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教育含义与实践对策

时间:2022-04-15 09:43:00

幼儿心理教育含义与实践对策

教育模式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这个陌生的知识领域里,很多知识点在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身心健康。由于我们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起步较之于西方要滞后,所以还存在着一个被了解、被认识、被接受、被重视的过程。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而幼儿心理健康在整个心理健康中更处于濒临遗忘的角落,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内涵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简单地说,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艺,去培养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此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学生,要和他们做知心朋友,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得到安慰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三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调节。从积极意义上看,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要懂得父母、老师的行为多是善意的,只是有时表达方式不对。要学会理解他们,多与他们沟通,敞开心扉,抱着宽容的态度去体谅他们,应多与同学谈心、互帮互学,学会大度,并保持开朗的性格,以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学会用科学思维、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一切事物,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问题的目的。

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刻意地回避自己的缺点,要勇敢地面对缺点,并努力克服,还要客观地评价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逐步塑造一个健康的自我。再次,要学会适应。学生应学会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方式等,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况、场合下,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如当自己被同学误解时,不要急躁,而应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状所在,减少敌对情绪,以善意、诚心对待同学,最终换取同学的信任。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学校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显示,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教师有信心,不懈地努力,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互相配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把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