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3-01-04 08:29:54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对《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进行探讨。指出目前《建筑设备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生态文明、环保意识、团队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成为“知知识、知方法、知成长、知社会、知发展”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以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设备工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专业素养

1《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简介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建筑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建筑采暖与通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内容。是高等本科院校三大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内容,这三大专业在一门课程中分三大模块体现,共48课时,知识量巨大且不容易讲清楚。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课堂教学40学时,随课程实践8学时。根据高校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OBE教学理念后,结合社会与市场实际需求,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三个层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方面的识图知识和施工工艺,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和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能稳中求变、求新,使学生们逐步适应工程思维模式。再从课程知识点的来源和发展、技术应用、产业和市场中发掘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同时强调个人专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能严谨、认真、合规的对待每一项工程,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管理与创新能力。本课程开课时间在第五学期,前置课程有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等课程,后续有工程计量、工程估价等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2《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技术性、实践性强,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由于教师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甚至从事的专业与本课程有较大的偏差,使得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很多教师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非本专业的老师或者从未从事过相关专业实践的老师,对学生的专业实践的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存在理解偏差,导致很多专业教学一味地做无用功,课堂上死记硬背一点要考试的知识;或者有些老师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新时期创新型社会的需求。

2.2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

课程知识点太多,理论知识顶层设计不完善,教师的实践水平与教学成果息息相关。近两年高校加大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双创教育基地”“双创中心”对老师指导学生有明显的倾斜,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师生共创项目都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但很多情况是为申报项目而申报,往往项目批准后对学生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很高,但能主动把理论与创新创业知识结合的很少。

2.3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课堂案例教学和实训中的培养,但往往学生认识不足,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反映出学生对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前置课程的基础不过关,导致对本门课程学习困难。学生个人前置课程能力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2.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考核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考核上,理论占20%,结课考试占80%。这一问题体现了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各个专业的知识,并且各个专业都要求技术性、实践性强,如果不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就会对后续课程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3《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1教学设计融入课程思政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并适时融入课程思政,辅以线下课堂教学、课后答疑、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促进课程的学习和掌握。(1)课程思政随专业理论水到渠成。《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教学按模块分配任务阅读、课堂讲解、课后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在主要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和创新创业理念。比如,从“建筑设备工程”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切入,如与“南水北调”“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相结合,通过各类建筑设备名家、工程楷模友等事例,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工匠精神。在给排水工程部分,融入“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金山”金句,通过城市排污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惠及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彰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后作业是调查排污口、观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等。消防工程部分,通过视频、新闻分析火灾案例,让学生理解消防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及安全教育理念这一思政内容环节,引导学生敬畏生命。采暖、通风空调章节,融入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理念,教育学生心怀感恩,敬畏生命,强化责任担当。电气工程部分,通过植入安全用电小视频、劣质电气材料安装或安装不当引发火灾以及节电知识的重要。(2)课程实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实训时,课前分组安排任务去调查,学生查阅资料,绘制包含建筑轮廓、设备(包括卫生器具、散热器、灯具、配电箱等)、管网等的建筑设备工程平面图和系统图。因为管网隐蔽性强,学生实训时往往看不到,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规范去设计可能布置的位置和大小;最后写总结报告(配绘制的施工图)。利用中国大学生慕课网教学平台、钉钉等完成线上视频教学,辅以微信进行答疑解惑。(3)参加专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反哺课程思政教学。专业大赛比如BIM类大赛往往需要多个专业学生协同完成任务,而老师指导学生时,术业有专攻,特别是建筑设备知识这块内容,促使教师需要想更多的办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协作精神。近几年BIM类的专业大赛往往是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找图纸,开展校企合作,有效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BIM建模实操训练、现场跟进业务,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务实的作风和解决困难的勇气,为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和社会竞争力。有效形成“线上数据能动态的指导线下课堂”的混合教学组织模式。(4)课程实践让学生具备交叉融合理念。同时各类大赛往往需要融合土建、给排水等多专业学科的学习内容,创新创业使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从课程开始落地生根,需要多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教学活动的实施,既促进了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提高了课程思政素养。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入、分组讨论汇报、合作设计、试验实操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参与的积极性;用线上导入测试检测学生对学过内容的应用程度及要学内容的接收程度,为线下课堂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数据,使线下课堂学习更有的放矢。

3.2课程教学实施体现课程思政

(1)思维导图的使用。《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内容知识点繁多,第一次课后就给他们分派任务。预习下章内容并根据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等到我们学完了这部分知识根据自己的收获,再重新编辑。同时每一章我都会思维导图。这学期实施下来,让同学们对本门课的知识脉络有了一个全新的把握。这一举措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表示知识点不那么零散了,学习脉络更清楚。(2)课堂节奏的把握:课前预习———课堂提问总结———课后作业。这是老生常谈,作为学生来说是搞好学习的法宝。比如在学习建筑电气前以“电”字为中心,让学生发散思考设计一间教室的电气是怎么做?留存图片。这样能带动学生们的自我思考,同时会带着疑问去开展接下来的学习;等电气这部分知识学习完成后,再以“电”字为中心开展发散式思考建筑电气的设计需要怎么做?留存图片。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最后,将两个图片对比,学生很容易看到学习后的变化,如语言的描述更专业、图片更具体、内容更丰富等。随后老师在课堂以问题为主导串联起来。对这种问题主导的课堂设计,学生们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和适应,且能锻炼他们的课堂反应能力和专注力。但也需要老师随时把控课堂的节奏,对授课老师还是具有一定的考验。整个过程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对提高学生的总结综合能力、学习成就感、调动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好的帮助。(3)线下大作业的设计讨论课。设计成果提交后,会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和识图的综合应用方面难度较大,结果不太理想。所以讨论课是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开展的,同时以组为单位开展课堂积分,由于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已经对该题目有所思考,所以当老师抛出问题后,学生的响应度很高,课堂的讨论氛围会非常好。整个讨论课完成后,大家会有豁然开朗,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随之而来思考的问题也会进一步加深,课后同老师交流人数明显增加。(4)随课程实践活动。“建筑设备工程”有8课时的随课程实践,我们在学完一个章节后就给学生布置实训任务。比如,5~7人(男女搭配)一个小组,参观图书馆、宿舍、医院、综合楼、教学楼等建筑,要求每组之间不可重复,报告里说明哪栋建筑?即使同一栋建筑,需要参观和描绘说明不同部位。学生在做这项活动时非常积极,有些课本上没搞清楚的在活动中也逐渐清晰,而且会拉着老师提出很多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几年来,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所培养的毕业生中达100人受益于该种教学模式,这些学生毕业前就已经被单位抢先签约,深受企事业单位好评,学生表示此种教学方法让他们真正学到了知识、充实了大学生活、锻炼了个人能力。

3.3考试改革

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时,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评价,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在考试中增加能力考核的权重,考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和技能并重,传统和创新并行。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大学生慕课平台+学习通平台量化成绩)、实训成绩(实训参与度+实训报告量化成绩)和结课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结课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为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结课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25%、25%和50%,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如表1所示。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学生的课程成绩明显改观,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改善。

4结语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过程中,融入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元素内化,课程思政所带给学生的变化,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是课程的一部分,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和升华。让学生的能力在课程思政中体现,促进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更浓厚,有效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实现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2]曹晓波.建筑设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19):217-218.

[3]蒙丽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做“三全育人”践行者[J].智库时代,2020,(03):154-155.

[4]谢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02):184.

[5]严俊.“课程思政”融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9,(35):56.

[6]韩洪杰,王振兴,钱彬,等.专业课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82-83.

[7]兰雅梅,王世明,宋秋红,等.高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思政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46-47.

作者:李莲秀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