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与纪检监察工作要点7篇

时间:2022-07-15 03:54:03

卫生管理与纪检监察工作要点7篇

第一篇

一、强化纪律建设,严格维护党纪政令

一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法规,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明党的组织纪律。要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不允许独断专行,反对拉帮结派,反对任人唯亲,牢固树立讲党性、讲规矩、讲程序、讲纪律意识,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和接受纪律约束;三是严明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党员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下级负责统一,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侵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深化作风建设,严肃纠正“四风”

一是严格抓好制度执行。继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两规定一办法”的落实,从细节抓起,从点滴抓起,从重要时间节点抓起,使良好的作风成为干部职工的习惯养成,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条例》、《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规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出国(境)、办公用房、差旅费与会议费管理等事项,加大作风建设督查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及时查处并予以通报。二是认真开展教育实践主题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重点解决思想上庸、懒散,工作上蛮横硬,生活上奢糜等问题,着力克服推诿扯皮、欺上瞒下、假公济私、吃拿卡要等毛病,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

三、着力教育预防,夯实道德基础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继续开展廉政警示,党政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实地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手机短信、微信、QQ等手段,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反腐倡廉教育和宣传报道,认真学习宣传执行《加强医疗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九不准”》,学习教育覆盖面要达到100%,准确把握“九不准”的要求和精神宣传,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抓好“九不准”的贯彻落实,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二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促使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举措遵循和体现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求,与防范腐败统筹考虑、同步部署,堵塞可能出现的腐败漏洞,保障医改工作顺利推进。

四、加强重点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重点监督。围绕掌握人、财、物审批、管理、采购等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强化监督,加强制度建立和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化廉洁性评估工作。推进基层财务人员、药品采购等人员轮岗、交流等工作。二是加强权力制约监督。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廉政责任谈话,信访监督谈话等制度。

五、加强专项治理,严肃政风行风

一是开展专项治理。根据省市卫生部门统一部署,在2014年,全区卫生系统要开展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非法行医、违法执业、虚假广告、开大处方、滥检查、违规收费、收取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我们将摸清底子,建立台帐,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形成自查整改报告,对全区医疗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规范药品采购。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认真落实省级平台集中网上采购药品,高值耗材和市级平台普通医用耗材检查试剂网上集中采购工作,强化对药品网上采购的监督检查。三是要加强政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相关项目、内容及流程,着力打造“阳光政务”,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和行政效能投诉为平台,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抓落实,促进全区卫生系统进一步文明公正执法,转变作风,优化经济环境。

六、畅通信访渠道,严肃查办案件

畅通信访举报渠,坚持抓早抓小,有病早治,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错误。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对信访中反映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对反映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开展“以案释纪、以案施教”活动,达到查处一件案年,教育一批干部,整治全系统的目的。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清,对腐败问题“零容忍”。

第二篇

一、调查任务

综合区人口、地理位置、行政划分等众多因素,依据2010年国家慢病危险因素监测统计的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1.6%)和高血压患病率(33.5%),在考虑抽样设计效应和应答率等因素后确定调查人数为3100人,以全区常住人口数57万算,抽样比例为0.54%。

调查覆盖所有街镇、所有社区(村)。根据收集的全区所有16个街道,1个镇的家庭户数及常住人口数,将总样本量按各街道(镇)常住人口数(居住6个月以上居民)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街道(镇),获得各街道(镇)需调查的样本量,具体数量在基线调查培训会上确定。各街镇随机抽取3个社区(村),3个社区(村)平均分配调查所需的样本量,然后在社区(村)中随机抽取1至3个居民片区来获得所需的家庭户数。根据获得的调查户名单,入户完成家庭成员登记表调查,以该户中出生日期与15日最为接近的1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了解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生活质量、伤害发生率、以及常见行为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健康知识和认知的现状。

1、问卷调查

包括家庭成员登记表和基线调查表两种。

2、体格测量

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

3、血糖测定

选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配的血糖检测仪测定血糖。

三、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包含两种问卷,即家庭成员登记表与个人调查表(基线调查表),由区疾控中心负责统一印制。

1、家庭成员登记表:包括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家庭成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是否属于常住人口及是否确定为调查对象。

2、基线调查表:针对入户调查中每户筛选出的调查对象,集中召集到指定地点逐一进行调查。部分行动不便的调查对象则由调查员入户调查。包括一般信息、吸烟、饮食、身体活动、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病与治疗情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伤害发生率等几个方面内容。

(二)体格测量

1、身高测量:测量时受检者要脱下鞋、帽、外衣。测量尺与地面垂直(用身高计测量时立柱靠墙放置,用其它尺测量时可把测量尺挂贴在墙上)。受检者伸直脊柱,两手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尖分开,背对测量尺,足跟、臀部、背部三点紧贴立柱或测量尺,检测人员立于右侧,移动滑测板(使用测量尺时可用直角三角板)与头顶接触,读出测量数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

2、体重测量:宜用杠杆称或电子体重计测量体重。体重计应放置于平坦硬地面上,测量前校准零点。受检者要脱去鞋、帽与厚衣,立于秤台正中。待体重计稳定后读数,读数时两眼正对着指针或刻度尺。以公斤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测量结果。

3、腰围测量:使用长度为1.5米,宽度为1厘米,最小刻度为0.1厘米的皮尺进行测量。被测者直立,双臂适当张开下垂,双脚合并,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脚,露出腹部皮肤,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腰围的测量是在肚脐上缘上1厘米的水平面上进行。测量时皮尺刻度下缘距肚脐上缘1厘米处,水平环绕一周,避免紧压使皮尺陷入皮肤内,调查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精确到0.1厘米。

4、血压测量: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以每小格2mmHg为单位)进行测量。测量应在安静温暖的房间中进行,被测者测量前1小时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锻炼以及进食、喝饮料(水除外),特别是含咖啡因的饮料,例如茶、咖啡;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不要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测量前30分钟应停止吸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时被测者应精神放松,避免用力,说话和移动。血压值只记录偶数值。测量第一次,休息30秒,适当抬高手臂,再测第二次,当两次血压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相差超过4mmHg时,则测量第三次血压。

(三)空腹血糖测定

要求被测者测量前应禁食至少8个小时(不吃早餐,空腹测量),选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配的血糖检测仪测定血糖。

四、组织实施

(一)职责分工

区卫生局:负责基线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考核。

区疾控中心:负责方案的制定,调查员培训,开展质量控制,组织专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撰写社区诊断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组织专业人员成立本中心、院调查工作小组,全区共组成14个调查小组(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调查小组设组长1人,由中心主任担任,调查队员包括:问卷调查员、采血和身体测量员、质量控制员。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参加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调查小组,协助完成本社区、村调查任务。

(二)具体实施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积极争取街镇、居村的支持,认真开展宣传发动、队伍组建和培训、具体实施等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应积极配合上述各项调查工作的开展,保质保量完成好分配的工作任务。

五、调查步骤与进度

1、人员培训(4月1日):区疾控中心对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调查方法。

2、入户登记(4月2日-4月15日):根据抽样结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家庭入户调查,完成家庭成员登记表,确定问卷调查对象。

3、现场调查(4月2日-4月30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通知登记在册的调查对象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集中,以完成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流程:调查表一般信息填写→测空腹血糖→问卷→体格检查→验收调查表。对未到现场集中调查的对象经电话预约后由调查小组入户调查,质量控制贯穿在整个调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4、数据处理(4月21日-4月30日):区疾控中心对问卷录入和质量控制,对缺失数据要由中心、卫生院进行追访补充,确保各中心、卫生院调查问卷符合数量、质量要求。

5、撰写报告:区疾控中心外请专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社区诊断报告的撰写,7月底前完成。

六、质量控制

1、区疾控中心对参加调查的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合格者方可参加调查。在调查中调查员承担的调查内容与工作任务固定不变。

2、调查员在完成调查后应对调查表作一次全面检查,查看有无漏项与逻辑错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记录调查结果时书写要工整。

3、承担体格检查项目的调查员,现场调查开始时,要校准仪器设备,减少系统误差。转点时要保管好仪器,防止损坏。

4、质控人员每天调查结束后检查所有调查表,发现漏项、错项要及时纠正,并签字。

5、失访率控制在15%以内。

七、具体要求

1、现场调查工作在2014年4月21日底前完成。

2、区疾控中心要根据方案做好调查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对调查过程全程开展质量控制,及时发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沟通,妥善解决。在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社区诊断报告。

3、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争取所在街道(镇)的支持和社区(村)的配合。在调查前应采取张贴公告和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使社区居民充分了解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调查。如部分街道被调查社区/村数量较多的,应与社区事先协商,合理安排入户调查及现场集中调查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现场集中调查采取就近原则,可选在社区、社区卫生服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要切实做好被抽中家庭的入户登记工作,应结合工作实际,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组织纪律性强的专业人员参与基线调查工作,调查小组成员应明确职责和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助,保证问卷和体格测量的质量,确保基线调查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八、其他

基线调查具体问卷、公告和随机抽样等技术方案由区疾控中心另行制定。

第三篇

一、孕产妇与儿童死亡控制

(一)孕产妇死亡控制

工作目标: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

工作重点:

(1)建立孕产期保健质量评价体系,将孕期保健管理、高危妊娠管理、产科质量管理、流动孕产妇管理等纳入其中,逐级开展产科质量评估,提高全区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2)区级开展每年两次及以上的集中高危筛查活动,进一步落实《妊娠风险预警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加强高危孕产妇特别是妊娠合并症及危重孕产妇的管理。

(3)规范疑难危重孕产妇转诊及救治工作,畅通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绿色通道。

(4)全面深入推进危重孕产妇评审工作,将孕产妇死亡控制关口前移。

(5)重点加强助产机构的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助产机构产科质量评估管理工作。

(二)剖宫产率控制

工作目标:全区剖宫产率逐步下降。全区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下。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剖宫产率控制目标是:市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40%,开展剖宫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

工作重点:

(1)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首次剖宫产率。

(2)加强助产士培训工作,2014年35%助产士通过培训取得省级助产士岗位合格证书。

(3)开展促进自然分娩、孕期体重管理的培训,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并将其纳入孕妇学校的基本课程中。

(4)实行剖宫产率定期通报制度,对剖宫产率排名持续前位者进行重点督查通报和约谈。

(三)5岁以下儿童死亡控制

工作目标:进一步控制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

工作重点:

(1)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无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瞒报;及时上报新生儿死亡相关资料;按要求认真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并上报评审相关资料;不断提高新生儿死亡评审质量,提高与市级评审诊断及结论的符合率。

(2)辖区助产机构执行“新生儿窒息复苏院内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拥有省、市级师资率达100%;全区开展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复训率达100%;组织全区新上岗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市级规范培训率达100%;各助产机构新生儿复苏相关专业人员接受省、市级复苏技能抽考合格率达85%以上。

(3)按要求开展新生儿窒息病例的评审工作,建立评审工作制度,按《新生儿复苏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新生儿窒息病例的相关资料的填报工作。

(4)按省级制定的新生儿病房设置标准建设新生儿病房,落实新生儿分级管理及转诊工作规范;助产机构执行“儿科(新生儿科)医师进产房”工作制度。

(5)利用健康教育平台开展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儿童院前急救知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6)全区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本机构内5岁以下疾病儿童放弃治疗的登记与追踪管理工作。

二、妇幼卫生项目

(一)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

工作目标:定点助产机构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覆盖率达10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95%以上。

工作重点:

(1)定点助产机构要全面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工作。

(2)各定点助产机构严格按照基本服务包规定的内容,完成基本服务包的所有项目;认真执行住院分娩单病种费用包干,严格费用包干标准。执行“一站式”费用结算。

(3)定点助产机构按月上报农村孕产妇在本机构住院分娩花名册和相应资料,做好信息管理。

(4)在定点助产机构外分娩的农村孕产妇,由户口所在的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开卫政发[2012]7号文件落实回补政策,力争补助率达100%,并上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月报表和相应资料,做好信息管理。

(二)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区创建工作

工作目标:100%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开展儿童健康体检服务达100%,区所儿保门诊创建达标,100%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全区通过规范化儿保门诊创建工作的省、市级验收。

工作重点:

(1)按照市“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县市区创建活动”工作计划要求,我区将继续开展规范化儿保门诊创建工作,以已创建的规范化儿保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为标杆,带动其他未创建规范化儿保门诊的机构的创建工作;

(2)我区100%儿保门诊(包括区所、中心、镇卫生院)年度内达到规范化创建目标,通过机构自评,区级初评,省、市级复评。

(三)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与妇女病查治

工作目标:继续按照“两癌”筛查技术方案要求完成我区三年一轮的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妇女病普查率≥90%。今年普查的范围为新港街道和青竹湖镇,普查任务数为4989人。

工作重点:

(1)执行政府主导的农村妇女病查治工作,建立和完善政府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探索我区适宜工作机制。

(2)在保障工作目标完成的基础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两癌”及妇女病检查工作质量。

(3)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

(4)加强质量控制及阳性患者随访管理。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工作目标:全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期检测率≥95%,孕28周前检测率≥75%,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干预率≥80%,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接受其他相关检测的比例≥70%。

工作重点:

(1)组织专项人员培训,培训人员覆盖率应达到助产机构人员的80%以上

(2)强化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期检测工作,提高孕28周前检测率。

(3)加强阳性个案的规范治疗和管理,提高阳性干预率,减少母婴传播机率。

(4)规范各项原始表格登记及网络直报;规范资金补助。

(5)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专项督导。

(五)婚前医学检查

工作目标:全区婚前医学检查率≥90%,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完整率100%。

工作重点:

(1)建立和完善政府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保障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2)组织婚前医学检查人员培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完整率达到100%,稳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3)有机结合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检查、叶酸增补、基于血常规参数MCV/MCH的地中海血液学表型筛查。

(六)孕产妇健康管理

工作目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健康建档率≥95%,早孕建卡率≥75%。

工作重点:

(1)切实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早孕检查与建册,至少5次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以及产后访视等工作质量。

(2)规范孕产妇保健手册发放、回收、填写质量等管理工作。全区助产机构使用全省统一的孕产妇保健手册,提高孕期保健质量。

(3)将孕产妇系统管理与早孕建册、健康档案的建立相结合,确保孕产妇健康管理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七)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工作目标:叶酸服用率≥90%。

工作重点:

(1)进一步规范叶酸发放流程,提高叶酸服用率和依从率。

(2)做好孕前及孕早期人群叶酸服用的健康教育和叶酸发放管理,重视发放后的随访工作。

(八)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工作目标:加强儿童系统管理,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88%;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88%;0-6岁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60%;0-6岁儿童健康档案建档率≥90%;儿童保健手册发放率100%,儿童保健手册使用率达100%。

工作重点:

(1)按照《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加强0-3岁儿童系统管理及0-6岁儿童健康和管理;定期进行0-6岁儿童健康随访(生长发育监测评估、儿童眼和听力保健、血常规检测、健康指导、转诊等);按要求开展免费儿童血常规检测;做好儿童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管理工作;发放并规范使用儿童保健手册。

(2)加强高危儿及营养性疾病儿童的规范管理,建立识别及转诊机制,实行分级管理。

(3)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促进与指导。

(4)开展儿童眼、耳、听力、口腔疾病的分级管理。

(5)规范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对1/3以上的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工作综合评估。

(九)儿童营养改善与监测

工作目标:全区、街(镇)、村儿童保健人员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知识培训覆盖率≥70%。

工作重点:

(1)开展区、街(镇)、村儿童保健人员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知识培训。

(2)利用健康教育平台对儿童看护人进行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区妇幼保健所和医疗助产机构开设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为孕产妇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十)健康教育

工作目标:孕期健康教育参与率≥80%

工作重点:

(1)区妇幼保健所设立健康教育科,助产机构设立孕妇学校,配备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建立和完善孕妇学校的标准及考核制度。

(2)建立区级师资档案,开展师资培训,在2013年基础上,加强妇女心理健康知识与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等内容的培训。

(3)围绕妇幼卫生重点工作开发和编制健康教育材料6种以上。

三、出生缺陷技术干预

(一)血清学产前筛查

工作目标:产妇产前筛查率≥95%;产前筛查高危孕妇接受诊断干预率≥70%。

工作重点:

按照卫生部《产前诊断管理办法》,加强对开展血清及超声产前筛查医疗机构的管理,对新开展产前筛查的机构备案,要求所有血清产前筛查、超声产前筛查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辖区各级采血单位及产前筛查单位加强产前筛查阳性孕妇的随访、召回,逐步提高阳性孕妇诊断干预率。

(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工作目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96%;筛查阳性病人召回率≥95%,筛查标本质量合格率≥95%,不合格标本补采率≥95%。

工作重点:

(1)规范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项目,在全区完成新筛四病筛查及信息化网络建设。

(2)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血片的质量控制。所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人员持证上岗,提高筛查标本采集质量。

(3)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有指定的儿保医师管理筛查阳性患儿,填写患儿信息表并及时上报,做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信息管理工作。

(三)地中海贫血血液表型筛查

工作目标: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服务,各级婚、孕前检查、产前检查机构均开展地中海贫血初筛,完善登记和报表,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干预率≥50%。

工作重点:

(1)将基于血常规MCV、MCH参数的地中海贫血血液学表型初筛融入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检查、孕期检查服务中。

(2)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形成市、区、乡地中海贫血防控服务网络。

(3)有条件的机构依托各级产前筛查中心建立地中海贫血筛查实验室。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与眼保健

1、新生儿听力筛查

工作指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5%。

工作重点:

(1)全区所有助产机构均须购买听力筛查设备,规范开展听力筛查工作。

(2)规范落实筛查服务流程,提高筛查质量,加强筛查信息的登记、管理、上报工作;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率和转诊率;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检测质量控制率达100%。

(3)提高听力筛查确诊病例的治疗率。

(4)加强新生儿听力诊断机构的信息登记、管理及上报工作,开展工作督导。

(5)执行听力诊断机构准入、复核制度。

四、妇幼卫生保障措施

(一)保健人员配备

工作目标:按照《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试行)》要求,加强区级保健人员配备,其中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总数为机构编制总数的40%,从事群体保健人数不少于保健人员总数的1/3。2万人口以下的镇及街道至少配备妇女保健专干和儿童保健专干各一名,2万人口以上的镇及街道每增加2万人口增加妇女保健专干和儿童保健专干各一名,镇及街道级人员配备达标率90%以上。每个行政村要一名乡村医生或妇幼保健员负责辖区妇幼保健工作。

工作重点:

加强保健及群体保健专职人员的配备(包括人员数量、资质、工作开展情况等)。

(二)经费保障

工作目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人员经费、公务费、培训费、健康教育费、业务费;从事群体保健管理与指导人员的待遇不得低于所内临床平均水平,保健人员下基层有符合政策的补助制度并落实。

工作重点:

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标准定额落实、群体保健人员经管分配方案符合政策要求。

(三)妇幼卫生管理

工作目标:按照行政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级政策,规范管理流程,及时完成行政指令性工作任务。按要求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当年出生孩子《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率≥90%,废证发生率≤1%。爱婴医院市级复评合格率≥80%。

工作重点:

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文件制定与下发、材料信息上报、参加省、市、区级会议培训、母婴保健监督执法、工作督导与通报、相关法律证件的规范发放与管理等。

(1)区妇幼保健所按照《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使用指南》及《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区妇幼保健所严格对《出生医学证明》进行管理;助产机构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证章管理、发放工作。

(2)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爱婴医院实施《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做好全市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工作。

(3)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政许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严厉打击非法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行为。对从事母婴保健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实施监督,严把准入关,对不符合条件的决不姑息迁就,吊销其《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4)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工作,严肃查处“两非”案件和涉案人员。助产机构严格执行住院分娩登记和妊娠十四周以上B超检查身份证登记、凭证接生、凭证引产、查验生育证、孕妇B超双签名、终止妊娠药品管理以及“实时通”的及时录入。

(四)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1、妇幼卫生信息人员培训:

工作目标:妇幼卫生信息人员培训率100%,完善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与质量控制。

工作重点:

(1)逐级开展专项培训,医疗保健机构新进妇幼卫生信息员培训率达到100%。

(2)建立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卫生信息员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3)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妇幼卫生信息资料交接制度。

(4)完善妇幼卫生信息质控流程,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质量。

(5)使用全市统一的妇幼卫生信息审核登记表、“四册二表一档案”、“省住院分娩登记本”等基础信息登记,确保信息源头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

(6)严格落实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流程,完成信息质量控制任务与范围,确保妇幼卫生信息质控资料完整。

(7)强调妇幼卫生信息归口管理。落实信息统一收集、汇总和上报,业务科室进行审核管理。

2、推广使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接受省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安排,积极配合。

3、开展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建设。包括人员配备、人员资质、房屋设施、设备、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落实,提高妇幼信息管理的水平。

第四篇

一、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开展新理论新精神学习。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深化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分层分级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着重抓好局管领导干部的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指导局属单位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育引导系统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提高领导干部的辨别能力、政治定力和推动改革发展能力。

(二)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史、国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理解,不断增强“三个自信”。积极开展局管后备干部和直属单位中层干部培训,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学以致用,丰富内容,改进形式,着力在提高大局意识、执行能力、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下功夫。

(三)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领导带头的基本原则,以局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科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在全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切实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转作风”推动“改医风”,真正把整治“四风”行动落实到谋划思路、指导工作、促进医改上,以更高的医疗水平、更优的服务质量、更好的精神状态服务广大群众,为建设和谐提供有力的卫生支撑和保障。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按照区委的要求完成好实践活动每个步骤。

二、坚持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一)提振干部精气神。抓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导向、改进干部作风、健全内部制度、推进科学发展、落实从严管理、加强制度约束等六个方面举措,用好“狮子型”和“老黄牛”式干部,教育引导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加大对不作为、不称职、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加大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工作绩效考核,激励各级干部奋发有为,不断提高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

(二)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以选拔“狮子型”干部为重点选好配强“好班长”,以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为重点建设“好班子”,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好梯队”,不断优化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改进民主推荐办法,加强推荐结果综合分析。改进竞争性选拔方法。完善酝酿考察方法,增强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注重考核评价,有效规范选人用人行为。

(三)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完善局管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开展局管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各局属单位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有计划地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岗位锻炼,进一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医患矛盾的能力,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下发局属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细则,推动系统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局属各单位党组织在年底要向局党委书面报告年度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和完善“”、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推进党员“进出口”管理试点,健全完善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继续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系统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按照“简洁、务实,可推广、可坚持,基层欢迎、群众满意”的标准,务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高抓基层、打基础、强服务的实际成效。深化党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开放式党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一)深化正风肃纪。开展正风肃纪检查。探索行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大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省市区委相关规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持续推进系统“四风”的改进提升,加大群众评议力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查找薄弱环节,加强考核整改,提升行业作风。深化“公述民评”活动。通过加强对履职承诺落实情况、群众意见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效能建设的持续改进。

(二)强化权力监督。打造“阳光卫生”。深化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医用器械物品阳光采购、卫生许可阳光审批、卫生工作人员阳光招聘等阳光工程建设,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力度,不断推进卫生系统权力运行的规范化。

(三)推进制度机制建设。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按照局党委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加强对局机关干部和局属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推进“一岗双责”的落实。

(四)加强廉政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纪国法、廉政准则和从政道德教育;加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法规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廉洁从业。深入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组织开展“发现卫生感人事、弘扬卫生正能量”宣传演讲活动。发动群众评选推荐身边令人感动的卫生人和事,引导医卫人员树新风、接地气、聚正气,推进卫生正能量的传递。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身边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切实增强防范腐败的警觉性和主动性。

(五)坚决有力惩处违法违纪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和腐败行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拓宽案源线索来源,提升办信办案能力。加强违纪违规信访案件情况通报,发挥查办信访案件的警示教育和惩治腐败的治本作用。

五、加强群团、统战及老干部工作,形成助推卫生事业发展合力

(一)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局党委定期研究群团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和带妇建工作,有效整合工、青、妇组织资源,延长工作手臂,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文明机关(单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卫生志愿服务,通过“结对帮扶”、广场为民服务、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载体,努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推动卫生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常态化。继续开展学习创新型、团结务实型、勤廉服务型和满意和谐型的“四型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卫生系统核心竞争力。

(二)积极开展党派统战工作。加强与系统内各派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党外人士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对口协商会、专题协商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大力支持系统内党外人士围绕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注意发挥党派在引进高层次卫技人才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系统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

(三)切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加强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开展政治纪律教育、时事形势教育和保持传统教育,及时掌握老干部思想变化。有计划地组织退休干部到新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参观、学习活动,请他们谈感受、出点子、提建议。做好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探望慰问和帮困解难工作,提高服务老干部工作的服务管理水平。

第五篇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继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强化业务培训,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尽早熟悉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处方集及临床应用指南,进一步规范处方行为,引导合理用药。继续抓住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合理使用、零差率销售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配送企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及监测评价,以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确保网上采购、零差率销售等政策执行落实到位。

(二)继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相结合的功能定位,以基层医改“回头看”为契机,健全稳定、长效、合理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提高到35元的区级财政补助部分,严格执行和有效使用城乡居民“一般诊疗费”门诊统筹拨付政策,积极发挥医保支付补偿作用,建立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投入机制,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确保基层网底“不破”、能力更强、服务更优。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绩效考核制度,优化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补助方案,降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在考核补助经费中的比例,突出对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的考核,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量化考核补助方式方法,将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满意度、任务完成以及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等作为考核补助内容,进一步强化中心、卫生院对服务站、村卫生室的管理与考核职能。坚持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评先评优,与个人绩效工资、机构负责人任免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扩大巩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化试点工作,加大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力度,力争年底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团队制度,明确服务团队人员结构、服务区域、服务内容,实行服务活动登记。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可及性,为“小病不出村(社区)”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建立与对口支援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签约服务、双向转诊、增强能力、利益共享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继续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以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强能力为目标,采取注重引进、强化培训、完善机制、改善环境、规范管理等措施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以选拔“狮子型”干部为重点选好配强“好班长”,以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为重点建设“好班子”,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好梯队”。二是扎实推进“四个一批”工作,持续抓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和基层卫技人员学历教育、IPTV教学工作;重点抓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重视中青年卫技人才的培养和特派到基层锻炼,鼓励单位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进修、深造,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和适应不同岗位的卫技人员需求。三是探索执行基层公共卫生和退休返聘工作人员备案登记制度,逐步实行公共卫生人员的准入机制和退休返聘人员市区联动机制。四是继续做好对外公开招聘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积极探索招聘选拔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及中高级优秀医务人员定编到人机制。五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做好今年乡村医生执业5年有效期满后再注册工作和新进村医的补充工作,协调人社局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

(四)继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一是积极开展创建省示范乡镇卫生院、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和1-2个市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及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区创建工作。青竹湖镇卫生院要按照省卫生厅印发的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申请筹备并达标,其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主动申报积极参与其他创建工作。二是确保省、市“卫生应急能力评估”顺利完成,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卫生应急能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效能。三是切实做好“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前基础准备工作,年内完成社区诊断报告的基线调查工作;以提升慢病管理水平为目的,确保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不低于84%,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数量和质量;同时要结合创建标准,全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

二、积极争取省、市、区支持,加大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力度

根据区划调整的需要,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市、区项目,强力推进沙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望麓园、湘雅路两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高源、罗汉庄、乌溪、金盆坵、竹隐5个村卫生室的改扩建(维修改造),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东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基本医疗与省体育专科医院合作)建设项目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招投标、施工监理和资金使用等政策规定,加大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三、高度重视疾病预防工作,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及疾病控制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统一、升级和有效利用基层卫生信息网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促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是有效控制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突发传染病的发生蔓延,加大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加强监测、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处置重大疫情。三是进一步完善落实艾滋病、性病、结核病、血吸虫、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政策措施。积极参与市申报国家艾滋病防控示范区,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医防工作,完成结核病的发现管理任务,切实抓好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做好布病、碘缺乏病、地氟病等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完成消除疟疾的评估认证工作。四是继续抓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工作。做好市级示范性预防接种门诊推选、评估和验收工作,加强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管理,严格实行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健康体检相结合,确保安全接种,适龄儿童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四、以“一法两纲”为指导,继续做好妇幼卫生保健和人口与计生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区级妇幼保健所的指导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孕产妇保健服务能力。二是全面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95%以上,全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率全面达标,叶酸服用率≥90%。继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普查普治工作,今年将在新港街道和青竹湖镇完成普查任务4989人,全区婚前医学检查率≥90%,新生儿疾病筛查各项指标全面达标。三是继续实施“降消”项目。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全区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下,设有产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四是积极开展规范化儿保门诊创建指导、预评估验收工作,促进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保门诊规范化,力争达到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区。五是继续推动母婴保健服务的规范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开展专项督查,清理不符合执业标准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六是协同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严厉查处“两非”行为。

五、切实履行卫生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重点加强为宾馆、酒店、公共场所提供一次性用品的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监督,加强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游泳、洗浴、美容美发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切实抓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和传染病防治管理。二是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建立打击非法医疗执业及非法采供血监督信息平台,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和医疗欺诈等违法行为,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做好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和督办。三是做好经营性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和放射诊疗等项目下放到区县后的交接工作,规范许可流程。四是强化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大卫生监督员的全员培训力度。全力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开展卫生监督内部稽查,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价体系。

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培养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和乡村中医医生。强化中医药内涵建设,提升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合理配置中医药人员,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抓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针对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筛选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推广普及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工作,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

七、加大医疗机构管理力度,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监管水平

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服务和绩效评价体系,巩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医疗机构设置许可程序,严把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机构设置、临床技术准入等关口。鼓励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重点规范其设置规模及执业行为,监督其科学诚信服务。全面开展以健康体检为基础的全方位、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建立专家组的保健服务模式,对保健对象实施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体检,及时准确掌握保健对象健康状况,进行系统专业的健康指导干预。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健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工作,防范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努力推动全区无偿献血工作,充分发挥流动献血车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各街(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不平衡的局面。

八、着力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是积极开展卫生系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的纪律作风建设要求,规范各项卫生行政许可行为,严格落实各项政务公开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主评议、医德考评和社会监督工作。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并配合区食药监局坚决纠正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纪律教育整顿,努力改善卫生行业形象。二是加强监督。重点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重点岗位、医疗服务中社会关注高、容易发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管。三是严格执行医药集中网上招标采购和各类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项目招标规定,严防发生各种商业贿赂问题。进一步做好信访举报受理、案件查处等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个不准”和省卫生厅下发的“5项整治”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措施,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卫生行业作风得到明显改善。

九、统筹做好其它重点卫生工作,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运用中心组学习、座谈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扎实推进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落实内审制度,着重加强卫生建设项目、药品集中采购等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防控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着重加强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及热点问题的风险沟通,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卫生信访工作,完善卫生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红十字会核心工作,圆满完成区志的编写、政务公开、提案办理、计划生育、征兵体检、安全生产和维稳等工作,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在思想政治建设、卫生行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及卫生改革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第六篇

一、健全领导机构

进一步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调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肖秀容局长、晏强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区妇幼所、区卫监所、区疾控中心、各镇卫生院分管计生综治工作的领导组成。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把计划生育管理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此外,还应结合本部门情况,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如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制度、计划生育服务登记制度等,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各单位领导要加强管理,明确职责,确定责任科室,落实专人负责并层层分解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二、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

各医疗单位应结合健康宣传教育,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力度,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计生政策、法规宣传及婚育新风进万家的宣传,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生殖健康知识、优生优育、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栏和宣传板报、孕妇学校及举办婚前培训班等形式开展优生优育的宣传工作,开展优生优育咨询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教育,进行婚前卫生指导与咨询等。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育龄妇女的自身保健意识进一步提高,确保我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严格准入,加强监管

根据母婴保健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内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人员实行准入制度,加强监管。组织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各种培训班,使我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人员全部能持证上岗。同时还要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考核,以保证生殖保健服务的质量。

为加强我区出生婴儿性别偏高综合治理工作,我局还将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办法》,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B超等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严格守法的自觉性。

同时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手术加强检查监督。各医疗卫生机构在接诊怀孕14周以上的孕产妇时,查验并登记生育证号码,对无证对象及时通知计生局,按要求做好妊娠“实时通”系统录入工作;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查验新生儿父母的身份证,并准确填写,禁止出具假出生、假节育手术、假医疗鉴定等计划生育证明的违法行为。对14周以上妊娠对象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时,要查验乡镇、街道以上计生办证明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对无证对象或无规范证明的,及时通报计生部门。

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控中心在办理已婚育龄妇女《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时,要核查其婚育证明并作登记,没有婚育证明的,做好登记并在1个月内通报人口计生部门。

四、履行职责,优质服务

施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确保手术服务质量。各医疗机构要认真开展育龄妇女孕情检查与开展生殖保健体检和妇女病体检,为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促进“降消”项目的顺利实施。继续推进“妊娠分娩信息实时通报”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履行好工作职责,严格操作流程,利用信息资源,做好育龄群众孕前、孕中、孕后的服务,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工作。对本系统人口计生工作开展社会评议,并确保卫生系统在全区社会评议中排名靠前。

五、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降消”项目的要求,我区还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工作指导,按系统、分层次、有步骤地对妇产科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具体指导、老带新、传帮带等多种途径,提高我区妇产科队伍的业务水平,促进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

第七篇

一、实施“母婴安康工程”,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切实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2013年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0%和85%。完善孕产妇和儿童医疗急救体系,健全孕产妇和儿童三级转诊网络,完善孕产妇和儿童死亡评审机制,全面开展危重孕产妇评审工作,实现孕产妇死亡控制“关口前移”。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全区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下,镇卫生院25%以下。继续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师资认证工作,保证助产机构有一名以上的师资。

二、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婚检机构资质认证和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全区婚检率达90%。规范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工作,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应达90%、叶酸服用率应达90%、叶酸服用依从率应达70%。规范产前筛查、诊断流程,提高产前筛查、诊断率和技术水平,逐步推广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技术,全区产前筛查率应达95%,筛查阳性孕妇接受产前诊断率应达80%。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力度,全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应达到9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应达95%。

三、实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程”,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继续做好第二轮农村妇女病查治工作和“两癌”检查项目,农村妇女病普查覆盖面应达40%。深入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区产妇孕期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应达95%。进一步完善儿童健康管理措施,广泛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服务,规范高危儿和营养性疾病儿童管理,加强儿童视力、听力和口腔保健工作,促进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逐步扩大病种范围。抓好妇女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把健康教育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教育参与率应达80%,保健知识知晓率应达90%。

四、实施“妇幼卫生项目工程”,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免费工作,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基本服务包,按照标准要求提供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杜绝分解收费、变相收费。扎实做好“促进自然分娩”项目,做好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工作,医疗保健机构组织助产人员分期分批参加规范化岗位培训,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区所有助产人员普遍进行一次规范化岗位培训。

五、实施“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区乡医疗卫生机构妇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各级综合医院配备专职妇幼信息员,按照要求定期报送妇幼卫生信息数据。抓好妇幼保健规范化管理,全面开展儿童保健合格区创建活动,100%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管理,狠抓重点内容、环节管理,严格把好评审关,保证评审质量。扎实开展区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确保市卫生局年度抽查考核符合率达95%以上。

六、加强母婴保健执法监督,做好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监管,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专项治理。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等法律证件登记管理,健全保管、领用、发放、登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全面推广住院分娩登记和妊娠14周以上产前B超检查身份证登记工作,严肃查处“两非”案件和涉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