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消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实践

时间:2022-05-18 16:03:19

防消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实践

一、新形势下推行“防消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防火监督力量不足

当前,火灾防控力量不足,潜在的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已成为制约消防监督工作的瓶颈性问题。以渭南市为例,渭南市土地面积130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69万人,全市消防监督人员仅78人,平均每个县区仅有6.5人,每名消防监督人员肩负着167平方公里、6.0万人口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受历史条件、队伍编制、地域特点等客观因素制约,消防救援队伍无法像公安、应急管理等执法部门一样,将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工作及时延伸到地域更广、防火基础更差、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更薄弱的农村地区,消防监督力量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一些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各类培训机构、剧本杀、狼人杀等线下产业),大量的消费场所增加,在检查这些场所中往往会发现较多的问题,如防火分隔不到位、安全出口不足、消防设施损坏、防火卷帘失效、违规用油用气用电等现象,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会引起一场大的火灾事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队伍内部消防监督工作人员虽然都是专业技术干部,但是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防火干部甚至是上岗后现学现用,查找火灾隐患能力不足,不能为单位提出很好的整改意见。另外,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现役后,部分人员还在坚持用“老一套”的思维看待问题,虽然接受过专业正规的培训,但是参加工作后,真正参与火灾事故的机会少之又少,以至于缺少足够的实践经验,容易出现对现场火情分析力不足等问题。

(三)信息沟通不畅、防消合力不明显

受现实工作任务、工作模式、人员思想等因素影响,防消两支队伍一直存在着信息沟通机制不畅、联勤联动效果不佳现象。防火监督工作重心还局限于遵循“检查、整改、处罚”的执法流程,没有将单位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隐患问题告知消防站的协作流程,消防站在制定单位灭火救援预案时,只根据自身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修编,导致预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监督员对消防救援人员的防火业务培训指导不够,效果不佳。消防救援人员在开展“六熟悉”工作过程中,对发现的火灾隐患没有及时反馈到所属大队进行跟踪整改落实,无形中错失工作良机,导致隐患反复存在直到真正出现火灾事故时才能被整改完善。

(四)站位角度不同、工作指导有偏差

防消工作是消防工作的两个方向,二者业务差异较大,从而导致了相关从业人员的思想认知、工作站位、知识储存也存在较大不同,消防救援人员大多对防火业务工作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监督员虽然从事过灭火救援工作,但由于岗位差异大、沟通交流少,对灭火救援工作的了解也逐渐淡化[1]。比如,关于消防通道、扑救场地、消防水源等内容,监督员更多是从防火角度考虑,认为只要不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就不属于火灾隐患;消防救援人员则是从灭火救援实战角度出发,结合本地车辆装备、单位火灾特点等实际情况,就转弯半径、场地面积、水源位置等对社会单位提出改进意见。防灭两方面的不同意见,有时可能导致社会单位无所适从,火灾隐患也就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处置。

二、推行“防消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部分消防救援人员大局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对“防消一体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片面认为防、消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对防消联勤存在抵触情绪,造成工作开展不温不火、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特别是在“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下,消防站执勤力量没有增加、工作任务却日益繁重,导致消防救援人员对防消联勤工作不够重视,投入时间精力有限,组织不够严密,对社会单位的“六熟悉”式巡查逐渐演变成一种“应付公事”,工作停留在表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预期的防消联动工作效果。

(二)执法身份不被认同

从执法主体法律资格方面分析,“防消联勤网格长”没有行政执法资格证,不具备防火监督检查资格,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仅能口头劝导社会单位整改,对一些火灾隐患突出或经屡次劝导无效的单位、个人,无法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实施约束,影响了工作效果,甚至在巡查过程中可能与群众发生冲突,造成负面不良影响[2]。从社会认知层面分析,消防救援人员只负责灭火救援,消防人员不是正式编内人员,没有执法权力,社会单位往往不予认可,有些甚至对“防消联勤网格长”的防火巡查工作不予配合、敷衍搪塞、消极抵触,导致“防消联勤网格长”开展防火巡查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三)队伍建设不够全面

虽然抽调消防救援人员协助开展防火监督检查,能够极大充实防火监督力量,但是在防、消力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站执勤训练、灭火救援及专业队伍建设,并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大部分消防员个人文化水平不高,平常主要以训练执勤为主,知识结构和业务的掌握较为单一,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一知半解”或者“一片空白”,在开展防火巡查时,查找隐患能力不足,技术标准掌握不够,只能将情况上报给大队监督员,由监督员再次进行现场核查,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

三、推进“防消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一)探索防消业务结合点

要实现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关键在于将灭火救援力量充分融入防火监督的日常工作中,通过构建防灭一体的消防安全监管模式,实现防灭领域多层面的有机结合。1.消防监督检查方面原来防消两线作战,现在合二为一,协同作战,为更好地履行灭火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展防火工作使救援站从单纯训练、执勤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对责任区内的水源、道路和建筑物以及各单位内部的情况变化、火险隐患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使单位内部消防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灭火准备工作更加到位。同时,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使各级消防救援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灭火理论技术的钻研精神大大增强,有力地提高了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消防监督检查执法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检查技术,但在消防救援场地、消防车转弯半径、水泵结合器测试等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微型消防站出动指导、消防控制室警情处置等方面专业指导能力不足。而基层消防救援站则可以利用装备优势、自身充足的灭火救援实战经验较好地弥补防火监督业务的缺项[3]。因此,通过消防站开展防火工作可将防火监督的业务技术与基层队站的装备人员有机结合,从灭火救援角度思考单位存在的火灾风险和隐患点,从火灾发生、蔓延及扑救角度审视前端防火工作中的缺陷,进一步提升防火监督的精准性和客观性。2.火灾事故调查方面火灾事故调查的最高要求在于复原火灾发生现场,作为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场的救援人员,也是第一手火灾事故证据材料的收集者和见证者[4]。因此,将火灾事故调查与灭火救援行动有机结合,救援人员在进入火场扑救过程中,应着重培养保护火灾现场,敏锐发现可疑物证和人员,观察并记录火灾蔓延特征的能力,在火灾调查人员询问时,应积极协助火灾调查工作,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3.消防宣传方面引入消防救援站参与消防宣传,可利用真实火灾案例作为宣传素材,调动群众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以此更具有说服力。利用消防车走街串巷,在送水、帮扶、救助中传递火灾预防知识,更易达到宣传效果,甚至可以在火灾扑救现场进行实地宣传教育,展现救援现场的同时,让老百姓真切感受火灾的残酷和预防火灾的重要性。随着消防救援站防火工作的深度开展,消防救援站可以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前置备勤、专项消防安全排查、夜市经济场所巡查等时机,发放宣传资料;协助监督员开展单位消防安全培训;配合支队宣讲团成员深入社区、居民小区、农村等场所进行宣传。同时,通过“队站开放”活动集中宣传火灾防控常识和火灾燃烧物展示,提高群众了解消防、参与消防的热情,提升宣传质效。4.重点单位档案管理方面重点单位档案作为防火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信息台账,对区域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样,灭火救援预案作为灭火救援指挥部开展熟悉演练及灭火救援工作的指导意见,是应对处置火情的关键内容。因此,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重点单位档案与灭火救援预案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更加翔实、战术更加贴近实情。监督执法中通过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动态管理,收集更新信息,评估火灾危险性,协同开展灭火救援演练,发现暴露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二)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

1.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邀请各领域专家授课,或选派内部业务骨干定期开展授课,切实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综合素质,逐步打造一批防消皆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实行轮岗制管理推行“防消一体化”勤务模式,首先要打破防火、灭火部门之间的壁垒,探索建立防、灭火消防救援人员交流、跟班、轮岗机制,通过交叉任职、跟班学习、轮转岗位、协同办公等方式,持续优化防、灭火岗位人员配置,推动实现职能共担、信息共享、防消一体,不断激发队伍活力。3.实施数据化考核允许并鼓励符合条件的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文员参与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对考核合格者发放《行政执法资格证》,出台部门规章制度,完善执法资格要求,明确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文员参与执法工作的选拔、培训、资质认定等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文员参与防火检查工作的合法性。将防火工作指标纳入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文员考核标准,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对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文员进行综合考评,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热情和活力。

(三)以网格化为依托探索防消联勤模式
1.完善工作制度探索建立“1+3”模式:“消防救援人员+政府专职队员、专兼职网格员和区域内联勤单位负责人”。健全基层网格巡防监管体系,全面督促乡镇(街道)和基层网格员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动态掌控、宣传教育、跟踪服务、问题处理等工作制度。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简单实用、好记管用的网格员工作手册,下发具体明确的任务清单,确保基层网格员“流程化操作、清单化管理”,切实提升消防基层监管实效。2.强化协同联动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勤、联防、联训”工作机制,加强部门、救援力量之间的协调联动、会商会办和培训演练,全面提升基层消防队伍战斗力。“联勤”:建立统一指挥调度体系,形成“电话抽点、视频巡查、应急拉动、实战协同”联勤机制,实现一体作战。“联防”: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共同开展联防巡防,实现网格事项闭环流转、联动处置,确保每月开展1次现场联合执法。“联训”:立足灭火救援、巡防检查实际需要,对派出所民警、政府专职队员、基层网格员等多方救援力量,建立“月指导、季抽考、年度比武”的训考模式,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监管的专业化水平。3.加强风险研判聚焦辖区火灾防控的重大危险源、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定期组织行业监管部门、基层派出所、重点社会单位开展风险动态预判,实现预警预测、可防可控。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安全信息化建设,通过日常巡防不断积累基层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抓紧形成辖区消防安全风险“一张图”。

参考文献:

[1]赵志忠.推行“防消一体化”勤务模式的探索[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08):72-75.

[2]李文博.试论微型消防站的建立[J].消防界(电子版),2017(07):39.

[3]蔡澄,连思斌.关于推进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几点思考[J].建设科技,2017(03):84-85.

[4]王佳雨.论基层消防大队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277.

作者:温永辉 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