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项目工作大会领导讲话

时间:2022-03-31 04:03:00

蚕桑项目工作大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月7日县委书记指出:“蚕桑项目建设一是要稳步发展,基地质量要高标准,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搞好技术服务,三是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链接。”为落实这一精神,县委、政府召开这次以训代会的蚕桑项目工作会议。经过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的。去年月11日,我们在这里召开了“全县东桑西移项目建设工作暨蚕桑生产技术培训会”,议题是“为什么”要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今天,我们再次在这里召开全县蚕桑项目工作会,主要是安排部署“怎么样”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培植蚕桑产业。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过去一年蚕桑项目工作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乡镇和农业、林业、商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蚕桑基地规模从小到大,蚕桑养殖生产从无到有,“东桑西移”项目从争取到批复,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年秋冬,我们克服采购桑苗难和价格贵的困难,通过农户出一点儿、政府补一点儿的办法,调回优质嫁接桑苗1300余万株,新建蚕桑基地2万余亩,其中千亩以上的乡镇9个,它们是:香口、景阳、六郎、夹河、涧池、观音、马安、河夹、安家,500亩以上的乡镇3个,它们是城关、土门、羊尾,300亩以上的乡镇2个,它们是上津、关防;300亩以上的村27个,桑园增长幅度位于全省前列。虽然受春季干旱、夏季洪涝等灾害影响,但已成活的桑树长势良好,秋季每4—5亩桑园仍可养1张蚕,实现当年建园当年养蚕。同时,为了保证良种桑苗供应,今年新建杂交桑繁育基地501亩、嫁接桑苗100亩,长势良好,可出圃优质桑苗2800多万株。

(二)养殖示范成效明显。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养殖服务,蚕桑示范户积极性高涨,养蚕效益明显提高。有蚕桑基地的15个乡镇共培植蚕桑生产示范户346户,养蚕479张,张蚕平均产茧35.5公斤以上,最高张产茧量达到51.5公斤,达到中上等水平。安家乡养蚕50张,张平产量均在38公斤以上;涧池乡涧池村周荣养蚕3张,每张产茧47.5公斤;河夹镇坪沟村孙天龙创下了1张蚕产出51.5公斤蚕茧的记录。示范户的养蚕收入逐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安家长岗岭村毛德均去年建桑园8亩,早秋养2张蚕,晚秋又养2张,仅一个多月养蚕收入达到3400多元;城关四堰坪韩小艳年秋季建桑园13亩,今年秋季养蚕30张,收入2.3万元;河夹镇坪沟村张文龙2004年发展桑园3亩,年开始见效,现在每年养蚕10张以上,收入1万余元。

(三)技术培训稳步推进。我们利用阳光工程和农广校培训项目,聘请外地蚕桑专家授课、派技术人员外出学习、举办养殖技术操作培训、发放技术光碟等形式,培训农业蚕桑技术人员120人、蚕桑生产户800人。等乡镇采用专家授课、观看光碟、现场示范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34场次,培训蚕桑生产户700余人。农业局利用春蚕养殖期间,组织15个乡镇农业中心技术员和部分蚕桑示范户在城关四堰坪、河夹坪沟参加了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秋季又在安家、河夹、夹河等地开展小蚕共育技术培训,初步实现养蚕技术本土化。

(四)服务体系显现雏形。县政府成立了“东桑西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蚕桑产业总体规划、项目管理、职能协调等日常工作;农业局负责蚕桑养殖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和蚕种、蚕具、蚕药供应;林业局负责蚕桑基地建设和管理;商务局负责“东桑西移”项目申报争取、龙头企业引进和蚕茧市场监管;有蚕桑基地的乡镇均成立了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乡(镇)蚕桑管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五)“东桑西移”项目得到批复。经过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商务部门的积极争取,今年9月,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复郧西等50个县(市)为年全国“东桑西移”项目县,这标志着我县蚕桑生产发展正式与国家蚕桑产业政策接轨。“东桑西移”工程虽然首期扶持仅200万元,但能通过这个工程的实施,从而带来项目、企业、信息等资源进入,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与农业、林业、商务等部门尽职尽责、优化服务分不开;与广大干部群众示范引导、辛勤工作分不开,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其可贵,有五个方面值得珍惜。

1、领导重视是组织项目实施的可靠保证。卢书记多次向省政府、省商务厅汇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情况,并要求县蚕桑项目办全力抓好蚕桑生产,并在9月8日《郧西创业成功人士共谋发展联谊会》上明确指出,今后我县农业产业以发展蚕桑和香椿为主,10月7日又作了重要指示。冯县长自去年9月亲自带队到陕西旬阳、镇安等地考察蚕桑产业以来,多次召开县政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蚕桑工作,今年在新加坡学习期间,非常关注蚕桑生产发展,回县短暂十来天仅检查蚕桑生产就跑了十多个乡镇,要求领导小组认真扎实推进蚕桑项目工作。县委副书记郑文成、人大常务副主任李功益、政协主席李明顺、人大副主任樊学庭、王宏模、县政府副县长谢守斌、县政协副主席毛强等领导高度重视,经常视察项目工作。一些成效明显的乡镇政府已把蚕桑作为新型重要产业来办,大多数乡镇书记乡长重视程度很高,真正将蚕桑列为乡镇工作的主要内容,书记乡镇长做到逢会议必安排、逢农户必宣传、逢基地必察看。

2、政策机遇是加快项目建设的坚强后盾。年商务部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年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批万亩以上的蚕茧生产基地,东部地区的茧丝加工企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中西部发展,并由国家公共财政给予每个万亩基地不少于200万元的支持。同时,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项目相继批复实施,其中涉及蚕桑生产的有8个乡镇,投资达到1500万元以上,此外退耕还林、库区移民、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都可以向蚕桑生产倾斜,这些政策和项目的实施都成为蚕桑生产发展的坚强后盾。

3、部门服务是推进项目落实的重要前提。农业局成立了蚕桑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全县养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养蚕物资配套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周到、优质、成熟的技术服务,农户的养蚕水平不断提高,效益明显,农业服务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部门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加强了蚕桑基地建设和验收工作,确保了基地建设质量。商务部门通过积极努力,实现了“东桑西移”项目批复,“东桑西移”将成为我县蚕桑产业的名片,名扬全国。宣传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宣传蚕桑生产典型和产业政策,提高了干部群众对蚕桑的认识水平。财政、扶贫、工商、信用社、妇联、物价等“东桑西移”成员单位也各尽其责为蚕桑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资源优势是促进项目发展的有利基础。我县属副热带北界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800mm,年均气温15℃,一年中有8个月的时间适宜蚕桑生长发育;全县坡耕地面积大,广阔的耕地可以栽植桑树;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蚕桑生产时期短,技术统一,老年人、妇女均可参与生产;蚕桑养殖场地充足,农村空房、旧房较多,发展立体化、规模化养蚕生产切实可行;部分乡镇有柞蚕养殖经验和蚕桑养殖习惯,农业、林业技术服务网络健全,技术比较成熟,这些资源优势都为我县蚕桑项目发展奠定了基础。

5、县乡扶持是实现项目增效的激励手段。一是县政府筹资300万元用于年新建基地的桑苗补贴,并出台了方格簇买一送一、蚕具补贴等扶持政策。二是利用退耕还林、扶贫村建设和小额信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蚕桑基地建设。三是乡镇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鼓励蚕桑养殖生产。景阳、夹河、羊尾、涧池、观音、马安、安家、河夹等乡镇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对农户每养一张蚕给予200—600元的“以奖代补”蚕具补贴,解决了农户养殖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蚕桑项目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发展思路不清晰。当前,我县蚕桑发展正处于重要关口,有的干部认识模糊,没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把指导群众当负担;有的缺少统筹安排,发展没规划、生产没计划、临时乱指划;有的宣传引导不够,重栽轻管、重栽轻养的现象十分突出;有的组织领导不力,建设上千亩桑园,养几张、十几张蚕,甚至一张未养,这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问题。

2、基地建设标准不高。去年发展的2万多亩桑园大部分是比较好的,但也有部分桑园地址选择和建设质量不尽人意,有在河滩、荒山、陡坡上建桑园的,缺少营养,桑树生长一年也不到0.5米,与好田好地中长1.5米以上差别较大;绝大部分没有按挖窝开槽的技术要求栽植,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仍采用“一锄头一窝苗”的方式,加上春季干旱,桑苗成活率低,发芽缓慢;有个别地方去年桑苗假植到现在,从浙江调回每株0.6元的桑苗,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非但没发挥效率,还对蚕桑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将桑苗栽到孤山野洼、荒无人烟的地方,即使桑叶产量再高,采叶不方便,特别是大蚕期需叶量大,不利于养殖生产。因此,今年的桑园建设一定要高起点、高质量,要求好田好地、相对连片,对基地质量差、没有积极性的地方可以暂时不发展。

3、桑园管理不到位。今年,多数没有按技术要求落实桑树截干、追肥、除草等管理措施,造成桑树死亡或不能发挥正常的效益。特别是去年套栽在麦地中的桑苗,麦黄时受高温蒸烤,加上秋季套种苞谷等高杆作物,桑苗成活率低、长势差,个别村平均成活率仅为46%;有的桑园草荒严重,草比苗高;有的没有追肥,产叶量低、叶质差,不能发挥生产效益;有的只栽桑不管理、不养蚕,只是为了套取退耕还林政策。

4、技术力量不充足。按照分工,农业部门负责蚕桑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和养蚕物资供应等工作,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骨干,但由于蚕桑示范户非常分散,有限的技术力量,不能满足今后养殖生产服务需要;林业部门负责蚕桑基地建设和管理,由于技术力量不足,服务力度有限。

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面完成蚕桑项目新的年度工作任务

(一)要积极营造东桑西移工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卢书记在10月7日召开的县委常委会上讲的三点要求,请大家务必牢记。冯县长9月12日和23日在视察涧池、夹河、城关等乡镇蚕桑生产时指出“种桑养蚕的收益比粮食来的多,应对灾害能力强的多,它符合山区特点、生态需要和农民增收的要求,要广泛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把蚕桑产业作为提高抗灾能力的重点产业来发展。”请大家仔细体会。8月28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了林业局关于全县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汇报,会议认为发展蚕桑符合郧西县情,要求以产业化发展思路来谋划“东桑西移”项目建设,请大家坚定发展信心。可见,当前我县发展蚕桑生产形势十分有利,有国家批复的“东桑西移”、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项目支撑,有县四大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有蚕桑生产典型的示范引导,各乡镇要站在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负责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机遇,切实抓好“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和蚕桑生产发展工作。

(二)要科学规划“东桑西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基地建设。根据《商务部关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通知》(商运发展〔〕19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十一五”期间蚕桑发展以中东部低山地区为主,构建十漫高速路、郧羊路、观大路和汉江沿线4条蚕桑产业带,通过3—5年的发展,全县蚕桑基地总面积达到8—10万亩。年新建基地3万亩,各乡镇要按照年初下达的计划,高标准地落实到位。

2、配套建设。年建设养蚕大棚150个,每个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50个,每个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推广方格蔟150万片;引进1家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的蚕茧加工龙头企业,当蚕茧产量达到200吨时引进一家缫丝企业。同时,为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新建500—600亩优质桑苗繁育基地,年提供种苗2000—2500万株,经过2—3年发展,力争将我县建成中西部地区优质桑苗繁育基地。

(三)要突出抓好当前蚕桑生产。

时间已到秋冬,适宜蚕桑生产的季节已经到来,时不我待,必须迅速开始进入紧张工作。

一是狠抓基地建管。基地建设管理是蚕桑生产发展的基础,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从基地建设管理入手,加强组织引导,扎扎实实地推进蚕桑生产发展。要选择好基地。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好田好地和规模经营”的要求,在抓好桑园补植的基础上,年计划新建蚕桑基地3万亩,各乡镇已落实面积27892亩,其中杂交桑22440亩,嫁接桑5452亩,涉及15个乡镇137个村。桑苗以丰驰杂交桑品种为主,该品种具有成园快、产叶量高、叶质好等优点,但对水肥要求也较高,新建基地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地力较好的坪地、梯地。拟建的桑园不得选在25度以上的斜坡地、退耕地和二荒地,不得采用“一锄头一窝苗”的方式栽植桑苗,不得在新建桑园内套种小麦、油菜、豌豆等作物。要规范好栽植。县蚕桑项目办已根据各乡镇、村的上报基地情况,制定了《蚕桑基地建设方案》,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方案运作。要调运好种苗。桑苗统一由县蚕桑项目办调拨,实行调拨单管理,各乡镇于11月5日开始调苗,11月20日结束,乡镇、村调苗时必须在3天前与蚕桑项目办约定,以便取苗和验收。桑苗验收由蚕桑项目办牵头,从林业局、农业局抽调技术人员与各乡镇、村调苗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拟调桑苗进行现场验收,地径0.4cm以下、未木质化的桑苗不得接收,否则不予补贴。林业、农业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未经蚕桑项目领导小组批准,外地桑苗不得进入我县,以防疫病进入和品种混杂,对私自调入的桑苗一经发现全部没收,并取消该单位蚕桑基地建设所有补贴。桑苗实行就近调运,运费由各乡镇负责。要及时上缴苗款。各乡镇的桑苗款要在11月底以前按杂交苗0.15元/株、嫁接苗0.50元/株全额上交到蚕桑项目办,县级桑苗补贴款直接拨付到乡镇。要验收好质量。在栽植桑苗期间,各乡镇要派出乡镇干部和农业、林业技术人员到村、组、农户和地块进行现场指导。县蚕桑项目办将组织专班不定期到各乡镇检查,对组织领导不力、桑园建设质量不高的进行通报。基地建设完成后由林业局负责逐村逐地块的验收。要管理好桑园。各乡镇和农林业部门要及时组织农户,对现有桑园缺苗的进行补植,否则明年将取消退耕还林补贴,并按技术要求施冬肥和春伐,以提高春叶产量;对新建桑园要做好越冬保墒和春季定干,提高成活率。

二是优化技术服务。要按照标准化、高效益的基地建设要求,严把基地选择、开槽回填、栽植保墒、定干施肥关。从现在开始,农业部门要向蚕桑生产主要乡镇加派技术力量,担负起蚕桑基地管理和养殖技术服务的重任。基地管理由乡镇组织,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重点抓好定干、追肥、除草等关键环节;各乡镇要抽调部分乡镇干部和农业、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蚕桑技术服务专班,加强蚕桑养殖技术培训和养蚕示范户的培育,实现养殖技术服务本土化。林业部门要调剂与蚕桑基地建设配套的退耕还林指标,按照政策要求认真做好蚕桑基地的规划、建设和验收工作,补贴兑现要与养蚕张数挂钩。商务部门要积极协调好蚕茧收购工作,并尽快确定1—2家蚕茧加工企业,在3000亩以上的基地乡镇设立收茧站,农业部门可以优先参与收茧站建设和经营,明年春季以前完成烘茧站建设任务,确保农民就近销售鲜茧。发展蚕桑的乡镇要建立2—3个蚕桑生产规范化管理基地,组织蚕农进行技术培训,要进一步完善蚕桑服务机构,发展小蚕共育户和产业协会,实行有偿服务,确保每个蚕桑重点村有一名养蚕技术员。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①用活用足已有政策条件。充分利用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政策机遇加快万亩蚕桑基地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项目要与“东桑西移”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项目所涉及到蚕桑基地建设的乡镇要认真组织,确保建设质量。林业局负责调剂退耕还林指标,对年新建的蚕桑基地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3亩桑园比照1亩退耕还林进行补贴。对发展蚕桑好的村,在确定新的扶贫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时,优先列入计划。对只栽不管、不养的,敷衍应付的,必要时可以取消退耕还林补贴。②各乡镇要变通一些途径,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支持本乡镇蚕桑产业发展。③扶持对象。一方面要继续执行全面扶持政策。县政府将建立蚕桑发展基金,对贡献大、发展快、效益好的部门、乡镇、村和农户实行重点奖励和扶持,继续实行桑苗补贴和方格簇买一送一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养蚕户快速、高效发展。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万亩乡、千亩村、重点户。将在500亩以上的村配套建设小蚕共育室1座,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扶持户有桑园5亩以上、年养蚕10张以上的示范户建设养蚕大棚1个,增加养蚕批次,提高经济效益。

(四)要脚踏实地把我县建设成部级蚕桑基地。

“东桑西移”项目已经批复,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项目已通过评审,退耕还林延长一个兑现期,这些政策和项目为我县蚕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整合项目、资金和信息资源,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步伐,加强技术培训,优化生产服务,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力争把我县建成部级优质蚕桑基地和丝绸出口基地。

三、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坚定不移地推进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东桑西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服从大局,各负其责,为“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和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从现在开始,“东桑西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成员、项目办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分工负责,包联到乡镇、到基地,实行目标考核。农业、林业、商务等部门要安排一名领导专抓“东桑西移”项目和蚕桑生产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蚕桑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力度,由主要领导亲自任组长,抽调工作能力强的党委或政府成员任副组长,并在党委、政府分工中要适当考虑,要定责放权,要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认真抓好“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和蚕桑生产服务工作。一把手要重视,分管领导要认真作为。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东桑西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责,切实参与到“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和蚕桑产业发展中来。农业部门要加大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力度,技术力量要向蚕桑生产主要乡镇倾斜,服务蚕桑生产比例要占农业“以钱养事”经费的60%以上,要加大对苗木、蚕种、蚕具及蚕药的市场监管,禁止伪劣、带毒桑种和蚕种进入我县;林业部门要用活退耕还林政策,加强蚕桑基地的设计、建设、验收工作,服务蚕桑发展,协助农业部门做好养殖工作;商务和物价部门要按“东桑西移”项目建设要求,做好项目的汇报、实施和验收工作,要严格鲜茧收购资格证书的审批程序和管理,严厉打击无证收茧、压级压价等违法行为;国土部门对养蚕户新建小蚕共育室和蚕房的,按新建临时工棚用地程序优先审批,并在政策范围内减免税费;财政部门要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加大农业“以钱养事”经费预算额度,充分调动农技人员服务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县扶贫、发改、水电、交通、科技、民政、金融部门要将蚕桑生产作为重点扶持项目,负责在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种桑养蚕的产业政策和典型事例,为蚕桑生产大造舆论;教育部门要将种桑养蚕专业知识纳入初、高中实用技术教学计划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培训内容;各级妇联要组织和发动广大妇女争当种桑养蚕致富能手;公安、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依法打击破坏蚕桑生产、收购、经营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其他县直各部门要将蚕桑生产作为各自扶贫点的富民支柱产业来抓,努力形成全县上下齐抓蚕桑、奔小康的整体合力。

(三)健全奖惩机制。县政府将建立蚕桑产业考评奖惩机制,对乡镇“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和蚕桑产业发展情况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总兑现;对在蚕桑基地建设管理、养殖技术服务、典型示范引导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将蚕桑产业发展与干部的晋升、调动、评职和奖金挂钩。在年蚕桑生产服务中,农业、林业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县政府决定在表彰先进的基础上,另外奖励给农业部门电脑20台、林业部门电脑10台,进一步提高乡镇农业、林业部门的服务水平。

同志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一定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好“东桑西移”项目,为我县蚕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