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22 10:53:00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培训会,除各单位的财务科长外,还邀请了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参加,其目的是为了整顿会计秩序,规范会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依法理财,推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大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会计信息支撑和优质服务。在此,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财务会计工作和财政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忠心感谢,向广大的财务会计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就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如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财务会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近年来,我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始终把宣传贯彻执行《会计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培养学法、知法、守法、诚信的会计法律责任主体为首要任务,认真整顿会计秩序,狠抓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新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努力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大胆探索会计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为推动*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会计法》的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纠正了长期以来“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违法难究的陋习,基本维护了《会计法》的尊严;二是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目前市级有85.33%的行政事业单位,78%的国有企业,53%的股份制企业和28%的其他经济组织,达到了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标准》,使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三是会计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有高级会计师25人,会计师608人,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1639人,90%的会计人员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四是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会计造假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五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绝大部分单位建立了以经办人员、保管人员和审批人员为主的责任明确、制约严谨的内部监督体系;六是依法监管会计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以国家机关、社会中介、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机制。总之,*建区设市十多年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各位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狠抓财务会计工作是分不开的,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坚持原则、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建立,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会计涉及的范畴和会计业务的处理与过去相比也有较大的调整。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效益的追逐、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会计监督机制削弱和缺位等原因,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领域的违法违纪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情况依然存在。综合全省“四项”清理、年度审计和其他各种专项检查及对市级30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调查的情况都反映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会计基础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违法违规的行为,有的甚至还较为严重。归纳起来,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任用(聘用)会计人员不合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部分单位长期任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无证会计人员占5%左右;个别单位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法制观念淡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有的单位设置帐外帐或多套账,“财政检查报穷账,银行检查报富账,审计检查报假账”;个别会计人员职业纪律松弛,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丧失原则,放弃职守;有的知情不举,通同作弊。

(二)会计基础较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者账目混乱,家底不清,数据不实;二是多数单位取得的原始发票要素不齐、甚至白条入账;三是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未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会计人员随意修改、增减会计科目;四是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或私设会计账簿,不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总账科目余额与对应的明细账科目余额不符;五是会计档案装订和保管不规范,有的单位两三年甚至长期不装订会计档案,有的单位会计档案不移交,极个别单位会计人员已经调离会计工作岗位或者已调出原工作单位,但一直不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六是会计电算化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个别单位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没有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核算软件的使用和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不符合要求;七是个别单位转借、代开财政票据,少数单位使用自制收据进行内部往来结算和用往来结算票据对外收费。

(三)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有待规范。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财产物资领用登记制度和低值易耗品核算、报废制度,甚至个别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没有进行明细核算;有的单位财产清查盘点制度未建立或者不建全。个别单位财产长期未清查盘点,有的虽然进行清查盘点,但未按照财产物资清查盘点的要求建立相关手续,形成盘点记录,更未对盘点结果进行会计处理,个别单位的电脑、照像机、彩电等设备下落不明、无人过问,甚至极个别单位出纳员账面结存现金10多万元不知去向,长达数年未追查原因。

(四)往来不顺、呆账突出。个别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长期没有理顺,也未进行清理,应收款项长期不进行催收,对形成的呆账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部分单位对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也未按照规定转作收入。甚至个别单位将资金和财产借给与本部门行政和业务活动无关的其它单位和个人长期使用,有的已经形成了呆账。

(五)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较差。少数单位尚未建立内控制度,有的单位虽有制度但多数未遵照执行,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就连最起码的制单和审核应该分设都没有做到。

(六)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不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有的工程价款已结算完毕,但未取得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要求。个别单位工程预付款已超过实际工程价款,造成长期挂账或者死账。甚至个别单位的工程是成立*地区时开始建修的,工程已完工十多年但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和进行决算审计,将支付的工程款挂在往来账务中。

(七)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个别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专账核算错误地理解为要单独建账核算,有的单位甚至将专项资金交由会计机构以外的其它部门进行核算和管理。

(八)预算收支管理政出多门。有的单位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有的擅自将预算内收入转变为预算外收入,有的自立收费项目,有的擅自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甚至将财政收入隐瞒、转入本单位的经济实体,私设“小金库”;少数单位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个别单位乱发实物和奖金,有的单位借考察之名组织公款旅游,有的单位将机关经费在专项资金中列支。

(九)预算编织粗糙,违规支付时有发生。一是个别单位年初编制预算时的人员、编制、车辆等基础数据不准确,编制粗糙,项目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不能体现轻重缓急,造成年度预算执行中频繁调整预算。二是部分单位长期存在预算安排“基数+增长”的错误认识,对“零基”预算的新机制不研究、甚至不了解;三是预算执行不规范,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部门预算等软件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少数单位不按项目要求使用项目资金,擅自改变用途、缩小项目实施范围或降低项目实施标准等;五是违规操作,不少单位的财务人员特别是兼职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支付流程、操作技术等不熟悉,有的根本不了解,人为地造成了一些支付不及时、影响效率的现象发生;六是违规支付,不按资金性质、用途申报资金使用计划,甚至将出纳人员的私人银行卡(折)作为单位的公用账户使用,将资金转移到卡(折)上,从而套取现金。

(十)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够、配合不力。一是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到位,对政府采购工作了解不深、理解不够、支持乏力;二是不依法进行采购,规避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私自与供应商接触;三是个别单位对中标的供应商进行刁难。

总之,我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且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阻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这些问题的存在,违反了《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四川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四川省财政票据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等法律规章的规定,必须引起我们在座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财务科长(会计主管人员)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正确评价和认识本部门、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清理、切实整改。并严格按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会计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坚持依法办事、促进依法理财。

二、充分认识会计在经济、财务、财政和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际化,会计信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已远远超过了会计业务本身,虚假会计信息轻则影响一个单位,重则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安然事件”、“次级债风波”以及我国资本市场上频频发生的会计造假等形成的会计诚信危机,影响了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每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都做得很好,其资本运行秩序就好,经济秩序也就好。反之,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虚假,整个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础保证,就会出乱子。

(二)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要加强财务管理,必须有科学周密的财务收支计划,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等等。上述计划、制度、报告和体系的制订和建立均离不开依靠会计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来作出正确判断,如果我们会计核算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造假,就不可能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预算、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管理制度等就缺乏科学性,作出的决策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所以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抓好会计工作,才能真正抓好财务工作。有了好的会计管理,才有好的财务管理。

(三)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财政不仅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而且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财政政策要充分依赖微观经济的管理和把握。而会计就是每个微观经济细胞活动的具体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财政管理手段的实施。财政收入的增长依赖于微观经济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微观经济单位效益的提高又必须依赖于良好的会计管理;财政资金的安排(支出)必须依赖于财政供给单位会计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样,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怎样,也离不开会计的管理。因此,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

(四)会计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无不直接表现为资金运动或通过资金运动来体现。会计作为“关口”,使单位每分每厘资金的运动都置于严密会计控制之下,会计监督到位了,腐败现象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和基础,廉政建设就有了保障。所以,会计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特别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提高会计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

总之,无论是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还是在开展财务管理、财政工作和加强廉政建设中,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的基础性作用,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管好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在座的各位领导也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本单位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三、用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财务会计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会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人员必须认清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忠于职守、依法履责,为开创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一)进一步贯彻执行《会计法》,强化会计监督。深入贯彻《会计法》,夯实会计基础,加强会计监管,整顿会计秩序,提升会计质量是今后会计工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会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目前,造假帐、编假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屡禁不止,正常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为此,必须进一步依法加强会计工作,坚决打击制假造假行为,切实加强会计监督,在会计界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养成“遵守准则,不做假帐”的高尚品格,全方位、多层面加强会计监管,深入贯彻执行《会计法》。对于违犯和严重违犯会计法规的要坚决依法处罚。一是通报,要公开通报违法单位及有关责任人;二是吊证,会计人员违法违纪的,要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从业,情节严重的将终身禁入;三是罚款,对违法违纪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该罚款的都要依法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四是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不仅通报、吊证和罚款,还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于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总之,要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和专项检查,打击制假造假行为,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二)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是《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其目的在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所谓规范会计行为,就是每个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从确认、计量、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都应当依据《会计法》等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实施管理和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就是要求单位会计部门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和报告,必须是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不得有丝毫的虚假。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通过规范的会计核算和有效的会计监督,把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全面、真实地反映给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是每个会计人员的最基本的义务。因此,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进行投资决策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会计资料也是各经济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和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依据,如果不能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就会影响各利益体之间的公正分配,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必须依法规范会计工作,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充分地发挥会计在改善经营管理,进行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是说,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单位会计工作是否依法进行负有法律责任。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的会计机构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处理会计事项的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之间实质是一种委托授权关系。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签章,这就表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承担了法律责任。当然,会计工作毕竟是由会计人员具体操作和承担的,而且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单位负责人不可能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和提供的资料全面掌握和了解,尤其是会计事项的处理,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帐簿的设置以及核帐、对帐等。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的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直接代替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而是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制约制度,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保证办理会计事项的规则和程序能够有效控制违法、防止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

(四)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行为。会计人员是“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基本保证。会计人员是会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所谓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上述内容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做假帐”,这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也是《会计法》最基本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当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执业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自律自重,做到依法理财。近年来,会计业务培训在不断加强,广大会计人员对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很高。但在加强会计业务培训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当好家理好财,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因此,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是会计行为得以规范,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一项重要保证。

(五)进一步强化会计基础性工作。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的根本和基础性环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为会计工作的突破口、着力点,努力实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全面达到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的标准。为了加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我局专门组织会计专业人员编写了《*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操作实务》一书,现已印发给你们,其目的就是用以规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今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各单位必须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学习,不得无故缺席,并注重培训效果。培训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操作实务》的要求和方法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会计核算、会计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进行一次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09年我局将组织专人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及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六)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会计法》将会计职业道德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和规范,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在某些不健康的消极因素影响下,其价值观、道德观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会计人员放弃职守,知情不报、出谋划策、通同作弊、弄虚作假;有的会计人员利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故意伪造、变造隐匿会计档案、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必然扰乱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会计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保守秘密。树立公仆意识,增强会计理念,不图私利、不做假帐,不违规违法,做一名真正的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会计人员。

同志们:“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希望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广大的会计工作者认真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学习会计业务知识,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搞好会计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推动和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