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15 10:02:00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名师的教学之所以得到广泛赞誉,关键是能把课教“活”,即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如何把课教“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达到三境界:第一境界——课的开头,力求“引人入胜”;第二境界——课的中间,力求“波澜起伏”;第三境界——课的结尾,力求“余音不绝”。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8)06-0070-04

怎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评价的标准众说纷纭。语文界的前辈吕叔湘先生曾高度概括为一个字:“活”。吕老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在这里,吕老把课的“活”与教师的“成功”划上了等号,足见教师把课上“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吕老的这个“活”字,可谓一字千金,其内涵自然十分丰富,它包含着活泼、活跃、活灵活现、生龙活虎……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活”的反面,“活”的反面就是“死”:死板、死寂、死记硬背、死气沉沉……反差之大,显而易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毫无疑问应该高扬吕老所倡导的“活”字大旗。

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由此可见,把课教“活”了——

课堂气氛就不会沉闷凝重,而代之以轻松热烈;

教师的教就不会枯燥乏味,而代之以生动有趣;

学生的学就不会被动疲乏,而代之以积极主动。

那么,如何把课教“活”呢?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达到这样“三个境界”。

一、“转轴拨弦三二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一个境界——课的开头,力求“引人入胜”。

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出神入化的演奏,在演奏之始一“转轴”一“拨弦”,就已“先有情”,这“三二声”真可谓先声夺人。

一堂语文课特别是新授课要取得成功,也应在导入阶段就精心设计好这“三二声”,制造“兴奋点”,诱发学生产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情感,使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营造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大师的话从反面强调了“引”之重要、“导”之必要。

教材中那些文质俱佳的作品,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一个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心灵。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须充分虑及课文的类型和特点,同时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从而从文本与学生两方面入手,找准切入点,力求导出重点、导出情趣、导出新意来。

导入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就拿课题的出示来说吧。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定格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把它书写在黑板上。我说:说来也巧,王安石的这句诗正好包含了一位现代作家所写的两篇散文的标题,同学们能否找出来?待同学们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句中的五个字,剩下“春”和“绿”两个字。我说,《春》在初中已学过,《绿》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新课。春天是充满绿色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几次写到“绿”?于是,学生们纷纷背诵起《春》中描写“绿”的精彩语句。在一片浓浓的“绿”意中,我接着说:今天我们学的散文《绿》却并不是写春天的绿,而是写秋季的绿。说罢,就再擦去黑板上的“春”字,只剩下一个醒目的“绿”字——这便是课题。然后说:“秋季,按理说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而浙江仙岩的梅雨潭却依旧充满着绿,充满着奇异的绿、醉人的绿。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朱先生一起去游览,尽情地赏绿、品绿吧。”

这个导语,用一句诗引出同一作者的两篇散文,带出了新的课题,是学生们始料不及的,也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重提《春》,自然地导入《绿》,此乃温故而知新,且可将春之绿与秋之绿相比较;以咏春诗句引出课题,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对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极有好处。

如果说,上例的课题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么,下例的课题则是一上场便亮相。在学习鲁迅小说《药》时,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中央写了一个大大的“药”字,然后在“药”字前面画了三个方格,要求学生添上三个字,与后面的“药”字组成一个成语。一位学生上去,组成了“灵丹妙药”;接着,我又在“药”字后面画上三个方格,要求学生也添上三个字,与前面的“药”字组成一个成语。一位学生上去,组成了“药到病除”。当黑板上出现这两个成语后,我说:一个人得了重病,总希望得到“灵丹妙药”,并企盼“药到病除”。那么,鲁迅的小说《药》究竟写了一种什么药?这种药是不是“灵丹妙药”,能不能“药到病除”呢?说罢,我在“药”字上用红笔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望着黑板上“药”字上面的问号,学生们的脑子里也冒出了一个个问号,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阅读起来。

这种设疑激趣法,在新授课伊始是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调动他们的探究积极性的。两个与“药”有关的成语,待读罢文本回过头来再看,学生就能进一步明确:小说中所写之药,既不是医治身体、驱除顽疾的“灵丹妙药”,更不是医治心灵、拯救社会的“灵丹妙药”,而“药到病除”在当时只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而已。

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二个境界:课的中间,力求“波澜起伏”。

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我曰:课似听曲不喜平。

高超的乐曲演奏,时而平缓,时而急促,时而低回,时而激越。有迸出的“水浆”,有突出的“铁骑”,有“银瓶”之声,有“刀枪”之鸣,方能强烈扣动听者的心弦。

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如果一直像潺潺流淌的溪水,波澜不惊,学生的情绪就会渐渐低落,慵懒之意就会潜滋暗长。

因此,教师就应具有“兴风作浪”的本领,具有“推波助澜”的功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文本内容不失时机地设疑、激疑,促使学生思考,力争投出能“激起千层浪”的“一石”,使课堂气氛趋于紧张热烈,使学生情绪不断高涨。

在教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看完后,我忽然提出一个问题: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与原小说不同,有没有发现?看得仔细的学生发现:电视剧中玛蒂尔德把买来的项链还给佛来思节夫人时,装项链的盒子竟是开着的,而原小说中的盒子并没有打开。于是,我先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盒子是打开好,还是合上好?二、小说中写没有打开盒子,与结尾发现项链是假的,有没有联系?通过讨论,大家认为电视剧的这一处改动,既不符合两个人物当时的心理,又失去了一处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伏笔,将伏笔变成了败笔。讨论至此,我说:“我们能不能给电视剧的编剧写一封信,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们大声地说:“能!”我又问:“如果要给这封信拟一个标题,怎样醒目些、生动些?”学生们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一位学生拟了这样的标题:“请帮玛蒂尔德把盒子盖上。”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样的讨论,学生饶有兴趣,话语滔滔,而在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文学鉴赏与评论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投出精心预设的“一石”,固然需要;但最为理想的境界,就是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引导学生投出“即时生成”的“一石”,让教学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要积极开发和灵活利用这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这“一石”所激起的浪花更为美丽,这不能预约的精彩更为动人。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学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在观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我让学生评议该电视剧。在一片赞扬声中,有一位学生则说要给电视剧挑“刺”。我听到这与众不同的声音,就鼓励他发表看法。他说:在葛朗台发现查理留给女儿的梳妆匣上有金子时,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可是,电视剧中的葛朗台却把“你真是我的女儿”说成“你真是我的好女儿”,这里加了一个“好”字,我觉得味道就有点两样了。我发现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于是就顺手把这“一石”投到全班学生中去,激起了热烈讨论的“千层浪”。有的认为演员的这个“好”字加得好,有的则认为这个“好”字加得不好。后来,看法渐趋一致:“你真是我的女儿”与“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前者侧重在“我”字上,后者侧重在“好”字上。葛朗台要强调的不是“好”字而是“我”字。他这里是极力称赞女儿像“我”,像“我”葛朗台那样为了金子什么都可以拿去交易。此时此刻,葛朗台是为女儿也会像“我”一样做投机生意了而感到兴奋不已呢。当然,他说“我明白”了,其实并不明白,他不了解女儿是把梳妆匣看作爱情的象征,而根本不在乎有没有金子。

演员多加了一个“好”字,学生反而说:“不好!”

多么热烈的多重对话,多么激烈的思想碰撞,多么活跃的心灵交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

是啊,课堂上波澜起伏,“浪花里”能“飞出欢乐的歌”。

三、“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

第三个境界:课的结尾,力求“余音不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和收束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仅有好的导入尚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它还得有好的收束与之相呼应。一个别出心裁的导入与一个匠心独具的收束,二者有机结合,恰似锦上添花,方能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这是技法高超的乐师在弹罢乐曲后所营造的艺术意境,余音不绝,有绕梁三日之效果。同样,高明的教师在一课结束之际,也应努力追求这种美妙的意境,这种动人的效果。

为此,一堂课的结束,不要急于打上个“句号”。

有时,我再提出一个“问号”,于无疑处生疑,促使学生重温旧课,巩固知识并且举一反三。例如教完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玛蒂尔德会怎么样?佛来思节夫人又会怎么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发挥合理想像,进行续写,然后互相交流。

有时,我再引出一个“破折号”,从课文延伸出去,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资料及赏析文章。如,学完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学生们对“左联”五烈士肃然起敬,烈士们的音容笑貌恰似在眼前闪现,呼之欲出。就在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了五位烈士生前的照片。学生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仔细地看,认真地思索。有的说:“看了这五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作家的遗像,我更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反复地说:‘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了。”有的说:“看了这些照片,我懂得了鲁迅把‘怒向刀边觅小诗’改为‘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原因了,那时白色恐怖是多么严重,反动派的屠刀杀害了多少可爱的革命者。”五张照片,激起了学生思绪万千,激情无限。

有时,我抛出一个“省略号”,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开发课程资源。江苏新教材采用“专题”的形式编排课文,如学完了“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之后,我就让学生仍以此专题的名称“月是故乡明”为题,自己在课外选编一组有关乡情的佳作,从而再组合成一个与教本相应并可互为补充的专题。我要求一个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然后几个小组评比,评出“最佳专题”,最后编辑打印,供全班同学阅读。几册必修本的专题有限,我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新的专题,并围绕这新专题选编自己喜爱的课外文章。这一项“我来当主编”的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编出了各种各样的专题,如关于志向的“乘风破浪会有时”,关于磨难的“风雨过后见彩虹”,关于感恩的“报得三春晖”……这些新专题,为语文课堂引进了鲜亮的时代“活水”,使教与学充满蓬勃的生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和教学效果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没有学生主动性就没有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由此看来,开展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是大有益处的。

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上述三境界,课就“活”了,教师“活”了,学生“活”了——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不是我教你学,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