补助,各地要再添措施,积极推进今年危房改造工作。一是要争取领导重视,将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二是要加强与财政、建设、土地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危房改造整体合力。三是要通过财政补贴、社会捐助、包户扶持和建房对象自筹等渠道,千方百计筹措建房资金,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四)继续完善基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制订任务。根据民政部和省厅的部署,今年要完成乡镇和村(居)委会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应急预案体系。1、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检查督办,确保按时完成任务。2、制定样本,供乡镇和村(居)委会参考;预案文本简明扼要,便于操作;选择部分乡镇和村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上半年完成试点,下半年全面推开。3、预案制定前要对本地自然灾害情况进行分析,制定过程中要做好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和按程序审批等工作,后要做好实施、修订、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要通过现场演练,检验预案质量,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内容,不断提高预案的实用性;乡镇和村救灾应急预案要报县民政部门备案。

(五)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今年,省厅将制定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开展创建和表彰活动。一是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要编印适合社区居民阅读的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减灾科普读物和挂图;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并完成规定的课时;在公共场所设置减灾知识宣传栏,在社区和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减灾防灾意识。二是要制订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预案演练,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和互救技能。三是要推进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综合利用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学校、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或其他空地,建设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要组织专业部门进行质量鉴定,确保应急避难场所的质量安全。四是要探索建设减灾志愿者队伍。要积极与共青团、妇联和教育部门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联合卫生、消防等部门做好志愿者相关培训,提高减灾志愿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六)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物资使用和管理。去年,救灾资金多,救助标准高,社会关注度大。同时,开展救灾捐赠活动次数多、接收捐赠款物数量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民政部仍将救灾款物的检查作为执法监察的重点。因此,各地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一是要抓好村级公示和乡镇审核关。二是要全面实施灾民救助卡制度,积极推行“一卡通”社会化发放。三是要公开透明,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公开救灾政策、救助程序、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接收社会监督。四是要主动做好救灾捐赠款物的自查。同时,继续做好汶川地震救灾捐赠款物的统计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告。五是要按照有关规定争取地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加大地方救灾资金投入的力度。

(七)组织好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各地要早准备、早筹划、早部署,切实组织好宣传活动。要采用展览、媒体宣传、标语、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有内容、多形式、大规模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各乡(镇、场、企业集团)减灾领导机构要在“防灾减灾日”之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