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意见

时间:2022-09-15 09:58:25

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意见

为进一步营造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放心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根据省市区统一要求和部署,现就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以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市场规范、投诉渠道畅通、为民服务高效、消费者满意为主要内容的“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保障消费安全,推动市场繁荣,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总体目标。经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一套具有特色,比较科学和完善的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放心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个渠道畅通、反应快捷、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消费维权新机制,形成一批“放心消费”单位、乡镇,把建成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放心消费区。具体有以下7项指标:

①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因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引发的重特大事故为零;

②消费环境更加和谐。消费者满意度达到80%以上;

③商品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在95%以上;

④市场监管合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建成全区联网、市区连通的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立体网络。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消费领域经济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打击和遏制。

⑤企业自律机制基本建立。经营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企业和单位全部建立和落实企业自律制度,具备较好条件的,建立“放心菜”、“放心肉”快速自检体系。

⑥维权网络进一步延伸。街镇、社区、行业和大型经营企业消费维权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12316”举报电话公告牌农资经营点覆盖率100%。投诉举报处理率达100%,满意度达到90%以上;

⑦全社会消费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的知晓率达90%以上。

二、方法和步骤

1、突出重点。结合我区实际,紧密围绕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投诉多、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和单位,以薄弱环节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等行业为创建工作重点,使创建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创造性。

2、整体推进。创建活动采取抓住源头、典型示范、逐步推开的方法,由点向面拓展,科学安排,注重实效。从侧重抓好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安全为主向提高居民整体消费质量延伸,从侧重创建“放心消费”单位为主向消费领域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延伸,从侧重优化城镇消费环境为主向整体提升城乡消费环境延伸。

3、分步实施。坚持逐年评选放心消费单位和放心消费镇,逐年扩大创建范围。2007年,全区通过宣传发动,首先选择雄州街道先行试点,集中力量抓好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创建活动,努力形成适合我区实际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运作模式,并评选出一批放心消费单位。2008年,在评创放心消费单位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向全区各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经营单位、启动放心消费街镇创建活动,并评选出20家放心消费单位和3个放心消费示范镇。从209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放心消费街镇的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全面评创“放心消费”单位、行业、街镇,争创放心消费区县。

4、考核评定。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放心消费”单位、“放心消费”街镇的评选工作,由区农林局“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最后报区“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评定、公布。

三、创建内容

要重点围绕放心农产品的生产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抓好源头管理,确保上市食品的安全。

1、建立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发展蔬菜、粮油、瓜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全面规划,搞好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的管理,控制外来污染,减少农业自身污染。对不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地环境进行改造,全面禁止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2、推进放心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抓紧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尽快使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标可依,规范农产品生产者行为。力争在创建期内对我区生产的主要农产品的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保鲜、储运等都制定标准,形成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抓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技术服务,重点加强农作物、畜禽、水产品优质多抗品种的推广,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和生产标准组织生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推广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渔药,加强动植物疫情测报,加强对产地动植物病虫害和疫情的防治工作。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养殖小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

3、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对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以及销售、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进行专项整治,消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农业投入品隐患。

4、抓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建设。在“放心菜”工程上,要加大对《市蔬菜使用农药管理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与蔬菜生产基地街、镇签订蔬菜质量安全责任状,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健全蔬菜农药残留检验检测网络,加大全年蔬菜基地检测,增加蔬菜检测样品数量和覆盖面。积极配合商贸、工商管理部门完善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部门沟通与合作,实现部门联动。在“放心肉”工程上,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不屠宰、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疫(验)证明的猪肉不准销售。加强对猪肉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违法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猪肉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

5、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自律管理。鼓励企业把创立著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作为企业的努力目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植一批有较大规模生产基地、有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实行品牌经营。鼓励企业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保鲜、储藏、加工等环节推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6、强化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主动与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部门联系,建立健全沟通渠道,完善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增强应对突发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毒事故的反应能力。严格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查处力度。积极探索和建立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分工明确的突发事件防范与应急处理责任制。开辟快捷高效的打假维权途径,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服务网络建设,举报投诉电话公告牌(12316、86575757、57753124)张贴到每个农资经营点和镇村的交通要道等显著位置,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执法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区农林局局长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组织领导全区农业投入品、农产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设立创建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和有关科站共同实施,研究制定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分解下达具体创建目标和任务,执行领导小组指令,负责落实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承担创建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始终坚持把源头监管、规范秩序、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强化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2、广泛宣传发动。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要围绕各项涉农法律法规,提高宣传频率和效果,使我局的创建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热点引导有力、服务发展大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信息工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农产品生产的动态信息,将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3、健全运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创建工作例行会议和创建工作集中办公、创建工作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及各项工作制度,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积极作用,强化社会、民众、媒体监督,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创建活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4、探索长效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将此项工作纳入农林系统全年工作考核内容。在长效管理上,要在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建立市场引导、企业自律、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搭建企业信用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用共享。积极推动消费维权机制建设,畅通消费诉求渠道,便捷维权程序,形成调处消费纠纷、化解消费矛盾的整体合力,增强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的应变能力,把消费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