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和谐城市

时间:2022-06-11 07:18:00

努力建设和谐城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市同全国各地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呈现出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好局面。但由于多种因素,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市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老工业基地和边境省份,抓好和谐社会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振兴步伐、保持全省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更为重要和紧迫。建设和谐**市,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必须承担的重大历史任务。进入“十一五”时期,我们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坚持从省情出发,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明确思路、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努力建设和谐**市。

一、加快经济发展,打牢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减少和消除贫困现象,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都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努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当前,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三农”工作扎实开展。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供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加强“三农”工作都是建设和谐**市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力量帮助搞好新农村试点乡村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扩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加快发展畜牧业,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农村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建设,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二是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生产提速增效。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振兴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财政收入增长。我们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契机,做大做强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工六大产业,支持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步伐,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带动全省工业生产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繁荣经济,扩大就业容量,增加职工收入。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着力推进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推进以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9%,实际利用外资、省外资金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经过努力,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同步协调快速增长,创199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人民的创业热情,形成了同心同德促振兴、求和谐的良好氛围,也增强了我们解决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只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推进和谐**市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抓好事关民生的大事。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达到23亿元;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合理调整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省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全部兑现了县(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津贴补贴。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7%。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多、城乡贫困人口多,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把扩大就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8.6万人,28.3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被纳入低保范围并实现了应保尽保;努力做好扶贫解困工作,通过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帮助25万贫困群众落实了脱贫措施,通过推进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14.1万户特困职工家庭实现脱贫。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就把谁放在心上。我们努力实现好人民利益,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群众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同感普遍增强。

三、发展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我们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建设和谐**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切实抓紧做好。一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举办领导干部学习报告会,组织专家学者“送理论下基层”,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推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用革命和建设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以爱国、奉献、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推进树立“新世纪**市人”形象活动,以举办俄罗斯年为契机,倡导文明言行,普及礼仪知识。突出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倡导形成文明道德新风尚。三是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大力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成就,宣传各地各部门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全省营造了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的浓厚氛围。

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我们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大了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巩固扩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设立各级政府助学金,112万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保障人民健康。推进33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扩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办好扶贫医院、扶贫门诊、扶贫病房、平价医院等惠民措施,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扎实推进边疆文化大省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广泛开展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今年新建60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活动场所、装备200个乡村图书室的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加快环境治理和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针对油城、煤城、林城的不同特点,推进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经济转型。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积极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发展。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快了生态省建设步伐。

五、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努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水平。二是以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围绕强化基础、完善功能、扩展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制定15个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总结推广了“阳光办案”、信访听证会等经验。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及时解决了各种热点问题,全省上半年信访总量同比大幅度下降。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突出抓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平安县(市、区、局)比重达52%,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五是强化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整治,全省上半年生产事故起数、死亡和受伤人数都比同期有所下降,尤其是煤矿安全生产切实得到了加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把建设和谐**市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努力增强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建设和谐**市重心在基层的实际出发,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省干部队伍中形成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清正廉洁、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和谐**市建设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