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51:47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范文篇1

、要掌握调查研究文章写作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调查研究文章,有不同的具体写作原则、要求和方法。但不论何种调查研究文章都有相通之处,有共同的写作特点,需要调查研究者在写作实践中去认真把握。(l)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调查研究文章的观点要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词查研究文章没有理论,从事实到事实,就失去了科学价值。因此,要力求理论观点准确,探讨问题有深度,说理充分、透彻。(3)要有独到的见解。党政工作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如果调查研究文章只提出一些别人说过的陈旧见解,就失去了创造性。所以,即使是不完整、不系统的,也一定要有新意,这是一篇调查研究文章的价值和生命所在。(4)要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撰写调查研究文章的最终目的是实际运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它的可操作性,使之用于实际工作之后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从文字表述形式上来说,调查研究文章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l〕专题调查研究。这是一种最常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调查研究文章形式。主要是调查研究者围绕某个问题、某种倾向、某类现象、某种做法、某一典型或经验,通过专题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论述,提醒领导机关和读者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注意。(2)调查报告。这是研究者以书面形式向领导机关和广大读者汇报自己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文章形式。主要是在大量真实可*的调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透彻的分析研究,反映工作的真实情况,提出新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建议,促进工作的加强和改进。(3〉理论研究。这是调查研究者对某些理论观点进行演绎、抽象形式的调查研究文章。主要是对党政工作各种材料和现象进行理论的阐发,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给读者以理论的启迪。(4)可行论证。这是对党政工作某些政策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的一种调查研究文章形式。在基层主要是对现行政策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向领导机关反馈,作为党政工作改革调查创新的参考。区分这些类型,目的是为了说明调查研究文章的写作技艺,在写作实践中其界限并不是很明显的,往往是根据需要选用一两种或几种形式并用。

写作技巧范文篇2

一、请示的写作要求

(一)概念与分类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请示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①请示的理由。这部分十分重要,它是请示的依据和出发点,是能否得到满意批复的关键,一定要充分说明理由。②请示的具体事项及要求。这部分有什么就写什么,要明确、具体。③结语。一般用“妥否,请批示”等语。

(二)写作要求1、请示的理由要充分有力,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要明确。对请示事项的理由要实事求是,具有说服力,不能虚报。注意行文语言,选用词语要谦敬、分寸得当,一般不用请马上、请立即等词语。2、请示要一文一事。切忌在一篇请示中同时请示若干个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问题,如在一个请示件中罗列了很多不相关的请示内容,请示的事项无法分清主次缓急,上级机关无从审批或因请示中某一件事不能解决,使得整个请示搁置下来,影响请示事项的及时批复。3、切忌多头主送。请示要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向上级主管机关或主管部门行文,一般只报一个主送机关。如多头主送,容易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诱,或领导机关的批复不一致。如县(市)妇联向省妇联写请示,同时也让设区市妇联知悉,则可用抄报的形式。请示不能送领导个人,不抄送下级机关。4、请示和报告的内容不能混淆。请示与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三)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上行文。其区别是:(1)行文目的不同。请示需要上级对下级有明确的批复;报告则是下情上达,上级领导机关只作为阅知件,不作答复。(2)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3)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需要上级批示的事项;报告只是汇报事项。请示中可以有报告事项,但报告中不可夹带有请示事项。在行文过程中请示与报告这两个文种混用和不分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该用请示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有的请示件标题用“关于xxx的请示报告”,这都是极不规范的。

二、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概念与分类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报告的原由,即为什么写报告;二是报告的事项,用“现将报告如下:”之类的转接语引出报告的事实和问题,这部分要突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三是结束语,可根据报告内容的不同写明"特此报告"、"专此报告"等。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情况报告)、随文报告、答复报告和建议报告。(1)综合报告。是下级机关为了使上级机关全面了解下级机关各方面情况,便于上级机关掌握全局,指导工作而写的公文。综合报告的主要特点是:汇报的情况和反映的问题比较全面,一般和工作总结结合起来。综合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报告起因和报告内容两部分。报告起因即说明为什么要写报告,报告起因一定要集中、概括、简要直陈。有时就是几句话,报告起因与报告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用语,往往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是报告正文的主体,一般要写明完成任务、进行工作、处理事情的依据、过程、措施以及结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与安排。报告正文的结尾用语一般用“特此报告”表述。(2)专题报告(情况报告)。是为了向上级着重汇报某项工作和某个问题,以使上级了解情况,做出指示而写的公文。专题报告的显著特点是,报告的内容专一。专题报告可分为:反映某项工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意见的专题报告;为总结某项工作而形成的经验性的专题报告;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或工作而召开会议所形成的会议专题报告;工作中有了错误,需要向上级机关检讨所形成的检讨性专题报告;对某一事情或某种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专题报告。各种专题报告的格式大体一致。正文内容,由于专题报告种类不同,在写法上有所差异。一般说来,专题报告的正文大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是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正文开头一般先详细叙述新情况产生的缘由、情况和问题等作为“依据”,然后用“为了”等句式点名主题,再用“现如下”句作为过渡语,转入分旨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3)随文报告。是指报送文件或物件时随件附文。它的范围比较明确,写法也较简单,一般只对报送的文件、物件作简要说明。(4)答复报告。是被动回答上级询问的一种随机性呈报,正文开头一般先引用上级来文(或领导批示要求、函电)作为“依据”,然后用“现将报告如下。”一句点明“意图主旨”兼作过渡语,转入分旨部分的详细叙述。答复报告结尾处常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做结语。(5)建议报告。是主动向上级提出建议要求批转的一种祈使性上行文,一旦被批转后,便可作为下行文下发。正文开头应先逐一说明本建议的“事实依据”、“理论依据”、“目的主旨”和“意图主旨”等,然后用“具体建议如下”一句过渡语转入用“一、二、三”序号列项,或用小标题分列的分旨要素。建议报告的结束语常用“以上报告(建议)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二)写作要求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即使是综合报告,也要重点突出几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简略带过。2、要有分析,不能只罗列现象,要着力揭示问题的实质,分析发展趋势。3、要注意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即报告的内容要有新意,要注意时效性。4、内容要真实可靠,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报喜也要报忧,讲成绩也要找出差距和不足。5、注意一文一事,不要夹带请示事项,简明扼要,文字精炼。

三、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按内容性质和写作方法不同可分为:①用于颁布行政法规的公布性通知,②用于批转下级机关来文的批转性通知,③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的转发性通知,④用于对下级机关指示的批示性通知⑤告知一般事项的一般性通知,⑥会议通知。其内容构成一般由“原由”和“具体事项”组成。“原由”要讲清目的;“具体事项”的内容要直截了当明确具体,有的很简短,另起一段写明所要求的事项即可。通知的适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高灵活及时不受单位级别限制,无论机关、学校、企业、部队、群众团体都可以使用。同时,它行文简便、写法灵活、种类多样,写作方式可以不拘一格,长篇、短篇、大事、小事都可以根据需要制发通知。

四、总结的写作要求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并从中归纳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和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公文。

(一)分类和作用1、总结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总结可以分为若干类。(1)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性总结(全面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经验总结)。(2)按性质可分为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结等。(3)按时间可分为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年度总结等。2、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公文,其作用具体如下:1、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项工作,不论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2、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事物,都存在着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就需要总结。3、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这个人能否承担某项工作气执行某项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水平,二是解决、处理实际工作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的,相得益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总结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4、总结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一项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总结能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对成绩与不足、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做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汇报,能引起领导重视,争取领导的更大的支持和指导。

(二)格式与内容总结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落款四部分。1、标题。标题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类似公文式的标题,由“机关名称+时间+事由+文种”构成,例如(xx市妇联2007年度巾帽英雄创建工作总结);或由“时间十事由+文种”构成,例如(2007年度春蕾行动计划情况工作总结);由“事由十文种”构成等。另一种是新闻式标题,这种标题侧重在经验总结上,由引题、正题和副题构成,它要求切实有力地反映出总结的内容和特点。2、导语。导语是总结的开头部分。一般是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交代总结所涉及的时间、地点、机关和背景;概述基本经验、点明中心思想、引用数据、主要成就或问题等。导语要求紧扣中心,简洁精练,有吸引力。3、正文。正文是总结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一般要写明以下几个问题:(1)工作情况。即进行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方法和步骤,有哪些效果,取得了什么成绩。(2)经验和体会。即工作中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取得成绩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在全文中占主导地位,写时要注意主次和详略,注意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3)问题和教训。即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给工作带来哪些损失和影响。这部分着重分析问题、教训的存在以及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如果是着重反映问题的总结,则应把问题和教训当作重点来写。(4)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即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出一些新的奋斗目标,以表示决心,展望前景,鼓舞斗志。4、落款。总结的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机关总结的署名,一般不放在落款处,而写在标题中或标题下。有的总结随文发送,所以总结上不署名。个人总结署名,一般写于正文后的右下方。

(三)写作要求1、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要认识总结的重要性,要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认真做好总结工作。2、找出规律,揭示本质。总结的目的,是面向未来,避免今后工作的盲目性。为此就必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的总结才具有指导今后工作的实际意义。3、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进行总结时,对主要工作或有体会的工作要有所侧重,不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罗列现象、堆砌材料、玩文字游戏。4、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总结要求内容真实。事实准,不走样;数字准,不笼统;论断准,无漏洞;文风正,不浮夸。不能凭想当然进行总结;不能以偏概全,夸大其辞;不能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不能张冠李戴,拼凑编造;也不能随意拔高,借题发挥。5、写出特色,写出新意。要总结新经验,突出特色。不能搞通用化、老一套、观点材料缺少新意的总结。6、条理分明,结构严谨。综合性总结,内容多,篇幅长。因此,安排结构一定要严谨,层次一定要分明,通篇一定要连贯。另外还要注意语言准确,修辞方法运用恰当。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形式的公文。调查研究是调查报告的写作基础,调查报告则是调查结果的书面形式。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凡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公务员之家

(一)分类和作用1、调查报告的种类。常见的调查报告主要有以下四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抨击时弊的调查报告。2、调查报告的作用(1)为上级机关全面了解情况提供真实材料。调查报告不是一般的了解情况,而是经过周密系统的调查之后,对客观事物深刻感受获得的真实情况。(2)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政策提供依据。调查报告不是对真实情况不加选择的反映,而是对调查来的情况进行科学地分析,从中找出它们之间内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3)是介绍先进经验的手段。在调查报告中,不仅有真实情况的反映和认识而且有包合作者对情况的判断、评价以及由此得出的相应结论,从而形成比较有实际意义的结果,有利于互通有无、相互学习。

写作技巧范文篇3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公务员之家: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作技巧范文篇4

一、选择题目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会

计论文的成败与否,因而有很多原则要领,如必须“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白居易)等。作为金融论文的选题,除了需遵循一般原则外,还需要注意它的特殊性。这是因为金融学术论文对专业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无实践经验,阅历浅;有些学生有着较强的实践经验,但专业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有些可能在这两方面都稍显不足。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

(一)题目选择的一般原则

1.学术价值原则。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

2.量力而行原则。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如果论文选题连自己都不感兴趣,是不可能写好论文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则最后成文都会很困难。实践证明,勉强为之的题目,也是不可能出成果的。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1)选题宜专不宜全,宜小不宜大,应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借助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拥有友量翔实、—韦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金融学科中关键问题的小题目,而且是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感兴趣、有体会的,并占有一定材料或能够比较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题目,只要抓住其要害,深入本质,科学地给予剖析,从各个角度对其精确论述,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就可望成为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

(二)确定选题的途径

每个人从事金融研究的基本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原则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出于满足个人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金融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金融信息真实性问题,从金融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金融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金融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金融委派制问题、2001年上半年的金融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金融师诚信,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金融学科相结合,利用金融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金融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伙企业金融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金融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金融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金融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一般来说,主题确立之后,就会自然地进入考察或搜集、整理资料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是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位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一致的意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金融论文的撰写程序。由此可见,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考察或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有了资料,论文才可“言之有物”。其实,大家平时就要注意搜集、积累和占有材料:凡是你觉得特有利用价值的,就应把它搜集起来;积累材料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日积月累;占有材料应务求其多,力求其详。当我们选定一个题目后,再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更明确的搜集,紧紧围绕自己选定的主攻任务,时时联系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去搜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与自己确定的中心论点关系最密切的材料。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主要工作是: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金融期刊、经济期刊、相关论文集、金融报表、金融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的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的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中国学者写的有关资料。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地考察或搜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尽量“要上机”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的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真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酌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的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4.数据处理。数据是金融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炼观点、精心撰写

(一)提炼观点或中心议题

论文观点或中心议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立起的“靶子”,是文章论述的对象,是文章的中心。中心确立起来后,作者就应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并由中心按一定的逻辑向外扩散思路,最终又要向中心聚集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文章的论说阐述切不可脱离中心。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或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直截了当,或是间接揭示;是反问,还是设问;是引证,还是归纳事实,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基本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精心撰写、独运匠心

在把握素材后,就应探索形式,选准论文的表现角度。通常有几种不同的表现角度可选择:(1)领悟精神、深刻剖析。即对一论题作前后左右的“面面观”,多方位地而又深入地论证。如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原因探析之类论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2)抓住一点,重点阐发。即抓住某一薄弱环节,着重讨论,阐述己见,如论金融交接工作的不规范性问题、政府委派金融制不可取之类论题,可选择这种。(3)针对论争,解疑诘辩。选择有争论的论题,比较各种不同论点的优劣,树立自己的观点,如不要把金融职能无限扩大之类,(4)选准“靶子”,批驳陈说。即将某文或某书中的错误论点作为“对立面”,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批驳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写“也谈税务筹划——与xX同志商榷”之类。

1.拟定提纲

论文的表现角度选准之后,就要拟定提纲。提纲是论文的骨架,它起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提纲有详略之分。我们一般要求尽量撰写详细的提纲,目的是:其一,通过拟定详细提纲,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同时也检验了所掌握材料是否充分;其二,通过详尽的大纲,指导教师更容易指导;其三,详尽的大纲通过后,成文就相对容易,只需把大纲在内容上按照一定逻辑结构添加内容就可以了。

拟提纲一般应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由略到详。即先把大的部分定下来,确定大段标题,再斟酌、明确每个大部分的小层次(即小标题),再依次深入,经过周密思考,反复修改完成,论文的提纲拟就以后,就应以纲统目,以说理为主,必须有虚有实,把抽象的道理与具体形象的比喻以及典型事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结合实际实例去作有步骤的层层逼近的科学论证。同时,大纲一定要实现:(1)明确论文的具体布局,要以总论点、分论点搭起框架结构,否则论文可能会显得三乱。(2)内容的表现上,要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展开全文。金融论文一般可有多种结构形式供选择如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分总(总分),式结构、综合式结构、散论式结构等。

2、精心撰写

提纲编写就绪后,文章的撰写就进入了写作阶段,即对研究成果进行具体描述阶段。金融论文的写作应达到如下要求:

(1)容易理解。金融论文是表明作者观点的,要想把论文所包含的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出去,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得当,叙述准确。对于中心论点,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而不能平铺直叙。凡是在比较晦涩难懂的地方、有所创新的地方、给出结论的地方,一定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转述的、人所共知的地方可简明扼要地讲。论文质量高低取决于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意,道理是否说得中肯深透,而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在基本达到对论文的字数要求的情况下,以行文简洁为标准。

(2)引用要得当,注释要清楚。为此,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引文与注释可以在页尾注明,也可以在文尾注明,并且尽量提供大的信息量,以便读者查找与核对。

(3)表与图的运用。由于表与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借助它们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要素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因此,要合理采用。

四、改稿与成文

高质露的金融论文是改出来的。当初稿写成后,往往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用一种效果比较好法修改文章:冷处理。先把初稿搁一搁,待脑子冷静下来再去修改。

(一)改稿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中心观点论证的是否充分

看论文所采用的例证材料是否充足,是否都能用来为论文的中心论点服务,不充足的要进一步充实,是观点问题还是所选材料问题,是否达到论文字数的要求,对于离中心论点较远的内容应该删去。

2.论文结构和段落是否有利于中心观点充分表述

检查论述的先后顺序是否得当,是否便于推理;各大段下的小段落是否需要小标题,有的是否应归属其他大段等。通过调整,使之合理、严密。

3.句子和标题是否符合语法要求

要字斟句酌,捡查用词是否准确恰当,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否协调,合乎逻辑;语言要鲜明生动。

改稿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确切:题文一致,标题和内容吻合;二要简洁:概括得当,简练明快;三要生动:新鲜活泼,引人注目;四要适度:明确的科学态度。

写作技巧范文篇5

从文字表述形式上来说,调查研究文章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l〕专题调查研究。这是一种最常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调查研究文章形式。主要是调查研究者围绕某个问题、某种倾向、某类现象、某种做法、某一典型或经验,通过专题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论述,提醒领导机关和读者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注意。(2)调查报告。这是研究者以书面形式向领导机关和广大读者汇报自己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文章形式。主要是在大量真实可*的调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透彻的分析研究,反映工作的真实情况,提出新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建议,促进工作的加强和改进。(3〉理论研究。这是调查研究者对某些理论观点进行演绎、抽象形式的调查研究文章。主要是对党政工作各种材料和现象进行理论的阐发,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给读者以理论的启迪。(4)可行论证。这是对党政工作某些政策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的一种调查研究文章形式。在基层主要是对现行政策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向领导机关反馈,作为党政工作改革调查创新的参考。区分这些类型,目的是为了说明调查研究文章的写作技艺,在写作实践中其界限并不是很明显的,往往是根据需要选用一两种或几种形式并用。

二、要掌握调查研究文章写作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调查研究文章,有不同的具体写作原则、要求和方法。但不论何种调查研究文章都有相通之处,有共同的写作特点,需要调查研究者在写作实践中去认真把握。(l)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调查研究文章的观点要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词查研究文章没有理论,从事实到事实,就失去了科学价值。因此,要力求理论观点准确,探讨问题有深度,说理充分、透彻。(3)要有独到的见解。党政工作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如果调查研究文章只提出一些别人说过的陈旧见解,就失去了创造性。所以,即使是不完整、不系统的,也一定要有新意,这是一篇调查研究文章的价值和生命所在。(4)要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撰写调查研究文章的最终目的是实际运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它的可操作性,使之用于实际工作之后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写作技巧范文篇6

(一)综合信息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1.综合信息的概念

在党政信息写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综合信息这一概念,它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那么,什么是综合信息呢?在实际写

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以下特点:

(1)多方面、多个初级信息材料在同一主题下的组合。

(2)主题决定所用材料的取舍。

(3)综合信息写作成篇依赖于对初级材料的综合归纳整理,由浅入深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4)反映有内在联系的多个事物的全貌,使人们掌握其发展全过程;或揭示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关系,让人们洞悉其发展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综合信息是较高层次的、宏观的党政信息。它是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初级信息材料进行综合归纳整理,用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综合信息的内容广泛,适用于各种范围,其中最多的是用于概括某一限定的较大区域内(如全省、全市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动态的反映;概述党政机关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概括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的工作全貌等等。综合信息反映全面问题的特性使它成为党政信息中最常见、编写最多的一种,也是党政领导实施科学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最需要的一种信息类型。

2.综合信息的特点

(1)反映事物多侧面

多侧面认识事物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有助于使人们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状态和趋向。综合信息的多侧面特点,是通过把零碎、分散但有内在联系的片段材料进行组合体现出来的。这一组合最终汇集成完整的深层的、客观反映。它所集中的零散材料,层次、地域、时期都不相同,恰好应该是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或多种状态的各种方面反映,从而也就使人们从复杂的内在构成上认识了客体。比如,党中央某项重大决策实施后,要想了解全国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落实中出现了哪些经验或新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此项决策有什么反响等等,就需要从各个侧面收集大量的信息材料。通过对这些分散的材料的综合归纳,才能从中得出领导人想要知道的全面情况,以便实施宏观调控。而这个从多侧面归纳所得的信息正是综合信息。

(2)揭示本质多层次

事物的形成与运动状态是非常复杂的,但在复杂中依然有层次可循。层次是事物固有的特性,事物由多层次形态组成。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也是渐进性和阶段性和有多层次性的。综合信息的多层次,就是根据事物呈现或隐藏的层次性,而作出有阶段的、同质的、断层的反映。它还在于对事物的描述方法的多层次性,可以纵的切割,或横的交错,可以按事物的发展脉胳层分离,也可以对多个事物进行横向对比时层层分析。在综合多层次描述事物时,通常把每一个层次提出来都可以单独成篇,说明原主题或它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合起来,或层进、或并列地阐述就形成了对主题的深层全面的分析。

(3)审视事物多角度

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是多元的。因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人们对事物有多种多样的需求,当需求驱使人们去认识某个事物时,它必然会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属性和多样的意义。综合信息体现出的多角度特点,也是对信息工作者认识事物多样化的体现。其含义;一方面是以满足决策者各方面的需求出发,相应地反映事物各种属性,以增强被服务对象对事物多角度的认识感。另一方面,综合信息所包含的多个初级信息材料,也都是经过认识的主体,即信息工作人员,多角度审视和撷取现实中典型、新鲜、重大的事实。因此,人们借助它就可以全方位地认识事物的发展、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从而清晰地把握全局。

(4)反映事物变化多渠道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当中,不同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快慢不同、方向各异,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许多有关联的方面,这就需要从多渠道采集各方面的相关信息材料。综合信息正是通过这一手段集中材料,然后加以分析、归纳,以事物变化过程中表现出各种状态为依据,对事物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和突出个性作出正确的判断。综合信息的这一特点又集中体现在为高层决策服务上,它所反映的主体行为通常是在较大的区域内,如整个地区、整个部门以至全国。这也是综合信息服务层次上的一个特征。

3.综合信息的功能

综合信息是党政信息的一种类型,因而也具有党政信息的一般作用。但综合信息也有它不同于其它种类信息文体的个性,这也就决定了综合信息具有与众不同的功能。

(1)综合信息深化了初级信息材料,并通过归纳分析令其增值

综合信息揭示事物是深刻、透彻和多线条的,它通过对零散、片的初级信息的提炼、处理,不仅使事实更加丰富、翔实,并且从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对信息内容进行阐述,再以背景材料穿插其中,在相互映照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在这个从局部到全局,从外在到内在的深化过程中,自然地增加了信息事实的价值。同时,综合信息所集中的初级信息材料,层次较低,其利用价值常得不到充分发挥,经过制作综合信息这一精心加工

的程序,把这些利用价值不高的初级信息材料综合成较高层次的宏观信息,这一写作过程本身也就使初级信息得到了增值。

(2)综合信息对领导机关宏观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综合信息一般容量较大,涉及面广,是对客观事物全貌的反映,是从宏观上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趋向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它为领导者科学地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综合信息在影响宏观决策上,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具体作用。

①促进作用。当领导者根据当前情况和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作出决策后,就要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贯彻落实。综合信息能够系统、全面地反馈这一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等。这对决策起着肯定作用,坚定了人们贯彻落实方针政策的信心,促进决策的施行。

②修正作用。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同样会有挫折,并且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和障碍。综合信息能够迅速、全面地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反馈给决策者,使以便及时予以补充、修正,使决策更符合实际情况。

③协调作用。通过综合信息的双向传递,领导者可以掌握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状况,发现重大问题,从而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控制和解决。这样就达到了协调各方宏观控制的目的,避免和减少配合的失误,推动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

(3)综合信息的写作有助于锻炼和提高信息工作者的综合思维能力

由于综合信息在写作上特有的方法,它需要收集许多零碎、分散、片断的初级信息材料,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在其中提出新的问题、观点和见解。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同时也是一个把微观、初级信息上升到宏观和高层次信息的过程。在这样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信息工作者的政策水平、洞察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都会得到锻炼。因此,综合信息的写作也是培养信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修养的有效形式。

(二)综合信息的种类

1.区域综合信息

这类综合信息是针对某一特定空间区域,如地区、部门、系统,也可以包括行业,以它们的全面情况为归纳综合的对象,体现和反映这些特定区域的整体或某方面工作的全貌。它涉及的地区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地市、一个县,涉及的部门可以是中央或基层的一个部门、一个局;涉及的系统可以是全国这个大系统,也可以是单一系统。区域综合信息通常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它强调的是宏观的整体情况,反映面比较宽,展示层次也比较丰富,有利于领导掌握全局。

区域综合信息按其综合的脉胳不同,又可分为横向综合信息和纵向综合信息。横向综合信息多是在一个较大区域、部门或系统的某项方针政策执行时,把下属平级的各区域、部或系统的情况进行并列综合。纵向综合信息具有与横向综合信息类似的前提,只不过在综合时,注重以某一纵向主线为综合对象,层层深入。如反映某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政策,就既要有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的情况,也要有各地、市的情况,还要延伸到县,然后综合成多层次、全局性的信息。

2.阶段综合信息

阶段综合信息是以时间为综合的内在联系,即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反映某单位、某部门、某系统的年度、季度性全面工作情况。阶段综合所反映的信息是在某一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它离不开发生的单位、部门、系统。但它与区域综合不同,更注重突出时间因素,它特别适用于那类时间是促成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的信息。在这类信息的事实中,如果忽略了时间这个因素,就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延误问题的解决。

3.专题综合信息

专题综合信息是以特定问题或情况为对象进行归纳综合的信息。它比前两种综合信息所反映的内容更集中,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它所反映的问题通常是较为具体的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并且这个问题或事件一般预先确定,然后围绕确定的问题或事件收集、组织材料,进行归纳、综合。它常常要剖析问题,透过现象控制本质,所以反映问题较深刻。

4.预测综合信息

预测性综合信息,是指根据有关事物历史的经验和当前实际状态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理来判断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探究其规律性的信息。预测综合信息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社会性预测和经济性预测两种。社会性预测是探求与社会发展有关的未来问题的预测;经济性预测是研究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未来问题的预测。预测综合也还包括其它方面的内容,但以这两类与领导决策关系最大。

5.信息综述

信息综述是与某主题相关的多方面情况的集中叙述和阐释。它在集中反映事实的同时,更重视统计与比较,以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信息综述受被综合初级信息的原信息语言限制较小,常用新的语言直接叙述说明。

(三)信息综合的方法

综合信息是通过对一定时间内获得的大量相关初级信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或再次综合调研而得。这一过程也就是信息综合的过程。它通常用以下的方法:

1.兼容组合。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特征,把来自不同渠道,反映事物各个方面的信息兼收并蓄,发掘其涉及事物整体的内在规律性。

2.序列叠加。即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无序的初级信息经过加工,围绕一条主线有机地组合起来,对事物的本质加以系统的阐述。

3.扬弃引伸。所谓扬弃引伸,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内容相互对立的信息,既有保留发挥,又有摒除否定。即通过对立面来加强认识,在表现对立的信息中探求其统一的实质。

4.推理升华。就是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法则,对信息实质进行推广、放大的思考,作出合乎逻辑的理性推理,并在此基础上使初级信息中的真值内容得到升华,以达到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目的。

在运用信息综合的方法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点面结合。要把反映同类问题的信息加以集中和归纳,与全局性的情况结合起来,或放在全局大背景下通盘考虑,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拓宽初级信息广度,增强其深度。

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总体属性的分析,用以确定事物的质的规律性,而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对事物构成诸要素的量化的研究,把握其变化及对事物构成的影响,从而揭示事物质的数量界限。综合信息不能只摆出一堆数字或只笼统地给事物定性,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在信息综合时应把二者结合起来,既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又对其量化概念有所把握,把初级信息中不完整的材料加以补充、综合,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第三、反映现状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综合信息既要反映现状,给领导提出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预测未来,经领导提供事物发展的趋向,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就是综合信息中的预测型信息。党政机关制定有关全面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时。更需要这类综合信息。因此,信息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反映现状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发掘和提供预测型综合信息,更好地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

(四)综合信息的写作要求

既然综合信息对领导决策如此重要,信息工作人员就应该掌握好它的写作技巧,以便更快更好地为领导者提供量多、适用的综合信息。

1.具体写作的要求

{1)充分收集材料,善于分析归纳

综合信息反映内容涉及面广泛,而且是反映宏观、全局性的问题。这就要求信息写作者,一方面要了解更多的情况,也就是要多收集有关的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时间的信息材料;另一方面,要善于从丰富的材料中,提炼归纳信息的主题,围绕它筛选和组织材料。我们当然不能把“多多益善”的材料一股脑儿地交给领导,而应该在全面掌握初级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对有必要综合的,适用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归纳,准确地把握和运用收集到的初级信息。

(2)从全局着眼,实事求是地综合

编写综合信息,要站到全局的高度来对待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没有全局观点,我们对信息反映的总体事实就会主次不分,就看不清一个问题是否有普遍性。在着眼全局的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事物全面地概括,不能以点代面,或人为拔高,从偶然性的现象作出普遍性的结论。

(3)围绕信息主题,精心综合材料

综合信息通常有概括性和典型性两种材料。在写作时,要以围绕主题的原则,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使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材料的目的都是以说明主题为出发点,同时,观点也有相应材料作依据。这样才能得到全面、客观、有说服力的综合信息。

(4)结构合理,语言朴实

安排好综合信息的结构,是顺利阐明其主题的要求,它不仅是信息工作者写作技巧的体现,而且反映了信息工作者对初级信息材料分析、研究的深度。对信息材料所体现的内在本质上有了深刻认识,才能搭起清晰的框架结构。

同时,综合信息语言的锤炼也对有效表达信息事实起着关键的作用。综合信息涉及内容宽广,这就更需要信息工作人员对语言文字有较高的表达能力。既要做到准确、客观、真实地表达清楚;又要做到简炼、朴实,不过分渲染,不虚饰华丽,有效省时地将信息事实传达给领导者。

2.综合信息的总体把握

综合信息的写作,应当注意在总体处理上的深度和广度。

(1)关于广度

所谓要有广度,就是综合信息反映面要宽,情况和问题要全面。这是以占有丰富、真实的初级信息材料为基础的。

首先,横向综合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横向综合是对某些地区或单位贯彻执行某些重大政策,传达落实某些重要精神或开展某项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全面综合。这形式就决定综合时不能只涉及一两个单位,应该有一定的覆盖面。同时应该顾及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这样才能给领导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以便于把握全局。

其次,在纵向综合中要反映工作全貌。纵向综合,即对某条战线或某个部门贯彻执行重大决策,传达落实某些重要精神和开展某项活动中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按时间顺序或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综合的信息。这种综合要有发生、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既要反映成绩,也要揭露问题,还要把系统内各方面的情况反映清楚。这样才能有比较、有针对地解决问题。

(2)关于深度

所谓综合信息的深度,就是不仅要反映情况、提出问题,还要分析情况,提出对策。

一要做到恰如其分。在综合信息的写作中,一定要在事物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所用材料要属于同一范畴,有内在的联系;信息综合以后,要对事物的性质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得出恰当的结论。

二要有分析。信息综合不是简单地堆砌初级信息材料,应该是在集中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分析,由浅入深,条理清晰,这样才能使结论顺理成章。

写作技巧范文篇7

简报是各行政机关之间用来下情上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上情下达和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一个文种,是信息类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它是一种机关文书。

二、作用

1、反映情况。通过简报,可以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及时反映给各级决策机关,使决策机关了解下情,为决策机关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2、交流经验。简报体现了领导机关的一定指导能力,通过组织交流,可以提供情况、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对工作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3、传播信息。简报本身即是一种信息载体,可以使各级机关及从事行政工作的人互相了解情况,吸收经验、学习先进、改进工作。

三、简报种类

可分为三种类型:

1、工作情况简报。主要用于反映工作中的动态和一般工作进展情况,

2、经验交流简报。专门用来简要介绍一些工作经验的简报。

3、会议简报。在某一会议召开期间,为交流代表观点、反映会议动态而缩写的简报。

四、简报的格式结构

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标题、正文和报尾四个部分。有些还由编者配加按语,成为五个组成部分。

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和发行日期。

1、简报名称印在简报第一页上方的正中处,为了醒目起见,字号易大,尽可能用套红印刷。

2、期号位置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号,有的还可以标出累计的总期号。属于“增刊”的期号,要单独编排,不能与“正刊”期号混编。

3、编发单位,应标明全称,位置在期号的左下方。

4、发行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应标明具体的年、月、日,位置在期号的右下方。

报头部分与标题和正文之间,一般都用一条粗线拦开。

有些简报根据需要,还应标明密级,如“内部参阅”、“秘密”、“机密”、“绝密”等,位置在简报名称的左上方。

报尾部分应包括简报的报、送、发单位。报,指简报呈报的上级单位,送,指简报送往的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简报发放的下级单位。如果简报的报、送、发单位是固定的,而又要临时增加发放单位,一般还应注明“本期增发×××(单位)”。报尾还应包括本期简报的印刷份数,以便于管理、查对。报尾部分印在简报末页的下端。

四、简报的写作要求

第一、抓准问题,有的放矢。简报应该围绕本单位的实际,反映那些最重要、最典型、最新鲜、最为群众关心、最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一是围绕领导决策,抓“超前型”问题。在领导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将要讨论决定问题之前,搞小超前,努力收集与此有关的情况,经过筛选加工、研究提出可供领导参考的建议和方案。二是在领导决策之中,抓“追踪型”问题。努力掌握决策贯彻执行的情况、各方面有什么反应、发生什么偏差,迅速地反馈给领导,使领导能及时纠正偏差,使决策逐步完善。三是要着眼大局,从小中见大。收集情况时,就要从全局考虑,从小处着手,深入上点,“解剖麻雀”,抓住有代表性的小问题,作推广放大的思考,挖掘和开拓更广泛深刻的涵意。四是抓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领导去认真研究和解决,制定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所以,必须花气力积极地收集,捕捉这类信息,抓这类的问题,提供领导参阅。五是注意抓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和注意解决,而任其发展,可能会酿成大问题,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六是抓突发性问题。如假期寝室大范围被盗,直接关系到学校治安管理和全体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这类信息后,应迅速向领导报告。

抓准问题,应该注意四点:1、从全局着眼。简报的作者必须站在单位领导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观察事情、分析问题。一定要跳出自己工作岗位的“小天地”,放眼全局,做到“全局在胸”。2、善于抓趋势。所谓趋势性问题,既不是偶然发生的问题,也不是个别的问题,而是反映事物发展的动向性问题。这种动向,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论哪一种,只要及时抓住,就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的好的简报主题。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了解了本单位工作和生产下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再去观察问题,就能是非清楚。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先进经验、障碍事物发展的不良倾向以及事物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都是撰写简报应该抓准的问题。3、善于抓苗头。所谓苗头性问题,就是那些代表新生事物的先声、新创造的火花、新经验的先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采写简报应该对这种代表事物发展方向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苗头性问题予以高度的注意。不能只注意那些众所周知的典型性事物,还必须特别留神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细小之事,认真剖析,放大比较,沙里淘金,抓出“小中见大”的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用简报宣传、反映。4、具备工作敏感。所谓工作敏感,是指作者对于单位内外各种客观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预见事物发展进程的能力,以及能够及时、准确反映事物的能力。我们要抓准问题,从长远看,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敏感。工作敏感不是一日之功,它是长期学习、观察和实践的结果。

第二、材料准确,内容真实。简报作为加强领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内容必须保证绝对真实、准确。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简报一是要准确。不允许对那些心理活动、环境、气氛等无形的事实搞“合理想象”。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更不可“听风就是雨”,保证材料绝对真实可靠。也就是说,要做到简报所选用的任何材料,包括人名、地点、时间、情节、数字、引语、因果关系等等,都完全准确无误,没有丝毫的虚构、夸张、缩小和差错。特别在估计成绩和宣传先进时,更要严格把握分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留有余地。二是要强调真实性。必须注意做到不为迎合而弄虚作假,不赶“浪头”追时髦,不歪扭写作角度,不搞事态发展的“提前量”,必须忠实于事实,保证符合事物本来面貌。

第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简报的写作必须注意做到简短、明快,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清楚必须说明的问题。一是注意主题集中,一稿一事,不贪大求全。一份简报只抓住一个问题,不搞面面具到才能使简报的主题凝聚,篇幅短小,问题说得透彻。如果简报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可以把想说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性质的东西做主题,重点来写,其他则一概摒弃;也可以将可写的几个问题,各写一期简报分期介绍,一期一个重点,上篇一个侧面,千万不可使几个观点纠缠在一篇简报上。二是注意精选材料,围绕主题精心挑选典型事例。简报所使用的材料和其他文章一样,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不能也没有必要写尽事物的整体。因此,撰写简报之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精心选择。凡是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都要注意加以精选,不可轻易放过;凡是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十分生动,也必须忍痛割爱、坚决舍弃。选择材料还要注意选择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筛选出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材料加以使用,做到不堆砌,不罗列,不雷同,少而精。要通过材料的剪裁突出主题、缩短篇幅。使简报的主题充分而明确地表现出来,使简报的内容更加简洁。三是注意既要求简,又要写清。简报求简,是在说明问题的前提下求简。“简”,应该是服从内容的需要,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四、讲究时效,反映迅速。简报是单位领导对一些问题做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单位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简报的功能,决定了简报的编者必须讲求时效。这就要求简报的作者思想敏锐、行动敏捷,对问题反映得快,对材料分析得快,写作构思快,动笔成稿快,同时,还要求简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的编辑、签发、打印、发稿速度快,共同把握发稿时机。

第五、内容实在,不空洞。简报的写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评论文章。文学作品的创作,靠刻划形象来表达主题思想;评论文章的写作,靠理论论证来阐述观点。简报则和新闻报道一样,是靠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生活事实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事实说话,是简报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我们编写简报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简报的选稿要求。

选稿是机关文字工作中常涉及到的问题,但简报选稿最有代表性。选好稿子,必须围绕该简报所在机关的职能来确定主要选稿原则“有的放矢”选稿。简报编辑要从大量来稿中挑出好的稿子,需要注意四个问题:

1、思想要敏感。简报编辑的思想敏感应该表现在三点上:一是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对上级机关的工作部署和本单位领导的要作安排,头脑要敏感。既要能够迅速理解其精神实质,又要能够清醒而敏捷地意识到简报在贯彻落实这些部署中应起的作用。二是对周围的事物,对各方面工作的变化和发展,对各式各样的信息,反应要敏感。既能够条理清楚地把这些情况输入自己的脑海,又能够迅速地反应出简报工作应采取的对策。三是对来稿中反映的动向、火花、事物萌芽反应要敏感,既能意识、鉴别,又能牢牢抓住不放,不让好的线索在自己手中白白放过。

2、看问题要有预见性。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发展的。作为单位“机关报”的简报,要起到对工作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工作的进程有预见性。也就是说,简报的编辑看问题、审稿子,不能只想到今天,只看到眼前,还是看到明天,还要想到工作的下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抓住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先进经验,抓住障碍事物发展的不良倾向,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即将遇到的实际问题,选择出有指导意义的简报来。

写作技巧范文篇8

.培训内容:

1、公文的概念

2、日常公文的分类

3、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4、电子公文

5、公文范例

6、尝试写作

.课程长度:6时

.培训方式:讲解法+范文欣赏+模拟练习

.教材内容:

引言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写作也正在从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什么是公文?

所谓公文,它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的种类主要包括:命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在各类企业中,所指的公文一般为商务公文,主要分为介绍报告、请示、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要点、公司及产品介绍、信函、讲话稿、可行性报告、工作总结、市场调查报告、说明等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但是由于公文在性质、作用上及其写作要求上的不同,拟写时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公文的拟写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明确发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拟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发文的主题与目的,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比如相关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式、需协助事项;再如请求事项,拟请上级机关答复或解决问题等。

2、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比如,汇报工作情况,是写专题报告还是写情况简报;针对下级来文所反映的问题,是写一个指示或复函,还是一个带规定性质的通知等。

3、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

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例如,是要求对方了解,还是要求对方答复,是供收文机关贯彻执行,还是参照执行、研究参考、征求意见等。

总之,发文必须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落笔起草。

二、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怎样为拟写公文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拟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企业的同类工作计划等,还要研究本部门今年所面临的形势,今年的中心任务上级要求等。

总之,收集材料及调查研究,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经过分析思考产生一个认识的飞跃。

三、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草拟出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

提纲的详略,可以根据文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习惯、写作的熟练程度而定。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提纲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当然,需要集体讨论或送给领导审阅的提纲除外。

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文件的基本观点,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日益完善。由两人以上分工合写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提纲,以免发生前后重复、脱节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四、落笔起草、拟写正文

结构安排好后,要按照要求所列顺序,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1、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帅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运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

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

2、要语句简练,交代清楚。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的问题清楚明了。

五、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初稿写出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写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来,好文章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的,写文件也同样,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经过几稿才能通过。

1、关于主题的修改。看主题是否明确,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

2、关于观点的修改。修改公文要考虑到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有无问题。

3、关于材料的修改。材料是文件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观点,还要通过适当的材料表现出来。

4、关于结构的修改。修改文件的结构,包括文件总体结构的修正,使全文更加严谨。

5、关于语言的精练。主要是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不规范的字及标点符号。

修改工作要做到认真仔细,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几种常用的商务公文

请示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请示的特点

一、针对性。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三、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领导,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四、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一、请求指示性请示。

二、请求批准性请示。

三、请求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受文领导。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受文领导,不能多头请示。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2、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3、结语。另起一段,其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三、尾部,其主要结构为落款与成文时间两部分。

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文一事的原则。

二、材料真实,不要为得到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

三、理由充分,请示事项明确。

四、语气平实、恳切,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报告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报告"是陈述性文体。写作时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以概括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所以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为主,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报告的特点:

一、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

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

二、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三、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四、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

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一、汇报性报告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

1、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

2、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二、答复性报告

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三、呈报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四、例行工作报告

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支出报告等。

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企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公告的写法

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一、标题。

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二、正文

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

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

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三、落款及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公司******会议纪要》。

二、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1、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2、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电子公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公文通过E-mail的方式批阅使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在国内缺少实现网上公文批阅的软件,文件容易被拷贝、篡改,企业的办公方式还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

电子公文的写法

电子公文主要由主题、事项或附件落款组成。

一、收件单位/人

二、抄送单位/人

三、主题。相当与公文的标题,如《关于***请示》、《关于****报告》。

四、事项。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发文目的,事项等(与日常公文协作方法一致),若提供相关文件或报告等,可以附件方式发送(注明)。

写作技巧范文篇9

1、公文的概念;2、日常公文的分类;3、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4、电子公文;5、公文范例;6、尝试写作

课程长度:6时

培训方式:讲解法+范文欣赏+模拟练习

教材内容:

引言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写作也正在从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什么是公文?

所谓公文,它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的种类主要包括:命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在各类企业中,所指的公文一般为商务公文,主要分为介绍报告、请示、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要点、公司及产品介绍、信函、讲话稿、可行性报告、工作总结、市场调查报告、说明等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但是由于公文在性质、作用上及其写作要求上的不同,拟写时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公文的拟写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明确发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拟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发文的主题与目的,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比如相关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式、需协助事项;再如请求事项,拟请上级机关答复或解决问题等。

2、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比如,汇报工作情况,是写专题报告还是写情况简报;针对下级来文所反映的问题,是写一个指示或复函,还是一个带规定性质的通知等。

3、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

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例如,是要求对方了解,还是要求对方答复,是供收文机关贯彻执行,还是参照执行、研究参考、征求意见等。总之,发文必须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落笔起草。

二、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怎样为拟写公文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拟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企业的同类工作计划等,还要研究本部门今年所面临的形势,今年的中心任务上级要求等。

总之,收集材料及调查研究,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经过分析思考产生一个认识的飞跃。

三、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草拟出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

提纲的详略,可以根据文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习惯、写作的熟练程度而定。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提纲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当然,需要集体讨论或送给领导审阅的提纲除外。

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文件的基本观点,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日益完善。由两人以上分工合写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提纲,以免发生前后重复、脱节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四、落笔起草、拟写正文

结构安排好后,要按照要求所列顺序,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1、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帅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运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

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

2、要语句简练,交代清楚。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的问题清楚明了。

五、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初稿写出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写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来,好文章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的,写文件也同样,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经过几稿才能通过。

1、关于主题的修改。看主题是否明确,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2、关于观点的修改。修改公文要考虑到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有无问题。3、关于材料的修改。材料是文件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观点,还要通过适当的材料表现出来。4、关于结构的修改。修改文件的结构,包括文件总体结构的修正,使全文更加严谨。5、关于语言的精练。主要是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不规范的字及标点符号。修改工作要做到认真仔细,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几种常用的商务公文

请示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请示的特点

一、针对性。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三、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领导,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四、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一、请求指示性请示。二、请求批准性请示。三、请求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受文领导。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受文领导,不能多头请示。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2、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3、结语。另起一段,其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三、尾部,其主要结构为落款与成文时间两部分。

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文一事的原则。

二、材料真实,不要为得到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

三、理由充分,请示事项明确。

四、语气平实、恳切,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报告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报告"是陈述性文体。写作时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以概括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所以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为主,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报告的特点:

一、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

二、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三、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四、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公务员之家

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

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一、汇报性报告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

1、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

2、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二、答复性报告

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三、呈报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四、例行工作报告

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支出报告等。

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企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公告的写法

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一、标题。

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二、正文

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

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

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三、落款及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公务员之家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公司******会议纪要》。

二、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1、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2、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电子公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公文通过E-mail的方式批阅使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在国内缺少实现网上公文批阅的软件,文件容易被拷贝、篡改,企业的办公方式还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

电子公文的写法

电子公文主要由主题、事项或附件落款组成。

一、收件单位/人

二、抄送单位/人

三、主题。相当与公文的标题,如《关于***请示》、《关于****报告》。

四、事项。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发文目的,事项等(与日常公文协作方法一致),若提供相关文件或报告等,可以附件方式发送(注明)。

写作技巧范文篇10

先进事迹演讲稿的题材无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岗: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爱一行,干一行。

2、敬业: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职业不但是每个人的谋生之道,也是每个人享受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

3、具有使命感的员工特征:从不懒惰,非常勤奋,提前上班,推后下班,提升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

3、职业美德:自信、勤俭、主动、爱

4、其他方面:对工作勤奋,对公司敬业,对老板忠诚,对自己自信

先进事迹另类题材的选择:

a、见义勇为型:不顾危险,挺身而出,全力相救,受伤致残,先驱,奉献生命

b、身残志坚型:通常是体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本色的写作内容,如小强因为一场意外失去左臂、左腿、右臂、右腿、两个眼睛也瞎了,大脑神经紊乱,视觉失调,内分泌过多,于是恐惧、失落、彷徨、苦闷,也想过自杀,后来,小强得到高人指示,觉悟了,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残障与世俗的偏见,小强狭路闯出了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业余自学掌握了48门外语,走十八万五千里路签售三千万本外文散文集,通过互联网发表,受到多个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钱了,把病医治好了等。身残志坚型这中先进事迹演讲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都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努力。注意:表达的时候要恰倒好处,不要过分夸张,写作感情也要充分代入角色,才可以淋漓的表达出来。

c、这点,留在我下一篇《小强演讲稿写作技巧经验谈》中再进行补充。

演讲稿写作中的四化四性

一、首先,要了解先进事迹的对象,有的放矢。

二、其次,先进事迹演讲稿观点要鲜明,演讲时要感情要真挚,发自肺腑,要使用说理抒情无缝结合的演讲技巧。

三、然后,先进事迹介绍中,行文要写得有波澜,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尤其是关于先进事迹的表达应该注意到这个要点。

四、最后,演讲语言运用方面,演讲稿写作中,语言要流畅运用,先进事迹介绍要深刻而风趣。

另外,在演讲语言运用应当记得以下几个要点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