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0:31:53

语文教材论文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1

文化,是一个被使用得异常频繁的词,诸如人类文化、民族文化、阶级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的使用率都是够高的,唯独语文教材文化这个词好像还未出现过。然而,语文教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形式的多样性乃至历史的悠久性,可能还是其他某些文化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教材是一种文化,语文教材则是教材文化中内容最为丰富多采的部分,它已经构成了一个知识和经验的宝库。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极度重视的宝库,研究教材乃至教育史,就不能不对语文教材这一文化给以十足的极大的关注。研究语文教材文化,我们面对的基本问题是,语文教材文化的继承和语文教材文化的特质及内容,然后回顾它的历史,再进一步研究发展它的途径。

一、语文教材文化的特质语文教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基本特点在于它过去是现在仍然主要是由书面语言构筑的。而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构成语文教材的书面语更是传递文化的有力媒体,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语文教材都作为一种载体而使之得到保留和宣扬。语文教材容载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技能训练体系和语言体系、文字体系等。它包罗万象,天上地下,古今中外,花鸟鱼虫,几乎可以涉及任何文化领域,近似百科全书,给受教育者以广泛而有力的教育。

语文教材的特质还在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有语文教材以来的社会历史,反映了人群的生活,也表达了政治领导者的意志。人们可以从这面镜子看出社会状况,了解政治制度。它是深切体现时代和社会脉搏的一种语言文化。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教材文化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也是有差异的。比如隋唐至清末的语文教材文化,同辛亥革命后的就有着质的不同,而新中国建立后的语文教材文化,就和建国前的有着更根本的差异。但不管是哪个时期,其各自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则是无大别的。它在当时,都是被掌权者和编写者看作是最好的东西,当成是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待它们的观点和态度正确,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语文教材文化的内容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反映与交融。这种教材文化包含着如下两层内容。

(一)一层是语文教材中所包括的内容,这就是由文字符号、图象符号和音响等三个系统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色彩。

以社会历史的观点来看待近现代的语文教材,可以说它是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积蓄起来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的,其涉及的领域几乎扩展到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教育、伦理、心理、逻辑、语言、文学、艺术、社会、宗教、民俗、科学、技术乃至广大的自然界等几乎所有的东西。

(二)另一层是语文教材自身的文化。这就是关于教材制度,制作、编写、实验、使用乃至印制、出版、发行的文化。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首要的自然是语文教材自身的种种文化现象。仅仅这方面的语文教材文化也是异常丰富多采的,它是一大文化宝库,急待我们发掘、整理、利用和发展。

三、语文教材文化的历史语文教材文化的历史乃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一部分,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即使是因作为背景的政治的倒退,还是会显示出某种文化内容的。在我国,以本世纪初为界,语文教材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

(一)本世纪以前的语文教材文化,纯粹是民族的传统的教材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完全是承传关系,前后的差异只是时间的差异。

(二)在进入本世纪之后,除保持民族的承传关系之外,又开始了吸收境外的其他民族的语文教材文化,也即有了不同地域间的空间联结关系,这就改变了语文教材文化的纯民族的封闭式传统,而实现了民族的语文教材文化和国际的语文教材文化的交融和贯通,进而成为一个统一体。这也使得我国的语文教材文化愈加丰富多采,愈有研究的价值。

我国近现代的语文教材文化,是无数学者、教师、画家、编辑家、出版家等共同积累的成果,其中充满了劳动和智慧的光辉,可以使我们后来者在已有的成就的基础上成熟起来。只是,我们对前人的成果没有完整地收集起来,而已收集到的也缺乏应有的研究。当然,我们早已超越了前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方面都已超过。何况前人的成就作为历史的文化是无可替代的。

四、语文教材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要把语文教材文化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研究这一文化,开拓这一文化。从历史的观点出发,要研究古代的和近代的、现代的和当代的;从地域观点出发,要研究本土的和异域的;从思想观念出发,要研究语文教材与社会、语文教材与科学、语文教材与语言文学、语文教材与艺术、语文教材与政治理论等等;从学科间的关系出发,要研究语文教材与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等的文化关系,这将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

为了发展语文教材文化,主要的实际工作可以有如下一些:

(一)收集、整理乃至复制本世纪以来有价值的语文教材,使之成为一个文库。

(二)收集、整理和研究有关语文教材论著。

(三)开展对本世纪以来语文教材纵向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即不同历史时期的教材的研究,特别着眼于前后比较和传承关系的研究。横向研究即同一时期不同教材的研究,以及评介国外教材特别是同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

(四)开发新教材。

(五)创建研究刊物。这就要求语文教材的使用者、编辑者、出版者、研究者和教育领导部门都经常关心语文教材文化宝库的建设,不断充实它,使它成为一项珍贵而完备的财富。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又紧迫的任务,随着现代化、科学化口号的提出,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也就更为重要和紧迫起来,我们应该为此而作出贡献。

语文教材的理论研究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理论的研究是重要的一环。我国自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然而今天我们还要研究什么,重要之点何在,朝向什么方向,沿着什么途径等等,仍旧都是有待明确的问题。

一、语文教材研究的观点通常我们所指的教材研究,只是指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钻研教材本文的备课和编写教案等。严格地说,这只是教材的学习,而不是教材研究。虽然这种对教材的钻研在经常地大量地进行着,而且其重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即使把它看作是教材研究,也毕竟不是教材研究的全部,甚至可说不是主要的。因为这种教材研究的内容范围通常不超过一篇课文,其目标只在于通过分析进而把握一篇课文。如果从对语文教材所持的观点出发,那么富有理论意义的教材研究,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语文教学目的论的教材研究;2.基于学生语文学习论的教材研究;3.基于语文学科构造论的教材研究;4.基于社会需要论的教材研究;5.基于语文教学过程论的教材研究;6.基于同其他学科相配合的整体论的教材研究。

以上六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体现为一种整体性观点,都包含着相当复杂的内容,都是难度相当大的研究活动。惟其如此,也就更富研究价值。

二、语文教材研究的范围语文教材研究的范围可以列举很多。这里按照研究范围大小的序列,主要列举出如下的内容:1.对一篇篇课文、一项项知识内容的局部研究;2.对一个单元,一册课本的较大局部研究;3.对一种语文教科书的完整研究;4.对多种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5.对语文教科书进行方针政策的政治性研究;前三项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研究性质,后二项则直接关系到教学理论。这些研究项目包括对教材自身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也包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测定,还包括对构成语文教材理论基础的诸多学科的学术探讨。

三、语文教材研究的状况语文教材研究早已开始,并从未间断过,然而就研究的质量而言,应该说仍然停留在初级水平上。迄今,我们既无专门的教材研究的报刊,也无专门教材研究书籍。有的只是论文,而其所及领域和所达到的深度又颇为有限,能从整体上给以宏观研究的可能还没有。我们几乎没有谁不了解中小学教材的影响有多大,但对它的研究却又是如此不足。这种情况的形成,首先,自然是长期实行通用一种教科书制度的结果,以致虽然教材制度改变了多年,并已出现了十余种教科书之后,旧的教材观仍在起作用。其次,这也和普通教育学和学科教育学中缺少教材研究的内容直接相关。即使有论及教材的专章,那也多半是教材介绍,而少教材研究。

今天,国家已实行审定制度,我们的中小学已各有十余种语文教科书面世,并在内容和外型方面都有了改观。然而另一方面的事实是,众多教材并存的局面不过刚刚开始,互相竞争的机制未发挥出来,以致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语文教科书编写中的问题大都存在,从选材到编排,从体例到装帧,从原则到细节,几乎都应在研究之列,因此,尽管编写者们竭尽心力,务求其好,而实际上为师生们所特别喜爱的,可能还不是多数。当然,语文教科书也如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世界上就从来没有过完美无缺的教科书。我国固然缺少对教科书的成熟研究,据国外的文字资料介绍,即使在西方和日本,人们也一直在抱怨对中小学教科书的研究太少,其研究的作用和潜力也有待发挥。

四、语文教材研究的课题语文教材主要是语文教科书的研究课题,可以有种种方面和种种角度。但是,作为中心课题的,不能不是应以什么样的内容和什么样的结构体系以及怎样的方式,去培养和造就未来的青少年一代。也就是要研究如何编写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确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富有教育效果的语文教科书。而这就要求在进行语文教育学的整体研究时,有必要进行语文教材学的研究。

具体说来,语文教科书的研究课题有:

1.语文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

2.语文教科书的类型和体例;

3.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和构成;

4.语文教科书中的知识性质、范围和程度;

5.课文的选取标准;

6.语文知识的安排和语文能力训练的设计;

7.教学单元的组成;

8.语文教科书的插图、照片、图表等的配合;

9.语文教科书的附录内容;

10.语文教科书的印制、发行;

1l.语文教科书的作用;

12.语文教科书和其他学科教科书的关系;

13.语文教科书的诸种学科的学术研究。

语文教科书的研究,不单是语文教育学的课题,也不仅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伦理学、应用语言学、接受美学研究的课题,也可以纳入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习研究领域。

语文教材的研究在以教科书为基本课题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辅助教材包括音像教材的研究。

五、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包括现行各种本族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今昔本族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本国语文教材同其他国家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语文教材特别是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对于改善教材和提高教材研究理论都极为重要。随着国际间教育交流的密切化和频繁化,未来必将是越来越重视国际母语教育的比较研究,其内容将包括课程、教材和教法的各个领域。

国与国间的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在上述三种比较研究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它的特点,一是国际性,二是对比性。而要认事这种国际性的对比研究是件困难的事。其所以困难,一是因为它是跨文化的,作为教材编写、发行和使用等的社会背景不同,其教材制度、教育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往往不同,对教材特别是教科书的概念的理解,和对待教材的态度也就有别。同时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物质条件不同,也导致教材的多样化和差异性。这种种情况,既表明比较研究的必要,也给比较研究带来了困难。二是因为要得到相关材料还相当不易,而要得到别国的种类繁多的教材就尤为不易。三是因为它是一项学术研究,应该包容一定的范围和达到一定的深度。它不能止于记述材料,而要在丰富的事实基础上做出对比性的理性说明。

但是比较研究又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对我们长期只熟悉一种似乎固定化了的教材的人们来说,一旦面对各国语文教材的种种不同于我们的背景,特别是面对其语文教材本身的诸多特异情况,我们是不能不感到新奇而有趣的。而进一步作起比较研究来,明白了我们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点,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相同点,其原因又是什么,特别是当终于得出关于我国语文教材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时,必定是会感到有趣的。

比较研究,不单要比较研究语文教材本身,还必须研究起制约或影响作用的背景和客观条件。比较研究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搜寻、汇集文献资料;第二步,开展研究,发现特点,了解发展变化过程及相关因素;第三步,进行比较,明确共同点和差异点,得出为我所用的结论。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2

国家教委对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1990年初作了调整,1990年6月出了修订本。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修订大纲,教材作了相应调整,情况如下:

甲:基本课文,初中由110篇减为100篇,高中由80篇减为70篇,共计篇数是由原来的190篇减为170篇。

乙: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见下表:

表一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表

(附图{图})

这个变动体现着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因为文言文是删掉了五个单元20篇课文(即由原来的16个单元66篇课文,变为现在11个单元46篇课文,原先比较系统的古汉语知识点,绝大部分已经删掉,只剩下怎样学习文言文,诵读要领,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点,词类活用,断句,翻译和古文化常识(对人称谓,纪年纪月法、地名、官名、科举名)。这给我们省了很多事。修订大纲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编写与修订教材的依据,也是实行新的考试改革办法之前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中学会考命题的依据”。语文考试(包括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更应严格以大纲为依据,要根据教学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高考命题为了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选一些课本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但较难的词句必须加注,这是很关重要的降低要求和减轻负担。

原来的1986年大纲要求高中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修订大纲对此也降低了要求,修改为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比较复杂”降为“一般”。

对现代文的阅读,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这表现在现代文课文的调整,只在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范围内调整,没有任何一篇被赶出课本。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结论:根据修订大纲调整的教材,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再是规定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其次是写作上。现代文的阅读,没有降低要求,而是要加强。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关于教材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下表认识: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平面(横向)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年级立面(纵向)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即讲读课和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关系。这是例子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讲读课是例子,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来掌握知识和方法,自读课则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运用中培养出能力,能力是大纲要求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说,高考对非基本课文是在间接考,即从能力方面去考。因此,我们不能以“高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为理由而只管基本课文,不管其它。如果那样,就等于取消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机会,他们将会缺乏自学的习惯和兴趣,甚至会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基本课文就是“一”,非基本课文就是“三”。这70篇基本课文包括了各类体载,也包手了古今中外,足以成为各类例子。我们要管好这个“一”,引导他们去反“三”,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去亲自实践练出终身受益的本领。要这样,我们就得要按照计划去完成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个任务是个大损失。我们不要给学生包打知识天下,而要教他们去打知识天下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知识着重介绍重要的教学要点,有关的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为统率这类课文的纲。编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教学要点或是这个纲,还特地编有单元知识训练题。这样,这个单元知识,一头联系着已学过的课文,一头联系着后面的训练题纲举而旧目新目均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单元知识不是课文而忽视它。会考标准要求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目的是叫学生自己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不是吃老师嚼过的馍。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语文基础知识相当于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它是理性的东西。练习题是叫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的。会不会做题,就是会不会运用。它是实践性的活动。按理说,知识掌握得好了,做题应该是没有问题。做题情况往往能看出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做题是检查掌握知识的方法。实际上,知识很少一学就会,是要反复做题反复实践才掌握得牢固的。因此,做题也很重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防止只管做题,不管知识。要以掌握知识,特别是掌握知识中的规律为中心,以做题为手段,达到培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170篇课文,70篇是基本课文,是例子,毕业考、会考、升学考命题要涉课文部分只涉及它,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它,这就是底。会考标准是这个底的具体化,是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他100篇中,8篇为讲读课文,92篇为自读课文,这92篇中,26篇为课内自读课文,课时上给以保证,其余66篇让学生到课外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极限,所以说“不封顶”这样“底”和“顶”之间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也就是大有因材施教的余地。我们要保好底,面向大多数,争取大面积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高材生的因材施教,让他们吃不饱而厌学,我们既要保底,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他充分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因材施教,对高考也有好处,高考命题虽然不涉及那100篇课文的内容,但那只是不直接考到而是要间接考到的,因为要考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要在自己这92篇课文中去培养。所以不引导学生去自学这些课文,对高考是直接有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关于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问题,我们将这70篇基本课文依体裁归类,按册次顺序列出。并附上它的单元知识,就可以看出基本的深化轮廓。下面统计表左边部分为篇目,“1、2、3……”为体裁篇目顺序,“〈一〉、〈二〉……”为册次顺序。右边部分为相应的单元知识要点,每个要点后边的括号内注明册次和页码。

表二各类文体及其知识要点统计表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这样三个年级、六册课本六个层次。知识要点包含阅读和写作在内。这样我们有八类体裁,构成八个系统,再加上阅读和写作两个系统共十个系统,对这十个系统所组成的语文结构可以用图表表示如下:

表三各类文体及读写能力一览表

(附图{图})

这样,我们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教材,对教材的立体结构就有3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按照各个系统去分析它的螺旋式深化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和复习,特别是组织复习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关于教学和复习,我另有专文去说,下面就考试问题说一下。

三、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关系

如果用A、B、C分别代替这三者,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B〉C

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学生要从中不断地看到点,看到线,看到面,看到体,而且要从中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由于教材是多功能的,学生都会得到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熏陶思想和陶冶情操方面。复习内容仍是个立体结构,只不过是重在抓要点,难点,使之系统化,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面面俱到罢了。如果说在授课阶段的教学强调举一反三,那么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举三反一、好好把握住那宝贵的“一”。说它小于教学内容,就是从这这个角度说的。考试内容则是这个立体结构的横截面。一张卷子,就像是对这个立体一刀下去,看看考生对这个立体中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考试或做题不能代替复习,更不能代替教学,其原因就在此。

扎扎实实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复习,功夫过得硬,是不怕考试的。

四、语文的多功能性

由于语文是以文章为教材,它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工具课。多功能是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以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种境界,就是根据语文的多功能性这个特点提出来的,很有见地。

这套教材是训练型的,而不是一般的文选型。训练型的目的在于练出能力,切不可限于以读懂课文为目的。这是这套教材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心中有个明晰的这套教材的立体系统,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之系统化,系列化,去把握那举一反三中的“一”,境界就将大不一样,这套教材的功能也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都匀一中

审稿:邓训shì@①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3

综观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不少作品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丑”形象,使作品更具典型性和社会认识价值。如奥楚蔑洛夫、黄世仁、贾雨村、菲利普夫妇、胡屠户、周朴园、鲁四老爷、别里科夫、葛朗台、张委、康大叔等人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丑”形象的言行去了解一切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腐朽,以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的识辨力。同时,这些“丑”形象还可衬托、表现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物,使人们在美与丑的对比中,领略人生的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主要有如下几种典型:

一、浅薄势利型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是手艺人,虽然不是什么大恶人,但这个市侩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充分表明这是一个粗野自私、浅薄势利的小人。范进中举前,他责怪范进“不知累了我多少”,骂范进“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范进一旦中举,就变骂为捧,说他“才学又好,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这前倨后恭的浅薄势利表现,把胡屠户的丑恶灵魂暴露得淋漓尽致。

和胡屠户一样,菲利普夫妇、奥楚蔑洛夫也是这样的势力小人。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因为他们丑的思想、丑的言行,归根结蒂都是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风貌的体现。

二、残忍虚伪型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阴险残忍、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他原是一个封建地主,后转化成资本家,其发家史就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

人;为镇压罢工运动,他一面收买工贼,分化瓦解工人队伍,一面又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了30多个工人。他的私生活也极为自私虚伪,对待侍萍始乱终弃,但又想掩饰其卑鄙的行径,假惺惺地要为侍萍修墓,想从精神上得到自我解脱,可当他得知眼前的鲁妈便是当年的侍萍时,却又声色俱变,凶相毕露。他确是一个阴险残忍、虚伪自私的伪君子,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和周朴园相比,吝啬、贪婪的葛朗台,其残忍、虚伪有过之无不及。为了钱,他掠夺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妻女也不能幸免。巴尔扎克塑造的这个对金钱有着疯狂占有欲的吝啬鬼形象,使人们看清了罩着温情脉脉面纱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的关系。

三、顽固守旧型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顽固、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抱着怀疑态度。他老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自觉地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别人也装在“套子”里,企图挡住社会前进的步伐。作者正是通过别里科夫这个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沙皇专制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

《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其实也是个顽固守旧的典型,封建秩序的卫道士。他和别里科夫一样具有自觉维护旧制度的奴性。稍不同的是,他们一个保守得近乎神经质,一个则表现得温文尔雅,道貌岸然。

四、穷凶极恶型

《白毛女》中的黄世仁、《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贾雨村、《孔乙己》的丁举人、《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的张委、《药》中的康大叔等形象,都是穷凶极恶、置草民百姓生命于不顾的恶棍丑类。他们有的张狂露骨,有的表现稍微比较隐蔽。其中最令人过目难忘,切齿而又不齿的,就是那个康大叔。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群众的工具,代表着封建王朝的权威和秩序,我们可以从他丑恶的外貌和行动中看出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头为“专利”。对群众蛮横凶恶,说话时都要别人“笑嘻嘻的听”、“恭恭敬敬的听”;他对革命极端仇视,称赞告发亲侄子的夏三爷是“乖角儿”,咒骂革命者夏瑜是“贱骨头”,种种丑恶卑劣的言行令人侧目。他对华老栓一扯、一裹、一塞、一抓、一捏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这个刽子手的穷凶极恶、贪得无厌。“有其奴必有其主”,从康大叔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到封建统治阶级是多么贪婪残暴!

五、家长专制型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4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丑”形象,然而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对作品正面形象的鉴赏,而忽略了对“丑”形象的品味。其实“丑”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审美价值,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观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不少作品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丑”形象,使作品更具典型性和社会认识价值。如奥楚蔑洛夫、黄世仁、贾雨村、菲利普夫妇、胡屠户、周朴园、鲁四老爷、别里科夫、葛朗台、张委、康大叔等人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丑”形象的言行去了解一切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腐朽,以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的识辨力。同时,这些“丑”形象还可衬托、表现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物,使人们在美与丑的对比中,领略人生的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丑”形象主要有如下几种典型:

一、浅薄势利型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是手艺人,虽然不是什么大恶人,但这个市侩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充分表明这是一个粗野自私、浅薄势利的小人。范进中举前,他责怪范进“不知累了我多少”,骂范进“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范进一旦中举,就变骂为捧,说他“才学又好,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这前倨后恭的浅薄势利表现,把胡屠户的丑恶灵魂暴露得淋漓尽致。

和胡屠户一样,菲利普夫妇、奥楚蔑洛夫也是这样的势力小人。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因为他们丑的思想、丑的言行,归根结蒂都是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风貌的体现。

二、残忍虚伪型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阴险残忍、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他原是一个封建地主,后转化成资本家,其发家史就是一部劳动人民的血泪史。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为镇压罢工运动,他一面收买工贼,分化瓦解工人队伍,一面又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了30多个工人。他的私生活也极为自私虚伪,对待侍萍始乱终弃,但又想掩饰其卑鄙的行径,假惺惺地要为侍萍修墓,想从精神上得到自我解脱,可当他得知眼前的鲁妈便是当年的侍萍时,却又声色俱变,凶相毕露。他确是一个阴险残忍、虚伪自私的伪君子,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和周朴园相比,吝啬、贪婪的葛朗台,其残忍、虚伪有过之无不及。为了钱,他掠夺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妻女也不能幸免。巴尔扎克塑造的这个对金钱有着疯狂占有欲的吝啬鬼形象,使人们看清了罩着温情脉脉面纱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实际上是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的关系。

三、顽固守旧型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顽固、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抱着怀疑态度。他老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自觉地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别人也装在“套子”里,企图挡住社会前进的步伐。作者正是通过别里科夫这个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沙皇专制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

《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其实也是个顽固守旧的典型,封建秩序的卫道士。他和别里科夫一样具有自觉维护旧制度的奴性。稍不同的是,他们一个保守得近乎神经质,一个则表现得温文尔雅,道貌岸然。

四、穷凶极恶型

《白毛女》中的黄世仁、《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贾雨村、《孔乙己》的丁举人、《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的张委、《药》中的康大叔等形象,都是穷凶极恶、置草民百姓生命于不顾的恶棍丑类。他们有的张狂露骨,有的表现稍微比较隐蔽。其中最令人过目难忘,切齿而又不齿的,就是那个康大叔。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群众的工具,代表着封建王朝的权威和秩序,我们可以从他丑恶的外貌和行动中看出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头为“专利”。对群众蛮横凶恶,说话时都要别人“笑嘻嘻的听”、“恭恭敬敬的听”;他对革命极端仇视,称赞告发亲侄子的夏三爷是“乖角儿”,咒骂革命者夏瑜是“贱骨头”,种种丑恶卑劣的言行令人侧目。他对华老栓一扯、一裹、一塞、一抓、一捏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这个刽子手的穷凶极恶、贪得无厌。“有其奴必有其主”,从康大叔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到封建统治阶级是多么贪婪残暴!

五、家长专制型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5

然而,我认为: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仍有不尽人意之处。这就是,那种富有时代精神、当代气息的,那种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四化建设的优秀作品入编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个明显的欠缺。

语言文学这门学问,它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研究语言文学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在保持本身属性特点的前提下,又受社会的制约,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如果我们的的语文教材缺乏时代特色、时代气息、时代风味、时代内容的优秀作品,那就不利于培养四化的有用之才。何况现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还有极少数与时代精神相距甚远,语言枯乏单调,晦涩难懂之作(如有的文言文),很不适合青少年学生接受。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习文言文对白话文写作有帮助,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我看文言文里有些东西多数都能从现代文里学到,不一定非要读《桃花园记》才能学到‘豁然开朗’,是不是现代人的气息少了点?据说白话里加点文言成分就像菜里边加点盐,味道好,可是也要想到盐多了,会咸得你咽不下去。那文绉绉的味,但是毕竟不如从人民群众嘴里来的语言那么新鲜、生动、泼辣,那么有泥土味,有时代气息。”张志公先生也说:“文言它的典章文物、思想内容、思想方法,同今天都不相同,它的生命力不是那么强大的。而当代的作品,大都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充满着时代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强大的魅力和深广的影响。”这两位著名的语言学家都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说明文言文受社会的时代的局限,有的价值不高,不可过多选取,特别是时代气息缺乏的,思想艺术不高的。不要认为是各家的文章,或名人推荐的文章,就不能删减了。我们要对人民负责,对整个民族负责,不是对哪一个人负责。我们要将当代那些富有时代气息、教育意义大的优秀作品多选编一些,增大当代作品的比重。例如,几次入藏、为西藏广大群众谋福利的孔繁森的典型事迹;徐洪刚誓死与歹徒英勇搏斗的事迹;北京1233号列车售票员李素丽同志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热情周到为旅客服务的事迹;麦贤德报效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战斗英雄的事迹;韩素云尊敬孝顺长辈,支持丈夫安心服役的范例;赖宁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质;还有许多为我国科研事业作出成就的科学家,为人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的事迹,等等,都在我们作家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反映。如果语文课本多选编一些这样的作品或文章,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更大些,更直接些吗?当然,选取当代优秀作品,要注意方方面面,要有代表性;如果特别注意选取青少年中涌现出来的十佳青年或青年标兵,着重宣传他们严于律己,为四化建设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奋学习,奋进拼搏,刻苦攻关等优秀事迹,则更能激发学生奋进向上。

假如我们的新教材选编的文章时代精神,时代气息不充分,没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没有吸引力、感染力,不切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就不能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一代。必须懂得:旧瓶装鲜美的乳汁常有,不宜过多,新瓶装陈腐的乳汁就不新鲜,就不能提供精美的养分。只有适当选取当代切近学生生活、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使青少年中学生喜爱欣赏,易于接受,才能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才能扎实地学好语文。

新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祖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教科书,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要继承,近代现代精美有益的文章要编入,当代熠熠生辉的佳作更要选编,这样就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与时代气息息息相通,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大大有利再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兴旺发达,党和国家重视教育、科技,通过多种举措、多种途径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希望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让精神文明之花结出丰硕之果。而我们语文教材,就不能与当今现实脱离,就不能与当今国家的教育形势脱轨。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继承和发展所不可缺的手段。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对社会起显著的推动作用。既然教育与社会与人息息相关,既然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当代精神风貌东西的比重,少了怎么行?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教材也好比机器,我们的学生好比产品,如果我们过多地使用以前的老机器,怎么能生产最理想的优质产品呢?这种比方虽不确切,但也有近似之处。我们当今的社会,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到今天这样如此理想的境地,我们怎能让以前的老观点、老习俗、老意识的课文,在教材中占其较大的比重?我们应用全新的观点,全新的意识,扣紧生活现实,用充满活力的知识,向青少年一代灌输,这才是上策。只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大当今佳作的比重,增强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6

国家教委对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1990年初作了调整,1990年6月出了修订本。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修订大纲,教材作了相应调整,情况如下:

甲:基本课文,初中由110篇减为100篇,高中由80篇减为70篇,共计篇数是由原来的190篇减为170篇。

乙: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见下表:

表一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表

(附图{图})

这个变动体现着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因为文言文是删掉了五个单元20篇课文(即由原来的16个单元66篇课文,变为现在11个单元46篇课文,原先比较系统的古汉语知识点,绝大部分已经删掉,只剩下怎样学习文言文,诵读要领,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点,词类活用,断句,翻译和古文化常识(对人称谓,纪年纪月法、地名、官名、科举名)。这给我们省了很多事。修订大纲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编写与修订教材的依据,也是实行新的考试改革办法之前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中学会考命题的依据”。语文考试(包括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更应严格以大纲为依据,要根据教学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高考命题为了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选一些课本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但较难的词句必须加注,这是很关重要的降低要求和减轻负担。

原来的1986年大纲要求高中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修订大纲对此也降低了要求,修改为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比较复杂”降为“一般”。

对现代文的阅读,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这表现在现代文课文的调整,只在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范围内调整,没有任何一篇被赶出课本。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结论:根据修订大纲调整的教材,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再是规定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其次是写作上。现代文的阅读,没有降低要求,而是要加强。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关于教材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下表认识: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平面(横向)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年级立面(纵向)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即讲读课和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关系。这是例子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讲读课是例子,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来掌握知识和方法,自读课则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运用中培养出能力,能力是大纲要求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说,高考对非基本课文是在间接考,即从能力方面去考。因此,我们不能以“高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为理由而只管基本课文,不管其它。如果那样,就等于取消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机会,他们将会缺乏自学的习惯和兴趣,甚至会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基本课文就是“一”,非基本课文就是“三”。这70篇基本课文包括了各类体载,也包手了古今中外,足以成为各类例子。我们要管好这个“一”,引导他们去反“三”,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去亲自实践练出终身受益的本领。要这样,我们就得要按照计划去完成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个任务是个大损失。我们不要给学生包打知识天下,而要教他们去打知识天下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知识着重介绍重要的教学要点,有关的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为统率这类课文的纲。编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教学要点或是这个纲,还特地编有单元知识训练题。这样,这个单元知识,一头联系着已学过的课文,一头联系着后面的训练题纲举而旧目新目均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单元知识不是课文而忽视它。会考标准要求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目的是叫学生自己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不是吃老师嚼过的馍。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语文基础知识相当于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它是理性的东西。练习题是叫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的。会不会做题,就是会不会运用。它是实践性的活动。按理说,知识掌握得好了,做题应该是没有问题。做题情况往往能看出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做题是检查掌握知识的方法。实际上,知识很少一学就会,是要反复做题反复实践才掌握得牢固的。因此,做题也很重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防止只管做题,不管知识。要以掌握知识,特别是掌握知识中的规律为中心,以做题为手段,达到培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170篇课文,70篇是基本课文,是例子,毕业考、会考、升学考命题要涉课文部分只涉及它,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它,这就是底。会考标准是这个底的具体化,是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他100篇中,8篇为讲读课文,92篇为自读课文,这92篇中,26篇为课内自读课文,课时上给以保证,其余66篇让学生到课外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极限,所以说“不封顶”这样“底”和“顶”之间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也就是大有因材施教的余地。我们要保好底,面向大多数,争取大面积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高材生的因材施教,让他们吃不饱而厌学,我们既要保底,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他充分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因材施教,对高考也有好处,高考命题虽然不涉及那100篇课文的内容,但那只是不直接考到而是要间接考到的,因为要考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要在自己这92篇课文中去培养。所以不引导学生去自学这些课文,对高考是直接有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关于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问题,我们将这70篇基本课文依体裁归类,按册次顺序列出。并附上它的单元知识,就可以看出基本的深化轮廓。下面统计表左边部分为篇目,“1、2、3……”为体裁篇目顺序,“〈一〉、〈二〉……”为册次顺序。右边部分为相应的单元知识要点,每个要点后边的括号内注明册次和页码。

这样,我们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教材,对教材的立体结构就有3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按照各个系统去分析它的螺旋式深化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和复习,特别是组织复习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关于教学和复习,我另有专文去说,下面就考试问题说一下。

三、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关系

如果用A、B、C分别代替这三者,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B〉C

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学生要从中不断地看到点,看到线,看到面,看到体,而且要从中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由于教材是多功能的,学生都会得到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熏陶思想和陶冶情操方面。复习内容仍是个立体结构,只不过是重在抓要点,难点,使之系统化,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面面俱到罢了。如果说在授课阶段的教学强调举一反三,那么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举三反一、好好把握住那宝贵的“一”。说它小于教学内容,就是从这这个角度说的。考试内容则是这个立体结构的横截面。一张卷子,就像是对这个立体一刀下去,看看考生对这个立体中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考试或做题不能代替复习,更不能代替教学,其原因就在此。

扎扎实实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复习,功夫过得硬,是不怕考试的。

四、语文的多功能性

由于语文是以文章为教材,它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工具课。多功能是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以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种境界,就是根据语文的多功能性这个特点提出来的,很有见地。

这套教材是训练型的,而不是一般的文选型。训练型的目的在于练出能力,切不可限于以读懂课文为目的。这是这套教材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心中有个明晰的这套教材的立体系统,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之系统化,系列化,去把握那举一反三中的“一”,境界就将大不一样,这套教材的功能也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都匀一中

审稿:邓训shì@①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7

名家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时,大多被编者作了文字上的改动,有改动是如此之大,足可以称之为“伤筋动骨”。但这些改动是否都有必要,却大有商榷的余地。这里笔者举出一些实例以作初步的探讨。

编者对原作的改动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个别词句,另一则属段落结构的。

先说第一类。

对朱自清的《背影》,编者在文字上作了几处细微的改动。

例一原文:我三两回劝他不必去。

改文: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例二原文:是没甚么要紧的。

改文:是没什么要紧的。

例三原文:托他们直是白托。

改文:托他们只是白托。

例四原文:心里狠轻松似的。

改文:心里很轻松似的。

其中的“例二”和“例四”的改动,即将“甚么”将作“什么”,“狠”改作“很”,是将白话文改得更合乎现代汉语的通用习惯,这对用作教材,以便让学生学到规范的现代汉语,是很有必要的。但“例一”和“例三”的改动则不然。“再三”是概括语,仅表明做某事的频率之高,作者在前文曾写及“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说明他在下文书写时,这一词语也在他的视野之内,但他选用“两三回”,一方面延续了陈述的节奏,另一方面,正由于不是套话,才显示出了是实实在在的两至三回,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叙述。另一处改动,将“直是”改为“只是”,初看似乎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也更通用些,但细细分析一下,原文说的“托他们直是白托”是“简直是白托”的意思,有笑父亲“迂”的意味。或者有人认为,这点区别太细微,实在不值不得在此咬文嚼字,殊不知,朱自清行文的风格就颇得蕴藉之美,看似一字的差别,实已与他的文风大相径庭了。

又如,对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编者在文字上改动颇多,除了个别几处将用法改得更通用、更合乎规范外,大多属不明文意而作的删改。

在小说开头部分,原文有这样的句子:“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而改文则是:“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这里,原文的两个“不知道”是修辞的反复,通过这种反复,叙述者对白洋淀的无边无际、它的美以及因这种美而在叙述者内心唤起的自豪和得意充分表现了出来。而改者忽略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加一“也”字,使修辞手法组合成的语句关系降格而为平平常常的语法式的并列结构。

原文还有这样一句描写:“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苇尖上吹过来。”改文是:“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看起来,改文在“稻秧苇尖上”插一方位词“上”,使风所吹过的方位被描写得更确切了,但“上”是仄声词,插进去后使语句造成了停顿,于是本来岸上的稻田与淀里的苇子连成一片的风景在改文中断裂了,而那吹起来连成一片的风现在也变得断断续续,尽管这样写也未尝不可,但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与小说的原意已是完全两样了。

再有,小说原文写道:“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改文中的后句是“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饼干是用精致纸盒包装的,所以改文将原文中的“一包”改为“一盒”,似乎更确切了,至少也跟同一句中的前后文对应起来,但问题是,饼干是在水波上滚动,水生在后面拍水追赶,所以最先究竟以何包装并不一目了然,原文用一含混的“一包”而不是确切的“一盒”,倒反而能表现出一段时间的流程,至少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分析,可以将这一信息分作三顿,即先是看到“一包”东西。其次是“精致纸盒装着的”,最后才是知道确切的东西:“饼干”。这既是读者获取信息从含混到清晰的一段流程,未尝也不可视作从水生的视角来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改文提前推出的清晰概念将本有流程的艺术化效果破坏了。

再说第二类。

魏学伊的《核舟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时,结尾还有一段,几乎被全数删去,文曰:“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糜@①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此段议论,实是前文描写的自然展开,作者两次对高超技艺的赞叹,既赞美微刻艺术在现实世界里展现了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同时也点明了,人的心灵手巧实远远超过了常人的一般见识,我们切不可将我们的想像力限制在日常的生活模式中。这样,这篇文章就不单单是对核舟写实的精细记录,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像世界,并对人的鬼斧神工般的技巧充满了自信和赞美,删去结尾一段,则使文章的内涵变得单薄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被选入教材而改动较大的一篇。编者不仅对个别词句进行了删除,如描写点缀在荷叶间的白花,原文是连用了三个比喻以构成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就把白花美的各个侧面、多种特点都揭示了出来。但编者选入教材后删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这就把白花出于清水的清新感抹去了。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原文中写道:“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下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缓女,荡舟心许,@②首徐回,兼传羽杯,@③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是无福消受了。”编者把这段文字删去,以“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来”来直接“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似乎还算接得巧妙,好像没有留下太多生硬拼接的痕迹。但孰料这一来,将行文的迂缓一变而为促迫,作者本来是在自由的联想中情绪慢慢趋于镇定,并水到渠成地引入一个安宁、悄然的氛围:“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而改文的草草收尾,打乱了原文应有的那种从容不迫的节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文的结构框架。因为原文的思路就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重点,也就是说从带给郁闷、烦恼的现实社会出发,而试图走入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超现实的世界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二个方面:自然和历史。最后不安宁的心情在这超现实的世界里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安慰,最后,还是进入家庭的宁静氛围使得作者烦燥的心稍稍趋于平缓。用一个结构图来表示,就是:

现实社会家庭

↓↑↓↑

超现实自然→历史

编者的改文,将引用的诗歌附于“荷塘月色”,变成自然景物的进一步展开,这样,把经常使文人们仰慕不已的六朝时代这一段历史抹去了。作者从自然走向历史的这段思路变成从自然直接向家庭的回归,作品本身的丰富意蕴被生硬地剥夺去许多,这是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惜的。

又如,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开头是说中学教师布尔金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共同借宿聊天,布尔金讲述了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套中人”的所作所为,结尾是布尔金讲完别里科夫的事后蒙头大睡,而作为听众的伊凡尼奇却再也无法安睡,后来干脆起身抽烟沉思。此小说选入教材后,开头、结尾都被删去,使小说直接以布尔金的谈话作起讫:“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结尾则是:“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改文虽然看起来也算完整,但作为讲故事的布尔金和听故事的伊凡尼奇这两个人物在小说里并非无足轻重,作者对他俩的刻画虽着墨不多,但两个人对待这一故事态度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布尔金虽说对套中人别里科夫颇为不满,但他讲完故事后仍能蒙头大睡,说明他对这种丑恶人物的存在已经习惯,于是,他在故事结尾慨叹套中人太多,不表明他的愤怒而恰恰表明他准备接受这样的现实。但伊凡尼奇则不同,他之难以入睡,他之坐立不安显示了他难以跟存在着这种丑恶人物的世界妥协的心态。小说以这两个人物的态度对比来结束故事,毋宁说是把读者抛入思想矛盾的境地,让读者在领会这两种态度的同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方是小说真正的用意所在。对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存在这种人,而是我们如何对待他们。然而,编者却将这个故事的重心(仅仅因为这个重心处在故事的边缘位置)当作一件无用的外套剥下来扔掉了。

我们决不能说编者不能、不应对选进教材的名篇作任何改动,有些改动、节录是势所难免,例如对于长篇巨著的节取等等,则编者不必强求完整,理解到教材中的文章只是一个片断而非完壁。但一般来说,我们在选录名篇时尽可能选一些短小的作品而不必再来作任何砍削,至于意义上的差别,则以不改为基本原则,这多少也使学的人或教的人在分析作品时少点穿凿附会。一个现存的例子是,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作为《伶官传》的开头一段议论文字已被选入多种选本,几成为一独立行世的名篇。但各家选此段文字时,大抵把结尾的“作《伶官传》”一句也一并录入,由此表明了此段文字充其量不过是一大篇《伶官传》的开头议论和感慨。但此段序文选入语文教材时,“作《伶官传》”一句被删除,于是原来一段节选下来的议论文字似乎成了一篇独立的文章,虽然编者所加的《伶官传序》的题目点出了这一点,但由于文字本身的完整性,使许多教师都走入歧途,要求学生从短短的序文里找出论据来与论点对应,或者大谈此篇文字叙述的简洁之艺术特色。他们恰恰忘记了,由于此段文字仅是传文的开头议论,所以从这议论里来找论据或者谈其叙述之简洁的妙处都不尽妥当,因为更详细的事实或者论据在后文都有交代,硬是把前后割裂开来,硬是把不完整的文字视作是独立的篇章,这既是教师在理解文章时产生的失误,而编者将结尾过渡式的一句“作《伶官传》”一句删去,这多少也是教师误解甚至曲解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编者对选入教材的名篇之删改例举不胜举,许多删改者是抱着为了更好适合中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动机来从事这一项工作的,但他们在删改前,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点,就是真正成为名篇的,往往既经得起时代的检验,也适合于各年龄层次、各种文化教养的人阅读欣赏的。事实上,许多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在表达上是推敲备至,力求精益求精的,恰如孙犁先生所说:“我对作品,在写作期间,反复推敲修改,在发表之后,就很少改动。”如果确实偶而有些词句是不太适合中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编者也应该把帮助消化的这项工作交给教师来完成,因为他们是最清楚学生的理解水平的。让编者来越俎代庖,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有时还会损害文学作品的完美和深刻。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目右加燎的右部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8

名家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时,大多被编者作了文字上的改动,有改动是如此之大,足可以称之为“伤筋动骨”。但这些改动是否都有必要,却大有商榷的余地。这里笔者举出一些实例以作初步的探讨。

编者对原作的改动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个别词句,另一则属段落结构的。

先说第一类。

对朱自清的《背影》,编者在文字上作了几处细微的改动。

例一原文:我三两回劝他不必去。

改文: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例二原文:是没甚么要紧的。

改文:是没什么要紧的。

例三原文:托他们直是白托。

改文:托他们只是白托。

例四原文:心里狠轻松似的。

改文:心里很轻松似的。

其中的“例二”和“例四”的改动,即将“甚么”将作“什么”,“狠”改作“很”,是将白话文改得更合乎现代汉语的通用习惯,这对用作教材,以便让学生学到规范的现代汉语,是很有必要的。但“例一”和“例三”的改动则不然。“再三”是概括语,仅表明做某事的频率之高,作者在前文曾写及“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说明他在下文书写时,这一词语也在他的视野之内,但他选用“两三回”,一方面延续了陈述的节奏,另一方面,正由于不是套话,才显示出了是实实在在的两至三回,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叙述。另一处改动,将“直是”改为“只是”,初看似乎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也更通用些,但细细分析一下,原文说的“托他们直是白托”是“简直是白托”的意思,有笑父亲“迂”的意味。或者有人认为,这点区别太细微,实在不值不得在此咬文嚼字,殊不知,朱自清行文的风格就颇得蕴藉之美,看似一字的差别,实已与他的文风大相径庭了。

又如,对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编者在文字上改动颇多,除了个别几处将用法改得更通用、更合乎规范外,大多属不明文意而作的删改。

在小说开头部分,原文有这样的句子:“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而改文则是:“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这里,原文的两个“不知道”是修辞的反复,通过这种反复,叙述者对白洋淀的无边无际、它的美以及因这种美而在叙述者内心唤起的自豪和得意充分表现了出来。而改者忽略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加一“也”字,使修辞手法组合成的语句关系降格而为平平常常的语法式的并列结构。

原文还有这样一句描写:“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苇尖上吹过来。”改文是:“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看起来,改文在“稻秧苇尖上”插一方位词“上”,使风所吹过的方位被描写得更确切了,但“上”是仄声词,插进去后使语句造成了停顿,于是本来岸上的稻田与淀里的苇子连成一片的风景在改文中断裂了,而那吹起来连成一片的风现在也变得断断续续,尽管这样写也未尝不可,但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与小说的原意已是完全两样了。

再有,小说原文写道:“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改文中的后句是“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饼干是用精致纸盒包装的,所以改文将原文中的“一包”改为“一盒”,似乎更确切了,至少也跟同一句中的前后文对应起来,但问题是,饼干是在水波上滚动,水生在后面拍水追赶,所以最先究竟以何包装并不一目了然,原文用一含混的“一包”而不是确切的“一盒”,倒反而能表现出一段时间的流程,至少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分析,可以将这一信息分作三顿,即先是看到“一包”东西。其次是“精致纸盒装着的”,最后才是知道确切的东西:“饼干”。这既是读者获取信息从含混到清晰的一段流程,未尝也不可视作从水生的视角来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改文提前推出的清晰概念将本有流程的艺术化效果破坏了。

再说第二类。

魏学伊的《核舟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时,结尾还有一段,几乎被全数删去,文曰:“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糜@①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此段议论,实是前文描写的自然展开,作者两次对高超技艺的赞叹,既赞美微刻艺术在现实世界里展现了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同时也点明了,人的心灵手巧实远远超过了常人的一般见识,我们切不可将我们的想像力限制在日常的生活模式中。这样,这篇文章就不单单是对核舟写实的精细记录,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像世界,并对人的鬼斧神工般的技巧充满了自信和赞美,删去结尾一段,则使文章的内涵变得单薄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被选入教材而改动较大的一篇。编者不仅对个别词句进行了删除,如描写点缀在荷叶间的白花,原文是连用了三个比喻以构成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就把白花美的各个侧面、多种特点都揭示了出来。但编者选入教材后删去“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这就把白花出于清水的清新感抹去了。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原文中写道:“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下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缓女,荡舟心许,@②首徐回,兼传羽杯,@③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是无福消受了。”编者把这段文字删去,以“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来”来直接“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似乎还算接得巧妙,好像没有留下太多生硬拼接的痕迹。但孰料这一来,将行文的迂缓一变而为促迫,作者本来是在自由的联想中情绪慢慢趋于镇定,并水到渠成地引入一个安宁、悄然的氛围:“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而改文的草草收尾,打乱了原文应有的那种从容不迫的节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文的结构框架。因为原文的思路就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重点,也就是说从带给郁闷、烦恼的现实社会出发,而试图走入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超现实的世界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二个方面:自然和历史。最后不安宁的心情在这超现实的世界里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安慰,最后,还是进入家庭的宁静氛围使得作者烦燥的心稍稍趋于平缓。用一个结构图来表示,就是:

现实社会家庭

↓↑↓↑

超现实自然→历史

编者的改文,将引用的诗歌附于“荷塘月色”,变成自然景物的进一步展开,这样,把经常使文人们仰慕不已的六朝时代这一段历史抹去了。作者从自然走向历史的这段思路变成从自然直接向家庭的回归,作品本身的丰富意蕴被生硬地剥夺去许多,这是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惜的。

又如,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开头是说中学教师布尔金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共同借宿聊天,布尔金讲述了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套中人”的所作所为,结尾是布尔金讲完别里科夫的事后蒙头大睡,而作为听众的伊凡尼奇却再也无法安睡,后来干脆起身抽烟沉思。此小说选入教材后,开头、结尾都被删去,使小说直接以布尔金的谈话作起讫:“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结尾则是:“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改文虽然看起来也算完整,但作为讲故事的布尔金和听故事的伊凡尼奇这两个人物在小说里并非无足轻重,作者对他俩的刻画虽着墨不多,但两个人对待这一故事态度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布尔金虽说对套中人别里科夫颇为不满,但他讲完故事后仍能蒙头大睡,说明他对这种丑恶人物的存在已经习惯,于是,他在故事结尾慨叹套中人太多,不表明他的愤怒而恰恰表明他准备接受这样的现实。但伊凡尼奇则不同,他之难以入睡,他之坐立不安显示了他难以跟存在着这种丑恶人物的世界妥协的心态。小说以这两个人物的态度对比来结束故事,毋宁说是把读者抛入思想矛盾的境地,让读者在领会这两种态度的同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方是小说真正的用意所在。对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存在这种人,而是我们如何对待他们。然而,编者却将这个故事的重心(仅仅因为这个重心处在故事的边缘位置)当作一件无用的外套剥下来扔掉了。

我们决不能说编者不能、不应对选进教材的名篇作任何改动,有些改动、节录是势所难免,例如对于长篇巨著的节取等等,则编者不必强求完整,理解到教材中的文章只是一个片断而非完壁。但一般来说,我们在选录名篇时尽可能选一些短小的作品而不必再来作任何砍削,至于意义上的差别,则以不改为基本原则,这多少也使学的人或教的人在分析作品时少点穿凿附会。一个现存的例子是,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作为《伶官传》的开头一段议论文字已被选入多种选本,几成为一独立行世的名篇。但各家选此段文字时,大抵把结尾的“作《伶官传》”一句也一并录入,由此表明了此段文字充其量不过是一大篇《伶官传》的开头议论和感慨。但此段序文选入语文教材时,“作《伶官传》”一句被删除,于是原来一段节选下来的议论文字似乎成了一篇独立的文章,虽然编者所加的《伶官传序》的题目点出了这一点,但由于文字本身的完整性,使许多教师都走入歧途,要求学生从短短的序文里找出论据来与论点对应,或者大谈此篇文字叙述的简洁之艺术特色。他们恰恰忘记了,由于此段文字仅是传文的开头议论,所以从这议论里来找论据或者谈其叙述之简洁的妙处都不尽妥当,因为更详细的事实或者论据在后文都有交代,硬是把前后割裂开来,硬是把不完整的文字视作是独立的篇章,这既是教师在理解文章时产生的失误,而编者将结尾过渡式的一句“作《伶官传》”一句删去,这多少也是教师误解甚至曲解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编者对选入教材的名篇之删改例举不胜举,许多删改者是抱着为了更好适合中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动机来从事这一项工作的,但他们在删改前,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点,就是真正成为名篇的,往往既经得起时代的检验,也适合于各年龄层次、各种文化教养的人阅读欣赏的。事实上,许多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在表达上是推敲备至,力求精益求精的,恰如孙犁先生所说:“我对作品,在写作期间,反复推敲修改,在发表之后,就很少改动。”如果确实偶而有些词句是不太适合中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编者也应该把帮助消化的这项工作交给教师来完成,因为他们是最清楚学生的理解水平的。让编者来越俎代庖,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有时还会损害文学作品的完美和深刻。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目右加燎的右部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9

语文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懂得受教与自学相结合,教学与练习相结合。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忽视了语文的学习方法,一味地以为平时的语文课堂便是学习语文的绝对途径,在语文课本、大纲指导下语文老师几十年一尘不变的教化下,履行着自己学生的本分,很少加强自我学习,况且语文教师对课后练习的讲解大都采用“我讲你记”的方法,背离了语文教学精神,过分强调知识和逻辑,强调标准答案,抑制了学生阅读课文时理解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束缚了学生想像的自由空间。课后练习陷入无助和被动的境地。我想,作为任何一门语言类学科,不可能在这样一种完全灌输式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健康发展。

语文教学在样的背景下步履为艰,颤颤悠悠地跨过了新世纪的门槛,正当语文教学在一片责难和迷茫中越趄时。新高中语文教材终于在一片呼声中出台了,它似乎正以全新的面貌、明确的目标、鲜明的特点,赢得众人的好评。新教材除了打破旧教材的传统组合方式;作了新增、删减、调整部分阅读单元的内容、顺序的调整之外,即便是同一篇课文,由于教学要求的不同,对课后练习亦作了调整。

趁着教育见习的机会,第一次走进课堂,准备感受新教材带给我们的创新挑战。包括教法的创新、学法的创新以及在新大纲指导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更新。

其实高中的语文学读懂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之外,课后练习的作用不可小视,教师可以此对学生的所学进行诊断和反馈,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拾遗补缺;学生也能够对自己的所学进行诊断和反馈,依此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完善。

除此之外,课后练习更是作为指导教与学的方向的重要载体而存在,将教学大纲的思想体现在教科书当中,使教师和学生更好把握新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与教学大纲最贴近的课本内容,是联系大纲与教材的桥梁。

思考与练习的独特功能,是其他习题所不能取代的

课后思考与练习不同于一般练习题,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练习题所不具有的功能,像补充知识、澄清认识、总结归纳知识要点提高自觉意识、总结课文等,这都是一般练习题所不能取代的。所以,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对于课后练习的机械操作,或者对那些那些所谓的各类高考辅导用书过分重视的态度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1.指导学习、教学的功能

对于具体文本,在字、词、句、段、篇上应训练哪些内容,在读、写、听、说方面应训练哪些项目,训练的结果应达到什么程度,课后练习都提出了较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在训练要求上,课后练习中常常出现诸如理解、体会、熟读、背诵等等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它正是指导着我们如何学习,以及应达到何种程度。

2.补充知识的功能

教材在编写时,由于受编写体例、知识结构等限制,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的形式提出来。因此,这就不仅是一道练习题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的问题。

3.提高学习自觉意识的功能

课后练习将教学思想渗透在语文文字训练当中,课后习题都是先提出要求,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体会、分析,然后再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等。这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一般练习题,大都从应试训练角度,侧重于巩固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功能十分欠缺。但课后思考与练习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它指导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自习该从何处入手进行,首先应如何,接着分析什么,怎样把握……等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能力范畴,需要平时积累,而非考前预测卷的突击所能达到的。

因此,关注新教材中课后练习的改变,对于更好把握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等等要求大可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新旧教材课后练习对比

新教材在更新调整课文内容之后,部分切合新大纲要求的优秀文章依然在新教材中出现,但是课后练习作了较大调整。将各册单元课文作以总结之后,特在新旧教材中选择对比。

一,记叙文《记念刘和珍君》新教材第一册,旧教材第一册

根据教学目的,旧教材第一册对于该文所在单元的要求是要掌握有关记叙文叙事写人的方法,认为高中阶段的复杂记叙文需要在阅读时,把题材按一定的“序”组织起来,也就是说,要首先找线索,所以在旧版教材中,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首先就提出了“试理出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的要求;而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明确提出学习重点,“是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因而在第一题中首先提出“通读全文,理清思路,回答下列问题”的要求,问题的设置涵盖到全文各个段落,而且是从全文的大范围到具体各部分的小范围。

有关对“写点什么”这句话理解的相同问题,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所区别。旧教材问“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而新教材将它列入整体感知的第一题范畴,提问“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很明显,新教材的提问更加明晰,更加开放,使学生在思考时思路更阔。

新教材新增的对文末句义上的分析是由旧教材的第四大题更新而来,就教材中笼统的提问明显要难于新教材,且问题也较新教材多,但新教材把题面简化、灵活化后,在顺序上将可把握中心的题目从倒数第二题提前到第一题,着更有利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首先就可大致把握全文。

新教材删减了原有的阅读问答题,题目大多是较为呆板的“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

背诵部分,旧教材要求的一二部分,新教材则改为二四部分。

二,议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新教材第二册,旧教材第四册。

同样依教学目的的要求,旧教材提出:掌握辨证的议论方法。即是一种对议论文体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新教材由于完全抛弃了以文体为依据来编排课文单元的方式,因而,教学目的提出的是掌握“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倾向能力性的要求。

课后练习第一题总是依此为指导来开展我们学习文本的第一个步骤,因此,旧教材中的习题是较为传统的,有关如何明确文本论点问题,要求学生说出关键词“有的放矢”中“的”与“矢”分别指代什么,其答案即是全文的论点,要“理论联系实践,克服主观主义的学风。”;新教材则是从论据入手,要求学生最快地搜索到文章的主体信息要素,,是一项阅读能力的要求,而在就教材中,此项能力是通过第二题对文章的一个部分进行论据分析来实现的。

新教材第三题与旧教材第四题是一例教材改革中的表现——将同一题目的内容精减。

三,散文《河塘月色》新教材第一册,旧教材第一册。新旧教材的第二题是两册书的明显区别,旧教材要求按课文内容写出景物特点,这是立足于具体文本细节分析的,而新教材则立足于较为抽象的作者情感发展变化这条线索,这需要学生更深一层的体会、感受。

有关比喻的题目,新旧教材无论从题型还是题中所示的已知条件来看,都有较大的区别,与旧教材的“说出本体、喻体的相似点”有明显不同的是:新教材不仅给出了具体的句子,并且只要求体会其巧妙之处,从灵活性方面讲应该是一个改进。

在体会具体字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的题中,新教材略有改动,将原本的部分动词、名词作了省略,并且改变了之前对比的题型。

至此,新教材改革之后课后习题的变化已可见一斑,(其中的改革内容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而非一种批评对象存在)由于篇幅有限,其它,诸如说明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新教材练习更新的整体关注

课后练习不仅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提供依据,也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方法。任何一篇阅读课文,均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阅读。在此对课后练习的大致题型及表现内容、方向作以整理。

1.为了纠正以往教学过程中,在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盲目、繁琐地分析文章的做法,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新教材在练习题第一题中大都把朗读课文、通读课文、熟读课文,甚至研读课文(如《读<伊索寓言>)等作为必要要求,强调诵读的重要性。熟读、背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充分消化、掌握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读,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出之于口,明乎其心,才能抓住文章的钥匙”①新教材中加强了对熟读、背诵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给教师教书提供的一根指挥棒——培养语感。

而在这里,新教材提出“研读”的要求。其实“研读”是作为一种新的练习提法或称之为新的模式,在新教本中提出来的,像这样的“研讨练习”设计在新编语文教材中贯穿始终,它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读本》);既是语文的,又可以说是人文的,把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也便成了人文修养、教养的过程。

除了一些现代文的片段要求背诵以外,绝大多数的文言文、古诗词也要求背诵和默写,文言文中将背诵要求提前,置于第一题,引领学习阅读。如,《劝学》“用课文中的原文填写下表,然后以表中所列内容为线索,背诵全文”。

2.练习第一题中与诵读要求相结合的便是对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的把握。

其中题型有:①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河塘月色》的说出全文感情的发展变化

②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拿来主义》

③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

④要求讨论全文主题或中心。如《琐忆》

⑤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劝学》

由此可见,新教材的练习切入点是从增强预感入手,从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提取精要等方面,强调阅读的重点在于思想内容的把握。而旧教材的第一题则多以文章主题表现处的一些具体内容为重点,且相对较杂,许多课文的第一道练习题是从主题思想入手,而有些则从课文具体内容的顺序开始,直接分析文本。《为了的嘱托》。尤其在文言文单元中,旧教材绝大部分的重点、切入点是放在文字意思、具体内容之上,而不是从文路,从思想入手。

3.进入到以具体文字的情感、意境体味为重点的部分,在新教材中,此类题较以前有很大改善,尤其在答案处理上,此类问题都没有给出固定的答案,即使是教师用书,也强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留出足够的自由度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联想或进行讨论,答案尽可仁者见仁。

其中题型有:①给出内容,体会艺术效果,感受思想主题,强调整体感知。

②删去了旧教材中部分关于课文具体内容、线索步步分析的题型。

4.新旧教材中类似的提问,置于不同位置的情况。

5.加强背诵部分的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单元,将背诵要求提前至第一步。

6.联系发散类的题目。在新教材中大多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出现,此类题是最为灵活和重视能力培养的。

新大纲在新教材课后练习中的体现

课后练习作为课文的训练系统,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知识和能力实际掌握操作情况,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给予同步辅导和练习,及时反映学生对各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尤其是新教材的练习,更是紧密结合教学大纲设计的。

根据新大纲的指导思想:

1.更全面深入地揭示语文素养的内涵,要求增加语感和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素养的内容。

课后练习的第一题是最能体现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的各单元教学要求、目的的,它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学目标的的重点,也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影响预习方向的关键,它指导学生强化学习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因而,在新教材中,第一题总是先提出诵读的要求,强调整体感知的重要性以及预感培养的重要性。

2.注重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后练习的安排,大都以较易读懂,答案多样的题目为主。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直述个人看法,任凭思想飞跃、碰撞。

3.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改变按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和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

新教材的更新,淡化了过去较多的以分析文本具体内容和其它操作性技术性为主训练方向,转而重视个人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课后的练习题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对具体文本的理解上,但是新教材当中该部分习题大多以强调体会作品行文脉络的层次,品味文本修辞的艺术效果,对作者用词表达的思想内涵可以有个人新的诠释,题眼落在阅读能力的综合性训练考查上,而非以往要求的局限在具体某个文本之上。

4.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鼓励专题性、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中,课后练习的题量有所减少,原教材题量大致为三至六题,新教材一般在二至四题间,保留或更新了,符合大纲要求,更为灵活的练习,不做那些重复无用和繁琐机械的习题。至于研究性教学,课后练习更是提出了诸如“研读”的概念,练习题给了学生多样选择、另辟蹊径、展示个性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这种教育理念。

5.针对语文考试命题,新大纲提出了几点倾向性意见:“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积累”,“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考试方式还要多样化。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同时,要讲究主观性试题命题和阅卷的科学性。”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总结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特点主要包括:

一,紧扣单元教学重点出题。

第一册第二册现代文的要求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分析评价,以及借鉴吸收。各个要点分布在各单元,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这一系列阅读方法。例如,第一册第三单元学习重点为“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当中各课重点练习都有提出类似“试分别加以概括”的要求。有关文言文,第一册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第二册学习重点与第一册无大异,只是多了一项内容:理解掌握词类活用。因而,第一、二册的文言文练习主要包括类似“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第二册)的要求。

二,课后练习题量有所减少。

教读课文一般四道题,自读课文一般两三道题,做到精练,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精华部分。超过限额的题,一般标上Δ号,作为选作题,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课文上,练习以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

三,紧密结合新大纲的学习要求。

注重启发性,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题目本身范围宽泛,普通学生经过努力都能答得出来,优等生更是大有发挥的余地,每个人都可以对题作以个人见解,诠释不同的思想意境理解。

四,新教材课后练习的总体特点。

第一类,一般被安排在第一题的位置,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要求诵读、背诵课文,梳理文路。与以往课后练习有所区别的是,新教材明显减少了理解课文具体内容的练习,反之,加强了全文整体感知的要求,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背诵、熟读练习

第二类是作者文笔精华、优美语言运用的体会。

第三题是联系发散类。

五,课后思考与练习步入困境,大量课外练习题的冲击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但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则是走向困境的重要方面。

课本每课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已不再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不愿用,学生不愿做。课后思考与练习真的没有做的价值了吗?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它?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虽然在教材改革的同时,课后练习亦成为了一项改革重点,但是,目前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还是略滞后于教材内容的改革,此次教材的文章选择较以往的一个明显改进是:文章更为贴近我们新时代的气息,将例如《为了六十二个阶级兄弟》等文章调整出了高中生的课本中,但是,对于课后练习与时代的结合性上还是明显得滞后于文章的改革,虽然对几十年一贯制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呆板、机械题型已经作了较多的调整,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将题目更改了问法,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未免就有点流于形式了。再则,我认为,作为新世纪科技时代的青年人的教材,应更多地与时代背景、与科技、与网络结合,在新教材第二册P29中很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网址,但旁边未作任何标识,便不觉有些莫名其妙了。其实相当一部分中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另外或者通过上网都多多少少得与网络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所以,讲课后练习与网络结合应当是吸引他们关注的不错途径。

以上是就课后练习的组织方式上提出的一些意见,其次,就新教本练习的具体内容而言,亦有一些瑕疵。

1.新教材为了紧密结合新的教学大纲,提出的为了摆托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这一点自然无可厚非,是语文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教改之处,我们的教本练习内容不免有些过于弱化对基础知识的偏向,教材中取消了大部分有关不同文体写作方式,手法等题目。虽然有关方面内容分开到写作部分,但对于中学生而言,讲它直接置于对应文章之后,更为直观,对于教师也更易把握教学。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题(在前已作介绍)

2.课本中中文语法和修辞是作为课后练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出现的。然而,它是作为各项独立的知识体系出现的,我们的课后练习就是忽视了这项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综合性特别强、"一篇文章、一段话、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都往往要牵涉到文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以及思想内容,审美情感等等方面。语文能力的要求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体——-文章、语段、句子等作整体性的理解与表达,这样.语文能力自然也必然是一种综合性能力。"②这就给语文教学出了一道难题:它不可能象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井然有序地进行知识教学与训练,以相应地提高其能力;语文学科只能通过知识的综合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性的语文能力。因而课后练习不仅要在单项语法修辞等知识上下功夫,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语文的整体感知练习。

著名特级教师张庆说过:“学文如积沙,学理如堆塔。”其实,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模仿、内化、感悟、运用的过程,如何积累,模仿什么,通过什么达到内化、产生感悟?很自然,与课文紧密贴合的课后练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学生自觉预习积累,模仿文章的精髓,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内化,产生感悟。语文教学“出路在哪儿,新大纲提出的‘少作题,多读书’,为改革语文教学选择了一个极好的便于操作的‘切入口’。我以为这才是语文的学习,是语文的教学,如此坚持下去,就为学生找到了一位永远导引着他们发展的好老师,可使学生终身享用”③学生应当少做题,应当选择最精、最贴近教材的习题,课后练习更当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新教本改革之际,对此作以总结、归纳,希望有一定借鉴意义;也许愿,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路美丽而快乐。

注释

①《高中语文新教材诵读教学之我见》山西太原二中李志红

②《湖南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1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结构—论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410012彭光宇

③《语文教学》《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江苏省南通帅范第二实验学校李吉林

④《语文教学》1994年第2期《紧扣课后练习教给学生学法》姚红

参考书目

语文教材论文范文篇10

联想,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跨越时空界限的一种思维方法,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指在写某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写进文章。

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为古今中外名家所公认。陆机认为,写作时只有展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联想,才能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进一步肯定了联想的作用,他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帮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段精彩论述,说明作家写作时,经过跨越时空的联想,写出了珠圆玉润的文章。巴尔扎克说得更形象,他说,作家进行联想时,他的“心灵始终飞翔在高空”,“他的双脚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他本人在创作小说时,常常借助联想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一面写,一面自己跟自己吵架,其实他是代联想中的人物争吵,说明他在联想时已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同样,没有联想也不会有好的文章。

联想,有纵、横联想,虚、实联想等多种,这里以中专语文教材为主,对几种常用的联想方式略加浅析。

一、相似联想。这种联想是借助事物之间相似之处展开的联想,又分三种。(一)、取其“形似”。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谢安冬天与家人聚会论文,突然下起大雪,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堪称这种联想的生动事例。《珍珠赋》中,由珍珠联想到稻谷象“金黄的珍珠”,棉花象“雪白的珍珠”,莲蓬象“碧绿的珍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复盆子联想到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鲁迅《秋夜》,由小青虫联想到向日葵子的形状。9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之一《0的联想》,取材于诗歌《0的断想》,诗中由“0”联想到镜子、救生圈、战鼓等。是一个很好的联想作文题。这种联想常通过比喻修辞手段,把所要描写的事物表现得形象、鲜明、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取其“神似”。《松树的风格》,从松树的风格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进而联想到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香山红叶》,由香山红叶联想到老向导也象秋天的红叶,越老越红。《猎户》中写到“百中”老人,联想到贾岛诗中的隐者,增添了“百中”老人的神密感。杨朔散文《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都使用了这种联想方式,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这种联想常用象征手法,赋予事物深刻的含义。(三)、取其“境似”。朱自清《威尼斯》,由威尼斯的地理特点联想到中国江南水乡的情景,由威尼斯运河的夜曲联想到中国秦淮河的夜曲。《荷塘月色》中,由月下荷塘的情境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境。这种联想常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加深读者对所写事物的印象,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

二、相关联想。这种联想是以某一事物作引子,引起与此事物有关的事物的联想。鲁迅《风筝》,由看到冬季北京的风筝,展开联想,引起如何扼抑音年弟弟制放风筝的往事回忆。马金的《秋夜》,由写字台上的《野草》联想到鲁迅的战斗精神。汤显祖《牡丹亭》中有一场戏,是写丫环春香陪老夫人到后园祭奠已死三年的杜丽娘,春香低头看见自己身上的罗裙正是杜丽娘生前穿过的,不由睹物思人,倍加伤感。这种联想在文章中常用于倒叙,造成悬念,使行文自然合理,使情节曲折有致,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三、对比联想。这种联想是就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突出所表现事物的性质、特点等。鲁迅《故乡》,写中年闰土时联想到少年闰土的形象,以此与中年闰土的形象相对比,突出闰土的悲剧性。朱自清的《绿》中,为了表明梅丽潭绿得可爱,联想到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的波光,秦淮河的水色。通过对比,说明梅雨潭之“绿”恰到好处、无与伦比。

四、类比联想。这种联想是将相同或类似的两种事物、两种现象放在一起,加以类比,揭示事物之间的共同属性,对所描写的事物推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它的基础是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包身工》中,由包身工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赚钱,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反动性。《惊人相似的一幕》,由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力、时间、战术,联想到希特勒对捷的入侵,从而推出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联想有助于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

五、因果联想。这是一种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想,它的基础是逻辑学中的“因果五法”。运用这种联想,可以使文章前后连贯,说理严密。鲁迅《狂人日记》,狂人由看到赵贵翁与路人可怕的眼光,联想到二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赵贵翁代为不平,因而约定路人同他作对。叶圣陶小说《夜》,老妇人因为女儿女婿被捕,提心吊胆,眼前老是出现“一滩血”的幻觉;听到货车铁轮的响声,就仿佛看见被绑着的两个,手足上戴着击触有声的镣铐。《水调歌头·游泳》,因“一桥飞架南北”,联想到“天堑变通途”。《念奴娇·昆仑》,因要“把汝裁为三截”,联想到“环球同此凉热”的“太平世界”

六、假设联想。这是一种以逻辑学中的假言判断为基础的联想。运用这种联想,可使论述或说明的道理更加深入。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结尾,为了揭示李岩的悲剧意义,假设了四种情况,如果四种情况都能实现,将会出现完全相反的历史局面,由此引出了深刻的历史教训。《眼睛与仿生学》中,由老鹰的眼睛视野宽阔、视敏度高等特点,联想到如果“电子鹰眼”的研制成功,就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就可以象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七、接近联想。这是一种由事物之间的形象、性质、特点等相接近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能把事物表现得更加深刻、全面、突出,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思索。巴金的《灯》,由“灯”的作用联想到“灯塔”、“火炬”的作用。《狂人日记》中,由“海乙那”联想到狼与狗:“‘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绿》中,由潭水之“绿”想到“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是就“蓝”与“绿”色彩接近的联想。唐王建《新嫁娘》:“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嫁娘不了解婆婆食性,联想到与婆婆食性接近的小姑子,表现了她的机敏与聪明。91年高考作文第一题,要求以圆月与衬物为例想象作文,也属于这类联想的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