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时间:2022-09-24 09:00:55

县社区建设工作要点

2013年,我县社区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社区党的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繁荣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党建

1、党建机制。推行“135”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探索建立辖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契约共建制度,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组织开展“三有一化”达标活动。

2、组织设置。探索推行“社区建党委(党总支)、网格片区建党支部、楼院建党小组”或“社区建党委(党总支)、小区建党支部、楼院建党小组”的“三级核心网络”做法,

加快推进网格片区、城市新区、新建居民区的社区党组织建设。

3、党员管理。加强换届后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加强对社区各类党员的管理;抓好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

4、服务方式。依托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党员扶贫帮困等服务;加大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力度,各社区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社区党组织对困难群众的重点服务,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做好服务困难群众工作。

二、社区服务

1、便民服务。一是深化“一站式”服务,重点开展委托,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二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完善服务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服务;三是开展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居民释疑解惑。

2、就业和退管服务。继续在全县社区开展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就业工作水平;结合我县三大产业组团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完善和改进退管活动方式,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3、卫生服务。规范实施十一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化“社区医生进家庭”活动,重点推进居民健康建档、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重症精神病人管理、老年人保健管理等项目。积极开展社区计生服务,推进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

4、保障服务。一是城乡低保服务。加强低保动态管理,落实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对象的重点保障;二是医疗救助。提高救助实效,确保当年资金结余不超过当年筹集资金总额15%,历年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集资金总额50%;落实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第二类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三是残障服务。扶持54名城乡贫困残疾人就业和11名城乡贫困残疾人在“福乐家园”托养,资助101名城乡重度贫困残疾人居家养护。

5、服务设施。一是落实2‰的社区管理活动用房政策,规范2‰的社区管理活动用房的权属,改善社区办公环境;

二是严格按照省上要求,搞好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确保社区综合服务站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三是强化乡镇承诺、项目审核、跟踪督促等各项机制的落实,抓好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

三、社区治安

1、平安社区。进一步完善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警务室、调委会、治保会和巡逻队等组织机构,加强社区综治协管员、平安中心户长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务管理和平安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社区治安防范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治安管理。加强社区(驻村)警务室建设,配齐配强警务室民警和治安辅助力量,深化网上警务工作法,实行治安分类防控,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区的安定稳定。

3、流动人口管理。推行社区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服务,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加强对流动人口聚集区的专项治理,适时开展治安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脏乱、违章建筑问题突出、刑事案件高发的流动人口聚集区专项清理整治,减少治安隐患,净化社会秩序。

4、社区矫正。继续开展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等四种对象的社区矫正工作,重点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监督和思想、法制、道德等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成为守法公民,重新走入社会。

四、社区文明

1、和谐社区。持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重点从完善社区治安防范网络、维护社区居民生活秩序出发,创建“平安先行社区”;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创建“文明社区”;从完善社区环保设施、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提高社区群众的环保意识出发,创建“环境友好社区”。

2、农村社区。按照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搭建农村社区服务平台,推行“一站式”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搭建社区活动平台,经常组织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搭建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平台,加强社区自助互助

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和民间组织,为村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

3、八进社区。要把“八进社区”活动作为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制定“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计生、涉台教育、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方案,细化有关单位、部门工作职责,在城乡社区中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五、社区队伍

1、人员培训。举办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培训班及助理社工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丰富党组织书记的党务业务知识。

2、工作力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合理设置社区社会工作岗位,推进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

3、激励机制。一是落实社区工作者待遇。督促建立社区工作者财政性生活补贴自然增长机制;

二是落实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督促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分别增加助理社工师、社工师财政性补贴60元、100元。

4、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不断改进志愿服务的方式,创新发展志愿服务内容。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行结对制、固定网点服务制、社区网络服务制和志愿者认岗服务制的基础上,系统推行双向互动服务、单向服务、协同包户服务、设点服务、挂牌服务、电话网络服务、集中服务、特别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