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体现在教育名城建设

时间:2022-07-14 03:33:00

先进性体现在教育名城建设

市委、市政府去年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把南京建设成为全国教育名城”的目标。建设教育名城,既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怎样实现“教育名城”的目标,回顾我市教育发展的成就,总结先进性教育的经验,我们感到,必须遵循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的论述,紧扣“两个率先”,立足优先发展,着力深化改革,落脚执教为民,用先进性建设推动教育名城建设,用教育名城建设的成果体现党的先进性。

一、建设教育名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坚持党的先进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教育名城的目标,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优先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教育名城,就要自觉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和战略,大力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与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需求的矛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回顾“十五”,教育优先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全市实现了“两个提升、三个翻番、四个百分之百”,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成为南京加快发展的最大品牌之一,成为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发展成果之一。“两个提升”,就是素质教育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三个翻番”,就是农村教育综合投入翻番、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人数翻番、优质教育资源增长翻番;“四个百分之百”,就是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免费教育达100%,城乡“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享受政府助学达100%,中小学信息技术“校校通”达100%。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实现了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南京教育整体上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实现“教育名城”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必须以先进性建设为动力,以新的实践为举措,着力于“名城建设”的内涵发展,为南京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此,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素质教育深化工程、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工程、农村教育提优工程、教师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和安全保障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工程、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程等“八大工程”。这“八大工程”,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和战略,它的实施,将奠定名城建设的基础,确保名城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预期,“名城建设”八大工程的实施,将能从整体上充分释放教育资源存量潜力,扩大教育资源增量规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得以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将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名城建设内涵将变成现实,南京的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二、建设教育名城,必须坚持执教为民,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在建设教育名城中,是否坚持执教为民,是对我们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检验。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把教育为民、教育惠民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执教为民作为我们奉行不变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对那些政府关注、社会家庭关心、教师学生期盼、教育发展需要、客观条件允许、解决能力具备的教育实事,我们不遗余力地率先去做。对那些客观条件尚不允许、解决能力尚不具备的事情,如一些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以人民群众是否赞成、是否满意为依据,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使教育工作得到全市人民群众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坚持执教为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工作上。近几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进“中小学卫生饮水工程”;购置百辆农村“校巴”;实施“农村小学提升工程”、农村学校“六有工程”、“振兴初中行动计划”;开展“农村寄宿制小学”试点工作;开办“名师解忧”、“空中课堂”、“在线网校”、“成长不烦恼”等公益性教育服务;开设“爱心班”,对家庭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向义务教育阶段“低保生”发放“助学券”,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教生”实行免费教育,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低保”家庭子女减免50%的学习费用,对未列入“低保”对象但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采取“奖、减、免、缓交”等措施,对外来人员子女就学实行“全接纳”和“同城待遇”,保证外来工子女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等等。这些教育实事、好事,使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实惠,使教育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使南京城市的影响力获得了新的提升。

回顾我市教育为民的成功实践,我们感到,坚持执教为民,把党的先进性归结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是我们建设全国教育名城的首要价值选择。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面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我们一定要坚持教育为民的宗旨不动摇,把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作为第一信号,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扎实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全国人民多年的热切期望,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从今年开始,全市分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我们一定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实做好。二是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发展,促进和谐南京建设。进一步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接受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助学制度,进一步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全接纳”和“同城待遇”政策,保证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失学。进一步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使全市人民从教育的公平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三是增强教育发展的多样性,使教育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家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学生多样化的人生目标需求。

三、建设教育名城,必须体现“三个面向”原则,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顾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历程,在诸多困难面前,我们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动摇,用实践为素质教育求解,初步走出了具有南京特色的素质教育发展新路。1985年,我市在全国较早开始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探索。当时琅琊路小学的“三个小主人”模式、北京东路小学“不背书包的星期六”、游府西街小学的“三园”建设、凤凰街小学的创造教育、南师大附中的“分层次教学”等,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2000年,我市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总体规划,制定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20项工作目标。提前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和“做中学”试验;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在艰苦探索中寻求突破。2003年以来,我市素质教育开始向纵深推进,开设了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推出了“小班化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了“中小学生才艺拓展计划”,进一步强化了中小学“五室”建设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出了《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初中生成长记录册》、《高中教育绩效评估方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同时,我市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并得到外界特别是一些国内知名高校乃至世界名校的认可。前不久,我们又整理出南京市学校素质教育的9条基本经验和30个素质教育实践案例,推出典型、列出菜单,供学校选择性学习借鉴,受到了重视和好评。

列宁说过:真理是一个过程。素质教育也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反复漫长的过程。建设教育名城,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尽管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阻力重重,困难多多,但是,我们仍应坚定不移的推进素质教育。清醒、理智、务实、坚定,这些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品格,仍会继续转化为我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毅力。在建设教育名城中,我们将继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理念,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育为先”,着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因材施教,开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国际视野,满足学生多层次人生目标追求,卓有成效的实践素质教育的宗旨。

四、建设教育名城,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市的教育发展,同样得益于教育的改革开放。多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们全方位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拓展出了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从“以县为主”到发展民办教育;从境外教师培训到招收外籍学生前来留学;从校长“公选”到新教师录用“凡进必考”;从鼓励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到实施农村教师“优岗计划”等等,改革成为我们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教育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靠改革,教育名城建设,依然要靠改革,而且要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革。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名城建设,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坚决冲破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革束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革除影响教育发展的人为障碍。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水平,我们都要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充分激发推进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和有效地利用行政、市场、社会资源,着力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使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推进教育名城建设,深化教育改革,贵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落实。“十一五”期间,在全面推进教育各项改革的同时,我们将重点推进深层次教育改革。一是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内外一批学科前沿的发展成果,结合我市实际,创建一批重点学科、骨干专业、精品课程和具有南京风格的高质量教学模式,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依法进行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聚天下之资源,办天下之学校,育天下之学生”,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学局面。三是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校本建设,充分发挥校长依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文化个性发展,增强学校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四是推进南京教育开放,提升南京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建设教育名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德能兼备的师资队伍

所谓教育名城,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因教而名,而教育又因校、因师、因生而名。名校、名师、名生应当是教育名城的主体支撑,师资队伍是建设教育名城、加快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南京素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办学传统源远流长,历来学子云集、名师辈出,以发达的教育闻名东南、影响全国,近代又诞生了陶行知、陈鹤琴等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建设教育名城,既要继承南京教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又要发扬南京教育放眼世界、争创一流的宏大气魄,把锤炼名校、名师等“南京特色”作为重点工程,建设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名牌学校,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杰出教师,打造一支勇于开拓、善于管理的名校长队伍,让特色教育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建设教育名城,关键也在教师。实施“教师兴校”、“人才强教”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我们提出了“三要八不准”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师德师能,为人师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提出:教师为人师表,党员为师之表,把“三高”即“思想上高素质、业务上高技能、人格上高信誉”作为教育系统的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发挥党员教师的表率作用。我们全面推行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完善教师“凡进必考、凡进必训、择优录用、能进能出”制度,切实提高师资的水平和质量。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出“宁可少盖几座楼,也要拿出钱来提升教师队伍”,在普遍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同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每年还选送优秀教师到境外进修深造,并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我们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实施了“教师优岗计划”,对任教工作量饱满、教育教学质量高、获得普遍好评的农村和普通学校的骨干教师给予相对优厚的待遇或奖励。我们实施了“四五园丁”工程,培养名校长、名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专家型的教师人才。目前,全市小学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2%,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8%,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6.8%,并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为全市教育发展和名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国领先,是教育名城建设的标志性指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大师资建设的力度。从2007年开始,中小学新进教师全面实现本科化,到“十一五”末,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达到7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中教师达到1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具有国际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数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实施新一轮“四五园丁工程”,全市中小学,新增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50名,市级名校长50名,市学科带头人500名,市优秀青年教师500名。同时,选拔1000名骨干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到境外高等院校、知名中小学担任访问学者、进修深造和挂职锻炼。培养一批德艺双馨、教有专长、在全国具有较高声望的名校长、名教师、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