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节能改造动员会发言

时间:2022-03-15 09:41:00

局长在节能改造动员会发言

同志们: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供热计量改革,就是对使用集中供热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由现行的按面积收费,改为按实际用热量计价收费,实现多用热多交费、少用热少花钱的目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是对2007年10月1日之前建成的住宅,通过安装供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在墙体、屋面加装保温材料并更换门窗,使其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和供热计量收费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实施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筑领域是节能减排重点领域之一,开展供热计量改革,是推动建筑节能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是促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把量大面广的老旧建筑能耗降下来,既是全面实施供热计量改革的基础,也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地方,还避免了拆除重建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居民动迁等问题。据测算,我市“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改造80.68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在20年使用期内,可节能18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56万吨、二氧化硫4万吨,节能减排效果十分突出。

二是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我市是人口大市、经济大市,也是能源消耗大市,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能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做好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有助于加快改变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用能模式,实现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供热计量改革,加上与节能改造相关的旧住宅区整治、公共建筑修缮以及相关产业配套联动,可以从终端使用环节,直接拉动仪器仪表、墙体保温材料、管材管道、节能门窗、新能源、专项施工等产业的发展,产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发展等多重效应。

三是提升住房品质、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市每年冬季采暖期一般在4个月左右,由于热源厂投资巨大,城市规模快速膨胀,城市集中供热能力相对不足,许多居民还无法享用。实行供热计量改革,能够显著降低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在不新增热源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供热能力,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让更多居民享受集中供热的温暖。另外,住在城市老旧住宅的大多是中低收入家庭,房屋保温隔热性能差,能源浪费多,居住舒适度低,对这些房屋进行节能改造,“穿衣戴帽改门窗”,能有效解决保温隔热问题,明显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外观美化、品质和价值提升。从目前已完成改造的住宅项目看,冬季室温普遍提高3-6度,每户每年节省空调采暖费近千元,这项工作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

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相继联合发文,对“十二五”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作出安排部署。省长在6月28日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郭兆信副省长在7月7日的威海现场会上,都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市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有了大的进展,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建筑面积达287万平方米,改造既有居住建筑80.68万平方米,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些县区、部门和供热企业对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作缺乏主动性,过分强调眼前的问题和困难,进展不快,影响了全市工作进度。二是供热计量收费政策执行不够彻底。目前供热按用热量收费处于试点阶段,面积少、分布散,供热企业对按用热量收费政策的执行不力、效果不好。三是新建建筑热计量设施不够完善。集中采暖的新建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必须安装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实现分户计量。目前,我市部分新建建筑仍未安装或安装了劣质装置,无法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四是既有建筑改造工作进展缓慢。现在距冬季供暖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只有少数县区和市直部门落实了改造项目和配套资金,大部分县区工作进展缓慢,个别县区甚至还未启动,完成改造任务压力很大。

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意义,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工作进度,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加大力度,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在7月7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会议上,我代表市政府与省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了任务目标责任书。根据省里的安排,我市的任务目标是:2011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14万平方米,完成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采暖期开始,所有新竣工和已完成计量改造的居住建筑按用热量计价收费;2012年建成公共建筑能耗动态检测平台;2013年年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42万平方米,所有大型公共建筑安装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和节能监测系统;到2015年,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可改造总量的40%以上,达到节能50%标准的既有建筑全部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市、县的集中供热系统全部建成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这一任务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企业参与、用户配合”的原则,创新工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统筹协调运作,充分调动供热企业和用户的积极性,强力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推动供热降耗、用户节费、社会节能和建筑品质提升,为全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做出积极贡献。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供热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施供热计量改革,不是单纯为计量而计量,而是要实现供热降耗、用户节费、社会节能。一是供热企业作为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今年采暖期前所有具备计量收费条件的建筑,全部按实际用热量计价收费。各供热企业要立即对供热区域内居住建筑组织调查摸底,制定详细的计量收费实施方案并予以公告,在此基础上抓紧实施改造。考虑到供热企业需要提前收取热费来购买和存储供热用煤,可采取先按面积预收采暖费,采暖期结束后按实际用热量核算,对用户“多退少不补”,这样既不让老百姓吃亏,也能降低企业收费难度。二是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既要算好经济账,又要算好社会效益帐。要树立长远眼光,认识到实施供热计量改革,用户的平均用热量会明显下降,可以在不上新热源的情况下扩大供热规模、增加热费收入,而且进行热源和管网改造比上新热源花钱少、周期短,在经济上更划算。同时,供热行业社会公益性强,供热企业又大多是国有企业,应当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争做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表率。三是认真开展供热相关设施节能技改。对热源、管网、换热站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降低供热损耗。要采用供热计量和温控一体化技术路线,建设供热企业可控、居民用户可调、政府主管部门可管的远程监控平台,实现供热计量智能化、科学化,要确保明年采暖期前全部完成,有条件的尽可能在今年完成。四是供热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把供热计量产品市场准入关,督促供热企业开展节能技改,设立供热计量调配控制中心,保证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集成节能效果。

(二)坚持政府主导,切实抓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及节能改造工作。各县区要立即组织开展规划区内既有居住建筑的调查摸底,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上级下达的改造任务,科学编制三年改造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科学确定改造区域、项目和内容,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目标。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整后散、先近后远”的原则,动员能源服务企业、原开发建设单位、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医疗机构和大型企业对本单位职工集中居住区进行率先改造,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坚持统一推进原则,以同一热源或换热站为单元,对供热区域内住宅统一实施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体现整体节能效果;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不同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的,不能通过验收,不予拨付中央和省奖补资金。要坚持节能改造与老旧社区综合整治相结合,凡已确定要进行整治的小区,要在清理脏乱差、屋面平改坡、重置管线、整修立面、绿化美化改造时,同步安排进行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同时也要看到,改造成本不断提高,改造难度不断增大,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各县区要早谋划、早部署、早实施,加大改造工作力度,到2015年全部达到改造既有总量的40%以上。

(三)以产权或使用单位为主体,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是能耗大户,但是与民用建筑相比,开展节能改造工作难度小、效果好。各县区要抓紧组织进行公共建筑能耗调查,以大中型商场、宾馆、医院、大中专院校、办公楼、写字楼为重点,摸清公共建筑能耗情况,年底前编制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规划,并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备案;同时,要结合上级下达的改造任务,编制实施好年度工作计划。党政机关办公建筑和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要率先进行节能改造,作全社会的节能表率;对用能总量大、单位面积能耗高、节能潜力大的公共建筑要优先组织节能改造;对集中供热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要逐一确认,在2012年采暖期前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按实际用热量计价收费,2013年年底前所有大型公共建筑都要安装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和节能监测系统;凡公共建筑申报修缮装修的,一律安排其同步进行节能改造,避免重复投资、重复改造;对浪费能源严重、拒不进行节能改造的公共建筑用能大户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必要时依法处罚其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供热计量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是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和“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采取中央和省市奖一块、县区财政配一块、供热企业投一块、市场运作集一块、产权单位拿一块、受益居民出一块的方法,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除中央和省财政补助外,市、县两级财政也要相应安排配套资金或奖补资金。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贷款贴息补助、以奖代补手段,完善财政、银行、企业、单位和个人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按照省里的要求,住宅楼内供热管道改造和户内计量温控智能一体化装置安装费用,主要从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中支付,居民也可分担部分费用。住宅外墙、屋面等公共部位加装保温系统,从中央和省市财政奖励资金、县区财政配套资金、房屋维修基金、居民所在单位的法定公益金和职工福利资金中列支。二是落实供热企业的责任。热源、管网、换热站的改造主要由供热企业投资,政府可视情况给予贷款贴息、贷款担保或直接拨款。从今年采暖期开始,政府对供热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全部改为供热计量奖补资金,资金发放额度与供热计量改革绩效和供热节能量挂钩,市里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三是调动产权或使用单位积极性。鼓励单位对职工集中居住区统一组织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有条件的应补贴部分费用;大型公共建筑加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宾馆、商场、写字楼等经营性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所需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政府可对节能效果明显的项目给予奖励;公共建筑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节能监测系统,所需费用由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自筹,各级政府也可给予补助;党政群机关办公楼和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建筑,其节能改造资金由使用单位自筹,确有困难的财政可给予支持。四是鼓励居民个人出资。居民住宅户内门窗更换改造费用,原则上由居民家庭承担,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五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公共建筑产权或使用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引进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节能改造。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为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有力保障

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要求严,群众期望高,涉及方面多,组织难度大。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确保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市里已经成立了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县区也要尽快组织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是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牵头部门,要抓好综合协调与督查调度;市财政局负责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配套资金或奖补资金的落实和管理;市房产和住房保障局负责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设立供热计量调控中心,建设数字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调节平台;供热企业要落实好供热计量改革实施主体主体。

(二)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省政府把这项工作列入对市政府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要求对未完成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年度任务的市县,在申报国家及省级园林城市、人居环境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等称号时,一律不予受理。市政府也已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目标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将适当增加考核分值。市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这项工作实行月调度制度,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调度情况和检查结果要向市政府汇报并在全市通报。对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县区和部门,市里将进行约谈;在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中对建筑节能考核进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人民群众和建筑产权单位、使用单位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要抓好宣传发动,让社会各界、有关单位和广大群众深切体会到,开展这项工作在推进节能减排、提升居住条件、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供热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以及物业服务公司的作用,普及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基本知识,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