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

时间:2022-06-07 08:54:00

一、教材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是本课重点。从思想教育的目的来说,是教育的落脚点,从教学要求来看,它是本节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本节基本观点的基础,而学好本节又是学习本课的根本目的。因而,能否把握“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关系到全课教育的收获。

二、基本观点及概念

1、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青少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少年学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5、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6、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从中国最大的实际——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三、重点难点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主观要符合客观,人们的思想意识要如实地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不能客观符合主观,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取舍或剪裁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这里的“实际”,非片面的实际,而是许多事实的总和,是多方面的客观实际;非静止不变的实际,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从主观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是经验主义,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主观认识脱离当地的客观实际。主观主义还有其它一些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方法论原则,依据的世界观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懂得了这一观点,那么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该问题是本课重点。必要性有三点,头两点虽然也贯穿了哲学道理,但都比较具体,而在它们基础上叙述的第三点理由,完全是从世界观高度来分析的,具有中心的地位和总结的性质。在第二点理由中,涉及到一个知识点: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针对不同的事物来说,彼此都是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差别,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决定我们的思想,这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叫做具体的统一,它是从空间上来说的。

“历史的统一”是指针对一个事物来说,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的每一阶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种统一就叫做“历史的统一”,它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因此,我们说的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该问题是本课重点。理解了该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来解释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习哲学的目的。而且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本课从基本路线符合国情、符合实际因而是正确的方面说明了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思想教育力度较大。

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世界观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制定适合我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说,坚持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就是正确的,就会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这样就体现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它是从国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出来的,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事实证明,在党的路线方针的引导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因此,青少年要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这样才能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本课重点。认清这一问题可以带动哲学基本问题的学习,把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引出来,指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主要的方面。另外,掌握了该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更好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是范缜的《神灭论》中提出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以及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世界不是神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是王守仁的“心外无物”,以及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在后者的观点中,物质的存在与否由意识来决定,因而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由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可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对于刚刚学习哲学知识的高中生来说,还没有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以往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得出了关于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克服了旧哲学割裂唯物论和辩证法,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产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服务,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而且,它具有实践性,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得到发展,强调用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斗争,它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能够更好的指导人类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不同于以往的旧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体现在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上,是既唯物又辩证的。它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高级形态,它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不是把物质的具体形态作为世界本原(朴素唯物主义),就是抹煞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自然观上是辩证的唯物的,而且在社会历史上尤其如此,因而也就彻底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更能指导人改造世界,给人提供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青少年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该问题是本课重点,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把唯物主义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懂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可以在实际中做到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价他人、事物及自己,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自觉宣传唯物主义,抵制唯心主义的影响,同有神论彻底划清界限,在与唯心主义、主观主义斗争中不断坚定立场。

四、易错易混知识点

1、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仅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而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但是它们一是过分迷信书本,一是过分迷信自己狭隘的经验,不能够等同。

五、例题练习

1、“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依赖于物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主观与客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正确答案为C。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事物反映时,会出现不同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有对有错,其原因是()

A、观察角度不同

B、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使人们认识事物受到限制

C、人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不同

D、人们已有知识的数量和性质不同

正确答案为ABCD。

3、据有关方面预计,到2010年,很多方面的知识将出现爆炸性的突破和发展,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加了3~4倍,而2050年时人们运用的科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而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这说明()

A、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还在迅速增加、深化

B、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无论从广度上说,还是从深度上说,都在不断的发展。

C、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永远不可能被人类完全认识

D、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虽然不断增加,但总是有限的。

正确答案为ABD。

高考题萃

高考政治之唯物论部分之辨析题部分

(2004·广东)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11分)

分析:这是一道哲学常识的辨析题,此题是以人与自然关系这个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来设计考题的。回答此问题第一步,要回答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满足人的需要,这是结合材料做出辩证分析,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步用原理去分析错误所在,回答出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是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种客观性不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消失,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这个说法错误。辨析题的核心解法是分层次,分析题目所包含的意思,分别对其正确的加以肯定,并说明理由;而对其错误的加以否定,再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满足人的需要。(5分)

(2)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世界,是以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为前提的,这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消失;(4分)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2分)

测试

选择题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人们通过这些精密仪器把感觉器官武装起来,但是,通过精密仪器武装起来的感觉器官的活动,始终都不能通过感觉的门坎之外,这主要是因为各种精密仪器

A.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机械反映

B.不可能观察一切事物

C.只是扩大了人的感官活动范围

D.歪曲反映了客观事物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C.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上述这段话主要强调

A.意识对物质的依赖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精神有时也决定物质

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因此

A.唯物主义者必须能做到从实际出发

B.唯心主义者总是从主观出发

C.只要从实际出发就不会犯错误

D.要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5.近代科学产生之后,科学幻想层出不穷。这种科学幻想

A.是根据已知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进行的想象

B.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C.是人脑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因为

A.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从实际出发

B.掌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决定作用

7.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这是因为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够认识的

B.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是发展变化的

D.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自己的特点

8.没有人脑肯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

B.人脑可以产生意识,但必须是健康的人脑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人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各有不同

9.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10.某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购置了一台高档电脑,但由于不会使用只好将它封存起来。后为,学校花几百元买了学习机,作为教学辅助设备受到师生的欢迎。这告诉我们

A.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与解析

答案:1、C2、B3、B4、D5、A6、C7、B8、A9、A10、C

解析:

1、这题的主要意思是说精密仪器再精密,最终还是要通过感觉器官来形成认识,精密仪器不会形成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所以AD是错误的;B项明显是一个错项。正确答案是:C。

2、D项不符合题意,巧妇的“巧”,说明已经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是题目里最想表达的意思是,巧妇再巧,无米也难以为炊,说明人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B。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物质世界,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D项明显是错误的;C项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B。

4、AC两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唯物主义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项与题目无关。正确答案是:D。

5、科学幻想也是一种意识,当然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B项是错误的;D项与题目无关;因为是科学幻想,所以不是歪曲反映,C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A。

6、这题主要是考察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ACD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C。

7、这题主要考查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运用,ACD都不准确,正确答案是:B。

8、这题涉及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出现问题,主要是对一些说法的理解有误,虽然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如果认为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或是人脑可以产生意识,或是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等说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里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光有人脑不会有意识,只有在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才会产生意识。通过这些分析,很显然BCD不符合题意。只有A项是正确的。答案:A。

9、这题看起来简单,如果对物质和意识及其区别没有一个完整、准确地认识的话,很容易出错。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电场磁场就是无形的;C项是错误的,物质和意识都是运动的;D项的物质实际上说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也不对。所以正确答案是:A。

10、高档机器不适用,低档机器正合适,题中的材料很显然告诉我们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不能盲目地求大求新,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也不太全。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